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泰山的历史故事

作者&投稿:汤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泰山的历史故事?~

泰山因其气势之磅礴,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泰山地区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成为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华山、恒山,仅占第三位。但就历史政治及文化的地位而言,全国的许多大山与之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古人形容“泰山吞西华,压南衡,驾中嵩,轶北恒,为五岳之长”。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据《史记集解》所载:“天高不可及,于泰山上立封禅而祭之,冀近神灵也。”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对泰山仰慕备至。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的节奏感和“一览众山小”的高旷气势;山脉绵亘100余千米,盘卧426平方千米,其基础宽大产生安稳感,形体庞大而集中则产生厚重感,大有“镇坤维而不摇”之威仪。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六朝任昉《述异记》载,秦汉时,民间传说盘古氏(远古时开天辟地,代生万物的神人)死后头为东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20]文化底蕴因为东方是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中国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作为祈求风调雨顺的对象来崇拜,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神灵之宅”。受天命而帝王的“天子”更把泰山看成是国家统一,权力的象征。为答谢天帝的“授命”之恩,也必到泰山封神祭祀。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汉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后赵永宁二年(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现存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东汉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诗人王心鉴在《登岳》一诗中亦有:“优游沐清风,骋怀啸岱山。汉柏揖朝华,秦松别暮烟。云海洗心尘,天路褪狂狷。由来访胜境,乾坤此为巅。”的诗句赞之。[21]古籍记载《舜典》: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诗》: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管子》:古者封泰山、禅梁父《孟子》:孔子登太山而小天下。《战国策·苏秦说齐宣王》:齐南有泰山,东有琅邪。《史记》:昔黄帝东至于海,登岱宗。《史记·齐世家》:齐自泰山属之琅邪,北被于海,膏壤二千里。《史记·货殖传》:泰山,其阳则鲁,其阴则齐。山之东北址,旧有明堂,为成周时朝会诸侯之处。秦汉以下言封禅者,必于泰山。《通义》:王者受命易姓,报功告成,必于岱宗。《白虎通》:王者受命必。禹封泰山,禅会稽。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秦始皇封泰山,禅梁甫。汉武封泰山,禅梁甫、肃然及蒿里、石闾,修封者凡五是也。《汉官仪》:泰山盘道屈曲而上,凡五十余盘,经小天门、大天门,仰视如从穴中视天窗矣。自下至古封禅处,凡四十里。历史事件隋朝大业九年(613年),齐郡丞张须陀大破王薄起义军于泰山下。唐朝中和四年(884年),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败死泰山狼虎谷。


泰山的历史典故:
天禧年间,宋真宗封禅泰山,大兴土木修建岱庙,动工那天,全国各地有名的木匠都请来了,大家不分昼夜,紧张地忙碌着,其中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儿,整天在工地上转悠,这儿瞧瞧,那儿看看,可从不见他伸手干一会儿。
许多木匠虽然有些不满 ,可又看到他这般年纪,也不好把话说明,都无可奈何地说:就让这老头儿混碗饭吃吧。
这一天,老头吃完了饭,对大伙说:我不能光闲着,做几个墨尺给大家用吧,“不一会儿,老头就做了几十个,趁大伙休息的时候分给了大家。许多人都觉得好笑
这老头真是的,墨尺谁不会做,总共不过一拃长,一袋烟的功夫就能做几个,谁稀罕!许多人接过来就扔了,只有一个姓李的木匠细心的收了起来。
过了几天,李木匠的墨尺断了,就拿出老头给的墨尺来用,奇迹出现了,李木匠用墨尺在木头上划线,木头即刻顺着墨线分成了两半,大伙一见,都纷纷去找自己的墨尺,哪里还找的到,大伙这才明白,原来那老头就是鲁班师傅。
从那之后木匠就开始把墨尺叫做斩木剑了。
可笑凡人俗世目,不识神仙真面目。

