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的故事梗概?

作者&投稿:伊羽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晏子春秋〉的全文~

《晏子春秋》原文及译注

1.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乐之,国必,此非御下之道也。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晏子春秋·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

【译文】

翟王的儿子翟羡靠能用十六匹马驾车当了景公的臣子。景公看他驾车,很不喜欢。景公的宠妾婴子想要观看,景公说:“等晏子有病卧床不起的时候,站在园子里的高台上来观看。”婴子看了以后很喜欢,于是就替翟羡请求说:“给他优厚的俸禄。”景公答应了。晏子病愈后谒见景公,景公说:“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我很喜欢,让他驾给你看看吗?”晏子说:“驾驭车马的事,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景公说:“我对他驾车感到很高兴,想要给他万钟俸禄,大概够了吧?”晏子回答说:“过去卫国人姓东野的驾车,您很喜欢,可是婴子不喜欢,您也说不喜欢,于是就不再看他驾车。现在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您不喜欢,可是婴子喜欢,您于是也就喜欢了。婴子替他请求俸禄,您就答应了。那么,这就是被妇人制约了。况且不乐于治理人民,却喜欢调理马匹;不给贤德的人优厚的俸禄,却给赶车的人优厚的俸禄。从前我们的先君齐桓公的领土比现在狭小,他整顿法纪,推广政教,因而称霸诸侯。现在您不能让一个诸侯亲附,年成不好,道路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您不以此为忧,不以此为耻,却只顾贪图享乐;不继承先君的功业,却只讲求驾驭车马的技巧。那么,您不关心百姓疾苦、忘掉国家盛衰也太过分了。况且《诗经》上说:‘三匹马驾车四匹马驾车,是诸侯到来了。’用八匹马驾车,本来就不符合制度了。现在又用十六匹马驾车,这样不符合制度不是更严重了吗?况且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国内一定有很多人这样做。驾这么多马去打猎就很不方便,到远方去就更不可以,可是使用的马匹却多了几倍。这不是驾驭臣下的办法。过分追求享乐,不妥善处理百姓的事务,这是圣贤的君主所禁止的。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诸侯一定有人效法我们,您没有淳厚的道德、美好的政治施加于诸侯,却用邪僻的行为来影响他们,这不是爱民如子、使名声显赫、使远人归附、使邻国亲近的办法。况且贤良的人被废弃,孤儿寡妇不得救济,却听信宠妾的话增加赶车人的俸禄,从而加深人民的怨恨,这是与人民为敌的行为。《诗经》上说:‘聪明的男子可以使国家稳固,聪明的女子却能使国家颠覆。’现在您不考虑如何让国家稳固,却只干些使国家颠覆的事。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景公说:“您说的好。”景公于是不再观看驾车,罢免黜退了翟王的儿子翟羡,而且疏远了婴子。

2.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

【译文】

景公修建长大的房舍,将要把它修建得非常漂亮。一天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景公和墨子一起入席饮酒,享受厅堂之乐。喝酒喝得正畅快时,晏子起身唱歌,唱道:“禾穗啊不能收割,秋风一到啊全被刮落。全被风雨糟蹋了,君主害得我们妻离子散没法活。”唱完了歌,转过头流下了眼泪,伸开双臂跳起了舞。景公走到晏子跟前制止住他,说:“今天先生您赐教,用歌来告诫我,这是我的罪过。”于是撤掉了酒,停止了徭役,不再修建长大的房舍。

3.景公为西曲潢,其深灭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霸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翟人与龙蛇比,今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宫室之美,矜衣服之丽,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亦室一容矣,万乘之君,而壹心于邪,君之魂魄亡矣,以谁与图霸哉?”公下堂就晏子曰:“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以窃袭此服,与据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请改室易服而敬听命,其可乎?”晏子曰:“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晏子春秋·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

【译文】

景公在都城西修建了一个弯曲的水池,水池的深度能没过车轴头,水池上面修建上一座两丈多高的宫室,横着的木料上都雕刻着龙蛇,竖着的木料上都雕刻着鸟兽。景公穿上绣着黑白相间花纹的上衣,白底的绣着各种花纹的下衣,一身衣裳五颜六色都齐备了。衣带上镶着玉石,帽子上系着丝带,头发披散开,脑袋乱蓬蓬的,面向南站立着,神态矜持。晏子去见景公,景公说:“从前管仲称霸诸侯时情形怎么样?”晏子低下头不回答,景公又问道:“从前管仲称霸诸侯时情形怎么样?”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只有狄人生活在水乡才与龙蛇为伍,现在您横着的木料上雕刻着龙蛇,竖着的木料上雕刻着鸟兽,也只不过是建成一座宫室罢了,哪有资格称霸诸侯呢?况且您夸耀宫室的漂亮,炫耀衣服的华丽,一身衣裳五颜六色都齐备了。衣带上镶着玉石,乱蓬蓬的脑袋上披散着头发,也只不过是把自己装在宫室里罢了。作为一个拥有万辆兵车大国的君主,却把心思用在这类邪僻的事情上,您的魂魄都丢失了,还跟谁一起谋划称霸诸侯呢?”景公下堂走到晏子跟前说:“梁丘据、裔款把宫室建成的事告诉了我,因此我私下里穿上这身衣服,跟梁丘据一块取乐罢了,又让先生您碰上了。请允许我改变宫室,改换衣服,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这大概可以了吧?”晏子说:“这两个人作邪僻的东西迷惑您,您哪里还能知道当君主的道理呢?况且砍伐树木如果不从树根砍断,那么不久树芽就又生长出来了。您何不让这两个人离开,这样就不会让您的眼睛耳朵受蛊惑了。”

4.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以,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流,夫#,渊泽容之,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孰贤?”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公曰:“王室之正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对曰:“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武,士与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焉,是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饥渴寒暑,畏祸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身,不足以及子孙矣。”(《晏子春秋·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

【译文】

晏子出使晋国,晋平公在雕梁画栋的宫室已经吃完了,接着举行宴会①。平公问他说:“从前您的先君桓公得到众人拥护,情况是怎样的?”晏子回答说:“您赞赏我们国君,由此推及使臣,我在您身旁侍奉您,害怕不知该怎样回答。”平公说:“我多次听说过大夫您的名字,今天才得以见到您,我希望一定听您说说。”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就像美好的池沼一样,无所不容,众人归附他,就像鱼有水做依靠,尽情地享受游水的快乐。如果池沼决了堤,水流尽了,里面的鱼就会随水流走。一去不返的只有雨啊,降下来就不会再上天。桓公已成过世之人,不会复生了。”平公又问道:“请问庄公跟现在的君主②哪一个好?”晏子说:“两位君主的所作所为不同,我不敢说哪一个好。”平公说:“周王室的行为不端正,诸侯专权,我因此想听听大夫您的话。”晏子回答说:“我们的先君庄公不安心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喜欢节制饮食,不爱好音乐,喜好用兵,崇尚武力,与士兵同甘共苦。庄公强力过人,但有一样过错③不能改正,因此不能免于被杀。现在的君主把宫室修得很高大,把台榭建得很漂亮,用以躲避饥饿寒暑。害怕灾祸,崇敬鬼神,君主的善行足以终身保住君位,不足以传给子孙后代。”

【注释】

①古代礼仪,君主飨宾,亲自敬酒献食物;吃完之后再举行宴会,宾客请行君臣之礼,然后才开始会谈。

②指景公而言。

③指好女色。

5.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晏子春秋·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

