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作者&投稿:蛮逃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很长时间以来,股票增发问题一直是市场热点之一,其利弊众说纷纭。本文就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股票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和股票增发倾向性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检验。

股票增发趋势分析

沪深证券市场从1998年6月开始正式试点实施增发新股融资方式,1998和1999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在2000年4月30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后,许多上市公司纷纷"弃配改增",增发数量迅速增加。从1998年至2002年6月30日,共有203家公司提出并公告了拟增发预案。从2001年开始,提出拟增发预案的公司在急剧增多,特别是2001年达到了创纪录的127家。

上市公司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只有在得到证监会的批准之后才能实施。因此,实施的增发数量要远远小于公布的增发预案。从1998至2002年间,共有77家公司实施了股票增发,其中13家系原有A股和B股公司增发A股,55家系原有A股公司增发A股,8家系原有B股公司增发A股,1家系原有B股公司增发B股。考虑到A、B股市场之间股票价格的关系,本文只研究原有A股公司(包括同时发行B股的A股)增发A股的情况,这样共有68家A股公司增发了新股。

由根据发行日统计的股票增发数据看出,从1998年开始,股票增发数量呈不断增长之趋势。

增发对股价的影响

从我国股票增发的市场实践来看,增发一般对市场股价产生负面影响,表现为增发意向书公告日股价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本文尝试采用事件研究方法,用事件前后股价行为的变化来考察股票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本文定义增发意向书公告日为基准日(如果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是非交易日,则以公告日后一个交易日为基准日)。本文随后以公告日(基准日)前40个交易日、后80个交易日为计算超额收益率的事件期。考虑到我国股票市场的实际情况,本文采用市场调整超额收益率(股票收益率与对应A股指数收益率的差额)来表示股票在事件期的超额收益率(这实际上意味着假设所有股票的β系数都等于1),通过计算增发股票的平均超额收益率和累积超额收益率来考察增发对股价行为的影响。

本文选取了基准日前40个、后20个共61个交易日的情况。由结果可以看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是次日,超额收益率显著小于零,平均达-3.52%,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时,股价有迅速的反映。在增发公告前后的61个交易日内,只有一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显著大于零,而10个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是显著小于零,其余交易日的平均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异于零,显示在股票增发公告前后超额收益率并没有显著异于零。换句话说,在公告日后并没有一致的超额收益率为负的情况出现。对各年度基准日前后平均超额收益率的检验也说明,绝大多数的超额收益率都没有显著小于零,因此,可以认为,在股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或者次一交易日,股价迅速反映了增发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效应。

增发动机分析

实施增发公司的货币资金数量没有显著小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货币资金数量并没有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因此,很难认为上市公司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进行增发。它从侧面说明了上市公司并非因为缺钱才进行增发,而往往是因为它满足了增发的条件,所以不愿意放弃通过增发"圈钱"的机会。

我们计算了在1999年至2001年实施增发的61家公司的流通股股数占总股数的比重发现,在这61家公司中,比重超过50%的公司只有两家,比例为3.23%+。我们比较了各年度市场平均流通股比重,发现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流通股比重要小于市场平均水平。

同时,我们发现,信息技术业中的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相对来说比较高一些;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比率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从这个角度看,中国证监会提高股票增发的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要求是有道理的。

另外,每股收益越高,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越大。这说明中国证监会在进行股票增发预案审批时对于拟增发新股的每股收益指标比较重视,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较容易获批准。从股票增发条件的变化历史看,2000年之前对增发公司基本没有明确的财务指标要求,2000年4月30日发布的《上市公司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暂行办法》所提出的股票增发条件较低,并且所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基本都符合这一条件。因此,实证结果表明,每股收益对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有一定的影响。

但是,从历史演变过程看,监管机构对上市公司净资产收益率而不是每股收益更加重视。在2002年7月24日发布的《关于上市公司增发新股有关条件的通知》中,明确提高了净资产收益率的标准,但并没有涉及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率而不是净资产收益率对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的概率有影响的原因有待于做进一步的分析。

增发并未有效改善业绩

对股票增发的主要批评之一是,股票增发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善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

为了比较股票增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我们考察了实施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前后五年财务数据的变化情况。我们分别计算了1998年至2002年上半年实施增发的68家上市公司在1997年至2001年的主要财务指标的加权平均值,其中年度股票增发家数是根据新股发行日确定的。作为对照,我们计算了1997至2001年主要财务指标市场平均值的变化情况。

