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是外来的""北佬"",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

作者&投稿:宗政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曾是外来的""北佬"",他们的区别到底在哪?"~

首先解释一下为什么说客家人和潮汕人都是北佬,从历史上看,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是在秦时开始往南迁徙。由于北方地区的人口增多,且资源有限,并且战争频繁发生。为了更好地生存,有一些人开始南下,并且随着逐渐的发展成为了客家人和潮汕人。所以从历史角度来看,潮汕人和客家人是源于同一批南下迁徙的人。
虽然都是同来源于中原地区,但是由于他们迁徙到的地方不同,所以根据当地的环境与气候,潮汕人和客家人都开始发展出自己的生活方式及生产方式。潮汕人在广东靠海,在茫茫的大海上,他们必须适应环境。于海相邻便捕鱼为生,嗯,必须与大自然争斗,抵抗海上的惊涛巨浪。这种生活经历形成了潮汕人坚强勇敢,敢于拼搏的精神。

而客家人多以农耕为主。且当时逃生盗的地区,平坦的土地早已被当地的族人开垦,客家人只能躲进大山。客家人要生存就只能靠自己开垦荒山,多年来用人类的智慧形成了梯田。而且形成了美丽的客家村落。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客家村落大多是坐落于山上,这是由于早期迁徙的原因。客家人作为外族人总是尽量避免和本地的族人发生冲突,他们选择忍让和顺从,从而形成了和潮汕人不同的性格。客家人形成了随遇而安,不与人争抢的温顺性格。也是和潮汕人很大的不同。
客家人由于久居大山,所以他们觉得走出大山的出路就是知识。她们觉得可以通过知识来改变命运。因此更加重视教育工作。而潮汕人更加重视平时生活的技能,在海上长大的,他们明白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重要,也明白信誉的重要。这也是客家人和潮汕人很大的不同。

