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的资料

作者&投稿:旁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卢沟桥的资料~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他“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他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

卢沟桥(Lugou Bridge) 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卢沟桥全长267米,宽7.6米,最宽处可达9.5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缭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谜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
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编辑本段]历史
卢沟桥始建于公元1189年六月,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三月完工。两侧石雕护栏各有140条望柱,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形态各异,据记载原有627个,现存501个。石狮多为明清之物,也有少量的金元遗存。“卢沟晓月”从金章宗年间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卢沟桥公元1444年重修。清康熙年间永定河洪水,桥受损。1698年重修,康熙命在桥西头立碑,记述重修卢沟桥事。桥东头则立有乾隆题写的“卢沟晓月”碑。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葬于河北省易县清西陵,须通过卢沟桥。由于桥面窄,只得将桥边石栏拆除,添搭木桥,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37年7月7日在卢沟桥发生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成为中国展开全国对日八年抗战的起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桥面加铺柏油,并加宽了步道,同时对石狮碑亭作了修缮。1961年卢沟桥和附近的宛平县城被公布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1年为保护卢沟桥减少其运输量而建立的卢沟新桥完工,但卢沟桥仍然继续承担交通运输任务。 1986年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成立,目的在于恢复卢沟桥原貌,工程拆除了1949年后铺设的柏油和1967年加宽的步道,恢复了古桥的原貌,同时将机动车的通行移至紧邻的卢沟新桥与之后修建的京石高速公路。
[编辑本段]卢沟桥修缮小史
◆明代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历史上有两个卢沟桥,最初的建于金朝大定二十九年(1189),到清朝康熙年间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重建(1698),这才有了现在的卢沟桥。因此,通常所说的卢沟桥有八百余年历史,是把新旧两个桥的时间算在一起,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是康熙重建的卢沟桥,只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光绪皇帝归天的时候(1908年),他的棺椁运往河北的易县西陵。途经卢沟桥,由于桥面较窄,只好将桥两旁的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利通过,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1967年8月,中央“文革领导小组”命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市政府)解决卢沟桥交通不畅问题。在这加宽400余米步道、建立59道混凝土挑梁的修缮工程中,由于正值“文革”,原工区主任和老工程师都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参加劳动),由一名青年工人任施工队队长,施工队中有一名贫农出身的老石工,自己做主大胆地更换望柱91根、栏板9块。在91根望柱上共雕出石狮164只。比原有91根望柱上的狮子总数多出5只。使全桥望柱上的狮子总数达到491只。
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兴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1985年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新桥,旧卢沟桥从此成为文物,不再通车。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全面修缮了古桥。工程筹资355万元,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并清除沥青,中间空出印心,完全恢复了古桥原貌。
1988年9月3日是一个大晴天,一个霹雷将卢沟桥北侧东起第68根栏杆望柱击坏,望柱上的石狮也同时坏损。1997年又对部分被雷电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补救。
[编辑本段]御题汉白玉碑
