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颅底?有哪些骨组成?

作者&投稿:元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颅盖骨是什么?~

颅盖骨由外板、板障及内板组成,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及部分颧骨和蝶骨大翼,经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鳞状缝连接在一起。
人的颅骨由23块骨组成,能支持和保护脑等重要器官。除下颌骨和舌骨外,各骨之间都借缝或软骨相连,属不活动的连结。颅骨可分为脑颅骨和面颅骨,前者围成颅腔,后者构成眼眶、鼻腔和口腔的骨性支架,脑颅骨共有8块;包括前部1块额骨,后方1块枕骨,上方2块顶骨,两侧各有1块颞骨,颅底前部中央的1块筛骨和颅底中部的1块蝶骨。
颅骨由脑颅和面颅两部分组成。脑颅骨分为颅盖骨和颅底骨。
一、颅盖骨
1、由外板、板障及内板组成,包括额骨、顶骨、枕骨、颞骨及部分颧骨和蝶骨大翼,经冠状缝、矢状缝、“人”字缝和鳞状缝连接在一起。
2、颅盖骨的内面凹陷,压迹为脑回、蛛网膜粒、静脉窦及脑膜血管压迹构成。
二、颅底骨
1、颅底内面高低不平,由前至后以蝶骨嵴和岩骨嵴为界,形成三级阶梯状的结构,分别称为前、中、后颅窝。
2、前颅窝的中央小部为筛骨筛板,两侧大部为额骨眶板,后部为蝶骨小翼,容纳额叶。

扩展材料:
颅盖骨骨折
颅盖骨骨折是指颅盖骨受暴力作用所致颅骨结构改变,包括骨质连续性的中断及碎裂,直接征象为骨质内外板的连续性中断。CT检查的优势颅骨骨折可发生于颅骨任何部位,以顶骨最多,其他依次为额骨、颞骨、枕骨。CT是横断位图像,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无重叠,因此粉碎性、凹陷性骨折比线形骨折显示明显。
若发现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同时加做薄层扫描,则对颅底骨折的诊断及颅脑创伤的综合判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颅底骨形态较复杂、不规则,自然的间隙及孔道多,所以对无移位的线形骨折显示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应结合重建的薄层图像连续细致观察,尤其是依据三维重建图像所提供的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的丰富信息,为颅骨骨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颅盖骨骨折一般伴有脑损伤。骨折愈合约需3月以上。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颅骨

希望对你有用。。。。。。
1.颅骨 由23块骨组成。颅骨以眶上缘至外耳门下缘的连线为界,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为脑颅,下部为面颅(如图2—4)。
(1)脑颅骨 由8块骨构成,围成的腔叫颅腔,脑位于腔中。脑颅骨分别是额骨1块,位于颅前,可分额鳞、眶部及鼻部;顶骨2块,位于额、枕骨之间;枕骨 1块,位于颅后;蝶骨1块,位于颅底中部,居枕骨前,因形似蝴蝶而得名,该骨分蝶骨体、大翼、小翼和翼突;颞骨2块,左右各一,位于蝶骨、顶骨、枕骨之间,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壁,颞骨分为鳞部、乳突部、岩部、鼓部;筛骨1块,位于额骨的前下和颅底的前部,夹在两眼眼眶之间,分为筛板、垂直板及筛骨迷路。
(2)面颅骨 由15块骨构成,形成了眶腔、鼻腔、口腔等面部轮廓。面颅骨分别是犁骨1块,位于两鼻腔之间,为构成鼻中隔下部、后部的扁平薄骨板;下颌骨1块,其关节与脑颅的颞骨相连,它是颅骨中除舌骨以外唯一能够活动的骨,是面颅中最大的骨;舌骨1块,位于颈前,在下颌骨和甲状软骨之间,通过韧带和颞骨茎突相连,分为舌骨体、大角、小角;上颌骨2块,分为上颌体、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构成了口磕上壁、眶下壁、鼻腔的外侧壁;鼻骨2块,位于左右上颌骨、额突之间,为鼻腔上壁的一部分;泪骨2块,薄而脆,似指甲大小,前接上颌骨额突,后连筛骨迷路的眶面,位于两眶内侧壁的前部;颧骨2块,在额骨与上颌骨之间,位于眶的外下方,颞突与颞骨颧突连结而成颧弓,是面颊的骨性突起;下鼻甲2块,附在上颌体的鼻面,为卷曲的薄骨板;腭骨2块,位于上颌骨腭突的蝶骨翼突之间,构成鼻腔的外侧壁的一部分和硬腭的后一部分。

