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安贫乐道的意思

作者&投稿:易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欢的安贫乐道指的是什么?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安贫乐道又指的是什么?~

一个没能力有傲气的笨蛋,读了几本酸书就以为自己很有志气,如果有能力的话就不会只住陋室了。安贫乐道是因为除了安贫乐道没有别的办法,淡泊名利是因为想争名夺利没哪个本事。 请问:秦始皇名气大还是刘禹锡名气大,张衡对社会贡献多还是刘禹锡对社会贡献多,鲁班对科技的发展有作用还是刘禹锡对科技的发展有作用。读死书的永远只是半夜的黄莺,百无一用是书生就是他刘禹锡的写照。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甲】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安贫乐道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②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③,意怡如④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⑤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⑥选自《晋书》【注释】①耽:非常爱好。②营:谋求。③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④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⑤哂:讥笑。⑥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1)惟吾德馨 馨: 香气。 (2)何陋之有 之: 宾语前置的标识。 (3)其妻患之 患: 以....为患。 (4)常丐食诵《诗》 丐: 像乞丐一样。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噪杂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生。 12.【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2分)答案: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13.【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2分)答案:反衬王欢专心求知的决心。14.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3分)相同之处: 安贫乐道 不同之处: 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现状,专心求知。

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文子·上仁》:“圣人安贫乐道,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己。”《后汉书·韦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写作背景
刘禹锡因参加过当时政治革新运动而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不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县看人下菜碟,见刘禹锡是从上面贬下来的软柿子,就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主题思想
这篇铭文融文之长,简短而又精粹,情丰而又理胜。写的是“陋室”,赞美的是“德馨”。因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生光,无陋可言,读起来气象雄浑,朗朗上口,沁人心脾。可以说,这篇短文表现的主题就是通过对陋室的描绘和歌颂,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反映了他不慕富贵高洁清峻的品格。文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句话为本文的中心句,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陋室而不陋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本身的品德高尚。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可以看出作者的身高志愿,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态,后,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用各路名人的陋室再一次来突出自己的品德高尚。最后借用孔子的话“何陋之有”,又一次的写出自己的品德高尚,突出了主题“陋室不陋”。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交往人物生活情趣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追求声色娱乐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的特点。
从题目看,作者是在赞美陋室,为陋室作铭,其实不然,作者是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本文运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贫乐道的思想感情,表现了作者不慕富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全文81字,可说是字字写陋,又字字透着不陋。开篇16字,为全文写不陋奠定了基调。“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从表面看来,“仙”与“龙”是为山、水增色彩,实则是喻陋室之主。陋室主人身居陋室,而精神思想却那般富有充实:“鸿儒”、“金经”、“素琴”,不单从交往、学习、愉悦几方面描写出陋室之主追求之不陋,就是“鸿、金、素”三字内涵之丰富,也是与陋无缘的。正如他自己所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芬芳四溢的香气形容其高尚的思想品德,这就突出了陋室之主追求的不是荣华富贵(无丝竹之乱耳),也不是功名利禄(无案牍之劳形),而是心之洁,趣之雅,德之馨。作者将其陋室比作“诸葛庐”、“子云亭”,树立榜样,意在自勉,更表现出了作者安贫乐道之心,所以说“何陋之有”。
这篇铭文运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态度,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从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追求之高雅,精神之富有,使人感受的是陋室不陋,就是直接描写陋室的词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也让人体会不到一点“陋”意,给人更多的则是郁郁葱葱的青草掩映下的小屋,充满了勃勃生机。真是陋室不陋。