【译文】

鲁昭公失掉鲁国逃亡到齐国,景公问他说:“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却这么早就失掉了国家呢?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呢?”昭公回答说:“我年轻时,有很多热爱我的人,我自己却不能亲近他们;有很多劝谏我的人,我却没能采纳他们的意见。因此朝内朝外都没有辅佐我的人。辅佐我的没有一个人,阿谀奉承我的人却很多。这就好像秋天的蓬草,根很孤单,可枝叶却很繁茂,秋风一到,根就要拔下来了。”景公认为他的话很好,就把这话告诉了晏子,说:“假如让这个人返回他的国家,他难道不会成为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的国君吗?”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愚蠢的人总好悔恨,不贤德的人总认为自己贤德,被水淹着的人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的人不打听道路。淹着以后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以后再打听道路,这就好像面临外敌入侵的灾祸才急急忙忙去铸造兵器,吃饭噎着以后才急急忙忙去挖井,即使很快,也来不及了。”

6.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晏子春秋·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译文】

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那儿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兰草的根,三年才长成,如果把它浸泡在苦酒里,那么君子就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佩带它;如果把它浸泡在麋鹿肉制作的肉酱里,它的价值就抵得上一匹马了。并不是兰草的根变好了,是拿来浸泡的东西使它这样的。希望您一定寻找熏陶自己的好东西。我听说过,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邻居,出游一定结交贤士。选择住处是为了寻求贤士,寻求贤士是为了躲避祸患。我听说经常在浊水里浸泡就会变质,风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情,这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

【注释】

①井里:乡里名。

48.高纠事晏子而见逐,高纠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说何也?”晏子曰:“婴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纠曰:“可得闻乎?”晏子曰:“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此三者,婴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婴非特食馈之长也,是以辞。”(《晏子春秋·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

【译文】

高纠侍奉晏子却被辞退了,高纠说:“我侍奉了先生您三年,没有得到禄位,最终却被辞退了,这该怎么解释呢?”晏子说:“我家的规矩有三条,可您却一条都没有。”高纠说:“您家的三条规矩能让我听听吗?”晏子说:“我家的三条规矩是,居家时从容不迫却言不及义,就疏远他;出门不赞扬别人的美德,进门不切磋品行,就不亲近他;通晓国家政事却不评论,对智能之士傲视轻慢,就不会见他。这三条,就是我家的规矩,现在您这些条一条都没有。所以,我不能仅仅做一个供给食物的人,因此才辞退了您。”

7.田桓子见晏子独立于墙阴,曰:“子何为独立而不忧?何不求四乡之学士可者而与坐?”晏子曰:“共立似君子,出言而非也。婴恶得学士之可者而与之坐?且君子之难得也,若美山然,名山既多矣,松柏既茂矣,望之相相然,尽目力不知厌。而世有所美焉,固欲登彼相相之上,仡仡然不知厌。小人者与此异,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维有楚棘而已;远望无见也,俛就则伤婴,恶能无独立焉?且人何忧,静处远虑,见岁若月,学问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安用从酒!”田桓子曰:“何谓从酒?”晏子曰:“无客而饮,谓之从酒。今若子者,昼夜守尊,谓之从酒也。”(《晏子春秋·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

【译文】

田桓子看见晏子独自站在墙阴处,说:“您为什么独自站着却不忧虑?为什么不寻找四方学士中那些可以的人跟他们一块共事呢?”晏子说:“一块站着像是君子,等说出话来却不是了,我从哪儿得到学士中那些可以的人跟他们一块共事呢?再说君子难于得到,就像美丽的山一样,名山很多,松柏很茂盛,远望很高大,用尽眼力看都不感到满足,因而世人都加以赞美,所以都希望登到那高峻的山上,勇敢地向上攀登而不感到疲倦。小人却与此相反,就像小土山一样,没有登上去的时候,认为它还好,登的时候却没有路,只有荆棘罢了。远望望不见什么,俯下身去登就会伤害身体。我怎么能不独自站着呢?再说人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安安静静地呆着,可以想得很长远,看一年就像一个月一样,很快就过去了,勤学好问,从不满足,连很快就要年老都忘记了,哪里用得着纵情喝酒?”田桓子说:“什么叫纵情喝酒?”晏子说:“没有客人自己也喝酒,叫做纵情喝酒。现在像您这样子,白天黑夜守着酒杯,就叫做纵情喝酒。”

8.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天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雈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

【译文】

景公长了疥疮,患了疟疾,病了一年也不好。诸侯派遣的宾客来探问景公疾病的大多在齐国。梁丘据、裔款对景公说:“我们供奉鬼神,祭品比先君丰盛多了。现在您的病很厉害,成为诸侯的忧虑,这是祝官吏官的罪过。诸侯不了解实情,大概会认为我们对鬼神不恭敬。您何不杀掉祝官固和吏官嚣来酬谢探问疾病的宾客?”景公很高兴,把这事告诉了晏子。晏子回答说:“从前在宋国盟会的时候,屈建向赵武询问范会的功德①,赵武说:‘先生他家族的事管理得很好,他在晋国说话,尽心尽意而没有私心。他的祝官吏官祭祀的时候,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而不感到问心有愧。他的家族中没有猜忌的事情,因而祝官吏官用不着向鬼神求福。’屈建把这些话告诉了楚康王,康王说:‘神和人都没有怨恨,他荣耀地辅佐五位君主使他们成为诸侯的盟主实在是应该的了。’”景公说:“梁丘据和裔款认为我能够供奉鬼神,可是鬼神不保佑我,所以我想杀掉祝官吏官,您说出这些话,是什么缘故?”晏子回答说:“如果是有道德的君主,宫内宫外的事都不荒废,上下的人都没有怨恨,一举一动都没有违背礼仪的事,祝官吏官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而不感到问心有愧。因此,鬼神享用祭品,国家得到鬼神降下的幸福,祝官、吏官也一块得到幸福。他们之所以家族兴旺有福、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是诚信的君主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忠诚信实。如果恰好遇上邪僻放纵的君主,宫内宫外偏颇邪曲,上下的人怨恨嫉妒,一举一动邪僻违理,放纵欲望满足私心,把台榭修得很高,把池塘挖得很深,敲击钟鼓等乐器,让女子舞蹈取乐,耗尽百姓的力量,掠夺百姓的积蓄,以此铸成自己违理的过错,对后人不加体恤。暴虐放纵,肆意做不符合法度之事。无所顾忌,不考虑百姓的怨恨,不害怕鬼神的惩罚。鬼神忿怒,百姓怨恨,自己毫无悔改之心。祝官吏官如果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这就是讲君主的罪过;如果向鬼神掩盖君主的过错,奢谈君主的美德,这就是欺骗作假。祝官吏官进退两难,无话可讲,只好说些空洞的话以讨得鬼神的欢心。因此,鬼神不享用祭品,国家因而遭受祸害,祝官吏官也一块遭受祸害。他们之所以昏惑孤寂、患病夭折,是因为他们是残暴的君主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欺诈轻慢。”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没法儿办了。山上的树木,派衡鹿②看守着;沼泽里的芦荻蒲草,派舟鲛看护着;浅水里的粗细柴草,派虞侯看守着;海里的鱼盐蚌蛤,派祈望看守着。边远城邑的人民,都让来服国家的徭役;靠近都城的关卡,横征暴敛人民的私财;世袭的大夫,强取豪夺人民的钱财;施政没有准则,征敛没有限度;宫室天天更换,荒淫享乐永无休止;宫内的宠妾到市场上放肆地掠夺,宫外的宠臣在边远的城邑假传命令;贪求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不能供给,跟着就加以治罪。人民都很痛苦疲惫,丈夫妻子都向鬼神诅咒君主。如果祈祷能给人带来好处,那么诅咒也会给人带来损害。聊地、摄地以东,姑水、尤水以西,整个齐国境内人民多极了!即使祝官吏官善于祈祷,怎么能胜过亿万人的诅咒呢?您如果想杀掉祝官吏官,先要修养品德然后才可以。”景公很高兴,让有关官吏放宽政令,毁掉关卡,解除禁令,减轻赋税,废除债务。这样做了以后,景公的病就痊愈了。

