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及表现(3000字)左右啊论文格式

作者&投稿:弥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概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②政治因素:一是两宋统治疆域大部分地区在南方,其中南宋时政治中心还移到南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经济的继续发展;二是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四是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③经济因素:北方仍然战乱较多,而南方社会秩序相对较安定,北方人民大量南迁,为南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使南方自然资源继续得以开发利用,社会经济秩序发展,从而最终超过南方,全国经济重心已移到南方。

  一.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自然、社会历史背景
  自然背景:我国南方地区从地理上来说是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海洋性气候,也就是说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水热条件好,有利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全年生长。
  社会背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人口的增加,这就使劳动力资源比较充足,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加之辽宋、宋夏特别是宋金作战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这更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又一大批充足的劳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技术。
  南方社会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宽松的环境。同时,宋朝与少数民族的作战中,屡屡失利,因此统治者都很重视内部实力的加强,部分地区减轻了农民的剥削和压迫,重视农业的发展。

  二.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具体表现
  1. 农业
  两宋时期,由于水土气候的便利因素,南方地区最适宜种植水稻。南方的农业以种植以水稻为主。这一时期,南方在水稻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上也有新的变化,即从直插发转变为移植法,也就是秧插水稻。改变过去那种直接把稻种撒播在田里的做法,先把稻种在秧田上加以培育,然后移植到大田上栽培。也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稻苗的存活率,为水稻的稳产高产提供了条件,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除了水稻外,其他农作物的种植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北宋末南宋出,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面食的习惯,也带来了种麦的丰富经验,小麦种植在南方便有了更大的发展。小麦的普遍种植,改变了这一时期我国南方地区过去单一种稻的耕作制度,确立了稻麦轮种的先进耕作制度。这标志着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随着粮食生产的增加,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北宋时,棉花在两广及福建南部普遍种植,之后又向北推广到江西、两浙等南方各省份。这一时期,水果的生产发展很快,两浙的柑橘,越州的杨梅,苏州的梨,福建的荔枝、甘蔗。茶树在两宋时期几乎全在地区种植。
  总之,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时,我国南方的农业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明显的标志便是“苏湖熟,天下足”格局的形成,这说明当时的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粮食的主要仰给地。
  2. 手工业
  采矿和冶铁。在两宋时期南方是以铜、锡、银等有色金属为优势。先进的冶铜技术应用,大大提高了铜的产量,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南方冶铁技术以广西、福建最为先进,梧州发明了铜铁合金,福建则是南方重要的冶铁基地。
  南方的丝织业经过唐、五代这样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到两宋时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两浙和四川成为丝织业的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宋代的丝织品有罗、绫、绢、绸、粗绸、丝棉六种。当时南方的南京制造的云锦、苏州的宋棉、杭州的绒背棉、越州的赵罗棉、成都的蜀锦都是文明全世界的丝织品,由此也成为南方丝织业的中心。
  宋代是我国制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江西景德镇是宋代具有独特风格的瓷窑,所产的瓷器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带青,因此成为青白瓷。
  造船业。南方是宋朝造船业的主要基地。对于宋朝来说,漕运是保证京师粮食供应的最重要的船运部门。漕运所需的船大多是淮南、两浙等地打造,也就促使了制作技术的提高。
  3. 商业
  在农业和手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需要扩大他们的交换市场。北宋的同意和水陆交通的开辟,则为商品交换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刺激了南方地区的经济进一步发展,从而使这是的商业活动也空前活跃起来。
  (1)城市商业的繁荣
  北宋定都汴京,南宋定都临安,由于农业、手工业的进步,南方城市的商业活动盛极一时。
  (2) 市镇与集市贸易的发展
  北宋时,商品交换已日趋频繁。无论是城乡之间,或者村与村之间都要依靠市场贸易来满足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因此,南方的城市周围及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就成了集市贸易的好地方。
  (3)纸币的推广和使用
  商业的繁荣,必然带来货币需求量和流通量的扩大。北宋的金属货币主要有铜钱和鉄钱两种。随着经济发展的增快,虽然铜钱制造逐年增加,但数量上仍是供不应求,流通和交换出现短缺,还有金属货币笨重、携带困难、容易磨损,这就给货币和商品流通带来很大的麻烦。这种情况下,四川、重庆地区首先使用了纸币(交子)。在南宋时纸币进一步推广,推行于南方的纸币主要有东南会子,通行于东南地区,两淮会子,也叫淮交通行于淮东、淮西及长江南岸的太平、常州、江阴等地。
  纸币的推广,解决了金属货币不足的问题,有利于商业的发展。纸币的正式使用,在货币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两宋时期我国南方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一个重要表现。
  所以,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南宋时全面实现。这一时期,我国南方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

