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k floyd乐队主唱的资料 只要主唱的!

作者&投稿:中叔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Pink Floyd主唱问题~

乐队介绍:

风格: Album Rock(专辑摇滚)
British Invasion(英国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国迷幻)
Hard Rock(硬摇滚)
Prog-Rock/Art Rock(前卫/艺术摇滚)
Psychedelic(迷幻音乐)


六十年代英国产生了不少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乐队,我们已作过回忆的有The Beatles、The Rolling Stones、The Who、Yes乐队,而能与 The Beatles和The Rolling Stones乐队抗衡,并称三大乐队的就属今天要介绍的Pink Floyd乐队了。Pink Floyd与Yes 乐队都属于艺术摇滚,二者都对“太空摇滚(space rock)”做出了探索。但这不等于说它们是两支雷同或部分雷同的乐队,Pink Floyd在许多方面表现出的特色为它投下了耀目的不朽的光环。Pink Floyd乐队的几位乐手:吉他手Syd Barrett(席德·波瑞特)、贝司手 Roger Waters(罗格·沃特斯)、鼓手Nick Mason(尼克·曼森)、键盘手Rick Wright (瑞克·瑞特)聚首在该乐队名下开始演出时,适逢1965年,天才青年、21岁的Syd Barrett掌握着这个年轻乐队的大部分职权(其余成员均不超于20岁),他能文能武,写歌、弹唱样样拿手。Pink Floyd这个队名是他将两位古老的布鲁斯艺人的名字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结合起来组成的。起初,他们演奏那种司空见惯的节奏布鲁斯,在多如牛毛的乐队中间还显得相当平庸。

不过这种状况第二年即得到初步改观,Pink Floyd挖空心思在吉他和效果器上大作文章。尖叫的吉他经过效果器混响延时处理再经过放大器放大虽然还处在实验阶段,但已为乐队招来一小批歌迷。更为可喜的是Syd Barrett写出了一系列让人易于接受的迷幻乐段,配上迷幻的吉他和神圣的风琴(有灵魂入天堂的作用)实践起来效果不俗。Syd Barrett词作笔锋犀利、曲式闲雅,其作品流露出诗人的敏感和孩子般的好奇心。

1967年Pink Floyd签约EMI公司,一路畅行,首张单曲和首张专辑轻松上榜。首张专辑《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黎明之门前的风笛手)可与The Beatles的《Sgt.Pepper'S》(帕波军士)一争高下。要评出英国迷幻专辑之最佳,《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当仁不让,一定要与《Sgt.Pepper’s》比肩同行。这张专辑既是首张也是Pink Floyd 最后一张类似的专辑。

1967年后半年,Syd Barrett的天才头脑终于碰到了最大的敌人。他患上了进行性的精神紧张症,一上台他的症状就发作,这位吉他手刚一开始是跟不上趟儿,再后来简直就不知道该演奏些什么。一场美国之行也因吉他手的职能瘫痪而草草结束。

1968年乐队收吉他手Dave Gilmour为第五位成员,让他在演出中担任Barrett 的角色,Barrett仍坚持写作和参加录音,这样维持了几个月后、他彻底离队了。Barrett,乐队的吉他手、歌手、词曲作者和领袖的离去将Pink Floyd的艺术生涯分成了明显的两个阶段。Barrett带走了轻松闲雅、友好幽默的视角,乐队再也没有创作出一个类似〈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的专辑。处住这样一种不可逾越的窘界,百分之百的乐队都束手无策,制定游戏规则的人走了,游戏还能持续下力吗?仿佛只有奇迹才能拯救Pink Floyd。

种种难以至信的事实适时适地地巧合在一起,也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奇迹。Royer Waters——贝司手兼主唱,Pink Floyd具有雄才伟略的新舵手以及新上任不久的吉他手Dave Gilmour构成了Pink Floyd再生之后的创作阵线。Roger Waters写出的作品不辱Syd Barrett先前奠定下的水准,很快将Syd Barrett驱出英国人的记忆,占据了歌迷心中第—偶像的位置。其时乐队在美国尚不知名、这倒使Pink Floyd因祸得福,美国听众对Syd Barrett不存在先入为主的印象。