广府地区各姓氏族谱大多记载自己的祖先来自南雄珠玑巷,珠玑巷是北方汉族人到广东的一个重要落脚点。秦汉时期,有部分汉族越大庾岭进入粤北。唐五代时期,人们越大庾岭后,多在南雄盆地定居下来。张九龄奉诏开凿大庾岭以后,大庾岭取代湘桂走廊和骑田岭,成为进入岭南的重要驿道。两宋时期,有两次大的移民迁徙,一次为北宋末;一次为宋末元初,他们都是由南雄南下迁入珠江流域。祖宗故居珠玑巷广东不少人,只要谈起祖先,就说从南雄珠玑巷来的。珠玑巷,是南雄县城的一条街,再往北约40华里就到梅关。整条珠玑巷长约1华里。珠玑巷现有张、雷、周、何等姓。张姓在此定居最久的。据说张姓的远祖张辙在唐代就定居此地,当时叫敬宗巷。张辙地儿子张兴,唐敬宗以张家七世同居,而赐张兴珠玑绦唐敬宗死后,张族人因为敬宗巷这一名称和唐敬宗的庙号相同,为了避讳,便该叫珠玑巷。另一种说法:南宋初大量的人南迁,,特别是到了宋末,他们经过江西,越梅岭,到达南兴,聚居乡野。有许多人来自开封府的详符地方,详符有珠玑巷,他们不忘故土,所以在南巷暂居的村落也称为珠玑巷。由此珠玑巷成为广东许多族姓的祖宗故居.广府人主要由早期移民与古越族杂处同化而成。广府民系文化特征以珠江三角洲最为突出,既有古南越遗传,更受中原汉文化哺育,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经济因素影响,具有多元的层次和构成因素。广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广东是封建文化最早开发的地区。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多层次的农业经济架构,又有广州这个世界贸易大港为依托,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市场广阔,产销活跃。明代后期,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商品化倾向日渐明显,成为岭南最活跃、最具商品意识,因而最富有反传统精神的地区。广东近代工业的新兴产业,主要从19世纪末叶从珠江三角洲一带兴起。经济发达推动了文化的兴盛,珠江三角洲地区从宋代以来,人文兴旺,一直居于全省人才优势的地位。广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广州,自古以来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文化领域,处处表现出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的个性,给人以多层次、立体的和丰富的感受,使广府文化在广东各民系文化中占有优越的地位。由于至少从汉代开始与海外文化的接触交流不断,故广府民系的人民,在三大民系中最具开放性,比较易于接受外来新事物,敢于吸收、摹仿和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将传统文化与之相互融合。广府人还具有敢于探索和尝试的拼搏精神,视野较为宽广,思路较为开阔,商品意识和价值观念较强,精明能干,善于计算,创造了珠江三角洲多元化农业商品经济,以广府人为主干的"广帮商人"清中期就已驰名全国。同时,也带来了投机性、市侩性的负面作用,以及较为浓厚的宿命观,如广府商家中普遍可见到供奉关公为财神,在穗港澳等地民间存在迷信命运,敬神奉鬼的风气。商品意识不仅弥漫于民众的日常生活中,而且往往制约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人们的是注重经济上的利益关系,民系中的内部凝聚力相对较弱。广府人由于最早受到海外,尤其是近代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影响,得风气之先,加上强悍的民性,冒险、创新的气质,因而反抗性和斗争性也特别强烈,在中国近代史上,精英继出,在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新中国以及改革开放、发展经济中,有一种"敢为天下人先"的最为宝贵的性格特征。(完)客家文化:天下客家是一家历史清楚地表明,客家人的迁徙,大多是由人口稠密、文化经济比较发达的中原地区向人烟稀少、经济落后的偏远荒蛮地区而转移的。这些来自中原汉族的客家先民们,在辛勤耕耘创立新的家园的过程中,不断与南方的百越族(主要是畲、黎、瑶等族)融合,不仅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群体,而且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一方面,他们保留了中原文化主流特征,始终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崇尚诗礼传家,极为注重对传统、文化、语言、习俗的完整保存,并以共同的生活样式、习俗、信仰和观念将自己紧密团结在一起;另一方面,又善于从当地少数民族中汲取养分,容纳了所在地民族的文化精华。客家文化的最鲜明特色在于:崇尚华夏正统文化。如果你有机会翻开客家人的族谱,或者观赏客家民居的门联,会发现各家各户都有着中原的郡望。如陈姓出于颍川,李姓出于陇西,王姓出于太原或琅邪,谢姓出于陈郡或陈留,何姓出于庐江,黄姓出于江夏,杨姓出于弘农,等等。这类家谱的记载有的虽经不起推敲,但却说明客家人从心底深处以来自中原而感到自豪。在迁移和开发的过程中,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正是靠着"崇正"精神,战胜了各种艰难困苦,建成了自己的新家园。以台湾客家新移民为例,他们一方面依赖与弘扬客家原乡文化,如"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顽强地沿用方言乡音;并按原乡的家族和宗族形式重新组织家族和宗族,民居建筑也仿效原乡的形式。