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帮我写1000字的关于蒙古族婚礼习俗 谢谢 很急

作者&投稿:邴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春节习俗 不少于1000字~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的新年。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这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的节日。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

中国人过春节有很多传统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人们就开始准备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家家户户要大扫除,买年货,贴窗花,挂年画,写春联,蒸年糕,做好各种食品,准备辞旧迎新。

春节的前夜叫“除夕”。除夕之夜,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说说笑笑,直到天亮,这叫守岁。除夕零点的钟声一响,人们还要吃饺子。古时候叫零点为“子时”,除夕的子时正是新旧年交替的时候,人们在这时吃饺子,是取“更岁交子”的意思。这也是“饺子”名称的由来。
过了除夕就是大年初一。从初一开始,人们要走亲戚、看朋友,互相拜年。拜年,是春节的重要习俗。拜年时,大家都要说一些祝愿幸福、健康的吉祥话。

春节习俗——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高兴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旧时,从春节子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子,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子,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发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大家放完爆竹回到屋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天地、迎神、祭祀祖先。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南方人还在祭祖之后,查看历书上所载今年的吉利方向,燃灯笼火把,提壶挈酒,奉香鸣爆竹,开门出行,迎接喜神,称“出天方”或“出行”,浙江叫“出寻”,上海叫“兜喜神方”。此俗为趋吉、祈求神灵保佑一年百事顺遂。除夕守岁是整夜不睡、通宵达旦的。是夜,主妇们忙着挂灯结彩,张贴春联,剪窗花,贴年画,红红绿绿把房子装饰得花团锦簇,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红包。甚而追讨到爷爷妈妈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红包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将会把运气扫走,扫去财运,新的一年会难交好运。假使非要扫地不可,须从外头扫到里边。为使此俗流行,还定正月初一为“扫帚生日”。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必须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大意砸碎了饭碗,大家也绝不骂他,反而说他“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新年里,大人最怕小孩子说溜了嘴,开年讲些不太吉利的话,除了横关照竖关照,有的地方还用块红布或草纸向孩子们口上揩抹,其意思是把嘴当作屁股,即使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也等于放屁。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橘子、荔枝谐音“吉利”,以求来年大吉大利。有的地区还有一种习俗,就是偷财神爷像,而且偷到后要把它藏在裤裆里,以取“财神入库(裤)”这句成语的意思。在这些异想天开的趣俗之中,埋藏着历代多少劳苦百姓献媚命运之神的良苦用心。

春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窗花

新春佳节时,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一一一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

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喜气洋洋。

春节习俗——贴福字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据《梦梁录》记载:“岁旦在迩,席铺百货,画门神桃符,迎春牌儿……”;“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旭,钉桃符,贴春牌,祭把祖宗”。文中的“贴春牌”即是写在红纸上的“福”字

“福”字现在的解释是“幸福”,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倒""福气已到"。"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过去民间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福”字以前多为手写,现在市场、商店中均中出售。

春节习俗——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他"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为消磨时光,也为壮胆,他们就喝酒。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兽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爆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袍、挂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古人把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兽怕红,常常被年兽吃掉。这事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幸福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

春节习俗——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盛放飞帖之用。至今的春节赠送贺年片、贺年卡,便是这种古代互送飞帖的遗风。

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电报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元宵节。因为正月又叫元月,正月十五的晚上是一年里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是“夜晚”的意思,所以,正月十五晚上的这个节日就叫元宵节。

元宵节,中国人有赏灯和吃元宵的习俗。俗话说“正月十五闹花灯”,因此,元宵节也叫灯节。

元宵节赏灯的习俗到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元宵节这天,到处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夜晚一到,人们就成群结队地去观赏花灯。五光十色的宫灯、壁灯、人物灯、花卉灯、走马灯、动物灯、玩具灯……汇成一片灯海。有的花灯上还写有谜语,引得观灯人争先恐后地去猜。

元宵节吃元宵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早在1000多年前的宋朝,就有这种食品了。元宵是一种用糯米粉做成的小圆球,里面包着用糖和各种果仁做成的馅,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因为这种食品是在元宵节这天吃,后来人们就把它叫做元宵了。中国人希望诸事圆满,在一年开始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吃元宵,就是希望家人团圆、和睦、幸福、圆圆满满。

