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灭亡前李清照de 词

作者&投稿:弋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说柳永词标志着北宋词发展的一个转折~

词是一种于宋代大放光彩的音乐文学,词源于诗,是诗歌的一种变体。早期的文人词多出自中唐,故词产生于初盛唐,中唐以后方开始流行起来。言及宋词的发展时,前人有“词至北宋而大,至南宋而深“之说,认为北宋词尤争气骨,南宋词则专精声律;由此将宋词划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论说。就北宋词而言,又可分三个时期:一、由宋初一直到仁宗天圣、庆历年间,是北宋词的初期,晏殊、欧阳修等词人,承续《花间》派与南唐词而有变化;二、由仁宗天圣、景祐以后,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词的创造时期,大词人柳永、苏轼以及秦观等,是推动宋词发展的关键人物;三、由哲宗末年、历徽宗一朝,直至汴京沦陷以前,是北宋词的总结期,出现“集大成”的词人周邦彦。此外,北宋灭亡前后的李清照等南渡词人的主张和作风,与北宋词的联系较为紧密。北宋初期,词作家承南唐之余绪作曲子词,多致意于提高令词的品位,令词的发展,由冯延巳以开晏殊和欧阳修。晏殊在宋初词坛影响最大,是词从晚唐五代过渡到北宋的关键人物;他不但开拓了宋词婉约派的正宗风格,而且在词的表现内容、表现手法、音调词格等诸方面都有重要贡献。北宋词的发展,至柳永出而为一大变,为苏轼革新词体和“以诗为词”创造了前提条件,士大夫可籍词抒写浩气逸怀,其性情抱负能充分体现于“曲子词”中。自柳永出来后,行于士大夫杯酒交欢之际的令词,渐为悦于俗耳而流传四方的慢曲所压倒,其歌词广泛流行于社会,遂有与传统五、七言诗争胜之势。柳永所作慢词,已脱尽《花间》以来填词习用的腔调,拓展了词的表现方式和内容,天才横溢的苏轼也不免受其影响,秦观、晏几道等人无不取法他的风格。但柳词的哀感顽艳而词语尘下,多亵俗、粗率的市井语;秦词则以清丽和婉出之,风格遒上,情致幽远。秦观等不仅使慢词复归于淳雅,为士大夫所乐闻;而且在令词方面多有不俗的表现,以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成为“古之伤心人”的代言者。北宋后期音乐机构大晟府的建立,促进了当时词风的变化,有以周邦彦为代表的大晟词派产生。北宋的慢词发展到周邦彦的清真词,成为后世人取法的榜样,影响深远。宋室南渡后,词坛的风气发生了变化。南宋初期的词人作词,多接受苏轼“以诗为词”的影响,以词言志抒怀,籍以激励人心,恢宏士气,这方面以辛弃疾成就最大。此外,李清照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朱敦儒承苏轼词风而走向放旷自适,在旷放的基础上形成了看破红尘的隐逸风调,有“朱希真体”,分别代表了当时宋词发展的两种走向。辛弃疾把东坡词风带到南方并发扬光大,形成气势磅礴、悲凉感愤的苏、辛词派,此为南北宋词坛风气转折的一大关键。南宋中后期,有清雅词派兴起,姜夔为此词派的开山大师。自此之后,史达祖、吴文英以迄王沂孙、周密、张炎等,取径各异而同趋于雅,欲以人工夺天巧,其锻炼之精深,音律之闲婉,皆前所未有;但也因此而伤于自然,由雅俗共赏变为纯粹的文人吟唱,措辞虽工,缺乏鲜活灵气。词至南宋中期起,豪气是衰落了。词在两宋,曼衍繁昌,经历了发展、成熟以至蜕变的过程。宋以后,词体虽未亡,但已是尾声余韵。宋代艺术家在这一特殊的艺术领地里,将宋词发展成为一代文学的代表。

