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生活的角度总结说明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投稿:秦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文化生活谈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急。~

十七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央纪委驻文化部纪检组组长、文化部党组成员、文化部直属机关党委书记;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监察学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顾问,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主要著作有《论现代领导之道》、《和中青年干部谈谈领导能力》、《邓小平执政党建设理论学习纲要》、《论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特点》、《伟大复兴与战略思维》、《<中国共产党章程>学习笔记》、《论十七大的历史性成就》、《论邓小平》、《论陈云》、《廉政论》等。主编有《毛泽东邓小平论党的民主集中制》、《毛泽东邓小平论实事求是》、《毛泽东邓小平论中国国情》、《全国廉政文化绘画书法精品集》、《文化价值》、《文化责任》等。



有西方战略学家认为“中国崛起成为一个大国,将是21世纪国际关系中最为确定的发展趋势之一”。这个看法应该说是有远见的。大国崛起,要有经济准备、政治准备,也要有文化准备。



一、作为发展中大国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



同民族素质问题相联系的,是民族自信心问题。我国民族素质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民族自信心不足是一个重要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多次讲过,我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毛主席讲的,是两个落后,一个经济落后,一个文化落后。他后来还有个形象的说法,叫一穷二白,穷指的是经济,白指的是文化。而且他还讲过,落后就要挨打。



经济落后问题,引起了全党全民族的高度重视,经过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虽然我国的人均水平仍然很低,但完全可以说我国经济落后的状况,已经或正在得到根本改变,我国的硬实力明显增强。但能不能因此说,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也得到了根本改变呢?我认为,至少目前还不能这样说。我个人的认识是,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但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还需要大大加强。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来分析,讲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发生重大改变,是因为我国有两个根本优势:



一个优势是思想理论优势。讲国家文化软实力,不能不讲思想理论。理论是文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从一诞生就举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先进文化的旗帜,实现了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我们党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形态。另一个优势是政治制度优势。我们党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只要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根据新的实践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将始终具有强大生机和活力。这两大优势,保证我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同时为我国文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讲我国文化落后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是因为在全球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新的历史条件下,在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面前,我国的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面临三个历史性挑战:



一是传统文化现代化问题。中国文化曾长期陶醉于以自己的辉煌成就铸造的思想牢笼中。1840年鸦片战争后,在列强坚船利炮的打击下,在经历了与西方文化反复的比较和冲撞后,人们发现在器物和制度的背后是传统文化阻碍着国家的进步,于是传统文化成为批判的矛头所向。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洗礼,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发生某种动摇,核心的价值体系、符号系统正在或者已经处于边缘化状态。从国家意识形态到国民教育体系、从精英阶层的主流话语到市井语言都显示出某种传统的缺失。道德颠覆、信仰缺失、精神空虚、理想淡化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主流文化价值系统受到了挑战。另一方面,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强国文化扩张势头强劲。随着西方文化产品的多渠道大量输出,西方社会的政治理念、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或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到世界各地,“西方文化中心论”甚嚣尘上。一些人特别是很多年轻人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侵蚀,本土文化、民族传统受到极大影响,许多民族语言、艺术品种濒临灭绝,极大削弱了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这里有一个怎样看待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问题。上世纪40年代黄炎培到延安考察,提出了著名的“如何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黄炎培问题”。此外,还有非常有名的“梁启超问题”和“李约瑟问题”。1904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写道:“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李约瑟在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这一皇皇巨著时,曾经为之感叹而又感叹,他感叹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在历史上创造了那么多世界第一;而令他更为感叹的是,为什么近代科学技术革命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三个问题,虽然处在不同领域,而追根溯源,说到底,都可以归结为文化问题,说明我们的文化是有缺陷的。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我们必须有清醒的文化自觉。既要认真挖掘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便把我们的优秀文化贡献给人类社会;又要认真反省我们文化的缺陷,以便我们更好地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精华,并且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给中国文化以现代的诠释和解读,使之产生新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民族素质和民族自信心问题。建国60年,改革开放30年,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我国民族素质显著提高。但也必须看到,由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度、深度和前进的速度前所未有,就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我们的素质准备是不够的。而从历史的和世界的视野来观察,一个大国的崛起,良好国民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是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之一。这里举德国和日本两个例子。



德意志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产生过许多举世闻名的大师,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海德格尔、爱因斯坦、巴赫、歌德、海涅等等。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广大的德国民众,成为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德国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讲理性,守纪律;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神。歌德的《浮士德》所讲述的故事就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德意志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多德国人身上体现得比较突出。一直到现在,德国的产品质量在世界上有口皆碑,举世公认,其原因就是他们保证质量,不断改进,总是追求更美好、更完善的目标。正是由于有了这种永无止境的追求精神,德意志民族才始终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



