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史记》中的一个或几个小故事?

作者&投稿:父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史记》中的故事,谁能告诉我一个?〔不要太长,切记!!!〕~

鸿门宴的故事:汉元年(前206)十二月,项羽率军至函谷关。见关门禁闭,又听说刘邦已平定关中,大怒。于是命令英布攻破函谷关,准备讨伐刘邦。此时项羽拥兵40万,号称百万,驻扎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的项王营)。刘邦有兵10万,号称20万,安营霸上。谋士范增劝说项羽立即攻击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与张良素有交情,当夜策马至刘邦军中将范增的计谋密告张良,劝张良赶快逃避。张良马上将情况告诉刘邦。刘邦请项伯从中调解,项伯要求刘邦第二天到鸿门。随后,项伯连夜赶回鸿门,劝说项羽。项羽认为项伯所说有理。第二天早晨,刘邦亲自来见项羽,项羽设宴招待。席间,范增三次举起所佩玉玦,示意项羽杀掉刘邦,项羽犹豫不决。范增于是指示项羽堂弟项庄来席前舞剑助兴,意在击杀刘邦。项伯见此情况,也拨剑起舞,并经常用自己身躯保护刘邦。张良也离席去叫樊哙,樊哙携带剑盾闯入军门,指责项羽要杀有功之人。后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在樊哙等人的护卫人,由小路急忙返回霸上,得以脱身。

《史记》是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镜,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
一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
黄帝战蚩尤的故事,最早在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有记载,《山海经·大荒北经》:“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杭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后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为田祖。魃时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决通沟渎。”[1]

中华象征
《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凡是中华儿女,都把黄帝和炎帝并称为自中华民族的始祖,即华夏儿女,炎黄子孙。鲁迅先生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他在一首诗中说:“我以我血荐轩辕”,就是说要用自己的鲜血来保卫中华民族。每逢清明节,中国人民纷纷来到黄帝陵,以崇敬的心情,拜谒这位民族之祖。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来到大陆,差不多也都要到这里来寻根,表示后代对祖先的敬意。人们都把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悠悠五千年过去了,黄帝的形象一直激励着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发图强,为中华民族作出更多的贡献。

联盟首领
用人类科学的观点来解释,黄帝约是属于中国原始社会末期父系氏族公社时代的一位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还是部落时期。仅黄河中游至汾水之间,就有大小一万个以上的部落,当然人数不一,原始氏族社会都是群居的,阶级和国家还没有产生。黄帝的部落聚居的地方,历史记载各有不同。有的说,黄帝曾居住在浙江杭州,史书上叫做“涿鹿之野”。也有的说,名曰“轩辕之丘”。

人文之祖
在上古传说中,黄帝是个非常聪明能干的人物。他既会推算天文,制定出中国最早的历法,又会发明对人有用的东西。他还精通医术,和神医岐伯一起研究出一套诊治方法。他和岐伯关于医学的对话,被后人编成中国最早的一部医书《黄帝内经》。黄帝的妻子嫘祖也很能干,她教人民养蚕,总结出一套喂蚕、缫丝、织帛的经验。从此,人们既会制衣,又会作冕,还能制鞋,从上到下都装束起来,彻底改变了上古时代穿树叶兽皮的原始习惯。古代的人受饮水限制,居者靠河流,牧者逐水草,很不方便。黄帝发明了井,人们才有可能到远离河流的地方去开发。当时的人还不会盖房子,穴居野处,构木为巢;又是黄帝教给人们“伐木构材,筑作宫室,上栋下宇,以避风雨”。黄帝手下集中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他们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文字学家仓颉,造出了象形文字,音乐家伶伦分出十二音阶,配成乐曲;精通数学的隶首,制定了各种度量衡等等。

