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的诗《清明》的诗意

作者&投稿:厉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关于黄庭坚的《清明》一诗~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时节,桃李含笑盛开,但野田荒坟却是一片凄凉,令人哀愁的景象。春雷惊天动地,惊醒了蛰伏的龙蛇,春天雨水充足,郊外原野上的草木长得很柔嫩。过去有个齐国人天天在坟墓前讨吃祭品,回家却向妻妾炫耀,说有富人请他大吃大喝。这种人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与此相反,而另有一些人平行高贵,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悠悠千载,贤愚混杂,谁是谁非?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掩埋在长满野草的荒坟中,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1)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这与诗人一生政治上的坎坷以及他所受的禅宗思想的浓厚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2)“人乞祭余骄妾妇”一句,狠狠鞭挞了人生丑恶。全诗看似消极,实则愤激。
(3)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取自两个典故,前一句出自《孟子·离娄下》,讲有个齐国人很穷,但是他有一妻一妾。他每天一个人出门,见到别人祭祀祖先时就等在一旁,等祭祀完毕之后就乞求别人将祭品酒肉分一些给他吃,然后回到家,妻妾闻到酒味便问他何故,他很得意地说有钱的朋友请自己大吃了一顿。
第二句取自晋文公重耳的典故。当时晋国内部因争夺王位而大乱,公子重耳为了避祸远走他乡,晋国一些有才能有见识的人认定他能成就大事,所以便放弃了官职跟他一起逃亡,其中有一人叫做介之推。后来重耳果然在秦穆公的帮助下回国夺取了王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这时候他开始封那些当年追随他逃亡的功臣,介之推却不愿意做官,他带着老母逃到山林中藏了起来。晋文公找他不着,为了逼他出来就下令放火烧山,谁知道他还是不出来,结果被烧死在山中。晋文公很是后悔,于是下令将每年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纪念介之推。每到寒食节,家家户户都不许生火做饭,只能吃冷的食物。

1、 诗意
清明时节,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2、原文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3、作者
北宋诗人黄庭坚

扩展资料一、创作背景
黄庭坚的《清明》作于北宋末年的“元祐党争”时期(1086年—1094年),因王安石变法时,强力推行新政措施,一意孤行,从而形成支持王安石变法的“新派”和反对新政的“旧派”。旧派也被称为“元祐党人”,其中包括大文豪苏轼、司马光等人。黄庭坚因与苏轼交好,也略受牵连。
二、赏析
诗中运用了很多对比,首联是“桃李欢笑”对“坟墓生愁”;颔联是“动物蛰伏”对“草木生长”;颈联是“无耻的乞食人”对比“忠贞的隐士”,对比鲜明,引发人的思考;尾联诗人抒发感慨,无论是贤者还是愚人,最后都是黄土盖身。
诗人将大自然中的勃勃生机与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命运进行对照,表现出了消极虚无的思想,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和对社会不平的愤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明

  黄庭坚的《清明》诗别有一格,
  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
  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
  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情,更是理,是人生之理。

  全诗是这样的:
  清 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
  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
  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
  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
  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
  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
  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碌,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
  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
  想到人生的价值。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
  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黄庭坚最好的诗是哪首?
黄庭坚的《清明》诗别有一格, 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 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 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情,更是理,是人生之理。 全诗是这样的: 清 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

黄庭坚最出名的诗
1.《寄黄几复》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蕲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2.《登快阁》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

池州历史上有哪些人文,典故?
《东至县志》记载,陶渊明在东流作《九日 闲居》、《劝农》等诗篇,而后人却把那首《饮酒》诗中的“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 名句,当作是他东流艺菊的意境写照,把东蓠误指 成牛头山上的菊圃,把南山误指为历山。实际上那首诗是渊明在归隐田园后所作,指的是上 京里东园菊圃的意境。但是,无论是附会还是...

黄庭坚简介
《水调歌头》、《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鹧鸪天》、《南乡子》、《病起荆江亭即事》、《鄂州南楼书事》、《徐孺子祠堂》、《清明》、《鹧鸪天》、《牧童诗》、《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渚晓泊汉阳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品令·茶词》、《满庭芳茶》、《牧童》、《次元明韵寄子由》。

自巴陵略平江、临湘,入通城,无日不雨
《物不迁论》的宗旨是宣扬万物虽动而常静,变中有不变的道理。僧肇文中所引梵志之言,表示其身虽有今我的成分,然就旧我成分的存在言,则身犹旧我,所以一身既“犹昔人”,又“非昔人”,这说明变中有不变。庭坚诗可能有自表经历宦海风波,本性还坚持不变之意;但更多的是感慨这种风波所引起的...

