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图案.历史.由来.制作

作者&投稿:轩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介绍做风筝的过程以及风筝的历史由来。(救急)~

  风筝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及休闲活动。一提起放风筝
  不但孩童们雀跃三丈,连大人也都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放风筝趣味的确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到的。前人金圣叹曾经说
  :「见人风筝断,一乐也。」至於风筝的起源,现在已无法考证。有些
  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
  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
  死去的亲友。

  实际上,我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在文献中「韩非
  子」曾记载「哲人墨翟,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
  」(约纪元前 300 年左右),到了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以后才有纸
  风筝的出现,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在正史中也有关於风筝的记载,时间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
  的梁武帝被候景围困,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候景传
  」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西元 549 年)时,候景作乱,
  叛军将武帝围困於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
  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
  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
  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风筝和纸鸢还是有分别的。所谓「风筝」,是指它在空中能发
  生像筝弦的声音;至於「纸鸢」,则为哑鸟,只飞不鸣。

  风筝是在纸鸢背上系上一条弓弦,或在纸鸢头部按一个风笛,
  当纸升空以后,强风通过笛,或者引起弓弦的颤动,就会奏出鸣鸣
  声音。普通纸鸢是不会发出声音的。

  五代时候,北朝的齐宣帝也用风筝载人为乐,有一次居然於出
  五里多远。「北史」中记载,齐宣帝是利用天牢里的死囚乘坐风筝
  ,让他们「以席为翅,从台飞下」,供齐宣帝娱乐。这些死囚如果
  完成皇帝的心愿,罪刑可以获得赦免。

  清朝的李涣曾经编过一部名曲「风筝说」,书中记载一美一丑
  的姊妹詹妍、詹强和风筝的故事。两姊妹分别在风筝上题了诗句,
  然后把风筝放掉。后来,拾到断鹞的两位男士前去求亲,终於促成
  两对美满姻缘。这是风筝有关的一段佳话。

  又从其他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
  世纪才传至欧洲。

  亚洲人做风筝的技巧,比欧洲人要高明多了。马来西亚的风筝
  是用秣草和乾芦苇编成的,和韩国、印度的风筝类似,操纵起来很
  灵活。他们可以让风筝很正确的降落在指定地点,还有人可以让风
  筝只距地面十五公分高而风筝绝不会碰到地面。

  今天台湾的风筝进步更多,民国六十一年,夏威夷举行一次世界
  风筝比赛,参加国之风筝制作技术显然不及我国。这件事实触动了
  国内许多风筝专门才。到了民国六十四年,台湾风筝已经外销到美
  国、澳洲、日本及其他国家,一年可以赚取三万美金的外汇。

  台湾已步入工业时代一切讲求速度与效率,无论市面售卖或外
  销风筝早已看不到纸制品,便宜的用塑胶制,稍贵的用尼龙布制,
  仅有中、小学生工艺课仍然用纸作,因为纸较方便便宜之故。不过
  香港仍然一直生产纸风筝,但风筝面已不是个别绘制而改以印刷,
  虽较具工业化却仍不失传统特色及乡土风味。

  风筝在外国:

  迎风拉线放风筝是儿童的最爱。风筝在中国已有二千年的历史,造
  型繁多。主要分为平面和立体二种。传到世界各地后,造型变得更多样
  ,更丰富。风筝馆展出了十九个国家的风筝,地方色彩非常浓厚。