扩展资料: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很早以前,泰山周围就被我们祖先所开发,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泰山与孔子活动有关的景点有孔子登临处坊、望吴圣迹坊、孔子小天下处、孔子庙、瞻鲁台、猛虎沟等。 神山、文化宝库 泰山有"五岳之首"、"五岳独尊"的称誉。它是政权的象征,成为一座神圣的山。
古代帝王登基之初,太平之岁,多来泰山举行封禅大典,祭告天地。先秦时期有72代君主到泰山封禅;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皇帝的封禅活动和雄伟多姿的壮丽景色,历代文化名人纷至泰山进行诗文著述,留下了数以干计的诗文刻石。
如孔子的《邱陵歌》、司马迁的《封禅书》、曹植的《飞龙篇》、李白的《泰山吟》、杜甫的《望岳》等诗文,成为中国的传世名篇。
天贶殿的宋代壁画、灵岩寺的宋代彩塑罗汉像是稀世珍品;泰山的石刻、碑碣,集中国书法艺术之大成,真草隶篆各体俱全,颜柳欧赵各派毕至,是中国历代书法及石刻艺术的博览馆。泰山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古遗址97处,古建筑群22处(表3),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公元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 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
唐宋时,灵岩寺极 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 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其中以王母池为最早,创建于公元220年以前。
以碧霞祠影响最大。泰山是王母娘娘神话传说的发祥地。早在魏晋时期就建有王母池道观。王母池位于泰山南麓环山路东首,古称“群玉庵”,又名“瑶池”。三国魏曹植有“东过王母庐”的诗句,唐李白有“朝饮王母池”的吟咏 。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

盘古开天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拓展资料

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参考资料:泰山-百度百科



泰山奶奶

泰山奶奶选地方的时候,曾到过徂徕山一次,她发现太平顶周围有一片大荒地,

长满各种各样的药材,还有各种花草,共三百多种。泰山奶奶很喜欢这个地方和这些花,就给这个地方取名叫"花坡"。她在泰山长久居住以后,每年五月都要到徂徕山赏花。

她来的时候,让人用小车推着上山,山上就留下了车辙印,这就是车辙山的来历。

她认为这些花虽好,但也需好好管理,她就从泰山上领来一个和尚,让他在花坡为她养花养药,所以花坡旁还有个山,样子很象一个和尚的头顶,叫"和尚头"。

和尚就常年在这里为泰山奶奶浇花。第二年,泰山奶奶又来了,和尚就向她提了几个问题,让他老人家想办法:第一,这里水不充足;第二,这里经常有牛来吃花。泰山奶奶根据和尚的要求,在花坡附近点了两个池,一个叫"上池",一个叫"下池",两池水供浇花用;

在人们进山经常走过的路上,她袍袖一抖,出来了两块石头,叫"夹牛石",如果牛到这里,就会被夹住。

第三年她又来了,坐在一个地方歇了一会儿,她看到好多老百姓上山拾柴禾,鞋都磨破了,用葛条和荆条缠一缠还继续穿。泰山奶奶觉得很可怜,觉得应该给老百姓点儿施舍,于是她把头上的簪子拔下一个说:"你变作一个锥子,为老百姓锥鞋。"

这簪子就变了个闪闪发光的锥山。她又让葛条和荆条围着锥山转了一圈,让老百姓补鞋用。

泰山奶奶到了山上,见到了和尚,跟他说:"你的花养得不错,可还没达到我的要求。"

和尚说:"那上水池和下水池的水太大,花受不了,得想个办法既要浇了花,又不能让它涝了。"

泰山奶奶又一甩袍袖,山上就出来个泉子,不管春夏秋冬,天旱天涝,它总是一点一滴地往下淌水浇花。它就是现在的"滴嗒泉"。

泰山奶奶后来又觉得每年都这样来看花也不大舒服,就对和尚说:"你能不能给我想个办法,让我每年来了能舒舒服服住几天?"

和尚说:"你让底下那些人给你修个观音楼吧!"

泰山奶奶就派和尚化装成一个平常人到底下的村子里叫老百姓给泰山奶奶盖个观音楼。老百姓就献石献料,在花坡上盖了个观音楼。

泰山奶奶觉得老百姓出了力,也应该酬谢酬谢,于是袍袖一甩,花坡上裂了个大缝,缝里有两个瓮,一个叫"米瓮",一个叫"面瓮",在这两个瓮里种庄稼,年年都大丰收。老百姓上山来拾柴,吃完了煎饼,用包煎饼的包袱从瓮里包一包米,包一包面,就回家了。

后来,泰山奶奶邀了她身边的男女随从一起来看花。这样呢,上厕所就很不方便,于是泰山奶奶又一舞袍袖,山上出现了三块奇形怪状的石头,叫"三人不见面"泰山奶奶在花山采了很多花,想带着回去,可是没法拿。

她的一个女随从就对她说:"你不是带着脸盆、镜子和梳头匣吗?咱把花装在梳头匣里不行吗?"

