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嬗变轨迹

作者&投稿:离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发展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春秋末、战国初,代表作有《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
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
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

扩展资料
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
先秦诸子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首先是儒家学派的孔孟思想,其次是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这两派思想在过去学者文人的头脑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常起着不同的积极或消极作用。
一般说,儒家的入世精神是积极的,但维护封建秩序的说教却有不良的影响;道家对待现实的态度是消极的,但不肯同统治阶级合作,不肯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有一些好影响。
就诗家来看,接受前者的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现实主义;接受后者的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就代表着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和作风。
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等的政论文都是从荀卿、韩非及战国其他法家的议论文发展出来的。
例如贾谊的《陈政事疏》、晁错的《论贵粟》、《论募民徒塞下》等疏,分析问题,切中时弊。而贾谊的论事,指陈利害,激切锋利,淋漓酣畅,风格尤近韩非。《论语》一书虽后人亦有摹仿,如扬雄的《法言》,王通的《中说》,但对文学则影响不大。
魏晋以后,老庄子学大盛于世,影响于我国学术思想和文学方面更大,嵇康有《养生》、《声无哀乐》、《难张辽叔自然好学》、《释私》等论,阮籍有《通易》、《通老》、《达庄》三论及《大人先生传》,纵谈名理,大畅玄风。而《达庄论》、《大人先生传》都用辞赋问答体裁,发挥老庄思想;语言形象,声韵和谐,是我国理论散文的进一步发展。
东晋时,玄言诗风独盛,孙绰、许询、桓玄、庾阐诸人之作“皆平典似《道德论》”,固不必说,就是齐梁间的文论、书札,理精语隽,为当时文坛树立爽朗的新风格,形成南朝散文的特色,也未尝不是受老庄思想及文风的影响。
唐宋以来的古文家对先秦诸子散文的爱好和学习也是很多的。著名的古文家韩愈曾以“庄”、“骚”并称,尤推崇孟子为“醇乎醇”,荀子则“大醇而小疵”。
他力排佛老,就是继承孟子辟杨墨的战斗精神。其文如《原道》、《与孟尚书书》、《送王秀才序》等篇,精神面貌都接近《孟子》。《答李翊书》论为文以学养并提,实由孟子知言养气之说而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老子:哲学思想 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他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认为一切由道生出。
朴素辩证法思想 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物万事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例如有无、刚柔、强弱、祸福、兴废等等,它们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联结的。
认识论 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知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他还宣扬「涤除玄览」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反对启迪民智,要人们做到「绝圣弃智」,「绝学无忧」。他认为,「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因此,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社会历史观

老子主张「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他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消极思想。

对中国哲学的影响

老子首先提出了「道」这一最高的哲学概念,以「道」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本原,对于历代的思想家曾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政治思想

庄子
庄子对现实十分悲观,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作是加在人身上的刑罚。他认为仁义是一种黥刑,是非是一种劓刑。他在《应帝王》中所推崇的上古帝王就是个睡得安安稳稳,醒时无思无虑的浑浑噩噩的人。庄子这些言论虽然是对当时统治者的「仁义」和「法治」的抨击,但他提出的治理社会的方案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哲学思想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学风、文风。庄子用相对主义的理论回答了先秦哲学中「天人」之辩和「名实」之辩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天道观

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理,讲天道自然无为。但在「道」和「物」的关系上,他具有与老子不同的明显泛神论色彩。他认为形体产生于精神,而个别精神产生于「道」。但他又说:「通天下一气耳。」认为道即气,道作为世界统一原理,不是在天地万物之外的「造物者」,而是一切事物内在的原因,因此带有泛神论因素。他用「周、遍、咸」三个词来形容道的无所不在,认为天道瞬息万变,充满天地。他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虚满、生死都只是一时的现象,其形态是绝不固定的。他过分强调了绝对运动,由此导致否定相对静止,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认为,从道看来,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宽大、狡诈、奇怪、妖异等等,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差别,从而形成了相对主义的理论。

人道观

他认为自然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人为的一切都是不好的。因此,不要以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去对抗自然命运,不要以得之自然的天性去殉功名。从这种自然原则出发,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具备了理想人格的人就是无条件地与自然为一的「至人」。庄子认为真正获得自由的「至人」是无所待的,这样的至人超脱于是非、名利、生死之外,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秘境界。

