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之后的中国旱灾记录

作者&投稿:屠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旱灾~

1951年,全国受旱率0.031,成灾率0.009,粮食减产率0.025,受灾人口率0.029。全国受旱范围较广,但旱情较轻。华北地区京、津、冀、鲁、豫北和东北地区西南及内蒙古部分地区春旱省雨,冀中和冀北、内蒙古乌盟及赤峰、鲁东南和辽西夏秋旱,作秋物受旱成灾。陇东、宁夏、陕北出现春旱和伏旱。南方鄂东南、湘、赣发生初夏旱和伏旱;川南、黔西和滇中、滇东北1~4月冬春少雨干旱。

1959年,全国受旱率 0.237,成灾率0.078,粮食减产率0.060,受灾人口0.091。在1949~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分别为9.3%和25.5%,全国为重旱年。旱区分布在我国北方和南方。西北的甘肃北部、宁夏、陕西,华北的冀北、京、津、内蒙古大部和东北的黑、吉两省部分地区3(4)~5(6)月降水偏少,出现不同程度春旱;陕、晋、冀3省的南部和豫、鲁大部6(7)月下旬~(8)月上旬未下透雨,夏旱比较严重。华东地区的鄂、湘、皖、苏南和赣北部分地区7~8月上旬夏旱,部分地区延至9月,出现伏旱和秋旱,以皖、鄂受旱最为严重。西南的川、黔旱我以四川最为严重,川东北先发生春夏旱,而后在7月初~8月下旬在川东发生严重伏旱,而后在7月初~8月下旬在川东发生严重伏旱。干旱持续60天,70个县受旱,全省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225亿千克锐减为158亿千克。

1960年,全国受旱率 0.253,成灾率0.107,粮食减产率0.073,受灾人口率0.116。在1949~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分别为4.6%~6.9%。全国为极重旱年。旱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北方以青、宁、晋、豫4省(市)、南方以湖南省受旱为严重。内蒙古春季普遍少雨,入夏西旱东涝。青海东部农业区,甘肃中南部、宁夏南部、陕西中北部、山西、河北、河南北部、河南北部和东部及山东北部1月~5(6) 月降水比常年偏少3成~6成,在四五月小麦关键需水期,降水偏少5成,有的地方偏少7~9成,塘库干涸,麦作旱情十分严重。西南地区的滇、黔大部、川南,以及华南的闽、粤、桂、琼大部,在前一年冬旱后又持续出现比较严重的春旱,广东沿海、广西南部和海南持续到4月,云南和川南一直持续到5月。湘、赣大部和鄂、黔、川部分地区7~8月降水经常年偏少3~5成,夏旱比较严重,对中稻生长影响较大。

1971年,全国受旱率0.17,成灾率0.036,粮食减产率0.23,受灾人口率0.046。全国大部分地区少雨,出现旱情的范围较广,灾情相对较轻。宁夏、陕西大部、甘肃东部和南部春夏连旱,青海发生春旱,旱情较重。内蒙古中部和东部、河北大部、北京、天津春旱少雨,比常年同期偏少3~5成,春播作物和小夏生长受到影响。湖北东南部、湖南中部和北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和福建大部春夏持续少雨,大小水库蓄水量少,春旱、伏旱比较严重。四川东部和贵州西北部伏旱亦比较严重。

1972年,全国受旱率0.208,成灾率0.092,粮食减产率0.054,受灾人口率0.106。在1949~1990的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为16.3%,该年是全国干旱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全部、山东大部和豫北及豫南,西北地区的宁夏、甘肃中部和东部、青海中部和陕西大部,东北地区的吉林西南部、辽宁大部,以及内蒙古大部等地区春季干旱省雨,入夏后持续干旱少雨,春夏连旱,年降水量较常年偏少2~4成。河北省1972年降水量为多年平均降水量的65.6%,春季3~5月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43%,夏季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42%,山西、河北等省不少大型水库在死水位以下运行。黄河在济南以下断流20天。南方诸省,1972年降水虽按近正常年降水,但降水年内分配严重不均,福建、两广大部和湖南南部、江西南部、四川盆地1月3日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6成,出现春旱,入夏后又持续少雨,比常年同期偏少2~5成,出现伏旱,稻田出现大面积脱水、龟裂现象,有的水稻及旱作物被旱死。