泰山奶奶说可以。打开梳头匣,里面有把梳子和一个簪子,泰山奶奶把梳子带走了,觉得簪子没什么用,就随手丢下山去了,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一块很象簪子的石头。

扩展资料:

泰山是山东丘陵中最高大的山脉,地层为华北地台典型基底和盖层结构区,南部上升幅度大,盖层被风化掉了,露出大片基底——泰山杂岩,即太古界泰山群地层,其绝对年龄25亿年左右,是中国最古老的地层之一。

北部上升幅度小,盖层保存着典型的华北地台上发育的古生代地层。泰山地貌分为冲洪积台地、剥蚀堆积丘陵、构造剥蚀低山和侵蚀构造中低山四大类型,在空间形象上,由低而高,造成层峦叠峰、凌空高耸的巍峨之势,形成多种地形群体组合的地貌景观。

参考资料:泰山-百度百科



1、唐玄宗封禅泰山轶事

唐玄宗是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公元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据说,以前的帝王登封泰山,如果是顺承运,功绩显赫,则会出现诸多祥瑞之兆;如果是无德无能,不能顺应天时治理天下,则会出现诸多凶象。而玄宗皇帝登封泰山时,虽有功于天下,天气却屡屡变化,给他带来了诸多的烦恼,这大概是上天对玄宗以后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的警示。

当时,玄宗皇帝东封泰山,单就仪仗队伍前的马队,就以每种颜色的马1000匹作为一个方队,交错排列,远远望去就像彩云绣锦,可见规模之大,盛况空前。当大队人马浩浩荡荡来到泰山西侧的时候,突然东北风大作,从中午一直刮到晚上,随从人员住的帐篷被风撕破,支撑帐篷的柱子也被吹折。

官员们因此十分恐慌,乱作一团。

封禅使张说本来就为封禅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使他手足无措。为了稳定人心,他不得不出来打圆场说:“大家不要慌张,皇上是天子,如今御驾出宫,定会惊天动地,这是东海之神来接皇上封禅的。”

张说的搪塞,才使大家的心稍稍平静下来,及至来到泰山脚下,天果然变得丽日晴和。但是,到了玄宗斋戒沐浴的晚上,天空突然又狂风大作,寒气彻骨。天气的再度变故,不禁使玄宗心神不宁。他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

他虔诚地向苍天祷告:“我自即帝位以来,得到苍天的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我来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但是,如果是我本人有什么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来惩罚我本人;如果是随从的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亦请上天降罪于我,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确实受不了彻骨的寒风,请苍天暂停风寒吧。”

玄宗祈祷之后,果然风静树止,山间的气温随之转暖,天气晴和,微风南来,在缕缕丝竹歌乐声中,玄宗顺利地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玄宗还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

2、岳父为何称“泰山”

我国习俗,丈夫对妻子父母的称谓,一般在口语中称为丈人、丈母。“丈”在古代有“长”的意思。“丈人”原来是对老年人、长辈的尊称。《论语。微子》中说:“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这里“丈人”就是“老汉”之意。

王充《论衡。气寿》中也有“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的说法,也讲“丈”之本意,原是尊敬他人尤其是尊敬老年人的说法。不过,在王充所处的汉代,对老年人不分男女,无论公妪均可称为“丈人”。

那么,对妻父尊称“丈人”源于何时何地?有人以为此说从汉代匈奴那儿传来。班固着《汉书。匈奴传》中有匈奴单于谓汉天子为“我丈人”的说法,当时汉朝历代皇帝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以公主或宗室女(也有以宫女假冒的)嫁于匈奴单于为妻,故有此称。这大概就是对妻父尊称“丈人”说法的起源。

而对妻母尊称为“丈母”,最早的记载大约要算北齐颜之推所着《颜氏家训。风操》,其中有“丈人之妇,猥俗呼为丈母”的说法,之后对妻子父母尊称为“丈人”“丈母”的记载屡见不鲜。唐代柳宗元祭祀妻杨氏之父母,着有《祭杨詹事丈人独孤氏丈母文》,可见“丈人”、“丈母”之称的来源比较简单,从上面所述之外,至今还没有找到过其他的说法。

