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成语故事的问题,急~~~

作者&投稿:锺隶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一个关于学艺的成语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
有一天,杨时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杨时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这时,远山如玉簇,树林如银妆,房屋也被上了洁白的素装。杨时的一只脚冻僵了,冷得发抖,但依然恭敬侍立。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立雪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此后,“程门立雪”的故事就成为尊师重道的千古美谈。

扩展资料:
成语解析:
【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出自】:元初,元世祖忽必烈《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白话文:“见程颐在洛阳,当时大概四十岁了。一天看到下巴,我偶然闭坐,当时与游酢侍立不说。颐醒来,那门外面雪深一尺了。”
【语法】:偏正式;则谓语;比喻尊师重教
【近义词解析】
尊师重道
1、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2、出自:郭沫若《洪波曲》第11章:“中国社会是尊师重道的,每家的祖先堂上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香位牌。”
【反义词解析】
班门弄斧
1、解释: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2、出自:唐·柳宗元《王氏伯仲唱和诗序》:“操斧于班、郢之门,斯强颜耳。”
白话文:“拿着斧子到班、郢之门,这个厚脸皮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程门立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尊师重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班门弄斧

1.田忌赛马
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有一回,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各自的马都可以分为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齐威王总是用自己的上马对田忌的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一些,所以比赛了几次,田忌都失败了。
有一次,田忌又失败了,觉得很扫兴,比赛还没有结束,就垂头丧气地离开赛马场,这时,田忌抬头一看, 人群中有个人,原来是自己的好朋友孙膑。孙膑招呼田忌过来,拍着他的肩膀说: “我刚才看了赛马,威王的马比你的马快不了多少呀。”
孙膑还没有说完,田忌瞪了他一眼: “想不到你也来挖苦我!” 孙膑说:“我不是挖苦你,我是说你再同他赛一次,我有办法准能让你赢了他。” 田忌疑惑地看着孙膑: “你是说另换一匹马来?” 孙膑摇摇头说: “连一匹马也不需要更换。” 田忌毫无信心地说: “那还不是照样得输!”孙膑胸有成竹地说: “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办事吧。”
齐威王屡战屡胜,正在得意洋洋地夸耀自己马匹的时候,看见田忌陪着孙膑迎面走来, 便站起来讥讽地说: “怎么,莫非你还不服气?” 田忌说:“当然不服气,咱们再赛一次!”说着,“哗啦”一声,把一大堆银钱倒在桌子上,作为他下的赌钱。 齐威王一看,心里暗暗好笑,于是吩咐手下,把前几次赢得的银钱全部抬来,另外又加了一千两黄金,也放在桌子上。
齐威王轻蔑地说:“那就开始吧!” 一声锣响,比赛开始了。 孙膑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田忌输了。齐威王站起来说: “想不到赫赫有名的孙膑先生,竟然想出这样拙劣的对策。” 孙膑不去理他。接着进行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 齐威王有点慌乱了。
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比赛的结果是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 还是同样的马匹,由于调换一下比赛的出场顺序,就得到转败为胜的结果
2.直言不讳
公元383年,东晋军在淝水之战大败前秦军,孝武帝命刘波坐镇北方。刘波身患重病,估计不久就要离开人世,已经无能为力了。他上一道奏疏,直言不讳地把自己的情况与治国建议讲出来,希望孝武帝重用能人守疆。
3.刻舟求剑