秋天的童话》 作者:兰斯洛 星级:★★★★☆


花了周末两天里的约3个多小时看完了这本书,感觉还是很值得的。

看过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少有类似的书能给人暖暖但是又不乏味的感觉了。这本书是台湾作家兰斯洛的作品,讲述的是一份年轻的爱情故事,爱与被爱的感受,恬静与热情的性格之间的选择。其实说穿了,在爱情世界里我们一直在面临着很多个出口,向左,还是向右。可能在我们摘得了爱情的果实的时候,还在后悔,当初,自己是不是做了个错误的决定,选择了错误的人,其实,我们都不知道,在选择的时候,其实两端的距离差不多。

此书文笔流畅,比较能深入读者的心,但是我总觉得有两点遗憾:一是作者在后期叙述故事的时候用男女主角双方的心理及述说做描写,使故事缺少了部分吸引力,有些乱了,缺少了故事开始纯纯的恋爱感觉。二是这个故事是个喜剧结尾。我一直比较看悲剧的结局,因为我觉得那样才会让人印象深刻。再就是结尾太潦草了些,看得不够过瘾就结束了。

不过还是感谢作者的用心良苦,奉献了这样的一本好书给读者。


书摘:

1、有一种人,你喜欢跟他在一起,但是要你嫁给他,你又不会......这样的情感,深刻而浪漫,在挣扎矛盾中,更透出爱情的命运。

2、其实说穿了,日剧的魅力,在于总有“后脚出,前脚进”的安排,因为擦身而过所延伸的寂寞感,让观众与剧中人一同怅然若失,进而被动地等待着转机。于是,我们也开始认为:关于感情上的不顺遂,只是时不我与,顺着路走下去,是悲是喜总是一种泫美。

3、认真思量:现实生活其实没有那样多的巧合,不论你我,周遭总有分合的戏码上演着,只有极少数肇因于无可避免的莫可耐何,大部分的相守与分离,终归是人性所支配......

4、我当然不会去责怪,感情本来就勉强不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之余,总要求对方给予自己希冀以响应,太一厢情愿了。

5、原来,宣泄心情的方式,最后也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流泪。

6、有一瞬间,我想挣脱他的怀抱,从心底却有另一股异样的心情,要我就此沉溺,不要违背自己情感所渴望。

7、一个人若在单身生活中安适自足,便有很大可能在婚姻中悠闲自在。

8、踏出捷运车厢,便呼吸到淡淡海的气息,有人说这样的味道和分离相似,是因为和泪水一样咸湿吗?

