网络的发展 越详细越好

作者&投稿:边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想问一下互联网发展历越详细越好~

1961
第一篇有关包交换(PS)的论文。
1962 MIT的J.C.R. Licklider和W. Clark发表On-Line Man Computer Communication,(8月)

1962
包含有分布式社交行为的全球网络概念。
1964 RAND公司的Paul Baran发表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1964
包交换网络;不存在出口。
1965 ARPA资助进行分时计算机系统的合作网络研究。

1965
MIT林肯实验室的TX-2计算机与位于加州圣莫尼卡的系统开发公司的Q-32计算机通过1200bps的电话专线直接连接(没有使用包交换)。随后APRA又将数据设备公司(DEC)的计算机加入其中,组成了实验网络。
1966 MIT的Lawrence G. Roberts发表Towards a Cooperative Network of Time-Shared Computers,(10月)

1966
第一个ARPANET计划。
1967 在美国密西根州Ann Arbor召开的ARPA IPTO PI会议上,Larry Roberts组织了有关ARPANET设计方案的讨论。(4月)

1967
在田纳西州Gatlinburg召开ACM操作原则专题研讨会。(10月)
Lawrence G. Roberts发表第一篇关于ARPANET设计的论文Multiple Computer Networks and Intercomputer Communication。
三个独立的包交换网络(RAND、NPL、ARPA)开发人员的第一次会议。
位于英国Middlesex的国家物理实验室(NDL)在D. W. Davies的主持下开发了国家物理实验室数据网络,D. W. Davies是首先使用包(packet)这个术语的人。NDL网络是一个包交换的实验网络,它使用了768kpbs的通信线路。
1968 向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演示包交换网络。

1968
8月递交有关ARPANET的建议书,9月受到回应。
10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建立网络测量中心的合同。
Bolt Beranek and Newman、Inc.公司(BBN)获得建立接口消息处理机(IMP)中的包交换部分的合同。
美国参议员Edward Kennedy向BBN公司发出祝贺电报,祝贺他们从ARPA处获得百万美圆的合同来建造 Interfaith(他的笔误,应为Interface接口)消息处理机,并感谢他们的努力。
以Steve Crocker为首的松散组织,网络工作组(NWG),开始开发用于APRANET通信的主机一级的协议。
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

1969
使用BBN公司开发的接口消息处理器IMP建立节点(配有12K存储器的Honeywell DDP-516小型计算机);AT&T公司提供速率为50kpbs的通信线路。
节点1:UCLA(8月30日,9月2日接入)
功能:网络测量中心
主机、操作系统:SDS SIGMA 7、SEX
节点2:斯坦福研究院(SRI)(10月1日)
功能:网络信息中心(NIC)
主机、操作系统:SDS940、Genie
Doug Engelbart有关Augmentation of Human Intellect的计划
节点3: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UCSB)(11月1日)
功能:Culler-Fried交互式数学
主机、操作系统:IBM 360/75、OS/MVT
节点4:Utah大学(12月)
功能:图形处理
主机、操作系统:DEC PDP-10、Tenex
由Steve Crocker编写第一份RFC文件Host Software(1969年4月7日)。
REC 4:Network Timetable
UCLA的Charley Kline试图登录到SRI上,发出了第一个数据包,他的第一次尝试在键入LOGIN的G的时候引起了系统的崩溃。(1969年10月20日或29日,需查实)
密西根州的密西根大学和怀俄明州立大学为他们的学生、教师及校友建立了基于X.25的Merit网络。

千里相隔万里,网情紧连;天涯牵手海角,网缘不断。

众所周知,亲近是指感情上的亲密而接近,从主观方面来说,它是人们心里的一种意愿,从客观方面来看,它的实现需要一种渠道来支持,而我们所谓的更亲近则是指从无到有,从浅入深的情感转变过程即一种情感状态。当人们有了亲近的主观意愿之后,为了更亲近状态的实现,我们需要承载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而网络即由电子元件组成的通讯脉络,它的出现即为人们的交流和沟通提供了新的渠道。而它本身所具有的各种特性,便更好的为人们的亲近提供了趋向性。因此在我们很好的借用了网络这一新的交流沟通工具之后,它使人们更亲近了。

