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怎么翻译?

作者&投稿:蒯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现代文翻译?~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

翻译:奖励和惩处官吏,不应该有所区别!
原文: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51)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翻译: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1.作品鉴赏
前出师表
《出师表》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三国时期,曹魏国力最强,孙吴次之,而蜀汉最为弱小。当刘备病卒于白帝城(今重庆奉节县东)时,他留给诸葛亮的是内外交困的局面和一个年幼无知、扶不起来的接班人。在这种危难关头,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义承担了蜀汉的全部实际责任,对内严明法纪,奖励耕战;对外安抚戎羌,东联孙吴,积极准备北伐曹魏。经过几年的努力。蜀国力量有所加强,呈现“国以富饶”“风化肃然”的局面,于是诸葛亮率军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以图中原。就当时形势分析,且不说蜀魏两国实力悬殊,仅“劳师以袭远”这种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诸葛亮仍坚持铤而走险,(先后六次统兵伐魏)并表现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兴复汉室是先主刘备的遗愿。后主刘禅尽管昏庸无志,诸葛亮还要竭忠尽智地辅佐他,尽管刘备有“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诏,他也不存半点僭越之心,因为后主是先主的遗孤。“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是读葛亮出师北伐的精神力量,也是他后半生全部活动的精神力量。《出师表》正是在淋漓尽致地解剖了这种精神的实质从而表现出这位社稷之臣的全部品格这一点上,显示了它独特而巨大的感染力。诸葛亮的忠肝义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精神,在封建社会里被视为臣子的大节,普遍受到推崇:而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这种精神更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如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赞颂的“时穷节乃现”,“鬼神泣壮烈”,一封奏疏能千百年被视为“至文”而流传不朽,主要原因在这里。
由于此文是奏章,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前向刘禅陈述意见,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张,因此全文以议论为主。由于诸葛亮要让刘禅知道创业的艰难,激励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因而文中兼叙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又由于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披肝沥胆相待,因而言词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具体地说,前部分重在晓之以理,后部分重在动之以情。总的是以议论为主,融以叙事和抒情。全篇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清朝丘维屏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明白剀切中,百转千回,尽去《离骚》幽隐诡幻之迹而得其情。”屈原是在遭谗毁、被放逐的处境中写出《离骚》的,因而采取幽隐诡幻的表现手法。诸葛亮处境跟屈原正相反,但《出师表》感情充沛的特点和所表达的忠君爱国之情却是一脉相通的,率直质朴的语言形式是和文章的思想内容统一的。此文多以四字句行文,还有一些整齐工稳的排比对偶句式,如“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体现了东汉末年骈体文开始兴起的时代风尚。此文有大量合成词,是出于诸葛亮的首创,不少词经诸葛亮的提炼,后来都用为成语,如“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斟酌损益”“感激涕零”“不知所云(言)”等。
2.写作背景
公元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223年,刘备病死,将 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
《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临行伐魏前写给后主刘禅的奏章,文中以恳切的言辞,劝说了后主要继承先帝遗志,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达了诸葛亮对先帝的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以及效忠刘氏父子的忠心。
《出师表》传世有二,为《前出师表》,另有《后出师表》。因建兴六年诸葛亮率军出散关前,给刘禅又上一表,即为《后出师表》。

翻译:奖励和惩处官吏,不应该有所区别!

原文:

前《出师表》

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 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8)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9)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13)先帝遗德,恢弘(15)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 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 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51)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翻译:

先帝创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如今天下分为三国,我们蜀汉国立困弊,这真是危急存亡的时刻啊。然而侍卫臣僚在内勤劳不懈,忠心的将士在外舍身忘死,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在您的身上进行报答。您应该广泛听取臣下的意见,以发扬光大先帝遗留下的美德。激发志士的勇气,不应当妄自菲薄。援引不恰当的譬喻,以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