  风筝的故事

  风筝起源于战国时期。公输般就是后人所说的七巧匠鲁班或“鲁班爷”。他制作的“鹊”或“鸢”,其原材料是极薄的木片或竹片。汉朝以后,由于纸的发明和应用,在制作风筝时,逐渐以纸代木。称为“纸鸢”。五代时,又在纸鸢上系竹哨,风吹竹哨,声如筝鸣 故以后称“风筝。唐宋时期,现属潍坊各地扎放风筝已很普遍。明清时期,潍坊的风筝达到极盛。每年清明节前后,风和日丽,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踏青登场,竟相把自己的得意之作送上蓝天。清朝诗人郑板桥在> 诗中说:“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生动地描写了清明佳节潍坊风筝的情景。这种春意盎然的民间活动,既是相互观摩、评比的机会,又是呼吸早春空气、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锻炼身体的好时光。潍坊风筝扎工精美,画工别致,造型新颖,构图合理。它还吸收了木版年画的某些特点,博采京津画技之长,线条优美,色彩鲜明,善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主题。风格独特,栩栩如生。最有代表性的大型龙头蜈蚣风筝 ,长达百余尺。放飞时先将尾闻和身闻渐次放起,靠几十节“腰子”所产生的提升力将首部往高空。腰子的连缀是按力学原理系结,系绳之间必须有严格的角度和距离。“龙头蜈蚣”扶摇蓝天,气势千里,蔚为壮观。嬴得国内外的普遍赞誉。自1984年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以后。每年的四月中旬都被要举办一年一届的国际风筝盛会,1988年,第五届国际风筝会将潍坊定为“世界风筝都。现在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九届风筝 会,每年都要吸引来自世界的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也为潍坊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图案】
求福
人们对幸福有共同的追求心理。蝙蝠因与“遍福”、“遍富”谐音,尽管它形象欠美,但经过充分美化,把它作为象征“福”的吉祥图案。以蝙蝠为图案的风筝比比皆是,如在传统的北京沙燕风筝中,以“福燕”为代表,在整个硬膀上,可以画满经过美化的蝙蝠。其它的取其寓意的风筝有:“福中有福”、“福在眼前”、“五福献寿”、“五福捧寿”、“福寿双全”、“五福齐天”、“五福献寿”等,周代《洪范》篇载“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攸好德”谓所好者德,“考终命”谓善终,不横夭。按五福寓意,福已包含富和寿。其他的求福吉祥图案还有“鱼”和“如意”(如意原是竹木制的搔杖,专搔手够不到的地方,因能尽如人意而得名)。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连年有鱼”,“喜庆有余”,“鲤鱼跳龙门”,“百事如意”,“必定如意”,“平安如意”等。
  长寿
古往今来人们都希望健康长寿。寄寓和祝颂长寿的图案很多:有万古长青的松柏,有据说能享几千年寿命的仙鹤及色彩缤纷的绶带鸟,有据传食之可以长命百岁的“仙草”灵芝和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西王母仙桃等。追求和表达长寿的“寿”字有三百多种字形,变化极为丰富。源于佛教的“万”字纹样,寓“多至上万”之意。在沙燕风筝中,腰部的图案就多为回转“万”字纹样。与此有关的吉祥图案与风筝有:“祥云鹤寿”,“八仙贺寿”等。
  喜庆
表达人们美好、愉快、幸福的心情。喜字有不少字形,“喜喜”是人们常见的喜庆图案。喜鹊是喜事的“征兆”,风筝中有“喜”字风筝,“喜喜”风筝碰等,与此有关的风筝和吉祥图案有:“喜上眉梢”,“双喜登眉”,“喜庆有余”,“福禄寿喜”,“双喜福祥”。喜庆图案颇具情趣的还有百蝶、百鸟、百花、百吉、百寿、百福、百喜等图案,如“百鸟朝凤”。寓间美满婚姻、夫妇和谐有鸳鸯图案风筝等。
  吉祥
龙、凤、麒麟是人们想象中的瑞禽仁兽。龟在古代是长寿的象征,后来以龟背纹代替。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龙的话题,中国是个尚龙的国家,在我们国家里龙是有着特别的意味,龙有着鹿的角,牛的头,蟒的身,鱼的鳞,鹰的爪的神奇生物,被视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以瑞禽仁兽及其它物象构成的传统吉祥图案有:“龙凤呈祥”,“二龙戏珠”,“彩凤双飞”,“百鸟朝凤”等。中国传统风筝-龙头蜈蚣长串风筝,尤其是大型龙类风筝,以其放飞场面壮观,气势磅礴而受人喜爱。
各国风俗

【历史】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有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到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由于造纸业的发达,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人周密的《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鸢”就指风筝。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赐筝的生动景象。

