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位历史名人,主要有生平、主要事迹。

作者&投稿:野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名人简介,包括姓名,生平主要事迹~

1、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
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2、商鞅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姬姓,公孙氏,名鞅,卫国顿丘(今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梁庄镇) 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代。
商鞅辅佐秦孝公,积极实行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
政治上,改革了秦国户籍、军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区划、税收、度量衡以及民风民俗,并制定了严酷的法律。
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战;军事上,统率秦军收复了河西之地,赐予商于十五邑,号为商君,史称为商鞅 。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公子虔指为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车裂,全族被杀。
3、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 ,秦庄襄王之子。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
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
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成人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 重用李斯、尉缭。
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
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
同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
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统治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
4、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

5、狄仁杰
狄仁杰(630~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人。唐朝武周时期政治家。
出身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经及第,历任汴州判佐、并州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文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以不畏权贵著称。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四个月后,为酷吏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用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势力,成为大唐社稷得以延续的重要支柱。
久视元年(700年),拜内史令。同年九月,病逝,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唐中宗复位后,追赠司空、梁国公,累赠太师,配享中宗庙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孔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商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诸葛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狄仁杰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他把中国推向了统一时代(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1、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

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 )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

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

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五月,在福州与张世杰、礼部侍郎陆秀夫、右丞相陈宜中等拥立益王赵昰为帝,建策取海道北复江浙,为陈宜中所阻,遂赴南剑州(今福建南平)聚兵抗元。

景炎二年(1277年)五月,再攻江西,终因势孤力单,败退广东。祥兴元年(1278年)十二月,在五坡岭(今广东海丰北)被俘。

次年,元朝蒙、汉军都元帅张弘范将其押赴厓山(今新会南),令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拒之,书《过零丁洋》诗以明志。

后被解至元大都(今北京),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中书宰相之职。文天祥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元至元十九年十二月初九(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义。终年47岁。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

2、韩信

韩信(约公元前231年-前196年),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汉初三杰之一,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秦末参加反秦斗争投奔项梁、项羽,却得不到任用。不得已转投刘邦,经夏侯婴推荐拜治粟都尉,后经萧何保举拜为大将, 而韩信也为刘邦制定了汉中对策。

刘邦彭城兵败后,韩信先破楚军于京、索之间,后又平定了魏国。之后请命北伐拿下代国,在刘邦派人收取其精兵后背水一战击败赵国,同时派人降服了燕国。

之后派兵支援刘邦以及清除项羽派往赵国的楚骑兵,平定剩下的赵国城邑。刘邦成皋兵败后夺去韩信兵马命其拿下齐国, 之后韩信攻下临淄,并在潍水全歼龙且率领援齐的二十万楚军。

韩信开始进攻楚国,项羽被迫与刘邦签订鸿沟协议。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计策撕毁鸿沟协议追击项羽 反被项羽击败。汉五年,韩信会师垓下,围歼楚军,项羽自刎。

项羽死后解除兵权,徙为楚王,后被人诬告谋反而贬为淮阴侯。后吕后与萧何合谋,将其骗入长乐宫中,斩于钟室,夷其三族。

“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理兵书、序次兵法,并著有《韩信》兵法三篇 。 

3、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4、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属荆州),故而时人又称之“张江陵”。

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23岁的张居正考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

隆庆六年(1572年),明神宗登基后,因为李太后与司礼监太监冯保的支持,张居正代高拱为内阁首辅。当时明神宗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

张居正在任内阁首辅十年中,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

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年)7月9日(农历六月二十日)张居正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

张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

5、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县),少年从军,擅长骑射,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封为敦煌郡公,善于用兵。进入长安后,拜为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封为秦国公。

唐朝建立后,官至天策上将、司徒,封为秦王。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立下赫赫战功。设立文学馆,笼络人才。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及二人所有儿子,册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正式即位,年号贞观。

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

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7月10日),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天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韩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林则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居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世民