往后的若干年里Pink Floyd潜心打磨着他们实验摇滚的招牌。实验摇滚为迷幻风格与音乐歌剧联姻的产物,那玄妙的布鲁斯带着讨巧的流行风味在吉他与风琴的掩映下变得非常容易为人接受,再加上Pink Floyd领领什返于欧洲勺北艾各地参与地下演出活动,这些因素使Pink Floyd的听众群无形中扩大了不少。这一点Pink Floyd乐队在1973年发行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时并没有完整的认识。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亮的暗面)初次从Roger Waters手中脱搞时,包括作曲家在内的乐队成员即使作最大胆的猜想也无法想象出它未来的份量,起初它只不过是Waters写出的一组讽喻现代生活阴暗之处的歌曲。当它经过仔细的配器和效果处理之后,逐建射出难以至信的影响力。迷幻的不落风尘的吉他讲述着最真的事实,从容不迫的旋律正带你滑向最深的恐惧。《Dark Side of the Moon》塑造了Pink Floyd超级巨星的形像。它在公告牌排行榜冠军的位置上不可思议的停留了741周。从诞生那天起到现在它一直都是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广的摇滚专辑之一。

超越《Dark Side of the Moon》的成功是极端的事,Pink Floyd却及时跟进,于1975年发行了专辑《Wish You Were Here》(希望你在这儿),再度夺下专辑榜冠军,其中“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映着你——疯狂的钻石闪光)专为献给离队已久、已遭淡忘的乐队缔造者前吉他手Syd Barrett。如果说《Dark Side of the Moon》在表达现实的可怕、不安全和令人绝望时还带有某些掩饰,那么《Wish You Were Here》和1977年专辑《Animals》(动物)则将这阴郁的主题毫无保留地合盘托出。Roger Waters的思想和音乐正在逐步控制Pink Floyd乐队,这一作用由于1979年专辑《The Wall》(墙)而进一步加强了。

《The Wall》,一套两张的概念唱片,意境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墙用来讽喻现存生活环境中的种种困难——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就如建筑在我们周围的高墙一样使人隔绝,使人像囚徒一样痛苦。《The Wall》取得的成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即便有《Dark Side of the Moon》在前,仍可以这么说,部分原因在于这次他们除去了电子乐的成分。《The Wall》的主题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墙上的另一块砖)作为单曲单独发行。该曲由Roger Waters写成,分为三部分,带有自传体三部曲的形式。第一部写童年惨缺不全的亲情留下的永久的创痛,第二部控诉不良的教育制度对少年心灵的摧残,第三部描述虚妄的爱情无休止的捉弄着青年绝望的心。Rick Wright感人至深的键盘,Nick Mason从容不迫的鼓韵,David Gilmour如泣如诉的吉他深深验证了他们对Roger Waters作品的理解程度,他们的表现也为他们自身赢得了闪光的荣誉。

Pink Floyd早期就很重视视听效果,他们在这方面的不少创举到了九十年代仍不能被超越。《The Wall》就能证明这一点,两首歌之间立体声效果极强的直升机螺旋浆似的轰鸣、近距离的枪声、女性的和声以及歌曲起始处情绪化的独白等等,这些均被当作模式延用至今。在《The Wall》发行前后的巡演中,Pink Floyd在每场的舞台上都搭建一堵高墙,这种声情并茂的表演形式也走在了历史的前头。

八十年代早期Roger Waters对Pink Floyd的控制终于引起其他成员的反感,从而成为乐队解散的主要因素。乐队的部分成员于八、九十年代仍不时推出一些专辑,均获得了满意的商业成就,不少歌迷指责Pink Floyd的成员满足于商业目的而未继续他们六七十年代的那种艺术创造。毕竟是岁月不饶人啊!


专辑介绍:

相对于日趋激烈的商业运作而言,DARK SIDE OF THE MOON 突破性的成功迫使 WISH YOU WERE HERE,这部在其后完成的唱片面临着极其困难的处境,偏偏乐队成员 Nick Mason 婚姻的破裂使其在此期间比较消沉,他的鼓声与先前比较也显得同样低沉(或许也是这个原因,他没有为唱片的创作贡献任何内容),不过更大的压力还是出自他们的新东家 Columbia 唱片公司。早在1974年初,在广大的Pink乐迷中开始流传着一部外包装精美,名为“British Winter Tour'74”的非正式专辑(估计是从乐队供小范围试听的小样拷贝得来的),里面收录了乐队新创作的三首歌曲“Raving and Drooling, Gotta Be Crazy,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大家普遍认为它将是乐队未来的新专辑。但最终只有“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被收录进Wish专辑,其它两首后来则被改编收录在两年后出版的“Animal”专辑里面。不过在他们举行的名为“Wish Yo Were Here”的75巡回演唱会中还特别表演了这两首曲目。

