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投稿:柘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文章节选二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感悟。
在史铁生笔下的地坛——荒凉但并不衰败,看第5段小虫的描写,小虫虽小,而且身处荒芜之地,但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而活着,在眼前霎时出现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小虫们顽强的生命力。史铁生观察之仔细令人难以想象,纸上的昆虫,在他的笔下都赋予了生命,我想这也是作者对生命思考的一种体现吧。
在第一部分中,地坛似乎和作者很有缘分,不仅生活在地坛附近而且它是作者病后理想的倾诉对象。“它像是等我而来”,作者说,发出了命运不由己的感慨,结合上下文,地坛已经成为作者的精神家园和灵魂依托。
作者在地坛中,想着生、死,最后终于得出解答:“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日子,”“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是的生命不过就是如此变更交替,生是希望的复燃;智者只会把人生之死当作最大的冒险。我们应该怎样的活下去?为什么要抱怨上帝的不公平?谁能帮助我们改变命运呢?我们只能靠自己。当一个人能够豁达的面对死亡的时候,能够以平静的心态看待和谈论死亡的时候,他当然就获得了坚强活下去的自信。
文章第二部分是对已故母亲的缅怀,第二部分的文字描写细腻,字里行间却都透露着淡淡的忧伤,自责。
在第二部分的第三段,作者描写道:“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了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场面!母亲在想什么?安慰?祷告?担忧?……?母亲为儿子想了这么多,可惜儿子却浑然不觉。由此不觉联想到以前语文老师问我们,当我们的母亲为我们端来一杯牛奶或一盘水果时,谁会想到这就是伟大的母爱,谁会深情地道一声谢谢呢?很遗憾,没有人做到,我也惭愧万分,因此在往后都倍加注意了。
第二部分4、5段写以小说发表回报母亲,有哪一位母亲不为自己子女的成功而骄傲?这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而当一个本能为你自豪的最亲亲人不在了,心里是何等的失落?史铁生这时才真正理解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
在整个第二部分中,都贯穿强烈的痛悔和自责,这个由于男孩子的羞涩与倔强,在深深自责的同时告戒年轻人。
“多少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圆中不单是处处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这句话与前文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在母亲生命中的重要性,这就是对“母爱”最好的诠释。


可敬之人,可读之书——史铁生
“铁生”这个名字,不知是料他命途不顺取“铁生”来挽救,还是“铁生”便意味着命运不济?的确让人唏嘘。      后来,读了他的《我与地坛》,粗略的知道了他的遭遇,心想“铁生”好硬的名字,就像这个名字一样,他的一生是那样英勇地与命运抗争。他曾自述庆幸父母在“铁”...

悼念史铁生的几则对联
一生痛苦长存《病隙碎笔》;数载思考感悟《我与地坛》。六十度春秋半生以病为业截肢瘫痪尿毒症轮番来袭忍受多少痛苦;卅余载文坛一直笔耕不辍老屋地坛清平湾交相生辉留下无限沉思。身虽残,笔犹健;文长久,人万年。生时坐着 以笔奉献艺术;死后站着 用爱感化人间。挫折之火熔不化的铁;荣誉之声阻...

关于史铁生的故事
3、追求与活着 在瘫痪的艰难岁月里,史铁生暴躁易怒。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便不得不耗在园子里。他有时待一会,有时直至月光满地。史铁生说:这么多年我在这园子里,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萦绕史铁...

作家史铁生的生平事迹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后因急性肾损伤回家疗养。1979年后相继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小说与散文发表。1998年患尿毒症,终至透析。病情稳定后,有随笔集《病隙...

写心灵深处的名家名篇
《我与地坛》史铁生 六设若有一位园神,他一定早已注意到了,这么多年我在这园里坐着,有时候是轻松快乐的,有时候是沉郁苦闷的,有时候优哉游哉,有时候栖惶落寞,有时候平静而且自信,有时候又软弱,又迷茫。其实总共只有三个问题交替着来骚扰我,来陪伴我。第一个是要不要去死?第二个是为什么活?第三个,我干嘛...

坚强的名言、事例、道理论证段!!帮帮我啦~
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2张海迪:1955年出生在山东半岛文登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5岁时因患脊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了知觉,生活不能自理。但是身残志坚的张海迪没有放弃生命更没有放弃生活,他一面以坚强的毅力与决心同病魔作斗争,一面用勤奋的学习和工作延续生命。3霍金:其生平是非常富有...

