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影像学密度与成像颜色的关系?

作者&投稿:撒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医学影像学里密度分辨力和空间分辨力的区别和联系~

一、区别
1、分辨率不同
(1)密度分辨率表示的是影像中能显示的最小密度差别。
(2)CT的密度分辨率受噪声和显示物的大小所制约,噪声越小和显示物越大,密度分辨率越佳。CT图像的密度分辨率比X线照片高得多。
2、表示形式不同
密度分辨率能够区分开的密度差别程度以%表示。计算机体层摄影性能和说明图像质量的指标之一,如果计算机体层摄影的密度分辨率为0.5%,则表示两种物质的密度差别等于或大于0.5%时即可辨别出来,密度差别小于0.5%时,由于受噪声的干扰,就无法辨别。
二、联系
空间分辨力在CT设备中有时又称作几何分辨力或高对比度分辨力,它是指在高对比度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也即显示最小体积病灶或结构的能力。在评价CT图像质量的时候,经常首先考虑空间分辨力。
CT图像由于检测器有一定大小,取样有一定距离,所以空间分辨力由X线管焦点的几何尺寸决定,而基本与X射线剂量大小无关。在X线剂量一定的情况下,空间分辨力与密度分辨力存在一定的制约关系,不可能同时改善空间分辨力与对比度分辨力。

