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中如何找通假字和活用字

作者&投稿:吕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字)多义~

鸡犬相闻——挑花源记
2、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3、百废具兴 ——岳阳楼记
4、是故谋闭而不兴——大道之行也
5、水波不兴——核舟记
6、寻病终——挑花源记
7、遂至承天寺寻张杯民——记承天寺夜游
8、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9、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10、故虽有名马——马说
11、卒中往往语——陈涉世家
12、所识穷乏老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1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被(遭受,覆,盖,通“披”) 兵(武器,军事) 除(建筑物台阶,任命官职)
床(一种坐具) 存(思念、爱抚) 党(古代居民组织,偏袒)
豆(古食器) 多(称赞) 伐(功业,自夸) 访(咨询) 坟(土堆,高大,古代名著) 讽(背诵,委婉劝告) 封(疆界,筑土为坛祭山神,分 封) 国(国都,城邑,封地,地方) 购(悬赏捉拿) 河 (专指黄河) 恨(遗憾) 集(栖止) 几(希望) 假(借 给,借助,宽容) 江(专指长江) 揭(高举) 就(靠近, 完成) 窃(表自谦) 穷(困窘,竭尽) 劝(勉励) 却 (退,推辞,回头) 去(离开,相距) 让(礼让,责备) 稍(渐渐) 少(稍微) 身(自身) 是(这) 适(前往) 树(种植,培养) 速(招来,邀请) 汤(热水,开水) 涕(眼泪) 偷(得过且过) 臭(气味) 厌(满足,吃饱) 再(两次,第二次) 造(到……去,成就) 贼(祸害,残害) 遮(拦住) 走(快行)
双音词
百姓(百官) 卑鄙(地位低微、见识鄙俗) 处分 (处置,安排) 从容(语言得体) 聪明(听力好与眼力好) 大块(自然界) 地方(土地的纵横) 独立(单独或孤独站立,超群不凡) 反复(改变以往局面,书信来往) 放心(散失了的志意) 非常(意外情况) 风流(有功绩而又有文采,流风余韵) 逢迎(迎接) 感激(感动奋发) 光景(光阴) 故事(往昔的事,旧例) 横 行(纵横于四方而无所阻挡) 交通(勾结,彼此相通) 结束(整装,装束) 经济(治理国家) 舅姑(公公与婆婆) 具体(具备形体) 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可怜(可爱,可惜) 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的人) 美人(妃嫔) 莫非(没有……不是) 南面(登上帝王之位) 便宜(因利乘便) 其实(它的果实,他[或它]的实际) 妻子(妻子和儿女) 亲戚(父母家人,族内外亲属) 秋天(秋季的天空) 青春(春天) 人民(百姓) 三尺 (指剑,指法律条文) 山东(崤山以东,太行山以东,华山以东) 身体(亲自实行) 首领(头和脖子) 书记 (主管文书的官员) 虽然(虽然这样,即使这样) 提纲 (抓住纲领) 同志(志向情趣相同) 突出(突然出现) 文法(法令或法令条文) 文章(法律条文,文彩) 无 赖(无所依恃,无聊) 无论(不要说) 无日(没多少日子) 牺牲(古代祭祀用的家畜) 县官(指天子,指朝廷或官府) 消息(消失和生长) 行李(外交使者) 形容 (形体和容貌) 学者(学习的人) 颜色(容貌) 野人 (居住在郊野的种田人) 一贯(用同一原则、理论贯彻始终) 一再(一次和两次) 以为(把……看作,使……成为) 殷勤(诚挚而恳切) 因为(因此作……) 影响 (影子和声响) 鱼肉(残害与欺凌) 于是(在这……) 丈夫(成年男子,泛指男人) 丈人(对男性长者的尊 称) 爪牙(武臣,泛指辅佐之人) 政治(政事) 指示 (指出来让看) 智力(智慧和力量) 中国(泛指中原地区) 祖父(祖辈和父辈) 左右(侍从人员)
2.理解和掌握常用实词的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今汉语中都是存在的,但在文言文中表现得更为普遍,更为突出。理解文言文的词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能在上下文中准确把握多义词的特定含义。课本编者列出的340个常用文言实词都是多义词,应是学习的重点。在这340个实词中,出现频率更高所含义项较多的又是下面100个实词。
拔、拜、暴、报、被、比、鄙、敝、兵、薄、策、察、乘、除、从、殆、当、度、恶、伐、访、放、封、覆、负、盖、固、顾、故、观、国、忽、华、会、或、几、羁、及、疾、济、假、兼、间、简、见、将、藉、就、咎、举、遽、觉、堪、克、旷、临、略、蒙、靡、莫、屏、窃、倾、穷、趋、却、再、身、审、实、适、属、数、徒、望、微、危、文、闻、向、相、谢、信、行、幸、许、恤、益、因、引、遇、援、责、直、至、致、质、著、卒、族。
3.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
识别和掌握常用通假字(含古今字),既关系到对文言文的确切认读,又关系到对词句的正确理解。因为所用通假字在文中所表达的意义不是该字本身的意义,而是所通“本字”的意义。只有识别其通假的身分,明了其所通的本字,才能作出恰当的解释。通假字之于本字,大部分是同音字或音近字(这是就古代读音而言的),只有少数是形体或偏旁相近。通假字的读音,一般可按所表示的本字的现代读音来读。现将中学语文课本古代诗文中的常见通假字及其读音、意义分列于后。
[备用资料一]
通 假 字 读音 意 义 例 句
亡——无 WU 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尔——耳 er 相当于“罢了” 无他,但手熟尔
见——现 xian 显露 风吹草低见牛羊
说——悦 yue 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变说乎!
汤——烫 tang 用热火焐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坐——座 zuo 坐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直——值 zhi 价钱,代价 系向牛头充炭直
反——返 fan 回来 寒暑易节,始

