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

作者&投稿:左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意思~

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称谓。
南无(佛教用语):南无,现为主要用于宗教用语,梵语namas音译。梵语或印地语中为:赞美、赞颂的意思,宗教引申意义为:皈依。
宗教用语中,表示发自内心赞美诸佛菩萨,由此代表信仰的誓言。
佛教,常用在十方诸佛、诸菩萨、诸贤圣僧、尊圣名之前,表示婆娑世界众生向,至心礼敬或皈依三宝。
释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
释迦牟尼这四个字是别名,佛是个通名,每一位佛都叫佛,这是一个通称.又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本师.本师者,根本教师.西方阿弥陀佛、东方阿閦鞞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释迦佛说出来的。
设若释迦佛不说,我们连一尊佛,亦不会知道.因此,我们称念释迦佛名号时,特加“本师”二字,称曰:“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以表感念佛恩,特别尊重!我们对于本师的名义,尤应留心详记。

扩展资料: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贸易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释迦牟尼的生平,没有引起早期三藏编者的重视,他们只是尽量详细记录导师的言词;更详尽的叙述和更传奇的故事在后来才被精心编造出来。关于佛陀的形象,相对可靠的是一个基本轮廓。他成长于富裕的环境,娶妻生子后,大概29岁时出家。
所学的禅定和苦行都无法解决问题;约35岁时得到佛陀的自觉。余生的岁月,他的足迹遍布恒河流域,向各阶层说法教化。他对外道思想所做的扬弃,纠正了时代文明的某些偏失,也维护了刹帝利的阶级利益,使他被尊称为释迦族的圣人。
佛灭后,圣典先是口口传诵,较晚才陆续出现文字经典;原始经典后来又经各部派的重新编纂。这一系列的过程,佛陀的原说一直被加工。
所以在全部藏经中,某些法义以略不相同的面目出现。最多只能在一定程度体现佛陀教说的,是巴利五部尼柯耶和汉译四部阿含所代言的“原始佛教”,其内容结构多为三法印、四谛、八正道、十二缘起、三十七道品等。
佛陀的根本原理,是成立于无常、无我的缘起,例如舍利弗皈依佛陀前,只需告诉他:“世尊所说,诸法是因缘的生灭”。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释迦牟尼 (佛陀)
百度百科-南无

80岁。
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八十高龄,传教已四十五年,佛教已被南亚大多数人所接受,各地均建立了寺庙,出家的和在家的信徒倍增。
这时,释迦牟尼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在两棵婆树间弟子阿难系好绳床,释迦牟尼: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于绳床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放在身,双足并拢,在农历二月十五,进入“涅槃”,心脏停止了跳动。

扩展资料
关于佛陀的生卒年代,众说纷纭。他的世寿为80岁,这点没有异议。中国古代依《周书异记》星象伪说,相信佛生于“周昭王26年”,灭于“周穆王53年”, 这个传说是与道教争论“佛先于老子”而编造,已不被现代学者采信。 上座部根据摩诃菩提寺的碑文,采用公元前623—前544年。
近代以《善见律毗婆沙》的“众圣点记”,即佛灭结集律藏并在戒本记一点,至南齐永明七年(489)共975点。故计为前565—前486年,比孔子早逝七年。 印顺法师认为不可能在佛灭当年就开始“点记”,当时还没有手写的戒本。
由于阿育王已有相当明确的年代可考,推论佛陀年代有了更大可能。日本小野玄妙据一切有部传佛灭后116年阿育王登位,又即位于公元前269年,故佛灭于前384年。
宇井伯寿又以阿育王即位于公前271年,推算为前466—前386年。宇井氏学生中村元又用新的希腊方面史料,订为前463—前383年。日本学者在中村氏说前,多采用宇井氏之说。2013年11月有报道称,西方考古者发现或与佛陀有关的木建筑。据此佛陀可能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释迦牟尼佛