1978年,全国受旱率0.268,成灾率0.120,粮食减立率0.062,受灾人口率0.097。在1949~1990年的42天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2.3%,出现等于、大于该年粮食减产量的概率为11.6%,是194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干旱年之一。该年重旱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和河流域,北方的东北、西北、华北和新疆,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长江中下游地区,3月出现旱怀,4月各地降水比常年偏小3~8成,5月接近正常,6~10 月降水持续偏少,作物关键生长期7~8月降水偏少4~6成;淮河流域3月份降水比同期偏少2~4成,4月偏省7~9成,6月偏少3~6成,7~9月偏少 5~6成,春夏秋三季连旱。干旱少雨和高蒸发量使得河川径流量大幅度减少,该年淮洪泽湖入湖水量30.4亿立方米,约为正常年的1/10。干旱地区中小型水库和塘坝由于来水减少,灌溉放水增加,蓄水耗尽,库干塘涸,梅山、佛子等多座大型水库水位均放至死水位以下。该年北方陕、甘、宁、晋、冀、鲁、豫、京、津和吉、辽部分地区,出现较严重春旱,河西走廊和冀东部分地区还发生夏旱。新疆全年干旱小雨,牧草生长受到较大影响。1978年受旱率大于20%的苏皖、湘、鄂、川及陕、晋、鲁、豫、蒙、黑等省(区),其中苏、皖、川、鄂4省受旱率超30%。

1985年,全国受旱率 0.160,成灾率0.070,粮食减产率0.079,受灾人口率0.085。全国为一般干旱年。干旱区在南方的湖南和贵州及北方的陕西和河南等省。长江流域大范围伏旱,湖南省春夏连旱,湘西南地区春夏来三季连旱,早稻减产,全省受旱面积152.5万公顷,成灾面积79.9万公顷,是该省近40年来受灾最严重的一年。贵州大范围伏旱,持续时间长,影响大秋收作物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安徽、江西、湖北、四川等省伏旱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危害。黄河中部各省(区)队山西以春旱为主外,普遍春夏少雨,春、夏旱影响作物夏秋收成,以陕西和河南旱情比较严重。新疆春旱,全疆23个县受旱,旱情较重。

1986年,全国受旱率0.215,成灾率0.102,粮食减产率0.061,受灾人口率0.138。在1949~1990年的42年中,出现等于、大于该年受旱、成灾面积的概率为14%,是全国干旱灾害比较严重的一年。该年旱区分布范围广,重旱区在华北、西北和内蒙古。旱区内春、夏、秋旱连季出现,干旱严重,其中以冀、豫、晋、陕、蒙等省等(区)旱情最重。南方鄂、湘两省发生较重的春夏旱,浙、赣、闽出现夏秋旱,江西7~10月降水不到常年的一半,湘南、桂东北和粤北秋旱比较严重。该年发生受旱率大于、等于20%的有16个省(市、区),其中北方9个,南方7个。在北方9省(市区)中,蒙、陕、冀、豫受旱率大于、等于40%。新疆发生春、秋旱情,全疆受旱县市共34个,其中成灾31个,色收21个,灾情严重。

1987年,全国受旱率0.172,成灾率0.09,粮食减产率0.049,受灾人口率0.114。全国为较重干旱年。干旱范围较大,重旱区主要内蒙古、西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内蒙古春夏连旱,伏旱严重。甘、宁、陕旱情较重,甘肃7~8月雨水显著偏小,宁夏偏小3~8成,秋粮大幅度减产,73县受灾。晋、冀、豫旱情亦较重,山西夏秋冬连旱,全省出现近百年一遇的枯年径流,7月中~8月中几乎未降雨,秋作受旱严重。西南地区川、黔、滇及华南的桂、琼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春旱和秋旱。