另一方面恪守中华文化共有的礼乐教化,弘扬爱国家爱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荷兰、法国、日本侵犯台湾时,他们坚持民族大义,高举爱国保种的旗帜,与入侵者拼死抗争,涌现了刘永福、邱逢甲、吴汤兴、徐骧、姜绍祖等一大批仁人志士,为客家人增了光,为中华民族添了彩!现在,许多创业有成的客籍华侨,在总结自己何以成功时,也觉得是得益于客家崇正精神。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接受和发扬客家崇正精神,他们一次次携儿带孙回到大陆原乡祖籍地乃至中原发祥地寻根认祖,并发起一次次公祭客籍母亲河的活动。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客家人特别看重读书人,有"茅寮出状元"之谚。在客家人看来,要想改变境遇,惟一法就是晴耕雨读,金榜题名,走仕途之路。只有通过读书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跻身于官宦行列,才能实现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所以,家境再困难,即使是讨饭也要供子弟读书。作为客家人的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中这样写道:"我家是佃农,祖籍广东韶州,客籍人……本来是没有钱读书的……学费东挪西借来的,总共用了200多块钱,直到后来我当护国军旅长时才还清"。为了望子成龙,光耀门楣,客家人往往集中全家族、全宗族的力量来培养子弟读书。到过客家地区的人一定会发现,在其家族祠堂前立有许多石旗杆,那便是客家人崇文重教的明证。那些石旗杆是族中子弟中举人、中进士的标志,有多少石旗杆,就说明族中有多少人获得了举人、进士之类的功名。守望相助,崇尚节俭。客家人讲究一个"义"字,即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认为,要想在新的客居地立足,必须面对重重困难,团结互助显得尤为重要。所以,他们提倡"天下客家是一家",要求客居他乡的同族人或同宗人精诚团结。而且信奉"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人值得十人当","帮来帮去,石头变豆豉"。由于客家人崇尚团结,直到今天,在客家人的婚丧红白帖中还保留了用"帮"字的古风。客家人很能吃苦,"一条扁担走天下"是其坚韧顽强精神的真实写照。客家人还有崇尚节俭的美德。有这样一条谚语:"山精山角落,新衫底下着",说的是客家人把旧衣服套在新衣服上穿,以旧衣保护新衣。由此可见,客家人的生活是多么的节俭。潮讪文化:中国的犹太人海外潮人的根,在广东潮汕地区(以现在广东汕头、潮州、揭阳三市为中心)。生活在这个地区的潮州人,是汉民族中具有独特的文化面貌的一个支系。我们把潮州人所创造的文化名为"潮汕文化",并给它以如下界定:首先,潮汕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地域性亚文化,它是在潮汕地区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潮汕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隅,广东省的最东端,与福建省毗邻,总面积10346平方公里。地形大势,西北高而东南低,东北和西北多高山丘陵,绵延起伏,东南瀚海连天,形成一个内陆比较封闭,而有很长海岸线的地理小区域。这种地形地貌特征对潮汕文化的形成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其次,潮汕文化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它们组成了既与共存于同一地域中的畲族文化、客家文化不同,也与周边其它地域文化有异的一个体系。在这些文化特质中,语言是最具有区别性特征的一种。因而,我们把潮汕文化理解为,由讲潮汕话的民系所创造的一个文化共同体。其三,潮汕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过程,是本地原住民文化和移民文化经过多次互相影响,互相吸收而逐渐融合的过程。在自成体系之后,由于潮汕人的迁徙,潮汕文化向海外传播,同时吸收其它文化的因素,不断发展。潮汕地区地狭人稠,人口与资源和环境矛盾很大,激烈的竞争环境培养了潮汕人的创造、开拓和冒险精神,不少人外出到海外谋生,形成社会风气,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在手工业上精雕细琢,在商业上更是精打细算,极善经营,闻名海内外,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清中叶著称一时的广帮商人,主要由广州帮和潮州帮商人组成,潮州帮商人在国内的东南沿海及江西一带生意做得很大,在泰国、新加坡一带颇有势力。强烈的商品意识,是潮汕人一种颇具优势的文化潜质,使他们在改革开放时期足迹遍及城乡,渗透各行各业,特别活跃。秦汉以后,汉文化向岭东扩展。晋唐时期,中原主流文化影响逐渐扩大,陈元光平定泉潮间蛮僚啸乱、韩愈谪任潮州刺史,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事件。宋元时期,大量移民入潮,闽文化北来,使潮汕地区全面开发,是潮汕文化形成的重要环节。明清时期,最终形成有鲜明特征的潮汕民系文化。潮汕地区从宋代起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相应发展,人才辈出。