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前期和后期两个截然不同的历史时期,前期作品风格细腻婉转,后期作品风格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因为李清照是一位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时代的动荡,个人生活经历的改变,使得她的词作以南渡为界,分前后两个历史时期。
公元1126年,北宋为金所灭,史称“靖康之变”。南渡前,李清照的生活幸福浪漫欢乐,因此词作内容多表现自己的个人生活,词风活泼清新、细腻婉转,后期词作因丈夫的离世和颠沛流离的生活,词风则转向沉郁忧伤、苍凉凄楚。

扩展资料:
李清照南渡前的词作风格。
一、南渡前,李清照过着美好欢乐的生活,偶尔的“愁”也只是强说的“闲愁”,所以她前期词风多为:清新自然,细腻婉转,色调明快。前期词基本分为三类:赞颂自然青春、惜春和伤春、对爱情的自我独白。
1、赞颂自然青春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释义: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怎么才能出去呢?怎么才能出去呢?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这首词约写作于李清照十六岁时,当时她刚来汴京不久。词里,她回忆昔日游玩溪亭的情景。透过词作,一位天真浪漫的少女出外游玩的画面跃然于纸上,我们也能体会到作者少女时代的那种无忧无虑、快乐和自由。
2、伤春情怀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释义: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此首词作表达的是少女伤春的情怀。惜花伤春常成为历代作家的一种思想寄托,也总是孕育着作家对社会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
3、爱情的自我独白
和所有年少的女子一样,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对美好的爱情有着懵懂的向往和独特的感受。
《点绛唇·蹴罢秋千》宋代: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释义:
荡完秋千,慵倦地起来整理一下纤纤素手。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花儿含苞待放,因荡过秋千涔涔香汗渗透着薄薄的罗衣。忽见有客人来到,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就走,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含羞跑开,倚靠门回头看,明明看的是客人却要嗅嗅门前的青梅以此掩盖。
整首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用清新的语言和明快的画面把一位俏皮可爱的妙龄少女的形象描绘得活灵活现,这是词人少女时代对爱情的最初向往。
二、后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瘦弱的李清照遭受着身心的双重摧残和折磨,这样的后半生无疑是毁灭人性的。这时她主要表达国破家亡的凄楚心境以及对丈夫赵明诚的深深悼念。后期作品风格凄苦哀婉,深沉忧愤。
1、思乡怀国词
《鹧鸪天·寒日萧萧上锁窗》宋代:李清照
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释义:
深秋惨淡的阳光渐渐地照到镂刻着花纹的窗子上,梧桐树也应该怨恨夜晚来袭的寒霜。酒后更喜欢品尝团茶的浓酽苦味,梦中醒来特别适宜嗅闻龙涎香那沁人心脾的余香。
秋天快要过去了,依然觉得白昼非常漫长。比起王粲《登楼赋》所抒发的怀乡情,我觉得更加凄凉。不如学学陶渊明,沉醉酒中以摆脱忧愁,不要辜负东篱盛开的菊花。
从词的感情基调和内容来看,此词应为南渡之初所作。作者的悲秋伤时之情完全浸润在这深秋凄凉的晚景之中。然后写酒后喝茶、梦醒等片段体现出作者的万般无聊寂寞。使用典故,抒发了自己对故国故土无限思念的悲凉凄怆之情。
2、自伤身世词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释义: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整首词的风格是深沉哀婉,将作者晚年饱受国破家亡的离乱之苦和寂寞、凄苦的哀愁准确而深刻地表达出来了,堪称李清照晚期代表作。
3、感伤国事词
《武陵春·春晚》宋代: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风停了,尘土里带有花的香气,花儿已凋落殆尽。日头已经升的老高,我却懒得来梳妆。景物依旧,人事已变,一切事情都已经完结。想要倾诉自己的感慨,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下来。听说双溪春景尚好,我也打算泛舟前去。只恐怕双溪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许多的忧愁。
写这首词时,李清照已经51岁了,国家的破亡,身世的离乱让词人无限痛苦,所以发出了这样的悲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清照 (宋代女词人)

