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竹帛,镂之金石+说明的什么观点?

作者&投稿:凌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书之竹帛,镂之金石”这句话表达的观点是重视记载和传承。具体来说:

  • 这句话强调了将重要的事物或言论记录下来,并长久保存的重要性。“书之竹帛”和“镂之金石”都是指用不同的方式(竹简、丝帛、金石等)进行记录,以确保信息的长久保存和传承。

  • 从更深的层次来看,这句话也暗示了对文化、历史和知识的尊重。通过记录和保存,后世的人们能够了解和学习先人的智慧和经验,从而延续和发扬文化和文明。

  • 因此,这句话可以被视为对记录、保存和传承知识和文化的一种肯定和鼓励。




帛相关介绍
考古发现显示,早在殷周时期,丝帛的痕迹已经在古墓中出现,这表明当时的丝织技术已经相当发达。然而,丝帛作为书画媒介的明确记载出现在春秋时期,《墨子·天志中篇》中记录了"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的情景,但那时丝帛主要用于贵族的书写和绘画,民间仍以竹简为主要书写工具。尽管汉代发明了纸张,但由于"...

什么是简帛秦汉时期简帛介绍
金石、竹帛多被古人并称,视为最主要的书写载体。比如,墨子·兼爱中说道,虽与往古先王异世,未亲闻其声、亲见其色,但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故其人其事能流传后代而为子孙所知晓。甲骨、金文中所见册字,像若干竹木简编联之形,故学者推论殷商时已使用简册;或依据史前时期龙山文化晚期上的...

《墨子·兼爱》原文
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于四方,于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于文王取法焉。 且不惟《泰誓》为然,虽《禹誓》即亦犹是也。禹曰:“济济有众,咸听朕言!

墨子 贵义翻译
子墨子曰:“世之君子欲其义之成,而助之修其身则愠,是犹欲其墙之成,而人助之筑则愠也。岂不悖战!” 子墨子曰:“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是故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欲后世子孙法之也。今闻先王之遗而不为,是废先王之传也。” 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弦唐子见而怪之,曰:...

墨子:《鲁问》全文阅读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傅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

书功竹帛的解释
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 生气 (指读书人 脱离 实际 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 书简 。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竹帛的解释 .竹简和白绢。古代初无纸,用竹帛书写文字。《墨子·天志中》:“又书其事於竹帛,镂之 金石 ,琢之...

以前图书出版并不发达,是怎样演变成今天这样的?
发展期 《墨子·明鬼篇下》提到:符号和信息“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 故书之竹帛, 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 后世子孙不得而记, 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 以重之。”墨子颇有建设性地提出了好几种图书出版方式。“书之竹帛”说的是用竹子或丝帛为载体制作的...

中国书画的装裱与展示关系
中国书画的装裱最早可以从简册算起,简就是用竹、木加工成平面条状用于写字,册则是用绳子把简连缀成卷或者来回叠放成“册”,“册”这个象形字在甲骨文中已出现。一册往往就是一篇文章或书的一个章节。《墨子》说:“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盘孟。”这显然时后世书籍装帧的做法,但最初的书画...

三坟五典据说是孔安国撰写
《九丘》被解释为九州之志,可能是因为它包含了丰富的地理、物产和人文信息,类似于一幅早期的地图。然而,将伏羲时代的书称为"索"、帝禹时代的书称为"丘",可能需要更多的历史证据来支持,因为"八索"和"九丘"可能有着更具体的文化或学术含义,而非直接指代载体。总的来说,这些古代书籍不仅仅是...

(好的给100财富值都可以,先给50)读《墨子》 (唐)韩愈 的全文翻译_百度...
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於竹帛,镂於金石,琢於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泰誓》曰:“文王若日若月,乍照光於四方於西土。”即此言文王之兼爱天下之博大也,譬之日月,兼照天下之无有私也。即此文王兼也。虽子墨子之所谓兼者,於文王取法焉。 译文: 然而天下的...

宝鸡市19159558063: 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表示了什么做人道理 -
司马家佳迪: 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出自于《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成功会属于自己

宝鸡市19159558063: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的观点正不正确 -
司马家佳迪: 就跟愚公移山的道理一样,放在古代很可能是正确的,因为那时科技不发达,没有机器来“镂金石”,但是现在是21世纪,这些事不需要人工做.然而里面引申的道理却是亘古不变的,就是凡事不能半途而废,要坚持到底.希望你能辩证的看待这个观点.

宝鸡市1915955806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我的理解是什么 -
司马家佳迪: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选自《荀子·劝学篇》,是说,无论治学、办事,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废.如果半途而废,即使是一块朽木,你也刻不动它;然而只要你一直刻下去不放弃,哪怕是金属、石头,都能雕刻成功.

宝鸡市19159558063: 劝学中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两句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的作用 -
司马家佳迪: 比喻论证法的作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了锲而不舍才能达到目的的观点,使观点更为清晰,读者更易理解. 对比论证:将正例与反例进行对比,鲜明的呈现了正确的观点,使得锲而不舍方能成功的观点令人留下深刻印象.以上,若有帮助,望采纳,谢谢.

宝鸡市19159558063: 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什么 意思 -
司马家佳迪: “盘盂”是圆盘与方盂的吧并称,用于盛物,古代亦于其上刻文、纪功或自励.琢之盘盂出自《墨子·尚贤下》,意思是刻在盘盂之上,镂之金以重之可参考“金石可镂”以重之可想而之.这句话在古代表示古代君王能识别贤能的人把它刻在盘盂上来,表示对他们的重用.

宝鸡市19159558063: 荀子的什么话说明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司马家佳迪: 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宝鸡市19159558063: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解释是什么? -
司马家佳迪: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缕”的意思: 用刀在木头上刻(字),刻不久就放弃了,即使是刻腐烂的木头,木头也不会磨损;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别说是木头,即使是坚硬的金属和石头,也能刻出(字)来.

宝鸡市19159558063: 《荀子劝学》中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啥意思,急用,没财富了,帮帮忙
司马家佳迪: 意思是:如果不能坚持到底,就连烂木头也折不断;坚持不懈,坚硬的石头也可以镂空 . 这句话强调了做什么事情都要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持之以恒,最后才能成功.

宝鸡市19159558063: 锲而舍之 朽木不折;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什么意思本意和外意 -
司马家佳迪: 作 者:荀子 出 处:(春秋)荀子 《荀子·劝学》中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本意为:只要坚持不停的用刀刻,金属石头也可以雕成花饰. 引申义为: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即使再难的事情也可以做到.

宝鸡市19159558063: 帛书的词语 -
司马家佳迪: 【词目】帛书 【拼音】bó shū 【释义】写在缣帛上的文字;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详细解释】1.写在缣帛上的文字.《墨子·尚贤下》:“书之竹帛,镂之金石,琢之槃盂,传以遗后世子孙.”《史记·封禅书》:“齐人少翁以鬼神方见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