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禅定时要证悟什么结论?为什么禅宗也要导向念佛

作者&投稿:厨人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为什么有很多大乘弟子不相信禅宗和禅宗祖师是证悟了的呢?~

禅宗也称“佛心宗”,认为“一念迷即众生,一念悟即佛陀”。在这一点上,禅宗与其他各个宗派都是不一样的。
迷与悟完全在于自己的主观感受,旁人是无法知晓,也无法理解的。
同一事物,各人有各人的理解,也就有各人的感悟。
有人问某禅师,“你能否告诉我,开悟之后会有怎样的感受?”禅师答,“在山脚下,有人问从山上下来的人,山上有什么?有人说,山上有树,有草,还能看到山下远处美丽的风景,很值得一看。也有人说,别上去,山上空空荡荡,什么也没有。还有人说,山上空气新鲜、万物空明,令人心旷神怡,上去吧。此人反而不知道该不该上去。”禅师告诉这人,“待你进入禅的境界,你自然就知道了。而且你的感受也无法告诉别人。”
佛教各个宗派各有各依据的经典,对同一经典也各有各的解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应用自己的理解去否定别人的理念。对吧?

来自:思源的学佛博客

净土宗,禅宗的修行次第和特点(见性修法)

净宗的方法:双重念佛--》功夫成片--》观白毫光--》见性--》定散十六观

1、净土宗在念佛阶段,至心、信乐,欲往,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其他可以不修。
2、净土宗修证,念佛 贯穿任何阶段,不会入魔。
3、净土宗修证的几个阶段,顺序可以打乱,推荐的顺序最好。
4、净土宗修证,懂方法,自己修就可以了,不需要师父当场指导。
5、净土宗只要念佛,即使没有成就,只要多念,也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6、净土宗对佛教法义研究的比较少,受一些人诟病。其实见性后,就可以研究贯通法义。
7、一般成就只需要1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博主本人工作很忙,用13个月证悟念佛功夫成片。本人的一位师姐,她精进念佛十多年,无意中打好基础,得遇《莲邦宝典·净土精要》后,两个月左右,开悟见性。

8、净土宗见性的 实际师父是 非常慈悲的阿弥陀佛。佛给我们做老师,毫无风险。
9、净土门利钝兼收,精进念佛,很快消业灭障,提升智慧,法喜充满,改变生活。




禅宗的方法:拜佛(可选)--》看话头--》起疑情--》初参--》见性--》四禅八定

如果自己根性不错,有已经破牢关的明师指导,修禅宗也是非常好的。。。


1、禅宗拜佛修定阶段是可修可不修的。看话头也是一种定力训练。
2、禅宗用参公案的方法,最后证悟境界,几乎必须要明师当场指点。
3、禅宗公案的密意不许对没有证悟的人说。见性之后,还有牢关等。
4、禅宗理论、公案等听起来很玄妙,吸引许多自诩利根的行者,但是绝大部分是狂禅、空禅、枯禅、口头禅。
5、禅宗盲修瞎练容易入魔,末法时期,众生根劣,明师更是难寻,成就需时长,成就者少,
6、禅宗一般对法义研究比较多。不过如果没见性,多数看起来是解悟,实际是错误。
7、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需要时间很长,没有明师指导,更长。平均30年。一辈子没成就也正常。

8、禅宗师父指导禅宗行者见性,要找准火候,火候不对很危险。这样的明师太难找!
9、禅宗非利根不能修,参禅较苦,所以有人通过拜佛、念咒等方法消业障。



见性的境界:

开悟见性后,在觉照观照中,确定“有它”;知道它是无形无色无味无住无着,然而,眼光放到哪里,哪里就有佛性让行者看到。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看见”它——以心眼看见;连闭起眼睛也“看见”它。____摘自《莲邦宝典·净土精要》

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自从达摩东来传法,后来一花开五叶,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禅宗一向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为口号,禅宗的实践意在使禅者截断当下思虑之心,使心不向外奔驰,而能反躬自察,默证此当下一念,即是本心。而这种默证,正是一种不可以用分别知识所能测知的逆觉体证,如平常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从这种教学目标出发,禅师们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或棒喝、拳打、杀猫、斩蛇,乃至呵佛骂祖,或在师徒的对话中,当下由言语、声音、动作的表示中,默证不可言诠的本心。所以禅宗的证悟之道,由于各人的天资差别,及时间、地点的不同,随机接引,并无一定的方式,只能从一些禅师的悟道方式,简单加以归纳而介绍一下。

