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梁陈 两晋 南北朝 魏 的关系

作者&投稿:敖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两晋和南北朝有什么关系~

西晋 统一中国 然后 五胡乱华 遂有南方东晋 北方很长一段时间是少数民族政权 比较乱
然后讲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从宋刘裕开始夺取东晋政权开始,以陈叔宝被隋朝大军灭了为止。北朝:五胡乱华之后经过一段较长混乱后,鲜卑族崛起,是为北魏,尔后北魏分为二,是为东西二魏,东西二魏再后来又被权臣所取代,建立了北齐北周。以上就是两晋南北朝了。

五胡十六国在前,南北朝在后。
西晋被北方匈奴所灭,司马睿建立东晋。东晋被宋灭,齐灭宋,梁灭齐,陈灭梁,宋齐梁陈史称南朝。
北方除了匈奴以外先后出现过五胡十六国局面,被拓跋珪建立的北魏统一,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东魏被北齐灭,西魏被北周灭,北周又灭了北齐。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合成为北朝。南朝与北朝对峙,称为南北朝时代。直至杨坚灭北周建立隋朝,隋又灭了南朝的陈,才统一了全国。
胡是鲜卑,匈奴,羌,羯,氐等的总称。西晋末年,司马家族内乱频生,五胡占领了北方地区,西晋灭亡。司马家族在士族帮助下在南方建立了东晋。
北方各个民族建立了不同的政权,经过一系列斗争后,北魏最终统一了北方。
北魏是十六国的终结者,也是南北朝的开创者。这个时代在南方上承东晋,在北方上承十六国。由于南北两方面的势力长时间对立,所以史称南北朝。
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南朝是一个政权替代另一个政权,北朝则是先由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再由北齐和北周分别替代东魏和西魏。北周灭北齐后,北方再次实现统一。替代了北周的隋灭亡了南朝的陈以后,全中国统一。

扩展资料
十六国(304年-43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该时期自304年李雄和刘渊分别在汉地巴蜀建立成国(成汉)、在中原建立汉赵(后称前赵)时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焘(太武帝)灭北凉为止。
十六国时期,汉地江南、荆湘地区有东晋控制,而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
其中的成汉、前赵、后赵、前凉、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十六个国家实力强劲,北魏史学家崔鸿取其中十六个国家来代表这段时期,称这时期为“十六国”。范围大致上涵盖汉地中部、东部、西部,最远可达漠北及西域。
北方各族的内徙促成民族大融合。同时,各国的君主为了增强实力,也在各自的根据地上实行一些发展生产的政策,使得各地区在华北动荡的背景下,形成局部稳定的局面。在诸国混战期间,前秦苻坚一度统一华北,但在南征东晋时,于淝水之战惨败。
其后各族于关东及空虚的关中叛变,加上东晋北伐,前秦全面崩溃,北部再度混乱。北魏立国后,经过拓跋圭、拓跋嗣及拓跋焘的经营,最后于439年统一华北,进入南北朝时期。
该时期的民族大融合持续到南北朝时期,最后于隋朝时期完全融合。此外,几乎在同一时期,欧洲的西罗马帝国也在经历被日耳曼人、匈奴等游牧民族入侵,史称“蛮族入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五胡十六国

南北朝(420年-589年) 概述南北朝时期是两晋以后中国历史上一个分裂时期,从公元420年开始,到589年北隋灭南陈结束,共169年。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掉东晋皇帝自立,国号宋。此后160 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历史上总称为南朝。
公元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圭建立北魏;公元439年,统一黄河流域。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此后,东魏为北齐所代替。西魏为北周所代替。历史上把这北方的五个朝代总称为北朝。部分学者也把隋朝作为北朝的一个朝代。

南朝
[编辑本段]

在南方,虽然先后有刘宋、南齐、萧梁和陈四个政权的更迭,但这中间除梁元帝以江陵作都3年外,其余的时间,南方各朝的京城始终建在建康(今江苏南京)。刘宋(420-479年)是其中疆域最大、最强、统治年代最长的一个政权,历4代8帝,共59年。南齐(479-502年)国祚短暂,只有23年,但由于争杀频繁,竟历3代7帝,平均3年一帝,是中国历史上帝王更换极快的一朝。梁代(502-557年)历3代4帝,其中武帝萧衍个人享国时间最久,几近半个世纪。陈(557-589年)首尾凡33年,历3代5帝。最终丧亡于隋朝之手。