【由来】
风筝起源于中国,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最早的风筝并不是以纸制作,而是木制的。传说中第一个风筝为“鲁班”制作,称之为“木鸢”,《渚宫旧事》记载鲁班“尝为木鸢,乘之以窥宋城”。而以《吕氏春秋·爱类》记载“公输般为高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荆王曰:‘臣北方之鄙人也,闻大王将攻宋,信有之乎?’”说明鲁班当时造的是“高云梯”而不是木鸢。
  《韩非子》记载中木鸢的发明者不是鲁班而是墨子墨翟。墨翟(公元前478-392年),为春秋战国时的哲人,诸子百家中墨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外储说》记载墨翟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2]。意思是说墨子曾就研究试制了三年,以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将其放飞并使其成功飞起,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木鸢”(或“木鹞”)就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另《康熙字典》中释义的木鸢发明者也是“墨翟”。而《墨子》中记载鲁班发明的“木鹊”比墨子的“木鸢”更加精巧:“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之后,才开始出现纸做的风筝,称为“纸鸢”。
  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书有“三日不解,临名士且为悦食”之言[6],取得了成功。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
  清朝道光年间,郭麟吟清明的一首竹枝词描绘道:“一百四日小寒食,冶游争上白浪河,纸鸢儿子秋千女,乱比新来春燕多。”郑板桥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飞彩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

【基本分类】
  软翅风筝:主体骨架多数做成浮雕式,骨架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升力片(翅)由一根主翅条构成,翅膀的后半部是软性的,没有主条依附。
  硬翅风筝:骨架由上下两根竹条做成,两侧边缘高,中间略凹,翅的端部向后倾,使风能从两翅的端部逸出。
  板子风筝:即平面型风筝,升力片是主体,无凸出部分,风筝四边有竹条文撑,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
【制作方法】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其他复合材料包括丝绢、尼龙布、塑料膜或竹篾、纱纸条、马拉纸等。
  纸和丝绢为一般传统风筝的制作材料,着色鲜艳亮丽,更能体现中国风筝的魅力;但是纸易破,丝绢贵,而现代科学的产物——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了制造风筝的新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可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风筝的骨架可根据个人爱好来编制,如蜻蜓状、蝴蝶状等。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
  这时,你还可以在做好的风筝上涂上你喜欢的色彩,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但不能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因为附件太多会使风筝的飞翔失衡。

风筝真正的考起源,现在已无法证。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发明风筝主要是为了怀念世故的亲友,所以在清明节鬼门短暂开放时,将慰问故人的情意寄托在风筝上,传送给死去的亲友。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实际上,中国最早出现的风筝是用木材作的。春秋战国时,东周哲人墨翟(公元前478-392年),曾「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墨子在鲁山(今山东潍坊境内),「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这是说墨子研究试制了三年,终于用木板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只「木鹞」(或「木鸢」)就是中国最早的风筝,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风筝。(约纪元前300年左右),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年。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发明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因此可以推断,中国风筝已有两千年以上历史了。

墨子把制风筝的事业传给了他的学生公输班(也称鲁班),<墨子‧鲁问篇>中说,鲁班根据墨翟的理想和设计,用竹子做风筝。鲁班把竹子劈开削光滑,用火烤弯曲,做成了喜鹊的样子,称为「木鹊」,在空中飞翔达三天之久。<鸿书>上说:「公输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最初风筝常被利用为军事工具,用于三角测量信号、天空风向测查和通讯的手段。就如春秋时期,鲁班『制木鸢以窥宋城』。

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的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向(一说张良用风筝系人吹箫)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就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

在正史中也有关于风筝的记载,时间较五代更早,其一是南朝的〔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候景围困,城墙被包围。曾放风筝向外求援,据南史卷八十「候景传」中所述,在梁武帝萧衍大清三年(公元549年)时,候景作乱,叛军将武帝围困于梁都建邺(即今南京),内外断绝,有人献计制作纸鸦,把皇帝诏令系在其中,当时太子简文在太极殿外,乘西北风施放向外求援,不幸被叛军发觉射落,不久台城即遭攻陷,梁朝从此也衰微灭亡。这是简文施放风筝向外求救不幸失败的故事。

