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尔反尔是谁的典故?

作者&投稿:卢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尔反尔是谁的典故?~

中华成语故事集

答:一、出尔反尔的故事主要讲了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二、出尔反尔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史称“战国七雄”。但是你可不要以为,当时就只是存在这七个诸侯国,其实呢,在这七个大国之外,还有许多的小国存在。发生战争也并不是只在大国之间,小的诸侯国之间也发生各种战事。
这不,有一次,邹国和鲁国就发生了战争。由于邹国比鲁国还要弱小一些,尽管邹穆公率领邹国的军民去抵抗,最终邹国还是吃了败仗。邹穆公的官吏共死了33个人,而参加战斗的老百姓则一个也没有死。在战斗的时候,他们像在旁边看热闹一样,根本懒得冲锋杀敌。邹穆公很不开心,于是,他就找了一个人发泄,可巧,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后来被中国人称为亚圣的孟子。
邹穆公问孟子道:“在这场战争中,我手下的官吏被杀死了33个,可是老百姓却没有一个为他们去拼命的,他们眼看长官被杀,而不去营救,真是可恨极了!要是杀了这些人吧,他们人太多,杀也杀不完;要是不杀吧,我又难消心中之恨。我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说话可是直来直去的,孟子说:“这不怪老百姓啊,这要怪您自己。”
邹穆公瞪大了眼睛,可以看出他吃惊不小。但是孟子没有理他,继续说:“记得有一年闹灾荒,年老体弱的百姓饿死在山沟荒野之中,壮年人外出逃荒的有千人之多,流落到哪个国家的都有。而大王的粮仓还是满满的,国库也很充足,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这可不是一般的怠慢,这简直就是不把老百姓的生死放在眼里啊。您想啊,当初您这样对待他们,今天他们也以同样的怠慢来对待您,您又有什么可报怨的呢?”
邹穆公咬了咬嘴唇,没有说话。
孟子又继续说:“曾子有句言,您听说过吗?”邹穆公摇了摇头。
孟子接着说道:“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警惕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如何对待你。现在邹国发生的事,不就是曾子这句名言的最好注释吗?如今百姓有了一个报复的机会,就要用同样的手段来对待那些长官了。”
“那要怎么办呢?”邹穆公觉得孟子说的话还有点道理,便谦逊地问。
孟子告诉邹穆公说:“这不难办,您可以实行仁政啊,实行了仁政,老百姓都感激您,也会爱护他们的长官,并且愿意为国家冲锋杀敌了。”
三、出尔反尔成语故事解析
孟子谏邹穆公的过程中,引用曾子“出尔反尔”的名言,对邹穆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邹穆公领悟了“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的深刻道理。邹穆公身为一国之主,尤能听得进孟子的批评和建议,但现实中某些官员,容忍不了一丝百姓的抱怨之声,更别提批评了!这些人真该好好反思一下。再有,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平衡好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这样不仅能把自己赢回来,也会让别人懂得该怎样尊重自己和他人。

在我国战国时期,邹国和鲁国之间曾经进行过一次战争,(邹国和鲁国都在现在山东省境内,邹国的国都在邹县,鲁国的国都在曲阜。)
两国交战期间,邹国的老百姓对待战争的态度是,非但不支持自己的国家,还对自己国家的统治者心怀不满。当时邹国国君穆公找到了孟子,向孟子请教:“您瞧,我和我的将士们在为国家、为百姓与敌国作战,已经死了很多人了,可是来百姓却见死不救,谁也不愿意为了国家去上阵作战,真是气人!您说我要不要对这样的老百姓进行一下惩罚?不过要是杀的话,会杀不胜杀;可是不杀,老百姓还是一样痛恨长官,不肯出来救助。您说该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说:“是呀,您的将士已经死了很多人。可是您想到没有,在这场战争所带来的战乱中,老百姓流离失所,老弱病残死在逃亡途中,青壮年人四处逃亡躲避战争,死者填满了沟壑,逃亡者妻离子散,遭殃的何止千万人。您抱怨老百姓见死不救,可是您和您的官员们救过老百姓吗?您的粮仓和府库中堆满了粮食和财宝,可你的官员并没有把百姓的生活向您报告,还任意欺压他们!曾子说过:‘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怎么对待你。老百姓之所以如此的回报你,你能责怪谁呢?”
这段故事记载在《孟子》的《梁惠王》一文中。其中所提到的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孔子的弟子。他所说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来的意思是:出于你的是怎样的态度,反回过来对待你的也是一定相同的态度。孟子引用这句话,意思是和这一致的。但是,在后来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这句话的意思就发生了变化了。现在,“出尔反尔”多是用来形容言行反复不定,一会这样说,一会儿又自己推翻,另搞相反的一套。尔,意思就是你。说出口的是你,推翻了不算数的也是你;比语言性前后矛盾,反复无常。

中华成语故事集




出尔反尔是谁的典故?
中华成语故事集

下列哪个成语的典故不是出自《孟子》?( )
:“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C项,拔苗助长出自《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D项,出尔反尔出自《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正确答案为A。

出尔反尔有什么典故?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为什么原先与项羽和好的刘邦后来会出尔反尔,偷袭项羽?(我要的是原因...
与韩信论“将兵将将”的典故可谓经典。7、反之项羽,空有一身蛮勇,不智又极不会用人,刚愎自用。还有其他好些方面原因,我不深入分析了。但可以告诉你,刘项之争,从他们对立开始(那时刘邦还很薄弱),项羽就注定必败。就算项回江东再起,一样也败。“性格左右命运、气度决定格局”。项羽性格、气度...