发明时代
黄帝王朝时代是个发明狂的时代,上古的这些发明当然都是真的,只不过后世为了彰显黄帝的神通广大,把黄帝时代的所有发明都归功于黄帝。但是一个人如果只是个普通人,一下子发明了那么多东西,人们当然不会相信。这时伟大的中国神话学者们诞生了,给黄帝加了若干神性。黄帝王朝强大的人渐渐多了,洞穴明显不够用了,黄帝就发明了教人筑屋;看到冬天没有树叶,小孩光着不说,连许多大人都光着,于是黄帝发明了衣裳;黄帝要打仗,要攻击邻近小部落,就发明了兵器和指南车;征服了若干小部落后又开始教人种地,于是又发明了器具和井田。他已代替了那位开天辟地的英雄盘古,成为所有中国人的祖先。稍后的中国历代帝王们,甚至包括匈奴人鲜卑人,也都自称或被称为姬轩辕的后裔。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国人仍以“黄帝的子孙”自傲。[2] 黄帝,因为是古代学者一致承认的华夏始祖,所以人们就把一切中国古文明制度都归功于他,被誉为华夏的“人文之祖”。黄帝是人不是神,只不过被奉上了神坛。
二尧舜禅让
传说黄帝以后,在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有不少的记载。
尧,号陶唐氏,是帝喾的儿子、黄帝的五世孙,居住在西部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县一带)。尧当上部落联盟的首领,和大家一样住茅草屋,吃糙米饭,煮野菜作汤,夏天披件粗麻衣,冬天只加块鹿皮御寒,衣服、鞋子不到破烂不堪绝不更换。老百姓拥护他,如爱“父母日月”一般。
尧在位七十年后,年纪老了。他的儿子丹朱很粗野,好闹事。有人推荐丹朱继位,尧不同意。后来尧又召开部落联盟议事会议,讨论继承人的人选问题。大家都推举虞舜,说他是个德才兼备、很能干的人物。尧很高兴,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验了二十八年才将帝位禅让给舜。
舜,号有虞氏,传说是颛顼的七世孙,距黄帝九世,生于诸冯 (在今山东省境内)。舜接位后,亲自耕田、打渔、制陶,深受大家爱戴。他通过部落联盟会议,让八元管土地,八恺管教化,契管民事,伯益管山林川泽,伯夷管祭祀,皋陶作刑,完善了社会管理制度。他也仿照尧的样子召开继位人选会议,民主讨论。大家推举禹来做继承人。舜到晚年身体不好,依旧到南方各地去巡视,竟病死在苍梧(今湖南境内)的途中。舜死后,禹做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三大禹治水
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算起来,他还是黄帝的后代。他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治水英雄。
当尧还在世的时候,中原地带洪水泛滥,无边无际,淹没了庄稼,淹没了山陵,淹没了人民的房屋,人民流离失所,很多人只得背井离乡,水患给人民带来了无边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之下,尧决心要消灭水患,于是就开始访求能治理洪水的人。
一天,他把手下的大臣找到身边,对他们说:“各位大臣,如今水患当头,人民受尽了苦难,必须要把这大水治住,你们看谁能来当此大任呢?”
于是群臣和各部落的首领都推举鲧。尧素来觉得鲧这个人不可信,但眼下又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于是就暂且将治水的任务委任给鲧。
鲧治水治了九年,大水还是没有消退,鲧不但毫无办法,而且消极怠工,拿国家这一艰巨的任务当儿戏。后来舜开始操理朝政,他所碰到的首要问题也是治水,他首先革去了鲧的职务,将他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那里。
舜也来征求大臣们的意见,看谁能治退这水,大臣们都推荐禹,他们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比他的父亲德行能力都强多了,这个人为人谦逊,待人有礼,做事认认真真,生活也非常简朴。”舜并不因他是鲧的儿子,而轻视他,而是很快把治水的大任交给了他。
大禹实在是一个贤良的人,他并不因舜处罚了他的父亲就嫉恨在心,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他暗暗下定决心:“我的父亲因为没有治好水,而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我一定努力再努力。”
但是他知道,这是一个多么重大的职责啊!他哪里敢懈怠分毫。考虑到这一特殊的任务,舜又派伯益和后稷两位贤臣和他一道,协助他的工作。
当时,大禹刚刚结婚才四天,他的妻子涂山氏是一位贤惠的女人,同意丈夫前去,大禹洒泪和自己的恩爱妻子告别,就踏上了征程。
禹带领着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自己的清泪,而一提到治水的事,相识的和不相识的人都会向他献上最珍贵的东西,当然他不会收下这些东西,但是他感到人民的情意实在太浓太浓,这也倍增了他的决心和信心。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发明了一种疏导治水的新方法,其要点就是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地东流入海。大禹每发现一个地方需要治理,就到各个部落去发动群众来施工,每当水利工程开始的时候,他都和人民在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
他生活简朴,住在很矮的茅草小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但是在水利工程他又是最肯花钱的,每当治理一处水患而缺少钱,他都亲自去争取。
他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家中那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走了。
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九个州,就是: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他的治水方法是把整个中国的山山水水当作一个整体来治理,他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使得大量的地方变成肥沃的土地。
然后他治理山,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就是要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他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又如何是好,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许多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大禹治水一共花了13年的时间,正是在他的手下,咆哮的河水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驯服服地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后代人们感念他的功绩,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我们的整个中国也被称为“禹域”,也就是说,这里是大禹曾经治理过的地方。
四纣王暴虐