1988年,全国受旱率为0.227,成灾率为0.106,粮食减产率0.073,受灾人口率0.153。全国为重旱年。该年我国东、中部主要农业区旱情重。春季受旱范围较大,但持续时间不长;夏伏旱来势猛,范围广,以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情最重;秋冬连旱时间长、面积也大,对秋冬种植作物不利。鲁、豫鄂、湘、苏、皖6个重旱省,各季都有不同的干旱发生了涝灾,雨后又遇严重的秋冬连旱。川东地区春、夏、伏旱相连。在夏伏旱严重的6~8月中旬,我国不少主要江河水量比常年偏少。淮河偏少7~8成;长江中下游水位比常偏低,7月25日宜昌以下长江水位比大旱的1978年同期还低;6月28日~7月 8日,黄河下游利津水文站断流10天;辽河水量偏少4成;珠江支流西江水量偏少5成。旱情造成当地居民饮水困难,据苏、皖、鄂、湘、桂、川、黔、琼、鲁、晋、陕等省(区)统一,因旱饮水困难人数达3463万人。

1989年,全国受旱率0.200,成灾率为0.104,粮食减产率0.064,受灾人口率0.135。全国为较重干旱年。该年北方地区干旱范围较大,南方较小。东北、华北西部、新疆、山东等地在上年秋冬旱的基础上,持续少雨干旱,严重影响春播。5月下旬以后,因雨旱情有所缓和。入伏后,气候异常,东北、华北、山东、陕西严重少雨,8月份不少地区出现1949年以来同期降雨的最小值,山东7月7月下旬~8月中旬仅降雨49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 74%,伏旱给秋作物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内蒙古全区性春夏连旱,呼盟、乌盟、哲盟等地4~5月降水比同期平均偏少6成,入夏后持续少雨,比同期偏少3~6 成,严重干旱使粮食大幅度减产。河北省北部春旱连伏旱,中部严重伏旱。北方的黄淮海地区10月以后,麦区又出现秋旱少雨,豫、鲁、苏北和皖北秋播受到影响。该年新疆也发生了多年少见的大旱,北疆旱情重于南疆。

1990年,全国受旱率为0.122。成灾率为0.053,粮食减产率0.028,受灾人口率0.063。全国为一般干旱年。该年半年我国干旱范围小,程度轻,下半年南方伏旱范围较广,部分地区伏秋连旱,旱情严重。东北三省、山东和华北北部等地,由于上年干旱重,地面蓄水少,土壤底墒不足,前春干旱明显。5~6月,西部陕、甘、宁、青大部分地区降雨偏少,旱情较重。10月份秋播期间,鲁西、鲁南、豫北、豫东、冀南、晋南、苏北、皖北冬麦生产区月雨量不足10毫米,影响小麦播种。新疆前冬气温高,积雪较同期减少3成~9成,冬麦越冬困难,北部和东部春季降水减少3~9成,春旱严重,全疆受旱县 (市)48个,受旱、成灾面积43.0万公顷和27.8万公顷,为1949年以来之首位。南方地区出梅早,7月初出现大范围持续少雨高温天气,8月初因降水部分地区旱情有所缓和,而后又出现持续少雨高温天气,皖、赣、鄂、湘、粤、桂、川、滇、黔等省发生大面积干旱,以湘、鄂、桂和川东地区伏秋连旱最为严重。湖南7~9月是名平均降雨183.6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41.7%;湖北伏秋连旱60余天,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比常所同期省5~7成;川东等地受旱较重,人畜饮水也发生困难;广西8~10月上旬伏秋连旱,江河流量、水位低于或接近有记录以来同期最低值,给抗旱灌溉用水增加了困难。

1999年——2000年,世纪末大旱
1998年夏天长江洪灾;1999年夏天,接着就是中国长江以北地区罕见的大旱:武汉36万人饮水告急,安徽境内淮河干流几乎断流,整个北方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到2000年,全国因旱损失粮食594亿公斤,经济作物损失506亿元,成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因旱造成粮食损失均为建国51年来最大值,旱灾波及全国20余个省区、直辖市。

2003年7月中旬以来,中国江南中南部及东南沿海地区持续高温少雨,福建大部和江西、湖南、浙江三省南部地区基本没有出现有效降水过程,气温明显偏高,部分地区最高气温突破历史同期最高值,导致耕地失墒严重,旱情迅速蔓延。广东、广西、贵州、云南部分地区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旱情露头。目前全国作物受旱面积4980万亩,570万农村人口、250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其中江西、湖南、福建、浙江4省合计受旱面积2790万亩,比7月上旬增加2200多万亩,受灾面积迅速扩大。