从1908年至1949年,卢沟桥没有大的修缮工程,仅个别地方添配了栏杆和石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卢沟桥的桥面加铺了柏油,修了桥上的碑亭、石栏及柱狮。1967年,加宽了400余米的步道,建立了59道混凝土挑梁。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发起保护古桥,恢复古桥原貌的活动;统筹规划,动员各界,组织修缮。工程筹资355万元。工程中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加固了原石栏望柱;清除了沥青,恢复了桥面;同时修缮了宛平城,复原了城楼。并全面整修桥券桥墩。还对古桥全部望柱、栏板、地袱、桥面、华表、石碑等实施部分风化及防渗漏保护措施。桥面整修时,中间空出印心,完全保留古桥的原状。1997年6月,对部分被雷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修缮补救。为了保护好旧卢沟桥这座闻名中外的古桥,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兴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
桥的东头是宛平县城,这是一座建于明末拱卫京都的拱极城。1937年7月7日在这里爆发的“卢沟桥事变”,点燃了抗日战争的熊熊烈火,城墙上至今还留着累累弹痕。现在,宛平县城已成为一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纪念地。城内北侧建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城东侧辟为“抗日战争烈士陵园”。城楼上有七七事变纪念馆和中国古桥陈列馆。
卢沟桥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本段]卢沟桥事变的课文
卢沟桥烽火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接着又蚕食华北,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至1937年上半年,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本侵略者控制,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一个日本军官气势汹汹地说,他们有一个士兵失踪了,要到宛平城内去“搜查”。这显然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面对敌人的无理要求,守桥的中国士兵当即严词拒绝。
日军恼羞成怒,首先向中国军队开起火来。“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中国守军立即开枪还击。但由于众寡悬殊,守桥部队伤亡较大,只得暂时退守大桥东头的宛平县城。
第二天凌晨,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早有防备的中国守军同仇敌忾,奋起还击,打得日本鬼子人仰马翻。日寇吃了亏,便拉来大炮。随着震耳欲聋的炮声,宛平县城的东门和西门被炸开了。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呀呀”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到了桥头,大刀队员们齐声呐喊:“小鬼子,看刀!”日寇猝不及防,一个个人头滚落,尸横桥头。这时,我们的援军又从敌人背后杀来,两面夹击,打得日寇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激战一直持续到9点凌晨,侵占桥头的日军全部被歼,卢沟桥重又回到了中国军队的手中。
但是,日寇亡我之心不死,继续向平津一带调集兵力,不断对中国军队发起攻击。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号召全国军民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全国人民迅速行动起来。北平市民成群结队地前往部队慰劳,长辛店的铁路工人夜以继日地帮助军队修筑工事。各地民众、海外华侨也纷纷来电声援,并送来了大批慰问品。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编辑本段]附注
民间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之谓,各方说法不一,此处据卢沟桥文物部门数据。
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其作用为抗击流水的冲击。桥上的石刻十分精美,桥身的石雕护栏上共有望柱281根,柱高1.4米,柱头刻莲座,座下为荷叶墩,柱顶刻有众多的石狮。望柱上雕有大小不等、形态各异、数之不尽的石狮子。民间有句歇后语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明代《帝京景物略》也有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的记载。许多游人试图搞清数目,但数来数去,眼花乱,最后只有作罢。1962年有关部门专门派人搞了一次清点,逐个编号登记,清点出大小石狮子485个,至此,应该说是“迷团冰释”了。孰料,在1979年的复查中,又发现了17个,这样,大小石狮子的总数应为502个,今后是否还会发现,谁也不敢来划这个句号。著名建筑学家罗哲文先生《名闻中外的卢沟桥》一文曾对这些雕刻精美、神态活现的石狮子有过极为生动的描绘:“……有的昂首挺胸,仰望云天;有的双目凝神,注视桥面;有的侧身转首,两两相对,好像在交谈;有的在抚育狮儿,好像在轻轻呼唤;桥南边东部有一只石狮,高竖起一只耳朵,好似在倾听着桥下潺潺的流水和过往行人的说话……真是千姿百态,神情活现。”天下名桥各擅胜场,而卢沟桥却以高超的建桥技术和精美的石狮雕刻独标风韵,誉满中外,实属古今世界上一大奇观。
卢沟桥 文言文
卢沟桥
卢沟桥跨卢沟水,金明昌初建,我正统九年修之。桥二百米,石栏列柱头,师母乳顾抱负赘,态色相得,数之辄不尽。俗曰:鲁公输班神勒也。桥北而村,数百家。己巳岁虏焚掠略尽。村头墩堡,循河婉婉,望之如堞。
译文
卢沟桥跨越(或者跨在)卢沟桥水面上,在今明昌年(金章宗明昌五年(公元1194年))(初:开始)才开始修建,在正统九年(1444,时为英宗)修复,桥长200米(古代的尺的长度和现在的不一样,现在是一米三尺,古代的一尺一般是0.23米),在石栏上有柱头,师母乳顾抱负赘(说明了雕刻的技术高超,即有吃奶的有抱着玩耍的,有回头看的),这些石像神态和颜色都很(?),(狮子)很多数不尽,俗话说::(这是)鲁国公输班(即鲁班,姓公输)神妙的雕刻啊,桥北面是个村子,有几百家(人口),巳年(古代用天干地支纪年)元朝的兵马焚烧、抢夺几乎光了。村头上的碉堡工事,沿着河蜿蜒不绝,望去就像城墙上的矮墙(也叫女墙)。
卢沟桥的狮子