宋:公元420年刘裕废掉了晋帝自立,国号宋。为区别于后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史学家长称之为“刘宋”。由于刘裕出身贫寒,又看到了东晋因大族屡屡兴兵反抗而使其灭亡的教训,故而在他登基后,不再重用名门大族。其用人也多为贫寒出身,兵权则主要交于自己的皇子,所以没重蹈东晋发生大族割据的覆辙。然而,由于皇子相互间的争权夺利,最后以至与相互残杀,这是刘裕始料未及的。 422年,刘裕卒,宋少帝、文帝相继即位。从425年起,文帝刘义隆在位的三十年间,是宋朝最繁荣的一段时期,这时南方的经济、文化才真正有所发展。但是文帝刘义隆好大喜功,贸然北伐,两次北伐未果,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抓住机会,以重骑兵集团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至此南方的战略优势丧失。此间,宋与北朝的魏国交战虽各有胜负,都损失惨重,但是南朝比起北朝来说,损失更大,败仗更多,南军无力争夺中原,从此转入了战略防御阶段。而北朝很快又陷入国内的重重矛盾之中,不久北魏太武帝被宦官暗杀。至此,南北双方无力再发生大战。从此,南北方相对稳定下来。公元453年,刘宋文帝被太子刘劭所杀。文帝死后,宋孝武帝、宋明帝、宋前废帝、宋后废帝先后为帝,但他们四个都是有名的暴君,其不仅对诸将疑忌,而且兄弟间相互残杀,政治一度混乱。在此期间,南兖州刺史萧道成趁政治混乱之机而形成了较强的势力。479年,萧道成灭宋,建立齐。至此,宋朝宣告灭亡。
齐:齐是四个朝代中存在时间最短的,仅有23年。齐高帝萧道成借鉴了宋灭亡的教训,以宽厚为本,提倡节俭。他共在位四年,在他临死前,要求其子武帝继续统治其方针,并且不要手足相残。武帝遵其遗嘱,继续统治国家,使南朝又出现了一段相对稳定发展的阶段。武帝死后,齐国的皇帝又走上了宋灭亡的老路,他们纷纷杀戮自己的兄亲、叔侄,至东昏侯时,因其疑心过重,几乎将朝内大臣全部处死。这样一来齐国的江山又被动摇了。公元501年,雍州刺史萧衍起兵攻入建康,结束了齐的统治。
梁:梁朝的建立者萧衍擅长文学,499年被任命为雍州刺史,他乘齐国内乱,发兵夺取了皇位,建立了梁朝。萧衍是为梁武帝,共在位四十八年。在武帝时期,北方的魏国已经衰落,再无能力对南方形成威胁。这本应为南方发展的大好时机,但武帝却昏庸无能,纵容大臣剥削人民,却又以自己节俭为借口,对一些忠臣的建议置之不理。公元548年,投降梁的东魏大将侯景倒戈。他以武帝从子萧正德为内应,进攻梁国。次年,侯景攻陷台城。此时,梁武帝早已饿死于城中,其子萧纲即位,是为梁简文帝。公元551年,侯景杀死简文帝,因此梁已完全处于崩溃的边缘。公元552年,西魏于谨宇文护杨忠,攻克江陵,将梁元帝萧绎俘获、处死,至此传统意义上的南朝已经灭亡。公元557年,在讨伐侯景的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陈霸先灭梁,建立陈。至此,梁宣告灭亡。
陈:公元557年,陈霸先 废梁敬帝,自立为帝,建立陈,是为陈武帝。此时,中国南方经过了多年的战乱,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便注定是短命的。陈武帝与其继承者文帝、宣帝先后消灭了王僧辩、王僧智等反对势力,又在建康附近打败北齐军。陈朝疆域以太建(569~582)时为最广。太建五年伐北齐,得和、南司、衡、巴、罗、定、扬、霍、合、江、西楚、东广、淮、泾、南谯、东豫、光、建、谯、仁、潼、安、朔、青、冀等州,不仅恢复了淮南故土,而且也恢复了淮北的部分州县。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陈的统治,但毕竟由于国力衰微。中国历史上朝代名与皇帝之姓重合者,仅南朝陈一家。公元五八三年,陈宣帝卒。其子后主陈叔宝即位,此时北方已被隋朝统一,全国的统一也已指日可待。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杨坚灭陈,结束了中国长达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
南朝的历史是门阀士族由盛而衰的历史,南朝的皇权比较强大,门阀士族社会地位虽然高贵,却已不能完全左右政局。随着江南开发的不断深入,土著寒人在政治上逐渐上升,步入官僚行列,为皇帝所倚重。从梁陈之际开始,南方内地的土豪,也成为割据的一方势力。
南朝是继东晋之后,由汉族在南方建立起来的朝廷,虽然他们的存在都不过几十年,但其作为汉族的统治,使汉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所以,南朝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为华夏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的贡献。