脑颅由1块枕骨,1块额骨,2块顶骨,2块颞骨,1块蝶骨和1块筛骨组成。他们一同组成颅腔,整个脑部处于颅腔中。颅腔的顶部称为颅顶,颅顶前起眶上缘上方呈弓形隆起的眉弓,后抵上顶线和枕外隆凸,在两侧位置通过上颞线与颞区分界。颅顶的最前方(也就是额头的位置)是额骨,额骨通过冠状缝与后面的两块顶骨紧密结合;两块顶骨之间是矢状缝,顶骨之间还有被称为顶结节的光滑隆起,顶骨再通过人字缝与后方的枕骨相连。颅腔底部称为颅底,由于人脑与外界的绝大多数联系都是通过颅底部进行的,因此颅底有大量的开口,结构显得相当复杂。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又可进一步区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 颅前窝(anterior cranial fossa)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颅前窝体积较小,左右对称,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在凹下的正中央前方是被称为鸡冠的纵形骨嵴,两侧是筛骨的筛板,筛板中有许多筛孔,嗅丝从这里通向鼻腔。筛板外侧颅前窝的底由薄而不平的额骨眶板构成,它同时又是额窦和筛窦的顶以及眶顶。 颅中窝(middle cranial fossa)形状如蝴蝶。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分布着除枕骨大孔外几乎所有的开口。颅中窝中间狭窄,凹陷的两侧容纳大脑的颞叶。中间部分是蝶骨骨体,骨体中的空穴称为蝶窦,骨体上方垂体窝及垂体窝后方的骨隆统称蝶鞍,蝶鞍中央凹陷处是容纳脑部垂体的垂体窝,垂体窝两侧与蝶窦仅相隔一薄骨层,大脑垂体位于此处。蝶鞍后方高起的鞍背两侧角称为后床突,蝶骨小翼后缘的内侧端也明显增厚,称为前床突。蝶鞍前方是视交叉沟,沟的两端同时也是垂体窝的外侧是视神经管,视神经从此处通向眶腔。视神经管外侧为眶上裂,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支、外展神经由此入眶。蝶鞍两侧有颈动脉沟、破裂孔、海绵窦、圆孔、卵圆孔和棘孔。颈动脉沟为一浅沟,向前通入蝶骨大翼、小翼间的眶上裂。破裂孔则续于颈动脉管内口。海棉窦为一空腔,从眶上裂内侧延伸至颞骨岩部尖端。其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支、外展神经。海棉窦外侧壁内,又分别排列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圆孔、卵圆孔、棘孔分别是三叉神经上颌神经支、三叉神经下颌神经、脑膜中动脉进入入颅腔的通道。 颅后窝(posterior cranial fossa)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容纳脑部的脑干和小脑。颅后窝最大的特征为巨大的枕骨大孔,该孔位于颅后窝中央最低处,连接颅腔与脊髓腔——脊髓与延髓在此衔接。大孔后方可看见称为横沟的浅沟,横沟前方是容纳小脑的小脑窝。横沟与另一条起自枕骨大孔的纵沟相交汇,交汇处形成称为枕内隆凸的十字形隆起,横沟向上延续与颅顶内面的上矢状窦沟连接,向下通枕内嵴连接,两侧续于横窦沟后又转向前下方同乙状沟相连,止于枕骨大孔外侧的颈静脉孔。颈静脉孔内的乙状窦出颅后成为颈内静脉。颈静脉孔又为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进出颅腔的通道。枕骨大孔前方斜面为斜坡。孔的前方外侧有供舌下神经通过的舌下神经管内口。在颅中窝与颅后窝之间为弓状隆起,而弓状隆起后方同时也是颞骨岩部后面开孔称为内耳门,面神经与位听神经经由此处通往颅腔。 当从外部观察时,颅底又可分为前部和后部: 前部主要为面颅骨,前部中央的被称为骨腭的水平薄板由上颌骨与腭骨构成,骨腭前方是牙槽弓,上腭的牙齿排列在此处。骨腭正中的腭中缝后方是供腭大动脉进入鼻腔的切牙孔。其后方为腭大孔,腭大动脉从此出颅再进入切牙孔。腭大孔的位置在颌第2磨牙、第3磨牙腭侧之间,具体位置则因人而异,主要以第3磨牙腭侧为主。再往后是被鼻中隔后缘分成左右两半的鼻后孔。鼻后孔两侧的垂直骨板称为翼突内侧板。翼突外侧板根部后外方排列着卵圆孔和棘孔。前部两侧是属于颧骨的颧弓。颧弓根部后方有是与下颌头组成关节的下颌窝。窝前缘有称关节结书的隆起。 后部中央,鼻后孔后方为枕骨大孔。25岁以后,孔前方的枕骨基底部与蝶骨体直接结合(之前通过软骨结合)。枕骨大孔两侧为枕骨髁,枕骨髁同寰椎侧块上关节的关节窝。其后方为髁孔,髁前方外侧为舌下神经管外口。枕髁外侧,位于枕骨与颞骨岩部之间前后依次分布着不规则的颈静脉孔和圆形的颈动脉管外口。两对颈静脉孔和颈静脉窝之间、枕骨大孔前方是咽结节。颈动脉管外口内侧可见蝶骨、枕骨和颞骨围成的破裂孔,颈静脉孔的后外侧是茎突,颈突前外侧是外耳道。茎突根部后方为茎乳孔。再后方为乳突。最后方为枕骨的枕外隆凸及两侧相互平行的上项线与下项线。

