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小时候喜欢刘备,大了喜欢曹操?

作者&投稿:道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所谓“时势造英雄”,总有人要站出来,一统乱世。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始终是一个历史的循环,长期的群雄割据最终以三国鼎立收场。曹魏,蜀汉,东吴。而东吴则以读者的低存在感划过历史的长空,留下的曹魏与蜀汉为后人所津津乐道。而曹操与刘备二人则成为关注的焦点人物。

小时候喜欢刘备,是对是非黑白界限的明确,长大后喜欢曹操,是对人情世故的圆滑和包容。小时候的纯真,体现在谁有“理”而喜欢谁,谁弱谁更容易博得同情,而刘备则站在了“理”与“弱”的双重制高点,所以年幼之时才会觉得刘皇叔应该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理所当然。尽管这是《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但对孩童时期的我们来说,这便是历史。

第一次接触三国,多半是通过三国演义的电视剧,稍微有理解能力之后才会接触《三国演义》,再之后才是《三国志》。但无论如何,《三国演义》字里行间都存在刻意抬高刘备,而贬低曹操的说辞。书中将刘备描绘成宽厚爱民,忠肝义胆的大汉继承者,一统天下乃众望所归;而曹操则是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阴险狡诈,疑神疑鬼的枭雄角色。在三国的角色描绘之中,曹操无论是在性格,相貌,出身甚至是胸襟都要低刘备一筹。如此带有主观色彩的描绘,也不能让人所信服。《三国演义》终究是一本小说,拿来读读尚可,但也仅是读读而已。

北宋之后,金国人和蒙古人轮番羞辱南宋,南宋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失去了中原这块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此时的朱熹开始重新强调王朝的正统地位,朱熹修订《资治通鉴》,强调蜀汉乃东汉王朝正统说法才开始盛行,此做法无非是强调南宋才是华夏王朝的正统继承者。从历史角度来看,北宋之前蜀汉从来不是东汉王朝正统继承者,而是曹魏政权,现在看到的《三国演义》则是在朱熹的框架下所写,成书年代乃为元末明初,中原大地饱受元人的摧残,因此借着蜀汉政权的正统性,抨击元人得国不正,在书中一拉一踩,也就奠定了当今民众对三国时代蜀魏的认知。

书中描绘刘备乃中三靖王刘胜之后(存在质疑),咱们暂且当他是刘胜之后,可能与汉朝皇室血统有着太平洋的距离。从汉武帝推恩令之后,无论是同姓王还是异姓王,人人自危而又无法破解,刘胜也许是为了自保,凭借着超强的生育能力,生下120子,可谓是人丁兴旺。而刘备是刘胜的十二代孙。按照此种算法,汉朝王室遍布人间可能有数以十万人,拿一块砖头从天上砸下去,砸中的可能就一个是汉朝王室的后裔,刘备头上的王室后裔头衔,也只不过是一个幌子罢了。

曹操虽说不姓刘,但在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甚至到北宋,曹操都拥有三国时期的正统之位,唐朝历代君王庙中,东汉末年仅曹操一人入选。只有唐朝承认的开国君主,才能进入君王庙中,享受世人的祭拜。

刘备一生五次易主,比三姓家奴的吕布换的还要勤快,四次抛妻弃子。赵云长坂坡一战救下阿斗,一生护蜀汉王室周全,到头来却受封最低的牙门将军。曹军挥师南下,刘备却想带民南逃,而不保护百姓周全;为表赤诚之心,将赵云刚救回的阿斗怒摔;借荆州而有借无还;吕布有恩于刘备,解刘备燃眉之急,而刘备却暗示曹操杀之;明对益州有觊觎之心,嘴上却对东吴说无心益州;自称称王乃群臣见逼,费诗劝其缓称王却遭贬谪。与此相似的事件数不胜数,与曹操之辈有何区别?以大仁大义、宽厚诚实,忠君爱民、嫉恶如仇示人,将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无非是给自己的所作所为正名而已。

而反观曹操,虽说称之为乱世之枭雄毫无问题,但也未曾里一套外一套,面子工程似乎做得没有刘备那么好而已。关羽过五关,斩曹营六员大将,曹仍然放虎归山,护关羽周全。虽说挟天子以令诸侯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没翻脸之前也对汉朝天子毕恭毕敬,翻脸后二十年之后仍然以丞相自称。曹植上位半年便拿到帝位,足以说明曹操有这个能力却没有这么做。胸襟宽广乐观宏大,有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建安风骨之风。知人善用而又善于权谋。虽然生性有些勇猛,但也把事情做在明面之上,怎么能言曹操乃为奸雄?