【注释】

①屈建:楚国的令尹。赵武:晋国人,为晋悼公相。范会:即士会,晋大夫。

②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

9.景公坐于路寝,曰:“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晏子对曰:“其田氏乎,田无宇为矣。”公曰:“然则柰何?”晏子对曰:“为善者,君上之所劝也,岂可禁哉!夫田氏国门击柝之家,父以托其子,兄以托其弟,于今三世矣。山木如市,不加于山;鱼盐蚌蜃,不加于海;民财为之归。今岁凶饥,蒿种芼敛不半,道路有死人。齐旧四量而豆,豆四而区,区四而釜,釜十而钟。田氏四量,各加一焉。以家量贷,以公量收,则所以籴百姓之死命者泽矣。今公家骄汰,而田氏慈惠,国泽是将焉归?田氏虽无德而施于民。公厚敛而田氏厚施焉。诗曰:‘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田氏之施,民歌舞之也,国之归焉,不亦宜乎!”(《晏子春秋·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

【译文】

景公在正寝里坐着,说:“这屋子真漂亮呀!以后谁将占有这屋子呢?”晏子回答说:“大概是田氏吧!田无宇在为民兴利除弊了。”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做好事的人,是君主所鼓励的,怎么可以禁止呢?田氏原是在国都城门敲梆子打更的人家,父亲把这差使传给儿子,哥哥把这差使传给弟弟,到现在已经三代了。他家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上卖,价钱不比山上贵;鱼盐蚌蛤运到市上卖,价钱不比海边贵。百姓的钱财因此都聚积到他家。现在年成不好,收的蒿芼等充饥的野菜不到往年的一半,道路上有饿死的人。齐国原有四种量器,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田氏的四种量器,进位各自都比公家的增加一。他用自家的量器借出,用公家的量器收回,那么这就是拿出粮食给百姓,百姓中将要饿死的人得到恩泽了。现在公室骄横,可是田氏却很慈惠,国家除了田氏还能归谁所有呢?田氏虽然没有大德,然而能施舍给百姓财物。您赋敛繁重,然而田氏却施舍很多。《诗》中说:‘虽然对你没有施恩德,也应该边歌边舞表示快乐。’田氏施恩德给百姓,百姓为此高兴得又唱歌又跳舞。国家将归田氏所有,不是应该的吗?”

10.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晏子曰:“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故男不乐以妨事,女不乐以妨功。男女乐者,周觞五献,过之者诛。君身服之,故外无怨治,内无乱行。今一日饮酒,而三日寝之,国治怨乎外,左右乱乎内。以刑罚自防者,劝乎为非;以赏誉自劝者,惰乎为善;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愿君节之也!”(《晏子春秋·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

【译文】

景公喝酒喝得大醉,躺了三天以后才起来。晏子谒见景公,说:“您喝醉酒了吗?”景公说:“是的。”晏子说:“古时候喝酒,只是用来使气脉疏通、让客人快乐罢了。所以男子不聚会饮酒作乐以致妨害本业,妇女不聚会饮酒作乐以致妨害女工。男子妇女聚会饮酒作乐的,只轮番敬五杯酒,超过五杯的要受责备。君主身体力行,所以朝外没有积压下来的政事,宫内没有混乱的行为。现在您一天喝了酒,三天睡大觉,国家的政事在朝外积压下来,您身边的人在宫内胡作非为。用刑罚防止自己去干坏事的,因为刑罚不公正,都纷纷去干坏事;用赏誉勉励自己去做好事的,因为奖赏不公正,都懒于去做好事。君主违背道德,百姓看轻赏罚,这就丧失了治理国家的办法。希望您喝酒加以节制!”

11.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其仆曰:“向之去何速?今之返又何速?”晏子曰:“非子之所知也,公之言至矣。”(《晏子春秋·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

【译文】

景公信任重用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没有罪

《晏子春秋》原文及译注

1.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请使之示乎?”晏子曰:“驾御之事,臣无职焉。”公曰:“寡人一乐之,是欲禄之以万钟,其足乎?”对曰:“昔卫士东野之驾也,公说之,婴子不说,公曰不说,遂不观。今翟王子羡之驾也,公不说,婴子说,公因说之;为请,公许之,则是妇人为制也。且不乐治人,而乐治马,不厚禄贤人,而厚禄御夫。昔者先君桓公之地狭于今,修法治,广政教,以霸诸侯。今君,一诸侯无能亲也,岁凶年饥,道途死者相望也。君不此忧耻,而惟图耳目之乐,不修先君之功烈,而惟饰驾御之伎,则公不顾民而忘国甚矣。且诗曰:‘载骖载驷,君子所诫。’夫驾八,固非制也,今又重此,其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为之,田猎则不便,道行致远则不可,然而用马数倍#乐之,国必,此非御下之道也。淫于耳目,不当民务,此圣王之所禁也。君苟美乐之,诸侯必或效我,君无厚德善政以被诸侯,而易之以僻,此非所以子民、彰名、致远、亲邻国之道也。且贤良废灭,孤寡不振,而听嬖妾以禄御夫以蓄怨,与民为雠之道也。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城。’今君不免成城之求,而惟倾城之务,国之亡日至矣。君其图之!”公曰:“善”遂不复观,乃罢归翟王子羡,而疏嬖人婴子。(《晏子春秋·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

【译文】

翟王的儿子翟羡靠能用十六匹马驾车当了景公的臣子。景公看他驾车,很不喜欢。景公的宠妾婴子想要观看,景公说:“等晏子有病卧床不起的时候,站在园子里的高台上来观看。”婴子看了以后很喜欢,于是就替翟羡请求说:“给他优厚的俸禄。”景公答应了。晏子病愈后谒见景公,景公说:“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我很喜欢,让他驾给你看看吗?”晏子说:“驾驭车马的事,不在我的职权范围之内。”景公说:“我对他驾车感到很高兴,想要给他万钟俸禄,大概够了吧?”晏子回答说:“过去卫国人姓东野的驾车,您很喜欢,可是婴子不喜欢,您也说不喜欢,于是就不再看他驾车。现在翟王的儿子翟羡驾车,您不喜欢,可是婴子喜欢,您于是也就喜欢了。婴子替他请求俸禄,您就答应了。那么,这就是被妇人制约了。况且不乐于治理人民,却喜欢调理马匹;不给贤德的人优厚的俸禄,却给赶车的人优厚的俸禄。从前我们的先君齐桓公的领土比现在狭小,他整顿法纪,推广政教,因而称霸诸侯。现在您不能让一个诸侯亲附,年成不好,道路饿死的人随处可见。您不以此为忧,不以此为耻,却只顾贪图享乐;不继承先君的功业,却只讲求驾驭车马的技巧。那么,您不关心百姓疾苦、忘掉国家盛衰也太过分了。况且《诗经》上说:‘三匹马驾车四匹马驾车,是诸侯到来了。’用八匹马驾车,本来就不符合制度了。现在又用十六匹马驾车,这样不符合制度不是更严重了吗?况且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国内一定有很多人这样做。驾这么多马去打猎就很不方便,到远方去就更不可以,可是使用的马匹却多了几倍。这不是驾驭臣下的办法。过分追求享乐,不妥善处理百姓的事务,这是圣贤的君主所禁止的。您如果以此为美,以此为乐,诸侯一定有人效法我们,您没有淳厚的道德、美好的政治施加于诸侯,却用邪僻的行为来影响他们,这不是爱民如子、使名声显赫、使远人归附、使邻国亲近的办法。况且贤良的人被废弃,孤儿寡妇不得救济,却听信宠妾的话增加赶车人的俸禄,从而加深人民的怨恨,这是与人民为敌的行为。《诗经》上说:‘聪明的男子可以使国家稳固,聪明的女子却能使国家颠覆。’现在您不考虑如何让国家稳固,却只干些使国家颠覆的事。国家灭亡的日子就要到了。希望您好好考虑考虑。”景公说:“您说的好。”景公于是不再观看驾车,罢免黜退了翟王的儿子翟羡,而且疏远了婴子。