扩展材料:
医学影像学:X线、CT、MRI 成象技术与临床应用 
一、图像存档与传输系统(PACS)是保存和传输图像的设备与软件系统,优点为:
1、保存了图像信息,便于日后再处理;
2、远离放射科的医生可随时调阅图像读片与诊断,提高了工作效率;
3、便于图像传递和交流,可开展复合影像诊断、多学科会诊;
4、可避免胶片在传递过程中丢失和出错,成为医院现代化的管理手段;
5、节约胶片开支、管理费用,减少存放空间,从而进入无胶片时代。 
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过计算器处理数字影像信息,常用时间减影法,消除骨骼和软组织影像,使血管清晰显影的成象技术。 
脑血管造影是将有机碘对比剂引入脑血管显示脑血管的方法,包括颈动脉造影和椎动脉造影。常用DSA技术,分别摄取脑动脉期、静脉期和静脉窦期图像。 
X线成像–电磁波,波长0.0006~50nm 
三、X线成象原理与穿透性、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及人体组织结构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有关,与成像有关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象的基础。电压愈高,穿透力愈强;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的基础。X线激发硫化锌镉、钨酸钙等发出荧光;
3、感光效应X线摄影的基础。溴化银中的银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银,沉淀于胶片的胶膜内;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的基础。X线射入人体,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即生物效应。 
四、X线图像特点:
1、灰阶图像;
2、重叠图像;
3、放大图像;
4、可有失真。 
五、灰阶影像是以光学密度反应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图像上的白影与黑影除与厚度有关外,主要反映组织密度高低(密度高呈白影,密度低呈黑影)。
六、荧光透视
1、优点:可转动患者体位;了解器官动态变化;操作方面,费用低;
2、缺点:对比度和清晰度差;缺乏客观纪录。 
七、X线摄影
1、优点:对比度和清晰度佳;
2、缺点:无立体概念;无法观察功能。 五造影检查将对比剂引入体内产生人工对比,常用对比剂: 
八、高密度对比剂
1、钡剂:医用硫酸钡;
2、碘剂:无机(碘化油、碘苯酯)、有机(离子型如泛影葡胺;非离子型如碘必乐、优维显)。 
离子型对比剂具高渗性,毒副作用大;非离子型低渗性、低年度、低毒性。
九、低密度对比剂空气、O2、CO2 
十、造影方式
1、间接引入:IVP;
2、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五临床应用胃肠道、骨骼系统和胸部多选用。 
十一、CT成像–用X线束对人体某一层面照射,测定透过的X线量,数字化后经计算机得出该层面组织各个单位容积的吸收系数,再重建图像。 
1、CT图像特点
(1)优点:密度分辨力高、量化的说明密度高低程度的量值(CT值)。
(2)空间分辨力不如X线图像。
(3)需要多个连续的层面图像。 
2、人体组织CT值
(1)水:0 HU;
(2)空气:–1000 HU;
(3)脂肪:–90~–70 HU;
(4)软组织;20~50 HU;
(5)骨:+1000 HU。 
3、临床应用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颅内肿瘤、脓肿与肉芽肿、寄生虫病、外伤性血肿与脑损伤、缺血性脑梗死与脑出血。
(2)框内占位性病变、鼻窦癌、鼻咽癌等。
(3)肺癌和纵隔肿瘤。
(4)肝、胆、胰、脾、腹腔及腹膜后间隙及肾上腺及泌尿生殖系统。
(5)胃肠病变向腔外侵犯或远处转移。 
十二、MRI成像–磁共振信号有T-1、T2、和质子密度等参数,由这些参数构成MRI图像。 
T-1-终止射频脉冲,则纵向磁化逐渐恢复到原状,此过程为纵向弛豫,恢复所需时间为纵向弛豫时间,简称T-1。以T1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1加权像(T-1-WI)。 
T2横向磁化也很快消失,此过程为横向弛豫,所需时间为横向弛豫时间,简称T-2。以T2参数构成的图像为T2加权像(T2-WI)。 
1、MR信号的产生在弛豫过程中,质子吸收RF脉冲组合的能量释放产生MR信号。通过调节成象参数TR和TE,及可分别获取主要反映T1、T2及PDWI对比的MR信号,由此产生T-1-WI、T2-WI或PDWI图像。
(1)T-1-WI上呈高信号亚急性血肿、脂肪、蛋白含量高、黑色素; 
(2)T-2WI上呈低信号钙质、空气、流空、脂肪及蛋白质含量少的。 
2、MRI图像特点
(1)多参数灰阶图像;
(2)多方位断层图象;
(3)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象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4)MRI对比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质子弛豫增强效应;
(5)伪色彩的功能图像。 
3、MRI检查技术
(1)序列技术;
(2)自回旋波(SE)序列;
(3)梯度回波(GRE)序列;
(4)反转恢复(IR)序列;
(5)平面回波成象(EPI)。 
4、MR水成象技术用很长TR和很长TE可获得重T2-WI,使静态或缓慢流动液体呈高信号,背景的其它组织呈低信号而形成良好对比。
经重组可使含液体器官或间隙呈高信号,获得犹如造影效果的图像,即MR水成象,包括MRCP、MRU、MRM等。  
5、临床应用
(1)脑与脊髓疾病;
(2)肺门与纵隔淋巴结;
(3)心脏大血管内腔;
(4)诊断乳腺癌;
(5)清晰显示软骨、关节囊等结构。 
6、各系统检查首选仪器
(1)骨骼平片首选,进一步CT;
(2)关节MRI; 
(3)呼吸系统平片首选,进一步CT;
(4)急腹症平片首选,进一步CT;
(5)腹部闭合性损伤超声、CT;
(6)食管病变钡餐造影; 
(7)胃、十二指肠超声、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8)肝超声和C T首选,进一步MRI,也可做肝动脉造影;
(9)胰腺超声、CT。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医学影像学

黑色!