头颅的底部称为颅底。颅底由多块不规则骨构成,相互嵌插,骨质厚薄不一。主要有额骨、蝶骨、颞骨、枕骨组成。颅底分为颅前窝、颅中窝、颅后窝。
1.颅前窝:颅前窝底由额骨眶板、筛板以及蝶骨小翼构成,正中突起称鸡冠,两侧筛板上有筛孔通鼻腔。
2.颅中窝:中颅窝主要由蝶骨体及蝶骨大翼构成,中央蝶鞍正中有垂体窝,窝前两侧通向视神经管,窝后称鞍背。蝶鞍两侧由前向后外依次排列有圆孔、卵园孔和棘孔。卵园孔和棘孔的后方有三棱锥状的颞骨岩部。岩部外侧较平坦称鼓室盖,为中耳鼓室的上壁。
3.颅后窝:中央有枕骨大孔,孔前上方的平坦斜面称斜坡,孔后浅沟延伸为上矢状窦沟,向两侧续于横窦沟、乙状窦沟,再经颈静脉孔出颅。颞骨岩部后面中央有内耳门,通内耳道。


成对的脑颅骨有哪些
成对的有颞骨和顶骨。1、颞骨。属于颅骨中的脑颅骨,共两块,左右各一。位于头颅两侧,并延至颅底,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的侧部,形状不规则。以外耳门为中心可分为颞鳞、鼓部和岩部3部分。颞骨为颅骨底部和侧壁的一部分,其上方与顶骨相接,前方与蝶骨、颧骨相接,后方与枕骨相接,参与形成颅中窝、...

脑颅中成对的有
脑颅中成对的有:成对的脑颅骨主要有颞骨和顶骨。颞骨参与构成颅底和颅腔侧壁,而顶骨外形为四边形,位于颅顶中部。

头骨的结构
头骨是由多块骨质通过骨缝连接形成,大致上包括8块脑颅骨和15块面颅骨。脑颅骨包括前额骨、双侧顶部对称的顶骨、双侧颞部对称的颞骨,还有后枕部的完整枕骨,在颅底部位还有筛骨、蝶骨等,共同构成颅腔结构。颅骨是人体骨质中较坚硬的一部分,层次上可分为外部的颅骨外板、中间的颅骨板障、内侧的颅骨内板...

简述颅底结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颅底结构有其特点并具有相关临床意义:①颅底各部的骨质厚薄不一,由前向后逐渐增厚,颅前窝最薄,颅后窝最厚,骨质较薄的部位在外伤时易骨折;②颅底的孔、裂、管是神经血管进出的通道。而某些骨内部又形成空腔性结构,如鼻旁窦、鼓室等,这些部位都是颅底本身的薄弱点,不但外伤时容易骨折,而且常...

侧颅底骨性标志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裂:分别为眶下裂、鳞鼓裂和岩枕裂。眶下裂与岩枕裂延长线向内交于鼻咽顶,夹角为86.08度,两线之间的三角形区域即为侧颅底。鳞鼓裂与岩枕裂夹角21.33度,两裂之间为岩骨及其内结构。眶下裂与鳞鼓裂夹角67.48度,两裂之间对应中颅窝底的下面,也是颞下窝的顶部(图3)。三个角度左、右侧比较...