摘要 吕布(公元161年—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今内蒙古包头市)人。东汉末期的著名武 将。在民间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一说。(“[赤兔]”为吕布坐骑之名。)吕布因其骁勇善战, 但又势利多变。在民间对他评价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性格特征

《三国演义》描写他持方天画戟,骑赤兔马,头戴金冠;“三英战吕布”时关 羽、张飞、刘备三人围攻吕布,亦未能将其战倒;又直接写他成为丁原、董 卓的义子,加上自己姓吕,所以张飞说他是“三姓家奴”;加插了王允使计,以美女貂蝉离间他与董 卓的“连环计”。

并州定襄县(今山西省太原市以北、忻州市东南部)东南的中霍村据传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 “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

生平

吕布是三国时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称“马中赤兔,人中吕布”。他和他的坐 骑赤兔马都曾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人们心中的尤物。但是吕布的命运并不 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国历史的天空像一颗流星一样划过,并没有最终成就一 番事业。不过,由于他的出现,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格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制造了三国历 史发展过程中的三大变局。

京都之变

董卓进京之后,东汉政治军事势力迅速分化,一派为董卓为首的凉州军团控制的中央政治军事集 团,另一派为袁绍为首的地方反对势力关东军团。而在这两大军团的对峙中,集团内部也是矛盾 重重。作为中国军政治集团,主要表现在迁都长安后,董卓的军人政治与东汉的文人政治之间的 强烈冲突。由于关东军团的作壁上观,董卓更加势无忌惮,为所欲为。由于董卓的滥施淫威、心 狠手辣,引起了朝廷文武的强烈不满。于是司徒王允联合吕布除掉了董卓,不过随即又被董卓的 余党驱逐,吕布开始了他的东奔之路。

京都之变的影响是分化了以董卓为首的凉州军团,这为曹操的进一步瓦解关中势力作了很好的铺 垫。历史的重心开始随着他的东奔而向东移动。

兖州之变 吕布首先想到的便是袁绍、袁术兄弟,他以为凭借他诛董卓之功,并且因此报复了董卓杀害袁家 之仇,袁氏兄弟应该对他感恩戴德,哪知袁氏兄弟只是把他当作为其个人利益卖命的猎狗。吕布 屡屡逃过了他们对他的暗算,最后投奔了河内张杨。由于他与张邈建交,引起了袁绍对张邈的进 一步怨恨。

张邈与袁绍曹操都是好朋友,曾经因为正言责备袁绍而引起了袁绍的怨恨,袁绍示意曹操杀掉张 邈,但遭到了曹操的拒绝。由于与吕布建交再一次触怒了袁绍,张邈担心曹操终究会杀他,于是 趁曹操第二次东征徐州的时候,他联合陈宫、王楷、许汜等人,引吕布入东群,发动了反抗曹操 的兖州事变。弄得曹操只剩下了鄄城、范、东阿三座城池。在荀彧、夏侯敦、程昱、韩浩等人的 坚持下,曹操回军除叛,把吕布赶跑。吕布东奔徐州。

兖州之变的影响是动摇了曹操集团的统治。使得曹操不得不改弦易辙,最终定下了挟天子以令诸 侯的计策。

徐州之变

曹操两次征讨徐州,便宜了刘备。刘备奉公孙瓒之命帮助陶谦抵抗曹操,在 陶谦死后坐领徐州。引起了袁术的不满,袁刘军队僵持于盱眙和怀阴。这时 吕布趁机占领了下邳。吕布联合太山诸将多次击败了袁术的进攻,袁术被他弄得狼狈不堪。刘备 在再一次被吕布击败后,跑到曹操那里求救。这时的曹操已经迎天子于许都,可以挟天子以令诸 侯,控制了东汉中央政权,代表了东汉王朝,代表了国家。而在徐州的地方势力陈登父子,开始 向国家靠拢,被曹操安插在广陵,掎角吕布。最后曹操亲征,终于除掉了吕布、陈宫、高顺等 人,吕布和他的军团最终失败。

