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对于青年人的认识

作者&投稿:晨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述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有哪些主张~

1、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充满了强烈的革故更新的精神,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文学革命的战斗口号,不容许任何人对文学革命进行匡正,没有丝毫的温和忍让的色彩。
并“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大旗”,“旗上大书特书吾革命军三大主义”,愿“拖四十二生大炮,为之前躯”,表现出彻底的革命坚定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陈独秀的文学革命主张,不仅注意语言形式的改革,而且十分重视文学内容的革新。他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有文学革命的内容问题,又有文学革命的形式问题。
既不仅主张反对旧文学的形式上的雕琢、铺张、艰涩等弊病,并且反对阿谀、陈腐、迂晦的封建文学内容,积极主张以白话文学为“正宗”,建设以平易、抒情、新鲜、立诚、明了、通俗为特征的“国民”、“写实”、“社会”、的新文学。
3、陈独秀把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认为中国政治界的革命之所以虎头蛇尾,主要因为“盘踞吾人精神界根深蒂固之伦理道德文学艺术诸端,漠不黑幕层张,垢污深积”。
所以“今欲革新政治,势不得不革新盘踞于运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学”。这不仅说明了文学革命同政治革命关联着,而且也说明了文学革命是政治革命的必要准备。
4、到了一九一九年底,随着陈独秀的世界观的转变,他的文学革命主张也增进了新的因素。他进一步认识到文学改革同时代进步的关系,提出了“应该以现在及将来社会生活进步所需要的文学道德。
便不得不抛弃因袭的文学道德中不适用的部分”,使文学适应“民众运动的社会改造”的需要和表现“理想的新时代新社会”的需要。

扩展资料
简介: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发起者,是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倡导者。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指导者,是马克思主义的积极传播者。
是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创始人。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最主要的领导人,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

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今安庆)人。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
新文化运动发起者,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思想指导者,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第一代领导集体主要领导人。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深刻总结、反思苏联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人。1920年初,成立共产党早期组织,并发起成立中国共产党。
1921年7月,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中央局书记,后任中央局执行委员会委员长(二、三大)、中央总书记(四、五大)等职务,并任第一至五届中央委员。1927年7月离开中央。
1929年11月,因中东路事件发表不同意见而被开除党籍。1931年5月,被推选为中国托派组织的中央书记。1932年10月被国民政府逮捕,判刑后囚禁于南京,于1937年8月出狱。
1942年5月,在四川江津(今重庆市江津区)逝世。主要著作有《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陈独秀思想论稿》、《陈独秀著作选编》等。

扩展资料:
创办《新青年》杂志驰名天下:
陈独秀36岁那年,他最精彩的的人生在上海掀开大幕。1915年6月中旬,陈独秀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生活,乘坐轮船到达上海。他回到法租界嵩山路南口吉谊里21号。
和阔别一年的妻子高君曼以及儿女住在一起。他开始筹办《青年》杂志,找到上海亚东图书馆创办人汪孟邹,希望他担当杂志发行人。
汪孟邹为难地说,他已经承担了几家杂志发行,无力承担新杂志的发行;。推荐了群益书社的兄弟老板陈子沛、陈子寿。
“好, 那就去试试看吧。”陈独秀充满希望。第二天,陈独秀与汪孟邹来到群益书社拜访陈氏兄弟。最终,陈氏兄弟答应承担新杂志的发行。
经过几个月的日夜奋斗,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今南昌路100弄2号) 陈独秀的住处诞生,陈独秀担任主编和主笔。
陈独秀发表了创刊词《敬告青年》,号召青年们战胜恶社会,解放思想,与旧传统、旧思想决裂。《青年》杂志刚出版,头疼的事就来了,群益书社接到上海基督教青年会的来信。
指责《青年》杂志和他们的周报《上海青年》名字相似,要求尽早更名。陈氏兄弟为了避免麻烦,建议杂志改名。陈独秀从第二卷开始,将《青年》杂志更名为《新青年》。
《新青年》受到热烈欢迎,陈独秀也一鸣惊人。1916年年底,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邀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不愿受聘,他要在上海办《新青年》。
蔡元培盛情相邀,并提议《新青年》编辑部搬到北大,陈独秀这才勉强接受。1917年,《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1919年6月11日,陈独秀因散发传单遭到拘捕,9月获释。
1920年2月,陈独秀离京返沪,仍然居住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石库门里。这下,老渔阳里2号又热闹起来,厢房是迁回上海的《新青年》编辑部。
陈独秀总是在底层客厅坐在皮面靠背摇椅上,会见老朋友李汉俊、陈望道、沈雁冰、邵力子等;他也与来访青年交谈,后来青年来的越来越多,他被迫在客厅挂上小黑板。
上面写着“会客谈话以15分钟为限”。《新青年》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它发出一声声惊雷:大力宣传“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号召青年反对旧道德、旧文化,提倡新道德、新文化;举起“文学革命”大旗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提倡新文学,成为全国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鲁迅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也是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的……《新青年》发行量扶摇直上,创刊时1000份;仅仅创刊两年,发行量达到1万五六千份,以后与日俱增,成为知识阶层的必读。
《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也驰名天下,成为千千万万青年的偶像。陈独秀还做了一件影响中国的大事:创办中国共产党。
1920年4月,三位俄国人来到老渔阳里2号,他们是维经斯基(中文名吴廷康)和夫人库茨涅佐娃、翻译俄藉华人杨明斋。维经斯基向陈独秀提交了李大钊的介绍信。
陈独秀看了信激动地说:“我和李大钊多次谈论过在中国建立布尔什维克的政党,这次吴先生和杨先生来华,我们求之不得。”
事后,维经斯基向共产国际报告:陈独秀是“当地一位享有很高声望和有很大影响的教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独秀