2009年,2009年大旱,受灾地区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安徽、湖北、陕西

小题1:C小题2:B 小题1:2006年夏天,重庆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导致旱灾的天气系统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符合的是③。小题2:在反气旋的控制下,我国通常出现的干旱现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2006年,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损失总体偏重。华北北部、华南西南部以及西南南部、西北地区的甘肃和宁夏的部分地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大范围春旱;入夏以后,东北西南部、华北北部、西北大部、西南东北部以及江南部分地区发生夏伏旱,其中重庆、四川东部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入秋以后,全国大部分地区旱情缓和,但北方部分冬麦区土壤墒情不足,秋播受到一定影响,尤以山东、广西等地秋旱最为严重。

 

  2007年我国旱灾总体评价是:中等干旱年景。


  1. 2007年我国年降水总量接近常年,但降水空间分布不均。与常年比较,西多东少,其中西北地区中西部明显偏多、东部地区中间(淮河流域)偏多、南北偏少,其中北京、内蒙、黑龙江、江西、湖南、广东等地较常年偏少1~3成,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干旱。年内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了大范围、持续性的严重干旱,主要的干旱事件有:华北、西北、黄淮部分地区发生大范围春旱,四川盆地出现初春旱;内蒙古、辽宁和吉林初夏旱严重,黑龙江遭遇历史罕见夏旱;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7月至8月上旬降水持续偏少,伏旱严重;9月上旬至12月中旬,江南、华南又发生了50年一遇特大秋旱连初冬旱。2007年,受旱较重的省(区)有:黑龙江、内蒙古、吉林、宁夏、湖南、江西、河北、河南、陕西等。总体来看,2007年,我国干旱范围较大,局地干旱非常严重。

     

 

  自2008年10月下旬以来,北方麦区降水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之连续出现几次强降温过程,旱冻交加,对小麦安全越冬和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广、受旱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呈现出几个特点:一是秋冬连旱。二是受旱面积大。三是受旱程度重。四是旱冻叠加。五是可能出现冬春连旱。
国家防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彤介绍,2009年,我国各地旱情发生早,持续时间长;受旱地域广,阶段过程多;受旱面积大,局部灾情重;江河水位低,影响范围广。2009年,我国从北到南、从东到西全国几乎所有省(区、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旱情,从年初到年尾,春夏秋冬不同季节均发生严重干旱。去年初,我国冬麦主产区有1.61亿亩越冬作物受旱,比常年同期多8500万亩,为近6年来同期最大。去年入秋以后,湘江、赣江、西江、北江、洞庭湖和鄱阳湖等南方重要河流湖泊来水严重偏枯,一些河段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对部分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和湖区渔业、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严重影响。

  1.   张志彤说,在去年抗旱工作中,全国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全面加强农村、农业、城市、生态抗旱工作,强化对抗旱水源的统一调度管理,既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又满足了城乡用水需求,改善了生态环境,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为缓解长江水位偏低给群众生活和渔业、航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不利影响,去年国家防总、长江防总紧急调度三峡水库,并首次对长江上游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实施了枯水期水量统一调度,湖南、江西两省也分别实施了湘江、赣江抗旱应急水量调度,确保沿江城乡供水安全。去年夏伏旱期间,河北、山西等9省(区)水利工程累计供水530多亿立方米,完成灌溉面积2.5亿亩;伏秋旱期间,广西、湖南、重庆等7省(区、市)累计完成抗旱浇灌面积3200多万亩。

     

           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计,截至2010年3月16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达645万公顷,超过多年同期均值近180万公顷,有2000多万人因旱饮水困难,其中,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这五个省区市是重灾区,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

      广西壮族自治区本来是雨水充沛的地方,但自2009年9月中旬以来,旱情发展迅速。根据气象干旱监测,广西全区共有77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其中特旱8个,重旱20个,中旱12个,轻旱37个。目前,广西全区农作物受灾面积超过1000万亩,水稻育秧、农作物播种等受到严重影响,春耕生产形势比较严峻。3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将已维持了近20天干旱Ⅲ级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Ⅱ级。

      截至3月16日,旱灾造成四川省13个市州55个县市区受灾,616万人受灾,131万人饮水发生困难。自去年冬春以来的持续旱情已使四川600多万亩农作物受灾。截至目前,全省小春作物受旱517万亩,重旱78万亩。重灾区攀枝花有近40万亩已栽种作物受旱,10.8万亩绝收,另据当地气象部门预测,短期内无降雨出现,旱灾范围可能蔓延。

