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五”的由来传说与谁有关?

作者&投稿:集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百五”的由来传说与谁有关?~

二百五的来历:1、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于是喜得贵子,晚年膝下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和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的写三百,小的写二百。” 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婆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2、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在齐国被人杀了,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3、牌九(旧时一种赌具)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4、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员,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今天,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是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5、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有点像我们把硬币包一包,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以后人们也城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八两金子很多的,笨蛋。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恼怒,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于是,他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泰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旁边贴着一道榜文说:“苏秦是个内*,杀了他黄金千两,望来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个人声称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这可不许冒充呀!”四个人又都咬定说自己干的。齐王说:“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各分得多少?”四个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拿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小儿子写二百。”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4、源于推牌九。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在香港,习惯上又称为“二五仔”。5、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6、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尽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7、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古代有一个官员想发财,想了个办法,要改善百姓生活,要改善公共场所的公共基础设施,大量向百姓征税。许多百姓向上级官员投诉,问向百姓征这么多税是为什么?这个官员解释说,要改善公共场所的公共基础设施,要改善百姓生活。这个官员向上级官员行贿要保住官阶。上级官员一查帐,眼一翻,贪污的钱不够我死党吃喝玩乐三月,将其杀了,以示公正。百姓把这个想发财的官员叫“二百五”的官员。这是反贪污、反行贿、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二百五”运动。上级官员博得了皇上一笑,奖励“二百五”贯铜钱,以去铜臭之味儿。

“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源于战国时期一则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国人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一、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四、源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五、源于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六、其他说法
据某中学语文书记载,古代人用银子按两划分,一般五百两是个整数单位,用纸包好,当时包五百两是为“一封”,而二百五十两就是“半封”银子,因为跟“半疯”谐音,所以后来人们也把疯疯癫癫的人做“二百五”。
从前有一个傻瓜,家道中落。有一天他去卖传家至宝,宝物上写“卖金二百五十八两”,结果他卖的时候有人和他讨价还价,硬是只给250,他想250就250,于是卖得金子250两,很多人笑话他少要了8两金子,笨蛋一个。从那以后人们就把做事糊涂的人称为二百五。
到了现代,据说有人学唱歌星伍佰的歌,怎么也学不象。别人说他顶多算半个五百。
山东枣庄、微山、江苏徐州方言“半熟(读作‘半浮’)”就是“二百五”的意思,这里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称为“半熟(读作‘半浮’)”。话说“二百五”
“二百五”不是一个很古老的词,不用说《尔雅》、《说文》、《康熙字典》不载,即便《辞源》、《辞海》也不见踪迹,只有《现代汉语词典》收有词条,却也未标明出处,只提示了一句“[方]半瓶醋。”“半瓶醋”出自元杂剧《司马相如题桥记》:“如今那街上常人,粗读几句书,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清代《石头记》六十四回有:“又有一等半瓶醋的读书人。”何谓“半瓶醋”,即“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比喻一知半解却好人前卖弄,也叫“半吊子”。其实,《现汉》只说对了一半,且拐了一个“弯儿”。“二百五”说的是“钱数”,与“半吊子”的关系更密切些。
如同“马大哈”源于马三立的相声《买猴》,俗语“二百五”的“根儿”恐怕也要从文艺作品中去寻。在稍早的文字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清代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发表于1903年-1905年)第八十三回:“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1913年上海亚细亚影戏公司制作了由张石川执导的电影短片《二百五白相城隍庙》。丁楚鹤出演主角“二百五”,这个第一次走进上海的农民,由于不懂规矩,傻气四溢,闹剧不断,被演得惟妙惟肖,给人印象极深,此后“二百五”不胫而走,流行各地。1924年,陈独秀在《收回教育权》一文中言及“二百五”。1949年,上海大同电影公司又摄制了电影《二百五小传》,描写一位正直憨厚、爱打抱不平的评戏艺人,其绰号“二百五”。此后,“二百五”的“名气”更大,几乎传遍全国。
另外,据著名戏剧人翁偶虹说,早年昆曲本有《蝴蝶梦》演绎庄子幻化故事。梆子改名为《大劈棺》,增添了“二百五”、“三百三”两个灵童角色,颇有噱头,反胜昆曲。京剧《蝴蝶梦》基本翻自梆子,筱翠花(于连泉)挑班演出不见出色。上海名丑刘斌昆重新塑了“二百五”这一角色,独创漆布长衫、坎肩、小帽,酷肖纸质,其功夫极深,被抱出场后,鹄立椅上,右手拿烟袋,左手弯胸前,历时一刻,身无少动,观众诧为奇技,直呼其“纸人”。京剧《蝴蝶梦》有一对白:杂扮童儿道:“什么人鸡毛喧叫?呀,这个人好像我二百五十大钱买来的童男,怎么活了?不要紧,待我叫他一叫。特(忒),二百五。”童男答道:“怎叫我二百五……你买的是纸的,我是个人,怎会一样?”
“二百五”就是二百五十文大钱,就是“半吊子”。(但是实际上一吊钱是一千文,半吊子就是五百文了。)从以上分析来看,猜测“二百五”一词很可能产生于晚清民初。至于“半吊子”,可能就更早一些了。
楚剧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声腔剧种,旧称哦呵腔、黄孝花鼓戏、西路花鼓戏。由清代道光年间(1821年-1851年)鄂东流行的哦呵腔与黄陂、孝感一带的山歌、道情、竹马、高跷及民间说唱等融合形成,1926年改称楚剧。楚剧有一出传统小戏就叫《半吊子卖鞋》,是搬演一个绰号“半吊子”的鞋匠腊月三十卖鞋过年的故事。说明那时就有“半吊子”一说。
二百五是“二杆子、半吊子、无所不能、无所不知”几词各取词头“二、半、无”谐音而成,是一句骂人很重的话。