认识论

在「名实」关系方面,庄子以相对主义作为认识论基础。他认为,感觉经验是相对的,理性思维更是如此。认识是否正确,是没有确定的客观标准的。庄子认为诸子百家「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原因在于是非产生于主观片面性。主观是受自己存在的条件限制的,即所谓「囿于物」。这就叫「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而这种是非争辩,都是对道的全面性的歪曲,所以,是非是无法辩明的。他还认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从道的观点来看,是非、彼此、物我都是一样的。庄子还对逻辑思维能够把握宇宙发展法则的观点提出了种种责难。他认为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

美学思想

庄子认为人类生活应当一切纯任自然,这样就能超出于一切利害得失的考虑之上,解除人生的一切痛苦,达到一种绝对自由的境界。这种与「道」合一的绝对自由境界,在庄子看来就是唯一的真正的美。庄子提倡的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实质上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庄子关于通过「心斋」、「坐忘」而与「道」合一的理论,一方面带有神秘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又包含了对审美经验的深刻理解。庄子美学思想有着素朴的辩证观念和批判精神。它多方面地揭露了阶级社会中美与真、善之间所存在的尖锐矛盾,以及美与丑区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一类看来是厌世虚无的说法中,庄子及其后学朦胧地意识到随着阶级社会的产生出现了物统治人的现象。庄子美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儒家美学强调美善统一而对美自身的价值和特征认识不足的缺陷,历代对审美与艺术特征有深刻理解并且对儒家思想表现了叛逆倾向的美学家、文学家都曾受庄子美学思想的影响。

历史地位

庄子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融合儒、道,「祖述老庄」。玄学的代表人物向秀、郭象作《庄子注》,东晋南北朝盛行的佛教般若学中渗入儒、道思想,很多名儒研究庄子的思想。宋明理学也以儒为主,融合道、释。这些都反映了庄子思想的影响。明清之际王夫之所著《庄子通》和《庄子解》,对庄子「不避是非」、「逃之空虚」等消极避世思想提出了批评,同时吸取和发挥了庄子相对主义中包含的辩证法因素。庄子的著作,今存《庄子》一书。海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其中内篇为庄子本人著作,外、杂篇为庄子后学或道家其他派别的著作,只是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庄子的思想。也有学者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认为外、杂篇反映的是庄子的思想。

【列子】
道教经典。又称《冲虚真经》。《列子》思想文风皆近似《庄子》,多寓言故事。其《黄帝》、《汤问》篇描绘仙界奇景和至人、神人灵异故事。《周穆王》篇记述穆王西游昆仑山,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事。皆可为道教宣扬修道成仙思想提供依据。《黄帝》篇又论述养生之道,认为声色厚味、爱憎利害皆伤神乱性,舍此始能得道飞升。亦可为道教修身养性者利用。

鬼谷子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庞演义》)。
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因此,历来学者对《鬼谷子》一书推崇者甚少,而讥诋者极多。其实外交战术之得益与否,关系国家之安危兴衰;而生意谈判与竞争之策略是否得当,则关系到经济上之成败得失。即使在日常生活中,言谈技巧也关系到一人之处世为人之得体与否。当年苏秦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合纵六国,配六国相印,统领六国共同抗秦,显赫一时。而张仪又凭其谋略与游说技巧,将六国合纵土蹦瓦解,为秦国立下不朽功劳。所谓「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潜谋于无形,常胜于不争不费,此为《鬼谷子》之精髓所在。《孙子兵法》侧重于总体战略,而《鬼谷子》则专于具体技巧,两者可说是相辅相成。

【孙子】

孙武,中国古代军事学家,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奠基人。春秋末期吴国将军。字长卿,齐国乐安(今山东博兴北,一说惠民)人。生卒年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公元前五世纪初。因齐国内乱,孙武出走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员推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被重用为将。吴、楚争夺霸权,长期战于江淮。孙武与伍员等辅助阖闾制定袭楚方略,使楚疲于奔命,国力耗损。吴国「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史记·伍子胥列传》),以一隅之地而称霸,孙武起了重要作用。所著《孙子兵法》,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在中国和世界军事史上,最早比较系统地涉及战争全局问题,首次揭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指导战争的普遍规律,总结了若干至今仍有科学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是不朽的军事名著。

【墨子】

墨子,中国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哲学政治思想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判断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

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同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逸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逻辑思想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含有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影响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后来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荀子】