再看日本,过去我们只知道日本企业家长于精细化管理,而这种精细化的思想,其实早已根植于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日本人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驱使着他们拼命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互相督促、精益求精。工作时间,日本男性白领最常见的装束是西装、衬衫加领带,即使夏天室外40多摄氏度的高温也是如此。不仅是白领,连出租车司机也都西装革履。这是他们的职业化习惯。在日本街头,经常可以看到60多岁的警察或保安在跑步指挥车辆,专心致志。书店的工作人员趴在地上擦地,跪下来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尽管压力巨大,日本人的生活却从容而有秩序。这一点从东京市容的细节上就能感受得到,绿化率极高,几乎没有见到裸露的土地,即使偶尔有一个小角落空出来,都会种上一株树或摆上几盆花。日本人很讲究秩序。排队是正常的,而且自觉保持1米距离。在自动扶梯上,人们都很谦和地站在左侧,让有急事的人从右侧快速通过。类似细节不胜枚举。细节说明素质,细节决定素质。



同民族素质问题相联系的,是民族自信心问题。民族自信心也是民族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民族素质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民族自信心不足是一个重要表现。比如,在西方人面前,我们的知识精英和群众常常表现出不自信。从文化角度来看,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三是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问题。一般认为,美国文化席卷全球有“三片”:好莱坞大片;薯片——美国快餐文化;芯片和微软操作系统。从整个西方文化来说,几乎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标志性的主导性话语,古希腊时期有“民主”,罗马时期有“法律”,文艺复兴时期有所谓“人”和“人性”,现代则有所谓“理性”和“个人意志”,等等。而与此相比较,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声音是很微弱的,确切地说,还谈不上影响力。中央电视台对欧洲、美洲、亚洲三十多个中文台的台长和播音员作了一次调查,调查的题目有两个:一个是,孔子、苏东坡、鲁迅、李小龙,你认为谁是中国的名人?答案几乎都选的是李小龙,只有一位韩国人认为是孔子,因为韩国认为自己是儒教国家。另一个题目是,列出四位美女,西施、杨贵妃、林黛玉、巩俐,问谁的知名度最高?答案全都是巩俐。这个情况说明,许多西方人连中国文化的常识都不懂。当我们在竭尽全力整理我们的传统文化资源时,西方人对我们的文化却充满误读。在文化产业方面,总体存在着西强我弱的态势,短时期内还难以改变。



二、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



从大国崛起的历程和经验中可以看到,深刻的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是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是从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的,因为在这以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只有局部的接触和交往,没有人知道完整的世界是什么样的。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开展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从而才有了世界性强国的概念。



葡萄牙和西班牙依靠发达的海洋文化建立起近代最早的殖民强国。荷兰则依靠领先世界的商业文化而称雄世界。而英国的崛起,靠的是高度发达的工业文化。美国两百年的历史,基本上走在世界前列,靠的是创新文化。



从大国崛起的历程和经验中可以看到,深刻的文化变革和文化进步,是近代以来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重心转移的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作者,著名历史学家雅克布·布克哈特,对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曾作过精辟分析,他认为:中世纪时,人们无论观察世界还是认识自己,都被一层宗教信仰、无根据的幻想和成见的纱幕遮住了,意大利人首先撕去纱幕,认识世界和自己,从而焕发出无穷的力量去促使他们创造奇迹。但丁这样的诗人在经院哲学笼罩下的欧洲决不可能出现。在15、16世纪,有许多人把个性发展到最高的限度,加上坚强的性格,和当时现实生活的需要,遂成为许多方面有成就的天才人物。粉碎了中世纪的枷锁之后,意大利人不但发现了世界,还发现了自己。文艺复兴更重要的成就是对人性的发现。一个关于世界和关于人的知识的最宝贵的果实是在意大利成熟的。



大国崛起的文化条件,以下四个方面,尤其值得重视:



(一)强化国家意识、坚守文化传统是大国崛起的必要前提。国家意识是对民族存在的一种自觉,它最大的意义就是增进民族认同,提高人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国家意识还是强化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的最有力的工具,有助于唤起人们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愿望。坚定的国家意识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动力和源泉。同国家意识不可分割的,是文化传统。坚守本国本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是增强国家意识的内在要求,也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基本国策。如果给新兴大国划一个崛起坐标,有两个特点是鲜明的,就是老祖宗没有丢,又有新创造。