14、从民欲也——陈涉世家
1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16、今其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 通假字:

通假 读音 字义 例句 出处
要——邀 yāo 邀请 便要还家 《桃花源记》
具——俱 jù 详尽 具答之 《桃花源记》
有——又 yòu 用来连接整数和零数 八分有奇 《核舟记》
诎——屈 qū 弯曲 诎右臂支船 《核舟记》
衡——横 héng 横着的 左手倚一衡木 《核舟记》
甫——父 fǔ 男子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核舟记》
简——拣 jiǎn 挑选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核舟记》
与——举 jǔ 选拔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矜——鳏 guān 老而无妻的人 矜、寡、孤、独 《大道之行也》
曾——层 céng 重叠 荡胸生曾云 《望岳》
阙——缺 quē 中断 略无阙处 《三峡》

通假的类型:(1)音近通假;(2)形近通假

(二) 词类活用:

类型 例句 出处 解释
意动用法 渔人甚异之 《桃花源记》 对……感到诧异
名词作状语 复前行、听妇前致词 《桃花源记》 往前、上前
形容词作动词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尽,走到头
名词作动词 有仙则名 《陋室铭》 有名气
名词作动词 有龙则灵 《陋室铭》 有灵性
使动用法 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使……杂乱
使动用法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使……劳累
名词作动词 不蔓不枝 《爱莲说》 长枝蔓、长枝节
名词作状语 箬蓬覆之 《核舟记》 用箬蓬
名词作状语 石青糁之 《核舟记》 用石青
名词作动词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核舟记》 戴着高帽、长满胡须
名词作动词 居右者椎髻仰面 《核舟记》 梳着椎型发髻
名词作形容词 其色墨 《核舟记》 黑的
意动用法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以……为亲人、
以……为子女
形容词作名词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大道之行也》 老年人、中年人、幼童
形容词作名词 造化钟神秀 《望岳》 神奇、秀丽的景色
意动用法 一览众山小 《望岳》 认为……小
使动用法 恨别鸟惊心 《春望》 使……受惊
形容词作名词 虽乘奔御风 《三峡》 飞奔的马
形容词作名词 空谷传响 《三峡》 回声
形容词作动词 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 坠落
名词作动词 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散步
名词作状语 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观潮》 用银、用玉
形容词作动词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观潮》 穷尽
名词作动词 皆披发文身 《观潮》 画着文彩
形容词作动词 上下一白 《湖心亭看雪》 变白
名词作动词 客此 《湖心亭看雪》 客居
名词作状语 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在夜里