荀子(约前325~前238)中国战国末期哲学家,教育家。先秦唯物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今山西省南部)人。据说他15岁就到齐国稷下「游学」,后成为稷下有威信的领袖。曾于公元前264年左右应聘入秦,从儒家立场出发,提出用「节威反文」的和缓方式实现统一的建议,没有被秦国统治者采用。后游学赵国、楚国,受春申君委任作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令。晚年,他积极从事教学和著述,总结百家争鸣的理论成果,创立了先秦时期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体系。其思想反映在《荀子》一书中,比较全面地总结了先秦百家争鸣中提出的一些重要哲学问题。

荀子适应封建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运用「解蔽」方法,在对战国以来百家之说进行全面批判总结的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思想体系,对先秦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他的理论贡献中也包含着严重的历史局限性。荀子作为先秦诸子哲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对韩非、王充、柳宗元、刘禹锡乃至近代的严复、章太炎等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荀子的学说长期被认为有别于儒家正统思想,所以它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没有取得正统地位。

【公孙龙子】

公孙龙(约前325~前250)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战国末年赵国人。能言善辩,曾为平原君门客。他提出了「离坚白」、「白马非马」等命题,认为对于「坚白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无坚也」;「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无白也」,强调视觉与触觉的差异故「坚白石二」。又分析一般与个别的关系,强调「白马」(个别)与「马」(一般)的区别,得出「白马非马」的结论。公孙龙还提出「唯乎其彼此」的正名理论,强调「名」必须有确定性,此名专指此实,彼名专指彼实。他还就概念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有关概念异同关系的重要见解。公孙龙的观点夸大了事物和概念的差别性,否定了事物和概念的同一性,但他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诡辩家,其许多观点具有开创性,推动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发展。《汉书·艺文志》载公孙龙著《公孙龙子》是研究公孙龙思想的主要资料。
【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时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韩国人,出身于贵族世家,把荀子著作传到秦国,得到秦王嬴政的赞赏。后为秦臣李斯、姚贾陷害下狱,被迫自杀。

韩非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道。他对老子道的概念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客观物质性的内容。认为道是天地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据,它又体现在各种事物之中,制约着自然四时与社会人事,是体现在客观事物产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的客观规律。韩非同时也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改造、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韩非对辩证法做出了较大贡献。他首倡「矛盾之说」,韩非认为,所谓矛盾,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和对立是普遍存在的。他列举了「短长、大小、方圆、坚脆、轻重、白黑」等对立的范畴。指出矛盾有多种多样的表现。韩非认为,矛盾双方的地位不是固定不变的,可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他认为在导致矛盾转化的条件中,内因固然有决定的作用,外因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在认识论方面,韩非主张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反映,他强调认识的目的性与功用性,认为一切言论都必须有的放矢,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韩非在认识论上的贡献还在于提出了「参验」的观点。他认为,人们的言辞是否可靠,观点是否正确,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际功效及其分析、比较等手段加以验证。韩非的社会历史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强调社会的进化,注重当前的现实,反对「是古非今」的复古主义;另一方面,他比较重视物质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试图探索引起社会变化的物质原因。

韩非从其政治思想出发,讨论了形名逻辑。在韩非看来,要实现法术之治,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法律概念,确定法律标准。韩非的形名逻辑是先秦逻辑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所提出的「审名」和「明分」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其参验思想推动了古代归纳逻辑的发展,矛盾之说则丰富了关于逻辑规律的理论。但是,由于韩非把逻辑思想与其政治思想纠缠在一起,因而大大影响了他对思维形式作更深入的探讨。韩非的哲学思想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的矛盾之说因过多强调对立面的斗争而把矛盾对立绝对化。认识论上,他在强调认识功用和目的的同时表现了狭隘的实用主义倾向。在历史观方面,他坚持帝王决定社会历史进程的英雄史观,鄙视群众的作用。