2.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

【译文】

景公修建长大的房舍,将要把它修建得非常漂亮。一天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景公和墨子一起入席饮酒,享受厅堂之乐。喝酒喝得正畅快时,晏子起身唱歌,唱道:“禾穗啊不能收割,秋风一到啊全被刮落。全被风雨糟蹋了,君主害得我们妻离子散没法活。”唱完了歌,转过头流下了眼泪,伸开双臂跳起了舞。景公走到晏子跟前制止住他,说:“今天先生您赐教,用歌来告诫我,这是我的罪过。”于是撤掉了酒,停止了徭役,不再修建长大的房舍。

3.景公为西曲潢,其深灭轨,高三仞,横木龙蛇,立木鸟兽。公衣黼黻之衣,素绣之裳,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冠且,被发乱首,南面而立,傲然.晏子见,公曰:“昔仲父之霸何如?”晏子抑首而不对。公又曰:“昔管文仲之霸何如?”晏子对曰:“臣闻之,维翟人与龙蛇比,今君横木龙蛇,立木鸟兽,亦室一就矣,何暇在霸哉!且公伐宫室之美,矜衣服之丽,一衣而五彩具焉,带球玉而乱首被发,亦室一容矣,万乘之君,而壹心于邪,君之魂魄亡矣,以谁与图霸哉?”公下堂就晏子曰:“梁丘据、裔款以室之成告寡人,是以窃袭此服,与据为笑,又使夫子及,寡人请改室易服而敬听命,其可乎?”晏子曰:“夫二子营君以邪,公安得知道哉!且伐木不自其根,则蘖又生也,公何不去二子者,毋使耳目淫焉。”(《晏子春秋·景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

【译文】

景公在都城西修建了一个弯曲的水池,水池的深度能没过车轴头,水池上面修建上一座两丈多高的宫室,横着的木料上都雕刻着龙蛇,竖着的木料上都雕刻着鸟兽。景公穿上绣着黑白相间花纹的上衣,白底的绣着各种花纹的下衣,一身衣裳五颜六色都齐备了。衣带上镶着玉石,帽子上系着丝带,头发披散开,脑袋乱蓬蓬的,面向南站立着,神态矜持。晏子去见景公,景公说:“从前管仲称霸诸侯时情形怎么样?”晏子低下头不回答,景公又问道:“从前管仲称霸诸侯时情形怎么样?”晏子回答说:“我听说过,只有狄人生活在水乡才与龙蛇为伍,现在您横着的木料上雕刻着龙蛇,竖着的木料上雕刻着鸟兽,也只不过是建成一座宫室罢了,哪有资格称霸诸侯呢?况且您夸耀宫室的漂亮,炫耀衣服的华丽,一身衣裳五颜六色都齐备了。衣带上镶着玉石,乱蓬蓬的脑袋上披散着头发,也只不过是把自己装在宫室里罢了。作为一个拥有万辆兵车大国的君主,却把心思用在这类邪僻的事情上,您的魂魄都丢失了,还跟谁一起谋划称霸诸侯呢?”景公下堂走到晏子跟前说:“梁丘据、裔款把宫室建成的事告诉了我,因此我私下里穿上这身衣服,跟梁丘据一块取乐罢了,又让先生您碰上了。请允许我改变宫室,改换衣服,恭敬地听从您的指教,这大概可以了吧?”晏子说:“这两个人作邪僻的东西迷惑您,您哪里还能知道当君主的道理呢?况且砍伐树木如果不从树根砍断,那么不久树芽就又生长出来了。您何不让这两个人离开,这样就不会让您的眼睛耳朵受蛊惑了。”

4.晏子使晋,晋平公飨之文室,既静矣,晏以,平公问焉,曰:“昔吾先君得?”晏子对曰:“君飨寡君,施及使臣,御在君侧,恐惧不知所以对。”平公曰:“闻子大夫数矣,今乃得见,愿终闻之。”晏子对曰:“臣闻君子如美人归之,如鱼有依,极其游泳之乐;若渊泽决竭,其鱼动流,夫#,渊泽容之,往者维雨乎,不可复已。”公又问曰:“请问庄公与今孰贤?”晏子曰:“两君之行不同,臣不敢不知也。”公曰:“王室之正也,诸侯之专制也,是以欲闻子大夫之言也。”对曰:“先君庄公不安静处,乐节饮食,不好钟鼓,好兵作武,士与同饥渴寒暑,君之强,过人之量,有一过不能已焉,是以不免于难。今君大宫室,美台榭,以辟饥渴寒暑,畏祸敬鬼神,君之善,足以没身,不足以及子孙矣。”(《晏子春秋·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

【译文】

晏子出使晋国,晋平公在雕梁画栋的宫室已经吃完了,接着举行宴会①。平公问他说:“从前您的先君桓公得到众人拥护,情况是怎样的?”晏子回答说:“您赞赏我们国君,由此推及使臣,我在您身旁侍奉您,害怕不知该怎样回答。”平公说:“我多次听说过大夫您的名字,今天才得以见到您,我希望一定听您说说。”晏子回答说:“我听说君子就像美好的池沼一样,无所不容,众人归附他,就像鱼有水做依靠,尽情地享受游水的快乐。如果池沼决了堤,水流尽了,里面的鱼就会随水流走。一去不返的只有雨啊,降下来就不会再上天。桓公已成过世之人,不会复生了。”平公又问道:“请问庄公跟现在的君主②哪一个好?”晏子说:“两位君主的所作所为不同,我不敢说哪一个好。”平公说:“周王室的行为不端正,诸侯专权,我因此想听听大夫您的话。”晏子回答说:“我们的先君庄公不安心平平静静地过日子,喜欢节制饮食,不爱好音乐,喜好用兵,崇尚武力,与士兵同甘共苦。庄公强力过人,但有一样过错③不能改正,因此不能免于被杀。现在的君主把宫室修得很高大,把台榭建得很漂亮,用以躲避饥饿寒暑。害怕灾祸,崇敬鬼神,君主的善行足以终身保住君位,不足以传给子孙后代。”

【注释】

①古代礼仪,君主飨宾,亲自敬酒献食物;吃完之后再举行宴会,宾客请行君臣之礼,然后才开始会谈。

②指景公而言。

③指好女色。

5.鲁昭公弃国走齐,齐公问焉,曰:“君何年之少,而弃国之蚤?奚道至于此乎?”昭公对曰:“吾少之时,人多爱我者,吾体不能亲;人多谏我者,吾志不能用;好则内无拂而外无辅,辅拂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景公辩其言,以语晏子,曰:“使是人反其国,岂不为古之贤君乎?”晏子对曰:“不然。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譬之犹临难而遽铸兵,噎而遽掘井,虽速亦无及已。”(《晏子春秋·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

【译文】

鲁昭公失掉鲁国逃亡到齐国,景公问他说:“您为什么这么年轻却这么早就失掉了国家呢?为什么到了这种地步呢?”昭公回答说:“我年轻时,有很多热爱我的人,我自己却不能亲近他们;有很多劝谏我的人,我却没能采纳他们的意见。因此朝内朝外都没有辅佐我的人。辅佐我的没有一个人,阿谀奉承我的人却很多。这就好像秋天的蓬草,根很孤单,可枝叶却很繁茂,秋风一到,根就要拔下来了。”景公认为他的话很好,就把这话告诉了晏子,说:“假如让这个人返回他的国家,他难道不会成为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的国君吗?”晏子回答说:“不是这样。愚蠢的人总好悔恨,不贤德的人总认为自己贤德,被水淹着的人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的人不打听道路。淹着以后再询问趟水的路线,迷失方向以后再打听道路,这就好像面临外敌入侵的灾祸才急急忙忙去铸造兵器,吃饭噎着以后才急急忙忙去挖井,即使很快,也来不及了。”