9、选你所爱需要成熟的智能,爱你所选需要坚定的意志。

10、枫树上紧邻的叶,落下时,是否能再相邻,未知;落下后,是否会有新叶,也许。

《乌拉特婚礼》
乌拉特婚礼乌拉特婚礼大致分五个程序:
  第一个程序:求婚
  乌拉特部落的求婚一般是由父母包办。等儿女长大后,有儿的人家父母看中谁家姑娘,并了解其父母也有此意时,就找一个热心肠的人作“昭齐”(即媒人),尔后由“昭齐”再找1—3人,携带4个圆饼、白酒、哈达等礼品到女方家。到女方家后先将圆饼入盘摆在桌子上,接着给老人敬酒、献哈达,同时提出此行是为××家的孩子求婚的。如果女方家的人很愉快地接了哈达,就意味着同意了这门婚事。求婚的目的基本达到了,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初步商定好订亲的日子。过去乌拉特部落台吉出身的男子是不娶台吉出身的姑娘的。
第二个程序:订亲
  乌拉特部落的订亲仪式要比求婚复杂的多。订亲时,男方家要携带整羊一只,白酒若干及圆饼、哈达等礼物。这一天,昭齐领着男方家的长辈、女婿以及亲戚若干人带着礼物到女方家商谈订亲的有关事宜。此行有二层内容:一是商谈彩礼,二是商定娶亲的日期。订亲时带的礼物,根据需要和贫富而定。富者可带全羊、哈达、白酒等。多数人带一套茶礼,即哈达、4块圆饼、2块砖茶、若干瓶白酒。茶礼是代表“全羊”的,属于重礼。砖茶代表羊背子。献礼时,圆油饼在下,砖茶在上,哈达横搭上面。还以冰糖、红枣作为辍物置于其上。
  男方将礼品摆在桌子上说明来意后,向女方父母敬献衣袍料子、绸缎和金钱,以酬养育之恩。接着,启开带来的酒瓶,向女方家父母的亲朋敬三杯。待一切见面礼节行完后,女方家便请亲朋贵客入席。彩礼的商谈是在宴席中慢慢进行的,蒙古族把这种宴席叫作“乃日”,意思是联谊。等亲朋贵客入席后,放“乌查”并诵祝颂词。词的大意是:
  吉祥如意!吉祥如意!
  向各位欢聚的贵客们,献上这神圣上等的美味佳肴。
  这是用四岁绵羊精心调制的食品,为各路贵宾摆好的厚礼!
  这是用两岁羔羊精心调制的食品,为八方宾客敬献的重礼!
  弯曲的羊角、肥大的羊尾、骠悍的个体,
  宽圆的尾巴、健壮的四肢、六节短粗的颈骨。
  十二节粗壮的胸椎,二十四节粗长的脊梁,四条膘肥的肋支。
  我们将雪白的肥羊煮熟调制好,向八方来的尊贵宾客,
  向尊敬的兄弟朋友们,敬献这上等的美味佳肴。
  这时女方家要敬酒,并且还要女方家请来的两名歌手站立在蒙古包的东南角唱歌,唱三支歌,大家喝三次酒。然后席间宾朋回敬一支歌,敬歌手一杯酒,接下来就是大家欢聚一堂,共祝皆大欢喜,彩礼就在此过程中商定。
  第三个程序:娶亲
  娶亲是乌拉特婚礼的高潮,蒙古民族早在八个世纪前,就习惯成亲时从远方聘娶,绝不允许近亲成亲,也不允许一个家族的人从同一个部落娶亲。但这个习惯因种种客观因素慢慢演变成现代蒙古民族成亲奔远方,娶亲在天亮的传统习惯。
  乌拉特部落婚礼,娶亲的日期在订亲时已经选定,但是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在娶亲前,还要互相通报情况,确定娶亲、送亲的人数和来去的具体时间,有时提前送彩礼。
  1、女方婚宴(聘姑娘):乌拉特部落婚礼的顺序是先聘后娶。因此娶亲的人们必须在商定的日子去女方家。娶亲人数必须是单数。娶亲的人,尤其是新郎要骑好马,连人带马打扮好,到达女方门口时,女方早已在门外铺一块毡子,摆一方桌,上置奶食、烙饼和白酒,由一名祝颂的人带领几名敬酒人,欢迎娶亲队伍。娶亲队伍到来后,双方问好请安,并为每一位迎亲人敬三杯拦门酒。在拦门时,双方祝颂人要展开一场舌战。女方人提问,男方人回答,形成一问一答,大意是:“祖籍为何地,何许人士,在这阳光明媚的早晨成群结队,神采奕奕,什么缘故,前来此地……”回答说:“祖籍为美丽的呼伦贝尔图奈曼查干、图门乌力吉,祖先为布尔海诺颜,为了美好的姻缘到此前来娶亲……”女方又提问:“既然如此,带来了什么样的礼物?”男方回答:“带来了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牛马驼羊。”就这样一问一答,一直说出九九八十一种礼品,方可进屋,否则就要被戏耍。进入蒙古包后,要向女方家长辈以及亲朋好友一一请安问好,礼毕入座。女方递烟、献茶,尔后敬酒,接着男方将带来的“乌查”和一套茶礼并排摆到桌上说:“亲家、亲家母、众亲戚请受礼。”男方斟酒人打开自己带来的酒向女方长辈、亲戚朋友及其每个人敬献三杯酒。男方敬完酒,女方出来一人将礼物微微挪向取亲一方,给男方每人敬一杯酒,歌手引吭高歌三首歌。主要唱的三首传统歌是:《永远之福》、《缔造之福》、《先辈之祝福》,通称“三福”。歌罢,稍事休息,重整盘碗,举行盛宴。