原文  窃以少年老成,中国称人之语也;年长而勿衰(Keep young while growing old),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年之于社会,犹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人身遵新陈代谢之道则健康,陈腐朽败之细胞充塞人身则人身死;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 准斯以谈,吾国之社会,其隆盛耶?抑将亡耶?非予之所忍言者。彼陈腐朽败之分子,一听其天然之淘汰,雅不愿以如流之岁月,与之说短道长,希冀其脱胎换骨也。予所欲涕泣陈词者,惟属望于新鲜活泼之青年,有以自觉而奋斗耳!   自觉者何?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而自视不可卑也。奋斗者何?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视之若仇敌,若洪水猛兽,而不可与为邻,而不为其菌毒所传染也。   呜呼!吾国之青年,其果能语于此乎!吾见夫青年其年龄,而老年其身体者十之五焉;   青年其年龄或身体,而老年其脑神经者十之九焉。华其发,泽其容,直其腰,广其膈,非不俨然青年也;及叩其头脑中所涉想,所怀抱,无一不与彼陈腐朽败者为一丘之貉。其始也未尝不新鲜活泼,寝假而为陈腐朽败分子所同化者,有之;寝假而畏陈腐朽败分子势力之庞大,瞻顾依回,不敢明目张胆作顽狠之抗斗者,有之。充塞社会之空气,无往而非陈腐朽败焉,求些少之新鲜活泼者,以慰吾人窒息之绝望,亦杳不可得。   循斯现象,于人身则必死,于社会则必亡。欲救此病,非太息咨嗟之所能济,是在一二敏于自觉、勇于奋斗之青年,发挥人间固有之智能,决择人间种种之思想,——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世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利刃断铁,快刀理麻,决不作牵就依违之想,自度度人,社会庶几其有清宁之日也。青年乎!其有以此自任者乎?若夫明其是非,以供决择,谨陈六义,幸平心察之。   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等一人也,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奴隶云者,古之昏弱对于强暴之横夺,而失其自由权利者之称也。自人权平等之说兴,奴隶之名,非血气所忍受。世称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   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我有手足,自谋温饱;我有口舌,自陈好恶;我有心思,自崇所信;绝不认他人之越俎,亦不应主我而奴他人;盖自认为独立自主之人格以上,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非然者,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德国大哲尼采〔Nietzsche〕别道德为二类:有独立心而勇敢者曰贵族道德〔Morality of Noble〕,谦逊而服从者曰奴隶道德〔Morality of Slave〕);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称颂功德,奴隶之文章也;拜爵赐第,奴隶之光荣也;丰碑高墓,奴隶之纪念物也;以其是非荣辱,听命他人,不以自身为本位,则个人独立平等之人格,消灭无存,其一切善恶行为,势不能诉之自身意志而课以功过;谓之奴隶,谁曰不宜?立德立功,首当辨此。   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中国之恒言也。自宇宙之根本大法言之,森罗万象,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特以俗见拘牵,谓有二境,此法兰西当代大哲柏格森(H. Bergson) 之“创造进化论”(L’Evolution Creatrice)所以风靡一世也。以人事之进化言之,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存亡之数,可以逆睹。矧在吾国,大梦未觉,故步自封,精之政教文章,粗之布帛水火,无一不相形丑曲拙,而可与当世争衡?   举凡残民害理之妖言,率能征之故训,而不可谓诬,谬种流传,岂自今始!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持较皙种之所为,以并世之人,而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尊重廿四朝之历史性,而不作改进之图,则驱吾民于二十世纪之世界以外,纳之奴隶牛马黑暗沟中而已,复何说哉!于此而言保守,诚不知为何项制度文物,可以适用生存于今世。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呜呼!巴比伦人往矣,其文明尚有何等之效用耶?