有哪些骨性标志及颅内重要结构?
颅部由颅顶、颅底和颅腔三部分组成。颅顶又分为额顶枕区和颞区,并包括其深面的颅顶诸骨。 (一)额顶枕区 1、境界:前为眶上缘,后为枕外隆凸和上项线,两侧借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2、层次:覆盖于此区的软组织,由浅入深分为五层,依次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及颅顶肌(额、枕肌)、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和...

骨的形态有哪些?
如躯干的椎骨、颅底的颞骨和面部的上颌骨等。有些不规则骨的内部具有含气的空腔,称为含气骨,如上颌骨内的上颌窦。这些骨在发音时起共鸣作用,也能减轻骨的重量。此外,还有一些呈卵圆形结节状的小骨,称为籽骨。这些骨主要分布于手和足的肌腱内,在运动中减少摩擦和改变骨骼肌牵引方向,如髌骨。

什么是蝶骨
蝶骨,这个颅底骨中的独特存在,其名称源于其形态如同展翅的蝴蝶。它主要由四个部分构成:体部、小翼、大翼和翼突。体部占据蝶骨的中央位置,它上方的结构呈马鞍状,连接颅中窝的中央区域,被称为蝶鞍,其内部有一个凹陷,即垂体窝。值得注意的是,蝶体内部还有一个空腔,称为蝶窦,它的开口直接连通...

蝶骨是哪一块骨头?长什么样子?在哪个部位?
大翼后缘是颅前窝和颅中窝的分界线。小翼根部有视神经管通过,两视神经管内口之间有视交叉沟连系。大翼由体部平伸向两侧,继而上翘,可分三个面:脑面位于颅中窝,眶面朝向眶,颞面向外向下。在大翼近根部处由前向后可见圆孔,卵圆孔和棘孔,从棘孔入颅的脑膜中动脉在骨面上留有动脉沟。体部...

颅底内面观由前向后分为哪三个窝
3、颅后窝:颅后窝位于颅底内面的后部,主要包括小脑、桥脑和延髓等结构。其中,小脑是颅底内面最大的神经组织,位于颅底内面的中央下方。桥脑位于小脑后方,是脑干的一部分,通过它可以将大脑和小脑连接起来。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部,控制着呼吸和心跳等生命活动。颅内出血是什么?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

承德市13469309827: 什么是颅底?有哪些骨组成? -
童俘乐健: 脑颅由1块枕骨,1块额骨,2块顶骨,2块颞骨,1块蝶骨和1块筛骨组成.他们一同组成颅腔,整个脑部处于颅腔中.颅腔的顶部称为颅顶,颅顶前起眶上缘上方呈弓形隆起的眉弓,后抵上顶线和枕外隆凸,在两侧位置通过上颞线与颞区分界....

承德市13469309827: 颅骨底在解剖上指的是什么呢
童俘乐健: 颅腔由颅顶骨与颅底骨组成,在解剖上,颅骨底指的是颅腔的底部.颅底有许多开口,人脑与外界的联系大都是通过颅底部进行的,结构复杂.从内面观察,颅底部可分为三个窝室:颅前窝、颅中窝与颅后窝. 颅前窝由额骨的眶板、蝶骨体前部、蝶骨小翼和筛骨的筛板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等. 颅中窝由蝶骨骨体、蝶骨大翼及颞骨岩部构成,容纳大脑半球的额叶等. 颅后窝由枕骨和颞骨岩部构成,容纳脑干和小脑.

承德市13469309827: 既参与颅盖构成,还参与构成颅底的骨是哪三种 -
童俘乐健: 既参与颅盖构成,还参与构成颅底的骨是额骨、枕骨、颞骨

承德市13469309827: 颅骨与头盖骨是一回事吗? -
童俘乐健: 不是一回事. 颅骨可粗略分为颅盖骨与颅底骨,实际上颅盖骨是指额骨、顶骨、颞骨鳞部、枕骨等共同组成,而颅底则是由蝶骨、颞骨岩部、枕骨等组成,此外还有听小骨等.

承德市13469309827: 脑颅和面颅构成?在颅底内面可以看到哪些重要的孔和管,各有哪些结构?
童俘乐健: 脑颅由8块脑颅骨围成.其中不成对的有额骨、筛骨、蝶骨和枕骨,成对的有颞骨和... 不成对的有犁骨、下颌骨和舌骨.颅底内面可见: 筛孔:嗅神经;视神经管:视神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