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成语和相应历史事件,要十个

作者&投稿:赫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如: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晋定公实际上成了傀儡(kuǐ lěi)。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派使者去请求齐、鲁两国出兵讨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后,联合出兵攻打晋定公。定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非常恼怒,立即派人传令给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打他,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张孟谈劝道:“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军心也开始动摇了。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厘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厘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的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厘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厘王本来就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厘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这样用领土、主权,想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者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但是,安厘王不肯听从苏代的话,仍然一味屈膝求和,这样过了没多少年,魏国终于被秦国灭亡。

毛遂自荐:在战国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很喜欢供养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见的时候,就让他们策划谋略,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人被称做食客,也叫门下客。
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势力庞大,家中养了几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没有什么别的贡献,平原君虽然觉得很奇怪,却也没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
后来,赵国的国都邯郸被秦军包围,情势非常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劝说楚王和赵国合作,共同出兵对抗秦国。平原君回家后,准备从食客中选出二十鑫奈淙?诺娜艘煌?巴??墒茄±囱∪ブ挥惺?湃撕细瘢?共钜桓鋈恕F皆???四越睿??焱蝗蛔呱锨岸云皆??担骸拔沂亲钍屎系娜搜。?敢飧?庸?忧巴?!逼皆??担骸坝胁拍艿娜嗽谌巳褐校?秃孟笠话逊胬?淖蹲臃旁诖?永铮?⒖叹突岽┢拼?樱?月斗婷ⅰ6?阍谖艺馊?辏?疵挥薪艹龅谋硐郑?铱茨慊故橇粝掳桑 泵?旎卮穑骸拔沂窍衷诓乓??氪?永铮?蝗晃艺獍炎蹲釉缇痛┢拼?樱?月冻鏊?姆胬???伊?侗?家?┏龃?恿恕!逼皆??南耄?凑?皇敝?湟舱也坏绞屎系娜搜。?谑瞧皆??痛?琶?斓榷??烁贤????
见到楚王,平原君说明了局势和利害得失,费尽口舌,却都无法说服楚王,同行的十九名食客也没有办法、想不出好点子。正当大家不知到该怎么办才好,毛遂这时候手按宝剑,走到楚王前面说:“大王的性命现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国有几百万精兵,然而在上次的战役中却被秦国几万人的军队打败,夺去了许多城池与土地,连我们赵国都替你们感到羞愤。赵国提议两国联合抗秦,是在替你们楚国报仇。”楚王听了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再加上毛遂拿着宝剑威胁,就同意结盟,订下和约。并立刻发兵支持赵国,解了邯郸之围。
从此,平原君不敢再小看毛遂,而把他当作上宾招持。

1、舌战群儒
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2、初出茅庐
意思是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指的是诸葛亮初次用兵,神机妙算,大获全胜。关羽、张飞等佩服的五体投地。
3、缓兵之计
三国时期,孔明与司马懿在祁山作战。蜀军消灭了魏军大将郭淮、孙礼,占领了武都、阳平。张郃、戴陵等率军前去救援,被孔明打败。双方对峙了半月。孔明见司马懿不敢出战,用撤军的缓兵之计,诱使司马懿驱兵追赶,司马懿中计大败。
4、乐不思蜀
意思是很快乐,不思念蜀国。原义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后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出自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5、草船借箭
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6、妄自菲薄
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刘禅复兴汉室,他竭尽全力筹划北伐曹魏,但刘禅胸无大志,没有治国才能,诸葛亮深表忧虑,出征前夕写了《前出师表》,要他教育好百官不忘先帝恩德,应该发愤图强,不能妄自菲薄。
7、望梅止渴
建安十九年(214年),曹操第三次越巢湖伐吴,七月天气炎热,行军途经安徽省含山县梅山村,士兵口渴难熬,曹操站在山道上指着前面遥远的地方说:“前有大梅林”,士兵争先恐后地前进。
其实此山过去十几里是濡须河中游,很快有了充足的水源,士兵们虽然被骗依然很高兴,这就是大家耳熟能祥的“望梅止渴”成语来源。
8、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去南阳郡邓县隆中(今湖北襄阳隆中)的诸葛亮家去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空城计
街亭失守, 司马懿大军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10、单刀赴会
出自《三国志·吴书·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请将军单刀赴会 。”指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鲁肃的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舌战群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缓兵之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空城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望梅止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乐不思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妄自菲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刀赴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顾茅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出茅庐