6.曾子将行,晏子送之曰:“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吾请以言之,以轩乎?”曾子曰:“请以言。”晏子曰:“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故君子慎隐揉。和氏之璧,井里之困也,良工修之,则为存国之宝,故君子慎所修。今夫兰本,三年而成,湛之苦酒,则君子不近,庶人不佩;湛之縻醢,而贾匹马矣.非兰本美也,所湛然也。愿子之必求所湛。婴闻之,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择居所以求士,求士所以辟患也。婴闻汩常移质,习俗移性,不可不慎也。”(《晏子春秋·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以善言》)

【译文】

曾子离开齐国要走,晏子去送他,说:“君子赠给人车子,不如赠给人言语。我是赠给您言语呢,还是赠给您车子呢?”曾子说:“请赠给我言语。”晏子说:“车轮,是山上很直的树木制成的。技术好的工匠用火烤它,使它圆的程度符合圆规的要求,即使又把它晒干,也不再挺直了。所以君子对矫正弯曲很慎重。卞和得到的玉璞,看外表是井里那儿的石块,技术好的玉工琢治它,就成为传国之宝了。所以君子对修养自己很慎重。兰草的根,三年才长成,如果把它浸泡在苦酒里,那么君子就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佩带它;如果把它浸泡在麋鹿肉制作的肉酱里,它的价值就抵得上一匹马了。并不是兰草的根变好了,是拿来浸泡的东西使它这样的。希望您一定寻找熏陶自己的好东西。我听说过,君子居住一定选择好邻居,出游一定结交贤士。选择住处是为了寻求贤士,寻求贤士是为了躲避祸患。我听说经常在浊水里浸泡就会变质,风俗习惯能改变人的性情,这是不可不慎重对待的。”

【注释】

①井里:乡里名。

48.高纠事晏子而见逐,高纠曰:“臣事夫子三年,无得,而卒见逐,其说何也?”晏子曰:“婴之家俗有三,而子无一焉。”纠曰:“可得闻乎?”晏子曰:“婴之家俗,闲处从容不谈议,则疏;出不相扬美,入不相削行,则不与;通国事无论,骄士慢知者,则不朝也。此三者,婴之家俗,今子是无一焉。故婴非特食馈之长也,是以辞。”(《晏子春秋·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

【译文】

高纠侍奉晏子却被辞退了,高纠说:“我侍奉了先生您三年,没有得到禄位,最终却被辞退了,这该怎么解释呢?”晏子说:“我家的规矩有三条,可您却一条都没有。”高纠说:“您家的三条规矩能让我听听吗?”晏子说:“我家的三条规矩是,居家时从容不迫却言不及义,就疏远他;出门不赞扬别人的美德,进门不切磋品行,就不亲近他;通晓国家政事却不评论,对智能之士傲视轻慢,就不会见他。这三条,就是我家的规矩,现在您这些条一条都没有。所以,我不能仅仅做一个供给食物的人,因此才辞退了您。”

7.田桓子见晏子独立于墙阴,曰:“子何为独立而不忧?何不求四乡之学士可者而与坐?”晏子曰:“共立似君子,出言而非也。婴恶得学士之可者而与之坐?且君子之难得也,若美山然,名山既多矣,松柏既茂矣,望之相相然,尽目力不知厌。而世有所美焉,固欲登彼相相之上,仡仡然不知厌。小人者与此异,若部娄之未登,善,登之无蹊,维有楚棘而已;远望无见也,俛就则伤婴,恶能无独立焉?且人何忧,静处远虑,见岁若月,学问不厌,不知老之将至,安用从酒!”田桓子曰:“何谓从酒?”晏子曰:“无客而饮,谓之从酒。今若子者,昼夜守尊,谓之从酒也。”(《晏子春秋·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

【译文】

田桓子看见晏子独自站在墙阴处,说:“您为什么独自站着却不忧虑?为什么不寻找四方学士中那些可以的人跟他们一块共事呢?”晏子说:“一块站着像是君子,等说出话来却不是了,我从哪儿得到学士中那些可以的人跟他们一块共事呢?再说君子难于得到,就像美丽的山一样,名山很多,松柏很茂盛,远望很高大,用尽眼力看都不感到满足,因而世人都加以赞美,所以都希望登到那高峻的山上,勇敢地向上攀登而不感到疲倦。小人却与此相反,就像小土山一样,没有登上去的时候,认为它还好,登的时候却没有路,只有荆棘罢了。远望望不见什么,俯下身去登就会伤害身体。我怎么能不独自站着呢?再说人有什么可忧虑的呢?安安静静地呆着,可以想得很长远,看一年就像一个月一样,很快就过去了,勤学好问,从不满足,连很快就要年老都忘记了,哪里用得着纵情喝酒?”田桓子说:“什么叫纵情喝酒?”晏子说:“没有客人自己也喝酒,叫做纵情喝酒。现在像您这样子,白天黑夜守着酒杯,就叫做纵情喝酒。”

8.景公疥遂痁,期而不瘳。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之罪也。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公说,告晏子。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天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之,祝史与焉。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公曰:“然则若之何?”对曰:“不可为也。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泽之雈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民人苦病,夫妇皆诅。祝有益也,诅亦有损,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公疾愈。(《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

【译文】

景公长了疥疮,患了疟疾,病了一年也不好。诸侯派遣的宾客来探问景公疾病的大多在齐国。梁丘据、裔款对景公说:“我们供奉鬼神,祭品比先君丰盛多了。现在您的病很厉害,成为诸侯的忧虑,这是祝官吏官的罪过。诸侯不了解实情,大概会认为我们对鬼神不恭敬。您何不杀掉祝官固和吏官嚣来酬谢探问疾病的宾客?”景公很高兴,把这事告诉了晏子。晏子回答说:“从前在宋国盟会的时候,屈建向赵武询问范会的功德①,赵武说:‘先生他家族的事管理得很好,他在晋国说话,尽心尽意而没有私心。他的祝官吏官祭祀的时候,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而不感到问心有愧。他的家族中没有猜忌的事情,因而祝官吏官用不着向鬼神求福。’屈建把这些话告诉了楚康王,康王说:‘神和人都没有怨恨,他荣耀地辅佐五位君主使他们成为诸侯的盟主实在是应该的了。’”景公说:“梁丘据和裔款认为我能够供奉鬼神,可是鬼神不保佑我,所以我想杀掉祝官吏官,您说出这些话,是什么缘故?”晏子回答说:“如果是有道德的君主,宫内宫外的事都不荒废,上下的人都没有怨恨,一举一动都没有违背礼仪的事,祝官吏官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而不感到问心有愧。因此,鬼神享用祭品,国家得到鬼神降下的幸福,祝官、吏官也一块得到幸福。他们之所以家族兴旺有福、健康长寿,是因为他们是诚信的君主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忠诚信实。如果恰好遇上邪僻放纵的君主,宫内宫外偏颇邪曲,上下的人怨恨嫉妒,一举一动邪僻违理,放纵欲望满足私心,把台榭修得很高,把池塘挖得很深,敲击钟鼓等乐器,让女子舞蹈取乐,耗尽百姓的力量,掠夺百姓的积蓄,以此铸成自己违理的过错,对后人不加体恤。暴虐放纵,肆意做不符合法度之事。无所顾忌,不考虑百姓的怨恨,不害怕鬼神的惩罚。鬼神忿怒,百姓怨恨,自己毫无悔改之心。祝官吏官如果向鬼神讲诚实的话,这就是讲君主的罪过;如果向鬼神掩盖君主的过错,奢谈君主的美德,这就是欺骗作假。祝官吏官进退两难,无话可讲,只好说些空洞的话以讨得鬼神的欢心。因此,鬼神不享用祭品,国家因而遭受祸害,祝官吏官也一块遭受祸害。他们之所以昏惑孤寂、患病夭折,是因为他们是残暴的君主的使者,他们的话对鬼神欺诈轻慢。”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没法儿办了。山上的树木,派衡鹿②看守着;沼泽里的芦荻蒲草,派舟鲛看护着;浅水里的粗细柴草,派虞侯看守着;海里的鱼盐蚌蛤,派祈望看守着。边远城邑的人民,都让来服国家的徭役;靠近都城的关卡,横征暴敛人民的私财;世袭的大夫,强取豪夺人民的钱财;施政没有准则,征敛没有限度;宫室天天更换,荒淫享乐永无休止;宫内的宠妾到市场上放肆地掠夺,宫外的宠臣在边远的城邑假传命令;贪求满足自己的私欲,如果不能供给,跟着就加以治罪。人民都很痛苦疲惫,丈夫妻子都向鬼神诅咒君主。如果祈祷能给人带来好处,那么诅咒也会给人带来损害。聊地、摄地以东,姑水、尤水以西,整个齐国境内人民多极了!即使祝官吏官善于祈祷,怎么能胜过亿万人的诅咒呢?您如果想杀掉祝官吏官,先要修养品德然后才可以。”景公很高兴,让有关官吏放宽政令,毁掉关卡,解除禁令,减轻赋税,废除债务。这样做了以后,景公的病就痊愈了。