  盛宴一开始,坐首席的长者引吭唱歌后,歌手们接连唱三首祝颂歌。其后,由首席的长者念着诵着颂词奖赏歌手。接着,上“乌查”热情款待。席间,女方的年轻姑娘、媳妇、小伙子频频敬酒,场面非常祥和热闹。尔后,伴娘把新娘领到宴席厅,男方祝颂人向女方一嫂子求问新娘姓名与属相,两人一问一答,巧与周旋,也很热闹。这席间,女方家姑娘,小伙子们为了考验新郎的智慧和力量,端来一个羊脖子,让新郎从中间掰卸开,因为有时在羊脖子中心故意插进一根红柳枝,而新郎感到非常紧张吃劲儿。趁这时,屋外亦有人将新郎的坐骑藏匿起来,使其难以成行。盛宴一直延续到第二天姑娘出嫁时的吉日良辰。第二天天还没有亮,新娘便在众姑娘的簇拥和帮助下,穿上鲜艳的服装,在送亲歌声中与家人依依惜别,出门上马。送亲歌的大意是:
  你像清泉那样流淌,
  你像春柳那样飘荡;
  姑娘出嫁远离家乡,
  送别时为你放声歌唱。
  你像金盅里的酒那样清澈。
  你像修剪过的树木那样修长;
  姑娘出嫁远离家乡,
  送别时为你放声唱。
  ……
  娶亲的人出门上马,女婿找不到坐骑,又要向女方家人求情说好话,献哈达方可找回坐骑。众人在马背上接受三次敬酒,便告辞起程。
  从女方家到男方家的途中,娶、送双方并不是只顾赶路,还有热闹的追逐戏逗场面。距男方家约5—6公里时,新郎跃马扬鞭,赶上走在前面的新娘,以镫击响新娘坐骑的镫梁,策马向前飞驰而去,娶亲的其他人则竭尽全力,保护新郎,不让送亲的靠近。送亲的亦策马扬鞭,设法追上新郎夺其帽子。这也是对新郎坐骑和新郎骑术的一次考验。你追我赶,你争我夺,气氛亲切而热烈,非常有趣。如果男方保护不力或因新郎坐骑不快而被抢走帽子时,大家笑他无能,说他坐骑是老牛,显得很不体面。而后新郎要手捧哈达献给抢帽子的人,说好话索回帽子。击镫、抢帽子是娶亲路上的一场极为热闹的场面。乌拉特部落人在喜庆宴上如果不戴帽子,被视为没有礼貌。
  2、男方婚宴(娶媳妇):当娶亲的队伍即将回来时,男方门外铺一块大白毡或地毯,同辈人出门迎接,长辈的在家依次入左侧坐定,饮酒取乐,等候娶亲的到来。新娘到达门前,未下鞍就要品尝盛在银碗内的鲜奶,随后在别人的搀扶下,同马鞍一起滑落在白毡或地毯上,因为新娘的脚是不能着土的。由伴娘或嫂子们簇拥着,脚踏白毡步入蒙古包。送亲的必须在迎亲桌前接三杯酒后,方可进屋。届时,男方歌手正在屋里引吭高歌,以示热烈欢迎。
  新娘进入蒙古包后,蒙着面纱,在蒙古包的东南角炉灶前磕头,而且这磕头也不是爬地磕头,只是新娘自己由伴娘或嫂子陪伴下被按着头表示磕头,新娘完礼后,在伴娘或嫂子的陪同下来到宴席厅,以辈数和年龄为序,逐个向长辈和众亲戚磕头,受礼者都赠送礼物,大至牛马驼羊,小至衣料银元,赠送牲畜时,必须赠送生产母畜,这是一种兴旺发达的美好祝愿。
  新娘磕完头就要退出(倒退出去)时,青年人们从外面将门堵住,不让新娘出门。新娘只好把平时绣好的手帕、烟荷包等送给他们才让出去。蒙古民族的习俗中耍笑新娘也只在这个时候耍笑,别的时候是不允许的。特别不允许闹洞房,不允许娶新耍旧,耍笑老人。
  新娘磕完头,进入洞房,傧嫂为新娘取掉蒙面红纱,开始举行分发仪式。先由婆婆用筷子去分,接着傧嫂们给新娘缠发鬓。尔后,在新娘头上套一下用绸袋装着的笼头,以示驯服新娘。接着穿上敖晶海和4个开叉的长坎肩,佩带上全套头饰。再交回到宴席厅,婚礼宴也开始了。
  盛宴(酒宴)开始时,必须先上茶,而后敬酒,跟着放“乌查”。敬酒时必须念祝酒词,放乌查时必须唱放乌查颂词,之后唱婚礼歌,即三福歌。在这期间,新郎、新娘在伴郎、伴娘或嫂子的陪同下,给来宾一一敬酒。主婚人和一些长辈每接一杯酒,还要祝颂一番。所有人的在几名特邀歌手的带领下,唱正统的歌,古老悠扬的乌拉特民歌此起彼伏,歌声、欢笑声伴着美酒佳肴使婚礼达到高潮。按习惯欢乐要持续到第二天,富贵人家的婚礼甚至更长一些。
  送亲人提出起行时,男方要向每个送亲的致以薄酬,并在门外较远处铺上毡,摆上方桌,搁两块圆饼和一只羊头,这时屋里唱起一首辞行歌——阿拉泰杭盖,由双方主婚人(亲家正代表)手捧银碗,敬上马三杯酒后告别。女方主婚人上马后,接住男方递来的羊头边扔向外手(右手),边飞驰而去。
  第四个程序:探望闺女
  是送亲的人到新房探望姑娘的一种仪式。有当时探望和几日后探望两种。探望姑娘程序非常简单,但也很重要。如果女方不探望姑娘,那么姑娘就不便回门了。
  第五个程序:回门
  乌拉特部落婚礼中回门仪式是由婆婆领着儿子、儿媳,带上乌查或一套茶礼,去儿媳父母家的一种礼仪。回门没有固定的时间,一般是婚后的适当时候。回门虽不复杂,但也很重要,因为未回门,就意味着婚礼还未结束,两亲家也不便互相往来。回门时,女方家要设酒宴,款待亲家和女婿。
  这样,一个完整的乌拉特婚礼程序便告结束。

