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在康熙年间反清到底是为什么?

作者&投稿:宣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投降满清的吴三桂,为何又在康熙帝时期打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

康熙帝登基之后决定要削蕃,首当其冲便是吴三桂,这让吴三桂不得不铤而走险,利用自己是前朝旧臣的身份揭竿起义。吴三桂原本是明朝手握重兵的大将军,清军来犯的时候,奉命驻守山海关,但却在紧急关头投降清军,开关将他们放了进来,加速了明朝的灭亡,一度被称为叛臣。
清朝建立之后为了表彰吴三桂的功劳,将他封为异性王爷,赐黄马褂,并且总领云南兵马,一时间吴三桂威风凛凛。顺治帝去世后,年仅八岁的康熙登基,康熙帝虽然年纪小但却颇有才干,他勤政爱民,登基之后勤政爱民,当时清朝有两大隐患,一是以鳌拜为首的党派,二是藩王势力过大。康熙帝是决心要做千古名君的,他不允许有这样的威胁存在。
康熙帝隐忍筹谋,利用鳌拜自大的心理最终铲除鳌拜,将皇权进行集中,之后康熙帝决定削蕃,当时清朝国库虽然收入不菲,但每年赡养藩王便是一笔非常大的开销,为了清朝的以后发展,削蕃势在必行。吴三桂虽然远在云南,但对朝中的变化以及康熙帝的内心十分清楚,他做惯了高高在上的王爷,不甘心束手就擒,何况他觉得自己有恩于清朝,康熙的举动是恩将仇报。
他暗中联合地方官员,进行银钱贿赂,开始储备粮草演练兵马,为了师出有名,吴三桂利用自己前朝臣子的身份打出了反清复明的口号,号召一些依旧效忠明朝的大众,其实这是多么大的讽刺,当初他背叛明朝,如今却要光复明朝,说白了都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经过几年的战争,吴三桂最终败下阵来,捉拿入京之后,吴三桂被斩首示众,结束了他原本可以辉煌的一生。

清政府说吴三桂在云南的军费开支过大,清政|府无力供养吴三桂军,所以决定撤藩。后又指责吴三桂在云南私自开采铜矿、银矿供做军饷。清政|府这种自相矛盾的表白,说明了什么?
其实吴三桂在离开山海关后,就没有谁为他提供军饷。吴三桂的军费一直都是靠自己筹集,有谁能为一个敌对势力提供军饷的道理?况且在清政|府撤藩前,清廷用分化瓦解的办法,陆续把吴军一支又一支地调出云南。如甘肃的王屏藩、平凉的张勇、汉中的王辅臣、四川吴之茂、贵州的李本深等。
这时在云南的吴军也不多,吴军自筹的军费也用不完,吴三桂把多余的铜建造了昆明金殿,可见军费问题是借口。
吴三桂这时六十七岁,早已无心争夺名利地位,况且大儿子吴应熊还在北京做人质。这时的吴三桂也想回老家辽东安度晚年,所以吴三桂请求撤藩的奏书显然是出于真心。
其实吴三桂云南起兵的主要责任在年少狂傲的康熙。史学家们总爱吹捧伟大的康熙皇帝,好像他不会犯一点错误。
康熙忽略了一个问题,吴三桂手下聚集的是一伙反清人士,他们在吴三桂的管治下勉强降清。吴三桂的离去他们本来就不高兴,康熙轻率地就派遣一名朝廷奴才朱国治做云南总督,他根本就管理不了吴三桂的部下。
就在吴三桂将要离开云南之际,吴应麟、吴国贵、高得捷、夏国相、胡国柱联手杀朱国治逼吴三桂反清,事发突然令吴三桂措手不及,无奈之际吴三桂只好下令封锁消息,其目的是为了营救正在北京做人质的大儿子吴应熊。
可是当康熙得到消息后。一怒之下,杀了在北京做人质的吴三桂的大儿子吴应熊、大孙子吴世霖、和硕公主及其全家,噩耗传来,吴三桂在万分悲痛之后,决定讨伐清政府。事后,康熙王朝为掩饰自己的错误,反复声称吴三桂反叛早有预谋。