词类活用的类型: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作名词、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三) 一词多义:

之 a. 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为 a. 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b.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替
b. 水陆草木之花:结构助词,的 c.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c. 无丝竹之乱耳:取消主谓独立性的结构助词,不译 d. 为宫室:做。这里指雕刻。
e. 中轩敞者为窗:是
d. 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 f.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被
属 a.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焉 a. 不复出焉:兼词,从这里。
b. 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 b.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c. 属引凄异:连接 c.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哪里,怎么
舍 a. 便舍船:离开 志 a. 处处志之:动词,做标记
b. 屋舍俨然:房屋 b.寻向所志:名词,标记
寻 a. 寻向所志:寻找 奇 a.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特
b. 寻病终:不久 b. 八分有奇:指零数
可 a. 高可二黍许:大约 云 a.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b.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b. 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气助词,不译。
行 a. 复前行:走 闭 a. 是故谋闭而不兴:封闭,阻塞
b. 大道之行也:施行 b. 故外户而不闭:用门闩插门
曾 a. 计其长曾不盈寸:竟然 虽 a. 老妪力虽衰:虽然
b. 荡胸生曾云:重叠 b. 虽乘奔御风:即使
自 a. 自三峡七百里中:在 绝 a. 沿溯阻绝:断,中断
b.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b. 绝崦多生怪柏:极
c. 自康乐以来:自从 c. 哀转久绝:消失
与 a. 选贤与能:通“举”,选拔 观 a.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看
b.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欣赏 b. 天下之伟观:景观
c. 念无与为乐者:介词,和 能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能够

b. 以此夸能:能力,本领
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e. 天与云与山与水:连词,和
仅 a. 仅如银线:几乎,将近 势 a. 势极雄豪:来势,气势
b. 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b.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更 a. 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一 a. 上下一白:副词,全
b.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 b. 惟长堤一痕:数词,一
白 a. 上下一白:形容词,白色的 者 a.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人
b.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名词,酒杯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的标志

(四) 古今异义

类型 例句 古义 今义 出处
词义转移 芳草鲜美 鲜艳美丽 指食物的味道好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屋舍俨然 整齐的样子 好象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阡陌交通 交错相通 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悉如外人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没有血缘关系的人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问所从来 从……来 从过去到现在 《桃花源记》
词义缩小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妻子和儿女 专指男子法定的配偶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走投无路的境地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无论魏晋 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关系的连词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值得 不够,不充足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诣太守,说如此 代词,指桃花源的情况 这样 《桃花源记》
词义转移 惟吾德馨 品德高尚 散步很远的香气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平民、百姓 《陋室铭》
词义转移 宜乎众矣 应当 合适 《爱莲说》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顺着、就着 因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罔不因势象形 模仿 指一种动物 《核舟记》
词义转移 佛印居右 在 居住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 修理、修建 《核舟记》
词义转移 男有分 职业、职守 过分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女有归 女子出嫁 返回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盗窃乱贼而不作 造反 没有秩序 《大道之行也》
词义转移 造化钟神秀 聚集 指一种计时的器具 《望岳》
词义转移 良多趣味 确实,实在 好 《三峡》
词义扩大 四时俱备 季节 时间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晓雾将歇 消散 休息 《答谢中书书》
词义转移 夕日欲颓 坠落 变坏 《答谢中书书》
词义消失 相与步于中庭 院里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 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罢了 耳朵 《记承天寺夜游》
词义转移 吞天沃日 用水淋洗 肥沃 《观潮》
词义转移 海涌银为郭 外城 指一种姓氏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马 骑马 《观潮》
词义转移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举枪 指一种体育器材 《观潮》
词义缩小 人物略不相睹 人和物 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所描写的人 《观潮》
词义转移 江干上下十余里 岸,边 干燥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余拿一小船 撑,划 用手或其他方式抓起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用毳衣炉火 火炉 炉子和火/炉子中的火 《湖心亭看雪》
词义转移 仍怜故乡水 爱 可怜 《渡荆门送别》