在此,我方需强调的一点是,网络的交流和沟通仅是一种新的交流方式,它绝无排他性,因此我方决不否认人与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可拉进距离,使人们的关系更亲近。

下面,我方将从以下两个层面来论证我方立场:

第一,网络是一种更便于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它在人们有了想要亲近的意愿以后,恰时的为人们提供了便于实现意愿的渠道,而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即资源共享性,信息高效性,空间距离缩小性,促使了人们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使得人们之间的关系更亲近了。医学资源共享,拯救垂危生命;远度重洋,游子借网一解乡愁;异国异乡,友人相诉衷肠。面对网络本身所具有的特性而带给我们的种种便利,我们还能否认网络使人亲近了吗?

第二,网络的出现及使用可以让人与人之间更好的交流和沟通。从前,人们是天涯海角各一方,而今,人们却可以由网千里能相会;从前即使是小国寡民,人们也是老死不相往来,而今人们却可以千里姻缘一网牵,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通讯渠道,它促使了我们更好的交流和沟通。大洋彼岸的人们只需轻轻拨下号码,便可以迅速地达到情感交流的目的,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语音聊天等等网络所特有的优越性,只要你恰当地使用,我们就能更迅速的传递,接收各种信息,拉进彼此交流的距离,使人们的关系更亲近。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网络应时而生,它发挥着自己的功能,方便着人们的沟通和交流,从宏观上讲,让我们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从微观上讲,让人与人之间有了更多的联系,更多的沟通,更多的交流。