一、李清照在婚前和新婚期[de]情感与心境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土,济南章丘人。生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de]散文家,苏门“后四学土”之一,时任北宋后期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出身名门,亦善文。这样[de]书香门第之家无疑会给李清照以较高[de]天赋和极好[de]家庭熏陶,为她[de]文学创作之路奠定良好[de]基础。另外,她[de]家庭气氛也比较宽松开明,因而造就了她率真自然[de]性格和心灵,奠定了其独立自由[de]文学创作风格。李清照自幼聪慧,少女时代就已开始了她[de]文学创作生涯,并初步崭露了过人[de]文学才华。这个时期由于社会安定,家庭生活富足,加之个人心情舒畅,因此她[de]词作内容和格调都是欢快无忧[de],其词境也充满着乐趣。下面这首《点绛唇》则比较典型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划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有趣[de]行乐图啊!图中那位天真活泼而又聪慧[de]少女,不就是李清照早年[de]自画像吗?你看她没有忧虑也没有烦恼,在天真活泼之中又带着几分顽皮羞涩。我们还可以从李清照另外几首早期词中进一步窥探到作者这一形象,例如《浣溪沙》中那个“绣面芜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眼波才动被人猜”[de]多情少女;那个在《如梦令》中叫嚷“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de]率性女孩;还有那个唱着“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de]快乐女孩;那个“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de]爽性女孩,这一幅幅生动[de]画面,无一不在显露她率真、率性、爽快而多情[de]个性!透过她[de]词,我们还可以得知她并不是一个一味贪玩、不知所静[de]女孩,她也会在“淡荡春光寒食天”(《浣溪沙》)里,做甜甜[de]梦;她还会“倚楼无语理瑶琴”(《烷溪沙》),独自一人默默地暗想心事。但这种沉默转眼即逝,很快就被新婚[de]欢愉替代了。你看,她又现出了从前[de]活泼俏皮相:“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在另一首《渔家傲》中,我们也可以找到相似[de]情调: “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香脸半开娇旖旎,当庭际,玉人浴出新妆洗。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这两首词都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词人在新婚时期,还处于花好月圆、轻松浪漫、和谐无忧[de]氛围之中。

然而,正如人们常说[de]“花无百日好”,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就遭到了一系列[de]家庭变故。首先遭遇不幸[de]是李清照[de]父亲李格非,他在朝廷[de]“新旧党争”中被罢官并遣返原籍。受此牵连,李清照也被迫随父还乡,饱尝了恩爱夫妻[de]离别相思之苦。一个“愁”字悄悄地来到了李清照[de]词中。

二、李清照在婚后第二年至南渡前[de]情感与心境

让我们先来看两首脍炙人口[de]词: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重阳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 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在这两首词中,词人一改往昔那活泼俏皮、不知忧虑[de]少女形象而成了终日思情悠悠、愁肠绵绵[de]思妇,你看她出去划船已不似昔日那样“惊起一滩鸥鹭”,而是“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她已不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如梦令》),而是要去等待“云中谁寄锦书来”。你再看她[de]等待有多么长久,多么辛
苦!“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难排?多么难解?“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之情又是多么深切?多么惆怅?“薄雾浓云”, “愁之昼”,这种相思又是如何地折磨人啊,它已使我们[de]女词人“人比黄花瘦”了。这两首词真是把一个思妇[de]相思愁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在饱尝了两年多[de]相思苦后,李清照又回到了她日夜思念[de]丈夫赵明诚[de]身边。这自然会给词人带来一时[de]喜悦,一首,《小重山》抒发了她此刻[de]欢愉心情:“春到长门青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留晓梦,惊破一匝春。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归来也,著意过今春。”另一首《庆清朝慢》则通过咏牡丹委婉地表达了她继承父志、光耀书香门庭[de]意愿:“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带东君。”

