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后北京城的建设格局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赖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朝北京城的外城七门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西便门是明、清时期京师外城七门之一,主要由城楼、箭楼和瓮城组成。西便门与东便门,是北京修建较晚的两个城门。
1553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保障北京城的安全,明朝在京城四周修筑外城,但因当时低估了建筑的规模,受财力限制,就只修了环抱南郊的一段,修建了永定门等5门,从而使京师城垣呈“凸”字形。
后来,外城城墙东西两端与内城城墙相连接处附近修有两座朝北向的城门,分别就是东便门和西便门。
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是北京外城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西便门初建规模很小,规制较为简陋,其城楼通高仅11米,其他形制、尺寸与东便门相同。
后来,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劫掠越来越频繁,明朝也日渐富庶,北京城内城外的居民也日渐增多,因此,为了进一步增强北京城的防卫,明朝又在北京城四周补修外城,从而形成了以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和西便门为主的外城七门的格局。

特点:
在色彩应用上,也完全反映“五行”思想。宫墙,殿柱用红色,红属火,属光明正大。屋顶用黄色,黄属土、属中央,皇帝必居中。皇宫东部屋顶用绿色,属东方木绿,属春,用于皇子居住。皇城北部的天一门,墙色用黑,北方属水,为黑。
所有单体建筑,也因性质不同而选用了不同的颜色,藏书的文渊阁,用黑瓦、黑墙,黑为水,可克火,利于藏书。二层的文渊阁室内,上层为通间一大间,下层分隔为六间,体现“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易经》思想。天安门至端门不栽树,意为南方属火。
建筑风水布局,还表现在名称上合于《易经》之理。南端的丽正门,合于离卦的卦辞“日月丽乎天”。顺承门、安贞门在北部后宫,合于坤卦“至哉坤元,万物滋生,乃顺承天”、“安贞之地,应地无疆”。
皇帝的乾清宫,皇后的坤宁宫,合于乾、坤之义。不宜加木,木生火,在此不利于森林结构的防灾。

扩展资料
近现代改建
1911年清朝灭亡后,对北京城池进行改建,为改善交通和修筑环城铁路,先后拆除了正阳门、朝阳门、宣武门、东直门、安定门的瓮城,皇城城墙和东安门。1924年在内城城墙上新开和平门,1937年开辟启明门(建国门)和长安门(复兴门)(这两个其实是豁口)。
1949年之后,对北京城池进行了大规模的拆除工作。朝鲜战争期间,为便于疏散民众,在内城城墙上增开了东四十条、小街、新街口等豁口。外城城墙、城门和角楼于1951年至1958年拆除。皇城的中华门、长安左门、长安右门、地安门于1950年代拆除。
内城城门和城墙先后于1965年至1969年拆除。内城护城河的东西南三面也加盖改为暗沟,成为城市下水道系统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京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清北京城

自明代后北京城就形成了"内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设格局,即内城九个门,外城七个门,包括以后开的和平门、建国门、复兴门等四个城门。与此同时,按照东、西、南、北、中方位,可以把北京城分成五个行政区。

中城主要是指皇城。

从东南的崇文门大街向北,经东四大街,到铁狮子胡同东口,这条线以西为东城。

从宣武门大街向北,经西四大街,直到护国寺,这条线以东为西城。

在东城和西城的范围内,除了一座重要衙署之外便是商业闹市区。东城的商业网点和仓库较多,而在西城居住过的达官贵人比东城多。这里的大街小巷中高门大院不少,集中分布了好多典型的、几进的大四合院。

从铁狮子胡同东口往北,直到雍和宫;从护国寺一带到新街口豁口,属于北城的范围。积水潭、什刹海等大片水域,和威风显赫的咸、同年间的恭亲王府、庆亲王府等都在此范围内。

南城就是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一线往南的外城。这里不仅商业店铺林立,而且会馆集中,是士人、平民的聚居区。

五城的划分开始于元代。据《天府广志》上说,京师分为五城以后,每城都设有兵马司,负责夜间巡逻,维持治安。兵马司每到巡夜的时候,要到尚宝司领令牌,五城的令牌分别写着:"木"字(东城)、"金"字(西)城、"土"字(中城)、"火"字(南城)、"水"字(北城)。这一制度在明清时期被沿袭了下来。