一手包办

【出处】三国志魏志典韦传:「韦一手建之」

一举两得

【出处】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将以安社稷,一举两得。」

一臂之力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回:「愿助兄一臂之力,共诛国贼。」

一亲芳泽

【出处】曹植洛神赋:「芳泽无加,铅华无御。」

七步成诗

【出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三顾茅庐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下笔成章

【出处】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

不出所料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丰在遇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曰:『固不出吾之所料。』」

不由分说

【出处】三国演义第十三回:「李傕随后掩杀,郭汜兵退,车驾冒险出城,不由分说,竟拥到李傕营中。」

不知所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临表涕泣,不知所云。」

不容偏废

【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不忍有所偏废。」

乘虚而入

【出处】魏志袁绍传:「将军简其精锐,分为奇兵,乘虚迭出,以扰河南。」

五内如焚

【出处】蔡琰悲愤诗:「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

人生如寄

【出处】魏文帝善哉行:「人生如寄,多忧何为?」曹植仙人篇:「俯观五岳间,人生如寄居。」

仰人鼻息

【出处】后汉书袁绍传:「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鼓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伯仲之间

【出处】曹丕典论:「傅说之于班固,伯仲之间耳。」

位极人臣

【出处】吴志孙綝传:「因缘肺腑,位极人臣。」

作奸犯科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偃旗息鼓

【出处】三国志蜀志赵云传注:「偃旗息鼓,曹军疑有伏兵,引去。

出言不逊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此人出言不逊,何不杀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初出茅庐

【出处】据三国演义所载,诸葛亮初出茅庐,佐刘备用兵,观与张飞不服,行事诸多困难。

刮目相待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

【出处】三国演义第二回:「天下危在旦夕,陛下尚自与阉宦共饮耶?」

危急存亡之秋

【出处】诸葛亮前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出处】司马昭在曹髦在位时,为大将军,专管国政,自封为相国,不久封为晋公,昭还假装不接受。髦很生气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名不虚传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兵精粮足,名不虚传。」

同符合契

【出处】三国志吴志孙传注:「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

吴下阿蒙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肃附蒙背曰:『吾谓大弟但非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敝帚千金

【出处】曹丕?典论论文:「里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见自见之患也。」

廊庙之器

【出处】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蒋济以为大较有廊庙之器也。」

才高八斗

【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享一斗。」

手不释卷

【出处】曹丕自叙:「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卷。」

指日可待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探囊取物

【出处】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我向曾文云长言,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如探囊取物。」

文思泉涌

【出处】文选曹植王仲宣诔:「文若春华,思若涌泉。」

旦夕之危

【出处】三国志蜀志孟光传:「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明眸善睐

【出处】文选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月明星稀

【出处】文选魏武帝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土崩鱼烂

【出处】陈琳?与魏文帝书:「焉肯土崩鱼烂哉!」

如入无人之境

【出处】三国演义第七回:「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如鱼得水

【出处】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妄自菲薄

【出处】诸葛亮?出师表:「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意,以塞忠谏之路也。」

孑然一生

【出处】三国志吴志陆瑁传:「孑然无所凭赖。」

对酒当歌

【出处】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屈指可数

【出处】三国志魏志张合传:「屈指计亮粮,不至十日。」

周郎顾曲

【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顾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呼风唤雨