“皮之不存,毛将焉传?”世界进化, 未有已焉。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保守云乎哉!   进取的而非退隐的   当此恶流奔进之时,得一二自好之士,洁身引退,岂非希世懿德。然欲以化民成俗,请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夫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隐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以善意解之,退隐为高人出世之行;以恶意解之,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欧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亚洲以闲逸恬淡为美风,东西民族强弱之原因,斯其一矣。此退隐主义之根本缺点也。   若夫吾国之俗,习为委靡:苟取利禄者,不在论列之数;自好之士,希声隐沦,食粟衣帛,无益于世,世以雅人名士目之,实与游惰无择也。人心秽浊,不以此辈而有所补救,而国民抗往之风,植产之习,于焉以斩。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循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呜呼!欧罗巴铁骑,入汝室矣,将高卧白云何处也?吾愿青年之为孔、墨,而不愿其为巢、由;吾愿青年之为托尔斯泰与达噶尔(R. Tagore,印度隐遁诗人),不若其为哥伦布与安重根!   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并吾国而存立于大地者,大小凡四十余国,强半与吾有通商往来之谊。加之海陆交通,朝夕千里,古之所谓绝国,今视之若在户庭。举凡一国之经济政治状态有所变更,其影响率被于世界,不啻牵一发而动全身也。立国于今之世,其兴废存亡,视其国之内政者半,影响于国外者恒亦半焉。以吾国近事证之:日本勃兴,以促吾革命维新之局;欧洲战起,日本乃有对我之要求;此非其彰彰者耶?投一国于世界潮流之中,笃旧者固速其危亡,善变者反因以竞进。   吾国自通海以来,自悲观者言之,失地偿金,国力索矣;自乐观者言之,倘无甲午庚子两次之福音,至今犹在八股垂发时代。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无论其国若何富强,亦不能漠视外情,自为风气。各国之制度文物,形式虽不必尽同,但不思驱其国于危亡者,其遵循共同原则之精神,渐趋一致,潮流所及,莫之能违。于此而执特别历史国情之说,以冀抗此潮流,是犹有锁国之精神,而无世界之智识。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语云:“闭户造车,出门未必合辙。”今之造车者,不但闭户,且欲以“周礼”“考工”之制,行之欧美康庄,其患将不止不合辙已也!   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自约翰弥尔(J.S.Mill)“实利主义”唱道于英,孔特(Comte)之“实验哲学”唱道于法,欧洲社会之制度,人心之思想,为之一变。最近德意志科学大兴,物质文明,造乎其极,制度人心,为之再变。举凡政治之所营,教育之所期,文学技术之所风尚,万马奔驰,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当代大哲,若德意志之倭根(R. Eucken),若法兰西之柏格森,虽不以现时物质文明为美备,咸揭橥生活(英文曰Life,德文曰Leben,法文曰La vie)问题,为立言之的。生活神圣,正以此次战争,血染其鲜明之旗帜。欧人空想虚文之梦,势将觉悟无遗。   夫利用厚生,崇实际而薄虚玄,本吾国初民之俗;而今日之社会制度,人心思想,悉自周、汉两代而来,——周礼崇尚虚文,汉则罢黜百家而尊儒重道。——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祀天神而拯水旱,诵“孝经”以退黄巾,人非童昏,知其妄也。物之不切于实用者,虽金玉圭璋,不如布粟粪土。若事之无利于个人或社会现实生活者,皆虚文也,诳人之事也。诳人之事,虽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造,有假定而无实证,不可以人间已有之智灵,明其理由,道其法则者也。在昔蒙昧之世,当今浅化之民,有想象而无科学。宗教美文,皆想象时代之产物。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今且日新月异,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为,一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家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地气风水之谈,乞灵枯骨。