书面语中,人们又有称妻父为“泰山”、“岳父”、“岳翁”的。这“泰山”、“岳父”、“岳翁”之称从何而来?却有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以为这种称呼源自唐朝,唐段成式《西阳杂俎》前集卷十二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由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张说顺便将女婿郑镒充作随从也带去了。按唐代官例,去泰山封禅后,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小官,张说却利用职权,一下子提升他四级,成为五品。

九品、八品小官着浅青色官服,而五品官就可穿浅绯色官服,唐玄宗在宴会上看到郑镒的官服突然换了颜色,很觉奇怪,便去问他,郑镒心中有鬼,只得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这时唐玄宗身边有位长于讽刺滑稽的优伶黄幡绰插了一句话:“此泰山之力也!”。

借指封掸泰山之事,隐指张说越级提拔女婿,含意深刻,妙语双关。唐玄宗心中明白,因碍于张说面子,不便发作。此言一下子传遍朝野,听者无不掩面失笑。后人有好事者,因此戏称他人妻父为“泰山”。不料沿袭日久,戏称成为尊称。

因为泰山又是所谓“五岳之首”的东岳,所以又转而把妻父称作“岳翁”、“岳丈”等。从此说可以看出,“泰山”之称虽然雅致,但出典却并不十分光彩。也有许多人不同意这种说法,因而有了第二种说法:称妻父为“泰山”,是由于泰山顶上有丈人峰的缘故。《唐六典》讲:“泰山周一百六十里,高四十余里,群峰得名者甚多,而丈人峰在山顶,特出群峰之表。”

宋代晁说之在《晁氏客语》中以为“泰山”成为丈人代称,是因为俗称妻父为“丈人”,而泰山中丈人峰兀然特立,人言泰山必然先想起丈人峰,故而日久天长,“泰山”也成为妻父之尊称。

对这种说法,有人还作过考证。明代萧协中作《泰山小史》说:丈人峰“在岳顶西南,巨石特立,俨然人状,故名。”清代聂剑光着《泰山道里记》说:“泰山绝巅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佝偻。”由泰山顶上一座状如弯腰曲背老翁的石峰,想到“丈人”,又从“丈人峰”联想到“泰山”,渐渐地将妻父之称与泰山联系起来。

但是推其本意,此说的起因却与妻父之称相差甚远。还有一种说法比较干脆,“泰山”之称乃是从传讹转化而来。清代赵翼着《陔余丛考》一书,其卷三十七中说,晋人乐广为卫厘父,卫厘尊其为“乐丈”、“乐”讹为“岳”,“乐丈”讹为“岳丈”,又从“岳丈”变化为“岳翁”、“岳父”。“岳”又使人联想起“五岳之首”的东岳泰山。

因而妻父又被称为“泰山”。为了与“岳父”之“父”相应并称,人们将妻子之母尊称为“岳母”,也有一些人,为了与“泰山”相应并称,便将妻子之母尊称为“泰水”。

3、秦刻石与五大夫松

秦始皇登泰山是兴行封禅仪式。按照古人的解释,皇帝乃天帝之子,是奉天命来统治臣民百姓的,天和地早古代价值观念中的高贵象征,因此,在改进换代之后,或者某帝王似为治功显赫时,都可以也应该到泰山封禅,告太平于天地,告成功于天地,以答谢天地的恩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从河南进入山东巨野,由西而东,至今邹县邹峄山,在邹峄山上刻石纪功,随后由南而北,到达泰山。

秦始皇东巡,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方面禁其所异,褒其所同,推行他所制定的新政策,新法式,因此,在加强帝国的统一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秦始皇泰山封禅之后,在泰山留下了两件文物,秦刻石和五大夫松。

秦始皇东巡各地,随处刻石以纪功德,如<<会稽刻石>>秦始皇时代,北方已进入高度文明的时代,而南方却被认为是蛮荒之地,甚至还存在赤发纹身的现象,道德伦理观念大异于北方,所以<<会稽刻石>>中就有“夫为寄,杀之无罪“的话。秦始皇石刻,大都毁废。今天完整保存下来的,有琅牙刻石,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泰山刻石,只剩数字残片,藏泰安市岱庙内。