一、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特征
从总体情况来看,宋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其主导性的经济模式仍然是自然经济,而处于次要地位的城市商品经济却获得长足的发展,呈现空前兴旺的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坊市合一”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宋以前的城市一般都是某一行政区域的政治中心,长期实行“坊市制”,将坊与市分隔开来。坊是城市居民生活区和行政管理单位,市是交易场所。市场管理极为严格,周围有高墙环绕,营业时间以市场大门的关闭为准。一般日落市门就关闭,交易时间受到限制,极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由于唐末五代战乱,“坊市制”被破坏,宋初虽有所恢复,但无法重现旧貌。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东京开封的商业活动开始出现“侵街”的观象①。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临街摆摊,坊中开铺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打破了旧的坊市分隔的城市格局,突破了交易时间和区域的限制。朝廷对这种现象虽然干预过,但屡禁不止。北宋至道元年(995年)和咸平中(998—1003年)曾两次试图恢复坊市制,都终归失败。宋仁宗登基之初,只得认可这一事实,干脆将坊墙和市墙统统推倒,宣告旧的坊市制彻底崩溃。商店与作坊临街而立,坊与市合为一体,标志着近代城市的雏型已出现。当时的东京开封已是“人烟浩穰,添十数万众不加多,减之不觉少。所谓花阵酒池,香山药海。别有幽坊小巷,燕馆歌楼,举以万数。”② 可想见其商业繁荣的情形。由于坊市合一、近代城市雏型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当时的东京开封已废除了传统的“宵禁”法令,商品贸易已没有时间的限制,夜市普遍出现。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马行街的“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鬼市子”也是夜市的一种,在潘楼街,“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③ 东京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必然波及全国各地。当时,南方城镇的草市也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有镇市近2000个,而南方诸路就有1300多个。这些新兴的商业镇市已改变了旧的州郡规格和性质,由区域的单一政治中心变为政治、经济双重中心。这类本设于城镇之外的草市,随着“坊市合一”的历史进程也逐渐融于都市之中。许多市民为交易方便,便迁居于草市之中,使草市成为新的商业城市。
坊郭户籍的出现是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特征。宋代以前,城市与乡村在户籍上没有多少差别,也没有“坊郭户”这一专用名称。北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市民阶层空前壮大。据周宝珠先生考证,北宋崇宁时(1102—1106年)东京开封约有十三万多户(不含属县),总人口当在一百五十万左右。④ 而吴涛认为当时东京主客户合计应是二十六万余户。⑤ 可见当时东京开封城市居民的数量之庞大,它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都市。城市人口的剧增,户籍管理遇到新的问题。宋太宗几次下诏整理户籍,都未解决户籍混乱的问题。因为当时无不动产的人口(客户)太多,不容易注册定籍。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二月,“命都官员外郎苗稹与知河南府薛田,同均定本府坊郭居民等。从户部尚书冯拯之请也。”⑥ 宋真宗依准户部尚书冯拯之奏请,委派苗稹为钦差,与河南府知府薛田一道在洛阳进行坊郭户列籍定等的试点,然后推广于全国。当时全国大约共有坊郭户九十八万户,人口约五百万之众。⑦ 这些坊郭户被单独列籍,按财产多少分为十等。坊郭户就是今天所谓的城镇户口,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出现,不仅表明北宋城市商品经济呈现出繁荣之势,而且标志着市民阶层的正式形成,在中国社会与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发展了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都以城市与乡村分裂为基础。”⑧ 坊郭户籍的建立,将城市与乡村分离开来了,进一步地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品交换的分工。
同业行会组织的形成是宋代城市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特征。行会又称“行团”,简称为“行”或“团”。每一个行会都有“行首”或“团首”,一般推举行会中经济实力雄厚者充任。北宋共有行会160多个,南宋行业分工更细,行会更多。有的改称为“市”、“作分”。后不断合并,其组织越来越大,在商务活动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行会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变化来重新规定统一的价格;能够保护本地区商业的利益,抵制外地商人抢占本地市场;能够调节行会成员与官府的关系,在应付官府的“科配”和“供行”等赋税的问题上,尽可能地保护本行团的商人利益。正如美国经济史学家汤普逊所说:“行会控制资本并管理劳动;它们支配生产分配;它们规定价格与工资。但在它们的组织里,也有着一种社会的影响。行会的目的部分是社会性的,部分是互相的。”⑨ 行会是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因共同的职业和利益而组合成的一种社会群体。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又在商品经济发展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

我知道人口南移也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额,貌似还有政局稳定和自然资源丰富等原因····