一、超越主客证一如

凡夫之所以迷而不觉,是因为心识的虚妄作用,在不可分别处强作分别,认为有自主的我,并且有独立于我之外的外境为我所认识,所以产生能所对立、主客对立。而禅的实践与证悟,无非是超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直接契入“能所两忘”或“能所一如”,这就如铃木大拙先生所说:“我们都在真理之中,以真理为生,与真理不可分离。”(《铃木大拙禅论集》)

《五灯会元》卷十五记载:云门文偃禅师因己事未明,往参睦州。睦州看见他来,便把门关上。云门于是扣门,睦州问曰:“谁?”师曰:“某甲。”睦州又问:“作甚么?”而曰:“己事未明,乞师指示。”睦州开门一见便又关上,云门如是连续三天扣门,到了第三天,睦州开门,云门于是拶入,睦州便擒住曰:“道!道!”云门考虑一下,睦州便推出曰:“秦时车度轹钻。”于是便关上门,损师一足,云门从此悟入。这里所说的“己事未明”,即不解“生从何来,死归何处”,换句话说,即不了何谓本来面目。在他的心中或者以为“本来面目”只是一种客体,是一种可以向外寻求之物,而不知所谓“本来面目”就是当下起念之我。所以当云门殷切求道时,睦州却将它推出,并且掩门而损害他的脚,使他因痛而了悟此真正自我,就是当门求法之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发生这样情况:如手表已经戴在手上,却到处去找手表,其实手表与人早浑然一体,偶然起念将手表与自己置于一种主客对立的关系中,使本来属于自己之物而有种失去之感觉。如《黄檗希运禅师宛陵录》中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与么时,无人我等相,终日不离一切事,不被诸境惑,方名自在人。”我们吃饭、吃果子,何尝咬着一粒米或果子,却自然地吃下去,如玄沙师备说:“只是日用而不知。”此中“不知”最好,如果稍存知解,就会千般计较,虚妄分别,使饭吃不下去,而衣服穿上也浑身不自在,所以只有“不知”最为亲切。
禅师们从觉悟的自性海中流露平等的智慧,透视诸法实性的平等一如,因此宇宙在他们看来,没有物我的分别,内外的不同。

二、此时无声胜有声

道究竟如何,要在行者当下去体证,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因为道不是一种客体,一种认知对象,而可以作理智测度。从禅宗来说,这种理智测度正是情识的分别作用,是无明烦恼的根本,必须勘破。所以必须引发般若智,以般若慧观察万物,了悟一切万法无非如如空寂。可是,悟道大事毕竟是禅者的切身体会,一切师友的言说启发,只是助缘的方便。《五灯严统》卷二记载道谦悟道是由于参禅无着力处,而求助于友人宗元,由宗元的提示而得契入。如《五灯严统》说:

元告之曰:……途中可替的事,我尽替你,只有五件事替你不得,你须自家支当。师曰:五件者,何事?愿闻其要。元曰:著衣、吃饭、屙屎、放尿、驮个死尸路上行。师于言下领旨。

吃饭、穿衣是属自己份内之事,别人帮不上忙,悟道必须靠自己的体悟,老师只能从旁加以指示。同样,道是不能说破的,只能由禅者自己默契心源。香严智闲的悟道,也是由其师沩山不为其说破而为机缘,据《传灯录》卷十一记载,灵佑问智闲:“父母未生自己,未辨东西时的本分事是什么?”智闲考虑许久,陈述许多答案,灵佑皆不许。于是,智闲请求灵佑为他解说,灵佑断然拒绝他,并且说:“我若有所说,毕竟是我的体验,对于你的体悟并无任何益处。”智闲于是便到党子谷去看守南阳慧忠国师的墓塔。一日,他正在打扫满地的落叶,突然扬起一块石头击向青青的翠竹,发出“嘟”的清脆声,智闲仿佛打破虚空,长久以来的迷妄意想刹那间如桶底脱落,廓然大悟。他急步走回寮房,沐浴焚香,对着灵佑禅师驻锡的沩山遥祝跪祷:“感谢和尚的大慈悲,和尚的恩泽超越我的生身父母,假如当初您为我说破的话,弟子就没有今日亲自体悟的喜悦了!”并且说了一首偈:

“一击忘所知,更不假修治。动容扬古道,不堕悄然机。

处处无踪迹,声色外威仪。诸方达道者,咸言上上机。”

禅悟的世界,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高高山顶立,天地独尊的绝对孤独。这种卓然独立的经验世界,是老师不能传授,言语文字所不能诠释的。这就如平时我们一个人走进自然风光中,寻幽揽胜,此时的情绪,不能说是乐,不能说是喜,只是心旷神怡,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忘了一切,乃至大自然的好处在哪里,也讲不出来。因为这种由体会所得到的情感,不是用识心中的知见能揣测到的,更不是用文字语言所能描画出来。

三、离诸分别入绝待

佛法称世间事物为“法”,因为任何事物都有它自己的属性,有了属性便变成心识中的事物。任何人都不免随俗浮沉,一方面执著自己的主观,对一切事物,就个人得失利害的观念而作衡量的标准;另一方面是根据客观的经验和自然界的种种法则,产生大众所共同认定的概念。前者偏于我执,后者偏于法执。

所以观念上的是非,比较容易破除;概念上的是非最难破除,荀子说:“约定俗成谓之宜,益于俗则不宜。”任何人不能违反概念中的规律。佛法认为一切世法,都是有对待的,因对待而产生是非,如“圆”与“方”的概念,假如宇宙间只有一个圆形或方形的东西,并无第二件东西与之相比较,我们将无法指定这一件独有的东西是方或是圆的,乃至圆与方的概念与名相,也无法产生。

所以,自性是绝对待,离诸分别。在《坛经》中,慧能大师开示惠明:“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因为一切世间善恶、美丑、冤亲等之所以生起,是由于不了此心本来无住而念念执著,自加系缚,故与道相隔。学人一念若能离一切限量分别,当下即是道,因为无内外、主客、人我之分别,则一切无非如如之境。《传灯录》卷十五记载德山悟道因缘:一天晚上,德山在室外默坐,龙潭问:“为什么不回来?”德山回答说:“天太黑。”龙潭于是点了一根蜡烛给他,德山刚要接,龙潭便马上吹灭,德山于此大悟,便礼拜谢恩。烛光的熄灭刹那使德山大悟,其原因在于明暗本是一种理智的分别作用,原是虚妄不实,故在烛光熄灭的刹那,突然醒悟道是超越明暗之相对,而截然绝待。

禅宗不仅泯除世间诸差别,而且亦无凡圣的分别,在自性中是平等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如行思初参六祖,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六祖曰:“汝曾做什么来?”答曰:“圣谛亦不为。”六祖曰:“落何阶级?”答曰:“圣谛亦不为,何阶级之有?”六祖深器之(《五灯会元》卷五)。平常修行次第有四禅、八定、十地等位次,宗门禅主张顿悟成佛,当然不采用这些有层次的修持方法,故行思一概加以否定。他不承认有一个圣谛的存在,因为圣凡是对待的名相,有圣一定有凡。他既不承认圣,当然也就没有凡。只有凡圣两忘,才能情识尽弃,体露真常。

四、四面楚歌破玄关

迷人之所以不悟的原因,是因为执此父母所生之身为我,而有我执;又认定一切外物皆有独立自性,眷恋不舍而有法执;我法二执不能勘破,所以终迷而不悟。然而,一旦为勘破生死疑团而作出抉择,甚至可能为求道而不惜以身殉道时,则当下的疑团也可以尽解,豁然开悟,而无所不彻。从禅者来说,这是大死之后的大活。

当然,要勘破此生死玄关,谈何容易?人的执著又如是之多,总是放舍不下。这就需要如临济禅师所说:“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人天眼目》卷一),务必使其一无所依,四面楚歌,进退无路,然后有所觉醒。这种景况,如《景德传灯录》卷十一中,香严所说:

如人在千尺悬崖,口衔树枝,脚无所踏,手无所攀,忽有人问:如何是西来意?若开口答,即丧身命;若不答,又违他所问,当恁么时,作么生?

