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被贬潮州是什么时候?

作者&投稿:籍环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韩愈贬潮州的原因是什么?~

韩愈贬潮州的原因是:元和十四年(819年)正月,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宪宗览奏后大怒,宪宗便将他贬为潮州刺史。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唐元和十四年(西元819年),时任刑部侍郎的韩愈,因为谏迎佛骨,激怒了宪宗皇帝,被贬到潮州任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其实只有8个月,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被贬而消沉,而是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爱民之心,在潮州兴办教育,兴修水利,传播中原地区先进发达的农业文明,选拔潮州的优秀人才加以任用。
潮州人民为感念韩愈,潮州的江山都姓了韩:韩江、韩山、韩堤、韩文公祠、景韩亭、昌黎路、祭鳄台,等等。纪念和感戴韩愈,其实是一种人文精神和民心所向。
他写下《鳄鱼文》,用祭祀的形式向江中投下一猪一羊。随后,韩愈做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动员会,以消除鳄鱼在人们心理的恐惧感,挑选人才使用毒矢射杀鳄鱼。至今,韩江中游沿江乡村仍然传承着糊制纸鳄作为香船驱鳄戮鳄的习俗。
韩愈还是一种榜样,后任的官,用韩愈来激励自己,向韩愈学习,向韩愈看齐,尽力做到吏治清明,治政有方。老百姓,也用韩愈为样办,来衡量、监督、评价一代一代的官。因为有一个韩愈立在那里,所以,1000多年来,潮州的官,基本上都是政绩卓著,没有贪官污吏。这在《潮州府志》上,都有明明白白的记载,潮州的官,都是受称颂的官,毋有有骂名的官。
韩愈对潮州的读书人,也有着一种教化和激励的作用,韩愈在古文运动中的地位,他的声誉,文化造诣,思想境界,写作水平,人格力量,都是潮州读书人的一个楷模。在潮州读书人的持久带动下,潮州的民风民气和文化沉淀,无形中又有了一种潜移默化的代代传承的作用。韩愈的博学使潮人接触和认识到中原的文明。韩愈走后,潮人主动接受中原与海外文化辐射,使得这个省尾国角之地人文鼎盛。

官衙和老百姓,也都需要一个偶像,来教化黎民百姓,规范黎民百姓。韩愈是一个适合做偶像的人物,他是一个官方和民间共同推举出来又共同认可的神化了的偶像人物。选择了韩愈,是代表了官方和民间的共同的价值评判的。

当然,我们还应该看到,首先韩愈必须是有群众基础的,假如没有群众基础,没有群众的代代传颂,也就没有了‘韩愈’。


潮汕和潮州有什么区别?甲东是潮州的,还是潮汕的?
又吸收兼容外来文化和思潮的结果。起源于潮州先民,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属中华文化中的亚文化。尤其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被贬到潮,为潮播下了文化的种子,加之后来多位中原文士入潮,使得省尾国角之地人文鼎盛。

文言文对比阅读劝被贬
2苏轼,在贬地黄州东坡种竹吃肉、养生谈禅、写诗作画之余,也并未忘记那深刻的内心之忧,面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壮美风光,他不禁发出了“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无限感慨。 3韩愈在被贬潮州途中写有《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悲愤,忠诚,感伤,五味杂陈...

潮州一日游,有什么景点介绍吗?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朝文学家韩愈曾被贬任潮州刺史。韩愈在潮州短短几个月,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事:驱鳄鱼、办教育,将中原的先进技术、思想理念带到了岭南并生根发芽。后人感念韩愈的功劳,将如今流经潮州市区的江改名韩江(古名 鳄溪),并兴建祠堂予以供奉,即韩文公祠。韩文公祠免费难免票,需求带上...

潮州的历史?
,他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在潮州仅八个月,改调袁州。后人在刺史公堂后面建造了韩文公庙。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州守王君涤在潮州城南七里处新建韩庙,落成后苏轼为之写了碑记。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潮州知军州事又在韩愈亲手植橡木的东山上另建新祠,即现今韩江对岸的公祠。

潮州有什么好玩的
四、韩文公祠景区 韩文公祠景区是潮州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个祠庙是为了纪念唐朝八大家之一韩愈而建,祠内有韩愈被贬潮州的故事。五、潮州古城 潮州古城是一座保存较为完好的明代古城墙,位于潮州市区。古城墙内有许多宝藏,如美食、古迹等。登上城楼可以俯瞰韩江广济桥,古城...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是什么意思
792年及第后,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书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819年(元和十四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宪宗元和时曾积极参加讨伐淮西叛藩...