【注释】

①屈建:楚国的令尹。赵武:晋国人,为晋悼公相。范会:即士会,晋大夫。

②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

9.景公坐于路寝,曰:“美哉其室,将谁有此乎?”晏子对曰:“其田氏乎,田无宇为矣。”公曰:“然则柰何?”晏子对曰:“为善者,君上之所劝也,岂可禁哉!夫田氏国门击柝之家,父以托其子,兄以托其弟,于今三世矣。山木如市,不加于山;鱼盐蚌蜃,不加于海;民财为之归。今岁凶饥,蒿种芼敛不半,道路有死人。齐旧四量而豆,豆四而区,区四而釜,釜十而钟。田氏四量,各加一焉。以家量贷,以公量收,则所以籴百姓之死命者泽矣。今公家骄汰,而田氏慈惠,国泽是将焉归?田氏虽无德而施于民。公厚敛而田氏厚施焉。诗曰:‘虽无德与汝,式歌且舞。’田氏之施,民歌舞之也,国之归焉,不亦宜乎!”(《晏子春秋·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

【译文】

景公在正寝里坐着,说:“这屋子真漂亮呀!以后谁将占有这屋子呢?”晏子回答说:“大概是田氏吧!田无宇在为民兴利除弊了。”景公说:“既然这样,那么应该怎么办?”晏子回答说:“做好事的人,是君主所鼓励的,怎么可以禁止呢?田氏原是在国都城门敲梆子打更的人家,父亲把这差使传给儿子,哥哥把这差使传给弟弟,到现在已经三代了。他家山上的木材运到市场上卖,价钱不比山上贵;鱼盐蚌蛤运到市上卖,价钱不比海边贵。百姓的钱财因此都聚积到他家。现在年成不好,收的蒿芼等充饥的野菜不到往年的一半,道路上有饿死的人。齐国原有四种量器,四升为一豆,四豆为一区,四区为一釜,十釜为一钟。田氏的四种量器,进位各自都比公家的增加一。他用自家的量器借出,用公家的量器收回,那么这就是拿出粮食给百姓,百姓中将要饿死的人得到恩泽了。现在公室骄横,可是田氏却很慈惠,国家除了田氏还能归谁所有呢?田氏虽然没有大德,然而能施舍给百姓财物。您赋敛繁重,然而田氏却施舍很多。《诗》中说:‘虽然对你没有施恩德,也应该边歌边舞表示快乐。’田氏施恩德给百姓,百姓为此高兴得又唱歌又跳舞。国家将归田氏所有,不是应该的吗?”

10.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晏子曰:“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故男不乐以妨事,女不乐以妨功。男女乐者,周觞五献,过之者诛。君身服之,故外无怨治,内无乱行。今一日饮酒,而三日寝之,国治怨乎外,左右乱乎内。以刑罚自防者,劝乎为非;以赏誉自劝者,惰乎为善;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愿君节之也!”(《晏子春秋·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

【译文】

景公喝酒喝得大醉,躺了三天以后才起来。晏子谒见景公,说:“您喝醉酒了吗?”景公说:“是的。”晏子说:“古时候喝酒,只是用来使气脉疏通、让客人快乐罢了。所以男子不聚会饮酒作乐以致妨害本业,妇女不聚会饮酒作乐以致妨害女工。男子妇女聚会饮酒作乐的,只轮番敬五杯酒,超过五杯的要受责备。君主身体力行,所以朝外没有积压下来的政事,宫内没有混乱的行为。现在您一天喝了酒,三天睡大觉,国家的政事在朝外积压下来,您身边的人在宫内胡作非为。用刑罚防止自己去干坏事的,因为刑罚不公正,都纷纷去干坏事;用赏誉勉励自己去做好事的,因为奖赏不公正,都懒于去做好事。君主违背道德,百姓看轻赏罚,这就丧失了治理国家的办法。希望您喝酒加以节制!”

11.景公信用谗佞,赏无功,罚不辜。晏子谏曰:“臣闻明君望圣人而信其教,不闻听谗佞以诛赏。今与左右相说颂也,曰:‘比死者勉为乐乎!吾安能为仁而愈黥民耳矣!’故内宠之妾,迫夺于国,外宠之臣,矫夺于鄙,执法之吏,荷百姓。民愁苦约病,而奸驱尤佚,隐情奄恶,蔽谄其上,故虽有至圣大贤,岂能胜若谗哉!是以忠臣之常有灾伤也。臣闻古者之士,可与得之,不可与失之;可与进之,不可与退之。臣请逃之矣。”遂鞭马而出。公使韩子休追之,曰:“孤不仁,不能顺教,以至此极,夫子休国焉而往,寡人将从而后。”晏子遂鞭马而返。其仆曰:“向之去何速?今之返又何速?”晏子曰:“非子之所知也,公之言至矣。”(《晏子春秋·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