专辑依旧由 Pink Floyd 制作并在 Abbey Road 录音室录制完成。而他们先前巡回演唱会上的合作歌手 Vanetta Fields 和 Carlena Williams 此次也作为特邀佳宾参加了他们的录制工作。不过除“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外,其他曲目都是由他们以前所完成的未发表作品里面改编借用来的。但到那时为止,人们对乐队的期望所得到的仅仅是 Roger Waters 在他的歌词中略微增加的一点佐料罢了。

20分钟的歌曲再加上 "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所组成的这部专辑依旧是根系于他们早期的 "Atom Heart Mother Suite" 和 "Echoes" 等这些作品,但我们宁愿看到另一种 Pink Floyd 的音乐风格。"Shine On You Crazy Diamond" 的歌词完全是在赞美与称颂 Barrett 的聪明以及作为对其后来的隐退发出的一曲挽歌。整首歌曲由9段组成,而专辑选用了前面的5首片段作为整部专辑的开篇。对于该曲你往往最先可能被 Gilmour 忧伤的吉他主奏所打动,不过贯穿全曲的确是 Wright 有史以来最出色的键盘演奏,当然萨克斯演奏家 Dick Parry 如同在 Dark Side 中一样做了精彩的表演;而后面的4首片段则作为专辑的结束曲,伴随着风声以及David Gilmour 吉他的咆哮声和他的呐喊声中开始,并最终在波涛汹涌般的键盘声中逐渐结束整部专辑。本来该曲是作为一个整体演出的,但在1975年却被一分为二了。毫无疑问的是,这首歌曲就是针对并间接地回顾了 Pink Floyd 音乐历程上的第一个变故 —— 乐团创史人 Syd Barrett 中途离开乐队。1975年7月5日,当乐队录制完毕而进行混音制作阶段工作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到录音室外面默默地看着里面工作的乐队成员,他就是 Syd Barrett。可惜当时他并不知道这部专辑就是题献给他的,在匆忙一瞥后,人们从此再也没在公共场合见到他。

在 VSC3 合成器极富规律的伴奏下,伴随着重复回声的组合引出了 "Welcome To The Machine" 开头的那部分音节,由此开始了一个针对当时音乐圈中广泛存在的“对金钱的追逐超过了对音乐制作创新的追求”现象的辛辣的讽刺,而将歌手 Roy Harper 引入并演唱 "Have A Cigar" 则似乎是 Waters 的耻辱,但当时在录制此曲的时候,本应担任主唱的 Waters 嗓子出了问题而无法正常演唱,刚巧他的朋友 Roy Harper 也同期在同一录音室录制别的作品,于是 Waters 便请他的朋友演唱了这首对唱片录音工业辛辣讽刺的歌曲,不过后来 Waters 对这个决定也无不抱怨说“not because he did it badly...it just isn't us anymore”。歌曲里面有一句歌词“Which one's Pink?”其实来自于一位对他们一无所知的美国唱片公司董事询问乐队时愚蠢的提问,后来在演唱会上,Waters 将这句话印到自己的T恤上。

唱片的标题曲 WISH YOU WERE HERE 同样也是针对 Syd Barrett,但也是 Roger Waters 对于徘徊在乐队成功的四周围的贪婪所进行的斗争中所感受到的紧张感,而根植于贯穿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觉醒的主题不断的滋生发展并最终在后来的 The Wall 中萌发壮大。古典/爵士小提琴手 Stephane Grapelli 参加了该曲的录制,也就是全曲结束时那几个小节的风声的合成音响效果的录音。而歌曲的管弦乐片段其实是截取于 Tchaikovsky 的第四交响曲的录音。本曲以后成为乐队巡回演唱会上的保留曲目,即使是 Waters 离开乐队后,无论乐团还是他依旧喜欢在各自的演出中演唱它。

WISH YOU WERE HERE 专辑于75年9月27日进入美国排行榜并名列12位,并于10月4日升至榜首。而在英国,发行后第一周便荣登榜首,不过这要感谢提前预售的25万张唱片的功劳。Wish 专辑也是在他们离开了与之合作多年的 Capitol 唱片公司,并自组 Pink Floyd Music 公司后制作的第一部作品,另外他们将其作品改委由 Columbia 唱片公司发行而不是老东家EMI公司了。或许是因为上一张作品反映太好,它多少显得这张专辑有些失色,乐评家的评论甚至也仅以“了无长进”一笔带过。现在回过头来看这张唱片,虽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商业化倾向的表现,但在音乐创作的本质上,它仍然够资格称得上是一张质量均佳的好作品。