就1998年实施增发的7家上市公司而言,由于在增发新股的同时进行了大规模注入优质资产等重组活动,因此,这些公司在增发后实现了公司经营情况和业绩的大幅度改善。在重组当年,净利润和主营业务收入两项指标的增长幅度非常高:平均净利润从2192万元上升到13985万元,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从67965万元上升到225778万元。此外,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也有非常大的改善,每股净资产也呈显著上升。这说明,增发所导致的摊薄作用在1998年实施增发的这7家公司中并不明显。但是,考虑到1998年实施增发的7家公司当年还实施了重大重组,即在增发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大规模的重组活动,因此业绩的大幅度改善可能是由于大规模重组所导致的。相应地,下面进行的分析中我们基本上剔除了这7家公司。

就1999年实施增发的5家公司而言,在重组当年,除净资产收益率外,各项指标都有了一定幅度的改善,但改变的幅度并未远远大于市场平均指标的改善程度。在实施增发后的两年之内,净利润、主营业务收入都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都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远远大于市场所有上市公司平均指标的下降程度。这说明,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的业绩在实施增发后非但没有提高,反而有了急剧的下降。

2000年实施增发的19家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要比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更差:公司业绩在增发当年就有非常明显的下降。在2000年,除了主营业务收入有所增长外,净利润、每股收益和净资产收益率这三个指标的下降幅度更大。这说明,2000年实施增发公司的业绩恶化程度要大于1999年实施增发的公司。

对于2002年实施增发的18家公司,我们只能比较它们在增发实施之前的平均业绩和市场平均业绩之间的关系。比较结果显示,2002年实施增发公司的平均业绩要大大优于市场平均水平,即实行增发的上市公司是所有上市公司中优秀的群体,其经营业绩在上市公司中处于较高水平。这是提高增发条件之后的必然结果。但是,这些公司在增发新股当年及以后能否继续保持优良的业绩则更引人注目。

综上所述,对于股票增发对上市公司业绩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1)股票增发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改善上市公司的业绩。除1998年实施增发的公司因同时实施大规模重组而改善业绩之外,绝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之后业绩反而下降,部分公司在实施增发当年业绩就有大幅度的下降。因此,认为增发能够改善业绩的结论是得不到充分支持的。(2)较低的上市公司增发条件一定程度上导致增发公司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急剧变坏,即所谓的"变脸"。2000年实施增发公司的业绩变化情况说明了这一点。(3)在提高增发条件后,2001年、2002年实施增发公司在增发前的平均业绩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并且2001年实施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当年的业绩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下降。

结论

1、实施股票增发的公司在股票增发完成后并没有显著地改善业绩,有些甚至在实施增发后业绩有很大的下降;由于股本扩大,因此导致了每股收益的下降,损害了长期持股老股东的利益。从1998年以后增发案例的结果来看,增发这种再融资行为并非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有效手段。

2、从增发对股价的影响来看,增发的确是对股票价格的"利空"消息:在增发意向书公告日前的超额收益率显著为负,显示市场提前就对这一利空消息作出反映,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来表示对增发行为的否定。

3、增发价格折扣率对公告日前后11个交易日累积超额收益率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并且不同年份对该累积超额收益率的影响也有差异。这显示出市场对股票增发的看法将很大程度上影响价格的下降程度。

4、1999年和2000年实施增发股票在增发新股上市后股价的累积超额收益率曾经出现了上升的趋势,所以参与增发的投资者在增发前后可以获得了较大的价格差,存在着明显的套利机会。但是从2001年开始,在增发后的超额收益率没有显著为正,即这种套利机会开始逐步消失。

5、关于增发公司存量资金的分析表明,增发公司拥有的平均货币资金没有明显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即上市公司并不是因为缺乏货币资金才要进行增发。实际上由于增发条件的限制,往往可以进行增发的公司其业绩和财务状况都比较好,所以增发公司的平均闲置资金高于市场平均水平也是必然的。分析其增发动机,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公司业务和规模的扩张,通过增发募集资金投入新项目;二是由于增发融资的门槛越来越高,成功难度越来越大,为了不"浪费"宝贵的增发机会而进行增发。