因为小的时候对世界认知觉得刘备是一个非常好的人。而随着心智的成熟,会感觉刘备这个人非常虚伪。

因为刘备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而且对人才非常的好,所以小的时候才会喜欢刘备,长大之后发现了社会的邪恶,也知道了社会的压力,所以才会更喜欢曹操一些。

因为曹操做的事情虽然不人道,但是很正常,这是每个人的本性,只有这样做了才会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


为什么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喜欢刘备, 现在更喜欢曹操?
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喜欢刘备,是因为觉得刘备是一个正人君子。他善良,爱民如子,常常做一些为民的好事,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他忠诚,归附于宗亲刘表时,明明可以“取而代之”,却宁可放任别人(曹操)来取,也不背上背信忘义之名。他随和,他没有君主的架子,很平易近人,对立了部将总是嘉奖,对犯...

“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了喜欢曹操”,这句话应该如何理解?
但在这些人当中却有一个普遍的奇怪现象,小的时候喜欢刘备,长大之后却更欣赏曹操。一、捧刘踩曹我想大多数人在人生中第一次接触三国的历史,都是通过罗贯中先生所写的《三国演义》,或是根据这本著作和真实历史改编的电视剧和影视作品。但是这本作品是明显的捧高刘备贬低曹操的,小说中罗贯中先生所描述...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后喜欢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后喜欢曹操

80年代以前,喜欢刘备的人,数倍于曹操。80年代之后,喜欢曹操的人飞速增...
并最终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在真正的历史上,曹操的本来面目也明朗起来,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赞誉为世人称道,各方面能耐都比刘备要强,因此喜欢曹操的人多了起来。但对历史人物还是小说人物的喜欢与否,每个人的观点彼此不同,况且,仁义诚信贯穿中华民族发展的主线,我个人还是喜欢刘备的。

为什么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了喜欢曹操?
小时候单纯,看事物看表面,演电视啊什么的,刘备就是好人,你就会喜欢刘备了,长大后接触的事多了,不那么单纯了,而且你会了解到你心目中的刘备并不那么完美,甚至像曹操那种真实个性的人才是你所喜欢的

为何在三国迷里,刘备更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欢?
我是一个三国迷,我喜欢曹操,也喜欢刘备。小时候就喜欢刘备的爱民如子,喜欢刘备的礼贤下士,喜欢刘备对待英雄人物的态度,所以五虎上将对刘备俯首帖耳,甘拜下风。我知道关羽张飞是万人敌,但对于刘备唯命是从。我知道诸葛亮是最聪明的人,但对于刘备景仰膜拜,所谓臣能尽肱骨之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细细品读《三国》,为啥发现刘备才是最努力的人?
小时候,喜欢刘备,讨厌曹操,因为《三国演义》里面是这样写的,刘备是忠,曹操是奸。后来学历史了,开始喜欢曹操,讨厌刘备。因为历史上的曹操确实很厉害,文武双全,他才是三国时代的绝对主角。而刘备则似乎没多大本事,整天顶着仁德二字,甚至于显得有些虚伪。而走入社会以后,我又开始喜欢上刘备了。

小时候的刘备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他身上哪一种特质?
俺喜欢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为什么人们都喜欢刘备、诸葛亮一方?
第二、刘备在开始起兵的时候就打出了汉室的旗号,也就是说大部分人觉得刘备才是正统。第三、很多人可能更加喜欢刘备的性格。先来看看第一点,一开始的时候刘备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不过还好刘备有一个好母亲,把刘备送到了卢植那边去学习。但即便是这样,刘备也是一个真正的草根,当时比刘备强悍的诸侯...

小时候和长大后对刘备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古人非常重视籍贯和乡土,是什么让十几万老百姓放弃祖籍地,宁愿拖家带口四处流浪也要跟着刘备一起逃,因为刘备仁义,可以给这些老百姓一个安居的未来,没有人比当时的老百姓更能了解刘备的仁义,古代老百姓已经用脚投票来选择刘备的仁义,这可不是演戏,也不是演义,而是事实。刘备 当然,小时候三国...

夏县13971214063: 为什么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了喜欢曹操? -
蔽贵妇必: 因为童年时有的是绝对的善良,长大后要的是英雄本色.