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人做事很死板,书上怎么写的他就怎么做,甚至遇到事情别人怎么做的,他也学着怎么做,从没想过变通一下。有一次,他经过山林,看见一樵夫在砍柴。忽然,樵夫一不小心.斧头从手上飞脱,掉进山谷里去了。
樵夫不慌不忙地在斧头落下的地方做了一个显眼的记号,然后从旁边的小路绕下山去,对照着山上L的标记,很快在草丛里找到了斧头。这位楚国人对樵夫仰慕不已。这位楚国人喜爱剑术,总是随身佩带一把宝剑。一天,他搭乘一条渡船过江。他立在船舷边,江两岸景色令人目不暇接。船行至江中,陶醉于美景的他不小心,让那把宝剑滑落到江里去了。
只见他紧盯着剑掉下去的地方发呆。旁人劝他赶紧跳下江去打捞,这位楚国人却笑着摇摇头.他眼前浮现出樵夫刻记号的一幕。接着便镇定地说:“别慌张!我自有妙法。”只见他用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一道深深的记号,并且自言自语道:“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
船继续前行,待船家停船时,这位楚人站起身,面对惊讶的目光,从容不迫地脱了衣服,从船舷边所刻记号处跳人水中。他在水中捞来捞去,怎么也捞不到那把剑,于是浮出水面抚摸着船边的记号,如梦游般喃喃着:“我的剑明明是从这儿掉下去的,怎么找不到了呢?”
4.画蛇添足
古代楚国有个主管祭祀的官员,把一壶酒赏给来帮忙祭祀的门客。门客们互相商量说:“大家一起喝这壶酒不足够,一个人喝它还有剩余。要不大家一起在地上比画蛇,谁先画好,谁就喝这壶酒。”
一个人最先完成了,拿起酒壶准备饮酒,于是左手拿着酒壶,右手画蛇,说:“我还能够为它画脚呢!”他还没有画完蛇的脚,另一个人的蛇就画好了,那个人抢过他的酒壶,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给它画脚呢?”随后喝完了那壶酒。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那壶酒。
5.指鹿为马
赵高想要叛乱,恐怕各位大臣不听从他,就先设下圈套设法试探。于是带来一只鹿献给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错了吧?您把鹿说成是马。”问身边的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赵高就在暗中假借法律中伤(或陷害)那些说是鹿的人。以后,大臣们都畏惧赵高。
6.沧海桑田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从前仙人王远和麻姑,他们相约到蔡经家去饮酒,王远一行很快就到蔡经家,但没见到麻姑的到来,就派使者去请。麻姑到来说她奉命去巡视蓬莱,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成桑田,现在海水又退了一半。王远说那里又要扬起尘土来了。
7.了如指掌
禘是古代帝王或诸侯在始祖庙里祭奠祖先的一种盛大祭祀活动。周朝的祭祖大典分为三类:第一,天子继位。在太庙举行的大祭,上自始祖下及历代祖先合祭。第二,天子、诸侯五年一次的大祭,高祖及高祖以上的神主祭于太庙。第三,宗庙四时祭。每年夏举行。
有人向孔子请教关于禘礼的内涵及规定。孔子说:“我不知道。懂得禘礼的人治理天下,像把天下放在这里一样可以掌握吧!”孔子一边说一边指着自己的手掌。
孔子知道禘礼。他回答“不知也”,是不想说的推托之辞。他为什么不想说呢?孔子生于春秋末期。周王室已经衰微,礼乐崩坏,旧的等级制度被破坏,宗法秩序被弄乱。
孔子认为周礼是最完美的,他本人也以恢复周礼为己任。孔子不愿回答的原因可能在于不屑于回答那人的提问,或者是鲁国的季氏祭祀违背了周。又或者是他认为鲁国的禘礼不符合他所知的标谁。
8.长风破浪
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
南朝宋国著名将领宗悫从小就有雄心壮志,喜欢舞枪弄剑,他的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回答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后来他带兵攻打林邑国,运用计谋取胜,被封为左卫将军。
9.拔苗助长
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从前宋国一个农夫担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长不高,就天天到田边去看。三天过去了,禾苗没见动静。他想出一个办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回去对儿子说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10.一叶障目
眼睛被一片树叶挡住,指看不到事物的全貌。
有个书呆子从古书上读到“蝉翳叶”的故事,信以为真,就四处寻找,把蝉躲藏处的树叶全部摘下,拿回家遮脸作试验,问妻子能不能看见他。妻子气愤说看不见。他就拿这片树叶去街上行窃,被抓后说:“我一叶障目,你们能看见吗?”
11.千呼万唤
形容再三催促。
白居易用诗歌为民请命,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因此被贬到江州做司马。他来到浔阳江边与即将离别的朋友送行,风吹着芦苇传来阵阵凄凉。他们上船喝起了酒来,江面上传来一阵琵琶声。他们驱船靠近,千呼万唤才见到那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佳人。