五姜太公钓鱼
六不食周粟
七烽火戏诸侯
八掘地见母
九 借道灭虢国
十 重用百里侯
十一重耳流亡
十二 灵辄救赵盾
十三楚庄王纳谏
十四赵氏孤儿
十五晏婴出使
十六铁面无私
十七伍子胥复仇
十八专诸刺王僚
十九孙武练兵
二十卧薪尝胆
二十一三家分晋
二十二西门豹祭河神
二十三 神医扁鹊
二十四邹忌进谏
二十五围魏救赵
二十六商鞅变法
二十七兼爱非攻
二十八 合纵联诸侯
二十九 连横促强秦
三十屈原投江
三十一鸡鸣狗盗
三十二 巧布火牛阵
三十三胡服骑射
三十四完璧归赵
三十五将相和
三十六 纸上谈兵
三十七毛遂自荐
三十八窃符救赵
三十九奇货可居
四十 兴修郑国渠
四十一 甘罗拜上卿
四十二韩非之死
四十三 荆轲刺秦王
四十四 大兴文治
四十五蒙恬筑长城
四十六陈胜吴广起义
四十七李斯冤死
四十八项梁渡江
四十九破釜沉舟
五十鸿门宴
五十一 胯下受辱
五十二 论得天下
五十三 病床问相
五十四 疑而用之
五十五吕后乱朝
五十六 悔失晁错
五十七李广射匈奴
五十八 相如赋美辞
五十九张骞出使
附录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一次,魏文侯召见外臣李克讨论治国安邦之道,文侯对李克道:“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魏国尚不够强大,想要设置国相帮我治理国家,用魏成子或翟璜,此二人你看如何?”李克答:“只要考察一下他们过去的举止表现就可以确定了。看其平时喜欢亲近哪些人;富裕时能给予别人什么;显贵时能举荐什么人;处于逆境时干什么事;贫困时不要什么。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审察,心中就有数了。”魏文侯听后高兴地说:“听了你的话,选谁为国相之事,可以确定了。”

李克告别文侯后,来到翟璜家里,翟璜问:“听说国君召见先生去选荐国相,最后选定谁做国相?”李克答:“魏成子。”翟璜愤然变色说:“我有哪一点不如魏成子?西河太守,为我所推荐;君王为邺城之事忧愁,我又荐举了西门豹前往治理;国君要讨伐中山国,是我举荐了乐羊子而取胜;攻克中山之后,无人守卫,是我举荐了先生您去任职;世子缺少老师,也是我推荐了屈侯鲋。你说,哪一点我不如魏成子?”李克听后义正辞严地反问:“当初把我推荐给国君,你难道不是为结党营私以求做大官吗?你怎能与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虽享有俸禄千种,但9/10用于为国招贤,1/10用于个人生活。他从东方招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皆属天下奇才,君尊为师,向他们学习治国之道;而你所推荐的五个人,君王只是当臣来用。由此可见,你怎能与魏成子相比呢?”翟璜听了李克一席话,猛然醒悟,他恭敬地向李克行了两个跪拜大礼说:“翟璜实在是无知,刚才说了不少错话,愿向您学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发百中

一次,魏文侯召见外臣李克讨论治国安邦之道,文侯对李克道:“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魏国尚不够强大,想要设置国相帮我治理国家,用魏成子或翟璜,此二人你看如何?”李克答:“只要考察一下他们过去的举止表现就可以确定了。看其平时喜欢亲近哪些人;富裕时能给予别人什么;显贵时能举荐什么人;处于逆境时干什么事;贫困时不要什么。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审察,心中就有数了。”魏文侯听后高兴地说:“听了你的话,选谁为国相之事,可以确定了。”

李克告别文侯后,来到翟璜家里,翟璜问:“听说国君召见先生去选荐国相,最后选定谁做国相?”李克答:“魏成子。”翟璜愤然变色说:“我有哪一点不如魏成子?西河太守,为我所推荐;君王为邺城之事忧愁,我又荐举了西门豹前往治理;国君要讨伐中山国,是我举荐了乐羊子而取胜;攻克中山之后,无人守卫,是我举荐了先生您去任职;世子缺少老师,也是我推荐了屈侯鲋。你说,哪一点我不如魏成子?”李克听后义正辞严地反问:“当初把我推荐给国君,你难道不是为结党营私以求做大官吗?你怎能与魏成子相比呢?魏成子虽享有俸禄千种,但9/10用于为国招贤,1/10用于个人生活。他从东方招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此三人皆属天下奇才,君尊为师,向他们学习治国之道;而你所推荐的五个人,君王只是当臣来用。由此可见,你怎能与魏成子相比呢?”翟璜听了李克一席话,猛然醒悟,他恭敬地向李克行了两个跪拜大礼说:“翟璜实在是无知,刚才说了不少错话,愿向您学习。”