古今异义的类型:词义缩小、词义扩大、词义转移、色彩变化、词义消失。

(五) 文言句式

1、 判断句:
(1)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2)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4)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5)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6)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7)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
2、 倒装句:
(1) 孔子云:何陋之有?(宾语前置)
(2)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宾语前置)
(3)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定语后置)
(4)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定语后置)
(5)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定语后置)
(6)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定语后置)
(7) 吴儿善泅者数百。(定语后置)
(8)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状语后置)
(9)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状语后置)
(10)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状语后置)
(11) 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状语后置)
(12) 出没于鲸波万仞中。(状语后置)

文言句式的类型:判断句、被动句、否定句、倒装句(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省略句。

1、项为之强 《童趣》——强通僵,僵硬。
2、不亦说乎 《〈论语〉十则》——说通悦,高兴。
3、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女通汝,你。
4、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十则》——知通智,智慧、聪明。
5、路转溪头忽见 《西江月》——见通现,出现。
6、一切乌有 《山市》——乌通无。
7、裁如星点 《山市》——裁通才。
8、尊君在不 《陈太丘与友期》——不通否。

七年级(下册)
9、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伤仲永》——扳通攀,牵、引。
10、贤于材人远矣 《伤仲永》——材通才,才能。
11、对镜帖花环 《木兰诗》——帖通贴,粘贴。
1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孙权劝学》——邪通耶,语气词。
13、孰为汝多知乎 《两小儿辩日》——知通智,智慧、聪明。
14、满坐寂然 《口技》——坐通座,座位,此处指座上的人。
15、止有剩骨 《狼》——止通只。

活用:看其前后词在句中的成分,比如少谓语,无论之前这个词是什么词性,这时就活用为动词。

常用翻译行不通就考考虑通假字。

同音字 错别字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的意思,它们相互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为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因此通假字有同音的特点。
  通假字的同音指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读音完全相同,即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与韵母分别相同。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与“慧”;“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畔”与“叛”。
二是双声通假,声母相同(有极个别情况是声母相近),即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相同,韵母不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和“无”;又如“故九万里则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庄子· 逍遥游》) 中的“培”与“凭”。
三是叠韵通假。即通假字与本字的韵母相同,声母不同。有时只是韵母中的一个音相同。如:“从弟子十人所”(《西门豹治邺》)中的“所”和“许”。“天子猎于山之西阿,于是得山之队”(《穆天子传》)中的“队”与“隧”。
根据通假字的这些特点,可以判断出其中的通假字。
另外,主要还是在我们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因为通假字常常是通用的。
活用字:
文言文中的字词活用是指在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其基本用法和意义,当成另一类词使用。词类活用主要包括:①名词的活用(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活用为意动用法、活用为副词);②动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活用为使动用法、活用为意动用法、活用为被动用法);③形容词的活用(活用为名词、动词等)
这样在读古文言文时,要注意在试着翻译后,看其是不是原来的词性。


孔子过泰山侧这篇文言文中的两个通假字是什么?
“式”通“轼”“识”通“志”,礼记选译:孔子过泰山侧---翻译 译文 全文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从镜子中照见人类的丑恶 【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2)。使子路问之曰(3):“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4)。”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5),吾夫...

如何辨别异体字、通假字、古今字?
于是这两个字在用为第一人称代词时构成古今字。“余”用在前,是古字,“予”用在后,是今字。这里所说的古今和古今字都是相对而言的。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的谊字下有一段话说得很清楚:凡读传,不可不知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非如今人所言古文...

文言文梁上君子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陈实暗中发现了,就起来整顿衣服,让子孙聚拢过来,严肃地训诫他们说:“人不可以不自我勉励。不善良的人不一定本性是坏的,(坏)习惯往往由(不注重)品性修养而形成,于是到了这样的地步。屋梁上的先生就是这样的人!”小偷非常惊恐,从房梁跳到地上,向陈实叩头请罪。陈实慢慢详细地告诉他说:“看...