     截止3月11日,云南全省有780万人、486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秋冬播农作物受灾3000多万亩,占已播种面积的87%,全省小春粮食预计比上年减产50%以上;林地、渔业受灾也很严重,全省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近180亿元。未来30天云南省将持续高温、降水偏少,全省综合气象干旱重现期为80年以上一遇,滇中、滇东、滇西东部的大部地区升级为100年以上一遇。

      据统计,截至3月10日,贵州全省因旱近500万人、200余万头大牲畜发生临时饮水困难。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304万亩,占夏收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0%左右。

                 3月1日至5月25日长江中下游平均降水量历年变化(1951至2011年)

      进入2011年5月份以来,长江中下游的南方旱情声声告急。江西、湖北这两个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等美誉的水乡泽国,正承受着与自身禀赋极不相称的干旱剧痛。鄱阳湖、洪湖、斧头湖、长湖,湖湖干涸,田地龟裂,鱼尸遍地,呈现出渔船搁滩、湖底跑车的罕见镜头。“六十年不遇”、“百年不遇”的评估,不断刷新着这里的干旱记录。

     这一幕,令人不由想起去年春天西南大旱的景象。温总理手抓着干枯的稻苗忧心凝神的镜头,还清晰浮现在人们的眼前。再往前一点,2009年的北方大旱的景象同样恍如昨日。

      年年干旱,年年告急,成了共和国“春天的故事”。天不下雨,娘要嫁人,是老天爷在作怪,怨不得别人。气候异常,环境恶化,全球同此凉热,也不能说光与我们作对。但是,既然这些年大旱年年发生,东西南北中旱了个遍,为何每一次都没有任何预警、任何防范,任凭焦渴的在延?

          据新华社电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最新统计显示,截至5月26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251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3033万亩,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甘肃等省;待播耕地缺水缺墒面积6218万亩,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湖北、湖南等省区;有507万人、34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主要分布在湖北、甘肃、内蒙古、湖南、江西、云南等省区。

     

     

    2012年(2012年3月至2013年2月),我国西南大部、华北、江淮、黄淮、江汉、西北地区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大部、华南大部以及西藏中东部等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旱情。其中,主要存在4大旱区5大干旱事件,分别是西南地区的春旱和秋冬连旱、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部的春旱、江淮和黄淮区域的初夏旱以及华南地区的秋旱。旱区农业、人畜饮水以及江河水位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大气环流异常,不利于水汽的输送是导致各地干旱少雨的主要原因。

     

 

 

中国气象局2013年3月新闻发布会28日上午举行,陈振林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作出上述表示。

  陈振林指出,去年10月份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少雨,再加上温度偏高,在云南的大部分地方,四川的南部,偏东的地方,以及贵州的西部出现了中到重度的气象灾害,有的地方达到干旱。

  陈振林称,目前这些地区没有明显的降水,降水持续偏少,展望到3月份也不容乐观,所以判断西南地区的气象干旱要持续发展,提醒从各个方面做好科学用水的管理,对农业生产也是要合理灌溉,怎么提前保障各方面人口、城市、生活各方面用水,加强水资源管理。从气象角度,将加强预测,检测预警,合适的时机开展人工天气的作业等等。

   

  陈振林介绍说,连续四年大家都在关注这个事,两个主要的原因,一个是整个发生的代背景,2009年以来它处于暖干化的趋势,这四年平均降水量跟常年相比都偏少,常年1060多毫米,现在90多毫米,偏少将近10%,温度又偏高,这样的情况下,西南地区这一代气侯超着暖干趋势在变。这种情况导致土壤底墒持续降低,河流水库的水量也在减少,雨季蓄积不到正常的水,很难保证旱季的正常用水。特别是秋冬连在一块,影响更严重,因为西南地区处于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交汇的区域,干湿分明,这么一个暖干化的背景下,它很容易雪上加霜。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方面,具体看西南降水,从降水的条件大家都知道,冷暖空气交汇容易产生降水,西南地区这两个条件,这几年发生一个变化,冷空气偏东,西南和高原地区受冷空气活动影响没那么强烈,再加上水气输送来自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又比较弱,没有形成很好的降水条件。