论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与演变
徐柏青
(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摘 要〕 先秦诸子散文以立意为宗,说理见长,体裁上属于论说文,代表著作主要有《论语》《墨子》《孟
子》《庄子》《荀子》《韩非子》。《论语》为语录体,虽有少数篇章具有政论性质,但更多的是简单的判断和结
论,属于论说文的萌芽或雏形。《孟子》对《论语》的超越主要表现为以对话的形式结构成具有论说文性质
的篇章,以及高超的论辩艺术。《墨子》明显表现出由“对话”为主向“专论”为主的过渡,且注重论证,讲究
逻辑的严密和说理的充分,奠定了论说文的基本范式。《庄子》则摆脱了语录体而发展成专题性论文,特别
是以“寓言”组成瑰丽篇章的表达方式,章法结构的奇妙,形成了独特风格,开辟了全新境界。论述以形象
思维为主,但不排斥逻辑思维,使哲学的抽象性和文学的生动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荀子》基本上是成熟
的专题论文,不仅析理精微,议论透彻,论述周详严密,而且遣词造句,十分讲究修辞艺术,标志着论说文体
的成熟。《韩非子》继承和开拓了《荀子》论说文的体裁,并使之进一步完善与定型。其文多属政论,内容
丰富,体式多样,长于驳论;无论立论还是驳论,都长于矛盾律的运用,成为后世论说文体的楷模。
〔关键词〕 诸子散文;论说文;发展演变
〔中图分类号〕I2071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4733 (2009) 0520001208
  先秦诸子散文,亦称哲理散文或学术散文,主要产
生于春秋战国时代。众所周知,就文体而言,先秦诸子
散文与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代表的先秦历史散
文不一样,历史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叙”,叙述历史事件
的发生、发展及其结局,并力图揭示历史发展演变的轨
迹。而诸子散文的主要特点是“论”,它们以立意为宗,
说理见长,重在表达思想主张与哲学观点。因此,从文
体上看,历史散文属于记叙文;诸子散文则属于论说文。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论说文的基本特征来论述先秦
诸子散文的特点,从而揭示出先秦诸子散文发展演变的
轨迹。史料记载先秦诸子散文十分丰富,但从论说文发
展演变的角度看,我们认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主
要有《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这些著作,不仅反映出先秦诸子散文由语录体、对话体
到语录与对话的连缀成篇,再到较为系统完整的长篇大
论的发展演变过程,而且也反映出作为论说文的先秦诸
子散文由论断到论证,由简单到繁复的发展演变的轨
迹。
(一)
  先秦诸子散文的最早作品,无疑是《论语》。《论
语》主要是孔子的语录,也是一部说理散文,大约在战国
初年,由孔子的弟子后学编纂而成。作为最早的说理散
文,《论语》的最主要特点,是记录了孔子作为思想家、教
育家的许多著名言论,特别是“孔子有些论政之语,代表
着儒家早期的政论文章。”[ 1 ]如:子曰:“为政以德,譬如
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
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
政》)话语虽然简短,但政治观点却表达得颇为充分。又
如: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
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这是孔子对
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子产的评论,在这简短的评论中,
也明显地表达出孔子的政治主张。在《论语》中,我们还
可以看到一些有如政治短评的文章。如:
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
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
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民不议。”
(《季氏》)
这段文字,主要从政权归属和群众舆论两方面,论
述了所谓“天下有道”与“天下无道”的显著差异,见解
精辟而用语简要。其特点是:直抒己见,要言不烦,极有
深度,对于历史和现实,是深有感受的[ 1 ] 。同时,《论语》
中还有一些由对话构成的篇幅较长的文章,而这类文章
有的则表现出一些论说文的因素。如《季氏》篇首章: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
事于颛臾。”孔子曰:“求! 无乃尔是过与? 夫颛臾,昔者
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
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
“求!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
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
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
为子孙忧。”孔子曰:“求!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
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当作贫)而患不均,不
患贫(当作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
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
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
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按照对话的过程,文章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
冉有、季路把“季氏将伐颛臾”的消息告诉了孔子,孔子
当即表示季氏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并列举了三点理
由:颛臾原先本来就是鲁国担任东蒙山祭祀的主持者;
颛臾本来就在鲁国的疆域之内;颛臾本来就是向鲁国称
臣,并无二心。既然如此,为什么要讨伐他呢? 第二层,
写冉有明白了孔子的态度后,连忙为自己辩解:“夫子欲
之,吾二臣皆不欲也”,企图推脱责任。而孔子并不放过
他,随即进行了驳斥:先引用良史周任的名言作理论依
据,强调要职责相符;接着用一个比喻,批评冉有、季路
失职;最后再用一个比喻,既批评了冉有、季路未尽到职
责,也谴责了季氏的兼并行为。第三层,写冉有既辩解
无效,推脱不掉,便直接说出了讨伐颛臾的理由:“今夫
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听