北朝
[编辑本段]

十六国后期,一个极为落后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拓跋部落逐渐强盛起来,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从386年建国之初,就非常重视汉族文化,很快,在他的亲汉举措不久打败后燕入主中原,在建立北魏政权(386-534年)之后,又消灭各割据政权,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部中国长期混战的局面。中国北方开始进入北朝时期。
按照史家的习惯,公元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往往被视为北朝的起始之年。
北魏立国一百五十年,历经9代12帝,是南北朝历史影响最大的一个王朝
公元423年十一月,北魏世祖拓跋焘(被后人追谥为太武帝)即位。在他统一北方期间,北方已经逐渐开始恢复了生产力,中原百姓民心也倾向于北魏。太武帝非常善于使用骑兵,先后多次引轻骑兵攻伐大漠,击溃柔然,柔西逃。后者便成为后来威震欧洲的阿尔瓦人。灭亡了赫连夏,北燕,北凉,又西逐吐谷浑赶出中原,北方统一。
北魏前期以平城(今山西大同)为都,后来孝文帝大举实行汉化,政治中心也迁徙到中原腹地洛阳。
北魏初期,实行宗主督护制,从5世纪下半期开始,其汉化趋势加快,开创了北魏黄金时代的正是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在迁都洛阳的同时,孝文帝将鲜卑族拓跋姓氏改为元,此外他还禁止使用鲜卑语,禁止穿带鲜卑服饰,并颁诏宣布吸收汉族文化。孝文帝企图通过限制自身文化,来达到与汉族融合的目的。孝文帝实行三长制,颁布均田制,迁都洛阳,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鲜卑旧俗的措施。通过孝文帝的一系列改革,使得汉族的先进文化及先进的政治制度完全融入了北魏的统治中,中国的北方已经开始进入了其民族融合的阶段。
孝文帝死后,由于部分守旧贵族和鲜卑武人的反对。北魏统治者逐渐废弃了以前的民族和解政策,又恢复了鲜卑族的特权,于是新的矛盾产生了,北魏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六镇起兵,北魏陷入分裂和内战。给中国历史吹入融合新风的鲜卑族逐渐融入到中华民族的大家族中。不久,连鲜卑族姓氏也烟消云散。但企盼民族大融合的孝文帝的美好意愿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廊中镌刻出不可磨灭的丰碑,昭示出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性进程。
北魏孝武帝末年,权臣高欢、宇文泰将北魏辖区切割成东、西两块。东魏(534-550年)以邺城为都,历1主16年,西魏(535-556年)都长安,经3帝,共享国22年。东、西魏先后被北齐(550-577年)和北周(557-581年)取代。北齐是鲜卑化汉人高氏所建的政权,立国28年,有3代6帝。公元577年,周灭齐,北方重新统一。北周是宇文鲜卑人统治的王朝,历3代5帝,计24年。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废静帝自立,改国号为隋,是为文帝,北朝结束。最终由北方的隋朝(统一之前也叫北隋)灭南朝陈,重新统一了中国。 南北朝结束。
北朝崇尚汉族文化,为后世的隋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在中国历史上,也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南北朝时期,有一门新兴的宗教,迅速传播和发展起来,这就是从汉代时就开始传入中国的佛教。鲜卑族举国上下都信奉佛教,在中华文明史上,占重要地位的佛教,正是在北魏前后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人们对菩萨的信仰十分流行。人们相信,不需要自身的修行,而只要通过向菩萨祈祷求助,便可以达到超度的目的。北魏时,随着佛教的传播,发展佛像、壁画、石窟寺院等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故而有许多庙宇及石窟造像流传于世,其中敦煌千佛洞、云岗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成为我国造像艺术宝库之中的瑰宝。此后佛教中又加入了密宗、禅宗等新的教派。直至今日与道教、儒教一样,佛教在中国已扎入了深深的根基。
此外,南北朝的文学艺术更是有所发展,随着山水诗的出现,长期以来的以表现人物为主的绘画传统开始转变,山水景色也成为绘画的内容。 南朝还有不少以人物画著称的画家,也有人在团扇上画 出“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遥”的山水。南齐谢赫撰著了研究绘画理论的《古画品录》,而他所总结的“六法”,已 不仅限于人物画,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南朝书法也名家辈出。王羲之后裔、由陈入隋的僧人智永所写千字文,是今天能看到的南朝名迹。而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的作品都成为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
南朝的科学也颇有成就。宋齐时人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南朝时,历法有所改进,炼钢技术有所提高,在医学和药物学方面,陶弘景作过显著贡献,他的《肘后方》广泛流传,很有影响。
自东晋灭亡以来,南北朝成为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南北分裂时期之一,虽然它的形成使经济发展有所停滞,但由于从八王之乱起,中原之地不断混战,十六国诸强不断攻伐,北朝在统一北方之后对中原地区的统治而形成的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却是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中国北方的诸族逐渐被汉族同化,最终成为同一民族。而正是这种作用,为将来中国成为统一国家打下了良好得基础,所以我们说南北朝的分裂,对加速民族统一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南北朝世系
[编辑本段]