【出处】三国演义第一回:「角得此书,晓夜攻习,能呼风唤雨。」

品头论足

【出处】三国志魏志何晏传注:「晏方用事,自以为一时才俊,常为名士品目。」

回肠荡气

【出处】魏文帝大墙上蒿行:「感心动耳,荡气回肠。」

成语故事·义不容辞
《三国演义》第五十八回叙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曹操于赤壁之战大败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又决定南征了。但这时有人来报告说:“刘备正调练军马、屯积粮草,将要攻取西川。”曹操大惊,说:“如果刘备攻下西川,他各方面的辅助条件就具备了,以后就很难打败他了,怎么办?”这时,诏书侍御史陈群说:“您不必过虑,现在孙权、刘备结为联盟。如果刘备想攻取西川,您可以派大军直取江南,那么,孙权一定会向刘备求救;而刘备一心只想攻取西川,也就无心援助孙权,孙权势单力薄,江东一定会被您占领。以江东为依托,荆州也就唾手可得了。到那时,再想办法攻取西川,打败刘备,天下就可平定了。”曹操高兴地说:“你的话正合我意。”于是,曹操马上率领三十万大军,径直向江南进发。
早有探子将情况报告给孙权,孙权忙与众将商议对策。张昭说:“您可派鲁子敬急速到荆州,求刘备同心协力抗拒曹操。子敬曾有恩于刘备,刘备一定会听子敬的话;况且,刘备现在已是东吴的女婿,抗拒曹操,帮助东吴,从道义上讲也是不容推辞的。如果刘备相助,江南就没有危险了。”孙权同意了张昭的建议,立即派鲁肃写信给刘备。
刘备看信后,差人往南郡请孔明,孔明到荆州看了鲁肃的信,胸有成竹地说:“也不消动江南(东吴)之兵,也不必动荆州之兵,自有办法使曹操不敢进攻江南。”他回信给鲁肃说:“你不必担心,我已有退兵之策。”送信人离去以后,刘备问他说:“先生有何妙计,能退曹操三十万大军?”孔明说:“曹操平时最担心的就是西凉的军队。现在曹操杀了马腾,马腾的儿子马超统领西凉的军队,马超一定对曹操切齿痛恨。您可写一封信去联络马超,劝他兴兵入关,曹操腹背受敌,就无暇进攻江南了。”刘备大喜,立即按孔明的计策去做了。马超果然起兵入关,攻打长安,曹操只好又放弃南征的计划了。
“义不容辞”这个成语即从上面这个故事而来,意指从道义上不容推托、拒绝。

  1.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2.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3. 吴下阿蒙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4. 手不释卷,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出处: 《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5. 势如破竹 解释: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6. 半老徐娘 【解 释】 人们常以"半老徐娘"称年老而尚有风韵的妇女。【出 处】 《南史·后妃传下》:“徐娘虽老,犹尚多情。”

  7. 临池学书【解释】: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成语故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让儿子王献之从小学习练字。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王献之写“大”字让父亲检查,父亲在字上加上一点成为“太”,他跑去问母亲,母亲告诉他只有一点才是真功夫。于是王献之守在家里18个洗砚的水池边练习写字。【出处】:《后汉书·张芝传》:“尤好草书,学崔、杜之法,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临池学书,水为之黑。”

  8. 画龙点睛: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或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有力。

  9. 画饼充饥【解释】充饥:解除饥饿;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10. 入木三分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找了很久,满意请采纳,谢谢!)