苏秦

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一、源于战国故事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遇上了刺客。苏秦被当胸刺了一剑,当天晚上,就不治身亡了。齐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生气,立即下令捉拿凶手。可是刺客已逃得无影无踪,到哪里去捉呢?齐王灵机一动,想出了“引蛇出洞”的妙计。他下令把苏秦的头割下来,还让人用鞭子抽打他的尸体,弄得满头满脸都是血。然后把血淋淋的人头悬挂在城门口,张贴出黄榜,上面写着:“苏秦是个大内奸,死有余辜。齐王一直想杀了他,却没想到什么好的办法。今幸有义士为民除害,大快人心。齐王下旨重赏,奖励黄金千两,请义士来领赏。”
此榜一出,果然有人上了钩。竟有四人前来领赏,而且他们都一口咬定:苏秦是自己杀的。于是士兵把他们“请”到齐王跟前。齐王见到他们四个人,恨得咬牙切齿。可他还是煞有介事地问:“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个分法?” 这四个人不知道中了计,还高兴得立即回答说:“这好办,1000÷4=250,每人二百五。”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苦读,可是终其一生都不曾中举,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贵子,添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过得其乐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写字,大儿子写三百个,小儿子写二百个。”秀才赶集回来之后询问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写是写了,不过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两个都是二百五!”
三、源于推牌九
牌九系一种赌具,其中有“二板”(四个点)和“么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就是十个点,在推牌九这一赌博活动中,被称为“毙十”。它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它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后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么五的简称)这个词来戏称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久了,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四、源于街机游戏
90年代流行的街机游戏“街头霸王”,出自于90年代的一个街机游戏叫“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是一个格斗游戏,当一方以满血打败另一方时,系统会出示一个英文PERFECT,由于系统发音不标准(日本做的游戏,日本人配音),读音非常像“二百五”,于是就以此调侃获胜之人。直到今天,在格斗类街机游戏上(如拳皇),PERFECT仍被称为“二百五”,从90年代玩街机的朋友都知道。当然这里的“二百五”只是调侃!
五、源于智商IQ
IQ的意思其实就是智商,是衡量智力的一种指数,其最高指数为250。在140以上者接近极高才能(国外常把这种人称为“天才”),120~140者为很高才能,110~120为高才能,90~110为正常才能,80~90为次正常才能,70~80为临界正常才能,60~70为轻度智力孱弱,50~60为深度智力孱弱,25~60为亚白痴,25以下者为白痴。正常智力的界限为智商90~110。常理来说,正常的测智商的题库,能达到140的,就已经算是天才了,而据说爱因斯坦的IQ达到了180,所以250的智商,可以说是超天才。又有人说,天才和精神病只有一线之差,所以,250这个几乎无人可及的境界,更多的就是用来形容笨蛋了(有些人被形容为爱因斯坦,意思为他的话语行为是我们这些普通智力的人无法理解的,不是天才就是蠢材)。