  Pink Floyd乐队成立于1966年,成名于1973年。其音乐有着诱人的迷幻气质,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的现场演出更是独具一格,经常调动各种感官媒介协助表现音乐的主题,给观众最多元但又最含混的直觉感受。经典专集有《dark side of the moon》、《the wall》等。

  音乐有时不是娱乐:它带给你安慰,但是代价是让你活的更累


  Pink Floyd是60年代幻觉派音乐的副产品。1965年,Syd Barret加入Rick Wright、Nick Mason和Roger Waters的三人乐队。Syd说服他们放弃正在尝试的节奏与布鲁斯风格。

  Syd将新成立的4人乐队命名为Pink Floyd——据说是取自于两位布鲁斯乐手Pink Anderson和Floyd Council。

  他们初期阶段开设的音乐会较早的运用旋转的灯光系统和产生恍惚效应的实验性手段,这在60年代后期是一种时髦,他们的音乐会革新之举吸引了不少英国艺术学校的学生。不久,英国最大的唱片公司之一的EMI与他们签了合同。1966年底,他们在UFO俱乐部演出,试用了音响与灯光的同步效果,十分成功。从此人们称他们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幻觉派摇滚乐队"。 Pink怪诞风格的真正体现,是他们在英国所出的第一张单曲唱片《Arnold Layne》(1967)。这首由Barrte创作的歌曲是写有关一位变性人的,结果遭到BBC乃至私营电台的播放禁令。其结果便是帮助这首歌进入英国十佳行列。同年8月,他们的第一张专辑《破晓的笛手》问世。

  此时的Barrte已经过度地沉湎于毒品,不能自拔。他的意识也渐渐地进入混乱状态。在"Pink Floyd"举办第一次巡美演唱会时,他已经是竭尽全力硬挺着。在他们的第二张专辑问世前,他只得请他的老同学David Gilmur出来接替他的位置。

  一挨到着位神志不清的领队离开,Pink便重新调整了一番,使其走上正规的道路。尽管他们仍采用"太空式"摇滚风格,《一碟秘密》表明他们还是属于可接受的音乐范畴之内。乐队重整旗鼓后,David任吉他手,Leak任键盘手,Roger弹电贝司,Nick敲鼓。他们为艺术片配音并出版了几张唱片。然而,乐队那种超现实主义的风格并没有赢得大批的追随者。

  1971年的专辑《Meddle》(干预)开始显示出变化:器乐部分不那么零乱,旋律也好听起来。虽然歌词依然那么复杂,声乐部分已显示出威力。乐队在富有传奇色彩的"寺院路"录音棚内灌制了下一张专辑,用九个月的时间录制幻想中的外层空间旅行——《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亮的黑暗面)。

  这部1973年出品的巨作为Pink在摇滚乐史上找到"艺术摇滚乐队"的地位。这一专辑编排尤为紧凑,是关于偏执狂和精神分裂的呐喊声集大成碟但专辑具有独特而完整的构思,使的声嘶力竭的喊声颇具音乐美感,是有内涵的艺术品。这张专辑一进入排行榜就留在那里不走了,他在那里至少停留了15年,至尽仍不时看到他的踪影。毫无疑问,该专辑是有史以来上榜时间最久的。

  至此,Pink已经顺利通过了Syd缺席、Davie替补的过渡时期。Davie已经成为主唱,Roger担负起创作的重任。自然而然,Roger的人生观——厌世、宿命等观念融进了他的创作之中,成为"Pink Floyd"向更高的山峰攀登的潜能。