卢沟桥的石狮子姿态各不相同。狮子有雌雄之分,雌的戏小狮,雄的弄绣球。有的大狮子身上,雕刻了许多小狮,最小的只有几厘米长,有的只露半个头,一张嘴。因此,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桥东端还有顶着栏杆的石狮,左右各1只。桥两头有华表各1对,华表顶部石兽各1对(东边为一对狮子,西边为一对大象)。总计石狮496个,两畔还各有石碑一座:一座碑上记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98)重修卢沟桥的经过。另一座是乾隆所写金章宗所题"卢沟晓月"四字。碑高4.52米,宽1.27米,厚84厘米,卢沟桥为燕京八景之一。1937年"七七事变"就发生在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全长1120米。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司令部的命令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既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乘车路线
乘983、739、971(支)、971、759、661、662、301、339、624、310、809、748、715、937支、309支路公交车或旅游车至雕塑园站下车即到。
票价:
门票:20元/人(中小学生凭证半价)
蹬城门票:5元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广安门外,因横跨卢沟河(今永定河)而得名,为北京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造拱桥。卢沟桥又名“芦沟桥”“马可·波罗桥”。永定河金代时称“卢沟河”,桥因此得名。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五年(1189年),成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定名“广利”。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后重修。该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称它为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

  卢沟晓月是古时北京八景之一,其意境是由远山、近水、晓月、美桥之情趣,相互映衬,浑然一体而构成的。古桥本身是构成这一意境的主体。1987年古桥被评为北京十六景之一,名列第十四位。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于此。望柱上当年日军的弹痕依稀可见。1981年建立卢沟桥史料陈列馆。1987年在桥北另建一座新公路桥,叫京石公路桥。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卢沟桥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卢沟桥的狮子试用版课本说是498只,试用修订版改为501只,为什么增加了3只?卢沟桥文物保护所研究人员侯金涛先生的解释是:1988年的一个雷雨之夜,雷电劈掉了桥上的一只狮子,这只石狮上还有两只小狮子。所以以后的统计就没有了这3只。1998年,卢沟桥进行大规模的修复,这3只劈掉的石狮子也被修复,于是,狮子的数量就变成了501只。

  七七事变1937年之前,日本侵略者早就对我国虎视眈眈,想吞掉我国,他们早在东北等地做了大量准备工作,要借机发起侵华战争。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以听到宛平城里有枪声,致使一名日军士兵失踪为由,无端要求当时中国驻军撤离宛平,他们进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拒绝。正交涉间,日军向宛平射击,继而炮轰卢沟桥。中国军队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打响了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我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

  1937年,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无理的要求。日军竟开始攻击中国驻军,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当华北战事一天天扩大的时候,1937年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了进攻。宛平城的枪声掀开了全民抗日的序幕。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是它全面侵华的开始。全面侵华,在中国建立殖民统治,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推行的方针。

  日本早在明治维新时期,在确立近代天皇制的同时,迅速走上了扩张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并制定了以中国、朝鲜为主要侵略对象的所谓“大陆政策”。本世纪初叶,日本于日俄战争后取代俄国,在中国东北扩大殖民势力,屯驻关东军,设立殖民机构“南满铁路公司”,把东北作为对中国殖民扩张的基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利用西方列强无暇东顾,极力扩大对华侵略,出兵山东,胁迫袁世凯接受日本妄图鲸吞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把侵略魔掌伸向中国内地。一次大战后,日本企图通过加紧掠夺中国、朝鲜和其他亚洲国家,摆脱政治、经济危机,在1927年的“东方会议”上对侵略中国问题进行了精心策划。1931年9月18日,日本对我国东北发动突然袭击,3个多月就占领东北全境。翌年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事变 ),并攻占大片华北土地,威逼平津,又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在华北搞所谓“自治运动”,妄图长期占领这些地区。1936年日本制定的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出笼后, 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战争部署。此后,日本增兵中国东北,抽调精锐部队关东军进驻平津一带,频繁举行军事演习进行挑衅,伺机挑起战争。 1937年7月3日,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随即于7月7日发动了“芦沟桥事变”(即“七七事变”)。7月9日,中日双方交战部队曾达成口头停火协议。但同时,日本乘机从中国东北和朝鲜抽调2万多军队和百余架飞机投入华北地区。7月17日,日本陆军参谋本部制定了《在华北行使兵力时对华战争指导纲要》,日本政府决定动员40万兵力,妄图用武力灭亡中国。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共中央通电全国,号召中国军民团结起来,共同抵抗日本侵略者。全国各族各界人民热烈响应,抗日救亡运动空前高涨。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被迫于7月17日在庐山发表谈话,宣布对日作战。