在人体结构中,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

肺部含气体密度低,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别。由于存在这种差别,当X线透过人体各种不同组织结构时,它被吸收的程度不同,所以到达荧屏或胶片上的X线量即有差异。这样,在荧屏或X线上就形成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

扩展资料:

X线影像的形成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首先,X线应具有一定的穿透力,这样才能穿透照射的组织结构。

第二,被穿透的组织结构,必须存在着密度和厚度的差异,这样,在穿透过程中被吸收后剩余下来的X线量,才会是有差别的。

第三,这个有差别的剩余X线,仍是不可见的,还必须经过显像这一过程,例如经X线片、荧屏或电视屏显示才能获得具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人体组织结构,是由不同元素所组成,依各种组织单位体积内各元素量总和的大小而有不同的密度。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可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

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以及体内液体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以及存在于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内的气体等。

当强度均匀的X线穿透厚度相等的不同密度组织结构时,由于吸收程度不同,在X线片上或荧屏上显出具有黑白(或明暗)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

在人体结构中,胸部的肋骨密度高,对X线吸收多,照片上呈白影;肺部含气体密度低,X线吸收少,照片上呈黑影。

X线穿透低密度组织时,被吸收少,剩余X线多,使X线胶片感光多,经光化学反应还原的金属银也多,故X线胶片呈黑影;使荧光屏所生荧光多,故荧光屏上也就明亮。

高密度组织则恰相反病理变化也可使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例如,肺结核病变可在原属低密度的肺组织内产生中等密度的纤维性改变和高密度的钙化灶。

在胸片上,于肺影的背景上出现代表病变的白影。因此,不同组织密度的病理变化可产生相应的病理X线影像。

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其厚与薄的部分,或分界明确,或逐渐移行。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透过的X线少,薄的部分则相反。

在X线片和荧屏上显示出的黑白对比和明暗差别以及由黑到白和由明到暗,其界线呈比较分明或渐次移行,都是与它们厚度间的差异相关的。

A、X线透过梯形体时,厚的部分,X线吸收多,透过的少,照片上呈白影,薄的部分相反,呈黑影。白影与黑影间界限分明。荧光屏上,则恰好相反 

B、X线透过三角形体时,其吸收及成影与梯形体情况相似,但黑白影是逐步过渡的,无清楚界限。荧光屏所见相反 

C、X线透过管状体时,其外周部分,X线吸收多,透过的少,呈白影,其中间部分呈黑影,白影与黑影间分界较为清楚。荧光屏所见相反

由此可见,密度和厚度的差别是产生影像对比的基础,是X线成像的基本条件。应当指出,密度与厚度在成像中所起的作用要看哪一个占优势。

例如,在胸部,肋骨密度高但厚度小,而心脏大血管密度虽低,但厚度大,因而心脏大血管的影像反而比肋骨影像白。同样,胸腔大量积液的密度为中等,但因厚度大,所以其影像也比肋骨影像为白。需要指出,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与X线片上的影像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前者是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后者则指X线片上所示影像的黑白。但是物质密度与其本身的比重成正比,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吸收的X线量多,影像在照片上呈白影。

反之,物质的密度低,比重小,吸收的X线量少,影像在照片上呈黑影。因此,照片上的白影与黑影,虽然也与物体的厚度有关,但却可反映物质密度的高低。

在术语中,通常用密度的高与低表达影像的白与黑。例如用高密度、中等密度和低密度分别表达白影、灰影和黑影,并表示物质密度。人体组织密度发生改变时,则用密度增高或密度减低来表达影像的白影与黑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T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影像学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脑梗阻的影像学表现
水、类脂质、空腔等低密度物质混合血液、钙化、铁质等高密度成分)。此时作增强扫描,非常有助于诊断。注射造影剂以后,典型的脑梗塞表现为脑回样增强,梗塞区大脑皮质的脑回和基底神经节的神经核团增强。(3)慢性期:21天以后,缺血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细胞清除,遗留含脑脊液的空腔,合并胶质增生,...

求啊!影象学,骨科医生,核磁共振与CT?
它以其能显示脏器或组织的代谢活性及受体的功能与分布而受到临床广泛的重视,也称之为“活体生化显像”。可以说,PET的出现使得医学影像技术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使无创伤性的、动态的、定量评价活体组织或器官在生理状态下及疾病过程中细胞代谢活动的生理、生化改变,获得分子水平的信息成为可能,这是...