所以,综上所述,我方观点是;网络使人更亲近。谢谢。

从点击时代到触摸时代,再到人网一体时代,互联网迎来了加速度裂变式的新一轮革命,它使社会各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变化,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运用,互联网迎来了加速度裂变式的新一轮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发生了许多颠覆性的变化,而且改变了人类世界的空间轴、时间轴和思想维度。
总的看,今后互联网的发展,在应用上,将由现在的商贸领域向制造业领域拓展;在智能化上,将由现在的人网分离向人网一体拓展;在连接上,将由现在的有限连接向连接一切拓展;在数据上,将由现在的部分采取向全方位自动采取拓展;在服务上,将由现在的产品体验向个性化定制拓展;在使用上,将由现在的“独建自营”向“合作共享”拓展。未来的互联网时代,将是一个“人网一体”的时代,将是一个“连接一切”的时代,将是一个“数据为王”的时代,将是一个“个人定制”的时代,将是一个“互联共享”的时代。
有专业人士把互联网智能化进程划分为两个时代:第一个时代为点击时代。1964年美国人道格·恩格尔巴特发明了具有实际意义的鼠标,上世纪90年代微软公司推出了windows系统。世界从此变成了地球村,自媒体的大幕也由此历史性地开启了。第二个时代为触摸时代。乔布斯向全世界推出了Iphone触摸屏幕智能手机,这个天才的创造,不仅颠覆了手机的使用方法,还改变了世界。有人预言互联网智能化的第三个时代是声音时代,不用动手只要说话就可以控制一切。也有人预测,未来互联网的智能化是体感时代,还有人设想,未来互联网的智能化是一个生态链。当然,互联网智能化的最高境界,就是人们身在网络中却不觉得它的存在。未来谁能在智能化的创新上领先并取得成功,谁就能占领互联网发展的前沿,引领互联网发展的潮流。
互联网的未来就在连接一切,而现在的连接都是“山头主义”的。一个互联网企业的成功,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符合市场的平台
连接产生效率,连接产生价值,连接一切是互联网发展的根本方向和终极目标。现在的连接都是“山头主义”的,很多方面各成一体。大数据不等于大数字,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物联网确立为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重点。美国已经明确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14点行动计划,日本和韩国也制定了把物联网作为重点发展的战略。英特尔公司正在研发将工业、能源、交通、零售、医疗、安防、智能建筑、智慧城市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思科集团正在实施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依托的“万物互联”战略,准备投入20亿美元,把独立分散的云计算连接在一起,为应用者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业内人士称:2020年全球连接数将达到500亿,万物互联将造就19万亿美元的市场,这个数字几乎相当于我国去年GDP的两倍。
市场就是平台,平台就在市场。一个互联网企业能否行得通,归根结底在于有没有符合市场的平台。我国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通过建设淘宝等平台,从2006年至今已吸收网店1000多万家,有的店销售额做到了十几亿元。去年淘宝一万多亿销售额,全部都是这些网店做的。特别是他们用三年时间将“双十一”光棍节演变成了世界性的狂欢购物节,覆盖194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人自创的新节日第一次被世界所接受,这说明了中国的互联网文化开始影响全球。同样,扎克伯格的“脸谱”网站为什么能不断发展壮大?因为它创造了一个可供人们自由平等交流的平台。不论是谁,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与影视明星、商业大腕、政界权威对话交流。移动互联网音乐的平台也有很大市场潜力,我于2013年考察了中国移动四川无线音乐基地,其全年营业额就达到了300多亿元。
互联网将带来一个低成本和零边际成本营销的时代。产品为王是一条铁的规律,互联网未来在产品体验上、营利模式上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为王是一条铁的规律。为什么人们那么喜欢小米手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把用户体验融入到了手机的制造之中。公司让每一个用户参与手机的设计和改进,并择其善者而采纳,极大地增强了用户对小米手机的感情。一个用户就是一个销售渠道。所以2010年才起步的小米公司几年时间就成长为手机制造的巨头。网络游戏之所以受到年轻人的特别欢迎,也是因为其中有逼真的体验。2014年网游人数增至5.5亿人次,产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据有关资料,手机网民对移动互联网的付费意愿不断上升,至去年6月底,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付过费。
互联网将带来一个低成本和零边际成本营销的时代。互联网企业的营利模式目前最普遍的就是通过提供免费产品及服务而获得利润,这种免费营利模式因美国专家杰里米·里夫金所写的《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翻译成中文变得非常流行。百度通过提供免费搜索等内容服务吸引大量广告而获取巨额效益,其广告收入去年已超过中央电视台。腾讯通过提供免费微信而主要经营游戏,赚青少年的钱。前些时候炒得很热的“滴滴”“快的”大战,就是互联网公司免费为出租车提供APP软件让乘客能够便捷地找到空闲出租车。同时还可以通过出租车,把快递、外卖、采购等这些原本不搭界的事情连在了一起,并产生了增值效应。说到底,互联网公司所谓的免费最终是为了收费,免这费最终是为了收那费,免小费最终是为了赚大钱。
有些互联网企业还创造了崭新的营利模式,最著名的是克里斯·安德森的长尾理论。他在分析亚马逊书店的图书销售时发现,关注冷门商品“尾部”产生的总体效益有可能会超过热销商品的“头部”。互联网时代将是一个关注“长尾”,发挥“长尾”效益的时代。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网络空间是十分可怕的,必将会给人类带来混乱、争斗甚至毁灭性的后果。未来在网络空间上、在维护网络安全上的争夺会更加激烈
我们过去常说有四大自然空间,陆地、海洋、天空和太空。互联网诞生以后,又增加了一个网络空间,这是一种人造空间。各国政府对网络空间越来越重视,围绕网络空间的争夺也就越来越激烈。主要表现在技术上的互联网管理权,网络空间的规则制定权和话语权,军事上的“制网权”。现在许多国家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在开发网络武器、组建网络部队,发展网络军事技术,以谋求在互联网战场上获得绝对的军事优势。有位美国军事专家说:要想战胜敌国,100年前,是打一场大规模的机械化战争;50年前,是筹划一场核战争;10年前,是发动一场信息化战争;现在,可能是无声无息地开展一场网络战争。