仍然好景不长,厄运又一次降临这个家庭。赵明诚[de]父亲赵挺之也不幸在朝廷争斗中败下阵来,并撒手西归。越明诚三兄弟则不仅被罢官,而且遭人诬陷入狱。这个结局无疑又使词人“柔肠一寸愁缕”(《点绛唇》)。愁肠满怀[de]词人,在屡屡尝试了朝廷争斗[de]苦果后,对其已是痛恨不绝:“楼上远信谁传?恨绵绵”(《怨王孙》)。她也替赵明诚[de]出仕感到悔悟:“多情自是多沾惹”(<怨王孙>)。她在“恨萧萧无情风雨” (《多丽·咏白菊》)[de]同时,也自明本志:“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多丽·咏白菊》)。

仕途受阻[de]赵明诚,在出狱后即带着李清照回到了青州故里,开始了长达十年[de]隐居生活。这十年对赵明诚来说是失意[de]十年,而对李清照来说却是因祸得福[de]十年,它给李清照留下了终生难忘[de]美好回忆。我们不妨重温一下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他们屏居乡里十年[de]幸福片断:

……每获一书,即同共校勘、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十年[de]幸福时光转眼即逝。正当李清照沉浸在“泽畔东篱”式[de]世外桃源之中,“甘心老是乡”[de]时候,赵明诚却不甘寂寞地重返仕途了。这无异于打翻了一个五味瓶,霎那间,酸甜苦辣千般味,一起涌上了词人[de]心头:“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一首《凤凰台上忆吹箫》委婉地表达了她此刻[de]心
情:

香冷金税,被翻红浪,起来慵梳头。任宝奁尘满, 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阵。凝眸处,从今更添,一段新愁。

在这首词中,词人明白地告诉我们:她又“新来瘦”了,为什么会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在这里词人排除了她自身[de]原因,而我们也有理由排除生活方面[de]原因,因为词人曾表白过“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折磨得词人又消瘦了呢?似乎只能从“多少事欲说还休”这方面找答案了。这个“多少事”,我认为当指使李清照夫妇深受其害[de]仕途之路。回想起仕途艰险,此去是福还是祸?不得而知。李清照心中自然会志忑不安,因此她唱起了“千万遍阳关”,希望能挽留赵明诚。然而赵明诚却义无返顾地走了,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在词人心中,又增添“一段新愁”。在另一首《念奴娇》中,词人也表达了同样[de]愁怨:“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这两首词是否在向我们昭示,这对恩爱[de]夫妻之间出现了不和谐[de]音符?

由于词人屡遭磨难,故而愁情不断。因此,李清照常借咏梅来进行自我劝慰。例如,在《带人娇》中,词人写道:“坐上客来,尊中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在《玉楼春》中,词人劝道:“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在《满庭芳>中,她又自我安慰道:“莫
恨香消雪减,须信道扫迹情留。难言处,良宵淡月,疏影尚风流。”另外,她也会借伤春悲秋来抒发苦闷无奈[de]心情。例如,在伤春[de]《好事近》中哀道: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鸿。”

综上所述,李清照在这个时期[de]情感和心境波动较大。除了屏居青州[de]那十年令她备感幸福而难以忘怀外,其余大多数时间则沉浸在愁情之中。此期只有一首词颇具欢快格调,那便是词人夫妻经历了久别之后又重新相聚时所写[de]《小重山》。可见李清照在这个时期是愁多于乐,悲多于喜[de]。