12.杯水车薪
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小,解决不了问题。
从前有一个樵夫在山上打柴,听到救火声就跑去救火。后来他的柴车也着了火,正好看到路边有一个杯子,就拿杯子跑到河边去装水来救火,但火势太大,一杯水根本就是无济于事,一整车柴全部被烧毁。
13.栩栩如生
栩栩:活泼生动的样子。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
庄子写出了这样一个故事:“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梦见自己变成一只美丽丽的蝴蝶,比真的蝴蝶还美,活灵活现,在空中翩翩起舞。
14.三顾茅庐
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
15.以一当十
当:相当。一个人抵挡十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公元506年,孙武率三万精兵攻打楚国,消灭20多万楚军,创造一个以一当十的战例。
16.道听途说
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古时学者艾子的邻居毛空是一个不务正业的人,经常把外边听到的事情加以夸大说给艾子听。一次他说:“一只鸭子一次下了100个蛋。”艾子不信,他又说天上掉下一块二十丈长十丈宽的大肉,而且还信誓旦旦地说他亲耳听来的。
17.一片冰心
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
诗人王昌龄官场屡屡失意,触犯了权贵豪门,一再被贬,但他仍以心地透明纯洁而自慰,决心不与那些人同流合污,他在《芙蓉楼送辛渐》诗中流露出这样的情感:“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8.按图索骥
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春秋时期相马专家孙阳(伯乐)根据自己的相马经验写了《相马经》,他的儿子很想把相马的绝技学到手,熟读《相马经》,根据经书上的标准选出的“千里马”——一只癞蛤蟆回家向其父报喜,伯乐看后哭笑不得。
19.气壮山河
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北宋时期,赵鼎21岁中进士受到宰相吴敏的赏识,调到都城开封任职。金兵南下,宋钦宗惊慌失措,赵鼎主张抗金到底,可是宋钦宗不予理睬。北宋灭亡后,赵鼎仍然坚持抗金,秦桧迫害他,他只好写下:身骑箕,尾归天上,气壮山河壮本朝。
20.不自量力
自己不估量自己的能力。指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
春秋时期,实力弱小的息国从郑国发动战争,结果被打败。原因是不正确分析敌我双方的力量,分不清敌人与朋友,不团结邻国,结果没过多久息国被楚国消灭。
21.鸡犬不宁
形容骚扰得厉害,连鸡狗都不得安宁。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做司马,他目睹了民间哀鸿遍野、民不聊生的悲惨局面,写了一篇《捕蛇者说》。该散文描述一个捕蛇者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愿种地,因为贪官污吏们搞得当地鸡犬不宁。
21.力不从心
心里想做,可是力量够不上。
东汉时期,班超为平定匈奴作乱,70多岁还在西域作战,他身体日渐衰弱,上书汉和帝要求回中原养老。他的妹妹班昭也上书奏请说班超老了,再有战事就力不从心了,汉和帝看了二人的奏折,不断地点头,于是下诏让班超回京。
22.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齐威王当上国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喜欢听别人弹琴。邹忌携琴前去拜见齐威王,就是光说不弹,并把不弹琴的道理与治国联系起来,使齐威王明白治国的道理,齐威王任命邹忌为相国。邹忌以自身形象影响齐威王有自知之明。
23.诲人不倦
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经历新郑之病,他们不得不在当地住了几月,弟子樊迟问孔子怎样干农活。孔子心里不高兴,一反诲人不倦的习惯,承认不如老农。樊迟只好向当地农民请教,终于种出了葫芦、扁豆等。
24.一刀两断
一刀两断的意思是:一刀斩为两段。比喻坚决断绝关系。
西汉初年,韩信被封为齐王之后,丞相萧何担心韩信兵权太大威胁刘家天下,就找樊哙共商计策。樊哙自鸣得意,连夸自己是如何斗败项羽而保主公刘邦的,面对这淮阴一饿夫且手无缚鸡之力的韩信,只须叫一两个人就可以把他一刀两断。
25.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26.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27.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28.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参考资料:成语故事--百度百科