相传在公元前五世纪时,希腊的阿尔克达斯就发明了风筝,可惜后来失传。直到公元十三世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中国返回欧洲后,风筝才开始在西方传播开来。

又从其它考据证实,约第十世纪传至韩国再至日本,十三、四世纪才传至欧洲。

美国也有放风筝的故事,当时的人们以为雷电与闪光,是宗教上神的怒吼而生恐惧,富兰格林则利用风筝,证明了雷电与闪光是空中放电的现象,而发明了避雷针。唐宋时 潍坊扎放风筝极为普遍 明清时达全盛 1984年举行第一届 以后每年四月中旬举行国际风筝会 1988年把潍坊定为国际风筝都我国其它的风筝节有苏州风筝节和陶然亭风筝节等。

风筝是由《聊斋志异》作者蒲松林记在的《风筝图考》开始,其图案精美,记载制作要点,公认其为中华风筝祖师爷。


筝组词组词语有哪些呢
筝组词组词语有哪些如下:瑶筝、银筝、筝语、云筝、筝人、筝柱、古筝、鼓筝、鸾筝、移筝、筝雁、玉筝、筝阮、筝妓、轧筝、哀筝、秦筝、鸣筝、锦筝、鸿筝、凤筝、风筝、调筝、吹云筝、桓伊筝、秦筝赵瑟、断线风筝、线断风筝。

风筝的起源
天津以“风筝魏”最著名,骨架不用线绑,全凭打眼扣榫,图案绘制取国画和杨柳青年画精华,风格独特。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具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地方色彩。胡敬珠、孙永春等艺人扎制的“龙头蜈蚣”风筝长达数百米,曾获全国风筝比赛一等奖。南通风筝以“板鹞”最具代表性,筝体以大为胜,筝面装满哨口,...

中国传统的风筝有什么寓意呢?
特色鲜明。这些图案和颜色反映了人们精神生活的变化和需求,也感受到了盛世之下的生活色彩。山东潍坊是世界风筝的发源地,其风筝文化卓越,每年都举办国际风筝节。总之,风筝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是休闲娱乐的工具,也承载着美好寓意。这一传统在一代代的传承中得以保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名片之一。

古代风筝叫什么,古称“鹞”北方叫“鸢”
关于风筝的命名,古书中有这样的记载:五代时期的李郑在宫中制作了纸鸢,引线随风飞翔,后来在鸢首加入竹笛,使风通过竹管发出声音,如同筝的乐音,因而得名“风筝”。而不能发出声音的,则被称为“纸鸢”。中国的风筝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其上所绘的吉祥图案和寓意,体现了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

关于风筝的来历?
风筝的来历: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风筝。风筝的技艺全在做工,从扎细竹骨架,到糊以...

风筝历史来源的故事
据史料记载,风筝的发明人是汉朝的韩信。传说公元前190年,楚汉相争,汉将韩信攻打未央宫,利用风筝测量未央宫下面地道的距离。而垓下之战,项羽的军队被刘邦的军队围困,韩信派人用牛皮作风筝,上敷竹笛,迎风作响,汉军配合笛声,唱起楚歌,涣散了楚军士气,这即是成语“四面楚歌”的故事。从唐朝开始,...

风筝的绑线方法图片
6.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中国的风筝历史已经超过两千年。7. 传统的中国风筝上充满了吉祥的寓意和图案。这些图案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8. 风筝的图案传递了喜庆、吉祥和祝福的寓意,融合了群众的审美习惯,体现了善良健康的思想...

山东潍坊风筝的特点有哪些
鱼虾、文玩器物、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等。此外,风筝艺人还把以上题材绘成象征吉祥的装饰图案。潍坊风筝具有浓郁的地方生活气息和生动的气韵,扎制博采众家之长,过去说潍坊的风筝,有“十个风筝九个蝶,九个蝴蝶九个新”的说法,人们用“鲁蝶”来概括潍坊风筝的特点,而最能代表潍坊风筝特点的当属“蜈蚣”为特色的风筝...