  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流血牺牲、艰苦抗战,终于在1945年8月15日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赢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北京卢沟桥
北京卢沟桥有新旧两座桥。
旧卢沟桥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十一个涵孔。桥身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有卧伏的大小石狮共501个(卢沟桥文物保护部门提供数据),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
旧卢沟桥的修缮——
明代自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共修桥6次。6次均无大工程。
清代自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至光绪年间,共修桥7次,其中5次工程不大,只有两次工程稍大一些。
公元1908年,清光绪帝死后,殡葬于河北省易县西陵,须通过此桥。由于桥面窄,只好将桥两旁石栏临时拆除,在两侧添搭木桥,以便顺利通过棺椁。事后,又将石栏照原样恢复。
从1908年至1949年,卢沟桥没有大的修缮工程,仅个别地方添配了栏杆和石狮。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将卢沟桥的桥面加铺了柏油,修了桥上的碑亭、石栏及柱狮。
1967年,加宽了400余米的步道,建立了59道混凝土挑梁。
1986年,北京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卢沟桥历史文物修复委员会”,发起保护古桥,恢复古桥原貌的活动;统筹规划,动员各界,组织修缮。工程筹资355万元。工程中拆除了1967年加宽的步道和混凝土挑梁,加固了原石栏望柱;清除了沥青,恢复了桥面;同时修缮了宛平城,复原了城楼。并全面整修桥券桥墩。还对古桥全部望柱、栏板、地袱、桥面、华表、石碑等实施部分风化及防渗漏保护措施。桥面整修时,中间空出印心,完全保留古桥的原状。1997年6月,对部分被雷击坏的石狮和望柱进行了修缮补救。
为了保护好旧卢沟桥这座闻名中外的古桥,1971年,北京市在距卢沟古桥约一公里远处又兴建了“卢沟新桥”。这是一座17孔跨河公路桥,全长54.99米,宽15.5米。卢沟桥与宛平城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15公里,因横跨卢沟河——即今天的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这里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亦称“七七事变”),中国抗日军队在卢沟桥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卢沟桥始建于1189年,1444年曾重修。由于该桥毁于洪水而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下分11个涵孔,桥身左右两侧石雕护栏各有望柱140根,柱头上均雕卧伏的大小石狮约500个左右,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桥东的碑亭内立有清乾隆题“卢沟晓月”汉白玉碑,为“燕京八景”之一。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中记述此桥并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卢沟桥东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建。1937年7月7日夜,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轰击,并企图强夺卢沟桥。这就是“卢沟桥事变”或“七七事变”。中国守军二十九军官兵,在日军蛮横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同时,抗日战争也使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至今,卢沟桥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墙上,当年日军的弹痕犹斑斑可见。卢沟古桥只准许行人步行通过,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目前,卢沟桥、宛平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已经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纪念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图与数据及特点
赵州桥景观该桥是一座空腹式的圆弧形石拱桥,是中国现存最早、保存最好的巨大石拱桥。赵州桥是入选世界纪录协会世界最早的敞肩石拱桥,创造了世界之最。河北民间将赵州桥与沧州铁狮子、定州开元寺塔、正定隆兴寺菩萨像并称为"华北四宝"。桥长50.82米,跨径37.02米,桥高7.23米,两端宽9.6米,桥的...

卢沟桥到底有多少狮子?
长期以来有"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说法。据统计,望柱上有大石狮281个,小石狮211个,桥上石狮共492只。

卢沟桥的由来
卢沟桥(Lugou Bridge) 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永定河旧称卢沟河,桥亦以卢沟命名。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卢沟桥全长...

有关七七卢沟桥事变的资料?
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本次时间是1937年7月7日发生在中国北平的卢沟桥(亦称芦沟桥)的中日军事冲突,日本就此全面开始工大中国。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它鲸吞中国的野心而蓄意制造出来的阴谋,是它全面侵华的开端。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的地方,丰台区永定河上。由于横跨...

卢沟桥是谁修建的
卢沟桥是金世宗主张修建的。金大定二十八年(1188年)五月,金世宗决定修建卢沟桥。不过当时尚未动工,金世宗就在第二年年初病逝了。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六月,卢沟桥始建。金明昌三年三月十一日(1192年4月24日),卢沟桥建成。金章宗定名“广利”,因跨芦沟河(即永定河),改名为芦沟桥。

有关桥的资料
芦沟桥上石狮子——数不清 麻秆搭桥——把人跌闪得好苦 麻秆搭桥——难过 麻秆搭桥——难过;担当不起 麻秆搭桥——相当不起 木炭搭桥——难过 骑马过独木桥——回头难 骑马上独木桥——回不得头 牵牛过独木桥——难过 牵牛走纸桥——过不去 牵瘸驴上窟窿桥——锥戳不动 桥顶上盖楼——...