夏县13971214063: 为什么大多数人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后却独爱曹 -
蔽贵妇必: 小时候喜欢刘备是因为,那个时候小孩子的价值观还没有成熟,教科书里是赞扬刘备代表的“忠义”,小说《三国演义》和电视剧,拥刘贬曹的思想影响也太大了,所以都喜欢刘备.后来,价值观逐渐成熟,也有自己的看法,基本上能辩证的看待三国这一段历史的本质--无所谓忠义不忠义,都是成王败寇罢了.所以对刘备动不动就哭的做法嗤之以鼻;反而曹操从举孝廉出身做典军校尉起步靠自己实力一直到后来一人独占大半天下,这种个人魅力确实让人钦佩.

夏县13971214063: 为什么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喜欢刘备,现在更喜欢曹操 -
蔽贵妇必: 因为大家都受《三国演义》尊刘贬曹思想的影响,《三国演义》是根据《三国志》写的.章学诚在《丙辰杂记》提到演义时说“三国演义三实七虚,惑乱观者.三分写实,七分虚构,让读者迷惑,不知何者为真,何者为假.”,演义里许多精彩的情节是千古传说,受地方野史传奇、逸史传闻影响极深.

夏县13971214063: 为什么小时候都喜欢刘备,长大了崇拜曹操为什么说小时候喜欢刘备长大
蔽贵妇必: 小时候因为书上说曹操是坏人,长大后才发现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夏县13971214063: 为什么更多的人喜欢曹操而非刘备 -
蔽贵妇必: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个性张扬的时代,而曹操的形象往往被民间解读比刘备更具个性化,如果说曹操代表个性、勇敢、铁腕、智慧的综合型人才,那么刘备显然就是一个保守、文静、柔弱、憨厚的单一型人才.所以每个人喜欢的对象其实正是自我的追求~实际上,在那个乱世里,刘备既没有曹操的天时,也没有孙权的地利,只要自己大半辈子的奔波得来的人和.三国乱世之中,凡是有点名气的人物对刘备的评价离不开一个雄字,足见刘备绝不是一个软弱无能者.所以刘备被许多人误读了~一个人随着阅历增加,会不断改变认知.

夏县13971214063: 现在的人怎么喜欢曹操越来越多了?过去不都是刘备嘛? -
蔽贵妇必: 很多人喜欢刘备这其实还是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的功劳,罗贯中的演义中观点偏向于把刘备刻画成正面人物,把曹操刻画成反面人物,但毕竟演义就是演义,他和真正的历史是有出入的,正史《三国志》的记载的曹操可称得上是三国中真...

夏县13971214063: 我这个人,小时候看三国演义,喜欢刘备.长大了接触到了三国志(正史),就觉得曹操才是真英雄.你们呢 -
蔽贵妇必: 中国有句古话:慈不掌兵义不掌财 刘备也罢,曹操也罢.都是枭雄.刘备走的是伪善路线.该哭的时候哭,该慈悲的时候慈悲.是个好演员.不然怎么他三顾茅庐就换的诸葛亮为他鞠躬尽瘁一生呢?曹操走的是黑心霸主路线,比刘备直接.世间真正地慈悲者,善心者,有,但是大多都在民间或偏远的地方默默的生活和贡献.当权者没有几个是真正地善者.他们所处的地位也不允许他们当一个善者

夏县13971214063: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讨厌刘备而喜欢曹操 -
蔽贵妇必: 从民间的评话和《三国演义》的尊刘倾向上看,古代人们更多的还是喜欢刘备.而现代大部分人更喜欢曹操,我认为跟《三国演义》也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是小说里描写的曹操更有血有肉,而刘备则塑造的过于脸谱化,难以让当代挑剔的读者喜...

夏县13971214063: 三国话题:以前大家都喜欢刘备,为什么这些年来大家都纷纷喜欢起来曹操? -
蔽贵妇必: 大家喜欢刘备的原因?因为红翻天的小说三国演义的关系.为何大家不喜欢曹操?跟上面一样,也是三国演义,但这本小说出於元末,说真的,古时候没念书的人很多,小说这种东西不见得每个人都看得懂,更多人看的是戏曲,戏曲中的曹操白脸,加上小说中的个性,想不讨厌也很难.现在为何大家对曹操会有所改观?因为大家会去看小说,相对也会追求历史真相了,历史上的曹操才是正统.

夏县13971214063: 小时候看三国喜欢刘备,现在反而喜欢曹操了 -
蔽贵妇必: 曹操的博弈论比刘备高呗.是否也说明你不想心地善良,想玩套路啊?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