后,则对冉有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正面阐述了自己的
政治主张,即“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修文德”使远
人归服;并且深刻指出,季氏这样做,只会激化鲁国的内
部危机,后果严重。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季氏将伐颛臾》这
篇文章虽然是孔子与学生的对话,但是这个对话却是围
绕“季氏将伐颛臾”的是与非这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的。
文章既有孔子对冉有的批评驳斥,也有孔子政治主张的
正面立论,既有客观事实的分析,也有理论的阐述,不仅
表达了为政的观点,而且抒发了充沛的感情。其特点是
批驳有力,说理充分,不仅主旨鲜明,而且层次清晰,结
构严谨。这样的文章,既不同于《尚书》里的诰诫,也不
同于《左传》中的辞令,而是带有坐而论道性质的政论文
章[ 1 ]。
然而,从总体上看,《论语》作为说理散文还只是处
在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为它的“许多论点都只有简单
的判断和结论,看不到严密的推论过程。而且他们多数
皆极简短,大部分篇章属于散文的萌芽或雏形。”[ 2 ]。
如:“巧言令色,鲜矣仁! ”(《学而》)“《诗》三百,一言以
蔽之。曰:思无邪。”(《为政》)“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
哉! 吾从周。”(《八佾》)“《关睢》,乐不不淫, 哀而不
伤。”(《八佾》)“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
仁》)“德不孤,必有邻。”(《里仁》)“知之者,不如好之
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中人以上,可以语
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知者乐水,
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 仁者寿。”(《雍
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雍也》)“三军可夺
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
之后凋也。”(《子罕》)“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
惧。”(《子罕》)“如有王者, 必世而后仁。”(《子路》)
“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
而不泰。”(《子路》)“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贫而无怨难,
富而无骄易。”(《宪问》)“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卫灵公》)“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卫灵
公》)“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乡愿,德之贼
也。”(《阳货》)等等。这些见录于《论语》的孔子的著名
言论,都是独立成章的,深刻地反映出孔子对社会和人
生、政治和哲学、教育和文学的深刻思考,的确十分精
辟,因而成为后世永远的经典名言。但是,从论说文的
角度看,这些独立成章的经典名言,只是一些简单的判
断而没有论证和分析。如果就这些判断和结论问一个
为什么,如为什么“巧言令色”的人很少有“仁德”? 为
什么说“《诗》三百”是“思无邪”的? 为什么“里仁为
美”? 为什么“德不孤,必有邻”? 从中却难以找到明确
的答案。因此,这些独立成章的经典名言,只能看作是
零散的论点或论断,还不是论说文。当然,孔子作为杰
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在授徒讲学时绝对不可能只是
提出观点而不作任何论证和阐述,之所以出现这种情
况,这恐怕是记录者和整理编纂者的原因了。也就是
说,孔子在提出这些观点时应该是有论证和阐述的,也
许是他的学生们在记录的时候,只是记录了一些主要观
点,而没有记录下孔子的论述,也许是整理和编纂者在
整理和编纂《论语》时,为了书写的方便而省略了这些观
点的论述,因而也就出现了《论语》中具有论断性质的经
典名言多,而严密的推论过程缺失的现象。对此,刘大
杰先生曾作过这样的解释:“因为当时的物质条件的贫
弱,无论在历史或是哲学上的表现,都只能做到大纲的形式。详细情形,一切都待于口语的解说。”[ 3 ]尽管“因
为当时的物质条件的贫弱”,而造成《论语》文章严密的
推论过程的缺失,但是,这并不影响《论语》在我国散文
发展史上的崇高地位,作为早期的说理散文,《论语》的
贡献仍然是巨大的。
(二)
  《孟子》一书的问世,标志着先秦诸子散文进入到一
个新的阶段。与《论语》相比,《孟子》给人最为鲜明的
印象是文章形式有所发展,虽然还以语录体为主,但是
三言两语式的独白越来越少,对话较长,它已将简明扼
要的语录,发展为长篇大论[ 4 ]。
然而,如果把《孟子》中那些独白式语录与《论语》
中独白式语录相比较,我们就会发现,《孟子》中有许多
独白式的语录体文章,已具有专题论文的性质。如《天
时不如地利章》: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
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
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
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
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文章的主旨十分明确,即高度强调“人和”的重性。
具体地说,就是阐明了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
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即能
不能实施仁政。观点正确,论证严密有力,章法严谨,逻
辑性很强。又如《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章》,阐述孟子关于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理论,专题论文的性质亦十分鲜
明: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
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
天下可运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
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
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
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
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