徐州之变的重要影响是端掉了刘备的根据地,使得刘备不得不东奔西走,历史的焦点汇聚到了曹 操与袁绍集团的争斗中。

历史评价

基本资料

历史传记

演义传记

三国志·魏书·吕布传

职业生涯

三英战吕布

后世简述

“吕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也。”五原地处蒙古,可见吕布很可能有少数民 族血统,那么神箭飞骑的本事是天赋来的。“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 将”。这一段猛一看跟董贼年轻时还真像。年轻时因为骁勇而在并州刺史丁原手下做骑都尉(类似 于典韦之于曹操),可是后来“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主簿者文书也,就是杨修做的 活。可见吕布是被老罗丑化成一个文盲的,人家毕竟当过主簿耶。

吕布个人的勇武,可以和项羽、袁达等传奇猛将媲美,其战绩也堪称了得。而其陷入的悲剧则多 少与项羽有相似处:过于迷信个人武力,无视政治手段,任用将领过于胆小等等。一切的一切只 因为他过于勇猛了。勇猛成了他的最优秀的地方,从而使他放弃了其他的优点,大致如是。

考虑一下这个人,一个生在游牧民族的地方的男人,小时候不大可能受系统的政治教育,他所有 的政治经验可能完全来自于在丁原手下的官职升迁等。但在仕官时,他更多地依靠了自己的勇 武,而在手腕上是绝对不行的。猛然之间,他踏进了乱世,踏上了乱世的舞台,他只能依靠他的 勇武。其实人们对他的诟病是他的背叛,即使他杀董贼是正义之举。受儒家思想毒害的旧势力 ——袁绍、袁术、张邈等都对他避若蛇蝎。可是乱世本来就没有这么多讲究,任何事都必须以最 终的政治利益出发。从这一角度而言,吕布只是选择了最符合他利益的事。从这一点来讲,刘备 和曹操其实和吕布是一类人:他们摒弃了一切繁文缛节和道义观念,追求的是自己的天下。可刘 曹何等枭雄,他们做的肮脏的事都打着正义的幌子,而吕布则太诚实了,于是人们把矛头对准了 他。其实他唯一做错的,是他不够虚伪。

可以这么说,吕布这种人的存在是乱世的必然,可是他的死亡也是乱世的必然。没有这种人,乱 世不称其为乱世。可是他如果不消亡,乱世无法结束。他只是为乱世而生,在乱世中扮演一个可 能很显眼的配角,然后匆忙谢幕。他的英姿固然潇洒,他的能力固然骁勇出众,可是他不懂得演 戏,所以他只能谢幕。

陈寿说:“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狡反复,唯利是视。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 也。”

其实“轻狡反复,唯利是视”,哪一个乱世人物不是如此?只不过吕布始终是个孩子,以为用在草原 的那一套就可以驰骋中原。他太短视,也太浅显。而“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灭也”,倒是很客观 地说了一条历史规律

秦始皇(前259—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因生于赵都邯郸,故又称赵政。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改革家、战略家、军事统帅。首位完成中国统一的秦朝的开国皇帝,秦庄襄王之子,十三岁即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实施三公九卿,地方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统一文字和度量衡,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万里长城。他把中国推向了统一时代(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新局面,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描写一位你感兴趣的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简要介绍他/她的人物生平事迹,


介绍一位历史名人
本杰明.富兰克林简介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和音乐家。为了对电进 行探索曾经作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创造的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借用了数学上正负的概念,第一个科学地...

介绍一位历史名人作文550
你不知道卧薪尝胆后的甜美,结局是你注定成为一个为后人“景仰”的懦夫,荣辱成败,不在一念之间,若当年的一切可以重来,我相信你能够力挽狂澜,其实并不是天要败你,是你败了你自己,或许这也是你最好的结局,历史终究是历史,你已成为了过去,成为了不可改变的神话。 你的爱与恨都随着江水奔腾远了,如果你的灵魂真...

