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 文学常识

作者&投稿:闽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课文《最后一课》文学常识~

普鲁士侵略者为什么不让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法语了?
因为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是联系人民思想的纽带,它能使人们不忘自己的祖国,团结起来和侵略者斗争,求得民族的解放。普鲁士侵略者想让当地人民永远忘记自己的祖国,他们好永远统治这些地方,禁止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手段奴役法国人民。
补充资料:在我们国家也同样出现过这样文化侵略的现象,日本占领了我国的东北三省后,为了奴役中国人民,日本人在东北强制中国人学习日语,给中国人灌输自己是日本统治下的满州人的思想,想从思想上彻底的奴役中国人,把中国人变为他们的奴隶。当然日本人的阴险用心并没有得逞,否则今天我们就不能够在这明亮的教室里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

A 最后一课是阿尔丰斯_都德的短篇小说。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
(1840年5月13日~1897年12月17日),被誉为法国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他25岁那年,他发表了短篇小说集《磨坊文札》,这篇小说描写了法国南方的自然风光和生活习俗,在两年后出版了一部自传体性的长篇小说《小东西》,这本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冷漠的人际关系,一举成名。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他以这次战争为背景,写了一组具有深刻爱国主义内容和卓越艺术技巧的短篇小说,结为《月曜日的故事》。其中,《最后一课》、《柏林之围》因艺术的典型化和构思的新颖别致,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名篇。都德一生写了13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一些剧本和诗作。他善于用简洁的笔触描绘复杂的政治事件,其柔和幽默的风格、嘲讽现实的眼光和亲切动人的艺术力量为不少读者所喜爱。“他的创作,真实与诗情,欢笑与泪痕,怒焰与悲苦,交流并泻,构成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   阿尔封斯·都德是法国文学史上一个很有特色的小说家,是“五人聚餐会”的成员之一(其他四位是福楼拜、屠格涅夫、左拉、埃德蒙·龚古尔。参考人教版初一下学期语文课本中的第14课《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背景资料
  一八七零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烧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小弗郎士和法语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文章主旨
  本文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小弗郎士在普法战争时期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阿尔萨斯、洛林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失去的国土与语言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最后一课》作者:都德(1840~1897)19世纪下半叶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以深刻的爱国主义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而享有很高的声誉。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墙》。

看到这个题目,让我想起读书时,当年考试时刚好考到,问是什麼性质的文章,当时我回答的是叙述文,其实是小说。呵呵,记错了,连同作文扣分,那一次我考的好像是139分。

老师肯定不会告诉你,这完全是一篇颠倒黑白、歪曲事实的文章。
  法国(作者的祖国)都不在学校里学习《最后一课》这篇课文。

都德,写法国被占领,老师坚持用法语教学


惠农区19356165496: 文学常识填空(1)《最后一课》的体裁是___,作者是___国作家___.(2)《木兰诗》选自___代___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与___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 -
蒸曼地榆:[答案]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最后一课》的体裁是小说,作者是法国作家都德.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把握,《木兰诗》选自南北朝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

惠农区1935616549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 法国作家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以普法战争为背景,通过最后一节法语课,表现了韩麦尔先... -
蒸曼地榆:[答案] A.正确; B.正确; C.正确; D.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 故选:D.

惠农区19356165496: 初中语文《最后一课》的有关知识在小弗郎士眼里,天气是好的,那在韩麦尔先生和郝叟老头儿的眼里,那天的景物是怎么样的? -
蒸曼地榆:[答案] 天气是那么的另人烦躁不安,阳光不是那么的强烈,好像失去了热情. 画眉在树林里不安的鸣叫着;踞木厂后边草地上,可恶的普鲁士兵正在为夺取他人的东西而操练着.

惠农区19356165496: 九年级上册历史最后一课文学与艺术知识点 -
蒸曼地榆:[答案] 这是整个上册的知识点,你可以找找有没有,参考而已

惠农区19356165496: 《最后一课》是什么文学体裁? -
蒸曼地榆: 1、文学体裁:短篇小说.2、简介阿尔丰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国人民的爱国情怀....

惠农区19356165496: 最后一课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情节的可分为哪几大部分 -
蒸曼地榆: 《最后一课》以人物小弗郎士为线索展开情节.作者写了小弗郎士的逃学、上学经过.通过他的行踪,写到了几个相互关联却彼此分离的场面:普鲁士士兵的操练场,镇公所的布告牌,小镇里的学校.没有这样一个人物,这些场面就很难组织为...

惠农区19356165496: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蒸曼地榆:[选项] A. 《最后一课》选自法国小说家都德的短篇小说集《星期一故事集》. B. 《春望》选自杜甫所著的《杜诗详注》.这首诗是唐肃宗至德二年春天杜甫在长安时所作,当时长安已被安史叛军攻占. C. 《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作者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他在五坡岭被俘,在押经零丁洋时做了这首诗. D. 《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题目是编者加的.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

惠农区19356165496: 选出下面文学常识搭配正确的一项:A.《最后一课》 - 德国 - 都德?
蒸曼地榆: C【解析】试题分析:A.《最后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人;B.《社戏》里的主要人物是“我”,闰土是《故乡》里的人物.D.《春》的作者是朱自清. 考点:本题考查学...

惠农区19356165496: 最后一课故事特点 -
蒸曼地榆: 1. 这篇课文以小弗郎士的口吻,叙述了法国阿尔萨斯地区遭受普军侵占以后,师生上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形.短暂的最后一课,使我们深切的感受到阿尔萨斯人失去国土时悲愤、沉痛的心情 2.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