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
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
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
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
不足以事父母。”
文章首先开宗明义,简明地提出了“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的观点,并以“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
政矣”加以证明,从而增强了论辩的力量。为了使这一
观点更加成立,接着又以“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
怵惕恻隐之心”———这种人之常情,亦即社会生活的经
验为依据作进一步论证,从而使“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观
点更加确凿。既然“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即“恻隐之
心”,那么相应地也就应该具有“羞恶之心”,“辞让之
心”,“是非之心”, 于是也就顺理成章地得出人皆有
“仁”、“义”、“礼”、“智”四大善端,即“人性皆善”的结
论。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理论对于人生修
养的重大意义。
如果再将《孟子》中由对话组成的篇章与《论语》中
的对话篇章相比较,我们又会发现,《孟子》中许多“对话
较长”的篇章,论说文的性质则更加明显,甚至可以说这
类篇章就是以对话的形式结构而成的论说文。例如《齐
桓晋文之事章》的主旨就是宣扬孟子关于“王道”的主
张,虽然由对话构成,却具有论说文的一般特征,即观点
鲜明,论证较为充分而逻辑推理较为严密。文章以“保
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作为全篇立论的总纲,然后以齐宣
王与孟子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逐层深入,从而全面、集
中地论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其论证的过程大体上可
以作这样的概括:王天下的关键在于保民;保民的前提
是要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要不断发扬推广,即善
于推恩;推恩的具体表现是摈弃武力征战,重视富民、教
民。可谓先后有序,环环相扣,结构严谨,论证有力。
由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与《论语》相
比,《孟子》文章的确有了很大的进步,特别是像《齐桓晋
文之事章》这样长篇对话的篇章,不仅观点鲜明,而且也
具有论证较为充分,逻辑推理较为严密的特点。尽管如
此,但是,从论说文的文体特征的角度来看,《孟子》文章
仍然存在着主要是语录体形式,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
的论说文的局限。
我们认为,在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孟
子》的主要贡献并不在论说文文体方面,而主要表现在
高超的论辩艺术。孟子是当时有名的“好辩”者,他自己
也承认自己“好辩”,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为
了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也为了从容应对论敌的责难,
所以孟子不得不“好辩”。从《孟子》中,我们可以看到,
孟子在论辩中,特别善于抓住所论问题的要害,进行剖
析和逻辑推理,重视把握论辩中的主动权,洞察矛盾变
化情况,总是按照自己的意图,将对方引入“埋伏圈”内,
使其“就范”[ 5 ]。这里,仍然以《齐桓晋文之事章》为例,
因为这一章不仅是以对话的形式结构而成的具有论说
文性质的代表作,而且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论辩
艺术。如前所述,此文的主旨是宣扬孟子关于“王道”的
主张,文章是这样开头的: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
曰:“仲尼之徒,无道齐桓、晋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从齐宣王的提问,我们可以看到,齐宣王所要学的
是“霸道”,而孟子所要宣扬的则是“王道”,对“霸道”不
愿讲,也不屑讲。可是现在面对齐宣王的提问,该作如
何回答? 如果直接抨击“霸道”,那么这个谈话就无法进
行,孟子要说服齐宣王行“王道”的意图也就无法实现。
于是孟子便采用求同存异的战术,设法把对方引入到自
己设置的论辩内容的范围之中。因此,他先用“仲尼之
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云云,轻轻地把齐宣王的问题推掉;
然后用“无以,则王乎”一语,把问题拉到自己设置的轨
道上来。尽管齐宣王对“王道”并不怎么感兴趣,但他有
“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大欲,也就是有
称霸中原,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行“王道”也可以不战而
统一天下,这“统一天下”正是孟子和齐宣王的“同”。
正因为有这样一个“共同点”,所以齐宣王就想听听关于
“王道”的问题,于是就有了“德何如则可以王矣”的发
问,这也就足以证明齐宣王的这种心态。这样,孟子也
就以“保民而王”为中心,抓住齐宣王“以羊易牛”的所
谓的“不忍”,轻而易举将他引入到自己的“埋伏圈”内,
使他想逃也逃不了。之所以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除了孟
子在论辩中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重视把握主动权,善
于揣摩对方的心理,洞察矛盾变化情况之外,也还在于
孟子善于运用类比归谬,欲擒故纵,反复诘难的论辩技
巧。例如,当孟子肯定齐宣王“以羊易牛”是“不忍”,
“是心足以王矣”而使齐宣王情绪很激动后,孟子立即将
话锋一转:“王无异于百姓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
知之?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这一发
问,马上又使齐宣王茫然不知所措。又如在对于“王道”
的“为”和“不为”的论辩上,孟子同样采用了这种类比
归谬的方法: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
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曰:“否。”
这里提出的是两个明显自相矛盾、人人都会予以否
定的问题,自然齐宣王也只能做出否定性的回答。于是
孟子立即诘难: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百姓者,独何如? 然则