古诗词释义 开田望食麦
——《子瞻诗句妙一世,乃云效庭坚体,次韵道之》这是他答和苏轼的一首诗。开首四句说他的诗没有苏轼那样阔大的气象。中间十二句写苏轼对他的赏识,同时表现他的傲兀性格,象倒在涧壑里的枯松,波涛推不 动,万牛挽不前的。结四句说他儿子或可以同苏轼的孙女阿巽相配,言外之意即说他的诗不能...

黄律卮言黄律卮言
《捷归集》选录了庭坚中进士后归乡的十首诗,展现了他不以得禄为荣,而以娱亲为乐的仁孝情怀。如《初望淮山》表现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关爱。《叶县集》收录他在叶县任职期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和道德的深刻思考,如《清明》中表达的对贤愚之分的洞察。《国子集》收录了庭坚在京任教授期间...

黄诗是什么职业
从本文第一节的表格可以看出,七律在早期黄诗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是同一诗体在中期和晚期黄诗中所占比重的3倍和2倍,可见黄庭坚在早期对七律的重视。黄庭坚30岁之前的七律情形比较复杂,首先是多刻意求奇之作,例如《清明》和《弈棋二首呈任公渐》之二中的“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封侯”和“湘东一目诚甘死,...

黄庭坚文言文阅读
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年,徙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 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 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下,天下称为苏门四学士,而...

黄庭坚《次元明韵寄子由》原文及翻译赏析
我们都深深地思念著自己的兄长,但欲归不得,日月相催,都已是白发苍颜。注释 1.元明:黄庭坚的哥哥黄大临的字。2.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元明有诗寄与在筠州(今江西高安悬)监盐酒税的子由,庭坚依其用韵次第同作。3.交亲:指相互亲近,友好交往。4.逝水:暗用《论语》「子在川上...

浠水县15224868260: 黄庭坚的诗《清明》的诗意 -
枝浦阿丙: 黄庭坚的《清明》诗别有一格, 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 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 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情,更是理,是人生之理.全诗是这样的: 清 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 黄庭坚 诗歌鉴赏的答案 -
枝浦阿丙:[答案] 《清明》注释: ①桃李笑,用拟人手法形容盛开的桃、李花. ②“雷惊,'句,意思是清明早邕过了惊蛰(zhe)的节气.万物正欣欣向荣.蛰,动物冬眠. ③“人乞”一句,《孟子》中有一则寓言,说齐国有一人每天出外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留下的酒饭...

浠水县15224868260: 黄庭坚的清明怎样解释 -
枝浦阿丙:[答案] 黄庭坚的《清明》诗别有一格,它从清明想到人们的各种活法,想到了人生的不同价值.它写的不仅是景,是情,更是理,是人生之理.全诗是这样的:清 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古诗怎么解释? -
枝浦阿丙: 解释: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酒店避避雨,暖暖身,...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的诗意 -
枝浦阿丙: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两字会使人想到阳历四月五日或六日扫墓祭祖的“清明节”.不过在本诗第一行“清明”两字后面接着“时节”两字,可见这首诗所要写的是“清明”这个...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黄庭坚)首联写了哪两种现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枝浦阿丙:[答案]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①,野田荒冢②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③,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干载知谁是④,满眼蓬蒿⑤共一丘. 【注释】 ①桃李笑:形容桃花、李花盛开. ②冢:坟墓. ③蛰:动物冬眠. ④是...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这首诗的诗意 急~~~~
枝浦阿丙: 诗的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时间、气象等自然条件.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却不见阳光,只是“天街小雨润如酥”,细雨...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黄庭坚意思 -
枝浦阿丙:[答案] 字面意思就是清明节,街上桃花、李花盛开,野田荒冢只生愁,野地里的荒凉的坟墓,让人愁不可抑.一片凄凉. 很矛盾是吧? 一边在桃李盛开,另一边却是凄凉,哀愁. 黄庭坚当时看到了,故此有感而发,作了此诗. 大家活的时候都不一样,死了却都...

浠水县15224868260: 清明黄庭坚首联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分别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情感 -
枝浦阿丙:[答案] 一方面就自然节气而言正是初春时节,桃李欣欣而笑,万物复苏,一派生机; 作者以一“笑”字既写出大自然的生机盎然,也写出自己内心的喜春之情. 另一方面,清明是扫墓时节,又使人想到野田荒冢,不由抒发生死之悲, 有感于人生价值问题....

浠水县15224868260: 古诗清明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枝浦阿丙: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唐代晚期的著名诗人.人们把他和杜甫并提,称他为“小杜”,称杜甫为“老杜”.“小杜”有才华,有抱负,写诗喜欢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