6、有关实施股票增发和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公司的流通股比例的分析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和实施增发公司的流通股比例要小于没有实施增发或没有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公司,说明上市公司不合理的股权结构会影响到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增发的倾向性。虽然流通股比例较小的公司通过增发来改善股权结构无可厚非,但要注意在这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流通股东的利益而不仅仅是大股东的利益,增发应以提高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为主要目的。尤其在增发过程中,股票价格的市场风险完全由流通股东承担,因此流通股东应在增发决策中拥有较大的发言权。

7、有关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倾向性在不同行业有差异:信息技术行业更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而且重要的三个指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和流通股比例会影响上市公司提出股票增发预案的概率:净资产收益率和资产负债率越高、流通股比例越低,上市公司越倾向于提出股票增发预案。

8、股票增发预案获批准情况的二元选择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每股收益高的公司所提出的股票增发预案更容易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批准。这说明盈利能力较高公司的股票增发预案更能够得到发行审核部门的认可。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每一种事情都有两面性弊是晚一点体会社会的人间百态不过还是利大于弊 一个民族没有知识多可怕 追问: 嗯,说得也对,

记得采纳啊

读书是利大于弊。

读书是通往梦想的一个途径,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

人一生就是一条路,在这条路上的跋涉痕迹成为我们每个人一生的轨迹,此路不可能走第二次,而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见的风景是有限的。

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看得更远、更清晰。


读书方法:

1、泛读:

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1)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

(2)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读书



肯定是利大于弊啦,你看看现在社会上的成功人士,有哪些是不读书的?虽然说李嘉诚学历很低,但是人家有通过自学吖,人家比尔盖茨,虽然人家半途退学,但是人家有这个实力吖,人家是已经通过读书有了这样的知识和能力,然后才去创业的。书是人一生的伴侣,每个时期,读不一样的书,你可以收获更多。

书,文字的汇总,知识的载体,在曾经的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是智慧与地位的象征,同样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明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书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演变与延伸,它的存在也渐渐脱离了纸张的禁锢与束缚,演变成视、听、文字的全方位媒体表现。
读书,人们自我提高的文明活动,其目的无外乎充实知识,了解未知,或是消遣解闷。自古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只此一语便道破读书的真味。
当今社会是一个知识大爆炸的社会,信息的传递以及技术的更新正在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变化着,当面对面的知识传授已经无法满足我们日常的需求,那么为了在这个激烈竞争中的世道生存,我们唯有通过其他的方式来尽快充实自我,我们只能去读书。
世界很大,我们却很小,以微小的我们去了解浩大的世界,谁来满足我们的愿望呢?读书!
等等诸如此类,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斥着“书”的影子,我们的工作中处处闪耀着“书”的魅力,我们学习中也注定无法摆脱“书”的引导。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读书而已!所以说,读书的“利”远大于读书的“弊”


读了坏书的坏处
甚至连一般"流水帐"似的作文都不如,那么怎么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呢?因此不论它有多坏,在所谓的坏书里至少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再不济也能认识几个字.这能说它无益吗?第二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该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第三 我国古代的老子就有一...

读好书有哪些好处,读坏书有哪些坏处?急~~~
如果这书的结构布局,表达方式,构思描写,语言用词等都平平无奇,还可使我们对其中的坏处谨慎呢!!! 第二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该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 第三 我国古代的老子就有一种观点: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既然坏书有害,那么就一定有它的益处. 也许你...

作文读书是利大于弊
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陈述辩论 正方一辩: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大家好!人类将步入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强烈地介入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贴近我们小学生。小学生上网到底是利大还是弊大呢?我方坚信: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我将从4个方面来阐述我方观点: 1. 必要性。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信息正在以前...

新媒体的利与弊
利:\\r\\n大家都有感触的。在这个信息发展的社会,网络的普及。让所有可以相互共享很多各个方面的信息。不论是横向还是纵向,都是可以有好多只是可以得到拓宽的。\\r\\n像新闻电视传媒,我们可以坐在家里走遍全世界,领略各国各地的风俗习惯。新闻联播,我们可以专注到世界各国的情况,和一些国情等等。也增强...

读书的利与弊
我有更好的答案推荐于2017-12-16 16:10:21 最佳答案 利:增加学识,修养身心,见多识广弊:书读多了容易理想化,与社会脱节,书生气,还容易得近视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94 50 夏天深了 采纳率:35% 擅长: 小说 文学 社会民生 音乐 电影 ...

