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与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

作者&投稿:许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以人为本的主体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的“以人为本”落实在政治上是“以民为本”,即民本思想。中国历史上民本思想源远流长,从春秋战国时期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的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几乎都主张和宣传“民本”思想,从而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中影响最广、延续最久的一种哲学和政治思想。
2、 刚柔相济的坚忍精神。
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孔子创立儒家重“刚”,但也不失“柔”。中国文化是强调“儒道互补”的,即阳刚必须与阴柔适当配合。
3、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
“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它不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而且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和”思想的传承特别重要。儒家传统是以夷制夷,德化怀柔,多采取羁縻政策。

扩展资料中国文化,是华夏文明为基础,充分整合全国各地域和各民族文化要素而形成的文化。不同于中华文化的国际属性,可以称之为“中国的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
受中华文明影响较深的东方文明体系被称为“汉文化圈”,特指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反映。从旧石器时代的发明创造,到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变法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一不是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
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重要影响,还对越南、新加坡等东南亚、南亚国家乃至美洲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以及指南针技术首先应用于航海,才导致了人类所谓蓝色文明和环太平洋文化圈的形成(李二和《中国水运史》);郑和七下西洋更加深了这种文化的传播和辐射,并由此形成了世所公认的以中国文化为枢纽的东亚文化圈。
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各国包括亚洲、欧洲在内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文化以给予了高度的认同和重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的特征:
1、世代相传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
2、民族特色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历史悠久
中国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
4、博大精深
“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天人合一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的协调,道德理性与自然理性的一致,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2、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体内容的嬗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看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实践而展开。
3、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作为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之一,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
4、贵和尚中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

扩展资料:中国文化的精髓: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礼”乃中国文化的精髓。古代的“礼射”不仅贯穿与融合了华夏数千年璀璨的历史文明,而且深度影响了世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为维系和发展优良的社会秩序与生态和谐而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结晶。“礼”和“射”分别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古代中国的《礼记·射义》思想传入江户时代的日本,孕育了日本江户时期射箭中的“文射”仪礼。日本现代的弓道正是将《礼记·射义》和江户时代的《射法训》一道儿奉为国之经典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文化