  另外,还有一个对流也可以产生降水,西南地区防雹的任务比较严重,高原对流比较旺盛,但是这一条件,近来由于印度洋偏暖的情况,导致大气下沉气流盘踞在西南地区上空,不容易导致对流的发生,这也是导致降水偏少的直接原因,未来发展都不容乐观。




旱优4号产量表现
在2005年的国家旱稻长江中下游组试验中,旱优4号在柳州的试点表现出色,其亩产达到了420.0公斤,这个产量比对照品种中旱3号有显著提升,具体来说,比中旱3号增产了23.5%,相较于另一个对照品种汕优63,旱优4号的增产幅度也达到了16.7%。进入2006年,旱优4号的表现更为亮眼。早造时,南宁和柳...

河东TX-006在试验和生产中的增产情况如何?
在2002-2003年度的黄淮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中,河东TX-006的表现相当可观,其平均亩产达到了327.6公斤,相较于对照品种晋麦47号,河东TX-006实现了4.1%的增产,虽然这个增长并不显著。在接下来的2003-2004年度,河东TX-006延续了其良好势头,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其平均亩产提升至374.7公斤,较晋麦47...

旱优4号特征特性
千粒重方面,旱优4号表现良好,为28.1克。米质特性方面,糙米率为79.5%,整精米率为52.0%,长宽比为3.3,垩白米率仅有2%,垩白度为0.1%,胶稠度为72毫米,直链淀粉含量为15.0%。在抗性方面,旱优4号对苗叶瘟的抵抗等级为8级,穗瘟发病率处于5级,穗瘟损失率为3级,显示出一定的抗病能力。

七十年代国产电影有哪些
电影《红色娘子军》1971(中国大陆)▲ ▌ 006 电影《龙江颂》6.2▼ 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 导演: 谢铁骊 编剧: 上海市《龙江颂》剧组集体改编 主演: 李炳淑\/周云敏\/李元华\/马名群 类型: 京剧艺术片(114分钟)简介: 1963年的江南某农村。村支书江水英从县委开完抗旱会议回来,刚一传达,大队长李志田听说...

旱优4号栽培技术要点
对于旱播旱管,整地工作至关重要,要耙碎平整,采用条播,行距设置在23至25厘米。使用复合肥和磷肥作为基肥,施在行沟中,每亩播种量为1.5公斤。种子需浸种催芽至露白,播种后用耙沿着行沟直耙,确保种子埋入土壤2至3厘米,以防止鼠鸟破坏。播后需适量灌溉或喷水,保持土壤湿润但无积水,同时施用旱地...

备课006:凌寒者——王安石
物的困境:然而,王安石的改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缺乏同僚的支持,尤其是那场试图独自开凿运河的失败,更揭示了他所处的孤立境地。尽管改革过程中遭遇旱灾的严峻考验,甚至相位动摇,神宗召回后阻力依旧,王安石两次被迫罢相。他在55岁返回江宁,过上了简朴的生活,以诗表达他对政治失意的坦然与不畏艰寒的...

水浒传人物简介
006天雄星豹子头林冲 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003天机星-智多星-吴用007天猛星霹雳火秦明 使一条狼牙棒,武艺高强,在梁山泊英雄中排第七,马军五虎将第三。秦明性情急躁,外号“霹雳火”,有勇无谋,同花荣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后折兵损将。 008天威星双...

人是从哪里来得
一种是说出自非洲,就是说在大约二十万年以前,在非洲就出现了像我们现在这样长相的人,这种人大概在十万年以前,他的后代就走出非洲,到欧洲、到亚洲,以后大概到六万年以前到中国,就把中国以前的比六万年更早的那些人的后代都取代了,那些后代都没有后代,都绝种了。所以我们就是六万年前由非洲来的移民的后代,这是...

猜字谜大全及答案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猜一字 答案是: 旱 白头谐老,猜一字 答案是: 舌 目字加两点,别做贝字猜,猜一字 答案是:贺 伊丽沙白,猜一字 答案是: 瑛 休要丢人现眼,猜一字 答案是:相 多一半,猜一字 答案是: 夕 好鸟无心恋故林,吃罢昆虫乘风鸣,八千里路随口到,鹧鸪飞去十里亭 ,猜四个字 答案是:鸾凤和...