应有尽有!你慢慢研究.
二)动词
4,被动
被动是与主动相对而言.所谓主动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发出的,主语是实事者,因而是主动的.如果主语不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而是承受动作的受事者,那它就是被动的.古代汉语被动的表达和现代汉语一样,都是通过有结构标志和没有结构标志的两种句式,所不同的是古代汉语,特别是先秦时期,使用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居多,使用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远不如现代汉语普遍.
1)使用没有结构标志的句式表达被动的.
例如:
A,屈原放逐,著离骚.(《史记·太史公自序》)——被放逐
B,如姬最幸,出入王卧内.(《信陵君列传》
C,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柳子厚墓志铭》)
D,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史记·太史公自序》)
它们在结构形式上跟主动句一样,没有表示被动的特殊标志,被动是通过句子及上下文的文意体现出来的.所以有人称这类句子是意念上的被动句.
2)使用有结构标志的被动句,大致有以下几种结构类型:
(1)"于(乎)"用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
例如:
A,怀王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B,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战国策叙录》)
C,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鞌之战》)
D,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许行》)
E,是孔丘斥逐于鲁君.(《盐铁论·利义》)
这是先秦较常见的一种被动句式.不过,"于(乎)"本身并不表示被动,"于(乎)"只是引进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更加明确而已.这类句式的词序也跟现代汉语不一样,我们在阅读时,要把引进主动者的"于(乎)"字词组移到动词前当状语去理解或翻译.
(2)"为","见","被"直接用在动词前,表示被动.
例如:
A,厚者为戮,薄者见疑.(《韩非子·说难》)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C,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贾谊论》)
用"为","被"表示被动,形成被动句式,在先秦时期已很常见,"被"字则到战国末期才开始用于表示被动.它们在句子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当,都是直接置于动词前,加强动词的被动意义,以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至于施动者,因多半不便说出或不必说出,所以一般不出现.
(3)用"见(为,被)……于"结构的.
例如:
A,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被王欺骗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C,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战国策叙录》)
D,伍胥父兄为戮于楚.(《史记·伍子胥列传》)
E,万乘之国,被围于赵.(《战国策·齐策》)
"见……于"结构先秦时已普遍使用,"为……于"及"被……于"是战国末期及汉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后二者大概是前者类化的结果.因为这类结构的"见","为","被"都是用于动词前表被动,"于"则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是上述两种表示被动手段的综合运用,所以被动意义更加明显.
(4)"为","被"用在动词前引进主动者.
例如:
A,多多益善,何以为我禽 (《史记·淮阴侯列传》)
B,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C,今去不得,阳狂恐知,身死为世戮,奈何!(《龚遂传
D,臣被尚书召问.(蔡邕《被收时表》)
E,亮子被苏峻害.(《世说新语·言语》)
"为"在先秦就常常用于引进主动者,"被"发展到汉末才具有这一功能.这种用法跟上述的"为","被"置于动词前不同,它不是以加强动词的被动意义来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而是跟"于"一样,是通过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使主语的被动性质更加明显起来.跟"于"不同的是,"为","被"词组不是在动词后作补语,而是在动词前当状语.
动词后的"于"字词组和动词前的"见"或"为"字词组,都不是被动句独有的标志,所以不能看到动词后有"于"字词组或动词前有"见"及"为"字词组就断为被动句.它们也可能是动作支配或关涉的对象等,而不是动作的主动者或纯粹表被动.例如:
A,千秋万代传于王.(《史记·梁孝王世家》)
B,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
C,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李密《陈情表》)
这里的"于","为"词组及"见"虽然都处于及物动词前后,但都不是被动句.只有结构上处于及物动词前后,及物动词后一定没有宾语,在意思上又是引进主动者或直接表示被动的情况下,这样的句子才是被动句.这些都得根据句义去确定.
(5)用"为(被)……所"结构的.
例如:
A,今不速往,恐为曹所先.(《赤壁之战》)——被曹操占了先
B,方术不用,为人所疑.(《荀子·尧问》)
C,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信陵君列传》)
D,汝曹怯弱,为蛇所食.(《搜神记·李寄》)
E,吴郡顾士端……尤妙丹青,常被元帝所使,每怀羞恨.(《颜氏家训·杂艺篇》)
"为……所"结构萌芽于战国末期,秦汉以后就被广泛运用."被……所"结构大概也是从"为……所"结构类化而来,跟"见……于"结构一样,"为(被)……所"结构也是把强化被动语义的"所"和引进动作主动者的"为(被)"两种语法手段结合起来,以强化和突出主语的被动性质.所不同的是,"见……所"结构的"于"字词组在动词后引进主动者,而"为(被)……所"结构的"为(被)"字词组在动词前引进主动者,这是"于","为(被)"原有的功能特点所决定的.
"为……所"结构的"为"后,有时不出现行为动作的主动者,"为"便和"所"连在一起,如: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被抓住
"嵩有田……武人夺而有之,嵩诣州颂理,为所杀."(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跟"为……所"相当的还有"为……见",这种结构虽早见于先秦,但很少使用,例如:
A,烈士为天下见善矣,未足以活身.(《庄子·至乐》)
B,近又有张道士,为公见信.(《宋书·庐江王祎传》)
C,爱欲生忧,或遭父丧,为人所夺……爱欲生畏者,为豪贵见夺其妇.(《出曜经·欲品》)
"为……所"跟"为……见"结合,还可成为"为……所见",者一结构仅见于汉末至隋唐.例如:
A,诸葛恪,滕胤,吕据,盖以无罪,为峻,綝兄弟所见残害.(《三国志·吴志·孙綝传》)
B,今凉州部……数为小吏黠人所见侵夺,穷恚无聊,故致反叛.(《后汉书·西羌传》)
C,臣受性愚陋,人事多所不通,惟酷好学问文章,未尝一日暂废,实为时辈所见推许.(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
(三)形容词