(二)增强文化感召力是提高国家战略影响力的重要手段。文化作为一种以思想意识、精神为特征的无形的集体认同力和感召力,能够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施加影响和控制。随着整个人类的进步和觉醒,相对于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或科技实力等有形力量,以价值观念、精神追求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战略作用日益增强。文化感召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胜负。



(三)培养开放的民族心态是大国崛起的必要条件。民族文化在多样化的世界文化中不能像古董一样封闭在玻璃瓶中供人观赏。对一国来说,只有勇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振兴和发展民族文化。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的。当意大利成为文艺复兴的园地时,欧洲各国的学者纷纷来到意大利,接受它的先进文化;当英国成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时,法国的一批思想家也到英国考察学习,成为“英国狂”;日本为了振兴强国,派出政府考察团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和技术,大力输入西洋文明特别是西洋科技文明;美利坚民族也不断从欧洲先进思想中汲取营养;俄国的彼得一世甚至以沙皇之尊匿名到欧洲学习考察。



(四)坚持思想引领和制度创新是促成大国崛起的深层原因。思想理论的创新和思想观念的变化在一国崛起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福泽谕吉说过,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其中,最关键的是“人心的改变”。西欧国家的兴起,几乎无不是以14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17至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为先导的。英国深厚的文化思想底蕴和独树一帜的科技思想为英国取得长久稳定的世界霸权提供了重要基础。德国是富有理论思维传统的国家,康德、黑格尔、马克思、尼采等杰出哲学家的思想,成为德国大国之路的重要思想源泉。



制度建设和制度创新,在大国崛起过程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影响更为深远,竞争更为剧烈。



三、从战略上思考和谋划加强文化建设



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谁不认识文化的价值,谁不重视文化建设,谁就将犯历史性错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确立一个战略目标:要经过较长时期的奋斗,从根本上改变我国文化的落后状况,要努力建设适应时代要求、符合中华文化优良传统、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健康的精神文化需求、体现大国风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在世界的前列。为此,必须从战略上思考和谋划加强文化建设。



第一,充分认识文化的战略地位。文化是国家的根脉。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谁不认识文化的价值,谁不重视文化建设,谁就将犯历史性错误。要确立硬实力和软实力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上,多动一些脑筋,多想一些办法,多用一些功夫,多采取一些措施,力争使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突破性的发展,使我国的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二,建立充分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且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对于中华民族伟大的历史文化,不能采取历史虚无主义态度,数典忘祖;也不能泥古不化,拜倒在古人脚下。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我们要用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伟大价值,从我国伟大的历史文化中建立起坚定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创造新的历史文化高峰。



第三,加强文化观念建设。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挑战已经成为我国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因此,重新构建中华民族的文化观念,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要做精雕细刻、潜移默化、入耳入脑、深入人心的工作,并以此带动社会道德规范、法制规范和行为规范建设,促进全党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第四,夯实文化建设基础。要把文化发展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国民素质这个最重要基础上。有必要实施国民素质建设伟大工程,经过十五年到二十年的努力,使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民主法制素质、健康文明素质,有一个显著提高和进步。要加强文化基础理论研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文化基础建设。从长远看,加强大学建设,对推进国家文化建设、树立国家文化形象影响深远。我国大学起步较晚,同世界一流大学差距很大,要下功夫急起直追。



第五,深入探索文化发展规律。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不是发号施令,不是要求文学艺术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而是根据文学艺术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帮助文艺工作者获得条件来不断繁荣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学艺术水平,创作出无愧于我们伟大人民、伟大时代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和表演艺术成果。文艺这种复杂的精神劳动,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样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这些重要论断值得我们深思。探索和把握文化发展规律,我们许多同志还处在必然王国。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文化建设,特别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提高与普及、主旋律与多样化、弘扬民族文化与学习外来文化等重大关系。



第六,在全社会造成尊重文化的浓厚氛围。文化需要尊重。必须广泛、深入、持久地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风气,必须广泛、深入、持久地在党内和社会上造成尊重文化的浓厚风气。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必然要求尊重文化。各领域发展都需要人才,文化领域尤其需要。要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造就一支数量宏大的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的思想家、教育家、艺术家、学者和作家。特别要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打通古今、打通中西、打通文理的文化领军人才。