在辽代的燕京,城市划分为五个部分,但不叫五城,叫五方,按照五行五色的方位,在五方各建了镇方的五色塔。其中的黑塔、青塔,即大天源延圣寺与永福寺,都在战争中被破坏了。现在遗留的,唯有阜成门内的白塔了。

清代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人只能在外城居住,八旗军队及其家眷则可以居住在内城,直到清朝中后期才有高级汉官被特赏居住在内城。

一个北京城被人为地分成了两部分,内城为军事驻防,外城是居民区。

几万的满洲八旗士兵驻扎在内城,分左右两翼。左翼的镶黄旗在安定门内,正白旗在东直门内,镶白旗在朝阳门内,正蓝旗在崇文门内;右翼的正黄旗在德胜门内,正红旗在西直门内。镶红旗在阜成门内,镶蓝旗在宣武门内。

当时的旗人都称自己居住的地方在"四九城"内并且以此为自豪("四"即皇城的四个门","九"为内城的九个城门,意思是住在内城,相当于现在的二环路内,皇帝的身边)。

显然,北京城并不单指"四九城",因为它把外城排斥在外,究其根源是在于清朝对汉族实行的歧视政策。相反,用"五城"来代表北京城比较恰当,这个范围基本上涵盖了历史上的北京城。"五城"是根据明清北京的城坊划分的,五城建立在若干坊的基础上。之后坊没了,五城的范围也有所改变。

现在北京的地名,还能发现一些带"城"的地名。一种是北京城区及近郊区还保留了有小城的,名为团城。例如北海公园南门外西侧的团城和香山脚下乾隆时的练兵之所等。另一种是曾为古城或者为依傍万里长城而建的城堡遗迹,现在已经成为北京远郊县的村镇。

例如,门头沟区有城子,石景山及顺义、通州、延庆诸区县均有古城,房山区及顺义、平谷、怀柔、密云诸县均有城关镇,昌平区有巩华城、长峪城,通州区有鲁城,大兴区有大回城,平谷县有英城,怀柔县有黄花城,密云县有大城子、横城子、新城子、半城子、南石城口,延庆县有营城、营城子等。

北京城区原有的皇城大部分已被拆除,西城区只留下了西黄(皇)城根南、北街,原皇城西线的虎城,是明朝皇帝养老虎的地方,清朝时已经废除。




北京城历史变迁
元世祖忽必烈在元大都的建设中,遵循儒家理念和《周礼》原则,太液池为中心,宫城与御苑分布明确。明北京城以中轴线为布局,分为内城和外城,皇城内有太庙、社稷坛等重要建筑,宫前中央官署和皇家园林有序排列。清朝沿袭了明朝的城池布局,仅在外城广宁门改名为广安门以避讳。皇城内严格划分,如地安门内设...

北京城·营国之最内容简介
进入新中国后,北京城经历了大规模的改造与建设,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需要。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时期的改造过程,包括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方面。这些改造既体现了对传统价值的尊重,又融入了现代元素,展现出北京城在新时代的风貌。《北京城·营国之最》不仅是一本关于北京城的百科全书...

北京发展历史
民国十九年(1930年)6月,北平降格为河北省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此成立,且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9年1月,在原国民党时期20个区的基础上临时划定32个区,4月将32个区合并为26个区,6月接管任务完成后调整为20...

北京地名来源谁知道,越多越好?
黑窑厂街在宣武区南部,陶然亭公园的北部,这里和琉璃厂一样也是工部衙门的窑厂,专门烧制特制的青砖,以后这里逐渐形成居民区,被称为黑窑厂街。这些地名就是北京城建设历史的证明。1911年辛亥革命结束帝制。民国初期,将皇城的东、北、西三面墙垣拆除,留下黄城根大街的名字;皇城南面的墙垣也大部拆除,在正阳门与宣武门...

探究国内现代建筑学价值观?
解放初期,梁思成在关于北京城的建设上提出了“古今兼顾、新旧两利”,建议将古城墙、牌楼、箭楼、四合院民居、王府等都保存下来,另建新城于其傍。只可惜由于历史的原因,这一建议未被采纳。1957年,梁思成看着被拆掉的广安门、地安门流泪了,他讲到“拆掉北京的一座城楼,就像割掉我的一块肉;扒掉北京的一段城墙,就像...

历史上把北京作为都城的各个朝代之间有什么不同?
我们在上一篇文章中讲述了北京在历史上崛起的过程,尤其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五大王朝都以北京为首都,这本身就说明了北京的特殊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深度探讨一下北京能千年崛起的根源,以及关于它的幕后隐情。北京作为都城真正崛起始于辽和金两代,蒙古灭金后,曾一度将金国建设的北京城毁坏,但忽必烈称帝又...