我就是潮汕人,不过也有客家血统,因为妈妈就是客家人。所以说起来,这个问题还是挺有感触的。怎么说呢,潮汕人和客家人的区别还是很明显的,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说一下。

1、潮汕人靠海吃海,客家人靠山吃山

潮汕人是从中原一路迁徙过来,但中途在福建停留,之后再到现在的粤东地区。居住地靠海,所以打渔出海谋生多,因为人多地少,自古就是喜出外做生意。而客家人一般住的是在山里,这个可能跟他们是来自于岭南山里的古汉人有关,山里的人,一般憨厚,纯朴,也很热情。

 

2、潮汕人是海洋型的个性,崇尚的是做生意,而客家人是大人里的个性,崇尚的是读书

前面说了,人多地少,又是靠海,自然就是往海的方向发展,一种是打渔,也有头脑灵活的做起贸易生意,更远的甚至去到东南亚去做生意。所以潮汕人喜欢做生意,而且喜欢做的是贸易性质的,不是有种说法是粤东1000万人口,海外1000万潮汕人吗?客家人则不一样,山里的娃,想要走出大山,就要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客家人读书厉害也是出了名的,也跟客家人极其重视教育有关系。

 

3、潮汕人说的是潮汕话,属闽南语系。而客家人的是客家话,据说是古汉语

两种话里面,我主要说潮汕话,平时也是常说。客家话基本忘光光,因为老妈平时也不说客家话的,记得小时侯也教过我几句,现在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潮汕话是出了名的难学,跟最难的温州话有得一拼,客家话就好多了,带有白话的口音,听得懂还是挺容易的。

两种话相差还是非常大。

 

实际上,区别还远不止这些,这里只是举三个最明显的特征,其它方面还有好多,这里就不展开来说了。



客家人多继承了祖先“智”的一面,善于结帮斗智而勇不足; 潮汕人多继承了祖先“勇”的一面,擅长抱团斗狠而智不丰。

基本上,福建人、潮汕人、雷州半岛人属于早期(衣冠南渡)移民。在五代时期为南汉国和闽国。
客家人,基本上属于北宋移民的二次移民。北宋时期,江南西路开发,设置有兴国、临江、南安、建昌四军(福建有邵武兴化二军),大量厢军自北方移至江右地区。
北宋末期,金国南侵,中原沦陷,中原居民南移,将北宋移民南压至闽越赣山区,成为客家人。
南宋末期,蒙古南侵,江南沦陷,江浙居民南移,水路自香港九龙登陆,陆路穿过江西自珠玑巷至广府地区与水路汇合。因大量移民进入,使得当地人口结构变化,早期衣冠南渡移民被压至广东东西两角。
江南移民因经济实力较强,因此很快布满粤中粤西地区,最终形成广东的广府、潮汕雷、客家三分格局。
也就是,潮汕雷属于衣冠南渡移民,客家人属于北宋末移民,广府人属于南宋末移民以及这些人对早期移民的同化。

他们的区别在客家人继承了祖先们的智慧,而潮汕人则是继承了祖先们的勇敢。

客家人与潮汕人都属于粤东地区,客家人和潮汕人同属“国角省边”,潮汕人以捕鱼为生,性格狠,客家人以耕地为生,性格温和。


求助:"潮汕习俗文化"
未来女媚送聘礼上岳父母家,也要接受“吃甜面”的考验——甜面再加上鸡蛋,满满当当一大碗。这碗甜面怎么端起来,就看你是否聪明了——在潮汕人眼中,面条不只是果腹之物,更是礼仪用品。面条的做法不少,可炒,还可以做汤面、捞面等等。煎面,应该算是罕见了。不久前在建业酒家,我和朋友就尝到...

潮州人说广州话还是普通话
英文称为 Teochew 或Chiuchow,是“潮州”两字的音译。潮州府古时是移民城市,主要先民为中原人和福建人等,时闽语与古汉语在潮州府融合交汇,同时东南亚各国外来语在潮州府融合交汇,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系,往往一个相同的字,表现在地名、人名、字面上都有不同读法。“潮州话”一词受海内外潮汕人普遍...