读书的好处有哪些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开卷未必有益,读不好的书有害"这句话有何依据?
甚至连一般"流水帐"似的作文都不如,那么怎么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呢?因此不论它有多坏,在所谓的坏书里至少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再不济也能认识几个字.这能说它无益吗?第二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该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第三 我国古代的老子就有一...

开卷有益,还是未必有益?说理由。
甚至连一般"流水帐"似的作文都不如,那么怎么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呢?因此不论它有多坏,在所谓的坏书里至少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再不济也能认识几个字.这能说它无益吗?第二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该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第三 我国古代的老子就有一...

辩论会的作文怎么写:正方是“开卷有益”;反方是“开卷未必有益”_百...
因此不论它有多坏,在所谓的坏书里至少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再不济也能认识几个字.这能说它无益吗? 第二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该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 第三 我国古代的老子就有一种观点:事物都有他的两面性,既然坏书有害,那么就一定有它的益处. 第...

开卷考试利大于弊的辩论词
甚至连一般"流水帐"似的作文都不如,那么怎么会与读者产生共鸣呢?因此不论它有多坏,在所谓的坏书里至少能学会一些写作方法,再不济也能认识几个字.这能说它无益吗?第二 不论是坏书还是好书,它都是根据该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判断的.也就是说,坏书也是有一定益处.第三 我国古代的老子就有一...

宝坻区18921717159: 读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长兴缸槐杞:[答案] 一定要读好书,肯定利大于弊.

宝坻区18921717159: 口语交际:如果班里面开展"看课外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的辩论会你同意哪个观点?理由是什么?100字左右. -
长兴缸槐杞:[答案] 我觉得利大, 看课外书有利于我们的知识, 能够丰富知识,能够接触到更多课外我们没有机会学习的知识.看课外书不但可以丰富知识还可以放松自己,让自己的学习压力没有那么大,学会放松.

宝坻区18921717159: 小学生看课外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个观点?理由是什么? -
长兴缸槐杞:[答案] 利大于弊. 因为现在的小学生河中学生来比较的话,还是有很多的课余时间的,利用这课余时间看些中学必读书目上了初中后会很省力的,不会发生必读书没看全的现象.而且更重要的是中考有名著理解这道题设,多读课外书的话在这道题上拿分就容...

宝坻区18921717159: 读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长兴缸槐杞: 一定要读好书,肯定利大于弊.

宝坻区18921717159: 读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长兴缸槐杞: 利多

宝坻区18921717159: 读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长兴缸槐杞: 书,文字的汇总,知识的载体,在曾经的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是智慧与地位的象征,同样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明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书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演变与延伸,它的存在也渐渐脱离了纸张的禁锢与束缚,演变成视、听...

宝坻区18921717159: 看课外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长兴缸槐杞: 读课外书可以拓宽知识面,有利于我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和消化,提高我们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探索能力.当然这里读课外书是要在学校课内的功课完成之后读的.至于有的人光读课外书而忽视了课内的学习,这是他个人的原因.不是今天的辩题内容.我们今天讨论的是读课外书这一现象.

宝坻区18921717159: 读书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要参加读书时弊大于利还是利大于弊的辩论赛,我是正方(利大于弊)想找一些只有读书才能了解到的只是(如历史之类)... -
长兴缸槐杞:[答案] 书,文字的汇总,知识的载体,在曾经的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是智慧与地位的象征,同样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文明表现.随着时代的变迁,书的表现形式发生了多种多样的演变与延伸,它的存在也渐渐脱离了纸张的禁锢与束缚,演变成...

宝坻区18921717159: 辩论会 - 看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长兴缸槐杞: 看书是知识的汇集途径,根本没有利弊之分!

宝坻区18921717159: 看书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你同意哪一个论点?理由是什么?【不少100字】 -
长兴缸槐杞: 看书利大于弊:看书,取决于你看什么书,为什么看书,如果你看好的书,那么从指汲取的知识一定也是有助于身心发展的,开阔视野这是最大的好处,还有一个就是,看书可以增长人的见识,是人与人角处有论点,温文尔雅,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与品位,拓展人的社交.当然,弊处有时会伤人眼睛,或有做不正勾当.但总体来说,看书还是好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