从上面可以知道,如开口回答,则丧失身;如果不回答,则终不能打开此人生真谛的疑团,处此生死存亡之际,唯有发大愤志而后当有所为。学人如果没有舍生求道的决心,则灵感不露,而疑团也不易解开。《景德传灯录》卷十有长沙景岭的诗偈:“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百丈竿头再进一步,则是凌空的虚无境界,如果以凡情计度,这正是粉身碎骨的所在。但是,求道者如果没有这样殉道之心,稍有贪恋,爱惜身命,即与道乖隔。必须大死一次,才有大活之时,所谓“非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如非勘破此生死玄关,亦无其后大彻大悟之乐事。

从以上的一点点介绍,可以看到禅宗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的教学方法是对佛教修行方法的重大发展。其证悟之道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新颖卓异,能迅速有效地启人开悟,这是禅宗大师卓越的创造,高度智慧的结晶。

作者:圣凯法师

禅宗祖师开悟之后,回过头来念佛求生净土,我要问你:‘你要不要念佛求生净土?’开悟之后是真正 明白求生净土是最快速的道路。禅宗真的开悟,明心见性,那是圆教初住菩萨,他要不求生净土,从开悟之后修行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只劫,这是给你讲真话。三大阿僧只劫,不是对我们凡夫讲的,我们凡夫过去生中到现在已经无量劫,哪只是三大阿僧只劫!我们还没有修成。三大阿僧只劫是从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一天算起,也就是你从圆教初住,再经过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成佛,这要三大阿僧只劫这么长时间。假如他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他们这些人生实报庄严土,不需要一劫,当生就成就了。把三大阿僧只劫缩短成不到一劫,他为什么不去?当然去!道理在此地。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阿弥陀佛

1. 看大乘佛经,以尽快地明白佛法的根本,首先明理,先看《楞严经》,都看文言文 、白话文对照的:《金刚经》《大般涅磐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经》《圆觉经》《楞伽经》《净土诸经》等。

2. 看修行的书,明理不求实证,则无意义。目前时代,最好最易成就的,就是净土宗和藏区的大圆满法。大圆满法,天赐众生福泽,能修习,当累世修的机缘,甚难得!修习大圆满法,能即生开悟的。
六祖以后,禅宗已不适合人的根性,能度脱现代人的,最佳的就是大圆满法了。正如莲华士大师所预言:铁鸟(飞机)飞翔时,大圆满法将传遍世界。

推荐修行的两本书:元音老人著《大手印浅释》。
丹贝旺旭仁波切著《金刚密乘大圆满》。
修习大圆满法,须拜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为师,灌顶修行。
有“仁波切”称谓的大师,不仅仅是开悟,且证量足,能够灌顶加持,并非是普通意义上的活佛摩顶。
青海省果洛洲久治县的德合隆寺
或 四川省甘孜洲白玉县阿宗寺
都是修习大圆满法的好去处。

3.所谓念念修行,就是终生念一佛名,念到一心不乱。从而能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名:一是消业障;二是佛力感应加持)
(当然要持戒、行善、发愿、生菩提心)
(生真信,发切愿,志诚恳切,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楞严经大势至菩萨说,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念佛时,心中(意根)要念得清清楚楚,口中(舌根)要念得清清楚楚,耳中(耳根)要听得清清楚楚。意、舌、耳、三根,一一摄于佛号,则眼也不会东张西望,鼻也不会嗅别种气味,身也不会懒惰懈怠,名为都摄六根。都摄六根而念,虽不能全无妄念,校彼不摄者,则心中清净多矣,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

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可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而开悟、明心见性,也就是在念念修行中:
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一念不生,回光返照,了了分明,当下抓住,觉性显前——《大手印浅释》

《金刚密乘大圆满》:有所谓:“内观心性,向内观!”之口诀。
如是不散以自心自观。
此偈诵的意思是说:使能想、能念之心识,向它自己稍微地内转;稍微地内向;轻微地内收,这样便能认识本觉。华智仁波切说由此不能认识的话,便再也没有其他办法可以认识了。当以自心稍许向内轻微地观于它自身的时候,会有一种远离一切散乱分别的赤裸明清,这就是觉性。

念:
南无(音:那摩)阿(音:a) 弥陀佛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南无(音:那摩)地藏王菩萨