  1977年到1979年这段时间,Pink Floyd 团员一起工作的次数比以往少了许多,甚至也不热衷对外演出了。实际他们正为下一部宏伟作品做准备。到1979年12月,他们终于推出了继 Dark Side of The Moon 之后又一张令其傲视群芳,划时代的大作《The Wall》。这一预言式的宏大作品通过其反思而概括了从冷战阴影,教育危机,人性异化直至末日般恐怖的西方社会在那个时代的总特征。这套两张唱片的专辑不但是 Pink Floyd 表现其特有的黑色主题登峰造极之作,同时也是 Waters 耗尽大半年时间的呕心沥血之作,他不仅包办了所有歌词的写作而且完成了绝大部分的谱曲工作。据专辑制作人之一的 Bob Ezrin 透露:Waters 为了写这部巨作,整整填满了40页纸,就象是写书一般,其中的内容几乎就是他过去三十多年来经历的自传:在家庭中丧失亲情,学校教育又失败,情场上不得志,反观实际生活与现实社会无法衔接,甚至无法向整个社会妥协,于是便憎恨围绕在他身边的这道墙,他希望跨出这道墙。这张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在 Billboard 专辑榜一上榜就名列第六,随即成为冠军,而且一举蝉联15周冠军,而单曲《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获得单曲排行榜的4周冠军,并且成为一张金唱片。该专辑也被评为该年度最佳唱片。至1997年,唱片的销量达到22白金(2200万张),成为仅次于 Dark Side 的作品;而他们所举行的一连串演唱会也为其推波助澜,成为全球性抢购热潮的原因之一。1980年的美国之行是其耗资百万美金以上的大制作,演唱的曲目仍以新作为主,他们在舞台上树起一道 35 英尺 X 210 英尺的巨大的墙作为标志,由其将乐队和观众隔开并在演出达到高潮时将其推倒。事实上能承受得起如此奢华演唱会的地方为数寥寥,也仅洛衫玑和纽约两地而已,因此他们的演出显得特别吸引人。虽然当时在黑市上的票价竟高达100美圆,但狂热的歌迷依旧蜂拥而至目睹他们的丰采。

  这一张专辑也引起了美国电影名导演Alan Parker的兴趣。1982年,他将此专辑搬上银幕,用画面阐述了Roger的创作观念。影片主角由鲍勃.盖尔多夫扮演。这部影片被称为音乐电影的典范之作。这也使"Pink Floyd"的声誉更隆。他们成为当时最热门的现场音乐会乐队,他们巡回演出的行李中包括11吨重的声光系统。他们始终要向人们表明,他们是一支不懈地追求新意、追求特技效果的乐队。1977年的"Animals(动物)"巡回音乐会,他们向观众头上放出一只巨大的、两眼发光的充气猪。"Pink Floyd"不愧为是实验性音乐与商业性完美结合的成功产物,他们在录音中运用的回声、反馈、变声以及震荡等效果为今后的录音制作开辟了新的途径。

  80年代初,Roger和Davie之间出现了裂痕,Roger终于1985年离开乐队,Leak在次之前已离队,"Pink Floyd"名存实亡。然而,Davie仍不死心,于1987年招回Leak,录制了专辑《A Momentery Lapse Of Thunder》(瞬间失误的原因),反响极好。之后举行的两次巡回演出成为当时收效最高的音乐会。

  1990年7月21日,"Pink Floyd"的在野成员Roger在德国柏林墙旧址波茨坦地段举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音乐会。演唱会上,乐队的另外三位成员没有出席。他们正打算举办复出的演唱会,他们自信没有Roger,人们照样能象过去那样欢迎这支三人"Pink Floyd"。