朝乾夕惕
zhāo qián xī tì
〖解释〗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示例〗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忠于厥职。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朝乾夕惕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0-9 11:00:01

  在齐国创立春秋霸业中,管仲曾运筹帷幄辅助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他更时时劝勉桓公克己省身,巩固盟主之位。
  据《管子·中匡》记载,管仲曾劝勉桓公朝乾夕惕,保持晚节。故事是这样记载的,桓公曾郑重地请管仲宴饮。桓公准备好了宴请的馆舍,挖了一口新井,用柴草覆盖着。诽戒十天,召见管仲。管仲到了以后,桓公拿着酒爵,夫人拿着酒杯敬酒。但酒过三觞,管仲就走了。
  桓公发怒说:“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仲父,自以为够恭敬的了。仲父却不辞而出,原因何在?”鲍叔与隰朋也赶了出来,追管仲于途中说:“桓公发怒了。”
  管仲回来,进院中,背靠屏风而立,桓公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进到中庭,桓公还不同他讲话。再往前走,接近堂屋,桓公说:“我斋戒十天来宴请仲父,自以为无所得罪了。您不辞而出,不知是什么原因?”管仲回答说:“沉溺于宴乐的就沾染忧患,厚于口味的就薄于德行,怠慢于听朝的缓于政事,有害于国家的危于社稷,我就是因为这些而敢于走出的。”
桓公明白了管仲的用意,立即下堂说:“我非敢亡自苟安,仲父年长,我也衰老了,我希望慰问您一下。”管仲回答说:“我听说壮年人不懈怠,老年人不苟安,顺天道办事,一定有好结果。夏桀、商纣、周幽三王之所失,并不是一个早上猝然而到的,您为什么要有所苟安呢?”管仲说完走出,桓公就以宾客之礼再拜而送出。
  此后,桓公就愈加振作了精神。第二天,管仲上朝,桓公就说:“我想听听君主建立威信的问题。”管仲回答说:“人民爱戴,邻国亲睦,天下信任,这就是国君的威信。”桓公又问怎样建立威信。管仲说:“开始在治身,其奖在治国,最终在治天下。”桓公又问治身、治国、治天下的道理。管仲回答说:“导治血气,以求行寿命长,谋虑远和施德广,这就是治身。充分举用贤人而慈爱百姓,对外保全灭亡了的国家,接续断绝了的世家,起用死于王事者的子孙,薄收税敛,减速轻刑罚,这就是治国的大礼。法令能够推行而不苛刻,刑罚精简而不亡赦罪人,官事宽厚而不迟慢拖拉,屈辱困窘的人们,法度也能加以保护,往者来者都无所约束,而人民和乐,这就是治理天下了。”
《管子·戒》还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桓公准备东游,问管仲说:“我这次东游,想要东起之罘,南至琅邪。司马却提意见说,也要像先王的出游一样。这是什么意思呢?”管仲回答说:“先王的出游,春天外出,调查家事上经营有困难的,叫作‘游’;秋天外出,补助居民中生活有不足的,叫做‘夕’;那种人马出行吃喝老百姓的,叫作‘亡’;尽情游乐而不肯回来的,则叫作‘荒’。先王对于人民有游、夕的事务,自己却从没有荒、亡的行为”。
  桓公退后拜谢说:“这是宝贵的法度。”管仲又对桓公说:“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感情,没有地位而尊贵的是心性。您也应巩固感情,谨慎言语,以严守尊贵的心性。这就是道的发扬。”桓公又说:“愿从此教”。管仲又对桓公说:“负担重莫如身体,经历险莫如口舌,时间长莫如年代。负重任、行险路,长期坚持,唯君子能做到。”桓公又说:“仲父快把这方面的言论教导给我”。管仲就作了下面一番论述。管仲说谎:“饮食作息,是心性的保养;好恶、喜怒、误用乐,是心性的变化;聪明处事,是心性的德能。因此,圣人总是调节饮食而安排作息,控制天气的变化,禁止声色的侵蚀,身上没有邪僻的行为,口中没有悖理的言论,静静地安定着心性,这就是所谓圣人。
  仁是从心里发出的,义是在外面实行的。仁所以不利用天下谋私利;义,所以不利用天下猎私名。仁,所以不肯取代他人而自立为主;义,所以年到七十而交出政务。 因此,圣人总是以德为上而功业在下,重视道而贱视物利诱惑。因此,即使身在茅舍中,也毫不惧色;坐南面而治天下,也没有骄傲之态。这然后才可以成为天下之王者。其所以叫作有德,就是不必发动,人们也知所努力;不用言语,人们也能够理解;不自为,事情也能成;不召唤,人们也能到。这就是德的作用。所以,天不用动,经有四时的运行,下就万物化育;君不用动,经过政令的发布,下面就万事成功;心不用动,经过四肢耳目的使用,万事万物都感知其意图。交游少而新者多的,叫作知人。用力少而成效好的,叫作会办事。听一言就能贯通万物的,叫作懂道。多言而不得当,不如少言;博学而不会反省,一定产生邪恶。孝悌是仁的根本,忠信是交游凭借。内不思考孝悌,外不正行忠信,离开这四条原则而空谈学问,是会自亡命其身。”

