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史记》和《汉书》对待屈原的评价?

作者&投稿:窄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看待史记和汉书对待屈原的两种不同评价?~

屈原(约前342—前278),名正则,字灵均,一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楚国大夫。汉族,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是战国末期楚国人,史记《屈原列传》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汉书》是不同时代的
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的最后i对屈原的评价: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释义:太史公(指司马迁自己)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伤他的志向不能实现。途径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

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他,却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鵩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鲁迅对《史记》有两句赞誉的评语,人尽皆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一句是说《史记》之后的史书皆难与之匹敌,对第二句,今人一般认为这是在夸赞《史记》富于文学性,可与《离骚》相媲美。

对这第二句的解释,我觉得有点肤浅,似乎可以做进一步的解读。比如,若论文学性,“诗三百”也堪称精品,但鲁迅却未言“无韵之《诗经》”。这当然不是随意的选择,而是自有原因。鲁迅何以评《史记》为“无韵之《离骚》”?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鲁迅认为司马迁和屈原皆受过大磨难,同为牢骚忧愤之人。屈原写《离骚》以抒愤懑,司马迁着《史记》寄托忧思,故《史记》同于《离骚》,是“没有韵辙的《离骚》”。

姑引鲁迅言“无韵之《离骚》”那段原文来看:(司马迁)恨为弄臣,寄心楮墨,感身世之戮辱,传畸人于千秋,虽背《春秋》之义,固不失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矣。——《汉文学史纲要-司马相如与司马迁》
“恨为弄臣”,是说司马迁对自己所处的“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报任少卿书》)的地位甚是不满;“感身世之戮辱”,是说司马迁痛心于自己遭受宫刑的奇耻大辱。这些都成了司马迁发愤着书、完成《史记》的重要动因。

屈原的身世与司马迁很相似。史载其“事怀王为左徒”,“左徒”者,或曰“史官”,或曰“巫官”,或曰“外交官”,或曰“行政高官”,但无论做的什么官,都是任由怀王摆弄的臣子,本质上是“主上所戏弄”之人。屈原被谗放逐,怀石投江,更是与司马迁遭受的磨难和屈辱相似。

屈原为抒愤懑,遣牢骚,遂作《离骚》。所谓“离骚”,即牢骚、愁思。司马迁对屈原有准确的了解,他在《屈原贾生列传》中写道:“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深知《离骚》之作乃源于怨愤牢骚,而他自己也正复如此,可见司马迁与屈原的心境是相通的。正因为二人身世相近、心境相通,也就都“寄心楮墨”,发为千古雄文。司马迁可谓“汉代的屈原”,《史记》也就是“汉代的《离骚》”。《史记》确不失为“无韵之《离骚》”。

屈原,又名屈平,生于公元前339年,逝于公元前278年。他出身为楚国王室后裔,文思敏捷,忠君爱国,前期身居要职深受楚王重用,后虽被人进谗言而遭排挤,心中仍忧思楚国,不忍见楚国被秦国欺凌,愤而投汨罗江自杀。屈原首创骚体,后来形成一文学体裁——楚辞。他一生中共创作骚体25首,代表作有《天问》、《招魂》、《九歌》等。屈原是我国著名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也是世界文化名人。

自屈原作品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争议,有损有誉。尤其是在汉代,汉代接受董仲舒的思想,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班固在他的《汉书》中就对屈原大肆抨击,说他的文章叛经离道,许多思想和理念与儒家理念不合,虽然也认为他文采不错,但不过是在表现自己而已。

而同为汉代的刘安和司马迁却对屈原赞誉有加,他们分别在《离骚体》和《史记》中对屈原个人和作品进行了评价,认为屈原忠君爱国,宁死不辱,很有气节;作品文采斐然,想像奇特,绚丽浪漫,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论不息,难分上下。

其实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全都是人撰写的,必定带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与作者的经历有关,不过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并无高下之分。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自己回信迟的原因,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一段内容其实是表白自己之所以不能为任安辩白,并不是由于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

全文共分4段。

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第3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第4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见于《汉书·司马迁传》及《文选》卷四十一。任安,字少卿,西汉荥阳人。年轻时比较贫困,后来做了大将军卫青的舍人,由于卫青的荐举,当了郎中,后迁为益州刺史。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朝中发生巫蛊之乱,江充乘机诬陷戾太子(刘据),戾太子发兵诛杀江充等,与丞相(刘屈髦)军大战于长安,当时任安担任北军使者护军(监理京城禁卫军北军的官),乱中接受戾太子要他发兵的命令,但按兵未动。戾太子事件平定后,汉武帝认为任安“坐观成败”,“怀诈,有不忠之心”,论罪腰斩。任安入狱后曾写信给司马迁,希望他“尽推贤进士之义”,搭救自己。直到任安临刑前,司马迁才写了这封著名的回信。在这封信中,司马迁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说明自己“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就极刑而无愠色”、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文学观和生死观。所以,这封信是一篇研究《史记》和司马迁的生活、思想的重要文章。