第七,积极开展文化交流。文化发展离不开交流。我国的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广泛而深刻的文化交流。30年来,我国在学习世界、学习西方上有了很大进步,这个正确方向应该坚持。总体而言,在文化交流方面,我们“引进来”的多,“走出去”的少,两者还不相匹配。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成立30年来,总共只将33本中文书翻译成了外文,而从西文翻译成中文的书则有1000本。据北大中文系教授王岳川调查,自从奉行鲁迅的“文化拿来主义”开始,中国总共翻译了106800多册西方书籍,而20世纪西方世界只翻译了一千多册中国书籍,二者相差一百倍。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让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中国观念在世界广泛传播。

教育不仅有选择、传播、传承和传递文化的功能而且还有创造文化的功能。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

从高中政治教材角度看,有三个知识点与教育有关
1教育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功能
3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处于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地位。

整体的提升个人的素质,进而提升民族的整体素质,

素质靠什么?教育,如何才能说是文化生活?从两方面分析:文化、生活
文化:不受教育怎么能有文化
生活:不受教育怎么能有好的生活
所以说:发展教育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文化与教育的关系
文化,它与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互相 砥励。两者缺一不可。
一、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
其一,教育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教育活动中,学校教育本身就是“制度化教育”的代名词,就是非正规、非正式教育也并非是杂乱无章的 、零散的,“制度化”的成分在其中仍占着重要地位。从教育理论的角度来讲,教育又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这一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于文化的精神层面,实是生于斯,长于斯,又丰富于斯。
其二,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活动的过程,不同教育反映着不同文化背景,体现着迥异的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规范、观念形态的总体特征,融汇于教育活动过程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
在文化传统运行的过程中,会逐浙形成与此系统相契合的价值判断体系,它对教育的发展轨迹和文革起着 调控、制约作用。
其三,文化的流变制约着教育发展的历程。
文化并非仅静态地固守其传统,它在历史长河中屡有变迁,教育也随之更叠。文化现代化,建构新的文化观与此相应,教育的现代化也扯起了风帆,搞现代化的国家正在使自己的一套教育制度适应其具体的要求,不断加强教育活动之间的统一性和相互联系。
二、教育作为文化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自身体现出深刻的文化上的意义
(一)保存文化、维持文化生存是教育的基本职能。
保存文化的唯一方式就是传授这种文化。因为从一定意义上来讲,文化作为过去的遗产,它只能由教育加以继承。教育活动传递着文化中最重要的习惯、传统和经验,它持续于文化发展的始终教育活动向年轻一代传递的这些内容,维持了文化系统,保证了文化的延续和相对稳定。学校主要是充当文化机构,向下一代传递,从而使下一代继承了作为一种不断发展现象的文化。文化由传递而普遍遗留下去,教育通过发挥其传递的功能,使文化得到了再生和继承,并使自身成为文化的工具和材料,也因此成为文化存在的原因。(二)教育可以传播外来文化,创造新文化,促进文化变迁。
传播在文化变迁中古举足轻重的地位,文化传播离不开一定的传播关系、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教育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文化传播大开了方便之门。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过程就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教育在传递、传播文
化的过程中,从来就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通过各种方式使原有文化发生变化衍生出新的文化要素。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创造才能的主要力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人机体内的各种潜能,促使其成为创造性人才,从而为文化创造提供原动力。
当然,在文化变迁的整个过程中,由于教育发挥的作用不同,既可以成为文化变迁的动力,也有可能阻碍变迁。一此一彼,一正一 反,两者兼具。
(三)教育可以整合、控制文化,使文化结为一体,增强文化自身的凝聚力。
文化涉及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无论何种文化,从整体上来讲,都是在一定程度上整合为一的。文化一旦达成整合,就会形成为一种文化模式有一种保持下去的倾向,它对文化的产生、发展起着重要的限制作用。教育对文化的影响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表现不尽相同,对此不能一概而论。
从以上对文化与教育的关系的中不难看出,文化与教育是层层相因、袭袭相连的。没有文化,就不会有教育。如果抽去了文化,教育就不仅失却其内容,而且会失却其作用,教育就无从谈起。同样,抛却了教育,文化无由存在和发展。


寝室文化节工作总结
在今后我们将完善寝室文化活动,树立踏实的工作作风。在老师和系领导的指导下维护寝室文化,积极进取,不断创新,总结经验。使文明,和谐宿舍永葆青春。 寝室文化节工作总结 篇3 十一月底至十二月初,为了为了丰富同学寝室文化生活,以寝风促学风,以学风创校风,以寝室为单位带动学生社区的文化和文明建设,使寝室真正成为文明、...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总结5篇
为丰富校园 文化 生活,培养学生的 兴趣 爱好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也为了增进大家的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都会举行校园活动。以下是我整理的学生校园文化 活动 总结 ,更多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点击“ 校园活动 ”查看。 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总结1 在20__年4月x日星期六早上的7点到8点,我们...