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的词.
1,古代汉语主要充当句子的谓语,定语和状语.
古代汉语形容词跟现代汉语一样,经常充当句子的谓语(表示主语的性质,如:"霜叶红于二月花"),定语(表示它所修饰的中心语的性质,如:"出于幽谷,迁于乔木")和状语(指出谓语动作的性质,如:"横看成岭侧成峰","淡妆浓抹总相宜"),有时也充当句子的主语,宾语和补语,只有在词的构成方面和某些用法上稍有不同.
形容词作主语和宾语,是因为它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被说话的人当作一种事物来看待了,有的语法书称之为"名物化".如:
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主语
红消香断有谁怜——作主语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无厚(《庖丁解牛》)——作宾语
形容词作主语,宾语的另一种情况是偏正词组中心语的省略,即"以偏概全".因此,碰见形容词的这种用法,就得补上中心词,按有中心词的偏正词组去理解,
如:
A,故新相反,前后相背.(《定法》)——旧法,新法
B,瑜等率轻锐继其后(《赤壁之战》)——轻装,精锐的士兵
像一般定语可修饰各种中心语那样,这种用法的同一形容词,也可有不同的中心词.判定没出现的中心词,主要根据上下文意,就句中来说,主要是根据谓语意义及其连带成分来考察,也就是说,未出现的中心词必须具有该形容词所表示的性状,符合谓语意义的要求.
2,古代汉语形容词有类似词头的前加成分,如"其","有".
例如:
A,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
B,我来自东,零雨其蒙.(《诗经·豳风·东山》)
这些带有前加成分的形容词,相当于叠音形容词.
词尾"然","如","若","乎","焉"等经常充当状语,有时也用作谓语或定语.
例如:
A,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B,夫子莞尔而笑.(《论语·阳货》)
C,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尽心上》)
D,江河以濯之,秋阳以曝之,皜皜乎不可尚已.(《许行》)
E,今有人于此,驩若爱其子.(《墨子·天志中》)
F,王道粲然分明.(《战国策叙录》)
3,古代汉语有相当多的叠音形容词,它们的性质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形容词重叠,不含"很"的意思,往往要用"……的样子"去理解.
例如:
A,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B,内谏争于王,外责傅相,引经义,陈祸福,至于涕泣,蹇蹇无已.(《龚遂传》)
C,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尚书·皋陶谟》)
D,彼节南山,维石岩岩.(《诗经·小雅·节南山》)
E,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荀子·劝学》)
其它如《诗经》的"蚩蚩","汤汤"(《氓》),"离离","靡靡","悠悠"(《黍离》),"苍苍","萋萋","采采"(《蒹葭》)等,《论语·乡党》的"蹜蹜",《孟子·尽心上》的"孳孳"和《史记·匈奴列传》的"熙熙"等都属于这类描摹景物情状的生动化的形容词,都含有"……的样子"的意思.
(四)数量词
表示事物或行动的数目或次序的词叫数词,计算事物或行动的数量单位的词叫量词,合称数量词.数词的语法功能和形容词的语法功能基本相同.所以,有的语法书把数词附在形容词后讲.
1,数量词可以在名词,动词前作定语,状语.
例如: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作状语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作定语
2,古代汉语的数词是正常的,而量词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是不发达的,所以常常只用数词来表示数量.
比如: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齐人有一妻一妾》)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3,数量词在动词和名词的后面也可以作谓语,状语,回答"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数量词在名词后面,是在数量上对名词进行陈述.
例如:
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谓语
4,数量词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可以作补语.
例如:
固致大绫三百匹(《段太尉逸事状》)——补语
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段太尉逸事状》)——补语
5,数量词在动词或动宾词组后也可以作主语,宾语.作主语,宾语的数量词也可以看作是"以偏概全"的用法.
例如: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愚公移山》)
今其室十无一焉(《捕蛇者说》)
6,几个数词的特殊用法
1)"一"
用在动词前表动作数量,作状语.例如: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用在动词前,表示一种假设的条件.例如:
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贾谊论》)
公子诚一开口,如姬必许诺.(《信陵君窃符救赵》)
2)"二","再"
都表示"两"这个数目,但对象不同.
若是表示物量,用"二".例如:
早丧二亲,年逾三十,鬓发二色.(《太平御览·蔡邕书》)
若是表示动量,用"再".例如:
再拜稽首.
秦赵五战,秦再胜,而赵三胜.
注意:"再"与现代汉语中的用法很不相同,古文中表示动作重复的词是"复".例如:
冯谖不复歌.
上古汉语的"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两次".
3)"三","九","十","百"
它们放在名词前面表示物量,放在动词前面表示动量.它们表示的往往不是实数,而是虚数,"众多"之意.例如:
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许行》)
假令仆伏法就诛,若九牛之一毛.(史记·报任安书)
商君虽十饰其法.(《定法》)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
"千","万"的用法也是如此.
"三"在表示虚数时,有时也指"少",这个用法比较特殊,需要注意.例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7,分数的表示法
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包括这些构成成分:母数+"分"+名词+"之"(连词)+子数.例如:
一月之日,二十九日,九百四十分日之四百九十九.(《史记·历书索引》)
其中,"九百四十"是母数,"日"是名词,"四百九十九"是子数.
8,可以省略的成分
1)省略"分",即:母数+名词+"之"(连词)+子数.例如:
大都不过参国之一.
其中,"参"是母数,"国"是名词,"一"是子数.
2)省略名词,即:母数+"分"+"之"(连词)+子数,这与现代汉语相同.例如:
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
3)"分"和"名词"都省略了,即"分"+"之"(连词)+子数.例如:
郴之为州,在岭之上,测其高下,得三之二焉.
一般说,母数,"之",子数三者应齐备.
在特殊情况下,"之"也可以省略,只保留母数和子数.例如: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9,倍数的表示法
一倍用"倍",五倍可作"蓰".其它通常都直接用基数词表示."蓰"通常不单用,常"倍","蓰"连用,表示不定的多数.例如:
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许行》)
四,词类活用
(一)定义
古汉语跟现代汉语一样,某类词有某种词性以及它们在句中的作用,一般都是固定的,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灵活运用,可以使某类词丧失其本来的词性,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的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就是在实词中,一个词按照一定的习惯在某个句子中丧失了其本来的词性,临时起着其它词类的语法作用的语法现象.
(二)词类活用的特点
第一,活用是临时的用法.即它必然在某个语境中才出现,随着语境的丧失,这种活用的语法功能也就丧失了.
第二,活用前的词和活用后的词在语法意义上有密切关联.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其中"吴王"本是名词.其中"吴王"前的"欲"作为能愿动词,要求其后接动词.另外,"吴王"后的"我"作为宾语,要求其前接动词.因此,在这样的特定语境中,"吴王"就临时被作为动词使用了.离开了这个语境,"吴王"不能作动词,不能受能愿动词修饰,就带不了宾语."吴王"活用为动词后的意义和名词"吴王"的词汇意义紧密相关.
(三)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不同
词的兼类,是指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的性质,是固定的用法.这种一个词兼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类的性质的现象是由词的引申造成的,是一词多义,一词多性.它不是临时的,是词本身所具有的.
而活用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是词义,词性的临时改变.例如:车同轨,书同文字.(《史记·秦始皇本纪》)
"轨",名词,指两个车辙之间的距离.由于这个距离是一定的,所以引申指规律,法则.车行走,必须沿着这个轨道,所以又引申为遵循,合乎,成了动词.所以,"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行必果"(《史记·游侠列传》).这个就是由词义引申造成的词的兼类现象.
又如:"疾"在"时曹军众已有疾疫"(《资治通鉴·赤壁之战》)里是名词,当疾病讲;在"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史记·孙膑列传》)中是动词,当妒忌讲;在"疾雷不及掩耳"(《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是形容词,当急速讲."疾"同时兼有名,动,形三种词性,不是临时运用的结果,是"疾"本身固有的经常存在的现象,不是临时的偶然发生的现象,所以不是活用而是兼类."疾",本义是名词,疾病,引申表示痛恨,因为人们对疾病总是厌恶的;引申表示迅速,是因为疾病发生时,通常非常快.
(四)词类活用跟词的兼类有以下主要区别
第一,造成的原因不同
词类活用,是由一定的语言环境造成的,即是由外因造成的,是临时的.一旦离开了上下文,这个词就会恢复到它原来的词性.
而词的兼类,是词的引申造成的.它是永久性的,任何时候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性,不受环境的影响,只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它只表示某一种词性.
第二,翻译成现代汉语,它们的意思不同
由于兼类是由引申造成的,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引申中原来的字不出现.例如:"轨"在"其行虽不轨于正义"中引申为动词"遵循",在翻译这句话时,"轨"不出现.
而活用的翻译,一般是用一个跟原来的词有关的动宾词组,原来的词往往还出现.例如:"尔欲吴王我乎 "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吴王"还出现."一营大噪,尽甲"翻译成现代汉语时,"甲"还出现.
(五)具体内容
1,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时,有用作一般动词,也有用作使动,意动的.
1)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具有跟原名词意义有着密切联系的动词的一般意义,如果带上宾语,它跟宾语的关系是一般的动宾关系.例如:
A,从左右皆肘之.(《鞌之战》)
B,曹人凶惧,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城濮之战》)
C,曹人尸诸城上.(《城濮之战》)
D,斩一首者爵一级.(《定法》)
E,晞一营大噪,尽甲.(《段太尉逸事状》)
F,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这些活用来的动词都不只简单地表示动作,它们含有跟原来词义密切相关的更为复杂的意思.如"从左右皆肘之."中"肘"翻译成"用肘顶".
2)名词用作意动
是主语主观上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是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本身并没有变化.
例如:
A,赵孝成王德公子之矫夺晋鄙兵而存赵.(《信陵君列传》)
B,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信陵君列传》)
C,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 (《谷梁传·僖公八年》)
D,友风而子雨.(《荀子·赋篇·名赋》)——把风当作朋友,把雨当作孩子
E,鲁欲将吴起.(《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意动用法在翻译时,要翻译成"以宾语为谓"的格式.
3)名词用作使动
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例如:
A,尔欲吴王我乎 (《左传·定公十年》)
B,乘势,则哀公臣仲尼.(《韩非子·五蠹》)
名词的使动用法都可以用"使宾为谓"的格式来翻译.
4)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一样.不同的是,它都表示趋向性的动作.
例如:
且籍与江东弟子八千人渡江而西.(《史记·项羽本纪》)
5)名词活用成动词的判断
第一,从意义上看.
若一个名词在句子当中用它本来的意义解释不通,必须换一个跟这个名词直接有关的动词或者动宾词组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这个名词一般就活用成动词.
第二,从形式上看.
首先,名词是谓语,但不是判断句或者说明描写句.
其次,在这个名词的前后有一些和它搭配的特殊词语.例如:"尔欲吴王我乎"中,"吴王"前有能愿动词"欲"."晋灵公不君"中,"君"前有否定副词"不"."完客所馆"中,"馆"前有"所"."渡江而西"中,"西"通过"而"和"渡江"联系起来."孟尝君客我"中,"客"后有代词"我"."何不城壶丘"中,"城"后有方位处所词"壶丘".另外,两个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又不是偏正,主谓,并列关系,那前一个名词可能活用.例如:"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中,"臣"活用作动词."晋侯围曹,门焉"中,"门"后有"焉"."夫子在于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中,"巢"后有介宾词组"于幕上"."为其所得者棺而出之"中,"棺"后有"而".
只有这些了,大哥,我尽力了.
你这样想在网上搞是不方便的,可以去书店参考.到网上书店去看看也行,新华书店肯定有的.