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自己回信迟的原因,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阘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一段内容其实是表白自己之所以不能为任安辩白,并不是由于缺乏仗义执言的勇气,自己曾为李陵辩护就是明证。这部分是下文的铺垫。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的“赞”中,对这封信的评价是:“幽而发愤,书亦信矣。”颜师古注:“言其《报任安书》自陈己志,信不谬。”

全文共分4段。

第1段,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作者“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己志。

第2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可分为三层。

第1层,从“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至“素所自树立使然也”。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再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出自己有什么气节。

第2层,从“人固有一死”至“殆为此也”。“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承上(死得有没有价值)启下(辱与不辱的区别)。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辱。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再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以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第3层,从“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至“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白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第3段,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可分为两层。

第1层,从“古者富贵而名摩灭”至“思垂空文以自见”,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第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司马迁对生命与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他发现,往昔“富贵而名摩灭”的人,“不可胜记”,只有“倜傥非常之人”,即对历史和文化做出贡献的人,才能不朽。他认为,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人的著述,以及《诗经》,都是古代“圣贤发愤之所为作”;都是作者“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述往事,思来者”,把苦苦思索得到的知识,著述成文,留给来者去思辨验察。这些古代“贤圣”历尽磨难,强志不屈,“退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为人类做出了贡献。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历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受极刑而无愠色”,坚强地活下来,他的愿望是“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并以此“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第4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再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浮沉”“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说实话,史记和汉书对屈原的评价是相当的综合的,因为司机在前面,汉书在描写的时候有大部分都是抄写的史记的记载,所以说史记和汉书对屈原的评价其实都差不多,相当。


你是怎样看待《史记》的?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在书写历史的书籍中是独一无二的,评价司马迁的《史记》在所有史书中地位最高。正所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才称得上是“绝唱”。

《史记》读后感
就像尤安·艾肯在《走遍天下书为侣》一文中所说的那样,看《史记》就仿佛在做一次历史旅行,读者像是穿越了时空,成了一位历史事件的亲历者,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就仿佛在和司马迁面对面的谈话,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史记》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

史记与汉书有何不同?拜托各位了 3Q
《史记》是一部通史 《汉书》则是一部断代史 《汉书》把《史记》的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书改曰志,取消了世家,汉代勋臣世家一律编入传。这些变化,被后来的一些史书沿袭下来。 《汉书》喜用古字古词,比较难读 汉书不如史记。班固曾批评司马迁论是非颇谬于圣人。这集中反映了两人的思想分歧。...

怎样看待司马迁笔下的人物,黥布和李斯两人呢?
因此,他写史的方式,就和一般的史官有所不同。 《史记》中描写、刻画的人物,都是经由司马迁仔细编排过的。太史公将他的理念通过《史记》中的人物于无形中影响到我们的行事作为,思考方式以及价值观念;而他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也就达到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司马迁与史记的资料(简单)谢谢
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他的进步思想在《史记》中从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揭露和讽刺;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萧何的?为什么抹掉他的功绩?
《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研究从上古时期一直到汉武帝时期的重要史学资料,司马迁对于记录每一个人,应该说都是比较客观的,但是毕竟人都是有感情的,他不可能做到每一个人都很客观地去评价,总会有一些是他带着或赞扬或贬低的态度来写的。在书中,西汉开国第一功臣萧何,就被他黑掉了...

你是如何看待王位世袭制的?
从《史记·五帝本纪》和《夏本纪》看,由“禅让”制过渡到世袭制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段时期中“禅让”制和世袭制交替出现。如《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帝颛顼高阳者,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又说“颛顼崩,而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

怎样看待悲剧俊才贾谊之死?我们普通人又能得到什么生命启示?
一个人短暂的人生意义何在,又如何衡量,正如太史公上面那句响彻千古的名言,便是一个最简单、也最贴切的标准了。 每每阅读太史公在不幸遭受最最受辱的腐刑后,仍然忍辱负重、矢志不移,坚韧不屈地完成人生的理想事业的崇高人生使命驱使下所完成写作的《史记》,都会被太史公那种热烈而充满悲情的生命理念深深打动。 不仅...