你好。
人们常把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二百五是个数字,怎么用来标识一个人的性格呢?原来,牌九中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六个点)两张牌,这两张牌配在一起是十个点,在推牌九当中被称为“闭十”。“闭十”在牌九中是最小的点,谁都比它大,他什么牌也吃不了。所以人们就用“二板五”(二板和幺五的简称)这个词来形容那些什么事也做不好、也管不了的人,时间一长,就把“二板五”叫成了【二百五】。

反应力很好



知碰上那合适
海交接迩眼神此抹影
每年部新长创作只为内安宁


二百五的真实来历
二百五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发奋苦读了大半辈子,可还是中举无望,连儿子都没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终于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结果膝下反倒喜得双丁。秀才回想一生成败,不由得感慨万千,于是给两个儿子起名,一个叫做“成事”,一个叫做“败事”。从此秀才在家闭门课子,日子也...

二百五的真实由来 二百五的真实来历
齐王引蛇出洞,声称:苏秦是个大内奸,所以刺杀苏秦的人是义士,是为国除害,奖励黄金千两,刺杀者赶快领赏。古时代人比较单纯,不像现代人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于是就有四人领赏了。千两黄金,四人乐滋滋商量后,每人二百五。此时,齐王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从此,民间方有二百五的传说。

"二百五"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让人把苏秦的头挂在城门上,旁边贴一道榜文: “苏秦是内奸,杀他者赏黄金千两.” 榜文一贴出,就有四人声称杀了苏秦.齐王说: “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人准备如何分?”四人答: “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了下来了……...

二百五的来历(二百五的历史典故)
后来,喝道伍佰增为二人,但长安群众并没有以两个伍佰称他们,反而说他们是共称伍佰,于是每人就被称为二百五,又因为他们每人手中持一长竿,所以又称他们为二秆子。这说明了长安群众对作威作福的官吏的反感。流传至今,二百五与二秆子都成了莽撞、无礼、粗鲁之人的代名词。3、源于民间传说。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

250的来历是什么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

二百五的由来以及它真正的意思是什么?
2. 历史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二百五”这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逐渐扩大。在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它开始被用来形容那些行为愚蠢、轻率的人。这种用法反映了社会对行为不当者的批评和嘲笑。因此,“二百五”不再仅限于财务计算上的错误,更多地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上的缺陷。3. 现代用法:在当代...

2百五的由来谁知道
齐王一听他们还乐滋滋地想着赏金,拍案大怒:“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这四个人就成了替死鬼被杀了。而真正的刺客,据说是秦国派来的杀手,早就逃回秦国去了。从此民间便留下了二百五的说法,人们常用它来形容傻瓜、笨蛋和被财色所迷惑的人。 二、源于民间传说 从前有一个秀才,为了考取功名废寝忘食、发奋...

为什么二百五是骂人的话_别人骂你250怎么反驳?
二百五是什么意思?二百五指的是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好出洋相的人都有可能获此殊荣。为什么二百五是骂人的话?二百五成了骂人的话,主要是因为民间的一些传说,大致整理了一下,关于二百五的由来有以下几种说法。第一个,关于苏秦的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

二百五来历传说
首先,源自战国时期的故事。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因联合六国对抗秦国而受封丞相,但不幸被刺客刺杀。齐王用计诱使四人自认是凶手,称其为"二百五",以此惩罚他们,真正的刺客则逃脱。从此,"二百五"便与傻瓜形象相连。其次,民间传说中,有一个秀才给两个儿子取名成事和败事,结果妻子误称二子为"二百五...

