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房屋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作者&投稿:蹉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房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房屋的年代起源、地理位置环境和建筑结构都不同。
1、年代起源不同。
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
干栏式房屋的起源最早追溯到远古(秦以前)。
2、地理位置环境不同。
半地穴式房屋主要多建在寒冷的北方。
干栏式房屋主要在西南地区、适合南方人居住。
3、建筑结构不同。
半地穴式房屋因干旱多风,两层或多层中的第一层是建立在地下的,可保暖,御寒,但通风差。
干栏式房屋因为南方潮湿,多水,即在地面上修筑两层,地下那层用于置物和养牲畜,上层住人。

扩展资料
居住形式与各民族生活的自然与经济条件有密切联系。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徙的帐篷;中原华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即竹木结构的二层楼房,下层饲养家畜,上层住人,这可以防止南方气候的潮湿和避开野兽虫蛇。
在长江中游地区的彭头山文化和大溪文化以及澜沧江上游的卡若文化都曾使用半地穴式房屋,在燕山以北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居民都是以半地穴式房屋为主要居住形式。半地穴式房屋还具有用材方便,构造简易的特点,而为中国北方居民长期使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干栏式房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半地穴式房屋

河姆渡
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的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房屋规模大小及内部结构,视居住成员多寡而定,从住宅营建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因工具限制,加工显得较粗糙。销钉的使用和企口板的发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较熟练掌握房屋建筑技术,体现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毅力,为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技术对世界建筑史的独特贡献奠定基础。遗址还出土6支木质船桨,1支外形基本完整,轮廓清楚,分桨柄、桨叶两部分,一块原木制成,形如长柄树叶,柄上刻满线条组合图案,轻巧实用,与现代游船划桨大体接近,是目前中国已发现船桨中最古老一支。船桨及一只陶舟均证明河姆渡人已开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第三、四文化层中还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不少器物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少见或未见。用于生产的占大多数,木锤系加工锤击工具,木予是狩猎扎戳武器,木碗为生活用品,木质器柄则是石器工具发挥更大效用的附属件,小木棍既是农业点穴播种工具,也是采集野生植物时挖根刨茎的采集工具,木器制作大多要经过切断、剖开、削、茬、挖凿、修磨、髹漆及火烧硬化等工序,其中碗、筒、蝶形器制作颇精细,表面经过磨光、髹漆,出土时油光可鉴,出土的20多只木筒系用整段木材制成,形似毛竹筒,内外壁锉磨光洁、内壁还凿有一浅槽,塞以圆木饼,有的外缠藤篾,可能作敲击乐器用。第二文化层中发现木架方形井,证明河姆渡人已掌握凿井技术。众多保存完好的木器出土,为世界木器工具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
半坡
半坡类型的聚落范围,大体上作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房屋和大部分的窖穴、家畜圈栏以及小孩瓮棺葬群,集中地分布在聚落的中心,约占地3万平方米。居住区分两片,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群团或经济共同体,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住所兼作氏族成员的聚会场所,周围是小的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居住区外,围绕有一条深5~6米、宽6~8米的大防卫沟。沟外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烧陶的窑址。半坡类型的房屋46座,除少数为方形、长方形外,绝大多数为圆形,各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的,其基本特征是:房子的门道与屋室之间,有一个两侧围起小墙的方形门坎,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有1~6根柱子,居住面和墙壁都是用草泥抹成。方形和长方形房子有15座,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约160多平方米。圆形房子31座,直径一般为4~6米,大多数圆形房屋墙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编篱涂泥作成,有的还用火烤得很坚固(见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窖穴夹杂分布在房子之间。家畜圈栏两个都作长条形。陶窑6座分属于横穴和竖穴式两种,都较小,窑室直径1米左右。

半穴式房屋:房屋正面挖有斜坡或台阶,以供出入。室内有一个大火塘,供保存火种。木桩。

干栏式房屋:用树立木桩为底架,在再木桩上架横梁,铺上木板或竹板。通风,防潮。上住人,下养牲畜。

扩展资料:

考古发现表明,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在黄河中游地区,前仰韶时代房址的地穴较深,有超过1米者,或可称作“地穴式房址”。由于地穴深,通风条件差,穴内不设炉灶,炉灶设在室外,地穴式房子只用于居住,不兼炊爨。

由于地穴式房址出入不便,在前仰韶时代就开始出现穴坑不深的半地穴式房址,且在室内设炉灶,兼具居住与炊爨功能。到仰韶时代的早中期,半地穴式房址的穴坑继续变浅,居住空间逐渐上升,并开始出现没有穴坑的地面式建筑。

到仰韶时代晚期,地面房屋逐渐变为主体建筑形式,半地穴式房屋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代先民由穴居而为地面居住的演变,与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相一致。

《墨子·辞过》讲:“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为宫室之法,室高足以辟湿润,边足以围风寒,上足以待雪霜雨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地穴式房屋



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的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地板上为起居住室。从柱子高度看,人还不能直立进出,但较巢居已大有进步。房屋规模大小及内部结构,视居住成员多寡而定,从住宅营建看,河姆渡人已较熟练地掌握伐木、加工成桩、柱、梁、板等建筑构件技术,梁柱间已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不同榫卯形式均基本符合受力要求,与晚期木构大致相同,木构件上刻有双圆、直线、斜线、植物茎叶等装饰图案。因工具限制,加工显得较粗糙。销钉的使用和企口板的发明,揭示七千年前先民已较熟练掌握房屋建筑技术,体现原始人征服自然、改造社会毅力,为中国古典建筑木结构技术对世界建筑史的独特贡献奠定基础。遗址还出土6支木质船桨,1支外形基本完整,轮廓清楚,分桨柄、桨叶两部分,一块原木制成,形如长柄树叶,柄上刻满线条组合图案,轻巧实用,与现代游船划桨大体接近,是目前中国已发现船桨中最古老一支。船桨及一只陶舟均证明河姆渡人已开始用船、筏载人荷物、浮水采集。第三、四文化层中还出土200多件木器,有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不少器物为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所少见或未见。用于生产的占大多数,木锤系加工锤击工具,木予是狩猎扎戳武器,木碗为生活用品,木质器柄则是石器工具发挥更大效用的附属件,小木棍既是农业点穴播种工具,也是采集野生植物时挖根刨茎的采集工具,木器制作大多要经过切断、剖开、削、茬、挖凿、修磨、髹漆及火烧硬化等工序,其中碗、筒、蝶形器制作颇精细,表面经过磨光、髹漆,出土时油光可鉴,出土的20多只木筒系用整段木材制成,形似毛竹筒,内外壁锉磨光洁、内壁还凿有一浅槽,塞以圆木饼,有的外缠藤篾,可能作敲击乐器用。第二文化层中发现木架方形井,证明河姆渡人已掌握凿井技术。众多保存完好的木器出土,为世界木器工具研究提供了实物材料。
半坡
半坡类型的聚落范围,大体上作南北较长、东西较窄的不规则圆形。房屋和大部分的窖穴、家畜圈栏以及小孩瓮棺葬群,集中地分布在聚落的中心,约占地3万平方米。居住区分两片,可能分属氏族内的两个群团或经济共同体,每片里有一座大房子,可能是氏族首领住所兼作氏族成员的聚会场所,周围是小的居室。两片之间以一条深1.5米、宽2米的小沟道为界。居住区外,围绕有一条深5~6米、宽6~8米的大防卫沟。沟外北边是氏族公共墓地,东边是烧陶的窑址。半坡类型的房屋46座,除少数为方形、长方形外,绝大多数为圆形,各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建造的,其基本特征是:房子的门道与屋室之间,有一个两侧围起小墙的方形门坎,房子中心有一个灶坑,有1~6根柱子,居住面和墙壁都是用草泥抹成。方形和长方形房子有15座,面积小的12~20平方米,中型的30~40平方米,最大的复原面积约160多平方米。圆形房子31座,直径一般为4~6米,大多数圆形房屋墙壁是用密集插排小木柱编篱涂泥作成,有的还用火烤得很坚固(见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建筑)。窖穴夹杂分布在房子之间。家畜圈栏两个都作长条形。陶窑6座分属于横穴和竖穴式两种,都较小,窑室直径1米左右。
住宅建筑形式之一。又称高栏、阁栏、麻栏。分两层 ,一般用木、竹料作桩柱、楼板和上层的墙壁,下层无遮拦 ,墙壁也有用砖、石、泥等从地面砌起来的。屋顶为人字形 ,覆盖以树皮、茅草或陶瓦。上层住人,下层用作圈养家畜或置放农具。此种建筑可防蛇、虫、洪水、湿气等的侵害,主要分布在气候潮湿地区。

