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从军行》中说的是哪位将领的故事?

作者&投稿:刀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昌龄《从军行》的写作背景~

创作背景:
盛唐时期,国力强盛,君主锐意进取、卫边拓土,人们渴望在这个时代崭露头角、有所作为。武将把一腔热血洒向沙场建功立业,诗人则为伟大的时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壮的豪情、谱写了一曲曲雄浑磅礴、瑰丽壮美的诗篇。《从军行》就是盛唐诗人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此类边塞诗。


扩展资料
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原文为: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蒸腾而起的漫漫云雾,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
黄沙万里,频繁的战斗磨穿了守边将士身上的铠甲,而他们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
赏析:
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副广阔地域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温;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此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百战”是比较抽象的,冠以“黄沙”二字,就突出了西北战场的特征,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可想见这漫长的时间中有一系列“白骨掩蓬蒿”式的壮烈牺牲。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销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是赞漠北之战。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从军行》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1.出自:王昌龄《从军行》2.原文: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3.赏析: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诗的前两句...

《从军行》古诗的意思?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整首诗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

《从军行》王昌龄--诗词鉴赏
【 从军行 王昌龄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作太原(今属陕西)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晚年贬龙标(...

《从军行》这首诗的意思?
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全诗表明了将士们驻守边关的宏伟壮志。

求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诗意
《两唐书》本传都未载王昌龄登进士第的时间,徐松《登科记考》也未载。《唐才子传》说他为开元十五年的(727年)进士。又唐诗人顾况《监察御史储公集序》说开元十五年“擢第常建少府、王龙标昌龄,此数人皆当时之秀。”顾况之序所记当确。王昌龄进土及第后,补秘书省校书郎。校书郎自古由文学之士充任,为当...

从军行 王昌龄解释
《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羌笛:羌族竹制乐器。《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多为伤离别之辞。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昌龄的诗多用羌笛来衬托战场或是边关寂寥气氛.阴惨绝伦的场景,或是有乡归不得的惆怅之情 抓住"思乡"."怨战"两点回答,...

从军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王昌龄(699-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一说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作品多写边塞、送别,气象雄浑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归葬...

王昌龄的诗的风格
唐代边塞诗人,人称“七绝圣手”“孤舟未得济,入梦在何年”,“今者放歌行,以慰梁甫愁”,这是王昌龄年轻时写下的诗句。他以班超、傅说自期,以诸葛亮自比。字里行间充溢着书生意气、凌云壮志。王昌龄字少伯,郡望太原,出身寒微,青少年时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在《上李侍御书》中说:“昌龄岂不...

王昌龄的诗有哪些
《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军中起舞,伴奏的琵琶翻出新声,不管怎样翻新,每每听到《关山月》的曲调时,总会激起边关将士久别怀乡的忧伤之情。纷杂的乐舞与思乡的愁绪交织在一起,欲理还乱,无尽无休。此时秋天的月亮高高地照着长城。《...

急需王昌龄的战争诗
王昌龄诗选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塞下曲(其一)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塞下曲(其二)饮马渡秋水,水塞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黄...

北票市13419283859: 王昌龄《从军行》中说的是哪位将领的故事? -
抄宋降脂: 王昌龄《从军行》其二:“大将军出战,白日暗榆关. 三面黄金甲,单于破胆还.”是赞漠北之战.事件“大将军出战” 漠北决战,大将军卫青率五万骑兵于定襄出塞千余里,深入漠北环境“白日暗榆关” 会日且入,大风起,沙砾击面,两军不相见战法“三面黄金甲” 大将军令武刚车自环为营合围单于,趁风起时反击战果“单于破胆还” 单于遂乘壮骑可数百,直冒汉围西北逃跑而去

北票市13419283859: 从军行 王昌龄 翻译 -
抄宋降脂: 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从军行 其四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

北票市13419283859: 王昌龄写的《从军行》表达了戍边将士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抄宋降脂: 从军行(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行,诗歌的一种体裁,从军行,写军队生活的乐府古题,王昌龄共写《从军行》七首,这是第四首.这首诗反映了戍边将士杀敌立功、保卫国家的豪情壮志. 诗的前两句描绘边地风光,借以渲染战争气氛.后两句集中概括了戍边将士长期参与的酷烈战争生活以及决心破敌的豪情. 壮阔的塞外景色与将士宏伟的抱负融合在一起,气魄雄阔,风格浑豪.“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常被用来表现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和坚强意志.中唐诗人戴叔伦写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雄豪诗句,同此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北票市13419283859: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是描写谁的 -
抄宋降脂: 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二句,对戍边将士的战斗生活与胸怀襟抱作了集中概括的表现和抒写.意思是说,在...

北票市13419283859: 王昌龄《从军行》这首诗采用的是什么? -
抄宋降脂: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唐朝诗人王昌龄一首荡气回肠的《从军行》,让我们记住了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以及楼兰这个国家的名字.楼兰的名字经常出现在诗歌里.王昌龄除了“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写过“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也纷纷赶来凑热闹.李白写“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杜甫写“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一股杀气扑面而来.

北票市13419283859: 王昌龄的《从军行》中,表示身经百战的战士许下洪伟壮志的诗句 -
抄宋降脂: 王昌龄的《从军行》有七首,判断应该是这首,最后两句 《从军行共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北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北票市13419283859: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的主题是什么? -
抄宋降脂: 从军行总体表达了作者对边塞将士的赞美和歌颂.《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情景;第二首诗描写征戍者在军中听乐观舞所引起的边愁;第三首诗描写古战场的荒凉景象,写将军上表请求...

北票市13419283859: 从军行写的是哪个战争? -
抄宋降脂: 从军行有王昌龄写的,也有李白写的,还有杨炯写的,不同的诗人写的从军行战争不一样,不知道你想问谁写的,请完善问题,以便为你解答.

北票市13419283859: “不破楼兰誓不还”讲的是谁? -
抄宋降脂:[答案] “不破楼兰终不还”一句引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楼兰,汉时西域国名.据《汉书》载:汉武帝时,曾遣使通大宛国,楼兰王阻路,攻截汉朝使臣.汉昭帝元凤四年(公元前77)霍光派傅介子去楼兰,用计斩杀楼兰王.唐时与吐蕃在此交...

北票市13419283859: 什么是唐诗中“以汉代唐”的艺术手法. -
抄宋降脂: 借用前朝某些有代表性的事物,来隐喻、指代当朝的人事,这在古典诗词中是屡见不鲜的.诗人基于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需要,巧妙地将非眼前之时空、非现实之事况的内容熔铸于诗作之中.借用汉朝的人、事、物来指代唐朝的人、事、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