可以吗?虽然不是很好,但望采纳。。


谁能帮我写一篇野外拓展训练感受 1000字以上 急急急急急谢谢各位_百度...
在两棵树之间挂着一张网,网上有大小不一20个格子。要求每个人逐一从其中一个格子过去。身体的任何部位不得接触网绳(包括头发、衣襟),否则“触电”,只要有一人“触电”,全队失败,先前通过的人必须重新来过。这是一个非常严厉而艰难的游戏,也是我认为最有教育意义的项目。一开始大家跃跃欲试,但...

求一论文 1000字 左右,题目是 祖国伴我成长 请帮我写一下,请勿在网上下...
这些事例让中国人站在世界的舞台上大声说:“我是中国人!” 让我们牢记祖国曾经蒙受过的屈辱,不忘祖国的光辉历史、灿烂的文化和那壮丽的河山。大声喊出:“我爱中国!” 祖国在我心中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祖国在我心中》。 曾几何时,我们的祖国饱经沧桑,历尽磨难,她成了帝国主义...

我逃课被逮到了。要写1000字检查。求帮忙。
每一个学校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做到品学兼优,全面发展,树立良好形象,也使我们的学校有一个良好形象。每一个同学也都希望学校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学习,生活。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靠的是大家来共同维护来建立起来的,而我自己这次却犯了错误,去破坏...

急!!! 哪个帮我写一份在厕所吃烟被逮住, 老师要求1000字检讨。
包括我自己也希望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但是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靠的是大家来共同维护来建立起来的,而我自己这次却犯了错误,去破坏了学校的良好环境,是很不应该的,若每一个同学都这样犯错,那么是不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对违反校规的学生给予惩罚也是应该的,我在家也待了半个月了,自己想...

请大家帮助,写一写关于匠心筑梦的高中作文。1000字左右。谢谢大家。感...
让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是帮助,让在黑暗袭来时孤苦无依的人有耐心期待光明,变成呼吸的氧气,支持着我们的生命.文坛巨匠巴金曾说.帮助同时是互助,是心有灵犀的默契和配合在茫茫人海间,总会有“帮助”温暖我们的心.向每一个处于危难中的人伸出援手,我也要将这份温暖传递给他人?但愿这种让“...