历史的南方指什么 当时经济状况如何?
长江以南地区。自然物质条件比北方好。主要凭采集等就能过得好。所以中国古代北方文学,往往反映的是辛苦劳作。而南方文学往往反映的是安居乐业。但这是优势也是劣势。这就导致南方农业发展远远晚于北方。很多地方属于半开化或未开化地区。直到南北朝时期才基本持平。隋唐以后,南方经济状况超过了北方。

分析唐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时代性因素?
北方战乱,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大量南迁给南方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手工业和科技文化 3.自然条件优越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和表现各是什么?
过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古代的经济重心,由北方向南方转移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一是北方地区战乱频发,“永嘉之乱”、“安史之乱”的爆发,对北方经济造成毁灭性破坏,而江南一代则较少受到战乱波及。二是大批北方百姓为了躲避战乱,渡江南下,成为开发南方经济的原动力。三是南方地区雨量充沛,河流纵横,物产丰饶,为农业和手工业、商业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中国古代经济重心...

隋唐至明清南北方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变化
从隋唐开始,由于战乱原因,北方的士大夫,地主等人逐渐南迁到战乱比较少的长江以南的地方,最远到广东,福建,又称客家人。中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候,南方经济达到鼎盛。元朝时候,由于蒙古统治者不善于治国,以及把汉人当劣等人对待,中国南北方的经济都开始下滑。明清两代南北经济都得到恢复,但是...

请分析六朝时期南方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六朝时代是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在魏晋南北朝总 的衰退背景下展开的,不利的气候环境以及开发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灾害都影响着南方开发的深度与广度.在南方社会经济发生了有别于汉代质的变化的同时,汉代发 展落后的局部地区后来居上,远远超过汉代水平;但一些汉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地区却呈现出...

我国古代经济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这一变化在何时最后完成?
一、上述材料反映的是我国经济重心(也就是农业重心)由北方向南转移的重大变化,这一变化最后在南宋时期完成。二、“苏湖”主要指江浙和两湖地区。三、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为:1.南方自然条件好。2.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3.北方农民大量南迁,为南方带去大量的劳动力...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
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东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开发。4、南方自然条件好,适合农业发展,而且对外贸易条件比北方优越。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和南方经济发展都是在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完成的,这说明政治稳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战乱、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只能...

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开始得到开发。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和平稳定;...

南方经济是如何从古代的落后到现在反超北方的?
上图_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二、从西晋到隋唐五代时期,是南方经济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西晋末年,我国北方处于“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期,经济文化遭到严重摧残。尤其是著名的“永嘉之乱”后,爆发了历史上空前的人民大迁徙,中原“士庶”为避乱接踵而来,使北方人口大量流入...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骆超甲磺: 1.社会安定,中央放松了对经商的抑制,商人的地位伴随着财产的积累而上升,社会商品经济高度发达.2.宋朝造船业有一定的发展,海外贸易加强. (主要就只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了)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骆超甲磺: 1、最直接的原因,北人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2、农业:①南方农业生产的突飞猛进,得益于水田农具的改进、农业耕作技术的成熟,以及稻麦轮作的推广.②人口增长的压力促进了耕地的大量开垦,人们因地制宜开辟了圩田、沙田和梯田.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宋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骆超甲磺:[答案] 1、南方本身就有发展农耕经济的有事基础,土地肥沃,水热充足.2、自东晋以来,南方一直少有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大量的北方移民,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严重摧残了北方的经济,大量人口南下,带来了先进...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有哪些 -
骆超甲磺: 南宋时期南方经济成为全国经济重心的原因:自然因素上,南宋时期南方气候条件好,人类活动破坏较小,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政治上,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一定影响,而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而且南宋政权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的措施.经济上,北人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宋朝时) -
骆超甲磺:[答案] 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港口多,便于对外海外贸易.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宋朝时南方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骆超甲磺: 1、南方本身就有发展农耕经济的有事基础,土地肥沃,水热充足.2、自东晋以来,南方一直少有战乱,社会相对稳定,大量的北方移民,如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和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严重摧残了北方的经济,大量人口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简述两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 -
骆超甲磺:[答案] 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太湖流域苏州、湖州的稻米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江南水田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推广稻麦复种制 越南引进的占城稻推广到江淮地区. 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概述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
骆超甲磺: 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水土流失严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环境恶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
骆超甲磺: 经济上,北人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自然因素上,宋代气候条件好,人类活动破坏较小,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政治上,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

吐鲁番地区13727363678: 南宋时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
骆超甲磺: 政治中心的南移、前朝社会的基础、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相对安定的社会条件、统治者较为安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