网络安全也是各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大家所知道的斯诺登事件和去年的詹尼弗·劳伦斯等众多好莱坞女星私密照片被泄露事件就是典型例证。最近有本新书叫《互联的世界》,书中说将来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的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整个世界包括人的一切活动都将在网络世界里暴露无遗。这样就给维护国家安全和保护个人隐私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
互联网既带来政治透明化和民主化,又使政治暴力和扩张变得更加容易;它使人的思维变得更加开放敏捷,又使思维变得“碎片化”和肤浅化;它既有利于全球共识的形成,又会导致思想文化的多元和碰撞
互联网诞生不久,就以鲜明的草根性走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目前,全球的网民人数约30亿,其中中国网民有6.49亿。2012年手机首次超过台式电脑,成为我国网民第一大上网终端。至去年年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到5.3亿以上。互联网空前提高了网民对政治的参与度,需要注意的是,网民的舆论有时会缺乏理性,形成一种“一边倒”的网络舆论,如失去控制就有可能会导致民粹主义和网上暴力,从而威胁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同时互联网还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政治权力运行的边界,改变了民主政治运行的方式。国外无论是总统、议会选举还是外交和集会等重大活动,互联网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政治组织和动员作用。2010年以来席卷中东、北非的政权更迭就是西方国家利用网络组织和动员的结果。
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实现一种新型的文化共享。互联网已经把全球变成了一个思想文化交流的会场,变成了一个思想文化的沙龙。仅谷歌每天的在线翻译就达到10亿次,相当于全球一年人工的翻译量。互联网有利于迅速普及人类共同发展和进步的理念,然而,互联网也为复杂多元以及错误丑恶的思想文化的蔓延洞开了方便之门。由于网络使文化变得“快餐化”,类型文学和娱乐文化将替代纯文学成为文学的主流,“娱乐至死”甚至成为了一种时尚。
海量、杂乱、短小、肤浅,是互联网信息和知识的特点。如果说过去传统的阅读所产生的是一种慢思维、专思维、深思维和系统思维的话,那么今天的互联网阅读所产生的就是一种快思维、杂思维、浅思维和碎片化思维。据说有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特殊芯片,植入人脑后直接同网络对接,这样就可以不用读书不用记忆而自然而然地拥有丰富的知识了。果真如此,人类将很难出现大思想家、大理论家、大学问家和大科学家。
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现有的生产方式和经济运行模式,但是经济的脆弱性和风险性也会大幅度上升,容易催生经济的虚拟化、泡沫化和空心化
电子商务的兴起,首先对传统商业形成了巨大冲击。昔日一些门庭若市的大商场也顾客锐减,有的实体店被迫倒闭,有的被迫同互联网结合起来,实行线上线下的O2O经营模式。其二,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对传统的金融业构成了巨大的威胁。2004年12月,阿里巴巴创立了首家定位于电子商务支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拉开了网络金融的序幕。尤其是近几年来P2P模式的迅速扩大,初步形成了完全区别于传统金融的新型金融业态。2013年,P2P网络信贷平台增至1000家,交易规模突破1000亿元。还有就是众筹模式。截至去年10月底,全国已有众筹网站113家。其三,3D打印和德国工业4.0革命,将使整个制造业向以用户为导向的个性化定制转变。3D打印将颠覆传统制造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同步化特征。如3D打印这项技术进一步成熟,从现在打印小产品发展到将来可以打印大产品和构造复杂的高端产品,那生产流水线将彻底消失,规模化的大工厂也将彻底消失。至于被称为德国工业第四次革命的4.0,则一改过去分工明确的生产流程,用大数据和云计算将人、机器设备、产品、销售和服务联系在一起并不断产生新数据,相互交流,高效分析,实时整合,优化资源和生产链,并根据用户需求进行生产。其四,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可使宏观经济的情况一目了然,并根据数据的变化随时调整,从而避免市场的盲目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互联网有可能改写现在被人们誉为金科玉律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马克思所预言的计划经济体制。
但是,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其所隐藏的风险性也就越大,其所具有的脆弱性也就越突出。互联网如果一旦遇到黑客的攻击,或是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网络本身出现大的技术故障,那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将十分惨重。同时,还应看到,网络经济的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率,容易导致人们的投资冲动,使经济出现“泡沫化”,同时会催生经济的虚拟化,从而导致实体经济的衰弱,最后使整个经济走向“空心化”。美国2001年的经济危机就是因为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造成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就更是因为经济的“泡沫化”和“空心化”造成的。
互联网在为科学研究提供新的技术和手段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科学研究走向极端化