  成员介绍

  Syd Barrett 吉他手兼主唱, 乐队的创始人,也是乐队初期的灵魂人物, 1968年离队。

  Roger Waters 贝斯手兼主唱, 乐队全盛期的灵魂人物,后于1985年离队,随以个人身份进行发展,但不是很成功

  David Gilmour 吉他手兼主唱, 于1968年加入乐队以接替离队的 Barrett 的位置,在 Waters 离队后成为乐队的新领袖。

  Richard Wright 键盘手兼主唱,在80年代因乐队内部矛盾曾一度离队做个人发展,后又返回参加乐团的工作。

  Nick Mason 鼓手。乐队内的老好人,乐队不同时期中唯一一个站满勤出满岗的成员

David Gilmour
     中文名称:大卫·吉尔莫   全名:David Jon Gilmour   出生日期:1946.3.6   国籍:英格兰   乐队Pink Floyd的吉他手兼主唱   风格:Album Rock(专辑摇滚)   British Invasion(英国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国迷幻)   Hard Rock(硬摇滚)   Prog-Rock/Art Rock(前卫/艺术摇滚)   Psychedelic(迷幻音乐)   David Gilmour,英国唱片制作人,Pink Floyd吉他手,歌手和作曲家。David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发展。2003年获得英国CBE勋章,作为对他音乐成就的肯定。 早期生涯  1946年3月6日出生于英格兰剑桥,父亲Douglas Gilmour是剑桥大学动物学系的高级讲师,母亲Sylvia则是教师和电影编辑。   David Gilmour在位于希尔斯路的佩斯中学的上学的时候认识了在附近的剑桥郡男校的学生Syd Barrett(Pink Floyd创始人)。后来,David与Syd在午餐时间一起玩吉他,不过那个时候他们还不是队友。1962年,David加入了当地蓝调摇滚乐队Joker‘s Wild,负责吉他,和声及口琴。1966年,David离开乐队,与朋友们到西班牙和法国沿街卖艺。不过表演并不成功,只能勉强糊口,过一天算一天。1992年7月David在接受BBC电台专访时提及此事,他说自己最终因营养不良被送进了医院。1967年,他们驾着从法国一栋大厦偷来的汽油和货车回到了英格兰。 作为Pink Floyd成员  David并不是Pnk Floyd的原班人马,早在1964年,Syd Barrett就组建了PF乐队。   1967年12月,鼓手Nick Manson邀请David加入Pink Floyd。David于次年1月正式加入,从此乐队便有了五位成员。1 967年后半年,Syd Barrett的天才头脑终于碰到了最大的敌人。他患上了进行性的精神紧张症,一上台他的症状就发作,这位吉他手刚一开始是跟不上趟儿,再后来简直就不知道该演奏些什么。一场美国之行也因吉他手的职能瘫痪而草草结束。此后David替代了Syd的吉他演奏部分。Syd则仍坚持写作和参加录音,这样维持了几个月后,他彻底离队了。这样一来,David正式成为了第一吉他手,还与Roger Waters, Richard Wright一同担任主唱。   David的吉他演奏与歌曲写作是Pink Floyd在上世纪70年代取得世界性成功的主要因素。同样也少不了他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之暗面1973),这张伟大专辑中表现出的独特嗓音与吉他秀。此专辑在2003年被滚石杂志评选为史上最佳专辑的第43位,在2006年澳洲广播公司举行的投票中成为了乐迷心目中“我最喜爱的专辑”。不仅如此,它还在美国告示牌专辑榜上连续停留了741周(14年)之久,创下排行榜中最长寿的专辑纪录。同时,这张唱片也是史上最畅销专辑第五位,销量超过四千万张。 个人发展  David在1978年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David Gilmour》,邀请贝斯手Rick Wills和鼓手Willie Wilson共同打造。这张专辑进入了英国榜和美国榜。David的第二张个人专辑《About Face》在1984年发行,并再次打入了英国榜前20位。   Roger Waters在1985年离开乐队,此后David便担当起乐队的支柱。与Nick Mason和Rick Wright一起创作了Pink Floyd的新专辑《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接下来是1994年的《The Division Bell》,专辑中包含了由David和Richard Wright创作的乐器放逐。94年的这张专辑也为Pink Floyd赢得了唯一的一次格莱美奖。这两张专辑在大西洋的两边的排行榜上都占据了冠军的位置。他们的世界巡演门票每次都被一扫而空。1995年,继续发行一张现场表演的专辑《P.U.L.S.E》。1996年,Pink Floyd进入美国摇滚名人堂,他们在2005年11月也在英国获得了同样的荣誉。David在同年因对音乐的贡献而获得司令勋章(CBE)。   2003年,David以副会长的身份给帮助无家可归者的慈善团体Crisis捐出了卖出伦敦房子的收益360万英镑。   2004年,在庆祝芬达吉他(Fender Stratocaster)诞生50周年的伦敦温布莱音乐会上,打头阵的David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欢迎。他同样也在《吉他手》杂志的民意投票中击败像Jimi Hendrix和Eric Clapton这样的大师,获得“史上最棒芬达吉他手”的称号。   2005年7月2日,David与Pink Floyd一起,包括Roger Waters,参与了慈善音乐会Live8的演出。这使得Pink Floyd的专辑《Echoes: The Best of Pink Floyd》销量激增10倍。为呼应Live8的主题,David把唱片收益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   2006年3月,已经年满62岁的David Gilmour终于在时隔22年之后发行了第三张个人专辑《On An Island》,专辑在美国发行后第一周的销量为9万6千张,名列本周Billboard 200专辑榜第六位。而《On An Island》上周在英国上榜时曾获得英国专辑榜的冠军。22年几乎相当于一个人生命的三分之一,22年也是David Gilmour艺术生涯的一半。这张让歌迷等待了20年的专辑果然没有让人失望。就好像本张专辑的封面一样,David Gilmour在《On An Island》中带给我们的音乐是异常恬静而安详的,可以说是当今乐队很难做出来的那种感觉。整张专辑都是非常英国化的,David Gilmour那种耐人品味的内敛本性也依然没有改变,专辑开场独奏曲目《Castellorizon》和同名单曲《On An Island》一下就可以抓住很多老Pink迷的心。