干栏式:可以防潮 半地穴式:方便储藏东西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我也在找


干栏式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5. 文化影响:干栏式建筑在保留传统的同时,也受到了汉式建筑和佛教建筑的影响。6. 功能性:干栏式建筑除了提供居住空间外,还具有一定的防震功能。二、干栏式建筑的现状:1. 半地穴式房屋:半坡人的房屋结合了地穴的特点,大型长方形房屋用于集体活动,周围分布着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作为居住单元,周围...

请问:半穴室房屋和杆栏式房屋的结构各有什么好处
房屋结构不同主要是因自然因素决定的。南方炎热、潮湿,干栏式的房子能起到通风防潮的作用;北方寒冷、干燥半地穴式的房子则能起到保温的功效。

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结构不同在于:干栏式房屋:用树立木桩为底架,在再木桩上架横梁,铺上木板或竹板。通风,防潮。上住人,下养牲畜。半穴式房屋:房屋正面挖有斜坡或台阶,以供出入。室内有一个大火塘,供保存火种。木桩。半地穴式建筑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建筑风格,最早的半地穴式建筑出现在半坡...

干栏式的房屋样式与半地穴式的房屋样式有何不同?
区别在于干栏式主要在西南地区,该地区特点是气候和地理潮湿,所以人们修筑干栏式即在地面上修筑两层,底下那层用与置物和养牲畜.上层住人.而半地穴式的房屋从名称上可以看出是地穴建筑,那该是两层或多层中第一层是建立在地下的,和干栏式完全建立在地上不同....

甘蓝是房屋和半坡是房屋多与什么建筑材料为主
甘蓝是房屋和半坡是房屋多与竹子和树木建筑材料为主。根据公开信息查询,干栏式房屋是为了防潮,半地穴房屋是为了耐寒,两者多以竹子和数目为原材料。这种建筑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深受震撼。

干栏式房屋结构的特点
4. 功能: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防潮,并有效地利用空间,实现一房多用的效能。5. 居住形式:干栏式建筑的居住形式与各民族生活的自然与经济条件密切相关。例如,中国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帐篷,中原华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6. 优点...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
干栏式房子的主要功能是使房子与地面隔离而达到有效的防潮。除此之外,其尚具有有效地利用空间、一房多用的效能。居住形式与各民族生活的自然与经济条件有密切联系。中国古代塞北游牧民族多住便于迁徙的帐篷;中原华夏部落多住窑洞、半地穴或地面起建的平房。而南方古越部落则住类似巢居式的“干栏式”房子...

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房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房屋的年代起源、地理位置环境和建筑结构都不同。1、年代起源不同。半地穴式房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约7000~8000年间的前仰韶时代。干栏式房屋的起源最早追溯到远古(秦以前)。2、地理位置环境不同。半地穴式房屋主要多建在寒冷的北方。干栏式房屋主要在西南地区、适合南方人居住。...

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房屋各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
这些房屋内部发现有柱洞、硬土地面、灶坑、斜坡门道或台阶等生活设施。半地穴式建筑部分深入地下,有助于冬暖夏凉,并能有效抵御野兽侵袭,适应了黄河流域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房屋的不同特点反映了他们分别适应不同自然环境和生活需求的结果。河姆渡人利用干栏式建筑的高空优势来防潮,而半坡...