互联网的最突出优势,就是速度快和容量大。据可靠消息,英国、韩国正在研发5G,并打算在2020年前推出。这5G意味着什么呢?就是速度是4G的100倍,相当于一秒钟可下载33部高清电影,网络延时仅1毫秒。大数据和云计算就为科研提供了这种极为难得的条件。人们对我国半个世纪前研制“两弹一星”的情景记忆犹新。那时对有关数据的计算都是靠手摇计算机完成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后的数据是专家们穿着防化服到核爆现场采取的。现在有了传感器,有了互联网,有了云计算,许多复杂的高难度的数据运算都可以自动完成并得出精确的结果,许多过去靠人工无法计算的数据变得轻而易举,一些重大的科学试验甚至可以在网络上完成。如核武器的试验就是在网上进行的。还有如人类DNA的排列这样的科学研究,也只有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到了较高水平时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但是,互联网也有可能导致科学研究走向极端。比如人类生命密码、克隆人和复制人工智能的问题。如果对这些方面的科研不加限制和阻止,那有朝一日将会对人类产生灾难性的后果。再就是互联网强烈的实用性和趋利性,会诱导一些人热衷于功利性的技术创新,而对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不感兴趣。
人类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同时,似乎也在一步步成为互联网的奴隶,从而患上“依赖症”、“冷漠症”和“恐惧症”
从农业时代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到工业时代的标准化、同步化、机械化,再到今天互联网时代的即时化、个性化、智能化。人类的生活方式,是人类一定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体现。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在发达国家,一种“随时使用、何必拥有”的新的生活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美国,年轻人共享汽车正在成为时尚,全国有80万人加入了汽车共享俱乐部,全球有27个国家共170万人享受汽车共享服务。还有一种“沙发旅行”也很流行。它原本是指不认识的两个人,通过网络相识,到对方所在的国家旅游时借宿对方家客厅的互助旅行方式,没想到现在却成了一种旅游新潮流,其会员已发展到全球207个国家的550万人。
人类在充分利用互联网改善生活方式获取更大幸福的同时,似乎也正在一步一步成为互联网的奴隶。从目前已暴露出来的问题看,主要表现为对互联网的“依赖症”、由互联网导致的“冷漠症”,以及对互联网的“恐惧症”。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机公司和大学共同研制而发展起来的ARPAnet网络。最初,ARPAnet主要是用于军事研究目的,它主要是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网络必须经受得住故障的考验而维持正常的工作,一旦发生战争,当网络的某一部分因遭受攻击而失去工作能力时,网络的其他部分应能维持正常的通信工作。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开发和利用。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较好地解决了异种机网络互联的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 1983年,ARPAnet分裂为两部分,ARPAnet和纯军事用的MILNET。同时,局域网和广域网的产生和逢勃发展对Internet的进一步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A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建立的NSFnet。NSF在全美国建立了按地区划分的计算机广域网并将这些地区网络和超级计算机中心互联起来。NFSnet于1990年6月彻底取代了ARPAnet而成为Internet的主干网。 NSFnet对Internet的最大贡献是使Internet向全社会开放,而不象以前的那样仅供计算机研究人员和政府机构使用。1990年9月,由Merit,IBM和MCI公司联合建立了一个非盈利的组织—先进网络科学公司ANS(Advanced Network &Science Inc.)。ANS的目的是建立一个全美范围的T3级主干网,它能以45Mbps的速率传送数据。到1991年底,NSFnet的全部主干网都与ANS提供的T3级主干网相联通。 Internet的第二次飞跃归功于Internet的商业化,商业机构一踏入Internet这一陌生世界,很快发现了它在通信、资料检索、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于是世界各地的无数企业纷纷涌入Internet,带来了Internet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飞跃。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因为计算机主机相当昂贵,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对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主机资源和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单主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在第一代计算机网络中,因为所有的终端共享主机资源,因此终端到主机都单独占一条线路,所以使得线路利用率低,而且因为主机既要负责通信又要负责数据处理,因此主机的效率低,而且这种网络组织形式是集中控制形式,所以可靠性较低,如果主机出问题,所有终端都被迫停止工作.面对这样的情况,当时人们提出这样的改进方法,就是在远程终端聚集的地方设置一个终端集中器,把所有的终端聚集到终端集中器,而且终端到集中器之间是低速线路,而终端到主机是高速线路,这样使得主机只要负责数据处理而不要负责通信工作,大大提高了主机的利用率.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计算机网络不再局限于单计算机网络,许多单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形成了有多个单主机系统相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这样连接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体系有两个特点:
①多个终端联机系统互联,形成了多主机互联网络
②网络结构体系由主机到终端变为主机到主机