康熙十二年(1673年)春,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疏请归老辽东,康熙皇帝遂乘势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

而后,又对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的撤藩要求也依例照准。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也假惺惺地上书朝廷,请求撤藩,实则希冀朝廷慰留他。

对于吴三桂的真实意图,康熙皇帝非常清楚。他认为,吴三桂和朝廷对立已久,“撤亦反,不撤亦反。

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于是力排众议,毅然决定允其撤藩,还派专使至滇,雷厉风行地经理撤藩事宜。

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由于吴三桂专制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军乘锐连下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

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

历史评价

谢四新:李陵心事久风尘,三十年来讵卧薪?复楚未能先覆楚,帝秦何必又亡秦!丹心早为红颜改,青史难宽白发人。永夜角声应不寐,那堪思子不思亲。

孙旭:三桂为明季罪人,又为本朝反贼,其生平亦何足道!

邵为章:百万雄师睥睨间,先朝一胍绝南蛮。擒人即是人擒路,谁道天公不好还。行营历历草凄凄,铜柱摩崖手自题。虎豹无晴威尚在,老军犹说旧平西。

佘一元:吴帅旋关日,文武尽辞行。士女争骇窜,农商互震惊。

著名清史专家李治亭:在明清之际的大舞台上,吴三桂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迎清兵入关而名噪一时,30年后又举兵叛清,一度割据西南。

王妍:众所周知,吴三桂反清,被清朝视为罪大恶极的“逆臣”。

扩展资料:

吴三桂祖籍南直隶高邮,万历四十年(1612年)生于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他出身于辽西将门世家,自幼习武,善于骑射。

 吴襄耳闻目睹了明朝在天启二年(1622年)如何在广宁之战中失利,辽东经略熊廷弼如何被传首九边,辽东巡抚王化贞如何下狱而死。

吴三桂的生母不详,吴襄奉旨调进北京,娶了祖大寿的妹妹为续弦。祖大寿是世居辽西的望族,吴襄成为祖大寿的妹夫,吴三桂成了祖大寿的外甥。

祖、吴两家的联姻,使吴襄、吴三桂父子找到了坚强的靠山,也使祖氏家族的势力更加壮大。

吴三桂在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等的教诲和影响下,既学文,又学武,不到二十岁就考中武举,从此跟随父亲吴襄和舅舅祖大寿,开始他的军旅生涯。

崇祯二年(1629年),清太宗皇太极亲率五、六万大军,避开明朝构筑的宁锦防线,绕道蒙古直趋北京,史称“己巳之变”。

面对来势凶猛的清军,朝野非议颇多,又恰逢皇太极设计反间,生性多疑的崇祯将袁崇焕逮捕入狱。

关宁军入卫以来受到不公正待遇已久:连获广渠门、左安门二捷,却仍被当作奸细谩骂,在城壕露宿半月,京营从城上扔砖砸死三人,选锋出城砍死六人,巡夜兵丁被杀或勒索。

等到袁崇焕蒙冤,众将士已是心灰意冷,皆言“以督师之忠,尚不能自免,我辈在此何为?”竟不听祖大寿号令,径自向东奔去。

崇祯四年(1631年)的大凌河之战中,团练总兵吴襄率马步四万余往援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祖大寿,结果吴襄临阵逃脱,被削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吴三桂