三、李清照在南渡后[de]情感与心境

公元l127年,李清照44岁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赵明诚与李清照先后南渡,而青州老家和大量未能带走[de]书籍文物,则在“青州兵变”中化为灰烬。面对侵略者[de]豺狼行径,李清照义愤填膺,她以其过人[de]才气和锐气表达了强烈[de]爱国抗战愿望,却招来了那些投降派[de]诽谤和打击。李清照是多么失望又是多么愤慨啊!一首颇具阳刚之气[de]豪放之词《渔家傲·记梦》倾诉了词人[de]这一情感: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磋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词中[de]“有惊人句”,表明了女词人[de]自信自负,然而一个“漫”字,又把自信自负[de]情怀陡然引向了对摧折人才[de]现实社会[de]指控。[de]确,在李清照所处[de]那个时代,女子即便满腹经纶、语出“惊人”,那又有什么用呢?既不能报国也不能卫家,就连“甘心老是乡”[de]生活也由不得己。词人在万般无奈之下,只能在梦中呼唤“九万里风鹏”加大威力,以便将她乘坐[de]“蓬舟”吹往那憧憬已久[de]仙山。

另一首颇有豪放气[de]《鹧鸪天》也抒发了词人[de]不平之心:“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词中李清照所赞叹[de]“自是花中第一流”,是对自己才华[de]肯定,“梅定妒”三句也是词人非常自信[de]表现,而最末两句则无疑是借为桂花鸣不平,而实则为自己[de]怀才不遇鸣不平了。

面对这国破家沦[de]处境,李清照[de]心情也格外沉重:过去曾“偏重三五”(《永遇乐·元宵》)和热衷于寻找“雪里”“寒梅”[de]李清照,此刻却丧失了如此兴致,只觉得“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临江仙》)、 “永夜愤慨欢意少”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她白天念着“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夜晚“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 (《蝶恋花·上巳召亲族》;及至梦醒,一种“梦远不成归” (《诉衷情》)[de]惆怅又攫取了她[de]心,直教她“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点滴霖霪,愁捐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秋日里,她“仲宣怀远更凄凉”(《鹧鸪天》);到了冬天,她又“授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清平乐》)。词人[de]满腹愁情,使得一向受到亲睐[de]桂花也受到了斥责:“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摊破浣溪沙》)。

如此度过了愤懑不乐[de]两年,接踵而来[de]遭遇是赵明诚不幸病逝,这无疑给李清照“又催下干行泪”(《孤雁儿》)。她只能夜夜悲吟《南歌子》了:“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

经过一段“独抱浓愁无好梦”(《蝶恋花》)、“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de]日子,李清照病例了,“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摊破浣溪沙》)。随着病势[de]日益加重,在“欲至膏盲,牛蚁不分,灰钉已具”(《投内翰綦公崇礼启》)[de]时候,一个内心险恶[de]小官吏张汝舟上门来花言巧语地向她求婚。一无所靠[de]李清照被迷惑了: “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末肯枯”(《瑞鹧鸪·双银杏》)。她“信被如簧之说,惑兹似锦之言”(《投内翰綦公祟礼启》),匆匆改嫁了。可谁又曾料想,新[de]生活不仅没有把她重新带上天堂,反而将她推下了地狱。原来,张汝舟迎娶李清照[de]真正目的是凯觎她手中[de]文物,骗婚得逞即对李清照拳脚相加,极尽折磨之能事。李清照为了解除这一婚姻,不惜玉石俱焚,以绝决[de]态度亲至官府讼告张汝舟妄增举数人官。有司判张有罪,被沼除名,编管柳州。李张[de]百日婚姻至此结束。但依宋律,以妇告夫,“虽得实,徒二年”。李清照因而被判入狱,后得綦祟礼等人营救方才幸免。此事使得李清照凄凉[de]心境更为雪上加霜:她“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海雨”(《青玉案·送别》);她“断香残酒情怀恶” (《忆秦娥》);对什么都感到绝望:“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词泪先流”(《武陵春》);她[de]愁情与
日俱增,已经“只恐双溪肝猛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即便到了最为热闹[de]元宵佳节,面对“落日熔金,暮云合壁”[de]美景,她仍然要问“人在何处”(《永遇乐·元宵》)?因为她忘不了那可爱[de]故乡,思乡之情时时萦绕在她[de]心头。曾在“中州盛日”[de]元宵佳节里,“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de]才
女,却“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 (《永遇乐·元宵》),今昔[de]反差何其大也!透过李清照晚年[de]词作,我们仿佛看到了孤独而年迈体弱[de]女词人终日以泪洗面[de]身影,这与她早年词中[de]自画像真是有着天壤之别!