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之所需,一一仰给于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与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气”之一说,其说且通于力士羽流之术,试遍索宇宙间,诚不知此“气”之果为何物也!   凡此无常识之思惟,无理由之信仰,欲根治之,厥为科学。夫以科学说明真理,事事求诸证实,较之想象武断之所为,其步度诚缓,然其步步皆踏实地,不若幻想突飞者之终无寸进也。宇宙间之事理无穷,科学领土内之膏腴待辟者,正自广阔。青年勉乎哉!文章解析   本文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表达了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烈愿望。他满怀激情地讴歌“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他以进化论的观点,论证“青年之于社会,犹如新鲜活泼细胞之在人身。新陈代谢,陈腐朽败者无时不在天然淘汰之途,与新鲜活泼者以空间之位置及时间之生命。……社会遵新陈代谢之道则隆盛,陈腐朽败之分子充塞社会则社会亡”。陈独秀“涕泣陈辞”,寄希望于活泼之青年,呼唤青年“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号召青年“奋其智能,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但怎样判断“孰为新鲜活泼而适于今巨之争存,孰为陈腐朽败而不容留置于脑里”呢?陈独秀提出了六项标准。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人,“各有自主之权,绝无奴隶他人之权利,亦绝无以奴自处之义务”。自人权平等之说兴,“近世欧洲历史为‘解放历史’:破坏君权,求政治之解放也;否认教权,求宗教之解放也;均产说兴,求经济之解放也;女子参政运动,求男权之解放也”。所谓“解放云者,脱离夫奴隶之羁绊以完其自主自由之人格之谓也”。即人的“一切操行,一切权利,一切信仰,唯有听命各自固有之智能,断无盲从隶属他人之理。非然者,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宇宙大法,“无日不在演进之途,万无保守现状之理”。我国“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同白种人相比,其“思想差迟,几及千载;……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   (三)进取的而非退陷的。“夫生存竞争,势所不免,一息尚存,即无守退安隐之余地。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人之生也,应战胜恶社会,而不可为恶社会所征服;应超出恶社会,进冒险苦斗之兵,而不可逃遁恶社会,作退避安闲之想”。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居今日而言锁国闭关之策,匪独力所不能,亦且势所不利。万邦并立,动辄相关,……国民而无世界知识,其国将何以图存于世界之中?”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欧洲社会制度、凡政治、教育、文学技术,“无不齐集于厚生利用之一途。一切虚文空想之无裨于现实生活者,吐弃殆尽”。而我国“名教之所昭垂,人心之所祈向,无一不与社会现实生活背道而驰。倘不改弦而更张之,则国力将莫由昭苏,社会永无宁日”。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科学者何?吾人对于事物之概念,综合客观之现象,诉之主观之理性而不矛盾之谓也。想象者何?既超脱客观之现象,复抛弃主观之理性,凭空构想,有假定而无实证……”。   陈独秀在阐明六项标准之后,首重指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即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所谓科学,既包括自然科学,也包括社会科学和哲学,重在提倡科学精神,尊重科学规律,它的对立面是主观臆断、盲从迷信、愚昧无知,简言之曰蒙昧。所谓人权,即民主,它的对立面是封建专制。《敬告青年》一文采用了欧洲与中国、西方人与东方人相对比的写法,处处赞扬近世欧洲文明,特别是法兰西文明。   《敬告青年》一文是陈独秀发动新文化运动的宣言书,贯穿于六项标准中的一条红线是科学与民主。科学与民主是检验一切政治、法律、伦理、学术以及社会风俗、人们日常生活一言一行的惟一准绳,凡违反科学与民主的,哪怕是“祖宗之所遗留,圣贤之所垂教,政府之所提倡,社会之所崇尚,皆一文不值也”。   这篇文章充分表达了“五四”时期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张、体现出他们瞩望于青年但又必须改造青年国民性的深刻意识。该文在“五四”运动和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史上均有重要的影响。