吴三桂的手下因为撤藩的步步紧逼愤怒的杀了朱国治(外号朱白地.源于民不聊生的作为).清朝廷杀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等人.这时候吴三桂才开始反清.
吴应熊被杀之前吴三桂的兵力和军费已经经过多次的消减.而且吴三桂已经60多岁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吴三桂反清的说法只是清朝廷打压吴三桂的一步棋.可笑的是吴三桂60多岁的老头子打了清朝半壁江山.若不是年事已高大儿子惨死抑郁成疾历史可能被改写.
从吴三桂人格看他是个正常人.1.吴襄被俘吴三桂带领20名家丁冲进后金八旗万余人的部队取敌将首级与父亲的百余人兵合一处成功突围.这一点证明吴三桂的孝道不输别人.
2.吴三桂结清赶走入京的李自成并与清定下协议事成之后前朝后裔做皇帝.当时的格局很复杂.吴三桂的军队原本是抵抗清军而设立的.也就是当时上有清军入关的威胁下有李自成入京天下已定的局势.自己却是最弱的一支孤军没有援军没有供给.清军和李自成都有后方源源不断的供给.这时候吴三桂基本没有选择了只有投降李自成.恰恰李自成的手下打了吴襄.一怒为红颜是假.与清定的协议证明了他对前朝的忠.此时此刻已经无能为力了.报着死马当活马医的一种心态吧.
3.清朝廷各种打压兵力减到2万.还是自己供养.身边的人一一被调离.一个带兵的人没有了军队没有了供给没有了谋士都没有反清.只到儿子吴应熊被杀才开始反清.这时候吴三桂已经60多岁了.面对一个要入土的人而且大儿子吴应熊还在京城做人质.减少兵力他吴三桂照做了.军饷朝廷不给钱他自己供养.身边的人被调走他也没异议.吴三桂是个什么人他带兵一辈子.他不就是想带着爵位光彩的死去吗.明显等吴三桂死后撤藩是个顺顺利利的事.
清朝廷一步一步的紧逼用意何其的深.逼着吴三桂反.
(藩王里只有两个汉人.吴三桂是其中一个.吴三桂被派遣的地方那时候是个穷地方.而且离京城远还有一江之隔.但吴三桂的军队是最能打的军队.在前朝的时候吴三桂的军队也是最能打的.前朝的时候他们只有一个任务就是抵挡清兵入关.吴三桂反清的时候占据了清朝半部江山5年之久直到吴三桂死后三年清朝才一一击破.清朝军队不足20万.吴三桂军队达到40多万.这场8年的战争本不该发生的.)
有个不起眼的事值得深思.吴三桂的军队在吴三桂死后只有1人投降清朝.其余人均抵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连百余名丫鬟都集体自尽.
从古至今大多有能力的人没有善终.历史是胜利者改写的.文学者是为掌权者服务的.电影拍出来不是为了教育的是为了赚钱的争议越大的内容投资拍摄的人越多赚的越多.

吴三桂(1612~1678) 明末辽东总兵、清初藩王。原籍徽州,由高邮流寓关东,为辽东(今辽宁辽阳)籍人。字长白,一字月所。父吴骧任参将军职,后任京营中军都督。舅祖大寿为辽东总兵,后降清。认总监高起潜为义父。崇祯末,受命出镇,任宁远总兵。在京城得名妓陈圆圆(一作沅沅)纳为爱妾。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兵进京师,崇祯帝封其为平西伯,令率军“勤王”。兵抵丰润,北京已攻陷,知不可阻挡,留家书于骧,率军回程,攻占山海关。受李自成招降,第二次南下,“朝见新主”,至永平沙河得悉京城“拷掠”明官,陈圆圆为刘宗敏所掳(实被扣押),重返山海关。与李自成东征军先战于永平,再战于石河,败守山海关。四月二十二日伪装议和,与自成订立和约,返身即开门迎降,与多尔衮所率清军袭杀义军。随清军南下,五月初一兵抵京师,清廷不准其入都,令率军继续追击西撤的李自成义军,得爱妾陈圆圆。清封为平西王。率军随英亲王阿济格由大同北绕边墙腹背攻击自成陕北守军李过等。李自成撤出西安后,又随阿济格紧紧追踪义军,配合多铎主力兵进江南。南明桂王(永历帝)政权建立后,于顺治八年(1651)率兵入川,先后攻取成都、重庆、叙州等地,又于次年击败刘文秀于保宁(今四川阆中)。清为笼络,于顺治十年(1653)嫁太宗第十四女与其子吴应熊。受洪承畴节制,率兵入云贵。击败李定国,十六年(1659)桂王走缅甸。受清命镇云南。十八年,胁逼缅甸交出桂王,次年(即康熙元年)杀桂王父子于昆明。兼辖云贵两省,坐镇10余年,日练士马,安置私党,俨然有割据之势。时朝廷有撤藩之议。康熙十二年(1673)十一月举兵反,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贵州提督、四川巡抚提督纷起响应。一度攻占湘黔赣诸郡城,耿精忠、尚之信相继叛清。十七年(1678)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年号昭武,同年八月病死。其孙吴世璠继立为帝,兵败自杀。