焚膏继晷
fén gāo jì guǐ
〖解释〗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示例〗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以致损明。 ★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焚膏继晷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俊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不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

防微杜渐
fáng wēi dù jiàn
〖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示例〗有不尽者,亦宜~而禁于未然。 ★《元史·张桢传》

防微杜渐

  东汉和帝时,窦太后亲临朝政,并由太后的兄长窦宪掌握大权,官员们争着逢迎巴结,因此政局混乱不堪。窦氏家族仗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没有人敢揭发他们的恶行。当时的司徒(相当丞相)丁鸿借着日蚀出现的机会,向和帝密奏说:『太阳是君王的象征,月光是代表臣子的。日蚀出现,是象征做臣子的侵夺君王的权力,陛下千万要小心。在历史上记载,日蚀出现了三十六次,国君被臣子杀死的有三十二人,都是因为臣子的权力太大了!』他控诉窦宪仗着太后的权势,包揽朝政,独断专行,连皇帝也不放在眼里。接着他又说:『日蚀的出现,是上天在警诫我们,我们就应该注意危害国家的灾祸发生。穿破岩石的水,一开始都是涓涓细流,长到天上的大树,也是由刚露芽的小树长成的。人们常忽略了微小的事情,而造成祸患。如果陛下能亲自处理朝政,从小地方着手,在祸患还在萌芽的时候消除它,这样就能够安定汉室王朝,国泰民安。』」
  汉和帝听从了丁鸿的建议,革掉窦宪的官职,消减窦氏家族的势力。朝廷除去了隐患,国势便开始有了好转。

朝乾夕惕
每天多问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效果如何、怎样改进,凡事多从自身找原因,既要亡羊补牢,更要朝乾夕惕

某君去异地观光时,甚感风光美景陶情冶志,心情特畅。回家时才发觉不见了手机,回想起曾被人“不小心”撞了一下,意识到手机是被人“拿走”了。顿生愠意,大骂那扒手之不义。

第二次外出却又重复了上次的故事。“真是可气…”…正当朋友们义愤填膺,不齿那不义之举时,他却感叹道:

“我不恨那扒手,只恨我自己,”朋友们有点莫不着头脑。

“像我这样的人,不给小偷做贡献,谁还会给他们做贡献?”

他既像自嘲,又若有所思。

的确,被偷了东西固然可气,那小偷也着实可恶,可正是自己的邋遢和粗心给才给小偷提供了机会,他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而不去怨天尤人,可谓亡羊补牢。

我想,这种从自身找原因的思考角度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正可以迁移到我们的做人做事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虽然无足轻重,但会不会影响他人,是否顾及到他人的感受,思想和言行能否做到慎独。教学中,从自身找原因,时刻自我剖析更将使问题及时解决:如课堂上孩子是否表现积极,鼓励孩子方式是否奏效,怎样使孩子接受批评等,都要从自身找出不足,以便预防或弥补。

焚膏继晷
这个成语出自唐朝韩愈的文章《进学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

国子先生韩愈清晨来到太学,把学生们召集来,站在讲舍之下,训导他们说:“学业靠勤奋才能精湛,如果贪玩就会荒废;德行靠思考才能形成,如果随大流就会毁掉。……”
话还没说完,队列中就有个人笑着说:“先生是在欺骗我们吧。学生跟着先生,到今天也有些年了。先生口里从没有停止过吟诵六经之文,手里也不曾停止过翻阅诸子之书,记事的一定给它提出主要内容来,立论的一定勾划出它的奥妙之处来。贪图多得,务求有收获,不论无关紧要的还是意义重大的都不让它漏掉。太阳下去了,就燃起油灯,一年到头,永远在那里孜孜不倦地研究。先生对于学业,可以说勤奋至极。先生对于做人,可以说是很成熟的。可是呢,在官场上不被人所信用,私交上也没人帮助你。当了一段时间的御史,又被贬逐到边远的南方。当了三年的博士,懒懒散散,也没表现出什么政绩。你不想一想这些,还要来教训人,这是为什么呢?”
身为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听后感慨良深,就写下了《进学解》。
[成语释义]
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膏,油脂之属,指灯烛。晷,日光。它的近义词有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它的反义词有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等。
[典例荟萃]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6�1张潮《虞初新志�6�1三侬赘人广自序》)
◆世儒于此十三部,或焚膏继晷,钻仰终身;或锻炼苛求,百端掊击,亦各因其性识之所根耳。(清�6�1纪昀《阅微草堂笔记�6�1滦阳消夏录一》)
◆即使是应社会之急需,书的著、编、译者也该焚膏继晷,争分夺秒地工作,以化“匆促”为充裕,化“急就章”为深思篇,避免那些可以避免的错误,使书的质量更高。(李健海《“匆促”不得》)
◆十年披荆斩棘,十年辛苦耕耘,“黄土高坡”披锦绣;四载焚膏继晷,四载顽强砥砺,“白面书生”撑乾坤。
[素材超市]
古今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无人不靠焚膏继晷的苦学来托起一轮轮壮丽的朝阳。孙敬头悬梁、苏秦锥刺股、匡衡凿壁借光、倪宽带经而锄、顾欢燃糖自照、李密牛角挂书、车胤囊萤苦学;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其书法才矫若游龙,翩若惊鸿;华罗庚废寝忘食,埋头钻研,其数学理论才标新立异,石破天惊;居里夫人与她的丈夫,为了提炼钋和镭元素,他们日日夜夜,焚膏继晷地在实验室工作,忘记其他的事情,一心一意地做研究,终于提炼出那两个饱含汗水的元素,他们实现了理想,雕琢出自己心中的天使。