后来这样的计算机网络体系在慢慢演变,向两种形式演变,第一种就是把主机的通信任务从主机中分离出来,由专门的CCP(通信控制处理机)来完成,CCP组成了一个单独的网络体系,我们称它为通信子网,而在通信子网连基础上接起来的计算机主机和终端则形成了资源子网,导致两层结构体现出现.第二种就是通信子网逐规模渐扩大成为社会公用的计算机网络,原来的CCP成为了公共数据通用网.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的逐渐普及,各种计算机网络怎么连接起来就显得相当的复杂,因此需要把计算机网络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使之更好的连接,因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就显得相当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了体系结构标准化的计算机网络.
为什么要使计算机结构标准化呢,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就是因为为了使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更加紧密.第二个就是因为体系结构标准化是为了更好的实现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所以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标准化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网络的发展 越详细越好 -
登缪当归: Internet的最早起源于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Def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的前身ARPAnet,该网于1969年投入使用.由此,ARPAnet成为现代计算机网络诞生的标志. 从六十年代起,由ARPA提供经费,联合计算...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想问一下互联网发展历越详细越好 -
登缪当归: 1961第一篇有关包交换(PS)的论文.1962 MIT的J.C.R. Licklider和W. Clark发表On-Line Man Computer Communication,(8月)1962包含有分布式社交行为的全球网络概念.1964 RAND公司的Paul Baran发表On Distributed Communications ...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越详细越好 -
登缪当归: 上网的诸多有利之处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 上网可以及时了解时事新闻,获取各种最新的知识和信息,对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上网可以充实头脑,只要留心就可以学到许多学校里学不到的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鼠标一...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网络不是虚幻的 如何辩论 越详细越好 -
登缪当归: 观点1.网络是当前知识传播过程中最快捷的方式.网络传播的是文化和知识.文化和知识可以创造财富和价值.(辩论之前先要弄清楚虚幻的定义,何为虚幻,虚是看不到的东西,非实体.幻是虚假的朦胧的东西.知识和文化是非虚幻的,那么...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求电子商务的发展起源,就是最初的情况,越详细越好 -
登缪当归: 我补充一下楼上朋友的回答,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电子商务发展.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互联网出现之前的电子数据交换(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指的是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的方式传递订单、发票等等贸易文件.随...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辩论赛:代表正方 网络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从哪几个方面回答 具体技巧 辩论过程 具体资料... -
登缪当归: 1、网络的发展是技术的进步,技术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 举例:手机的使用、金融的网络应用,网络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应用. 技巧:不要把网络局限于单纯的商务或娱乐性应用方面,主要是在境界上高于对主.把事说大让评委觉得你们...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那位高手帮帮忙,帮忙分析下目前计算机的网络状况和存在的威胁 -
登缪当归: 从计算机网络应用来看,网络应用系统将向更深和更宽的方向发展.首先,Internet信息服务将会得到更大发展.网上信息浏览、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等技术将进一步提高速度、容量及信息的安全性.其次,远程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医疗、远程购物等应用将逐步从实验室走出,不再只是幻想.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将成为网络发展的热点话题.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网络发展的利处 -
登缪当归: 1.自从网络开始慢慢普及,各大公司纷纷在网上建立自己的网页和网站,介绍公司的情况、宣传公司的产品.更多的公司已经在网上公开征集订单,更好地推销自己的产品.类似的网站越开越多,许多不同种类的网上商城开业,并且标榜自己的...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中国互联网行业未来十年至二十年的发展趋势? -
登缪当归: 云服务将成为主流服务,现在的许多电脑病毒将被淘汰.随着智能手机上网发展,手机上网成为主要的上网方式.(你的问题要求真的很严,好像命令似的)

乌鲁木齐市13172646321: 急!!!辩论 网络使人疏远vs网络使人亲近!!答案要疏远的!!越详细越好!! -
登缪当归: 反方一辩: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网络使人变得疏远.茫茫社会如汪洋大海,如果说个人是扬帆的航船,那么网络便是动力强劲的马达,频繁快捷的接触,让万里海疆恰似一汪涟漪,于是从此而产生了“地球村”的说法.是的,网络的确缩短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