风筝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
在中国古代,古代风筝,曾被用于军事上侦察工具之外,更有进行测距、越险、载人的历史记载。汉代——楚汉相争,韩信曾令人制作大型风筝,并装置竹哨弓弦,于夜间漂浮楚营,使其发出奇怪声音,以瓦解楚军士气。北齐——文宣帝高洋,将人绑上翅膀,令人从高塔跳下摔死,名为“生”。南北朝——风筝曾是被...

你的古筝上面是什么图案?
,贝雕筝(就是用贝壳来贴出不同的图案),雕刻筝(就是在筝上直接用雕刻的手法刻出不同的图案)。 一般刻字的会写一些古诗词,或写厂家的品牌 麦草的贴出花草的比较多 贝雕的不但有贴花草的,有些还会贴出人物 雕刻比较灵活,我见过雕龙或有些比较古朴的图形的。

平川区15577545394: 风筝的由来 -
厍满健儿: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据《韩非子·外储说》载:墨翟居鲁山(今山东青州一带)“斫木为鹞,三年而成飞一日而败.是说墨子研究了三年,终于用木头制成了一只木鸟,但只飞了一天就坏了.墨子制造的这...

平川区15577545394: 风筝的来历传说(简单的)20字 -
厍满健儿: 风筝,古时称为「鹞」,北方谓「鸢」.风筝真正的起源,现在已经无法证明,大多数的人认为风筝起源于中国,而后广传于全世界,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南北朝,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的.有些民俗学家认为,古人...

平川区15577545394: 关于风筝的知识 -
厍满健儿:风筝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被称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相传春秋时期,著名的建筑工匠鲁班曾制木鸢飞上天空.后来,以纸代木,称为"纸鸢";汉代起,人们开始将其用于测量和传递消息;唐代时,风筝传入朝鲜、日本等...

平川区15577545394: 关于风筝的资料(风筝是出于谁的手中,怎样放的高,它的历史和制作过程) -
厍满健儿: 风筝为中国人发明,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其学生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更而演进成为今日多线风筝. 风筝源于春秋时代,至今已2000余年.相传“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飞一...

平川区15577545394: 风筝的来历 -
厍满健儿: 阳春时节,风和日暖,是放风筝的好季节.眼看五彩斑斓的风筝在碧空翱翔,你可曾知道风筝的来历与科学发明吗?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

平川区15577545394: 风筝和纸鸢的来历大神们帮帮忙 -
厍满健儿:[答案] 世界上一致公认,中国是风筝的故乡.风筝又名纸鸢、纸鹞等,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说巧匠鲁班就曾“削竹为鹊,成而飞之”,应当说这是风筝的前身.五代时期的李邺,曾在官中以线放纸鸢为游戏,又别出心裁地在鸢的头部安装竹笛,风入竹...

平川区15577545394: 初学者风筝的制作方法 ,风筝的来历,材料,对人的好处 -
厍满健儿: 制作方法http://info.toys.hc360.com/2005/04/07145324892.shtml来历 http://baike.baidu.com/view/3357.html?wtp=tt

平川区15577545394: 谁知道风筝的历史啊? -
厍满健儿:中国风筝简史: 风筝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民间艺术及休闲活动.一提起放风筝 不但孩童们雀跃三丈,连大人也都会兴致勃勃跃跃欲试. 放风筝趣味的确不是普通人所能想像到的.前人金圣...

平川区15577545394: 潍坊是风筝之城,那风筝是怎么做的?起源地是那? -
厍满健儿: 潍坊又称鸢都,制作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用竹子扎制骨架,高档丝绢蒙面,手工绘画.工艺与美术的结合,体现了风筝的玩赏价值,随着国际风筝交流的逐渐频繁,风筝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新形势下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艺...

平川区15577545394: 放风筝的起源和它最初的作用 -
厍满健儿:[答案] 风筝起源于中国,最早的风筝是由古代哲学家墨翟制造的.墨子研究了三年,用木头做成的,叫什么不记得了.最初的用途是用于测量传递信息,飞跃险阻等军事需要.后来造纸术的发明,风筝就改为纸做的了,同时也成为大家消遣的东西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