掷果盈车,看杀卫玠,玉润之望,珠玉在侧,卫玠谈道;平子绝倒,韩寿偷香,沈腰潘鬓,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周郎顾曲,倾国倾城(形容慕容冲的),翩翩周生,婉娈幼童(也许不是一个成语,当小故事看吧,说得是周小史,西晋洛阳人,有诗赞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傅粉何郎,行步顾影,侧帽风流,冰清之资,才比潘安貌比吕布,貌柔心壮;音柔兼美,芝兰玉树,既生瑜何生亮,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画梅止渴,才高八斗,三顾茅庐,望尘而拜,闻鸡起舞,枕戈待旦,江郎才尽,长林丰草,投鞭断流,入木三分,东床快婿,世外桃源, 鸡犬相闻 ,怡然自乐, 无人问津 ,豁然开朗, 落英缤纷, 与世隔绝, 咏絮之才,东山再起,欣欣向荣, 归去来兮 ,七步成诗,手不释卷 ,囊萤夜读,洛阳纸贵,广陵绝响,坦腹东床,三足鼎立,三足鼎立,作奸犯科,七擒七纵,集思广益,开诚布公,计日而待,集思广益,俭以养德,临危受命,任重才轻,妄自菲薄,作奸犯科,白首同归,犀照牛渚,牛星织女,笔误作牛,桃园结义,路人皆知,东床快婿,吴牛喘月,坚壁清野,穷兵黩武,枕戈寝甲,势如破竹,屡战屡败 ,短兵接战,骁勇善战,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龙肝豹胎,龙肝凤脑,龙肝凤髓,虎踞龙盘 ,乘龙佳婿,藏龙卧虎,伏龙凤雏 ,龙蟠虎踞,七步之才,一衣带水,青白眼,望梅止渴 ,老骥伏枥 ,挟天子而令诸侯 ,说曹操;曹操就到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吴下阿蒙,髀肉复生,煮豆燃萁,临池学书,咏絮之才,后起之秀,画饼充饥,恃才傲物,收买人心,神武挂冠,李郭同舟,水陆毕陈,玉体横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买王得羊,画龙点睛,赴汤蹈火,恺崇斗富;浑浚争功,兴高采烈,鹤立鸡群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渊渟岳峙,渊渟岳立,岳峙渊渟 ,川渟岳峙 ,徐娘半老,情随事迁,携老扶幼,隔岸观火,穷途之哭,依缸习字

1、三顾茅庐
2、才高八斗 曹植的文章。谢灵运说天下才气总共有一石,曹子建有八斗。
3、老骥伏枥 曹操的《龟虽寿》
4、初出茅庐 三顾茅庐
5、吴下阿蒙 吕蒙原来不读书,读了之后非常有见解,鲁肃称其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6、刮目相待 同上
7、对酒当歌 曹操《短歌行》
8、乐不思蜀 刘禅,就是阿斗被抓,问他思念蜀国么?他说此间乐 不思蜀。
9、闻鸡起舞 东晋祖逖的故事
10、望梅止渴 曹操带兵行军,士兵口渴但无水,曹操骗部下说前面有梅子林。

草船借剑:赤壁之战。 浑水摸鱼:桃园结义, 无中生有:赤壁之战, 假痴不癫:三国煮酒论英雄, 树上开花:长坂坡之战, 以逸待劳:黄忠计杀夏侯渊, 欲擒故纵:七擒孟获,金蝉脱壳:诸葛亮智退司马懿, 隔岸观火:火烧赤壁, 火烧联营:夷陵之战


春秋战国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哲理的成语典故(5个)?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2.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

传说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两晋南北朝:杯弓蛇影、闻鸡起舞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male1212 2012-04-19 · TA获得超过167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3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9.7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望梅止渴: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请你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_百度知...
许多成语典故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精彩的历史。请你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许多成语典故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精彩的历史。请你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展开  我来答 ...

夏商西周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纸上谈兵的故事是: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用他为将罢...

...背后都隐藏着一段精彩的历史.请你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
你好,为你搜集如下:三国相关的成语 妄自菲薄智取陈仓七擒七纵六出祁山舌战群儒单刀赴会得陇望蜀负重致远出言不逊兵贵神速吴下阿蒙断头将军车载斗量势如破竹老牛舐犊如嚼鸡肋坚壁清野巢毁卵破顾曲周郎一身是胆超群绝伦七步之才才占八斗空城计如鱼得水髀肉复生如饮醇醪步步为营偃旗息鼓七步成诗鞠躬...