...居民住干栏式房屋,而半坡原始居民住半地穴式房屋?与地理学有关系吗...
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雨水较多,干栏式的房屋类似于现在的吊脚楼,可以排水防水,便于通风。它适应湿润地区。半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且气温较低,半地穴式房屋类似于现在爱斯基摩人使用的冰屋,可以有效的御寒。另外,聚落的形状与房屋的形状没有直接关系,你要准确理解“聚落”的意思。房屋的...

北辰区13271766144: 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
籍贵舒筋: 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结构不同在于: 干栏式房屋:用树立木桩为底架,在再木桩上架横梁,铺上木板或竹板.通风,防潮.上住人,下养牲畜. 半穴式房屋:房屋正面挖有斜坡或台阶,以供出入.室内有一个大火塘,供保存火种.木桩...

北辰区13271766144: 干栏式建筑和半地穴房屋各自有什么优点 -
籍贵舒筋: 半地穴房屋的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就是挖一个坑然后加上一个屋顶形成的“房屋”. 干栏式建筑是用木桩、竹竿等将房屋架空起来,房屋的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

北辰区13271766144: 半地穴式房屋与干栏式房屋的各自特点是什么? -
籍贵舒筋: 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一带系沼泽地,河姆渡人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木桩上架设纵横交错的龙骨(地梁),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地板上再立柱、架梁、敷橼、盖顶.地板起防湿、御虫蛇作用.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北辰区13271766144: 结合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条件,简单分析半地穴式和干栏式这两种房屋格子的优点 -
籍贵舒筋:[答案] 北方比较干燥,南方比较湿润 半地穴式的房子冬暖夏凉,但是防水防潮通风一定要做好,所以适合比较干燥的北方 南方湿气较大,干栏式的房子可以避免湿气侵入家中,就是现在吊脚楼的样子了.

北辰区13271766144: 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建筑有什么区别(8000年前) -
籍贵舒筋:[答案] 半地穴房屋的室内地面低于室外地面,就是挖一个坑然后加上一个屋顶形成的“房屋”. 干栏式建筑是用木桩、竹竿等将房屋架空起来,房屋的室内地面高于室外地面.

北辰区13271766144: 河姆渡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栏式房屋与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有此不同? -
籍贵舒筋: 这和当地的环境有关,河姆渡原始居民在南边,经常下雨,杆栏式房屋会使雨水顺势流下去,杆栏式房屋高,有很好的通风作用,下面可以饲养家禽.半坡原始居民在北边,哪里冷.

北辰区13271766144: 从地理位置来讲,半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有什么不同 -
籍贵舒筋:[答案] 半地穴式房屋是在干旱、低温地域,可防风保温.干栏式房屋是在潮湿炎热地域,可防虫和通风降温.

北辰区13271766144: 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有什么差异
籍贵舒筋: 干栏式房屋是河姆渡人住的,可以防潮;半地穴式房屋是半坡人住的,冬暖夏凉,房子是圆形的

北辰区13271766144: 干栏式房屋和半地穴式房屋各有哪些优点?(别回答多少.每个房屋说两三点优点就行了) 禅让制的特点是什么(根据初一历史书回答,我没说一定要是书上... -
籍贵舒筋:[选项] A. 四大洋彼此隔离 B. 四大洋都被赤道穿过 C. 四大洋呈对称分布 D. 四大洋彼此相连

北辰区13271766144: 干栏式建筑和半穴居房屋的差异 -
籍贵舒筋: 原因:气候、地理上的差异 干栏式房屋的特点是抬高房屋地板,以适应南方地区特殊的生存环境(潮湿,多虫),同时亦可利用下部空间.这对于后来楼阁的发明、并最终导致阁楼和二层楼房的形成有直接的启示.河姆渡干栏式建筑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其梁架用榫卯衔接、地板用企口板密接,工艺技术相当成熟. 穴居主要分布在北方的黄土高原上,这里的土壤呈垂直节理结构,壁直立而不易塌陷,气候相对干燥,适合挖洞居住.穴居有半穴居和深穴两种. 类似差异: 食物差异,河姆渡人吃水稻,半坡人吃番薯等,即南稻北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