什么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是一项先进的医学影像技术,应用十分广泛,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潜在优越性,它可以直接作出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和各种斜面的体层图像,不会产生CT检测中的伪影;不需注射造影剂;无电离辐射,对机体没有不良影响。专家介绍,核磁共振设备也有好坏之分,“场强”越高,效果最好。因此,核磁...

文献影像技术国家标准汇编:基础、质量、设备卷图书目录
如第1部分的一般术语,第3部分的胶片处理,第4部分的材料和包装物,第5部分的影像质量评估,第6部分的设备词汇,第7部分的计算机缩微摄影技术,第8部分的应用词汇,以及第10部分的索引和第22部分的影像布局与记录方法,还有GB\/T7516缩微摄影技术图形符号和GB\/T20225电子成像词汇。

举例物理与医学的关系
1、电磁学 磁共振断层成像是—种多参数、多核种的成像技术。目前主要是氢核( H)密度弛豫时间T 、T 的成像,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一定频率的电磁波向处于磁场中的人体照射,人体中各种不同组织的氢核在电磁波作用下,会发生核磁共振,吸收电磁波的能量。随后又发射电磁波,MRI系统探测到这些来自人体中的氢...

医学影像技术毕业论文
在影像学网络化的基础上,医学图像处理将成为常规,而服务器软件取代工作站,实现多点同时后处理,并使图像后处理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伴随远程影像学的普及和宽频带网络的应用,医学影像学图像的远程传输更为快捷,图像更加清楚,影像学科医生可以在家里或者在出差旅途中完成诊断 报告 。 分子成像是医学影像学的 热点 ...

在相机变焦中的,W,T分别是什么意思
这个目前也只能在手机自带的相机中看到,单反相机是没有的,因为单反相机的变焦不是通过机身的,而是通过镜头,也不是所有的镜头都有变焦,也有定焦镜头。光学变焦的原理 光学变焦是通过镜头、物体和焦点三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当成像面在水平方向运动的时候,视角和焦距就会发生变化,更远的景物变得...

胸腺肿瘤的病理和影像学诊断(胸腺癌篇)
揭秘胸腺肿瘤的病理与影像学奥秘:胸腺癌篇 胸腺癌与胸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两者虽然诊断标准与常见肿瘤相似,但特性独特,差异显著。胸腺鳞状细胞癌,作为其中的常见类型,其诊断过程尤为关键,需排除其他部位转移的可能性。其影像学表现堪称复杂,通常表现为中心性生长、形状不规则、低密度区,且往往伴随着早期...

胃癌远处转移部位和影像检查知多少:胃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用于远处转移检测的影像学技术 超声内镜 将超声内镜(EUS)的超声传感器与内窥镜末端整合,可以提供优质的高分辨率图像,但是该技术在人体内的渗透深度相对有限。目前,超声内镜主要用于胃癌患者的 T 分期。Feng 团队研究了超声内镜进行 M 分期的准确性,该研究纳入了 610 例进行过手术切除的胃癌患者。组织学分析显示,66 例...

谈谈异位骨化影像学诊断研究
目前临床上主要依靠X线、CT、MRI、超声、核医学等影像学检查对HO进行诊断,而近年来近红外光学成像、拉曼光谱等技术对于HO的诊断价值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对HO的影像学早期诊断作一综述。 1X线检查 X线检查是HO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但X线图像密度分辨率较低,早期HO大多仅表现为软组织病变,与软骨肉瘤、局部感染、血肿等...

仙桃市15946753520: ct成像只有一个密度参数这句话对吗? -
村娟盖曲: ct图像是以不同的灰度来表示,反映器官和组织对x线的吸收程度.因此,与x线图像所示的黑白影像一样,黑影表示低吸收区,即低密度区,如肺部;白影表示高吸收区,即高密度区,如骨骼.但是ct与x线图像相比,ct的密度分辨力高,即有高的密度分辨力.因此,人体软组织的密度差别虽小,吸收系数虽多接近于水,也能形成对比而成像.这是ct的突出优点.所以,ct可以更好地显示由软组织构成的器官,如脑、脊髓、纵隔、肺、肝、胆、胰以及盆部器官等,并在良好的解剖图像背景上显示出病变的影像.