从理学看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
宋明理学也称道学,是以儒家为主干,融摄佛道的智慧,建立了以理气论,心性论为中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把汉唐以来注疏五经的传统一变为讲求四书义理,讨论身心性命修养问题的传统,并以民间自由佛学之书院为依托,把传统精英文化进一步世俗化,西方称之为新儒学。新儒学可以说是关于“人”的学问,它所讨论的大概都是关于“人”的问题。例如,人在宇宙间的地位和任务,人和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性和人的幸福。理学的目的是要在人生的各种对立面中得到统一,简单的来说就是对立面的统一。
再说说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它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它凝聚于文化传统之中,作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的文化基本精神,本身也是文化发展的产物,并随文化的发展演变而发展变化,不断扩大和加深自己的思想内涵。因此,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就是在中国文化中起主导作用,处于核心地位的那些基本思想和观念,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而不是莫测,高深的悬思妙想,中国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一个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主要包括“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
下面就结合理学来看其中所反映的主体精神。
首先是天人合一,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共存和发展。而中国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而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达到统一。
作为理学奠基着之一的张载认为,人和自然都遵循统一的规律,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聚散相荡,升降相求”的对立统一规律,它所体现的是自然界和人的共同的“性命之理”,他还认为,性天相通,道德原则和自然规律是一致的,性与天道,具有同样的属性,即变易,张载把“天人合一”看作是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在他看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协调,他主张穷理尽性,“为天地立,为生民为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以完成人道,实现天道,最终达到天道与人道的统一。
其次是以人为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
宋明理学十分推行人本主义,气本论以张载为代表,主张世界统一于理,万事万物不过是气的聚散而已,张载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反对佛教所宣扬的神鬼迷信。在他看来,人的生死是气化的必然现象,气聚而生,气散而死,人死以后,其气归于“太虚”,无所谓生死轮回,更没有什么超脱生死的“涅磐寂静”的彼岸世界。他认为鬼神只是表示气的不同运动形态,不是什么人神格。理本论以朱熹为代表,主张世界统一于理,万事万物不过是“理”的表现。朱熹认为,没有理也就不成其为事物,如他说:“如一所屋,只是一个道理,有厅有堂;如草芥,只是一个道理,有桃有李;如这众人,只是一个道理,有张三李四,李四不可为张三,张三不可为李四。”这些事物之间的具体差别和联系,都是由一个根本的道理所决定的,是理的分殊体现。他认为理是根本,是决定事物之所以为事物的根据,也就是说“理”是第一性的。这种先于具体事物的一般原则“理”,朱熹对它叫做“天理”。这无非是强调“理”是最高的,绝对的,永恒的和必然的。心本论以陆九渊,王阳明为代表,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世界统一于“心”,万事万物不过是“心”的外化而已。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源便是吾心,从这个基本前提出发,他提出了一套所谓“简易”的唯心主义认识论。
他认为,心中本有真理,真理本在心中,因此只要反省内求,就可得到真理。他所谓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就是认为道德意识是最高的实体,心就是世界的根本,世界就是依据这种道德意识而存在的。
这三派之间尽管有种种不同,甚至有尖锐的思想分歧和理论斗争,但都反对灵魂不灭论,否认鬼神的存在,高扬人的主体性。肯定精神生活的价值,强调道德性对于个人境界的提升和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接下来就是贵和尚中,贵和谐,尚中道,是儒家的主要思想,但由于宋明理学是儒家的继承,自然体现了贵和尚中的思想。王阳明较人要身体力行,在实践中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朱熹强调道德理念,规范与知识。
最后就是刚健有为,由于孔子刚提出过刚健有为的思想,他十分重视“刚”的品德,所以作为新儒家的理学,自然也就传承了这一点,只是三个主要派别并没有在此方面有什么详细的阐述。

动静观 渐化中渗透着顿变,顿变中渗透着渐化。渐化积累,达到顿变。-----量变到质变

现在围绕程朱理学的主题思想有:理气论 朱熹认为理和气的关系有主有次。理生气并寓于气中,理为主,为先,是第一性的,气为客,为后,是第二性-------物质就一性,精神第二性

美学思想 在朱熹的哲学体系中包含有对美与艺术的理论。他认为美是给人以美感的形式和道德的善的统一。 --------真善美是人们的追求

心性理欲论 朱熹从心性说出发,探讨了天理人欲问题 。他以为人心有私欲,所以危殆;道心是天理,所以精微。因此朱熹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朱熹承认人们正当的物质生活的欲望,反对佛教笼统地倡导无欲,他反对超过延续生存条件的物质欲望。-----------适当的物质需求是必要的,但决不是全部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什么文化为主体的文化
中文名中国传统文化 外文名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 解释: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 特点:兼容并蓄、和而不同 主要特征:时代流传 民族特色 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 儒佛道三家共存共荣 主要包括思想文字语言学术

简述儒家思想,道家(道教),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不少于3000...
人们常“儒以治世、道以治身、佛以治心”来概括,这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儒佛道三教的不同特点及其实际影响。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儒家思想:又称儒学,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宗教而称之为儒教,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汉代起指由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什么为核心?
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衍变、丰富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和独特的经济社会土壤里完成的,因而大致分为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而中国文化的主体是属于河谷型的。 第二种意见按照观念文化与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

为什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但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且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外界普遍认知的中华文化基本上就是汉文化。3.文化体系自成一派,对世界范围的影响深远。中国文化不但对日本、朝鲜半岛产生过...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华传统文化是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儒文化为主体,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延绵不断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中华传统文化亦叫华夏文化、华夏文明,是中国5000年优秀文化的...

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主体性目录
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主体性目录 一、引言 这部目录涵盖了对中国文化现代性与主体性深入探讨的论文集合,旨在反思、重塑当代社会价值观,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以及分析中国主流文化面临的挑战与价值重构。二、主题与地域文化 论文探讨了多元地域文化与现代性的交融,反思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当代议题。三、...