值得一提的是,同名单曲《On An Island》中的和声完全就是Pink Floyd标志性的和声的再版,为这首歌献声的是著名民谣歌手大卫·克罗斯比(David Crosby)和格拉汉姆·纳什(Graham Nash)。另外,《Red Sky At Night》,《Smile》也都是值得静静品位的“佳肴”。其他为本张专辑助阵的嘉宾还包括:Richard Wright,老牌乐队Soft Machine和Matching Mole的成员罗伯特·怀特(Robert Wyatt),B.J. Cole,Sly & the Family Stone乐队鼓手Andy Newmark,Georgie Fame,Jools Holland和Willie Wilson。   2007年9月,《请谨记那晚--于英国皇家亚伯厅的演唱会》(Remember That Night Live At The Royal Albert Hall)DVD相继在欧洲和北美发行,并迅速占据全球多国排行榜的冠军位置。在这场现场演出中,David演绎了Pink Floyd的经典曲目,以及个人专辑《On An Island》中的精选歌曲。他还邀请了David Bowie,Robert Wyatt, Crosby & Nash做演出嘉宾。   2008年5月,在英国举行的Ivor Novello颁奖礼中,英国作曲与作词家协会给David Gilmour颁发了终身成就奖。9月,芬达吉他制作了两个版本的David Gilmour亲笔签名黑色Strat吉他模型。那把“残旧的”Fender Stratocaster�6�4模型是按照David30岁时使用的吉他的漆皮订制的。另外一把“新的用旧了的”模型包括了所有订制的部件,不过没有漆皮。   同年,Pink Floyd键琴手Richard Wright在9月15日病逝,而其队友David Gilmour的现场演出CD+DVD专辑Live In Gdańsk则在一星期后的9月22日面世。Live In Gdańsk是David Gilmour在2006年8月26日于波兰格但斯克(Gdańsk)举行的大型露天音乐会,以纪念波兰的团结工联(The Solidarity Trade Union)成立二十六周年。Richard Wright是Live In Gdańsk里的伴奏乐手,换句话说当时他已是带着癌细胞在台上演奏。听着这张专辑看着这出影片,难勉叫人感到丝丝的伤感,仿佛有着对他作悼念的意义。除了Richard Wright之外,还有Roxy Music的结他手Phil Manzanera,三人时期Pink Floyd的Live Session低音结他手Guy Pratt及键琴手Jon Carin,自73年已跟Pink Floyd合作的色士风手Dick Parry,管弦乐指挥是为多出Krzysztof Kie�0�2lowski电影创作过配乐的Zbigniew Preisner。Phil Manzanera、Guy Pratt和Zbigniew Preisner正是Gilmour的2005年个人专辑On An Island之班底。音乐会上,也完完整整地玩出了On An Island的所有作品,只是一曲Take A Breath“调了位”而已;当中的歌曲仍是那么美。此外便是Pink Floyd的作品选,毕竟在台上有半队Pink Floyd啊。 作品列表  Pink Floyd时期David Gilmour主创的歌曲   "A Spanish Piece" --《Soundtrack from the Film More 》(1969)   "The Narrow Way part 1-3" --《Ummagumma》(1969)   "Fat Old Sun" --《Atom Heart Mother》 (1970)   "Childhood’s End" --《Obscured by Clouds》 (1972)   "Round and Around", "A New Machine part 1-2", "Terminal Frost" , "Sorrow"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1987)   "Country Theme", "Small Theme", "Big Theme" , "Mexico '78" --《La Carrera Panamericana》 (1992)   "Coming Back to Life" --《The Division Bell》 (1994)   Pink Floyd时期   A Saucerful of Secrets - 29 June 1968.   More - 27 July 1969.   Ummagumma - 25 October 1969.   Atom Heart Mother - 10 October 1970.   Meddle - 30 October 1971.   Obscured by Clouds - 3 June 1972.   Dark Side of the Moon - 17 March 1973.   Wish You Were Here - 15 September 1975.   Animals - 23 January 1977.   The Wall - 30 November 1979.   The Final Cut - 21 March 1983.   A Momentary Lapse of Reason - 8 September 1987.   Delicate Sound of Thunder - 22 November 1988.   The Division Bell - 30 March 1994.   P.U.L.S.E - 29 May 1995.   For the full discography, see Pink Floyd discography.   个人专辑   David Gilmour - 25 May 1978   About Face - 27 March 1984   On an Island - 6 March 2006   Live in Gdańsk - 22 September 2008   声带   Fractals: The Colors of Infinity, Documentary - 1994   单曲   "There's No Way Out Of Here/Deafinitely", 1978   "Blue Light", March, 1984   "Love On The Air", May, 1984   "On An Island", 6 March 2006   "Smile/Island Jam", 13 June 2006   "Arnold Layne/Dark Globe" (Live) 26 December 2006   电影   David Gilmour Live 1984 (VHS) - September 1984   David Gilmour in Concert (DVD) - October 2002   Remember That Night (DVD/BD) - September 2007   Live in Gdańsk (DVD) - September 2008