揽辔澄清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东汉时期,冀州发生饥荒,那些贪官污吏们照样过着糜烂的奢侈生活,对灾民不闻不问,饥民们纷纷起来造反。朝廷派范滂为清诏使前去考察情况。他接到命令感到责任重大,临行时他在马上手执缰绳对随从说:“一定要查明真相,澄清天下。”

防微杜渐

解释: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解释: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专权。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权。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专权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朝乾夕惕
发音 zhāo qián xī tì
释义 乾: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
出处 《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示例 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

词目 焚膏继晷
发音 fén gāo jì guǐ
释义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示例 相传文人目多眚,归咎读书,焚膏继晷,以致损明。(清·张潮《虞初新志·三侬赘人广自序》)

成语 揽辔澄清
发音 lǎn pèi chéng qīng
解释 揽辔:拉住马缰;澄清:平治天下。表示刷新政治,澄清天下的抱负。也比喻人在负责一件工作之始,即立志要刷新这件工作,把它做好。
出处 《后汉书·范滂传》:“滂登车揽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
示例 少年~意,倦矣应怜缩手时。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词目 防微杜渐
发音 fáng wēi dù jiàn
释义 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出处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示例 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元史·张桢传》)


你最喜欢的成语故事:(写六个)
2.【成语】: 爱屋及乌 【拼音】: ài wū jí wū 【解释】: 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成语故事】:商朝末年,纣王穷奢极欲,残暴无道,西方诸侯国的首领姬昌决心推翻商朝统治,积极练兵备战,准备东进,可惜他没有实现愿望就逝世了...

一个简单的成语故事 10~30字
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然而苗都枯萎了。揠苗助长 [ yà miáo zhù zhǎng ]【解释】: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

寓言四字成语故事
寓言四字成语故事大全,寓言故事一般就是借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的故事去衬托其中的道理,虽然成语的字数不多,值得耐人寻味,我今天收集了关于寓言四字成语故事大全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寓言四字成语故事1 言四字成语故事:兰子献技 古代,人们将那些身怀绝技云游四方的人叫“兰子”。宋国有一个走江湖卖艺的兰子,...

有哪些关于读书的成语故事
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3、囊萤映雪 晋朝车胤恭谨勤苦,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由于家里穷,不能经常弄到油点灯,夏天他就用...

要一个成语故事,越长越好!!!
2011-6-11求成语故事,长一点的,现在要,可以送一飞车老婆——1160311267!!2010-9-14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长一点的哦) 702006-11-4快告诉我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我们要演!!尽量长一点,而且女...2011-10-30我班上有个成语故事比赛,大家帮我找个成语,要鲜为人知的,加上内... 2更多关于成语故事长...

关于诚信的成语故事五个?
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尾生抱柱】相传尾生与女子约定在桥梁相会,久候女子不到,水涨,乃抱桥柱而死。【君子之约\/童叟无欺】孔子东游的时候与一个叫项橐的小儿比试,各出一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孔子输后,果真拜项橐为师。这就是君子之约和童叟无欺的典故。

四个字成语故事
5、守株待兔:这个成语也来源于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人在树下等兔子撞死,结果兔子没有来,他却一直守在那里等待。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不主动努力,而抱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关于故事的来源如下:1、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阶段。在古代,人们通过口头传统来分享和传播故事,这些故事通常包含了他们...