出尔反尔在36计里属于那一计?
出尔反尔并不是三十六计里面的,不是其中的任何一计。出尔反尔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子·梁惠王下》:“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后世根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出尔反尔。由此可见,该成语的愿意是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会如何对待你,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演变成了指人的言行...

出尔反尔是什么意思
初学打花棍基本动作分解如下:1、夹棍头:用双手杆挟住花棍头起,垂直立于地面;2、斜靠左:然后将花棍向左侧顷斜与地面夹角成45度左右;3、分开手:左手杆不动将右手杆向右平移至与肩同宽或大于等于肩宽,并使左右两只手杆相互平行;4、左右挑:左手杆发力将花棍向右挑出,花棍就会向右侧摆动;当...

关于孟子的四字成语4个
出尔反尔(《梁惠王章句下》 ) 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 自怨自艾(《万章句上》) 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 2. 用两个四字词语来形容孟子 可用“浩然正气”四字形容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

孟子的典故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

反复无常的文言文
古代文言文中形容一个人反复无常的句子有“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一)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出自《孟子·梁惠王下》,这也是出尔反尔这一成语的出处。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

历史中出尔反尔的例子
杯酒释兵权算不上出尔反尔的例子呀~个人认为你们老师的行为和以下我要说的这个故事比较像:春秋初期郑国有个国君叫姬掘突(史称郑武公),他不满意自己狭小的疆域,在阴谋诡计之下,把女儿嫁给邻近只一百公里的胡国(河南漯河)国君。几年之后姬掘突召集会议,讨论应该先向谁用兵,有个霉运当头的大臣...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汉语成语) - 搜狗百科
秘航鞣酸: 在我国战国时期,邹国和鲁国之间曾经进行过一次战争,(邹国和鲁国都在现在山东省境内,邹国的国都在邹县,鲁国的国都在曲阜.) 两国交战期间,邹国的老百姓对待战争的态度是,非但不支持自己的国家,还对自己国家的统治者心怀不满...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这个中华典故出自什么地方?
秘航鞣酸: 出尔反尔这个中华典故出自:原句为“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意指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载,邹国与鲁国交战,邹穆公向孟子问道,为什么官吏 战死三十三人,老百姓却不救援?该不该杀掉他们r孟子回答:“在灾荒之年,百姓弃 尸于野逃荒在外,你的官吏怎么不管?粮仓里堆满粮食,库府里堆满财宝,官吏为什 么谁也不报告?上位的人不关心百姓疾苦,还要残害他们.孔子的弟子曾参说过,你 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么对待你.” 该典故解释为:现指说话、做事反复无常,不讲信用.

庆阳市15378396486: 历史上出尔反尔的人物 -
秘航鞣酸: 出尔反尔、说话不算话的人最容易失信于人,古往今来很多例子都证明了出尔反尔的人没有好下场. 三国时的吕布勇冠天下,但品性极差,出尔反尔,反复无常,最终难成大事,命殒白门楼.吕布之勇冠绝天下,如此之勇士却在乱世不能安身立...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的意思 -
秘航鞣酸:[答案] 出尔反尔 【释义】:“出尔反尔”这则成语的原意是你怎样对别人,别人也怎样对你.现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矛盾,反复无常.“尔”指你,“反”同返. 【出处】:这个成语来源于《孟子·梁惠王下》: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这个词语最先出现在哪个朝代,是哪个人说的? -
秘航鞣酸: 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典故:1.楚汉相争是刘邦首先提出和议,结果签订和约后,又是刘邦单方面撒毁和约,违背承诺,派兵狙击项羽,大家都指斥他是出尔反尔,而这件事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所人所...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中第一个“尔”是什么意思? -
秘航鞣酸:[答案] 尔:你;反:通“返”,回.原意是你怎样做,就会得到怎样的后果.现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出 处 战国·孟...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著名的出尔反尔典故:楚汉相争是刘邦首先提出和议,结果签订和约后,又是刘...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的成语故事 -
秘航鞣酸: 现多指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当初您这样对待他们,小的诸侯国之间也发生各种战事,他就找了一个人发泄,管钱粮的官员并不把这严重的灾情报告给您,在这七个大国之外,杀也杀不完:“这不难办,这要怪您自己,要警惕呀?” 孟子说话可是...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而反而是那位历史人物说的? -
秘航鞣酸: 典故:1.楚汉相争是刘邦首先提出和议,结果签订和约后,又是刘邦单方面撒毁和约,违背承诺,派兵狙击项羽,大家都指斥他是出尔反尔,而这件事亦成为中国历史上,为所人所熟悉的出尔反尔事件.2.战国时,诸侯争霸,战争不断,再加...

庆阳市15378396486: 出尔反尔的意思 -
秘航鞣酸: 《出尔反尔》出自《孟子》的《梁惠王章句下》.原指你怎样对付人家;人家就会怎样对待你.现多指自己说了或做了后,又自己反悔.比喻言行前后自相矛盾;反复无常.说话不算数.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互相帮助,祝共同进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