五大夫松亦称秦松,现在云步桥与朝阳洞之间,椐史书记载,秦始皇登泰山时,中途遇到大雨,他在“树”下避雨,就封此“树”为“五大夫”。

秦始皇封禅其主要目的是维护刚刚建立的秦政权,保持大一统的稳定,但是秦始皇在巩固统一政权的过程中,也犯过一些极严重的错误,把六国的贵族和人民不加区别,视为一体,统统以严弄峻法对待,对知识分子的特殊性没有清醒的认识,朋友,敌人社会寄生力量不加区别,焚书坑儒,破坏文化传统。

好大喜功,穷奢极欲,不知爱惜民力,驱使成千上万的劳动力大兴土木工程,残民以逞,竭泽而渔。

所以招致天怨人怒,立国仅十四年,就在农民大起义的怒涛声中灭亡了。由此可见,泰山封禅就其本质而言,不过是一个特殊的登山活动,它不能挽救政策失调,滥用权力的政治腐败,也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使任何人长生不死。



唐玄宗封禅泰山

唐玄宗是唐代的第六位皇帝,在位44年。他即帝位之初,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至形成了唐朝以来国家兴盛的又一个高潮,出现了“开元盛世”,朝中大臣上书力请玄宗东封泰山。玄宗经过一番谦让之后,欣然首肯,于公元725年12月16日到泰山举行了封禅大典。

据说,以前的帝王登封泰山,如果是顺承运,功绩显赫,则会出现诸多祥瑞之兆;如果是无德无能,不能顺应天时治理天下,则会出现诸多凶象。而玄宗皇帝登封泰山时,虽有功于天下,天气却屡屡变化,给他带来了诸多的烦恼,这大概是上天对玄宗以后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的警示。

当时,玄宗皇帝东封泰山,单就仪仗队伍前的马队,就以每种颜色的马1000匹作为一个方队,交错排列,远远望去就像彩云绣锦,可见规模之大,盛况空前。

封禅使张说本来就为封禅之事忙得焦头烂额,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更使他手足无措。为了稳定人心,他不得不出来打圆场说:“大家不要慌张,皇上是天子,如今御驾出宫,定会惊天动地,这是东海之神来接皇上封禅的。”

张说的搪塞,才使大家的心稍稍平静下来,及至来到泰山脚下,天果然变得丽日晴和。但是,到了玄宗斋戒沐浴的晚上,天空突然又狂风大作,寒气彻骨。天气的再度变故,不禁使玄宗心神不宁。他停止饮食,肃立夜露之下,直至夜半。

他虔诚地向苍天祷告:“我自即帝位以来,得到苍天的佐助,国家昌盛,万民安泰。我来登封泰山,本欲为万民祈福,但是,如果是我本人有什么过失,不配来泰山封禅,请上天来惩罚我本人;如果是随从的人员没有福分参加封禅,亦请上天降罪于我,随从的兵士和骑乘的马匹确实受不了彻骨的寒风,请苍天暂停风寒吧。”

玄宗祈祷之后,果然风静树止,山间的气温随之转暖,天气晴和,微风南来,在缕缕丝竹歌乐声中,玄宗顺利地在山顶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的封禅,玄宗还亲自撰写了《纪泰山铭》一文,刻在山顶大观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洋洋千言的唐摩崖碑。

拓展资料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泰山



1、盘古开天

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生活着。

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盘古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呼吸的声音化作了雷鸣,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天空就变得阴雨连绵。

后来盘古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汗水变成了江河。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祖先,他的头部变成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2、东岳大帝

东岳大帝为泰山神,又称泰山君、五岳君,排于玉清元宫之第二位,冠五岳之首。相传为盘古王的第五代孙,它掌握人们的魂魄,主掌世人生死、贵贱和官职,是万物之始成地。自战国至汉代,泰山始终是君主告成于天的封禅圣地。

3、碧霞元君

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称泰山娘娘、泰山老奶奶、泰山老母等,道教认为,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统摄岳府神兵,照察人间善恶”,是道教中的重要女神,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

至于碧霞元君的来历,一说为黄帝所遣之玉女,一说为华山玉女。但一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

4、泰山封禅

相传远古时期,黄帝曾登过泰山,舜帝曾巡狩泰山。商周时期,商王相土在泰山脚下建东都,周天子以泰山为界建齐鲁;传说中秦汉以前,就有72代君王到泰山封神,此后秦始皇(前219年)、秦二世、汉武帝(前110年、前109年、前106年、前104年、前103年、前98年、前93年、前89年)。