潮洲话和客家话有什么不同?
潮州话属于:南方汉语,闽语,闽南区,潮汕片。客家话,一般所谓标准的客家话是梅州话:南方汉语,客家话,(归片我不太清楚)大致就是这样,关于潮汕方言我不是很了解,大致只能给你这些信息。--- 潮汕话,流行於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等市及所属各县区,汕尾市大部分地区,以及海外潮人聚居的地方。

"潮汕话"是什么时候就开始有的
说潮州话更接近莆仙话,潮州话并不是广东原生语言,为福建移民方言 12福建清朝迁海复界大移民 如果潮州话属于闽南话,那潮州话有几个可能:1泉州人经接壤的莆田中转站到潮汕 如果潮州话是闽南话和莆仙话混合方言:1泉州人和莆仙人一起由莆田来 2明朝来的莆田话被晚晴闽南话同化 ...

汕头的风俗习惯
1.农历正月初七吃七样羹:七样羹又称七样菜,七宝羹或七种粥,是潮汕、闽南地区春节时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食俗。七样羹是指:大(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蔬菜同煮,寓意:新(芹)春发(蒜)大财(大菜),久(韭)合各人(芥兰)。2.冬至吃冬节丸:潮汕冬节是广东省潮汕...

潮汕属于哪个省?
潮汕属于广东省。潮汕地区,是广东省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的统称,位于粤东沿海、广东与福建交界处,与台湾对望,北回归线与中国大陆海岸线唯一交汇的地方,是海西经济区组成部分。“潮汕”一词曾作为行政区名词出现在广东省的行政区划版图上(1949年至1952年),现指潮州文化影响的人文地理概念...

潮汕语是闽南方言还是闽北言?
属于闽南方言,是闽南方言中的次方言。而且潮汕地区也靠近闽南,所以潮汕地区不可能讲闽北方言。另外,潮汕话是最不接近正宗闽南话的次方言之一,闽南人也很难听懂潮汕话。潮汕化话中也有一些“次方言”,如汕头中心城区讲的潮汕话跟汕头潮阳就有很大的不同,有时根本就无法沟通。

潮汕话"hao"是什么意思???潮州人叫"尚"揭阳人叫"愉".有些地方叫"ho...
你好 我是潮州人,,一般我们说“尚”呢,,是指不错,,很好。。例如;这酒尚啊~~~就是说这酒不错。。至于“愉”书面说愉快。。。但我们却是指有趣的意思。。例如;这孩子‘过愉’~~~就是说这孩子很有趣,,很可爱。。你说的“hao”可能是“豪”吧【这是我猜的】,,意思是豪爽 有不...

潮汕人习俗之我见
上潮汕人论坛吧,不管你是外地还是潮汕的,我们都欢迎,在这你解决到你所不找到的问题的 http:\/\/bbs.chaoshanren.com\/ 参考资料:http:\/\/bbs.chaoshanren.com\/

我是潮汕人,说话鼻音很重,普通话不标准,特别是前后鼻音,还有"n"和...
因为粤语的影响,学标准的普通话,不要用粤语里相似的音来代替汉语的音,要熟悉掌握汉语你觉得难的音的发音特点,要像外国人学汉语一样,这样普通话就学好了,为什么北方人听不懂粤语,因为粤语把元音给换了,所以大多数的人就听不懂了,其他地方的方言,只是把辅音部分换了,说以还能将就的听懂,比如...

镶黄旗14755076728: 他们说,潮汕人很排外,是吗? -
柯爽福莫: 经常听到潮汕人排外的论调,可是潮汕人真的特别排外吗?请注意“特别”二字,我不是为潮汕人开脱,潮汕人是排外,但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排外.潮汕地处沿海,文化中既有传统也有开放.潮汕人代代都有外出谋生的,被迫或者是自愿.他...

镶黄旗14755076728: 广东原居民是什么人? -
柯爽福莫: 广东有几百年历史,其实原居民是指近100多年前在这落地山根的人,好多广东原居民都是从不同的地方移居过来,本来以为广东是中国人里面唯一没有小数名族的省份,其实广东都有小数名族的 原居民广...