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
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
也。”
总之,孟子在论辩中很讲究论辩的艺术,随时变换
方法,有时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时设问陈疑,类比归
谬;有时欲擒故纵, 请君入瓮; 有时因势利导, 迂回包
抄[ 6 ] ,表现出论战性强,言辞机敏,感情充沛,形象逼真,
气势雄健,锋芒毕露,咄咄逼人的特色。《孟子》文章的
这种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对后世论说文的写作产
生了重大影响,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贡献。
(三)
  在先秦诸子散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墨子》作
出了重大贡献,居功甚伟。《墨子》是一部包括墨子及墨
家各派学说的著作,但是,《墨子》与《孟子》谁先谁后?
则有不同的看法。长期以来,无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还
是中国古代散文史著作,大多是把《墨子》置于《孟子》
之前,而把《孟子》置于《墨子》之后。当然,从墨子和孟
子二人的生存时代来看,墨子当然早于孟子,然而从《墨
子》和《孟子》二书产生的年代来看则未必然。郭预衡先
生曾经说过:“墨子其人的生存时代也许在这之前,但
《墨子》成书的年代应在以后。墨子的言论乃是墨家各
派所记、都是经过整理的。其成为一书,也不在一时,不
出一手。”[ 1 ]谭家健先生则说得更加明确:“从总体上看,
《墨子》写定并集结成书当在《孟子》之后。”[ 2 ]因此,本
文将《墨子》放置《孟子》之后论述,这或许更能真实地
反映出先秦诸子散文发展演变的历史轨迹。
与《孟子》相比较,《墨子》的文体已明显地表现出
由“对话”为主向“专论”为主的过渡。其鲜明的体现,
就是《墨子》各篇出现了简明扼要的标题。这些标题不
再是《论语》《孟子》那样取每篇的首章首句,并非可有
可无,而是《墨子》文章的中心论点,它犹如一根红线,贯
串全篇,起到了概括全篇中心思想的作用。如《尚贤》
《兼爱》《非攻》《明鬼》《非乐》等,都是如此。这些文章,
不仅有中心论点,而且谋篇布局亦颇有章法,纲目昭然,
层次分明,可以说已构成颇具规模的“专题”论说文。当
然,其中有些篇章语录体特征较明显,如《尚贤上》《非乐
上》等,但是,与《论语》《孟子》不同的是,它们不再是各
自孤立的存在,而是围绕中心论题连缀而成一个整体。
就每段语录而言,都是该篇文章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有机
组成部分[ 5 ]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论说文
的基本范式是由《墨子》奠定的。
不仅如此,作为以“专论”为主的《墨子》,其文章还
十分注重论证,讲究说理的充分和逻辑的严密,颇有自
觉为文的倾向。例如《兼爱上》,首先提出“圣人以治天
下为事者,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乃)能治之;不知乱之所
自起,则不能治”的观点,接着以“医之攻人之疾者”,
“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不知疾之所自起,则弗能
攻”为喻进行论证,从而得出“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不
可不察乱之所自起”的结论。这段文字虽然是在提出论
题前所进行的论证,但在全文中却十分重要,为下文提
出“乱何自起,起不相爱”的观点作了很好的铺垫。所以
下文紧接着论述“乱何自起”:起于父子、兄弟、君臣“不
相爱”,不仅如此,“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亦然”、“虽至
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亦然”。在充分论述了
“天下之乱物,具此而已”从而得出“察此何自起? 皆起
不相爱”的结论之后,文章又正面提出了“兼爱”的主张,即“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
国”,并通过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的论证,最后得出“故天
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大量删节)
正是矛盾律的成功运用,使《韩非子》文章形成了一
种不同于此前诸子散文的独特风格,而这也是《韩非子》
文章能够超越此前诸子散文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 考 文 献]
[ 1 ]郭预衡. 中国散文史[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15、118、118、125、1581
[ 2 ]谭家健. 中国古代散文史稿[M ].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122、145、128、114、1141
[ 3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卷[M ]. 天津:百花文艺
出版社, 19991571
[ 4 ]谭家健. 中国古代散文史稿[M ]. 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6. 1071赵义山,李修生. 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
卷) [M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401
[ 5 ]赵义山,李修生. 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 [M ]. 上
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40、31、30、421
[ 6 ]刘衍. 中国古代散文史[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50、53、58.
[ 7 ]张耿光. 庄子全译[M ]. 贵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1. 48.
[ 8 ]王先谦. 庄子集解[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7. 4.
[ 9 ]阮忠.《庄子》创作论[M ]. 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
社, 1993. 1541
(责任编辑:刘建)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及其文体特点...
1、第一阶段是春秋末、战国初,代表作有《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2、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