铅污染的国家标准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铅及其化合物) ①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0.90(表1);0.70(表2)②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二级0.005~0.39;三级0.007~0.60(表1)二级0.004~0.33;三级0.006~0.51(表2)③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0.0060mg\/m3(...

柳河县15587122505: 中国近几年常见灾害天气有哪些? -
涂进多它: 2006年我国十大自然灾害: 1、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桑美”重创浙闽 2、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横扫南方六省 3、川渝遭遇罕见特大旱灾 4、严重暴雨洪涝袭击南方九省 5、北方十三省遭遇强沙尘天气 6、云南昭通连续遭遇地震 7、台风“派比安...

柳河县15587122505: 07年干旱给中国造成多大的损失? -
涂进多它: 2007年干旱及影响评价 1.干旱实况监测2004年秋季到2007年6月中旬前期,宁夏全区气温偏高(其中2007年1~6月各地平均气温为4.8~9.8℃,较常年同期偏高1.4~3.0℃),大部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其中固原、西吉、海原在2007年1~6月上旬...

柳河县15587122505: 1990年以后,中国各年各地的“重大旱灾灾情”有哪些高人帮帮忙,90年以后我国各地的重大旱灾有哪些,最好给出具体年份和具体省份,还有受灾面积,... -
涂进多它:[答案] 1990年,全国受旱率为0.122.成灾率为0.053,粮食减产率0.028,受灾人口率0.063.全国为一般干旱年.该年半年我国干旱范围小,程度轻,下半年南方伏旱范围较广,部分地区伏秋连旱,旱情严重.东北三省、山东和华北北部等地,由于...

柳河县15587122505: 2010年春季,我国西南地区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干枯1515万... -
涂进多它:[答案](1)云南、贵州、青海;青藏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6分) (2)亚热带季风气候,喀斯特(岩溶).(2分); (3)建立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系统,加强对气象灾害的预报和预防;加大投入,建设和完善水利工程和农田水利设施(修建水库、水...

柳河县15587122505:     2010年中国西南大旱是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 -
涂进多它:[答案] 1、作物受旱面积大、人畜饮水困难等. 2、修建水利设施(水库),跨流域调水,推行节水农业与工业、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等等 (答出一方面即可) 3、D

柳河县15587122505: 2006年的旱灾是几月几日? -
涂进多它: 2006年的旱灾是8月15号 多个区县发生特大干旱,多个县级城市发生极度干旱.特大干旱(一级红色预警) 位于重庆西北部,面积1594平方公 里,总人口99万. 大部分地区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干旱已...

柳河县15587122505: 中国河南特大旱灾资料 -
涂进多它: 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冬小麦分蘖、扎根生长之际,一场极为罕见的特大旱灾,正侵袭着中原大地乃至整个中国北方小麦主产区.当务之急,应当送“甘霖”保生产,莫让关键时期误了中国夏粮安全的大局. 此次干旱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

柳河县15587122505: 1、2006年夏天,我国某地区遭遇了严重干旱,政府为了解决村民饮水问题,在山下的一眼泉水旁修建了一个蓄水池,每小时有40立方米泉水注入池中.第一周... -
涂进多它:[答案] 第二题:饼干X元,牛奶Y元,方程0.9x+y=10-0.8,很容易凑出一个答案是x=8,y=2,但是与条件矛盾(你本来用10元钱买一盒饼干是足够的,但要再买一袋牛奶就不够了),即正常情况10元买不了2样东西,所以x=9,y=1.1,即饼干9元,牛奶1.1元

柳河县15587122505: 西南旱灾情况的表格 -
涂进多它: 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及重庆的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一些地方的干旱天气可追溯至2009年7月.3月旱灾蔓延至广东、湖南等地以及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截至3月30日,中国耕地受旱面积1.1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9068万亩,重旱2851万亩、...

柳河县15587122505: 从大旱到特大干旱,再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2010年我国干旱等级不断升级,整个西南处在罕见的干旱威胁 -
涂进多它: 人工降雨就是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就会迅速的升华为气态,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就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的过程中和空气摩擦做功,温度升高,就会熔化为小水滴. 故选A.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