卢沟桥在哪里?
卢沟桥,又名芦沟桥、永定桥、马可波罗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永定河上,距离北京市中心约15公里,因跨越卢沟河(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也是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这座古老的桥又增添了新的意义。卢沟桥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多涵孔圆弧拱桥,弧拱跨度...

沪沟桥事变简介资料
沪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沪沟桥事变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沪沟桥事变简介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 射击 ,又炮...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还知道我国的历史遗产有?
我国的历史遗产有很多,印象较深的是卢沟桥。卢沟桥亦称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是北京市现存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桥两侧雁翅桥面呈喇叭口状。1937年7月7日日本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赵州桥和卢沟桥各有什么特点?
赵州桥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与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赵州桥是重点文物,通车易造成损坏,所以不允许车辆通行。旧卢沟桥亦作芦沟桥,与河北的赵州桥,福建的洛阳桥和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名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

喜德县13865884230: 卢沟桥(石造联拱桥) - 搜狗百科
甘桦瑞宁: 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迄今已经有八百余年的历史. 该桥所跨越的卢沟渡口是当时进出都城的唯一门户,原有的浮桥和木桥等临时性交通设施已经不能适应都城所在地的交通状况,为此,建了一座耐用的大石桥,即卢沟桥,...

喜德县13865884230: 怎么介绍卢沟桥介绍它的特点 -
甘桦瑞宁:[答案] 卢沟桥:石拱相联,结构精巧,坚固耐用,形式优美,艺术价值高,历史价值突出. 十一个拱联成整体,坚固 桥面用石板铺砌成,平坦 石栏上雕刻有狮子,美观

喜德县13865884230: 卢沟桥简介 20字左右 -
甘桦瑞宁: 卢沟桥(Lugou Bridge)亦作芦沟桥,在北京市西南约15千米处丰台区永定河上.因横跨卢沟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卢沟桥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有桥墩十座,共11个桥孔,整个桥身都是石体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为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自己压缩一下.

喜德县13865884230: 卢沟桥的外形特点和结构 -
甘桦瑞宁: 卢沟桥全长267米,宽7.6米,有桥墩10座,共11孔,整个桥体都是石结构,关键部位均有银锭铁榫连接,是华北最长的古代石桥. 特别是桥墩造法颇有特色,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像一个尖尖的船头,可以抗击流水的冲击....

喜德县13865884230: 简介赵州桥和卢沟桥 -
甘桦瑞宁:[答案] 赵州桥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15685.htm 赵州桥坐落在河北省南部,流经赵县.建于隋代(公元581-618年)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和建造,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保存最完善的古...

喜德县13865884230: 北京卢沟桥在历史上有哪些记录?
甘桦瑞宁: 位于广安门外丰台区,因跨越卢沟河 (今永定河)而得名.卢沟桥与河北赵州 桥、泉州洛阳桥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名桥.此 桥始建于金代,初名广利桥,迄今已有800 余年历史.卢沟桥的东端建有碑亭,石碑为 乾隆皇帝所书.正面为“卢沟晓月”,背面 为卢沟桥诗.卢沟晓月在金代时便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这里曾爆发了震惊中外 的卢沟桥事变.桥的东侧便是宛平城.宛平城建于明末,原是保卫京都的拱极卫城. 宛平城墙上至今可见中日军队在此交战的累累弹痕.

喜德县13865884230: 卢沟桥是怎么建成的?
甘桦瑞宁: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郊的永定河上,联拱石桥.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公元1189年),成于明昌三年(公元1192年),元、明两代曾经修缮,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

喜德县13865884230: 卢沟桥经历了怎样的历史?
甘桦瑞宁: 这座桥因与“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等 字眼紧紧联系在一起而为中国人民所牢记,因此,它所承载的历史仿佛也比其他古桥沉重的多.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上点燃了抗日战 争的熊熊烈火,从此中国军民便开始了长达八 年的英勇战斗,这座建于宋代的古老桥梁,便 成为了中华民族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象征

喜德县13865884230: 卢沟桥建于哪个朝代 卢沟桥建造于哪个朝代 -
甘桦瑞宁: 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明正统九年(1444年)重修.清康熙时毁于洪水,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建,如今永定河上已经没有水了,但因2008年奥运会又重新贮满了水. 卢沟桥是在金世宗统治的大定二十八年(公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