纵观李清照这个时期[de]词作,一曲《声声慢》将词人忧患余生、孤独无依[de]凄凉晚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词以非常沉郁、凄婉[de]笔调抒写了词人在一个秋日里,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de]心境,这实际也是作者晚年生活[de]真实写照。这首词曲折然而又典型地概括了词人南渡以后漂零[de]生活、凄苦[de]处境和充满悲哀[de]内心世界。词中所表现[de]“愁”情,显然是个人不幸与国家沦亡交织在一起而进发出[de]国愁家恨。这种“国愁家恨”与词人南渡前那种“离愁别恨”有着本质[de]区别,它包含着一定[de]时代色彩和社会内容,因而具有一定[de]典型意义。李清照南渡后正是在这种愁苦和悲愤中度过余生。


李清照前后词风比较
前期生活幸福美满、思想积极向上,主要描写她在少女、少妇时期闺中的生活,表现了她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与丈夫别离时的愁闷心情。作品题材反映面比较窄,主要是游玩、饮酒、赏花闺情之类,具有流丽明快、沉婉自然的风格特色。南渡后,面对国破、家亡、夫死的苦难,倍感身世的凄凉,李清照开始关注社会...

李清照《残花》的全诗
根据李清照带有自传性的《金石录后序》所言,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李清照嫁与赵明诚,婚后伉俪之情甚笃,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后其父李格非在党争中蒙冤,李清照亦受到株连,被迫还乡,与丈夫时有别离。这不免勾起她的许多思念之情,写下了多首词篇,这首《残花》是其中的代表作。赏析:顾名思义...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是李清照咏赞项羽的名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无关功利,为给生命一个交代。宋·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

李清照的三个时期
1、活泼欢愉的少女时代 在李清照刚结婚的时候,她是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因此看待事物之时总是好奇并欣喜的,可以因为一点小的乐趣而无比开心。而此时李清照是幸福的,只要和赵明诚在一起,做什么都是幸福的。2、甜蜜轻愁的少妇年华 在李清照丧偶之后,她便失去了原本最幸福的状态,并且很容易便将自己...

李清照的时代是宋代哪个皇帝
李清照一共经历了五位皇帝,分别是: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1、宋神宗赵顼(1048年5月25日-1085年4月1日),初名赵仲针,宋英宗赵曙长子,生母宣仁圣烈高皇后,北宋第六位皇帝(1067年1月25日—1085年4月1日)。治平元年(1064年),进封颍王。治平三年(...

李清照之死因
1127年,“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国难当头,又恰逢家难。1129年(农历六月)赵明诚病卒。李清照刚刚办完丧事,金兵加紧进逼,此时“仅存喘息”的她,手头还有从青州故居运出的书二万卷,金石刻二千卷,及其他文物家产。数目如此巨大的文物尚不知如何安置,又有人诬陷赵明诚生前以玉壶投献金人(即“金石通敌”案)。亡国...

李清照前后期的词风是怎样的?前后期词风有什么差别?
当李清照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她的文字表达了她的快乐和爱。她喝了一壶酒,看了看世界的风景,写下了自己的感受。这时,她的文字多是自然山水,没有看到秋日的凄凉,也没有看到憔悴的忧伤。李清照的后期词体多为凄凉、悲愤、惆怅,李清照在经历了与丈夫的分离与结合后,同时见证了宋朝的灭亡,内心是...