“二百五”为啥会成了骂人的脏话,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齐王起身怒斥道:"来人!将这四个二百五拖下去斩了!"其实这4个人都是替罪羊,真正的刺客早已被几位士大夫护送出城。为了二百五两银子而葬送自己的性命,当真是"二百五"。虽然很多都是民间的传说或是后人的杜撰,但从中我们可看出汉字的精妙,各种事物都能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和做事风格。看来古人也...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的由来传说与谁有关? -
阴空元坦: “二百五”是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源于战国时期一则故事: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齐、楚、燕、赵、魏、韩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

进贤县18773399285: 相传“二百五”的由来与哪个历史人物的死有关?
阴空元坦: 相传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被人暗杀.齐王很恼怒,要给苏秦报仇,可一时拿不到凶手.在是,他就想了一条计策,让人把苏秦的头从尸体上割下来,悬挂在城门上,贴榜说:苏秦是个内奸,杀了他乃为齐国除大害,当赏黄金千两,望为领赏.榜文一贴出,就有4个人前来,并且都一口咬定是自己杀了苏秦.齐王说:“真勇士也!一千两黄金,你们4个人各分得多少?”4人齐声回答:“一人二百五.”齐王拍案大怒道:“来人,把这4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的由来 -
阴空元坦: “二百五”的由来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傻瓜或说话不正经、办事不认真、处事随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 一说来源于战国故事.苏秦是战国时的一个说客,他身佩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人.后来,他终于...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的由来传说与谁有关?
阴空元坦: 看儿童读物上介绍过,大意是苏秦遇刺,齐王要捉拿凶手,结果始终查不到,有人献计说,让齐王公布苏秦是间谍,要用千金奖励,结果有4个人主动来领赏,齐王就说你们谁功劳大?他们争了一会,说一样大,齐王说赏金怎么分呀?他们每人都说二百五,于是案破.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的由来是什么?
阴空元坦: “二百五”是一个使用率很高的俗语, 指傻头傻脑,不懂事理,倔强鲁莽的人.这个俗语由来已久.战国时期,有一 个名叫苏秦的说客,他号召齐、楚、燕、 韩、赵、魏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有一 天,苏秦在齐国的时候被刺客刺伤,生命 垂危.临死前,苏秦想出了捉拿刺客的计 策.他请求齐王将他五马分尸,罗列罪 状,布告天下,并用一千两黄金悬赏刺 客..苏秦死后,齐王依计行事.几天后, 果然有四个人前来邀功领赏.齐王说: “这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个人怎么分呢?” 四人异口同声地说:“一人二百五.”齐 王大喝一声:“来人!把这四个二百五推 出去斩首.” “二百五的说法”由此流传 开来.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的来历有哪些说法?
阴空元坦: “二百五”这个称呼的来历主要有两种 说法. 说法一: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 六国相印,一时很是威风,但也结下了很多仇 人,后来终于在齐国被杀.齐王很...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的历史典故是怎么来的? -
阴空元坦: “二百五”.据考证,大致有以下几个可能的来源: 1、源于战国故事.战国时有一说客,名叫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推出去斩了!”“二百五”一词就这样流传下来. 2、源于唐朝故事.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二百五与二秆子...

进贤县18773399285: 有谁知道“二百五”的来历我们经常会把傻瓜称作是二百五,那么谁知道
阴空元坦: 二百五的来历 唐朝的长安“市长”京兆尹权势很大,出巡时有庞大的仪仗队伍.在最前开路的小吏原为一员,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里拿着一根长竿赶开路人.后来,喝道...

进贤县18773399285: 是谁发明了二百五这个词滴??? -
阴空元坦: 二百五的来历 战国时期,有个历史人物叫苏秦,是个纵横家.他说服韩、魏、赵、齐、燕、楚六国联合起来,结成同盟,对付共同的敌人——秦国,从而受到了大国君王的赏识,被封为丞相,史称“六国封相”. 正当苏秦在齐国积极效力的时候,...

进贤县18773399285: “二百五”这个典故的来源有何记载?
阴空元坦: “二百五”这个东方典故的来源:古时铜钱中间有孔,一千个铜钱由绳串起来为一贯,也叫一吊,五百个 为半贯,也叫半吊子,二百五意即还不如半吊子. 该东方典故的意思:指傻头傻脑又倔强莽撞之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