我是00后作文1000字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我是00后作文1000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是00后作文1000字 篇1 人们都这么认为,00后的我们是无忧无虑的,是那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能量,蓬勃...

...老师要求写一篇感想,1000字左右,大家帮帮我吧
 我来答 首页 用户 认证用户 帮帮团 认证团队 合伙人 热推榜单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法律 手机答题 我的 我刚学完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导论,老师要求写一篇感想,1000字左右,大家帮帮我吧  我来答

...写了一些和学习无关的东西,老师叫我写1000字的检讨,请各位好心人...
我知道这样的任务很艰巨,但我相信,只要老师耐心的等待,我成功的一天一定会到来的。我平生思想独立,性情中人,好行侠仪义,快意恩仇。这点得到大家的认可,偶然荒废课堂时间去努力提高自己,也是在磨练自己的品格,但却有些过之。这学期我纪律涣散,我之所以不顾学校的三令五申而故意旷课、迟到、早退...

跪求各位,我的地理没考好,老师要1000字的说明,大家帮帮忙吧,晚上8点要...
不过,从这点上,我敢说我是在考试之前有努力奋斗过的,由此,牵扯到我的第二个不足,就是平时没能认真对待学习,到临考试时才来抱佛脚,这是我平时不正视地理所带来的后果,当然,我得为这个付出沉重的待价--不理想的成绩!老师,我深深的知道您是恨铁不成钢,怪我不争气,您让我写这份检讨,...

我因为改数学题,没上操,老师叫我写1千字的检查,大家帮我写一篇好吗?
是的,老师素质太低下,写1000字的检查有用么,起什么作用了,晕倒,做老师就能有这点权利,那你就写吧,承认自己的错误,再奉承他两句,写吧

建湖县19675572513: 写一篇蒙古族人生活的故事 -
西怖塞疏: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中国有56个民族,是个“大家庭”. 对于蒙古族,大家肯定不陌生吧!那么,对于蒙古族的礼节,大家又了解多少呢? 当你来到蒙古的大草原时,你会不由得陶醉在其中,有种惬意的感觉.不久后,你就...

建湖县19675572513: 蒙古族有哪些民风名俗,以《蒙古族的习俗》为题写一篇作文450字以上.最好写一个隆重,重要的节日.急急! -
西怖塞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

建湖县19675572513: 写蒙古族的民俗风情作文 -
西怖塞疏: 好客的蒙古族 草原上的蒙古人都很好客.不论是不是亲戚故旧,认识不认识,到蒙古人家里做客,都会受到热情的接待. 走近营子,首先听到的是狗叫.蒙古人喜欢养狗.狗不但有护畜作用,还能传递信息.狗一叫,孩子们会首先跑出来,之...

建湖县19675572513: 怎么写关于蒙古族的民风民俗?(700字) -
西怖塞疏: 田螺姑娘 神话故事 某村有一位单身汉,年纪三十多了,还没娶上媳妇,他勤恳能干,每天都辛勤劳作在田间. 有一天,他下田时,无意中拾到一只大田螺,他高兴地带回家,养在自家的水缸里.时间过得可真快,转眼已过去三年.有一天,单...

建湖县19675572513: 蒙古族的服饰作文 -
西怖塞疏: 嗨,大家好,在我家乡阿右旗里有一些蒙古人.今天就让我来给你们介绍介绍.蒙古是一种有特色的民族,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

建湖县19675572513: 蒙古族的来历和风俗 -
西怖塞疏: 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是蒙古族服饰的4个主要部分,妇女头上的装饰多月玛瑙、珍珠、金银制成.蒙古族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 习俗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

建湖县19675572513: 蒙古民俗民风(简短)介绍 -
西怖塞疏: 蒙古民俗民风: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

建湖县19675572513: 蒙古族的习俗和现代或近代史?介绍下,各位大哥....<br/>或
西怖塞疏: 献哈达: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

建湖县19675572513: 关于蒙古族建筑特点的作文 450字左右 -
西怖塞疏: 在那辽阔无边的草原上,居住着一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呼伦贝尔)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在很久的时候,草原上有一对情侣,姑娘叫呼伦,小伙叫贝尔,一天妖魔莽古斯抢走了呼伦姑娘,吸干了草原上的水,使牧草枯黄,牲畜倒毙.为了救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