南朝宋世系 420年-479年 刘裕 建康
南朝齐世系 479年-502年 萧道成 建康
南朝梁世系 502年-557年 萧衍 建康
南朝陈世系 557年-589年 陈霸先 建康
北朝北魏世系 386年-534年 拓跋圭 平城 (439年 拓跋焘统一北方为北朝的起始纪元)
北朝东魏世系 534年-550年 元善见 邺
北朝西魏世系 535年-557年 元宝炬 长安
北朝北齐世系 550年-577年 高洋 邺
北朝北周世系 557年-581年 宇文觉 长安
北朝隋朝世系 581年-617年 杨坚 长安

魏国大将司马懿夺权,废掉曹丕建立的魏国
建立西晋,统一三国
西晋建立后
民族矛盾尖锐
爆发了五胡之乱
灭亡了西晋
西晋灭后
晋朝贵族在南方建立了东晋
当时北方陷入了持续混乱中
而南边的东晋也由于大将夺权变成了宋
同样的原因
宋变齐 齐变梁 梁变陈
这个时候中国处于南北对立状态
故称为南北朝

“汉后唐前”朝代更替史:
魏(曹丕建立)取代汉(刘邦建立),造就出一个崭新的朝代,但是没有实现统一。“魏代”又称“三国时代”。

西晋(司马炎建立)废魏自立,成就了大一统的晋朝。

东晋(司马睿建立)据守江南,延续了西晋的统治,但是却是天下分裂时期。

东晋之后,北方的胡人建立国家,原先建立了十六个,经多年战乱,后来终于统一为一个国家——北魏(拓跋珪建立)了。北魏灭,西魏(元宝炬建立)和东魏(元善见建立)并立;这两国灭亡后,北齐(高洋建立)和北周(宇文觉建立)又并立。“十六国”之后的北方这几个朝代即“北朝”。

东晋灭亡的原因是大将造反,该大将夺位成功后,建立起新的国家——宋(刘裕建立)。宋灭亡后,齐(萧道成建立)取代了它。齐亡,梁(萧衍建立)代。梁灭,陈(陈霸先建立)立。这四个国家统治的时代合称“南朝”。

“南朝”和“北朝”最终合二为一,形成了统一的隋朝(杨坚建立)。

题目不清,没法答


呼兰县18293661307: 两晋南北朝的时间关系 -
单尝诺尔:[答案] 先 西晋 统一中国 然后 五胡乱华 遂有南方东晋 北方很长一段时间是少数民族政权 比较乱 然后讲南北朝 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从宋刘裕开始夺取东晋政权开始,以陈叔宝被隋朝大军灭了为止.北朝:五胡乱华之后经过一段较长混乱后,鲜卑族崛起,...