李清照的词有哪些?
李清照的词有:《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小重山·春到长门草青青》、《忆秦娥·临高阁》、《多丽·小楼寒》、《好事近·风定落花深》、《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声声慢·寻寻觅觅》、《念奴娇·萧条庭院》、《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

李清照最豪气的一首诗,仅仅20字,却令很多男儿自愧不如
她出生北宋,却被后世称为南宋词人,一场「 ”靖康之乱”生生地将她的人生劈成两半。 1127年,金国南下攻陷北宋国都东京,徽钦二宗、后宫妃嫔、皇亲贵臣共3000余人,被金兵掳走。 接着宋高宗继位,仓皇南逃,北宋灭亡,南宋开始。 当时的李清照跟着丈夫赵明诚到江宁(位于南京)知府任上任职,路上看着...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跌宕起伏的人生
"借项羽宁死不屈讽刺宋徽宗父子的丧权辱国,李清照表达得淋漓尽致,大快人心。李清照正是具有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的爱国思想,并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因此,李清照成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女词人。李清照用白描的手法,诗词的手段,和谐的音调,在诗词创作上登峰造极,其"易安体"堪称"前...

福泉市17115909163: 李清照词的前后期归类? -
占背复方: 前期词是她住在北方写的,老公还没死,夫妻恩爱.(写出来的就是些小女人幸福的词调) 后期是北宋灭亡南宋建立时写的,她举家南迁,不幸她老公这时期内死了.(写得就是国破家亡、回忆跟老公的甜蜜、一个人天天寂寞、天难得黑啦等伤感词调) 所以,前期跟后期截然不同,差不多看词的论调就能划分前后期.时间上也可以按她老公的死活来分前后期.

福泉市17115909163: 李清照的如梦令是写什么时候 -
占背复方: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 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有夏荷一说 所以是夏天

福泉市17115909163: 李清照在什么时候写的[声声慢]? -
占背复方: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声声慢》这首词,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词风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词作的开朗明快.

福泉市17115909163: 李清照在哪年遭到人生中的转折,从而写了很凄凉的诗词? -
占背复方: 北宋灭亡是她的人生转折点,写下了很多有名的诗词《武陵春》、《醉花阴》、《一剪梅》、 《声声慢》等

福泉市17115909163: 声声慢 李淸照当时的生活
占背复方: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期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作者也经历了颠沛流离、失去丈夫的痛苦生活.全文就是为了表现作者在经历国破家亡等一系列重大变故之后的愁苦之情.“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福泉市17115909163: 谁知道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叠字的作用以及意义? -
占背复方: 它的关键还是在于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真假和深浅.如果假情浅意,则无论怎样费尽心机,仍然只能写出失败之作;相反,如果真情深意,只是随心而发,随笔而出,也自然匠心独运,用得恰到妙处.

福泉市17115909163: 《声声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占背复方: 《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称道,特别是词中那哀婉的凄苦情调,更是感动过不知多少人.当时,恰逢金兵入侵,北宋灭亡,与李清照志趣相投的丈夫赵明...

福泉市17115909163: 《中华上下五千年》(宋、辽、夏、金对峙) -
占背复方: 1、石敬瑭 2、论语 3、赵匡胤 4、李煜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5、换了浅斟低唱 凡有井水处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6、毕升 火...

福泉市17115909163: 陈与义这首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都表现了北宋灭亡,逃亡江南的人生经历,请比较鉴赏两首词在抒写沦亡之苦时手法的不同.(200字左右)... -
占背复方:[答案] 答案示例:陈词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上片写昔日群英聚会,月下弄笛,长夜畅饮.这种快乐不仅来自朋友的欢聚,也来自故土洛阳的美景,与眼下一人流亡对比,愈发加重了词人此刻的惆怅和怀念,抚今追昔,徒增伤...

福泉市17115909163: 李清照的《声声慢》是一首什么? -
占背复方: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双调,上片十句,押四平韵,四十九字;下片九句,押四平韵,四十八字,共九十七字.又有仄韵体(一般押入声).用“仙吕调”.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