宫禁中的侍卫、各府署的臣僚都是一个整体,赏罚褒贬,不应有所不同。如有作恶违法的人,或行为忠善的人,都应该交给主管官吏评定对他们的惩奖,以显示陛下处理国事的公正严明。不应该有所偏爱,使宫内宫外执法不同。

侍中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是善良诚实、心志忠贞纯洁的人,因此先帝选拔他们留给陛下。我认为宫中之事,无论大小,都去咨询他们,然后施行,必能弥补缺失,集思广益。

将军向宠,心性品德善良平和,又通晓军事。过去经过试用,先帝称赞他很有才能,因此众人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我认为禁军营中的事都去咨问于他,必能使军队和睦,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所以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先帝在世时,每次与臣谈论这事,未尝不叹息而痛恨桓帝、灵帝时期的腐败。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忠贞善良、守节不逾的大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复兴,就会指日可待了。

我原本一个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只想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求在诸侯间扬名显身。先帝不因为我卑微鄙陋,而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中来拜访我。向我询问天下大事,由此使我感动奋发,而同意为先帝奔走效力。后来遭遇失败,我在军事失利之际接受任命。形势危急之时奉命出使,从这以来二十一年了。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接受遗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托付的事不能完成,有损于先帝的英明。因此五月渡泸南征,深入不毛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兵甲已经充足,我应当勉励统率三军,北定中原,以便竭尽我拙劣的能力。扫除奸邪、兴复汉室、返还旧都。这是我用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置日常之事,决定取舍损益,毫无保留地贡献忠言,那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

希望陛下把讨伐汉贼、兴复汉室的任务交给我去完成;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以告于先帝的英灵。如果不能进献增进圣德的忠言,那就责备郭攸之、费祎、董允的怠慢。已表明他们的过失。陛下也应当谋求自强,征询臣下的意见,考察并采纳正确的言论,深思先帝的遗诏。臣蒙受大恩,不甚感激。

现在即将远离,一边写表,一边流泪,真不知该说些什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

原文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陟:奖励,罚:惩罚,臧:升官,否:降职!连来就是奖励和惩处官吏,不应该有所区别!

原文(节选)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译文:

皇宫中和朝廷里的大臣,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有所不同。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和忠心做善事的人,应当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而不应当有偏袒和私心,使宫内和朝廷奖罚方法不同。

陟(zhì):提升,提拔。

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意思是“评论人物的好坏”。臧否:善恶。

异同:这里偏重在异。



陟:有鼓励、提拔、晋升的意思
罚:是惩罚的意思
臧:好的,善
否:坏得,恶
陟罚臧否,现在是个成语,表示鼓励(提拔)好的,惩罚坏得
宜:应该
异同:不同
不宜异同:不应该有什么不同
这段话结合课文进行翻译是承接上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意在表达 赏罚这件事,在宫中(宫中臣子)和府中(丞相府中臣子)应该是一个整体,不应该有什么差别。
此处不是说赏罚的力度差别,而是不希望朝中或者是丞相府中出现包庇行为,因为是某人的亲信而不给奖赏或者免于处罚。


刘备遗诏翻译
陟罚臧否:升降官职,评论人物好坏。(15)异同:偏义词,偏义于异。(16)作奸犯科:做奸坏的事情,违反法纪法规。作奸,干坏事。科,科条,法令。及,以及。为,做。(17)宣付有司论其刑赏:应交给主管官吏,判定他们受罚或受赏。有司,官吏,此指主管刑赏的官吏。论,判定。(18)昭:显示。7.古文翻译张昭辅吴收藏98...

出师表的问题
3第8节,表明出师的决心,意志坚定,照应了第7节中的“庶竭驽钝,攘除奸凶”的北伐愿望,同时,分清责任,提出期望 4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5三方面,一,纳谏,开张圣听 二,法治,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三用人,亲贤臣远小人 至于第二问,不敢确定...

出师表中考题
8、请解释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①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时候) 一叶知秋(秋天)②盖追先帝之殊遇(特别、特殊) 殊途同归(不同)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权语。①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翻译: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②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翻译:这些都是善良诚实的人,他们的志向...