八个四字成语寓言故事及道理
1. 写出4个成语故事及道理和4个寓言故事及道理,急 刻舟求剑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 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

关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1、成语故事·揠苗助长用来比喻不管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这个成语出自《孟子·公孙丑上》。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有一天,...

关于成语故事的作文4篇
“玉汝于成”是说象玉一样爱护,来帮助你成功。成语故事作文400字五:不耻下问 大家都知道孔子是古代的一个教育家,还被人们称为“圣人”。他为人学识渊博,但还是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请教。有一次,孔子到太庙祭祖,有不明的地方就向别人发问,旁边的人看见了,忍不住说:“难道你不是圣人吗?

长春市15835564437: 急,求一个成语故事! -
易斩先抗: 推己及人 涵义:用自己对事物的考虑与安排去为别人设想﹔指要体谅别人.例﹕如果能用推己及人的态度去考虑别人的立场﹐就比较能够做到谅解了.春秋时,有一年冬天,齐国一连下了三天的大雪.齐景公披着狐皮袍子坐在庭堂里欣赏雪景...

长春市15835564437: 我要问几个成语故事,谁有的告诉我!谢谢!急!鼠目寸光、牛气冲天、狐假虎威、杀鸡儆猴、马到成功、鸟道羊肠、龙腾虎跃、狡兔三窟、尖嘴猴腮、猪朋... -
易斩先抗:[答案] 出 处 清·蒋士铨《临川梦》:“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吓得那一班鼠目寸光的时文朋友,拜到辕门,盲称吓赞.” 1、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

长春市15835564437: 问一个成语我记得成语故事是这样的.就是古时候有一人家里面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娶了媳妇.之后又都去考状元家里面也不管都是俩媳妇干活什么的.然后... -
易斩先抗:[答案] 这是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名为《镜听》

长春市15835564437: 40字以内的成语故事 超急的!!!!!!!!! -
易斩先抗: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使得大家相信: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红绳,加以撮合的,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简称为“月老”. 唐代孟郊年轻的时候无意为官,直到四十岁的时候才去应试,两考不中,到第三考才得登科.他高兴的即兴赋诗一首《登科后》,其中有句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故后人就用“春风得意”来形容仕途顺利,功成名就.常见的图案是画一小儿骑马放风筝,也有仅画放风筝的.道中有车载瓮,塞于路.属天寒,冰雪峻滑,进退不得.日向暮,官私客旅群集,铃铎数千,罗拥左右,无可奈何.客刘颇者扬鞭而至,问曰:“车上瓮直几钱?”答曰:“七八千.”颇遂开囊取缣,立偿之.命童仆登车,断其结络,悉推于崖下.须臾,轻车得过,群噪而前.

长春市15835564437: 中国名人成语故事,要短一点的.急急急!!!!!!!!! -
易斩先抗: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这就是成语孔融让梨的故事.

长春市15835564437: 急求一个很难很少见的成语故事,意思简短点… -
易斩先抗: 人面桃花【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出处】: 中华诗词-唐五代-崔护【注释】: 这是一首情意真挚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末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

长春市15835564437: 急求~50字的成语故事 -
易斩先抗: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长春市15835564437: 成语典故5个.急求!! -
易斩先抗: 囊萤应雪,废寝忘食,夜以继日韦编三绝手不释书

长春市15835564437: 求一则成语故事[急,周一用] -
易斩先抗: 矛与盾 成语:自相矛盾 含义:说话办事要实事求是,不能言过其辞,自相矛盾. 人物:卖盾有卖矛的楚国人 众人 内容: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有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有一个楚国人,卖盾有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锋利极了,任何坚固的东西都能刺穿.”众人说:“那用您的矛刺您的盾,结果会怎样呢?”那人张口结舌,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了. 我打了好长时间,是我们课本上的,一定要选我!

长春市15835564437: 随便一个成语故事简要的内容和含义 急啊!!! -
易斩先抗: 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建立蜀国.他死后,儿子刘禅继位,又称刘阿斗.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后,公元263年,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号,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魏王自己也无实权,掌大权的是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故意安排表演蜀地的歌舞.刘禅随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非常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乐不思蜀”这个成语,来形容有些人安于现状,乐而忘返.还形容有些人乐而忘本.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