他造反是早晚的事,如果他不造反,他的后代也会造反,因为他有野心和实力。我想是康熙的撤藩令加速了这一过程。毕竟,如果把他撤了,他的威信和实力都会受到影响。这只是我的愚见o(∩_∩)o..

吴三桂造反是迟早的事情。历代开国赏封,爵不过三代,居高位久则羽翼丰、关系广、钱粮足,更何况不受中央节制的边远大吏?总归找理由废黜对吴三桂来说,越是早反,越是有利。正面评价:能够认清社会发展趋势,选择了大清朝,对于大清朝初期稳定具有一定贡献;负面评价:康熙年间举兵造反,属于违背历史发展轨迹,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名声一败涂地.


吴三桂是因为什么,最终走上了反清的道路?
吴三桂已经骑虎难下,自己的利益集团受到了严重的侵害,他认为,我颐养天年会被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唾骂,不得好死,造反会被清政府给诛杀九族,早晚都是相同的结果,为何我不趁着我手下的利益集团还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我去拼一把呢,所以说吴三桂的谋反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意愿,是他整个利益集团共...

吴三桂造反前上交了平西大将军印,为何还能调动军队?
先后在山东驱逐李自成部下,随英亲王阿济格西征李自成大本营,镇守关中清剿反清势力,入川攻打张献忠余部。最后再率众南征云贵,攻打南明小朝廷。也就正是在这个时候,朝廷授予吴三桂平西大将军一职。也就是那枚官印的由来。有人说吴三桂在康熙二年便已经上缴了平西大将军兵符。那么吴三桂是如何能够...

吴三桂为什么要反清复明?
吴三桂之所以这样做,一部分是由于明朝大势已去,另一部分是自己的爱妾被李自成的手下抢走,这让吴三桂对朝廷更加失望。明朝末年战乱四起,内有李自成率领的起义队伍,外有清军虎视眈眈,崇祯君王先后派出洪承畴和吴三桂两员大将,但随着洪承畴和吴三桂的先后倒戈,明朝彻底沦陷,最终崇祯君王自尽在煤山。吴...

康熙是怎样削藩的?
同年十一月,吴三桂在云南提出反清复明,杀云南巡抚朱国治。 并于次年派将率军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出散布檄文。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等许多地方大员纷纷反清。接着,福建耿精忠亦反。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丢失,一时间清帝...

吴三桂起兵反清之后,以大周为国号有何意义?
与此同时,福建靖南王、广东平南王二藩和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如四川之郑蛟麟、谭弘、吴之茂,广西之罗森、孙延龄,陕西之王辅臣,河北之蔡禄等也先后揭起叛旗,纷纷响应。一时之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这就让吴三桂飘了起来,很快就彻底放弃了“兴明讨虏”的旗帜,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月,三桂...

吴三桂反清时剪辫子了吗?
没剪辫子,但是蓄发了,准备改回明代的发式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三桂召诸总兵宝、启隆、之复、足法、会、屏籓等举兵反,自号周王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蓄发,易衣冠,帜色白,步骑皆以白毡为帽。

康熙是怎么平的三藩!用了多长时间?
自1673年(康熙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吴三桂起兵叛乱。至1681年(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九吴世璠自杀,清军进入昆明,三藩之乱历时八年。吴三桂起兵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此后,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

清朝为何始终对希望仿沐英之事的吴三桂有防范之心?
就比如在康熙二年(1663年),就以西南局势稳定为借口,收缴吴三桂的“大将军印”,吴三桂真是百般不情愿下被迫上缴。《庭闻录》记载:“二年,奏缴大将军印。有内大臣谕三桂子额驸应熊曰:‘他日永历在缅,边方多故,故予若父将印,重事权也。今天下大定矣,据之不还,何...