西北地区农民文化生活的调查心得
而这走访村镇却是必要的、能详实了解农村文化生活现状的措施。因此,我们也更加兴奋和认真的对待这件事。到了雨天,如果雨很小的话我们则要继续走访村镇,如果雨太大而无法“下乡”,我们则聚在一起整理我们调查所得的资料,分析并总结一定的结论。通过这次实践,让我学会在交谈和工作中要有耐心和热情,...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民族和宗教知识点】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高三复习思想政治科目,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于知识点的归纳,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民族和宗教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高中政治文化生活民族和宗教知识点归纳 1.民族是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人们的稳定共同体。2.我国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已形成平等、团结、...

根据文化生活所学基本知识谈谈对苏格拉底的名言“没有检视的人生是不...
就是政治老师上课讲的,我们在生活的时候要时时刻刻的回顾自己的所做所为及其过程然后反思,反省从而总结出自己的过错与做得对的地方,再从中领悟到生命和生活的真正意义~~~

校园寝室文化活动总结
校园寝室文化活动总结 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我整理的校园寝室文化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校园寝室文化活动总结1 寝室...

大学自我总结300字生活方面
大学是一个自主学习,开始独立生活的时期。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自我总结300字生活方面”,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学自我总结300字生活方面【一】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在毕业之即,对自已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做一个作一个总结和鉴定: 在校期间,在校园的指导、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忙下,透过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

什么是和谐社会?(从文化、生活、概念等多个方面谈)
对于历史上依次出现的各种社会形态和社会和谐,都应当肯定它们在社会进步中应有的地位,因为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 2、社会和谐是人类文明的和谐 自从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开始了人类文明的历史。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是客观世界被人化的程度,是标明文化发展亦即...

你觉得到底什么才能算得上是“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 社会学家、 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 “文化” 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求政治必修3复习提纲越详细越好
《文化生活》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体味文化(1)文化无处不在(2)文化无时不在(3)不同区域有不同自然环境,不同文化环境。文化环境的类型:村落文化环境,乡镇文化环境,都市文化环境。2、文化是什么? 含义 “文化”——我们讲得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滦县15140034211: 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急 -
洪饱安宫:[答案] 教育是一国的根本,是提升人民素养,国民素质的关键,也是为国家的未来作准备.

滦县15140034211: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
洪饱安宫:[答案] (1)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都迈上一个新台阶.这对教育工作既是难得的...

滦县15140034211: 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教育的理由
洪饱安宫: 萧遥天帝 | 二级 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应该是: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因为社会发展的动力靠科技的进步,科技进步靠优秀的社会人才,人才靠教育来培养,我国解放前一百多年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了教育发展的重要性,所以教育是每个国家必须重视和发展的. 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所以必须大力发展教育,走科技强国之路.而我国教育存在弊端,必须进行改革. 我引用的,哈哈哈.

滦县15140034211: 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国家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原因 -
洪饱安宫: 网上给你搜的原题,分四点来回答, 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提升我过的综合国立.(2分)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育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3分)3.教育是发展科技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3分)4.教育能够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分)

滦县15140034211: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
洪饱安宫: 关于教育的考点,教育的文化传播途径,教育的文化功能和教育的地位. 1. 因为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是选择、传递和创造文化的人类特有的文化活动,所以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有利于我国建设文化强国. 2. 教育是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优先发展教育,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立,立德树人,培育四有公民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滦县15140034211: 政治题:从文化角度说明,我国重视发展教育的意义?
洪饱安宫: 弘扬中华文化,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滦县1514003421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
洪饱安宫: 教育不仅有选择、传播、传承和传递文化的功能而且还有创造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以要进行教育改革.

滦县15140034211: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强国强教 -
洪饱安宫: 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教育是关系国家、民族发展的根本,是促进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物质力量;教育作为知识生产、传播和应用的先决条件,将是人们在知识社会生存和煤焦油泵发展的永恒主题;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使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滦县15140034211: 从文化角度讲,国家为什么十分重视教育的发展? -
洪饱安宫: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 1.发展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2.发展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高智力支持.3.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稳定性

滦县15140034211: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吧教育优先发展的理由
洪饱安宫: 从文化的角度来讲,知识也是最重要的,只有不断的创新,文化才能够跟得上时代的发展,而知识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大部份是来自己学校,所以只有发展教育,才能够使更多的人吸收到知识,才能够有创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