镶黄旗14755076728: 到底谁的祖先是从中原迁徙而来的?客家人?潮汕人? -
柯爽福莫: 都是的 因为南方以前都是些未开化的野蛮的人.我所知的唐朝中期 陈元光从河南固始南迁入闽平乱 其带来军属后裔分布在泉州 漳州 潮汕等…唐朝末年跟随王审知入闽 其跟随的军属后裔也也是分部在泉州漳州潮汕等.还有南宋末年 战乱莆田南迁入潮州 和在泉州跟随文天祥张世杰护幼帝入潮州 后转崖山 (就是宋朝最后一战 崖山海战)战后有的人失散回了福建 有的人直接入住潮州

镶黄旗14755076728: 客家人和潮汕人是同宗的么?在1600年前到至今.客家人一共有五次大型迁移,曾在福建等地区等地区出现过.有没有可通.客家人和潮汕人是同一个宗的? -
柯爽福莫:[答案] 如果说民族,当然是同为汉人. 但从历史文化风俗特别是语言上来说还是差别不小. 客家,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 此后,客家人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家三州”为 嘉应州、赣州、汀州. 潮汕人包括汕尾海陆丰...

镶黄旗14755076728: 餐饮美食有知道的吗 -
柯爽福莫: 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是我国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韵味,独树一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广东地处我国南端沿海,境内高山平原鳞次栉比,江河湖泊纵横交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故动植物类的食品源极为丰富.同时...

镶黄旗14755076728: 潮汕各县说客家话的属于潮汕人吗? -
柯爽福莫: 严格意义上不是,但是潮汕人和客家人都是汉人只是衍生了自己的文化

镶黄旗14755076728: 世界有多少潮汕人 -
柯爽福莫: 潮州人主要分布在广东潮州府地区,包括汕头、潮州、揭阳,以及海外华人聚居地.国内潮人约一千万,海外潮州人约二千到三千万.另外:广东梅州地区的大埔、丰顺等地旧属潮州,至今部分地方仍说潮州话. 广东潮州地区有相当数量的客...

镶黄旗14755076728: 客家人跟潮汕人算不算半个老乡
柯爽福莫: 我们看看文化渗透性就知道三个民系谁的包容性更好了:广府文化的代表——粤语,在潮汕地区和客家地区都很普及,几乎人人都听得懂;珠三角人很抵制普通话,有的人甚至就不会讲,而潮汕地区的人则不至于,很多人对普通话和北方文化都比较能接受;客家地区很少有潮人聚居地,零散分布的潮人一直收到孤立对待,而反过来潮汕地区的客家人甚众,说明潮汕人并没有驱赶他们.“潮”是海的象征,海纳百川是潮汕精神,这点的确不假

镶黄旗14755076728: 客家人跟闽南人有没有关系 -
柯爽福莫: 客家人、闽南人根在河洛. 闽南人和潮汕人很有渊源.潮汕话是闽南方言的一个分支. 客家人和以上的差别就比较大了.据说是不同时期南下的汉人.客家人不全是闽南人. 客家人,又称客家民系,是中国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源流始于秦征岭南融百越时期,历魏晋南北朝、唐宋,由于战乱等原因,他们逐步往江南、再往闽、粤、赣边,最迟在南宋已形成相对稳定的客家族群——客家人[3] ,然后又往南方各省乃至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迁徙,并最终成为汉民族中一支遍布全球且人文特异的重要民系族群.

镶黄旗14755076728: 潮汕的潮客! -
柯爽福莫: 一:客家人就是客家人,没有客家人不承认其他地区客家人的言论存在! 二:语系交接处,都有磨和及融入的问题存在,互相攻击只会损耗各自力量, 唯有互相欣赏及扶持才能达到双赢! 三:潮客在外地是很团结的,应是彼此都能通晓对方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