谁能提供一下明朝时北京故宫的平面图,要标明宫殿名,谢谢
1、这是明朝时北京故宫的平面图,可以从图中清楚的看到各个宫殿名。2、这是明代整个北京的平面图,可以看到故宫以外的布局。

北京城是哪个朝代建的?
北京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5代封建王朝辽的陪都及金、元、明、清的都城,下面就是我整理的北京城是哪个朝代建的,一起来看一下吧。1北京故宫的建造朝代:明朝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

北京历史(北京猿人以后,西周之前)
美国地质学家葛利普提议,俗称为“北京人”。从此,“北京人”这个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商代北京地区有燕和蓟两个小封国。公元前1045年,周武王灭商之后,封召公于燕,封尧的后裔于蓟。燕的都城在今房山区琉璃河乡。东周时期,蓟国不复存在,燕以蓟城为都,城址在今北京宣武区一带。燕桓侯时,因受...

明清北京城的元朝时期的北京城
明清北京城也就是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北京,是中国六大古都中唯一继承首都地位的城市,集中国都城建设之大成。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筹建北京宫殿城池,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告成”⑤,历时15年,正式定都北京。明代的北京城也就是元大都城的改建,北墙南缩5里,南墙向南...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四九城是什么意思? -
淡印小儿:[答案] 1、【北京四九城】概况北京城自明代后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设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北京的四九城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由来 -
淡印小儿:[答案] 北京城自明代后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设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区.清代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政策,将汉...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明朝北京城布局有何特点? -
淡印小儿:[答案] “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衡对称”.这是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 朱棣在夺取皇位之后,便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平为北京,二月改北平府为顺天府,永乐四年(1406年)决定迁都,并于第二年...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明朝北京城的建筑有何特色?
淡印小儿: 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迁都北京.北京城在元都旧城基础上多次扩建,相较原城更加宏伟、壮观.城墙全部采用砖砌,城濠用砖石砌驳岸,有石桥横跨于 城濠上....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是什么?
淡印小儿: “宫城居中,四方层层拱卫,主座朝南,中轴突出,两翼均 衡对称.”这是明北京城在规划布局上的最大特色. 朱棣在夺取皇位之后,便于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改北 ...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北京为什么叫燕京又叫四九城?? -
淡印小儿: 北京城自明代后形成“里九外七皇城四”的建设格局.“里九外七皇城四”是指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外城有七座城门,皇城有四座城门.内、外、皇城统一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个行政...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明朝北京城是如何修建的?有什么特点
淡印小儿: 1、修建多重城墙,更好地拱卫皇帝的居所; 2、整体不是继承了隋唐长安城的对称布局又在金源的基础上大规模扩建了; 3、增强了军事防御的功能,因为北边不安定; 4、城市规划上贸易自由,没有了贸易的地方局限和时间限制,人们可以自由地活动,因而形成了市民阶层和市民阶层特有的文化——小说.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明朝的北京城由()、()、京城三部分组成 -
淡印小儿: 答:明朝的北京城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宫城、皇城和京城.北京城是古代建筑的杰作,明朝的北京城由三个部分组成,它们是:宫城、皇城和京城.其格局特色是:宫城外面有皇城,皇城外面有京城;中轴线突出,东西建筑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共同构成了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整体格局.北京作为数代都城的所在地,其格局也是都城营建的最终结果.古代中国的都城建设所特定的原则造就了古代的北京城,那就让我们来游览一下北京城,看看标志性的建筑故宫的宏伟气势.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北京旧城的格局形成于 - -----、------两代,总体特点是呈------字形 -
淡印小儿: 北京旧城从明朝1402年开始大兴土木,历时20年时间重建,称为北京.后清朝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北京历来被风水学家称为“山环水抱必有气”的理想都城,因此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明、清两代,特点是东西中轴对称,总体呈凸字状. 故答案为:明;清;凸.

西塞山区17131422126: 比较分析唐朝长安城、北宋东京城、元朝大都城、明朝北京城的布局特点! -
淡印小儿: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在明代朱元璋之孙,通过地理风水反复研究后,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历时十四年建成.其规模宏大,占地7.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为1.5平方公里,有房屋9999间,黄色琉璃瓦屋顶,蓝色护城河和红色围墙把它与外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