如何理解阅读文言文
文言文中通假字的出现,是原来古人在写文章时本该用这个字时,却借用了音同或音近意义不相通的字,就形成通假字,严格意义上讲应讲是“别字“了,但古人长期使用,并且得到社会认同,就不算错了.比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句话:“甚矣,汝之不惠“,其中“惠“本义是“恩惠“,但若按本义去解释,整句话的意思就不...

如何看待古文中的通假字?
汉字的历史悠久,演变复杂,在古代,因音同或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使用中同音替代的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字不同于假借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序》里说假借的定义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意思是说某一个词义...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
译:译出实词、虚词、活用的词和通假字。 缩:文言文中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用了繁笔,翻译时可以将其凝缩。 翻译文言文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就是要使译文忠于原文,如实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汉语把原文翻译出来。“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就是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

学生在文言文怎么表达
又如《桃花源记》中有两个“舍”字,其一,“便舍船,从口入”,“舍”读shě,作动词用,是“放下”、“放弃”的意思;其二,“屋舍俨然”句中的“舍”读shè,作名词用,是“房屋”的意思。学习时如果能够注意类似现象,那么读懂文言文就不难了。 2、认准通假字 通假字是借用一个音同或形近的字代替本字,这...

文言文应该注意什么
4,要注意通假字现象。 古字通假是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古代,因为音同或者音近的关系,一些字往往同其他一些字通用,这种文字在使用中互相代替的现象叫做“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 识别通假字不是一件易事,时代越早的文言文,通假字的阅读就越困难。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通假字的办法就...

文言文?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手段;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语来解释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理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文言文的理解方法
文言文中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很多,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数词活用作动词;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名词作状语等都是学习文言文中常见到的词类活用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实词的特殊活用现象,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以及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等。 (二)要学习和掌握通假字。通...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文言文中如何找通假字和活用字如标题. -
类萧五氟:[答案] 古今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的意思,它们相互间只是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为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因此通假字有同音的特点.通假字的同音指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怎么判断? -
类萧五氟: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不用原来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跟它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文字使用中的同音替代现象叫做“通假”,也叫“古音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本字的字叫借字,...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文言文《三峡》找通假字 -
类萧五氟: 1.阙(阙通缺:空缺) 2.转(转同啭:婉转)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八年级下册所有文言文词类活用 -
类萧五氟:[答案]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文中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通假字窥谷忘反(通“返”,返回,回去)2、古今异义词一百许里(古义为“左右”,表示约数;今常指“应允”,“许多”,“或者”等.) 鸢飞戾天者(古义为“到,到达”,今常...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文言文中如何找通假字和活用字 -
类萧五氟: 平常在学习中,逐步积累.等到积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古汉语文字方面,你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个问题也就引刃而解了.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请问古文中的通假字是怎么产生的? -
类萧五氟:[答案] 文字知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通假字.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语文现象.所谓通假,就是指音同或音近字的通用和假借.中学语文教材中,把一部分古今字也作为通假字来看待. 通假字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书写或传抄是笔误,或为图省事有意写了笔画...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怎样知道古文中那些字是通假字?
类萧五氟: 1.通假字就是错别字~2.当时还没有代表这个意思的字或者是经过时间的发展这个字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的意思已经完全不同了.(要识别要靠平时的积累和对句意的理解和语感)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4文言文的知识整理,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性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都包括. -
类萧五氟: (1)通假字(例) 1)举酒属客 (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通“凭”) 3)山川相缪 (通“缭”) 4)?,通“戮”,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5)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2)古今异义(例)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九年级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
类萧五氟: 九年级下文言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归类 九下1、通假字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徧,)邹忌修八尺有余(有,)徐公来,孰视之(孰,)故患有所不辟也(辟,)所识穷乏...

九龙坡区15984241235: 怎么判断一个文言文句子中有没有通假字 -
类萧五氟: 1.看句意 句意不通,八成有通假字 2.看读音 读音相同,可能是通假字 3.靠积累 平时积累一些常见通假字,考试时有备无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