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逐句翻译

作者&投稿:干庾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师说》逐句翻译如下:

1、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3、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困惑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

4、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5、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从师的传统,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8、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9、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知句子(如何)停顿,向老师请教,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10、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11、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12、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13、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唉!(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14、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15、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孔子曾师从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16、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17、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18、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19、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师说》逐句翻译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疑惑却不从师学习,其为疑惑,终究不能解决。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从而师从他。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思考,却不如比我在片刻之间学到的。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远处的人能看得见;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变得洪亮,但是听的人能听得更清楚。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他擅长走路,却能到达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借船只的人,并不是他擅长游泳,却能横渡长江黄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天赋并没有奇异的地方,善于借助于外界罢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不屑一提,现在君子的智力竟然不能达到他们的高度,这真是奇怪啊!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爱他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育他;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从师学习为耻,这真是糊涂啊!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那些童子的老师,是教他读书并学习书中言辞的人,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不懂得断句,不能解决疑惑的人,有的从师学习,有的却不从师学习;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见过他聪明的地方。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话,就成群聚在一起嘲笑他。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问他们原因,他们就说:“他与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唉!从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君子不屑一提,现在君子的智力竟然不能达到他们的高度,这真是奇怪啊!


师说原文一一对应翻译
师说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如下: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

师说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
师说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如下: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

《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1、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

《师说》原文及翻译注释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二、翻译如下: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

文言文《师说》原文及翻译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文言文《师说》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

师说原文及翻译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白话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

师说一字一句的翻译全篇 师说原文一字一句对应翻译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师说》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

《师说》原文及对照翻译
李蟠,十七岁,爱好古文,《诗》、《书》等六经经文及解释经文的著作都普遍地研习过,又不被耻学于师的习俗所约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道理,特别写了这篇《师说》来赠给他。 《师说》原文及对照翻译 篇2 师说 古之学者(1)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

文言文,师说原文加翻译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译文】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和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

师说高中原文及翻译一字一句
师说高中原文及翻译如下:翻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

舞阳县17088234689: 《师说》全文翻译!
妫朗妇舒: 楼上的智者,分析得让我大为佩服!确实显示了你“智者”这级别. 但是,你的回答不是翻译,而是对《师说》的分析,所以我斗胆提出修正,译文如下: 古人求学的人...

舞阳县17088234689: 翻译《师说》第一段 -
妫朗妇舒:[答案]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疑惑却不求老师指教,那成为疑难的问题,终究不能解决.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知识和道理本来就比...

舞阳县17088234689: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的感想 -
妫朗妇舒:[答案] 此语是《师说》中的名句.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如是而已” 闻:听到、知道 道:道理 有:(古今同义) 先:(古今同义) 后:(古今同义) 术:技能 业:学业 专攻:专门研究 如是:如此 而已:(古今同义) 贯通整句意思为: ...

舞阳县17088234689: 文言翻译 - 《师说》 什么意思?
妫朗妇舒: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从师的风尚没有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们没有疑难问题很难.

舞阳县17088234689: 师说的全文翻译 -
妫朗妇舒: In ancient times those who wanted to learn would seek out a teacher, one who could propagate the doctrine1, impar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resolve doubts. Since no one is born omnisc...

舞阳县17088234689: 文言文《师说》、《劝学》、《六国论》原文和翻译和文中的通假字 -
妫朗妇舒: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

舞阳县17088234689: 《师说》中 “师道之不复”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 “所以” 《师说》中 “师道之不复”的 “圣人之所以为圣” 的 “所以” -
妫朗妇舒:[答案] 1“.之”的意思 取消句子独立性 跟从老师(学习)的好风尚不能恢复可以知道了 求师之道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 如果是整句翻译的话,追求明白通畅,就第二种 但是逐字逐句翻译应该是第一种 2.“所以”的意思 ……的原因 “圣人之所以是圣...

舞阳县17088234689: 或否焉什么意思或师焉?或师焉,或否焉什么意思
妫朗妇舒: 焉:语气词,表示停顿,用于分句末或句中,无实义.整句意思是: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出自唐代韩愈所作《师说》,原文选段:爱其子,择...

舞阳县17088234689: “术业有专攻”的另一句是什么?
妫朗妇舒: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原文: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

舞阳县17088234689: 师说的翻译和鉴赏 -
妫朗妇舒: 译文: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呢 有了疑难而不向老师求教,那些疑难就始终无法解决了.生在我前头的人,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本来就比我早,我应该向他学习;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得真理和知识比我早,我也应该向他学习.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因此不管地位贵贱,不管年纪大小,真理和知识在哪里,老师也就在哪里. 鉴赏参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891941.html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