仙桃市15946753520: CT上的这个白点是什么啊? -
村娟盖曲: 病情分析:您好,CT扫描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能分辨组织间细微密度的差别,而CT扫描图像上,黑白灰等颜色就是组织形成的密度差异表现,这个也与CT的窗宽窗位有关.比方说骨骼质地较高,会显示出白色影像;而鼻咽腔或是鼻窦内的气体密度则较低,会显示为黑色影像;扫描野内的软组织密度介于骨骼、气体之间,会显示中等密度,即灰色影像.意见建议:CT判断有否异常,并不是根据图像颜色来作为依据的,而是需要结合相关的断层解剖判断有无异常,有异常存在时,再根据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进行分析和判别的.所以如果您不从医、或是不了解影像学诊断的话是看不懂CT图像的..

仙桃市15946753520: 从CT图像中可以得到哪些量?位置,灰度等 -
村娟盖曲: 从网上找到的,供参考! CT图像是由一定数目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象素按矩阵排列所构成.这些象素反映的是相应体素的X线吸收系数.不同CT装置所得图像的象素大小及数目不同.大小可以是1.0*1.0mm,0.5*0.5mm不等;数目可以是256*...

仙桃市15946753520: x线影像上,决定影像密度高低的因素 -
村娟盖曲: 影响密度的因素 1. 管电压 管电压对照片密度有一定效应,这种效应约等于管电压的n次方.N介于2.0~4.5之间,具体应用数值要看管电压、胶片类型和病人厚度而定.如对于增感屏-胶片体系,在16cm厚度,管电压从40~150kV时,n的变化从4...

仙桃市15946753520: CT与核磁共振的区别? -
村娟盖曲: 1、CT属于密度成像,是通过X射线穿透人体后,因为人体不同组织密度不同,对射线的吸收率不同,通过后处理系统产生的密度差别的图像.射线对人体有一定害处.优点是检查速度快,密度分辨力好. 2、核磁共振是水质子成像,利用外加磁场改变水质子周围电子的自旋方向,然后通过这个原理产生的质子成像.目前为止没有发现核磁检查对人体有明确伤害.核磁检查在神经系统、关节软骨、软组织病变等方面独具优势;在腹部的脏器病变检查方面因为信号的变化更丰富,诊断效果也更好一些.

仙桃市15946753520: CT图像与其它影像比较有哪些特点 -
村娟盖曲: (1)真正的断面图像 CT检查通过X线准直系统的准直,可得到无层面外组织结构干扰的横断面图像.与常规X线体层摄影比较,CT得到的横断面图像层厚准确,图像清晰,密度分辨率高,无层面以外结构的干扰.另外,CT扫描得到的横断面图像...

仙桃市15946753520: 假彩色图像的成像原理 -
村娟盖曲: 掌握图像颜色的表示,掌握真彩色、假彩色、密度分割的概念.答:图像颜色的表示:加色原理:基色为红绿蓝,不同比例的三基色光相加得到彩色称为相加混色.减色原理:基色为黄、品红和青,通常为绘画颜料或染料,颜料能吸收入射光光...

仙桃市15946753520: 在医学诊疗上,有一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叫CT,它的工作原理与什么相似. -
村娟盖曲: ct和x-ray(x线)的基本原理是一样的,是利用x线在通过人体各种不同密度的组织时发生衰减,再通过检测器检测各个方向上衰减后的不同x线信号,通过计算器算出在x线通过的空间内每点的衰减值,之后进行信号转换,变成ct片子上的图像.主要反应的是人体各组织的密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