汉光武帝(56年)、汉章帝(85年)、汉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则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5、泰山道教

泰山宗教发祥久远,佛教于4世纪中期传入泰山。后赵永宁二年(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阴创建了朗公寺和灵岩寺。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宝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

唐宋时,灵岩寺极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泰山道教早在战国时就有方士隐居岱阴岩洞;秦汉后词庙林立,现存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宫(龙泉观)、碧霞祠、后石坞庙、元始天尊庙等。

拓展资料: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亘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

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五岳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称。

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泰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故事具体内容是什么?
故事: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的钦敬之情是众所周知的。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应来泰山参加封禅,但是他却因故留在洛阳。他对参加封禅视为他政治生命中的一件大事。不能东行参加封禅大典,令他异常遗憾和失望,终于忧锁成疾,卧床不...

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
五大夫松以上的山坡上,还有一棵袅袅亭亭的松树,一枝长长的树干斜向下伸展着,好像殷殷热情的泰山在企盼着海内外宾朋的到来,许多年轻的情侣,更是将她作为忠贞不渝的爱情象征,在树下留影,因为她向上凝聚着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在朝阳洞附近住着一对年轻的夫妻,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亲相爱,乐...

有关于泰山的故事200字
介绍泰山神话故事 民间传说泰山有两个姐姐,分别是五峰山和马山(现有地名为证都在济南市长清区境内)内,它们三人比高,泰山最容小但心胸最窄,为了能高过两个姐姐,她架着一辆马车从马山身上碾过,把马山一分为二,形成了马鞍的形状。五峰山最大脾气最好,不愿和妹妹争论于是往横处长,形成了五个山峰。于是泰山成为三姐...

泰山是我国五岳的东岳,有关泰山的神话故事
但—般作为泰山女神,为泰山神之女。据明王之纲《玉女传》:“泰山玉女者,天仙神女也。黄帝时始见,汉明帝时再见焉。”一说为汉代民女石玉叶,凭灵泰岱。汉晋时早有泰山神女的故事。汉代人还在泰山顶上雕刻神女石像,在泰山极顶修建玉女池以奉祀。五代时殿堂倾塌,石像仆地,金童之像漫涣剥蚀,玉女也沦落于泰山岳...

泰山为什么是五岳之首,古代祭天也在那里么?有哪些特殊之处和典故...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词语“老泰山”,就是把老丈人叫做“泰山”,这里有个故事: 据唐《酉阳杂俎》记载,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四年(726年)到泰山封禅。丞相张说担任封禅使,顺便把他的女婿郑镒也带去了。按旧例,有幸随皇帝参加封禅者,丞相以下的官吏都可以升一级。郑镒本是九品官,张说利用职权,一下子把他连升四级。

泰山为什么是五岳之首
85年)、汉安帝(124年)、隋文帝(595年)、唐高宗(666年)、武则天、唐玄宗(725年)、宋真宗(1008年)、清帝康熙、乾隆等古帝王接踵到泰山封禅致祭,刻石纪功。自秦汉至明清,历代皇帝到泰山封禅27次。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使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泰山有哪些故事
2013-08-26 泰山有哪些传说? 18 2013-09-23 关于泰山的历史故事 295 2013-09-20 有关泰山的神话故事 3100 2010-12-14 泰山的传说故事 209 2015-03-16 泰山由哪些山峰组成,各有什么历史故事 6 2017-02-06 泰山有哪些名人名地历史故事传说 9 2007-11-24 泰山传说故事 314 2020-01-15 关于泰...

泰山有哪些名人名地历史故事传说
2013-08-26 泰山有哪些传说? 18 2013-09-23 关于泰山的历史故事 312 2020-01-15 关于泰山有哪些神话传说? 25 2013-10-28 泰山主要景点及其传说 57 2014-09-19 和泰山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 5 2017-02-26 泰山神话传说故事名字 11 2010-12-14 泰山的传说故事 214 2012-06-11 关于泰山的神话传说...

泰山传说故事
因为盘古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其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 司马迁与“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西汉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司马迁,对泰山的钦敬之情是众所周知的。 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第一次封禅泰山,司马迁的父亲作为史官,本...