禅定不是禅宗。
无结论可证。
禅宗的念佛禅与净土的念佛不同。

附:信心铭

至道无难,惟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毫厘有差,天地悬隔。欲得现前,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是为心病。不识玄旨,徒劳念静。
圆同太虚,无欠无余。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莫逐有缘,勿住空忍。一种平怀,泯然自尽。
止动归止,止更弥动。惟滞两边,宁知一种。
一种不通,两处失功。遣有没有,从空背空。
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归根得旨,随照失宗。须臾返照,胜却前空。
前空转变,皆由妄见。不用求真,惟须息见。
二见不住,慎莫追寻。才有是非,纷然失心。
二由一有,一亦莫守。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无咎无法,不生不心,能随境灭,境逐能沉。
境由能境,能由境能。欲知两段,原是一空。
一空同两,齐含 万象 。不见精粗,宁有偏党。
大道体宽,无易无难。小见狐疑,转急转迟。
执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体无去住。
任性合道,逍遥绝恼。系念乖真,昏沉不好。
不好劳神,何用疏亲。欲取一乘、勿恶六尘。
六尘不恶,还同正觉。智者无为,愚人自缚。
法无异法,妄自爱著。将心用心,岂非大错。
迷生寂乱,悟无好恶。一切二边,良由斟酌。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眼若不睡,诸梦自除。心若不异,万法一如。
一如体元,兀尔忘缘。万法齐观,归复自然。
泯其所以,不可方比。止动无动,动止无止。
两既不成,一何有尔。究竟穷极,不存轨则。
契心平等,所作俱息。狐疑净尽,正信调直。
一切不留,无可记忆。虚明自照,不劳心力。
非思量处,识情难测。真如法界,无他无自。
要急相应,惟言不二。不二皆同,无不包容。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宗非促延, 一念万年 。
无在不在,十方目前。极小同大,忘绝境界。
极大同小,不见边表。有即是无,无即是有。
若不如是,必不须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但能如是,何虑不毕。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语道断,非去来今。

禅宗宗旨在明心见性,破除无明,证悟本心自性,即“父母生前本来面目”。

念佛的目的,在使各宗派的修行人最终导归极乐净土。

因为在末法时代,几乎没人一生成就,了生脱死。如果不求生极乐净土,势必退转,从而进进退退,一直修3大阿僧只劫才成佛。如果求生净土,首先可以保证你不会退转,不受轮回。再者有个最好的环境,可以让我们以最快速度成佛。

禅宗是以参禅为主,以入佛知见为主,明白不,不是禅定证得什么为结论.
为何要念佛呢?因为很多人初关也过不了.所以只能念佛往生.绝大多数过不了初关,你能明白不.


证悟佛性与证悟空性一样吗
因此第三个证悟是——空即自显,它指的是证悟心性的光芒或展现是永无止尽、变化无穷的,其本性是大乐的。5. 自显即自解脱。证悟空即自显非常重要,因为一般想到空性或是讲到空性这个字,会以为是空无一物、什么都没有。观空绝对不是观无、观什么都没有。若想到空无一物的境界就是在培养断灭...

禅宗分为哪些派系?修行方法有哪些?
4. 随着时间的发展,禅宗出现了口头禅、狂禅等问题,修行者往往未能真正理解禅宗的精髓,导致禅宗法脉难以传承。禅宗的经典语录,是祖师们的证悟之语,非实修实证,难以真正理解。5. 对于初学者而言,可以通过学习《达摩四论》等经典,了解禅宗的基本修行方法。同时,南怀瑾的《南禅七日》视频讲座,对于理...

同证菩提是什么意思
同证菩提,起源于佛教思想,是指共同证得菩提境界。在佛教中,菩提是指“觉悟”或“_智”,是通往解脱的道路。而同证菩提,则是有多个人在修行过程中,共同证悟,互相帮助,共同迈向菩提道路之上。在当今时代,同证菩提的概念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大领域。例如,在个人修行方面,同修一起打坐、学习佛法...