司马迁生平
《史记》首创的以“纪传”为主的史学体裁,第一次以人为本位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高度重视。过去的历史著作都记载了人的历史活动,但这些记载都是以时间或事件为本位的,人的主体地位未能被充分地意识到和表现出来,而且,这些历史著作中的人物总体说来,一是局限于社会上层,至多包括了游士策...

《史记》中为啥会有三个部分记载失真的案例?
正如学者指出的那样——《史记》每一篇中都不免有点假,但每一篇也都有一部分真。它像陈年的古董一样,修补和锈蚀是不免的,但原物的神态却也始终古意盎然,流动在每一部分里。 随着考古的发现,已证明《史记》中的某些记载与史实不符,特举三例: 一、岳麓简记载:秦始皇喜爱湘山一带树木野美而将其列入禁苑,禁止...

新青区13311498672: 把《史记》和《离骚》相比,体现《史记》的什么特点 -
康星鼻炎: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东汉末年始称《史记》.《史记》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端,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家之绝唱”是说其历史学成就.司马迁参酌古...

新青区13311498672: 《汉书》在描写人物上与《史记》有什么不同 -
康星鼻炎: 《汉书》严谨,注重实际,对人物的描写较粗略.《史记》注重人物刻画,多用想象和浪漫主义,添加了许多细节描写和虚构的故事情节,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新青区13311498672: 历史上是否确有屈原这个人?如果有,那为什么《史记》之前的史料未记 -
康星鼻炎: 中国所谓正史就是从《史记》开始,后面是《汉书》、《后汉书》一直到《明史》为止,人们合称为《二十四史》.但是史记之前不是没有历史资料,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有的缺失散落,无法单独成书,有的思想内容与后世主流不符,没有以书册的方式流传下来.比如刘向收集编订的《战国策》,《战国策》成书以后,刘向收集的那些资料既不好保存也没必要再继续保存. 《史记》也是如此,司马迁不可能凭空杜撰个屈原.原因很简单,《楚辞》、《天问》传下来了,并且早在司马迁之前,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就写了《吊屈原赋》. 至于说《史记》之前的史料未记载这话不对,不是未记载,是没留存下来,春秋就不说了,战国时期那七国有哪国的资料完整流传下来了?

新青区13311498672: 史记和汉书的艺术表现手法有何异同在线等,急!史记和汉书的艺术表现
康星鼻炎: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汉书》是第一部断代史. 司马迁作《史记》,寄慨遥深,史识亦高;《汉书》于人于事,虽有褒贬,然少寄托,史识亦不及《史记》. 《...

新青区13311498672: 史记与汉书的对比 -
康星鼻炎: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而《汉书》则是班固所著.《史记》和《汉书》无论在历史观点、语言风格或体制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1)司马迁作《史记》,虽以孔子作《春秋》自许,但他却不赞成《春秋》的「为尊者讳」、「为贤者讳」,...

新青区13311498672: 《史记》与《汉书》的比较. -
康星鼻炎: 1、《史记》 (1)、《史记》其书. 《史记》,司马迁的史学巨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不仅是伟大的史学著作,而且是伟大的文学著作.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新青区13311498672: 该怎样解读评价《史记》的“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康星鼻炎: 解读鲁迅的评语--“无韵之《离骚》” 鲁迅对《史记》有两句赞誉的评语,尽人皆知,就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一句是说,《史记》之后的史书皆难与之相匹.对于第二句,今人的解释一般是:鲁迅是在夸奖《史记》富于...

新青区13311498672: 评价屈原的改革 -
康星鼻炎: 屈原为实现振兴楚国的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国富兵强的局面,关于此次的变法内容,《史记》和《战国策》记载的过于简略,现人无法窥其全貌,但楚史专家汤炳正经过繁琐严谨的考证...

新青区13311498672: 鲁迅为什么称《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康星鼻炎: 鲁迅先生称颂《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原因: 1、《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一部真正的世界史,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的历史.且其开创了纪传体通史的先河,通过记载人物的活动来呈现历史的态势. 2、《史记》的思想内容复杂有丰富,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谓的批判精神,进步的历史观. 3、《史记》的文学成就很高,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历史著作,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著作,更是典范的古文著作.开创了史传文学的先河,开创了史传文学任务描写的独特写法,如互见法等,其语言艺术也十分高超,具有很高的史学文学艺术价值 .其艺术价值等可以和屈原的《离骚》媲美

新青区13311498672: 《汉书》在描写人物上与《史记》有什么不同 -
康星鼻炎: 《汉书》和《史记》在描写人物上有以下不同:1. 人物数量:《汉书》记载的人物数量相对于《史记》较少,因为《汉书》主要关注的是西汉盛世时期的人物,而《史记》则涵盖了更广泛的历史时期.2. 人物类型:《汉书》中的人物更多的是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