【译文】

景公信任重用善进谗言和巧言谄媚的人,赏赐没有功劳的人,惩罚没有罪

目录 前言 晏子春秋·卷第一 内篇谏上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燕赏无功而罪有司晏子谏第七 景公信用谗佞赏罚失中晏子谏第八 景公爱嬖妾随其所欲晏子谏第九 景公敕五子之傅而失言晏子谏第十 景公欲废适子阳生而立荼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病久不愈欲诛祝史以谢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怒封人之祝不逊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使楚巫致五帝以明德晏子谏第十四 景公欲祠灵山河伯以祷雨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贪长有国之乐谏子晏第十六 景公登牛山悲去国而死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游公阜一日有三过言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游寒途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 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 景公将伐宋梦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 景公从畋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 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 晏子春秋·卷第二 内篇谏下第二 景公藉重而狱多欲托晏子晏子谏第一 景公欲杀犯所爱之槐者晏子谏第二 景公逐得斩竹者囚之晏子谏第三 景公以搏治之兵未成功将杀之晏子谏第四 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第五 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第六 景公为邹之长途晏子谏第七 景公春夏游猎兴役晏子谏第八 景公猎休坐地晏子席而谏第九 景公猎逢蛇虎以为不祥晏子谏第十 景公为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第十一 景公为泰吕成将以燕飨晏子谏第十二 景公为履而饰以金玉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欲以圣王之居服而致诸侯晏子谏第十四 晏公自矜冠裳游处之贵晏子谏第十五 景公为巨冠长衣以听朝晏子谏第十六 景公朝居严下不言晏子谏第十七 景公登路寝台不终不悦晏子谏第十八 景公登路寝台望国而叹晏子谏第十九 景公路寝台成逢于何愿合葬晏子谏而许第二十 景公嬖妾死守之三日不敛晏子谏第二十一 景公欲厚葬梁丘据晏子谏第二十二 景公欲以人礼葬走狗晏子谏第二十三 景公养勇士三人无君臣之义晏子谏第二十四 景公登射思得勇力士与之图国晏子谏第二十五 晏子春秋·卷第三 内篇问上第三 庄公问威当世服天下时耶晏子对以行也第一 庄公问伐晋晏子对以不可若不济国之福第二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第三 景公伐鷔胜之问所当赏晏子对以谋胜禄臣第四 景公问圣王其行若何晏子对以衰世而讽第五 景公问欲善齐国之政以干霸王晏子对以官未 具第六 景公问欲如恒公用管仲以成霸业晏子对以不 能第七 景公问莒鲁孰先亡晏子对以鲁后莒先第八 景公问治国何患晏子对以社鼠猛狗第九 景公问欲令祝史求福晏子对以当辞罪而无求 第十 景公问古之盛君其行如何晏子对以问道者更 正第十一 景公问谋必得事必成何术晏子对以度义因民 第十二 景公问善为国家者何如晏子对以举贤官能第 十三 景公问君臣身尊而荣难乎晏子对以易第十四 景公问天下之所以存亡晏子对以六说第十五 景公问君子常行曷若晏子对以三者第十六 景公问贤君治国若何晏子对以任贤爱民第十七 景公问明王之教民何若晏子对以先行义第十八 景公问忠臣之事君何若晏子对以不与君陷于 难第十九 景公问忠臣之行何如晏子对以不与君行邪第 二十 景公问佞人之事君何如晏子对以愚君所信也 第二十一 景公问圣人之不得意何如晏子对以不与世陷 乎邪第二十二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 二十三 景公问古之莅国者任人如何晏子对以人不同 能第二十四 景公问古者离散其民如何晏子对以今闻公令 如寇仇第二十五 景公问欲和臣亲下晏子对以信顺俭节第二十六 景公问得贤之道晏子对以举之以语考之以事 第二十七 景公问臣之报君何以晏子对报以德第二十八 景公问临国莅民所患何也晏子对以患者三第 二十九 景公问为政何患晏子对以善恶不分第三十 晏子春秋·卷第四 内篇向下第四 景公问何修则夫先王之游晏子对以省耕实第一 景公问桓公何以致霸晏子对以下贤以身第二 景公问欲逮桓公之后晏子对以任非其人第三 景公问廉政而长久晏子对以其行水也第四 景公问为臣之道晏子对以九节第五 景公问贤不肖可学乎晏子对以勉强为上第六 景公问富民安众晏子对以节欲中听第七 景公问国如何则谓安晏子对以内安政外归义 第八 景公问诸侯塾危晏子对以莒其先亡第九 晏子使吴吴王问可处可去晏子对以视国治乱 第十 吴王问保威强不失之道晏子对以先民后身第 十一 晏子使鲁鲁君问何事回曲之君晏子对以庇族 第十二 鲁昭公问鲁一国迷何也晏子对以化为一心第 十三 鲁昭公问安国众民晏子对以事大养小谨听节 俭第十四 晏子使晋晋平公问先君得众若何晏子对以如 美渊泽第十五 晋平公问齐君德行高下晏子对以小善第十六 晋叔向问齐国若何晏子对以齐德衰民归田氏 第十七 叔向问齐德衰子若何晏子对以进不失忠退不 失行第十八 叔向问正士邪人之行如何晏子对以使下顺逆 第十九 叔向问事君徒处之义奚如晏子对以大贤无择 第二十 叔向问处乱世其行正曲晏子对以民为本第二 十一 叔向问意孰为高行孰为厚晏子对以爱民乐民 第二十二 叔向问啬吝之于行何如晏子对以啬者君子之 道第二十三 叔向问君子之大义何若晏子对以尊贤退不肖 第二十四 叔向问傲世乐业能行道乎晏子对以狂惑也第 二十五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幸第二 十六 叔向问人何以则可保身晏子对以不要幸第二 十七 曾子问不谏上不顾民以成行义者晏子对以何 以成也第二十八 梁丘据问子事三君不同心晏子对以一心可以 事百君第二十九 柏常骞问道无灭身无废晏子对以养世君子第 三十 晏子春秋·卷第五 内篇杂上第五 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第一 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第二 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第三 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第四 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第五 齐饥晏子因路寝之役以振民第六 景公欲堕东门之堤晏子谓不可变古第七 景公怜饥者晏子称治国之本以长其意第八 景公探雀彀彀弱反之晏子称长幼以贺第九 景公睹乞儿于途晏子讽公使养第十 景公惭刖跪之辱不朝晏子称直请赏之第十一 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第十二 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第十三 晏子饮景公止家老敛欲与民共乐第十四 晏子饮景公酒公呼具火晏子称诗以辞第十五 晋欲攻齐使人往观晏子以礼待而折其谋第十六 景公问东门无泽年谷而对以冰晏子请罢伐鲁 第十七 景公使晏子予鲁地而鲁使不尽受第十八 景公游纪得金壶中书晏子因以讽之第十九 景公贤鲁昭公去国而自悔晏子谓无及已第二十 景公使鲁有事已仲尼以为知礼第二十一 晏子之鲁进食有豚亡二肩不求其人第二十二 曾子将行晏子送之而赠与善言第二十三 晏子之晋睹齐累越石父解左骖赎之与归第二 十四 晏子之御感妻言而自抑损晏子荐以为大夫第 二十五 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 晏子乞北部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 第二十七 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第二十八 高纠治晏子家不得其俗乃逐之第二十九 晏子居丧逊盒家老仲尼善之第三十 晏子春秋·卷第六 内篇杂下第六 灵公禁妇人为丈夫饰不止晏子请先内勿服第一 齐人好毂击晏子给以不祥而禁之第二 景公梦五丈夫称无辜晏子知其冤第三 柏常骞禳枭死将为景公请寿晏子识其妄第四 景公成柏寝而师开言室夕晏子辨其所以然第五 景公病水梦与日斗晏子教占梦者以对第六 晏公病疡晏子抚而对之乃知群臣之野第七 晏子使吴吴王命傧者称天子晏子详惑第八 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第九 楚王欲辱晏子指盗为齐人晏子对以桔第十 楚王飨晏子进桔置削晏子不剖而食第十一 晏子布衣栈车而朝陈桓子侍景公饮酒请浮之 第十二 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第十三 田无宇胜栾氏高氏欲分其家晏子使致之公第 十四 子尾疑晏子不受庆氏之邑晏子谓足欲则亡第 十五 晏公禄晏子平阴与槀邑晏子愿行三言以辞第 十六 梁丘据言晏子食肉不足景公割地将封晏子辞 第十七 景公以 晏子食不足致千金而 晏子固不受第十八 景公以晏子衣食弊薄使田无宇致封邑晏子辞 第十九 田桓子疑晏子何以辞邑晏子答以君子之事也 第二十 景公欲更晏子宅晏子辞以近市得求讽公省刑 第二十一 景公毁晏子邻以益其宅晏子因陈桓子以辞第 二十二 景公欲为晏子筑室于宫内晏子称是以远之而 辞第二十三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 第二十四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弩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 受第二十五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参士 之食第二十六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第 二十七 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第二十八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第三十 晏子春秋·卷第七 外篇第七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第二 景公梦见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第三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 景公谓梁丘据与已和晏子谏第五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谏第六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景公见道殣惭无德晏子谏第八 景公欲诛断所爱橚者晏子谏第九 景公坐路寝日谁将有此晏子谏第十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第十一 景公筑长庲台晏子舞而谏第十二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 十三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第十四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国者晏子对以田氏第 十五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 俱灭第十六 吴王向齐君僈暴君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 道食人第十七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 以不仁也第十八 高子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 心第十九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曼子辞第二十 太卜给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 二十一 有献书谮晏子退畊而国不治复召晏子第二十二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第二 十三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第二十四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 十五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贫晏子称有饰第二 十六 仲尼称晏子行补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第二十七 晏子春秋·卷第八 外篇第八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第一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 仲尼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第五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 第七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策十四 庄公图莒国人扰给以晏子在乃止第十五 晏子死景公弛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 编辑说明: 出版说明 中华民族有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 化。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 对今天在全民族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 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 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然而,我国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典籍,由于时代的变异,语言 的古奥,现代社会的多数人已难识其庐山真面目。为了继承我国 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在全国学术界著名专家的支持下,出版了这 套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 这套丛书本着推陈出新、汇聚英华、弘扬传统、振兴华夏之宗 旨,化艰深为浅显,熔译注于一炉,既能使广大读者了解我国古代 各名著的全豹,又有利于中外文化之交流。丛书精选我国历代经 史子集四部名著50种(有个别数种合为一书),以全注全译形式 整理出版。在书目的取舍上,我们首先重点选取我国古代哲学、 历史、地理、文学、科技各领域具有典型意义的不朽巨著,又兼及 历史上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的著名选本;既考虑到所选书目为广大 读者应该了解并使之世代流传下去,又顾及各书是否能全部译成 现代汉语的实际情况。根据上述原则,我们对经部、子部之书选 取较多;史部则重点选取具有权威性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面对二十四史暂付阙如;在集部着眼于一些有代表性的总集或选 集,对历代文人的众多别集暂只译一种作为尝试。 这套丛书以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广大读者为对象,不仅 从前言到注泽及译文均吸收了历代学者呕心沥血的研究成果,而 且均附有业已精校的原文,在强调通俗性的同时,也重视学术性 与资料性,可以说是我国古籍整理事业的一种新的尝试。 我们相信,这套丛书的问世,对传播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 化,提高全国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从而振奋精神去加快我国 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将起到应有的作用。 贵州人民出版社文史编辑室 1990年9月