先秦诸子散文有何特点,有什么作品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1、在思想内容上,先秦诸子散文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2、在文风上,先秦诸子散文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

先秦诸子散文在文体,艺术表现手法上经过了怎样的变化?
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诸子散文也颇具特色,如寓言、比喻、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使其文辞华美,意蕴深厚。同时,诸子散文也注重语言...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什么为主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哲理性著作为主。先秦诸子散文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什么为主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第一阶段:《论语》 《墨子》语录体为主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墨子》:...

什么是先秦诸子散文?
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代表了先秦说理散文的最高成就。这些诸子散文,尽管繁简不一,文体有别,风格各异,但它们的发展过程乃是由简而繁,由梳而密,由杂碎而严谨系统,文学的色彩也愈加浓厚。其中以《庄子》、《孟子》、《韩非子》和《荀子》最具文学价值。

先秦主要都有哪些历史散文?试述它们各自的体例、作者、成书年代。_百度...
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以( )为主?
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

先秦著名的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的先秦诸子散文有《论语》《墨子》等。《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先秦诸子散文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孟子》等。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

临沂市17297815466: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及其文体特点是什么?急求答案 -
郝习螺内:[答案] 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语录体散文,如《论语》《墨子》.第二阶段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如《庄子》《孟子》.第三阶段是专题议论文,标志着先秦散文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如《荀子》和《韩非子》.

临沂市17297815466: 先秦代表文学体裁 -
郝习螺内: 代表文体:散文. 1、历史散文: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

临沂市17297815466: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史表 -
郝习螺内: 1、先秦 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以论说为主,如《论语》《孟子》《庄子》;历史散文是以历史题材为主的散文,凡记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文章和书籍都是历史散文,如《左传》. 2、两汉 西汉时期的司马迁的《史记》把传记...

临沂市17297815466: 帮忙找几篇文章: 诸子散文的文化意义要求1500左右层次清楚最好分三部分
郝习螺内: 1、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代各个学派阐述自己的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思想各据一端,精彩纷呈.正因为它是随着争辩的风气而发展起来,其基本趋向就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2、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临沂市17297815466: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
郝习螺内: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

临沂市17297815466: 做题,中国古代文学 完成悬赏100分 -
郝习螺内: 1.先秦文学是中国的______时期,这个时期的文学呈现出_____的特点. 2.先进看到的我国古代神话大多散存于<___>.<___>等文献中,有<___>等创世神话,有<___>等表现中华名组悲剧精神的神话. 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因其收录诗...

临沂市17297815466: 谁知道古代文学史上,各种文体的发展演变史??比如,说理散文,叙事散文,赋……
郝习螺内: 先秦为诸子百家的散文,多以说理.述史为主,汉朝.三国.魏晋南北朝盛行辞赋.古体诗,隋唐五代近体诗空前发展,宋代为词,元盛曲,明清两朝小说发展达到巅峰.此为各朝文体. 小说:魏晋开始出现志人志怪小说(如干宝所著《搜神记》),唐朝出现传奇小说(如李朝威《柳毅传》),宋元开始流行拟话本.话本小说(如《清平山堂话本》),明清两代小说发展至巅峰(如 四大名著).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