如果对佛学有兴趣看这个你会有大发现,这才是佛教终极秘密!
1.释迦摩尼佛成佛以后,首先直接的给众生开示了“次第一心三藏”,即《华严经》,准备讲明“次第一心三藏”的当下开示“一心三藏”就可以圆满。但是发现事与愿违,许多人不能接受。他们有的执着苦修苦证,有的执着自然外道,有的执着求神通术。。。当时印度就有96种外道。无奈之下佛只有一步步引导,不与这些外道打成一片就意味着没有人会听佛的开示。2.为了破这些外道,佛讲了《阿含经》,十二因缘法等进行接引,用因缘法来破自然外道法等,欲使小乘人得到他们的“果位”。这个果位即小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属于不了义二乘人的果位。所谓不了义是指这个所证是有漏的菩提。3.佛又针对众生不同的喜好执着,比如有的人喜欢执相修行,有的人喜欢执空修行等,都为他们讲各自的经典进行进一步的引导:藏教菩萨 → 他们的发心很大,执着在事相上来行持,也就是说他们是执相修行,行有为法,比如念佛念咒,拜佛拜忏,只懂得拜有形相的佛,不懂得拜法界佛,天天有为的去行善,这叫有为法,有为法是生灭法,不能成佛。因为佛法不讲善只讲真。但是他们会得到很大的人天福报!但是因只有福德没有功德(功德是必须明心见性开悟)我们修行人学佛目的不是为了得福报,那叫三世冤,第一世受苦,第二世享用自己的福报所得,第三世往下落至三恶道等,因此是白修一场不出轮回。 佛为了接引有缘众生先入佛门再说,总比闻不到法强,因此为这部分执相才愿意修行的众生开示了《无量寿经》《地藏经》等,这是藏教菩萨所修经典。所以我们可以与古代的梁武帝比较一下,梁武帝建了四百八十座庙,度了十几万人出家,到最后还不得好死,达摩祖师直接告他说:“你没有功德”。通教菩萨 → 这了接引藏教菩萨放弃有为修行更上一个层次,也为了把喜欢执空修行的人接引进佛门,佛用《金刚经》《六百部般若》来破执相修行的有为法,《金刚经》就是把有为法判为邪法,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金刚经》就是来接换《无量寿经》《地藏经》的。《金刚经》讲得很清楚,“若人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怎么了? 行邪法不能见如来。这是佛讲的,所以我们念佛,拜佛,供养舍利,建寺庙有什么用啊?!这些与成佛与你明心见性没有关系,这些是修行而不是修心。所谓那些念佛 拜佛 供养舍利,只能做为佛法形式上的有缘辅助接引众生的工具而已,不是成佛的方法,与成佛无关。想成佛要明理,深入经藏开了智慧才行。所以当今多少人在盲修瞎练一看便知,而且往往大家都去做的事就觉得是对的也跟风去做,不会理智的用智慧去分析,从而占用自己大量的学法时间去跑佛事啊等,还觉得这是自己往生的资粮,这不是与佛做交易吗?用世间人的想法与佛再做交换吗?佛啊你看我今天放生放了多少了,念了几千声佛号啊,还念经咒多少遍啊,我一定能往生了,是不是佛啊?就是这种心理啊。因此造成“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凤毛麟角”,而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这个通教就是指禅宗的修行,执空修行,破一切相归空相,连佛的三十二相他都判为无明相,这叫禅宗的无为法。他执在空相里不出来了,他却不知道空是对有而讲的,空本身也是一种相,是空相。我们的真心本来面目非有相,非空相,但他能现有相,现空相,随缘自在变现。真心本来面目是非有为,非无为,非不有为,非不无为. 禅宗所认为的这个“无为法”,通过禅定的功夫来修成的,是不是以有为之心 修无为之法?!所以仍然判为是有为法,以有为之心修无为之法,仍然是邪法。《楞严经》第六卷中文殊菩萨就把月光童子还有孙陀罗难陀一些人修的禅宗判为不能成就。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最上乘论》中讲:修此法门“恒沙莫一,亿劫希成”,就是讲修行这个法门能成就的人是恒河沙数的人中难有一个人有这样的根基,这个银河系可能还没有恒河沙数的修行人,即使有这么一个人修行,他还是亿劫希成。可见是甚难成就的法门。别教菩萨 → 因此为了破掉众生在有相与空相两个相上的执着,接引众生继续探求真理,这个时候通过《华严经》,《圆觉经》开示众生从亦空亦有两个门而入,在禅宗见空性的基础上,从空出有,比藏教通教更加圆融。这里的破掉不是世间法里的破,世间法讲破是破掉不要了,佛法里的破是在相见性而不是破相见性。明白这个道理就是破了,并不是要把它破除掉不要。《华严经》,《圆觉经》为代表经典,来接换《金刚经》。所以从开始讲“次第一心三藏”难以被人理解到绕了一大圈,众生撞到南墙又撞到北墙,路都行不通,这才发现原来真的不能执着于一部经,人的境界在提升,就如上台阶一样,需要一个认知过程。这样众生就容易放下情执心,不再抱有先入为主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比较开明了。就像我们要过河,只能乘船,过了河,还要船吗?有的人就是不肯丢下船,扛着船继续行,以至于障碍了自己前行的进程。这时再看《华严经》,《圆觉经》那就比以前效果要好得多了,这才理解佛之前讲的那些经那些法门啊是针对当时自己的根机而讲,是应机施教。并不究竟。当时自己就那样的境界,不能接受更深的指导。圆教菩萨 → 到了法华涅盘时,佛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对弟子们说:【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又讲【唯此一真实,余二则非真】(《请见法华经原文》):唯有这部经是真的,第二部就是假的。也就是认定这部《法华经》才是我佛所要讲的,前面那些经典是引导你们最终流入此《法华经》的,也就是说,《法华经》是前面藏教,通教,别教里任何一部经的接换经,这是方便说,究竟说为:《法华经》为十法界任何一个国土中佛讲的无量经中任何一部的最终接换经。此经破前的小乘因缘经及不了义大乘经。其实佛在成佛后当下就可以讲此《法华经》的,《法华经》即前面所提到的“一心三藏”法理。佛就为了开示众生一心三藏法理,但是当时没有正法氛围,讲了人家也不接受反而会破法毁谤。因而佛讲了这么多经往“次第一心三藏”上引导,因“次第一心三藏”就是为了最后讲清“一心三藏”的辅助跳板!所以,如果你没有学过三藏十二部经能接受这个《法华经》的话,那就不必先前的一大圈子的弯路,可以直取佛法精髓“一心三藏”,直取家园,回归如来藏妙真如性。其实佛在之前41年的传法中,无时不在讲《法华经》只不过那时是旁敲侧击,暗示着讲,给弟子们心里留下一个痕迹。到了法华涅盘时,佛才全面的讲,正式的讲,直接的讲,真话真说,指出弟子们必须受持此《法华经》这样我才与授记成佛,这时佛已不问根性,只讲唯一佛乘。。《法华经》全名称为《大乘妙法莲华经》,佛最后七年就为了讲这部《法华经》。《无量义经》为《法华经》打前阵,《涅盘经》为《法华经》收尾。《楞严经》原名《妙法莲华王》,与《法华经》是同一部经,《法华经》是总讲,正面直接讲,《楞严经》是细讲,是从正反两面讲,把《法华经》要讲的道理全面展开着讲。主经就是《法华经》《楞严经》两部大经。圆教佛法是从非空非有而入,遇有说空,遇空说有,非空非有当下即空即有。圆融圆满圆通十法界万法为当人当下一念当下随缘变现。此法不立修证,不立阶梯,无修无证,一步登天,印光祖师遗训说为:“法华奥典,妙冠群经,闻即往生,位齐等觉”!等觉菩萨就是像观音菩萨那样的大菩萨的果位!