写一个名人生平简介及评价100字?
老爸亲自编写给老同学的挽联,他仅用了两句话,就把老同学的一生以及他的为人处事都完完全全地概括出来了。老爸今年七十五啦 这是老爸给老同学送的挽联

介绍几位历史名人,要求300字以内
介绍几位历史名人,要求300字以内 达伽马、华盛顿、麦哲伦、克伦威尔、罗伯斯比尔、俾斯麦... 达伽马、华盛顿、麦哲伦、克伦威尔、罗伯斯比尔、俾斯麦 展开 ...他是一位富有的种植园主之子,二十岁时继承了一笔可观的财产。1753年到1758年期间华盛顿在军中服役,积极参加了法国人同印第安人之间的战争,从而获得了军事...

带绍字历史名人都是谁
1. 袁绍,字本初,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为一方霸主,与曹操、刘备等并称群雄。2. 张绍,字公节,晋朝官员,以忠诚敢言著称,官至尚书令,是晋惠帝时期的重要人物。3. 柴绍,字季明,北齐时期的名将,屡建战功,官至并州刺史,封为乐平郡公。4. 薛绍,字令望,唐朝初年的名将,曾...

十位中国历史名人资料要有文字介绍要有人物图片
造纸术的发明彻底改写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使蔡伦义成为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之一。造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过程。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传播和发展人类文化方面作出的非常宝贵的贡献。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第八位:艾新觉罗宣业(1654年5月4日至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皇帝,清朝第四位...

影响中国的10位杰出的伟人,急,要100字的介绍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 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

介绍下山东历史以来的名人
山东历史名人简介 笔墨春秋 1,孔丘 (前551——前479),字仲尼,今山东曲阜东南一带人。春秋末年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史称孔子。青年时期做过看管牛羊的小官和管理仓库的小 官。中年后开始授徒讲学。51岁时任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2,鲁班 ...

用简短的语言 介绍一位名人名家
庄子(约公元前369一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曾为漆园吏,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周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

用英语介绍一位历史人物
用英语介绍一位历史人物内容如下:一、介绍鲁迅:Lu Xun, formerly known as Zhou Shuren, was China's famous writer, thinker, critic and revolutionist.He had high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he was the pioneer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having profound impact on Chinese literature after ...

五莲县17659523816: 介绍一位历史名人要有姓名、生平、主要事迹、100字以内、、、、、、、、、、、、、好的加分 -
少萍贝瑞:[答案]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发明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后来的东晋政权为了推崇诸...

五莲县17659523816: 历史名人简介包括姓名、生平与主要事迹.主要事迹短些,100字左右. -
少萍贝瑞:[答案]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爱因斯... 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

五莲县17659523816: 简单介绍一个历史名人(姓名,生平,主要事迹) -
少萍贝瑞:[答案] 孔子,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出身贫寒、自学礼乐、从政失败、周游列国、退修诗书、创立儒学.

五莲县17659523816: 一位历史名人的姓名,生平和主要事迹 -
少萍贝瑞: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3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五莲县17659523816: 历史名人 姓名: 生平: 主要事迹: -
少萍贝瑞: 项羽 秦末楚人,名籍,字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随叔父项梁长大,父母不详 破釜沉舟、巨鹿九战大败章邯;自号“西楚霸王”分封诸侯;彭城之战以三万精兵大破刘邦56万联军 关羽 汉末河东解良人,因杀人而逃难,原字长生,后改为云长 ...

五莲县17659523816: 一位历史名人的姓名,生平,主要事迹 -
少萍贝瑞: 纣王,名子辛,也叫“帝辛”,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并为古代中国的最终统一奠定了物质和思想的基础,是统一古代中国的先驱者;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

五莲县17659523816: 介绍一位历史名人
少萍贝瑞: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挟天子以令诸侯,主持了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打败袁绍等力量

五莲县17659523816: 介绍一位历史名人,,,姓名(?)~生平(?)~主要事迹(?)20字 -
少萍贝瑞: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字孟德,小名阿瞒,谯(今安徽亳县人).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曹操年轻时即已文武双全.政治家、军事家三、文学家.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公元192年,曹操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

五莲县17659523816: 历史上10名人简介 -
少萍贝瑞: 李白 (701—762年),汉族,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