胯下之辱
韩信一天在路上走着,遇见一个小混混,他拿起一个匕首,对韩信说:“你韩信不是厉害吗?有种你拿匕首杀我,如果你不想,那么马上从我两条腿之间爬过去。”韩信忍耐了这个耻辱,从那个人的胯下爬了过去。之后,韩信找到刘邦,把张良给他的推荐信呈上去,最后当上了大将军;而如果韩信当初杀死那个小混混,杀人偿命,韩信也不会当上大将军,更不会帮助刘邦攻打项羽,统一天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及翻译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9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老子韩非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文言文,收录于《史记》中,原文及翻译见下。 原文: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

《史记》读后感
开头他简直感到痛不欲生,然而,当他想到《史记》还没有完成,使命犹在,他不能轻易毁灭自己的生命,多少个寒暑过去了,司马迁殚精竭虑,耗尽心血,终于完成了《史记》这部内容浩繁的巨作。 从司马迁写《史记》中使我体会到: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 《史记》读后感7 ...

《史记》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什么意思?
本文写了作者身残志坚的英雄气概,在耻辱中写完了煌煌巨著《史记》。本文写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诉者?”既有对世态的感叹,也有对任安的委婉责备,都通过书信的形式,向朋友道来,激越雄壮,如江海波涛,汹涌澎湃。

史记 刺客列传 荆轲
《刺客列传》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中一篇类传,原文为:荆轲者,卫人也。其先乃齐人,徙于卫,卫人谓之庆卿。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荆卿好读书击剑,以术说卫元君,卫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东郡,徙卫元君之支属于野王。荆轲尝游过榆次,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人或言复召荆卿。

史记.项羽本纪的翻译
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此文出自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

古文翻译《史记·项羽本纪》
又部署郡中豪杰,派他们分别做校尉、候、司马。其中有一个人没有被任用,自己来找项梁诉说,项梁说:“前些日子某家办丧事,我让你去做一件事,你没有办成,所以不能任用你。”众人听了都很敬服。于是项梁做了会稽郡守,项籍为副将,去巡行占领下属各县。原文: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

《史记》读后感
如张邯投靠了他,李由、王离被他杀死,这都可以看出打仗是他的强项。 这是一个精彩的历史典故。现在,人们用成语“破釜沉舟”来形容一个人干某种事情的决心很大,甚至切断退路,不顾一切将事情办到底。 《史记》读后感5 当我看完这本书时,爸爸就告诉我这本书是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中提炼出来的《...