出师表名句默写常考的
17、临表涕零,不知所言。18、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19、鞠躬尽力,死而后已。理解性默写常考:(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

出师表翻译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有所不同。陟(zhì):提升。罚:惩罚。 臧否(pǐ):善恶,这里形容词用作动词。臧,善;否,恶。 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作奸,做了奸邪的事情。科,科条,法令。 及,以及。 为,做。 有司,职有专司,就是专门管理某种事情的官 论;...

《出师表》全文拼音
之路也。 gōng zhōng fǔ zhōng ,jù wéi yī tǐ ;zhì fá zāng pǐ ,bù yí yì tóng : ruò yǒu zuò 宫 中府 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 ,不宜异同:若有作 jiān fàn kē ,jí wéi zhōng shàn zhě ,yí fù yǒu sī ,lùn qí xíng shǎng ,yǐ zhāo b...

表罢免的文言文
7.陟:提升官职。 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8.升:提升。 如梁启超《谭嗣同》:旋升宁夏道。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①《汉书·赵充国传》:拔之为后将军。②《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如《北史·魏收传》:提奖后辈,以名行为先。 四、表“贬官、免。 2. ...

测试官职用语的文言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四、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 放: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五...

出师表中的问题 急!!!
他在《出师表》中写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 间。 (1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追言白帝城托孤之事,交代此次出师的历史根源及思想基础的语句是: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 效,以伤先帝之明。 (18)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9)诸葛亮《出师...

文言文指官吏的词
7.陟:提升官职。如诸葛亮《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8.升:提升。 9.拔:提升没有官职的人。 如《文选•陈情表》:过蒙拔擢,宠命优渥。 10.提:提拔。 四、表“贬官、免官”的词语。 1.贬:①降低官职,降级。②降职并外放。 2.窜:放逐、贬官。 3.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 4.谪:降职,...

榕江县15771644029: 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现代文翻译? -
仝非唯爱:[答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他们的提升、处分、表扬、批评,不应该因人而有什么差别

榕江县15771644029: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仝非唯爱:[答案]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出自《出师表》

榕江县15771644029: 不宜异同是什么特殊句式 -
仝非唯爱:[答案] 偏义复词,即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有意义,另一个没有意义只作陪衬.文言文中偏义复词中的衬字,翻译时要省略.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异同”“异”与“同”意义相对...

榕江县15771644029: 赏不可不严,罚不可不均.是出师表里的哪一句啊?是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还是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从这两句里回答 -
仝非唯爱:[答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榕江县15771644029: 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一致是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还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为什么?我很纠结 -
仝非唯爱:[答案]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都是说赏罚的 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

榕江县15771644029: 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意见是 -
仝非唯爱:[答案] 按原文回答是;开张圣听.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亲先臣,远小人. 用自己的话说是; 广开言路. 赏罚分明. 亲贤远佞.

榕江县15771644029: 出师表的重点句子 -
仝非唯爱: 一些易出题目的句子: (1)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3)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

榕江县15771644029: 《出师表》中的“宫中府中”的“府中”意思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这句话中的“府中”指的是丞相府,还是朝廷中 语文书上写的是... -
仝非唯爱:[答案] 以前像是丞相之类的大官是可以自己开府的,原句的意思是皇宫中和大官自己开府的府中的法律应该一致,不应该有区别

榕江县15771644029: 在《出师表》中,体现赏罚分明的句子是? -
仝非唯爱: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翻译为:(在)皇宫中、朝廷中(的臣子),(本来)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异;如果有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者是忠诚、做善事的人,应该交给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以显示陛下公平严明的治理;不应该偏袒、私心,造成宫内和朝廷刑赏之法不同.

榕江县15771644029: 《出师表》中写赏罚的句子 -
仝非唯爱:[答案] 严明赏罚的句子是:宫中府中 ,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