烟台市13679658018: 不同时期的pink floyd的主唱分别是谁 -
泊南盐酸: 月之暗面和希望你在这是davidgilmour当主唱的.迷墙是rogerwaters当主唱的.--------如果这不够详细的话给我说声,我再给你详细论证.

烟台市13679658018: 不同时期的pink floyd的主唱分别是谁 -
泊南盐酸: 不是再版,这两张都是不同歌手翻唱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的专辑,算是致敬吧,tribute album.the endless river现在有两个版本 (wish you were here这张专辑也特别推荐box set版)(另外第三排第二个 Alan Parsons的专辑也很推荐!他也参与过dark side moon的制作,纪录片里有他)

烟台市13679658018: 谁唱的 pink floyd -
泊南盐酸: David Gilmour是主唱Richard Wright是和声

烟台市13679658018: Pink Floyd PULSE演唱会的主唱是Roger Waters -
泊南盐酸: 你说的是演唱会吧?这有可能rw会客串一下主唱,但是我的每张pink的cd中都没有roger是主唱的信息pink floyd吉他手兼主唱David Gilmour

烟台市13679658018: pink floyd的comfortably numb主唱是谁? -
泊南盐酸: 主歌Roger Waters,副歌David Gilmour.

烟台市13679658018: 迷幻摇滚乐队 -
泊南盐酸: 迷幻摇滚PinkFloyd乐队 风格: Album Rock(专辑摇滚) British Invasion(英国入侵) British Psychedelia(英国迷幻) Hard Rock(硬摇滚) Prog-Rock/Art Rock(前卫/艺术摇滚) Psychedelic(迷幻音乐) 六十年代英国产生了不少经得起历...

烟台市13679658018: 摇滚 - 平克·弗洛伊德Pink Floyd什么时候出道的? -
泊南盐酸: 来自英国的Pink Floyd乐团最好的迷幻摇滚 来自英国的Pink Floyd乐团,1965年时最原始团名是T-Set,发觉有人用了,改成The Pink Floyd Sound,之后再改成The Pink Floyd,然后简称为现今的Pink Floyd. 1967年2月,Pink Floyd录制了第一...

烟台市13679658018: PINK的资料 -
泊南盐酸: 红粉佳人Pink 资料简介: 真名:Alecia Moore ( 艾蕾莎摩儿 ) 音乐影响:麦当娜、惠妮休斯顿、比利乔、爸爸 专辑里最喜欢的歌曲:《Split Personality(人格分裂)》 这位留着亮丽粉红色短发,一身酷炫装扮的新世代辣妹Pink,有着菲律宾...

烟台市13679658018: 为什么说Pink Floyd不是前卫摇滚 -
泊南盐酸: 【转】为什么说Pink Floyd不是前卫摇滚 来自: 学科家分店 2013-02-01 12:53:45 Pink Floyd的Rick Wright最近过世让我回忆起我对这只乐队的热爱是如何遭到朋友们的鄙视的,他们认为只有Sebadoh乐队和Slint乐队这样的post- hardcore后硬核...

烟台市13679658018: pink floyd 的经典音乐有哪些? -
泊南盐酸: pink floyd 这个乐队像许多伟大的乐队一样,不是从一两首作品就可以了解的,其原因我觉得有以下两点: 1.这个乐队的生命分为几个时期,每个时期因为其主要创作人的不同而风格迥异,从《黎明门前的风笛手》的清新自省到《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