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逃署 题目答案 文言文阅读

作者&投稿:卫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翻译古文"郑人有逃暑于下者,日流影移,......"~

有个郑国人怕热,他跑到一棵树荫下去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挪动着卧席随着树影走,因而受到了露水沾湿身子的伤害。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了。这个人白天乘凉的办法很巧妙,但晚上用同样办法乘凉就相当笨拙了。 。。。

【说明】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甲为《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是以曹操为主角的传记。乙为《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是以孙权为主角的传记。三国志同为西晋陈寿所著。
两端的主要区别是:
1。甲的陈述是在赤壁之战曹操只以刘备为目标,即刘备为对方统帅,对抗为曹操VS刘备,没有提及孙权。乙的陈述是以孙权为本方统帅,以周瑜与刘备联合作战,对抗为孙权(主要)+刘备VS曹操
2。对于曹操战败的原因,甲表达的意思是瘟疫造成,乙则为孙刘联军火攻击破后曹操自己放弃。

造成这样区别的原因有:
1。三国志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其编写是建立在各国史料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写魏书时,会参照魏国原有的历史记录。而同样的事情,在吴书上会采用吴国原有的历史记录。而这就是原有历史记录对自己国家的维护造成的差异。
2。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原为蜀国官吏,在尊重各国原始记录的基础上会对蜀国进行一定的回护,以提高蜀国在三国中的地位。
3。三国志会采用多人传记补充的方式对一个事件分开进行描述,各个传记之间对同一件事的描述可以使一个事件更加充实。比如:“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两段实际是可以融合为一体的,互相并不矛盾。


以上来自百度知道

1原文
郑人有逃暑[1]于孤林[2]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3]衽[4]以[5]从阴。及[6]至[7]暮[8],反[9]席[10]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11]阴,而患露[12]之濡[13]于身。其阴逾[14]去[15],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太平御览·人事部》
2注释
1.逃暑:避暑,乘凉
2.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3.徙(xǐ):迁移
4.衽(rěn):卧席
5.以:为了,目的是
6.及:直(到)
7.至:助词不译
8.暮:黄昏
9.席:睡
10.于:了
11.从:跟从
12.露:露水
13.濡(rú):沾湿
14.逾:(通假字,通:“愈”),更加
15.去:离开
3全文翻译
郑国有个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的人,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露水沾湿了全身。树影越移越远了,他的身上也越沾越湿。(这个方法)在白天使用很巧妙,但晚上用就相当笨拙了。

以上来自百度百科

网络上找到的,不知道适不适合,要是不适合,可以追问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 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1.⑴:移动 ⑵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③衽(rěn):卧席。④濡(rú):沾湿。⑤逾:同“愈”,更加。
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徙衽以从阴 ( ) (2)其阴逾去 ( )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

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 :

(四)郑人逃暑答案
1.⑴:移动 ⑵离开
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拙”具体表现在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
4.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
出处http://www.wenyanhanyu.com/czwywydt/16297.html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的阅读答案 -
卞夜阿莫:[答案]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一棵...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 -
卞夜阿莫:[答案] ”为了;“目的是”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的答案 -
卞夜阿莫: [原文]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①,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②.及至暮反席于树下③,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于身④.其阴逾去,而其身愈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苻子》[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 ①孤林...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署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什么地方 -
卞夜阿莫:[答案] 1这则寓言告诉人们,情况是不断变化的,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受灾. 2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不能墨守成规. 3郑人用避暑的办法去对待夜间的露水,当然不能...

开原市17890138797: 求《郑人逃暑》的阅读答案~~急啊啊啊啊~~~ -
卞夜阿莫: 郑人逃暑 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注释] ①逃暑:避暑,乘凉.②孤林:独立的...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文言文和译文 -
卞夜阿莫: 译文: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的影子挪动自己的卧席.到了黄昏,他又把卧席放到大树底下.月亮在空中移动,树的影子也在地上移动,他又随着树影挪动自己的卧席,而苦于...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卞夜阿莫:[答案] 郑人逃暑是晚上和白天同样挪动卧席求待在月影下反而落一身露水,说明是不知辩证的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静止片面孤立的观点.可见二者都是非唯物辩证的看待问题.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及至暮,反席于树下.及月流影移,复徙 -
卞夜阿莫: 小题1:①徙:移动、搬动 ②及:等到 小题1: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小题1:要随机应变,要顺应变化,不能只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强调重点词语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是”“巧”“拙”的理解. 小题1:不设统一说法,只要表述出正确观点即可.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逃暑中徙衽以从阴的徙字什么意思? -
卞夜阿莫:[答案] 【徙】 【xǐ】 == 【移动】 原文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以从阴. 译文 郑国有个人在一棵独立的树下乘凉,太阳在空中移动,树影也在地上移动,他也随着树荫【挪动】自己的卧席.

开原市17890138797: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断句 -
卞夜阿莫:[答案] 郑人/有逃暑/于孤林之下/者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