吴三桂和朱三太子什么关系?他为何要借此反清复明?
为此,不少人认为,之所以在明史中,朱三太子朱慈焕五岁就夭折了,那是清朝在编写史料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这么写的。要不然让那些反清复明的人知道崇祯还有子嗣活在世上,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吴三桂不就是用了这个名号起兵造反的吗?三桂反,京师又有朱慈璊者,自称三太子,私改元广德...

吴三桂起兵占领了大半个江山,最后为什么还失败了?
在多尔衮摄政和顺治帝亲政时期,均多获荣宠,因而拥有巨大的军事实力。康熙帝在一班朝臣的怂恿下,一味削藩,没有共同的理想,只有共同的欲望,必败!实际上还有台湾郑经部,广西孙延龄部,陕西王辅臣部,主力是平西王吴三桂。三藩之乱时,北部蒙古察哈尔王也起兵反清,北京城内还出现了朱三太子杨奇隆最...

安居区18077917452: 康熙年间,为什么吴部一反天下皆反? -
兴傅小儿: 满清鞑靼侵占汉人河山,血腥屠杀各族人民,实行高压统治,剃发易服,罪行累累,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所以各地仁人志士纷纷响应

安居区18077917452: 为什么康熙用了八年时间才平定三藩之乱?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平西王吴三桂联合平南王尚之信、镇南王耿精忠起兵反清,战火席卷大半个中国,史... -
兴傅小儿:[答案] 1、军事上,八旗劲旅在入关后不久就迅速腐化,到了康熙年间已经不堪一战.康熙不得不大量使用绿营汉军作为平叛主力.而汉军由于清朝政府的顾忌,导致装备和训练都很差,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改善;而三藩尤其是吴三桂,其军队的骨干都...

安居区18077917452: 请历史和军事爱好者回答:吴三桂反清从理论上到底有无胜算,如果有,?
兴傅小儿: 其实是有的,康熙时期,其实民心还没被征服,吴三桂大可以利用百姓的反满情绪发动起义,而且云南离北京比较遥远,又有大山阻隔大可以利用地理优势囤积兵力,蓄势待发.他其实有八成的机会的,但是他没有利用好他的优势,没有利用好民心 这个历史上最重要的胜利资源,最后只能失败而终了

安居区18077917452: 杀龟大会是什么啊 -
兴傅小儿: 龟”与“桂”是谐音,指的是清康熙年间的平西王吴三桂.明末崇祯年间,满人入关,传说吴三桂因为爱妾陈媛媛被李自成抢走,而开关放满州人入关,至此吴三桂成为了“大汉奸”!因此对于发誓要反清复明的人来说,吴三桂无疑就是眼中钉,所以要开这个杀龟大会来商量怎样对付吴三桂!

安居区18077917452: 吴三桂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
兴傅小儿: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

安居区18077917452: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到底为什么 -
兴傅小儿: 在李自成攻占了北京之后,他一个人孤悬山海关,腹背受敌,只能二选一啊.而且李自成拿了他的父母跟老婆当人质,让他投降.他自作聪明留了条后路,在跟李自成和谈之前暗地里通知了满清的多...

安居区18077917452: “杀龟大会”的“龟”是指:
兴傅小儿: 吴三桂 一是因为他名字里有个桂字,所以取其谐音为龟,而是因为这人当年为老人一个陈圆圆就降清了,反清复明的人仇视+鄙视他

安居区18077917452: 康熙为什么要杀吴应熊 -
兴傅小儿: 吴应熊是吴三桂的儿子,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扯起叛旗,吴应熊在京师与许多奸人勾结在一起,为吴三桂通风报信.康熙帝听了大学士王熙的建议,把吴应熊囚在狱中.几年之内, 吴三桂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许多地方,气焰十分嚣张.他给康熙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