泰山历史概况(以时间发展为线索)
盘古尸体的头向东方,而且化为东岳,泰山就成了当然的五岳之首了。这显然是根据<<五行>>、<<五德>>学说创作的神话故事,反映了泰山独尊五岳的历史背景。 东方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人即认为是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因此,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把山神...

耀州区18249949853: 泰山故事,必须是50字以下!!! -
化选米非: 五十个字根本就不够,我为你奉上解答: 盘古开天东岳为首 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这还要从开天辟地的盘古说起.传说,在很早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盘古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

耀州区18249949853: 与泰山有关的故事(100字以内) -
化选米非: 朱元璋做了皇帝,传下旨来,重修泰山,想把原来岱顶上小小的昭真观,改建成碧霞元君祠.要修得金碧辉煌,宏伟壮观,全部用青砖铜瓦.工程这么大,山又高,路又陡,砖又沉,瓦又重,全靠肩挑人抬.开始往岱顶运料的那天,挑夫上百...

耀州区18249949853: 关于泰山的故事 -
化选米非: 泰山脚下红门边上有座小山叫虎山,现在已经变成虎山生态园(动物园),它就是孔子“苛政猛于虎”的来源,当年孔子路过此地见一老人在此骨瘦如柴奄奄一息便问何故,老人说被苛捐杂税折磨的,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被后人沿用~

耀州区18249949853: 泰山的传说是什么? -
化选米非: 泰山传说是山东省的汉族民间传说之一.相传泰山神主管生与死的神权历史,可上溯至先秦时期.据顾炎武《考古录》云,泰山自周末便有了神仙的传说.春秋战国出现阴阳学、五行学之后,泰山就成为阴阳交替、万物发育的地方了.东汉时,...

耀州区18249949853: “有眼不识泰山”有没有什么典故? -
化选米非: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 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鲁班徒弟中有个叫泰山的年轻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艺长进不大.为了维护“班门”的声誉,鲁班毅然辞掉了泰山. 事隔数年,一次鲁班率徒闲逛集市,忽然发现货摊上摆着许多做功讲究的竹制家具,技艺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顾客争相抢购.爱才的鲁班很想结识一下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听.人们告诉他,是鲁班大师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鲁班大吃一惊,想起当初错辞泰山,深感惭愧,叹道:“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啊!”

耀州区18249949853: 泰山的典故是什么? -
化选米非: 泰山又意为岳父,古代皇帝祭祀山神回朝后跟随的官员照例升一级,当朝宰相利用私权让他女婿连升三级,皇帝很好奇,说别人为什么都升一级,你却连升三级啊?女婿很聪明,回答说“泰山石敢当”一语双关.好像是这样,具体记不清了

耀州区18249949853: 泰山历史故事作文急用 -
化选米非: 泰山是黄河流域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泰山南麓的大坟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便是佐证.再早还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 战国时期,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耀州区18249949853: 有眼不识泰山的典故 -
化选米非:[答案] 这条成语中提到的泰山,并不是指山东省境内的那座名山,而是我国古代的一位著名竹匠.据传说,我国春秋时代著名的木匠鲁班,曾经招收一批徒弟.鲁班十分珍视自己的声誉,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从徒弟中淘汰个别“不成器”的人....

耀州区18249949853: 泰山的成语、俗语、典故有哪些? -
化选米非:[答案] 【泰山】【泰水】 岳父岳母 旧时称妻父为泰山,称妻母为泰水.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唐)明皇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说女婿郑镒,本九品官.旧例,封禅后自三公以下皆迁转一级,惟郑镒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因大酺次,玄宗见镒官位...

耀州区18249949853: 有没有关于泰山的小故事 最好是几句话概括的~~~~~~~~~~~` -
化选米非: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得到螳螂捕蝉时遮身的那片树叶,别人就看不见了.”他信以为真,整天在树下抬头望着.嘿!他终于看到了一只螳螂躲在一片树叶后面,正准备捕捉知了呢!他连忙把那片树叶摘下来.不料那片树叶掉下来,混在地上的落叶里,再也辨认不出了.他只好把所有的树叶扫回家来,一片一片地试.他把树叶遮住自己的眼睛,问妻子:“你看得见我吗?”妻子总是说:“看得见!”后来,妻子被他问得厌烦了,随口答了一声:“看不见!”他马上带着这片树叶,当面去取人家的东西,结果被人家扭送到衙门去了.县官经过审问,忍住笑,说:“你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