晏子春秋中景公是个怎样的人
国家有什么变故吗?君主为何夜间驾临?”景公说:“我想与先生共享美酒之味和金石之声。”晏婴回答说:“设席陈器、与君共乐的事有专人,我不敢参与。”齐景公于是又移往司马穰苴之家,穰苴听说国君驾到,立即披甲戴盔,手拿长戟站在门口问道:“诸侯有战事吗?大臣有叛乱吗?君主为何夜间驾临?”...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宴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

文言文孔子之母翻译紧急
2.景公为长庲,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 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 (《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

求《晏子春秋》文言文原文和翻译
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命出裘发粟,与饥寒。今所睹于途者,无问其乡;所睹于里者,无问其家;循国计数,无言其名。士既事者兼月,疾者兼岁。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出处:《晏子春秋》——春秋·晏子 译文:景公在位时,雨雪下了三天没有转晴,景公披着...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古文全文翻译
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晏子春秋》)【注释】于:在。睹:看见。负:背。喟然:感叹的样子。乐:喜好。哀:怜悯。守:执掌。逮:到。鳏寡(guān guǎ):老而无偶的男女。【译文】景公在寿宫游玩,看见一个老年人背着柴,脸上也有长期受饿的颜色。齐景公就很为他的境遇...

晏子春秋第十九篇原文及翻译赏析
原文: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翻译:景公说:“好!我听从你的教诲。”于是命令发放皮衣、粮食给饥饿寒冷的人。赏析本文选自《晏子春秋·卷一·内篇·篇二十》,是记载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齐国政治家晏婴言行的一部历史典籍,用史料和民间传说汇编而成...

帮忙翻译: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二、译文 晏子说:“我听说古代贤德的国君,自己吃饱却知道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却知道别人的寒冷,自己安逸却知道别人的劳苦。现在您却不知道这些。”景公说:“说得好!我听从您的教诲了。”于是(景公)便命人发放皮衣、粮食给饥寒交迫的人。三、出处 战国·晏子《晏子春秋·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者...

晏子谏景公文言文翻译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解 (1)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2)雨雪:下雪。雨,音yu(四声),动词,下雨。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3)被:披。裘:皮衣。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

范与兰文言文翻译
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罪”遂废酒,罢役,不果成长庲。 (《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 【译文】 景公修建长大的房舍,将要把它修建得非常漂亮。一天刮起了风,下起了雨,景公和墨子一起入席饮酒,享受厅堂之乐。 喝酒喝得正畅快时,晏子起身唱歌,唱道:“禾穗啊不能...

晏子谏景公间文言文
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选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注解 (1)景公:名杵臼,庄公的异母弟。(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景公)(2)雨雪:下雪。雨,音yu(四声),动词,下雨。霁(jì):雨、雪后天气转晴。(3)被:披。裘:皮衣。用狐皮最好的部分,即狐腿下白色毛皮...

宝清县15833548678: 《晏子春秋·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的故事梗概? -
隗馥参术: 目录 前言 晏子春秋·卷第一 内篇谏上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夜听新乐而...

宝清县15833548678: 急求:《晏子春秋》全文翻译 -
隗馥参术: 《晏子春秋》原文及译注 1.翟王子羡臣于景公,以重驾,公观之而不说也.嬖人婴子欲观之,公曰:“及晏子寝病也.”居囿中台上以观之,婴子说之,因为之请曰:“厚禄之!”公许诺.晏子起病而见公,公曰:“翟王子羡之驾,寡人甚说之...

宝清县15833548678: 景公为邹之长涂 晏子春秋 -
隗馥参术:[答案] 你要问什么呢?景公为邹之长涂晏子谏第七景公筑路寝之台(1),三年未息;又为长庲之役(2),二年未息;又为邹之长涂(3).晏子谏曰:“百姓之力勤矣!公不息乎(4)?”公曰:“涂将成矣,请成而息之.”对曰...

宝清县15833548678: 《晏子春秋》的两则文言文 -
隗馥参术: 晏子和景公很聪明

宝清县15833548678: 晏子谏景公的翻译 -
隗馥参术: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大雪下了三天而不停,景公披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殿堂侧边的台阶上.晏子进宫拜见景公,站了一会儿,景公说:“怪啊!大雪下了三天而天气竟然不寒冷.”晏子回答说:“天气果真不寒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

宝清县15833548678: 晏子谏景公 -
隗馥参术: 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晏子春秋》 第一卷内篇谏上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

宝清县15833548678: 晏子谏齐景公 -
隗馥参术: 晏子谏齐景公 出自《晏子春秋·内篇谏上》.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日:“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

宝清县15833548678: 要《晏子进谏》文言文全文翻译 -
隗馥参术: 【原文】 齐有得罪于景公者,公大怒,缚置殿下,召左右肢解之:“敢谏者诛.”晏子左手持头,右手磨刀,仰而问曰:“古者明王圣主肢解人,不知从何处始?”公离席曰:“纵之,罪在寡人.” 时景公烦于刑,有鬻踊者.〔踊,刖者所用...

宝清县15833548678: 《晏子谏景公出自晏子春秋》的哪一卷哪一章?急需!帮帮忙吧!
隗馥参术: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宝清县15833548678: 点击 晏子谏景公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隗馥参术:[答案]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披狐白之裘,坐于堂侧阶.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