为什么说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儒家思想是对中国影响最深的,它是由孔子创立的,后作用于尊卑等级关键最为深重的封建社会,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在后世发展中成为中国古代主流意识。为何说它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呢?由于儒家坚持礼治与德治相结合,发挥人的主观作用,规范三五纲常,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一、三五纲常的标准儒家思想中有着深厚...

简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三、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种处贫贱而乐在其中的人生态度是一种精神享受,而此时的人格世界是一种安然、充实又自得的世界。四、学习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礼仪道德的培养礼仪道德,是贯穿于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可以说是其他一切...

国学的核心思想价值是什么
国学之意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

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是交叉关系吗
传统文化和中国文化不是交叉关系,中国文化包括传统文化。二者同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主体都是中国社会,不同的地方是传统文化是感性的沿袭,而中华文化是理性的探讨。文化特点 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

衡阳市1358638611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
郟烁伤湿: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发展历史中,积淀和形成了自己独特而伟大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表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居安思危、乐天知足、崇尚礼仪等等特征.中华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就在于“和合”二字. (1) 和合的字...

衡阳市13586386111: 宋明理学的主张有哪些可取的地方 -
郟烁伤湿: 可取的一面: 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 不可取的一面: ①、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②、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③、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④、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态度: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衡阳市13586386111: 宋明理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郟烁伤湿:[答案] 宋明理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理学一名始称于南宋,朱子曾说“理学最难”,陆九渊也说“惟本朝理学,远过汉唐”.明代,理学成为专指宋以来形成的学术体系的概念.理学有广义狭义之分....

衡阳市13586386111: 程朱理学在中国文化史的作用与影响 -
郟烁伤湿: 不管怎样,或许你认为程朱理学束缚了人的创造力,摧残了人性.但是他讲求个人的完美,和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代表的是一种气节,一种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发力.从这一点上讲,程朱理学对丰富中华文化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衡阳市13586386111: 宋明理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
郟烁伤湿:[答案] 宋明理学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有思想有见识的中国人在思考和解决现实社会问题与文化问题中所生出来的哲学智慧,它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后半期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走势,现代的中国人仍然不得不面对由它所造成的社会及文化后果.然而也正...

衡阳市13586386111: 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
郟烁伤湿: 您这个问题太大了. 一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道家、佛家,儒家讲求仁义道德,道家讲求清静无为,佛家讲求万物平等.其中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它的核心思想是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衡阳市13586386111: 朱熹的核心思想主张及实质 是什麽? -
郟烁伤湿:[答案] 朱熹继承周敦颐、二程,兼采释、道各家思想,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这一体系的核心范畴是“理”,或称“道”、“... 他把乐与礼联系起来,贯穿了他把乐纳入礼以维护统治秩序的理学根本精神.朱熹对“文”、“道”关系的解决,在哲学思辨...

衡阳市13586386111: 谈谈中国传统文学的理性精神 -
郟烁伤湿: 宋代文学理性精神一、兼济与独善之间的调适世俗地主要建构自己的文化,首先要使自己的思想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其次,世俗地主文人应该成为统治阶级思想的宣传主体;再次,世俗地主文人必须参预现实政治,并在其中发挥主...

衡阳市13586386111: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 -
郟烁伤湿: 文化的字义有多种,一般来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 中国文化有两个基本精神,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一是“以人为本”,一是“以和为贵”. 中国文化和西方、印度的文化很不一样,中国文化有着无神论的传播,有超越宗教的人本主义倾向.从孔子开始就一直把“人”看得比“神”重要.孔子说:“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重道义而远鬼神,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这应当说是极有价值的.

衡阳市13586386111: 朱熹理学的主要思想 -
郟烁伤湿:[答案] 主要思想:因为其为理学家,儒学家,教育家,关于他的理论简单是说就是一种哲学观念.是入世的哲学,是关于社会发展和人间万物的哲学,以人为中心,"理"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也是人类所憧憬的人生最高境界,是精神的理. 朱熹(1130~...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