阿弥陀佛,您好,释迦佛3000年前在印度是示现成佛,换句话说,表演给大家看,其实他老人家无量劫前早已成佛,3000前那次是第8000次来我们地球示现成佛,愿吉祥。

前生做忍辱仙人
因忍辱修入佛境
燃灯佛为他受记
为贤劫释迦如来

无量劫前即已成佛,在我们这个世界示现成佛都N次了




佛教:“释迦牟尼佛、毗卢遮那佛、卢舍那佛”区别?
1. 释迦牟尼佛:通常以结跏趺坐姿呈现,左手安放于双膝上,右手结施愿印。其特征是头部有螺髻,身穿印度传统服饰,表现出道释牟尼佛的宁静与慈悲。2. 毗卢遮那佛:其法坐为结跏趺坐,手印复杂多样。其中,法界定印是胎藏界之大日如来的手印,智拳印则是金刚界之大日如来的独有手印。毗卢遮那佛...

释迦牟尼佛 佛教创始人活到多少岁
80岁。公元前486年,释迦牟尼八十高龄,传教已四十五年,佛教已被南亚大多数人所接受,各地均建立了寺庙,出家的和在家的信徒倍增。这时,释迦牟尼背疾复发,自知将要谢世,便来到拘尸那伽的跋提河边,在两棵婆树间弟子阿难系好绳床,释迦牟尼:头朝北,面朝西,侧卧于绳床上,他的右手支着头,左手...