呼兰县18293661307: “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魏晋南北朝”
单尝诺尔: 二者的确是同一时期,魏国是三国中最强的国家,因此三国时期的简称被称为魏,晋就是西晋和东晋的统称.此外纠正一下楼上朋友的一点错误,南北朝不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朝和宋朝之间时期的统称),而是由北方的鲜卑族政权(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统称北朝)和南方的汉族政权(宋、齐、梁、陈,统称南朝)对峙的时期.最后被北周演变来的隋政权所统一.

呼兰县18293661307: 魏晋,南北朝和六朝有什么区别啊如题 -
单尝诺尔: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连续的时期,指汉代以后出现的分裂时期,至隋朝统一结束.(也称三国两晋南北朝)魏晋——魏就是三国时期,三国中以曹魏为正统,而且晋是司马氏在推翻曹魏的基础上建立的,一脉相承故称魏晋.南北朝——晋短暂统...

呼兰县18293661307: 魏晋南北朝是什么 -
单尝诺尔: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即魏蜀吴三国鼎立,东西两晋和南北朝,南朝即宋齐梁陈,北朝有十六国,北魏,东西两魏,北周,北齐.

呼兰县18293661307: 东晋打败前秦之后就是南北朝了么?南北朝时同一时期么?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是同时存在还是一个一个的替代的? -
单尝诺尔:[答案] 南朝主要是指刘裕创立宋(420)开始及以后的齐、梁、陈……而北朝主要是指北魏基本统一北方以后的时间(439),包... 到了陈就是和北周并立后来被吞并了…… 南北朝前面,南方称为东晋,北方称为五胡十六国……北方比较混乱,前秦的苻坚...

呼兰县18293661307: 晋朝和南北朝时期之间有什么国 -
单尝诺尔: 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 西晋仍被认为是大一统王朝,西晋灭亡后,东晋在江南建立,但只有南方半壁,北方则陷入五胡十六国的大纷乱时期.后来东晋被刘宋取代,之后是宋齐梁陈,我们所谓的南朝就是指宋齐梁陈;北方则最终被拓跋鲜卑的北魏统一,魏又分裂为东西魏,后为北齐北周(兰陵王就是北齐王族).我认为南北朝一般指宋齐梁陈和魏及魏的后继者对立的时期.

呼兰县18293661307: 各朝代的更迭顺序, -
单尝诺尔: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夏後殷商西东周,春秋战国秦皇收,西汉东汉魏蜀吴,西晋东晋兼五胡...

呼兰县18293661307: 朝代的先后顺序 -
单尝诺尔: 中国历史朝代 朝代 起讫年代 都城 今地 开国皇帝 夏朝 约前2070-1600年 安邑 山西夏县 禹 商朝 约前1600-1046年亳河南商丘 汤周西周 约前1046-771年 镐京 陕西西安 周武王姬发 东周 前770-...

呼兰县18293661307: 六朝和魏晋南北朝 -
单尝诺尔: 六朝特指定都在南京的那六朝,其实也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那几个朝代. 包括东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六个朝代. 东吴孙氏跟曹魏差不多同时存在吧,之后有个西晋,时间很短.然后就是东晋---与之相对的是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从这个时候开始,南北是不同的政权同时存在的,北方主要是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皇帝和朝代走马灯一样换. 因为正统是汉,所以前代的史家就……比较敏感不好说.简单来说是同一个时期.不过一个侧重点在南方,一个兼顾全国.

呼兰县18293661307: 西晋 东晋 南北朝 -
单尝诺尔: 西晋 东晋 南北朝:在史上一般和魏、两晋、南北朝合称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西晋)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这个时期从220年曹丕称帝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