史铁生有什么感人故事或事迹
·他的著名散文《我与地坛》鼓励了无数的人,深圳中学生杨林在文章的鼓励下,走出了车祸带来的阴影,以《生命的硬度》夺得了一个全国作文大奖。 ▲史铁生对命运独特的看法 人家让他拜佛,他不拜。因为,佛不能使他瘫痪的双腿站立起来,因为,如果佛要人“拜”才肯保佑人,那他就不称其为佛。他认为佛之本义乃“觉悟...

如何读一本好书 作文1500字
…站在书本的背上,我眺望到了生活的全部。读书,就是读人生。《我与地坛》里作者因突发残疾而引发的对自己,对人生的苦苦追求与探索,深深回荡在我的心中。“既然来到这世上,生与死就不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民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

推荐国内优秀文学小说。
5 朱自清《朱自清散文》 《荷塘月色》和《梅雨瀑》都是上学学过的,匆匆自不必说,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的也不错,不过最好在无人的晚上细细品味,才能感受那种文笔的芬芳。6史铁生《我与地坛》 史铁生的文笔也属于很硬朗的一路,毕竟身体残疾,但是其中对于生命的思考很令人启迪。7.王小波《黄金时代...

奥斯特洛夫斯基、史铁生、海伦凯勒的作品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主要代表作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所诞生的》等,名言是“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命对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应碌碌无为而羞愧。"史铁生的主要代表作是《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病隙碎...

黄冈市13839043665: 我与地坛的作者是史铁生本文愈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妫贺盖雷: 文章主要表达的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黄冈市13839043665: 简述散文《我与地坛》所表现的生命意义 -
妫贺盖雷:[答案]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通篇贯注着一种对人类终极关怀的精神.文章虽长,但不令人乏味和烦躁,厚重但不失清爽和舒畅,他既没有追逐功名利禄的贪心,又没有那矫揉造作的虚伪.他那种对人生根本困境的洞察和直言不讳的揭示,以及作者为此所受...

黄冈市13839043665: 分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思想意蕴 -
妫贺盖雷: 思想底蕴? 解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不要从书或者文章上着手. 作者!读者! “人”才是最重要的. 之于作者:为什么写,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写的,是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写的,抱着一种怎样的人生态度,绝望的还是乐观的,等等. 之于读者:读书时的心情,我是说当时当地当天的情绪,不是说那本书或文章带来的心情;于自身联想到了什么,共鸣在哪里,和自己生活的重叠在哪里,这些都是出发点.不同的人,读起来有不同的感受. 没有什么“思想底蕴”需要人去分析. 很简单,写的人因为心情,因为生活,所以写;读的人,因为心情,因为需要,所以读. 一个营造一种氛围,一个进入这个氛围.呼吸,呼吸…… 不要让应试教育害惨了……

黄冈市13839043665: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了怎么的思考? -
妫贺盖雷: 对母亲的思念

黄冈市13839043665: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内容讲了什么? -
妫贺盖雷: 史铁生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黄冈市13839043665: 论述史铁生《我与地坛》的思想意蕴和生命意识.急! -
妫贺盖雷: 《我与地坛》所讲述的是有关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这问题的提出首先是由于他自身经历中的残酷事件,即“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这种并非普遍性的事件落到了个体的头上,使他的命运顿时与他人...

黄冈市13839043665: 《我与地坛》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妫贺盖雷: 对生命的热爱 对母亲的怀念 对未来的向往 对生活的反思

黄冈市13839043665: 我的地坛的赏析 -
妫贺盖雷:[答案] 痛苦让它如此美丽———《我与地坛》(节选)的赏析 在生命最灿烂的季节,他双腿残废;当辉煌的成功就要走近他的时刻,他至爱的母亲却永远地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作家史铁生的人生何其痛苦!然而人生的苦难经史铁生咀嚼,竟焕发出神奇、瑰...

黄冈市13839043665: 高一语文必修二《我与地坛》启示 -
妫贺盖雷: 《我与地坛》给人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凄凉和沧桑.它在无形之中,浓缩了人世种种无常,有一种缩命的味道.史铁生身处荒芜的古园,即地坛.思索的是人世和人生.然而,有许多思索似乎是多余的,因为“一个人出生了,从他开始泣哭的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