释迦牟尼死了吗,什么时候死的。
释迦牟尼佛是在79岁圆寂的。达摩·悉达多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据佛经记载,佛陀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弘法45年。年79岁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意思
是佛祖释迦牟尼佛称谓。南无(佛教用语):南无,现为主要用于宗教用语,梵语namas音译。梵语或印地语中为:赞美、赞颂的意思,宗教引申意义为:皈依。宗教用语中,表示发自内心赞美诸佛菩萨,由此代表信仰的誓言。佛教,常用在十方诸佛、诸菩萨、诸贤圣僧、尊圣名之前,表示婆娑世界众生向,至心礼敬或皈依...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是谁?
释迦牟尼佛:原名乔达摩.悉达多,是印度净饭王的太子,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2岁左右,他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弘法49年。南无是顶礼,皈依的意思,本师是我们根本的老师,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清净的意思,佛...

阿弥陀佛和释迦牟尼佛是同一个人吗?
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法华经》载:阿弥陀佛、阿閦佛与释迦佛,过去世皆是大通智胜佛的十六子之一,因修法华经而成就。2、释迦牟尼佛是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教主,出生于距现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

释迦牟尼和如来是什么关系??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即“佛陀”),原名叫“乔达摩·悉达多”,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城(约在今印度、尼泊尔边境地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65-前486年。在佛教看来,佛不是神,而是"觉者",即觉悟了的人。然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里,如来佛祖更像是佛教的最高领袖,比如西游记里拥有威猛神通...

释迦摩尼和如来的区别?
释迦牟尼是一个人名,如来是是佛的德号之一。民间常以如来、如来佛专指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释尊,即当时的悉达多太子。实际上这称呼是不精确的。如来是佛的德号之一,如来的意思是“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所以如来与佛,二者只能称其中一种。如来佛一般是指释迦牟尼佛。如来,在佛...

阿弥陀佛,药师佛,释迦牟尼佛有什么区别
一、佛:释迦牟尼佛是此娑婆世界现在佛;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现在佛;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现在佛。二、造像手势 释迦牟尼佛手势主要为说法印、药师佛主要为手托宝塔、阿弥陀佛主要为手托莲花。三、旁边站的菩萨 1、释迦牟尼佛旁边文殊菩萨,右胁侍普贤菩萨(华严三圣)2、药师佛旁边日光、月光菩萨...

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释迦牟尼佛?
世尊出现在我们地球上,他的德号叫释迦牟尼。释迦意思是仁慈,牟尼的意思是清净,他用这个名号做为教学的宗旨。换句话说,这个世间五浊恶世,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就说,这个世间五浊恶世,所以教学的宗旨就是仁慈、清净,提出这么一个教学目标。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要用什么心态来相处?能仁,...

诏安县17324322647: 释迦牟尼佛 - 搜狗百科
聂要生血: 释迦牟尼佛,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 http://baike.baidu.com/view/25652.htm

诏安县17324322647: 释迦牟尼佛是什么佛 -
聂要生血: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教主,是救度我们的佛,教化我们的佛,是一切天人之导师!,,我们地球属于娑婆世界的南瞻部洲!

诏安县17324322647: 释迦牟尼佛又是什么?
聂要生血: 释迦牟尼佛,即如来佛祖,原名悉达多• 乔达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

诏安县17324322647: 请问什么是释迦牟尼佛?
聂要生血: 在各种佛像中,最常见的就是释迦牟尼像.而佛教所说的种种佛之中,也只有释牟尼才是一人世时的情形.

诏安县17324322647: 释迦牟尼佛的资料 -
聂要生血: 佛教的创立者释迦牟尼(佛陀),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他存在于西元前第一个千年的中期.此时商品经济的繁荣促使了刹帝利阶层的崛起,构成阻碍的传统婆罗门教权威地位被削弱,思想界活跃着包括佛教在内的沙门思潮....

诏安县17324322647: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 -
聂要生血: 释迦牟尼是真有其人,早期佛教其实不像是我们理解的宗教,释迦摩尼带着他们弟子讲道,更像是哲学流派,所以早期佛教并不塑像,大部分是供奉佛陀的脚印-佛印,对于释迦摩尼是按照宗师来纪念的,当时佛陀这个词只是觉悟者的尊称,相...

诏安县17324322647: 释迦牟尼佛原名叫什么
聂要生血: 释迦牟尼原名:姓乔达摩,名悉达多.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他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子,属刹帝利种姓.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在19岁时,有感于人世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舍弃王族生活,出家修行.32岁左右,他在菩提树下悟道,遂开启佛教,随即在印度北部、中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弘法49年.年80岁左右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盘.

诏安县17324322647: 释迦牟尼是谁啊?快点哦!
聂要生血: 释迦牟尼佛,(约为公元前1027年~公元前949年)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的太子,属刹帝利种姓.父为净饭王,母为摩耶夫人,佛为太子时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意为“一切义成就者”(旧译“义成”). 佛陀以本誓愿...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