陈独秀的思想主张
陈独秀的思想主张:1、民主主义是“超时代”、“超阶级”的,是“每个时代被压迫的大众反对少数特权阶层的旗帜”;“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民主,其内容大致相同,只是实施的范围有广狭而已”。未来世界,将实现“无产阶级民主制以至全民民主制”。2、社会主义是很长的历史阶段,根本目标是发展经济,使最...

2022新时代的四有青年征文
一句“铁肩担道义,双手著 文章 ”说出了际独秀对青年的殷殿期盼,一首《青春之歌》颂出了李大钊对青年的热切希望——事实如君所愿,这份精神环境的熏陶不光作用于当时,更至今日。留守女孩钟芳蓉,不慕“钱景”,高分报考北大考古专业,愿为理想献身;大一男孩刘上,自制火箭并成功发射,愿将热受践行为事业……还有天数个...

谁能帮我找有关[新青年](杂志 陈独秀办的)的资料?
1918年底陈望道给《新青年》去信说:中文应该“横行加标点符号”,“诸子却仍纵书中文,使与横书西文错开;圈点与标点杂用,这是东人尾崎红叶(注:尾崎红叶(1867-1903),日本明治初期小说家。)的遗毒,诸子却有人模仿他,而且前后互异,使浅识者莫名其妙”(注:陈望道:《横行与标点》,《新青年》第6卷第1号。)。钱玄同...

新青年谁任
《新青年》创始人陈独秀人物介绍 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陈庆同,陈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早期主要。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发起组,进行建活动。1921年7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

1919年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
1919年不是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1916年李大钊回国后,到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兼经济学教授,积极投身于正在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员主将。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

陈独秀故事优秀范文5篇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高大众所生的两个儿子前来谋生,作为姨母和继母,高君曼想把孩子们接到家中食宿,没料想陈独秀坚决不允,并骂她“妇人之仁”。见陈独秀如此不近人情,两人开始争吵,后来,竟然动了手。 因为长期生病,从1922年起,已转战北京的陈独秀开始对高君曼逐渐冷淡,并且外面盛传他另有红颜,...

五分钟如何介绍陈独秀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其人一生功过至今仍是学界争议。原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是文学革命的先驱。文艺理论家、教授。1915年自日本回国后创办的《青年杂志》(2卷起改名为《新青年》)是...

关于陈独秀的一生详细介绍
陈独秀(1879~1942)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原名庆同,字仲甫。生于1879年10月 9日,1942年5月27日卒于四川江津。安徽怀宁(今安庆)人。早年参加县试、乡试,由于认识到科举制度的腐败,一度拥护戊戌变法。1901年以后,三次留学日本。与张继、苏曼殊等组织革命团体青年会。1903年参加...

陈独秀是什么人
陈独秀是安徽怀宁(今安庆)人。陈独秀(1879年10月9日—1942年5月27日),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革命家、改革家、启蒙思想家、民主主义者。新文化运动发起者,20世纪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倡导者,五四运动总司令、思想指导者,...

...我觉得他(陈独秀)的最后思想——特别是对于民主自由的见解,是他...
独秀抓住了近代民主政治的生死关头”表明他们共同的观点是崇尚民主政治。(2)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第一个发起者,正是他创办的《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同时他民是新文学的大力倡导者。如果选择他,就可以围绕着这个点来回答。胡适同陈独秀一样是新文学的倡导者,...

临沭县13530875690: 20.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时间、开始标志、代表人物、主要内容 21.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
夹疫淋清:[答案] 1.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大量发表抨击尊孔复古的文章.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 3.指导思想:民权、平等思想和达尔文的进化论. 4.主要阵地:《新青年》杂志. 5.活动基地:以《新青年...

临沭县13530875690: 请求《敬告青年》全文及鲜译,谢谢各位网友了
夹疫淋清: 敬告青年 陈独秀 窃以少年老成. 中国称人之语也. 年长而勿衰. (Keep young whilegrowing old.)英美人相勖之辞也.此亦东西民族涉想不同现象趋异之一端欤. 青年如...

临沭县13530875690: 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前期和后期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夹疫淋清:[答案] 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临沭县13530875690: 谈谈你对新文化运动的理解 -
夹疫淋清:[答案]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夕,陈独秀在其主编的《新青年》刊载文章,提倡民主与科学(德先生与赛先生),批判传统纯正的中国文化,并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一方面...

临沭县13530875690: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
夹疫淋清:[答案]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人物:陈独秀,胡适,鲁迅,李大钊. 地点:从上海到全国 活动基地:北京大学.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背景 (1)政治方面: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②军阀统治,日趋黑暗,必须继...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