吕雉被《史记》列入帝王本纪,谁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
因为吕雉当时虽然是表面上汉王朝的皇后,但实际上却掌握着帝王的权力,因此吕雉被司马迁记入了史记的帝王本纪中,历史上的吕雉虽然以残忍著名,但是在她专权的一段时间里 ,大汉朝是国强民富,社会和谐,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司马迁写《史记》的小故事
1、取材方面的故事 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2、创作方面的故事 司马迁子承...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怎么翻译?
出处:汉·司马迁《史记》 选段: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译文: 项庄就进去敬酒。敬完酒,说:“君王和沛公饮酒,军营里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舞剑。”项羽说:“好。”项庄拔剑...

保山市15562135369: 史记讲了哪几个小故事?史记讲了哪几个小故事?
检霭氨酚: 破釜沉舟 秦朝末年,秦军大将章邯攻打赵国.赵军退守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并... 形容主动向人认错、道歉,自请严厉责罚.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保山市15562135369: 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 -
检霭氨酚: 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原文及译文 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

保山市15562135369: 谁有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100字左右的 -
检霭氨酚: 四 面 楚 歌 【释义】 比喻陷入多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出处】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e 第四声 附和,应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保山市15562135369: 史记中简要的小故事 -
检霭氨酚: 指鹿为马 秦二世时,丞相赵高野心勃勃,日夜盘算着要篡夺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听他摆布,有多少人反对他,他心中没底.于是,他想了一个办法,准备试一试自己的威信,同时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对他的人.一天上朝时,赵高让人牵...

保山市15562135369: 史记中一个小故事大概 350字 -
检霭氨酚: 负荆请罪的故事.渑池会结束以后,由于蔺相如功劳大,被封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廉颇说:“我是赵国将军,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靠能说会道立了点功,可是他的地位却在我之上,况且相如本来是个平民,我感到羞耻,在他...

保山市15562135369: 我想要几个史记中的小故事,短的好
检霭氨酚: 《赵氏孤儿》《卧薪尝胆》、《和氏璧》、《完璧归赵》、《鸿门宴》、《萧何月下追韩信》、《霸王别姬》、《大风歌》

保山市15562135369: 史记中的小故事(只要不是关于战争的就行)200字 -
检霭氨酚: 成语“网开一面”就是从这里来的,想往右的往右,汤就把他的网解开三面,可以再精减,他很关心百姓疾苦,只留下一面:“你把天下的禽兽都捕完了,如果感觉太长?你儿子的儿子又该怎么办呀,还有不听话的就到我的网里来吧,嘴里还念...

保山市15562135369: 寻找史记中的一个小故事要内容,而且是原文,急!!!!!!!!!!
检霭氨酚: 史记》小故事一则——齐威王的水煮肉片-原创-古文翻译-作者:卡蛮齐威王当上齐国第一把手成为“核心”后不理朝政,把权力下放给手下的干部们. 一晃九年过去了....

保山市15562135369: 我需要《史记》中的一个超短(省略n个短)的故事,谁有?! -
检霭氨酚: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个入赘女婿.身高不足七尺,为人滑稽,能言善辩,屡次出使诸侯之国,从未受过屈辱.齐威王在位时,喜好说隐语,又好彻夜宴饮,逸乐无度,陶醉于饮酒之中,不管政事,把政事给卿大夫.文武百官荒淫放纵,各国都来侵犯,国家危亡,就在旦夕之间.齐王身臣都不敢进谏.淳于髡用隐语来规劝讽谏齐威王,说:“都城中有只大鸟落在了大王的庭院里,三年不飞又大王道这怎么一回事吗?”齐威王说:“这只鸟不飞则已,一飞就直冲云霄;不叫则已,一叫就使人惊异.”于是就诏令全国七十的长官全来入朝奏事,奖赏一人,诛杀一人;又发兵御敌,诸侯十分惊恐,都把侵占的土地归还齐国.齐国的声威竟维持达三十六年

保山市15562135369: 写出《史记》中的几个故事或人物 -
检霭氨酚: 卫青和霍去病的故事吧 卫青的龙城之战,霍去病的洒酒为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