金台区15577967100: 为何禅宗强调禅定? -
宓券长松: 禅宗非常重视悟,而定可以让人精滤,所以有利于悟道,因而禅定收到禅宗推崇. 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当佛陀的时代,并没有禅宗一名,而只有禅的工夫和禅的内容.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戒、定、慧,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关连,相互助长,成一螺旋形的状态──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脱之道上升.其中的定,就是禅定. 禅与定,乃是梵语禅那(Dhyana)的音义合璧,是静虑的意思,故也可以翻译为定. 南怀瑾认为:凡修定法,即从此根尘中任取一项,先使其宁静专一,不使散乱,不令昏沉.初则勉强令返,久则不加工力,得纯熟自然,而住于专一之境,此身渐得宁静安谧,此心渐至专精不散.

金台区15577967100: 请问,佛教禅宗心法的要旨是什么 -
宓券长松: 佛教禅宗心法的要旨是:明心见性. 禅宗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本宗与其他诸宗之相异处,在于不立正依之经典,即使引用经典亦为一时之方便施设,最主要者莫过于依佛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然为在不涉思惟计度之情形下,外加学问修证之功,以明取本心之故,乃有清规之创设.尊宿、大众于一定之规矩下,定时起卧、打坐;尊宿为大众开示诸佛列祖之机缘以提撕之.又阅读经典虽非要务,然仍以楞伽、维摩、金刚般若、首楞严等诸经为众经之核心.古来尊宿亦遗有语录,成为后世禅徒习禅悟道之重要参考资料

金台区15577967100: 大家是怎么理解禅的,禅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
宓券长松: 外不着相即为禅,内部动心即为定.“禅定”就是“外不着想,内不动心” 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说:'什么叫禅?什么叫定?外不着相叫禅,内不动心叫定.'他的话是从《金刚经》上来的.《金刚经》上,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

金台区15577967100: "禅宗"是追求什么为目的? -
宓券长松: 禅宗当然是以成佛为目的了.要明心见性.净土原本也是以成佛为目的,悟到无生,直了成佛.往生,是去世的意思.净宗人对念佛有成的人离世时的称呼.不过,由阿弥陀佛的大愿:临终清醒十念佛号,必来接引.哦哦,很多人临终不能...

金台区15577967100: 佛教禅宗所追求的真谛是什么 -
宓券长松: 佛教.无论什么宗派.什么法门. 所追求的真谛.都是相同的. 只是通往真谛的途径不同.原因是人的根性不同. 佛教中的宗派.是由于修行方法不同.而产生的. 基督教的宗派.是由于对圣经的解释不同.而产生的.

金台区15577967100: 什么是禅?何为道?禅定的本质就是为了悟道吗?
宓券长松: 什么是禅 [禅] 佛教 禅宗“禅那”的简称,巴利语 Jhāna 的音译.梵语是 Dhyāna.也有译为“弃恶”或“功德丛林”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是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其中有祖师禅与佛祖禅的区别.言思维修是依因立名,意指...

金台区15577967100: 禅宗的开悟明心,所要证的“本觉”是怎样的 -
宓券长松: 禅宗的开悟明心,所要证的“本觉”是怎样的2017-05-15 佛法真实义 惠能大师是中国禅宗六祖,以禅宗来说,就是要求明心开悟、要眼见佛性,也就是大乘佛法的觉悟.因为众生的八个识之中,有的识是具有念相的;有的识是不具念相的.有...

金台区15577967100: 禅宗当中的禅字到底指的是什么 -
宓券长松: 是“第八识”,不是“第八意识”,又叫阿赖耶识.对于阿赖耶识,禅宗与其它宗派的看法不同.禅宗又把它成为“如来藏”,是真心本性.禅宗说的回归自性,就是这个.按照大乘大多宗派特别是大乘最早的创始人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的看法...

金台区15577967100: 什么是禅?什么是顿悟? -
宓券长松: 顿悟,于佛家的修行来说,最是重要的.禅宗讲究的是顿悟的灵性,或是说慧根.佛的至高境界是不着文字,以瞬间的心悟到达永乐的彼岸.禅语典故中就有两个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著名的“拈花微笑”.说的是释迦牟尼佛在...

金台区15577967100: 禅宗的修法 -
宓券长松: 禅宗是要明心见性,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方便法有参话头,参公案等 元音老人讲的《拈花录》 圣一法师讲的《金刚经》《六祖坛经》 (我空间主页下面有个三慧禅房的链接,就都有了. ) 阿弥陀佛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