安贫乐道
【解释】: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如果是要其中表达安贫乐道思想的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铭》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公元772年—公元842年),是唐代一位富有顽强战斗精神的杰出文学家。公元805年,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集团革新受到株连,屡次被贬。在这种困境之下,他坚持自己的操守,不慕名利,百折不挠,其中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这篇《陋室铭》就是他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写照,刘禹锡以《陋室铭》为题,集主旨于文章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陋室值得人们去名造,不在于它的简陋,而在于深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但是文章并不是一开篇就点明了这个主旨,而是巧妙地运用了两组形式匀称的比喻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作为有力的铺垫。用“山”和“水”比作“室”,用“不高”和“不深”比作“陋”,用“仙”和“龙”比作主人,用“名”和“灵”比作德馨,这种以比喻起兴的手法,使文章有波澜,有曲折,有引人入胜之妙。接下去文章写陋室的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其中“上”字与“入”字将动态的景物活写,既有情味,又流露出作者对陋室环境的喜爱之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写作者交往之雅。前一句实写,后一句虚写;“有”“无”对句,虚实相应,衬托出主人的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主人在陋室中抚琴调弦,辗转读经,自由自在,不受世俗的羁绊。“调素琴”与“无丝竹之乱耳”相呼应,“阅金经”与“无案牍之劳形”相对照,一正一反,虚实相生,相映成趣。紧接着作者向纵深方面开拓、深发,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位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和西蜀杨雄的子云亭都是陋室,但是由于它们的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那么自己的陋室难道不是如此吗?这里表明了作者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文章境界也由此而突然上升,加重了主题的力量,使作品又多了一层波澜。全文最后一句“孔子云:何陋之有”出自《论语•子罕》,这里引用孔子的话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同时用反问作结紧扣题目,起到了一种警策有力引人深思的作用,至此,作者完全把“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了最完美的思想境界。
《陋室铭》是一篇仅有81字的短文,但它 在立意、布局和语言上都很有特点,它采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虽题为《陋室铭》,但只字不写陋室如何陋,却从陋的反面“不陋”来立意,把本来没有必然关系的陋室与居室主人的德馨联系在一起,既由事及人,又因人及事,立意非常新颖,构思也十分精巧。在布局上文章以双重比喻起兴,点出题旨后便层层扣起,运用了虚实结合、衬托、类比、比喻等多种艺术手法和修辞格式,尤其在文末,通过列举史实和引用古语,照应开头,使得整篇文章首尾呼应,通体浑成。在语言方面,除末句之外,全篇都是骈句,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韵谐美。《陋室铭》一文虽为骈文,但其中又变化有致,不拘一格。例如骈句中有偶句、有排句,有四言、五言、六言,还有像“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这样不胜工整的骈句,结尾的三言、四言句采用了反句,不押韵,且为反问语气,与全篇的句式、节奏、韵律、语气截然相违。给人意蕴千斤的托物感,表现出一种整齐美与错综美相结合的和谐之美。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不慕名利的思想。


阳泉市13485481883: 晋书的《安贫乐道》中“安贫乐道”指什么?我们曾在陋室铭中感受过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又是指什么? -
恽脉更年: 有同有异~ 相同之处:都表达抄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 不同之处:王欢的安贫乐道指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从而成为了通儒;刘禹锡在陋zhidao室铭中的安贫乐道指的是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故而“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阳泉市13485481883: 王欢  安贫乐道本文中王欢的“安贫乐道”指什么?我们曾在《陋室铭》中感受过的刘禹锡的“安贫乐道”又是指什么?文中为什么要写王欢与其妻的对话? -
恽脉更年:[答案] 《晋书》里王欢的安贫乐道是指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这个指的是物质上的. 刘禹锡《陋室铭》的安贫乐道指住所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这个指的是精神上的. 文中王欢与其妻的对话反衬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之坚决.

阳泉市13485481883: 王欢的安贫乐道指的是什么?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的安贫乐道又指的是什么? -
恽脉更年:[答案] 1、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2、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

阳泉市13485481883: 安贫乐道是什么意思 -
恽脉更年: 安贫乐道是一种隐身世外,淡泊名利,知足常乐的生活状态,是褒义词,所以他与安于现状是有本质区别的

阳泉市13485481883: 陋室铭全文 解释 -
恽脉更年: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

阳泉市13485481883: 王欢的安贫乐道与刘禹锡的啊别贫乐道分别是什么? -
恽脉更年: 你这个指的是《晋书》里的王欢?刘禹锡是说的《陋室铭》里表达的安贫乐道思想吗?....建议楼主你以后说问题呢,最好把要素说清楚哦.《晋书》里王欢的安贫乐道是指安于过贫困的生活,专心求知,拿现代的话来说他安于现状,对什么都没要求,很知足.这个指的是物质上的.刘禹锡《陋室铭》的安贫乐道指住所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这个呢指的是精神上的.

阳泉市13485481883: 陋室铭是表达了什么意思 -
恽脉更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是全文的中心句,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高洁傲岸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和乐于享受清淡无争的情趣.

阳泉市13485481883: 《陋室铭》的解释是什么含义? -
恽脉更年: 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原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阳泉市13485481883: 陋室铭的铭是什么意思? -
恽脉更年: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

阳泉市13485481883: 陋室铭 的意思 -
恽脉更年: 陋室,对自己的住宅的自谦说法,铭是一种文体.题目明指歌颂这个破败的住宅,实指歌颂作者本人安贫乐道的高尚节操,《陋室铭》,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