两晋的成语两晋的成语是什么
两晋的成语有:秦晋之盟,楚才晋用,六卿分晋。两晋的成语有:秦晋之盟,秦欢晋爱,楚才晋用。2:拼音是、liǎngjìn。3:结构是、两(独体结构)晋(上下结构)。4:注音是、ㄌ一ㄤˇㄐ一ㄣ_。两晋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西晋和...

夏商西周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成语故事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

春秋战国时期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哲理的成语典故(5个) 内容越多越好,要求...
出处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2.孟母三迁 【出处】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汉·赵歧《孟子题词》【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成语故事】战国时期,孟子小时候...

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这个成语,与三国人物有关,与三国事件无关,一个有些才能的南朝宋国山水诗作家,再一次喝醉之后,说出的狂妄之言。 出自:《释常谈.八斗之才》:谢灵运尝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

5个从中国古代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小故事,你那答案行不?_百度...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个故事,编了一句成语“鹏程万里”,用来比喻前程非常光明18. 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

佛冈县13987491181: 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如:草木皆兵——淝水之战急! -
柞茅恩必:[答案] 投鞭断流 肥水,草船借箭 赤壁 风声鹤唳 肥水 辕门射戟 吕布和袁绍 水淹七军 名字就是战役

佛冈县13987491181: 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的成语和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
柞茅恩必:[答案] 三国时的有 三顾茅庐 如鱼得水 初出茅庐 望梅止渴 青梅煮酒 三让徐州 割须弃袍 得陇望蜀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乐不思蜀 等等

佛冈县13987491181: 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如: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急! -
柞茅恩必:[答案] 投鞭断流 肥水,草船借箭 赤壁 风声鹤唳 肥水 辕门射戟 吕布和袁绍 水淹七军 名字就是战役

佛冈县13987491181: 写出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有关的成语和历史事件如草木皆兵 - 淝水之战 -
柞茅恩必:[答案] 草船借剑:赤壁之战.浑水摸鱼:桃园结义,无中生有:赤壁之战,假痴不癫:三国煮酒论英雄,树上开花:长坂坡之战,以逸待劳:黄忠计杀夏侯渊,欲擒故纵:七擒孟获,金蝉脱壳:诸葛亮智退司马懿,

佛冈县13987491181: 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
柞茅恩必: 相煎何急(曹丕曹植),2、才高八斗(曹植),3、恃才傲物(杨修),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5、乐不思蜀(阿斗),6、运帱帷幄(诸葛亮),7、三顾茅庐(刘关张),8、探囊取物(关云长?)9、风声鹤唳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符坚,谢氏兄弟),10、灰飞烟灭(周瑜).老当益壮(黄盖)

佛冈县13987491181: 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
柞茅恩必: 得陇望蜀、中流砥柱、闻鸡起舞、三顾茅庐、败走麦城、英雄难过美人关、上房抽梯、火烧赤壁……就想到这些,都是典故.

佛冈县13987491181: 关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成语及历史事件 示例:草木皆兵一一淝水之战 -
柞茅恩必:[答案] 望梅止渴-曹操带兵 兵渴了 假称前方有梅子林 十面埋伏-官渡之战 程昱献策于曹操 七步成诗-曹植 火烧连营-夷陵之战 陆逊 拔箭啖睛-夏侯惇 割须弃袍-曹操-马超 潼关之战

佛冈县13987491181: 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和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
柞茅恩必:[答案]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历史事件:词典上注 追问: 哦

佛冈县13987491181: 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例如 草木皆兵——淝水之战
柞茅恩必: 三顾茅庐 初出茅庐 草船借箭 单刀赴会 七擒孟获 舌战群儒

佛冈县13987491181: 三国两晋南北朝关于历史事件的成语故事10个 -
柞茅恩必: 搜集10个和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有关 的成语并写出与它相关的历史事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