愈尝从事于汴徐二府句式
贞元十九年(803年),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后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元和十四年(819年),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

关于丁氏的历史和现状
下联典指南宋常州人丁允元,淳熙年间官少卿,因忠谏贬为潮州太守,在那里兴学筑桥。百姓怀念他,祀于名宦祠。 梦松应兆; 刻木事亲。 ——佚名撰丁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吴人丁固,少年丧父,家贫而敬母至孝。官尚书的时候,曾梦见松树生于腹上,醒来后对人说:“‘松’字可拆为‘十八公’,十八年后我要...

潮汕民风民俗
2、剃胎发 在潮汕大部分地方,婴儿出生满月时,长辈要为其剃胎发。也有些地方是在婴儿出生12日时进行。新生儿的第一次剃头历来被看做是一件喜事,剃了娘胎里带出来的胎毛,终于可以“从头开始,重新做人”了,因而剃胎发的仪式严肃而隆重,讲究一定的规矩。3、七样菜 七样菜是潮汕民间颇具特色的一种...

求首赞美制衣行业的诗!不要太长,在线等待
曾写《送穷文》,后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这里是祝愿店主送穷迎富,财源茂盛,生意越做越好。刘伶,西晋“竹林七贤”之一,以嗜酒著称,自言“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运用这一典故,意在点明酒楼,招徕更多醉客。下联也用了两个典故,既写出酒店的风雅,又写出了酒楼能游目骋怀的特点。江淹...

连云区13893794383: 韩愈是怎么遭贬到潮州的?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
狄俗甲睾: 唐代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韩愈由于向皇帝提出停止迎接法门寺佛骨到长安供奉的建议,触怒了皇帝,被令处死,幸得宰相裴度等讲情,改贬为潮州刺史 http://baike.baidu.com/view/1411846.htm

连云区13893794383: 韩愈的生平? -
狄俗甲睾: 韩愈(768-824),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贞元八年(七九二)进士,与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唐宋八大家”.韩愈三岁丧父,其兄韩会及嫂抚养之.韩会能文章,对韩愈有影响.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

连云区13893794383: 韩愈对岭南有哪些贡献?
狄俗甲睾: 在古代,岭南历来是朝廷“罪官”的流放之地.这些罪官当中,却有不少人为岭南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唐代,对广东影响最大的是大文学家韩愈.唐宪宗元...

连云区13893794383: 韩愈被贬后都做了什么? -
狄俗甲睾: 唐元和十四年(公元819 年),韩愈被贬来潮,酷爱音乐,其侄孙韩湘又精通音律,他们对潮州文化影响很大.韩愈在《韩昌黎文集》中记叙当时的礼乐“吹击管鼓,侑香洁也”,可见盛况. 唐代韩愈来潮八个月,对潮汕文化影响深远.韩愈被贬潮州任刺史,是因为上书劝皇帝不要迎佛骨. “辟佛累千言,雪冷蓝关,从此儒风开海桥;到官才八月,潮平鳄渚,于今香火遍瀛州.”这副脍炙人口的祠内对联,既道出韩愈贬潮的原因,也表达了潮州人对韩愈的无限崇敬之情

连云区13893794383: 韩愈是怎么遭贬的?当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况 -
狄俗甲睾: 韩愈贬阳山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言论中,说了一些不得体的话被他人作为攻击他的把柄,这些话“鲠言无所忌”,被本已视他为眼中钉的韦执谊等人利用,皇帝听信了谗言,韩愈因而遭贬.

连云区13893794383: 唐代韩愈谏迎佛骨的事件是怎样的?
狄俗甲睾: 韩愈(768—824年)谏佛骨,是中国佛教史上一粧有名的公案,说的是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敕迎法门寺佛骨,而刑部侍郎韩愈上《论佛骨表》加以劝谏的事.法门...

连云区13893794383: 雪拥蓝关马不前 鉴赏 -
狄俗甲睾: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奏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韩愈一生,以辟佛为己任,晚年上《论佛骨表》,力谏宪宗“迎...

连云区13893794383: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是什么意思 -
狄俗甲睾: 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篇谏书早晨上奏给皇帝,晚上就被贬官到路途遥远的潮州去. 原诗: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译文: ...

连云区13893794383: 急求求关于韩愈、柳宗元在散文发展上的贡献的大学毕业论文
狄俗甲睾: 韩愈与柳宗元是一对文学上的好友,虽然政治观点有所不同,但能相互理解,韩柳的友情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被贬潮州,时柳宗元已谪居柳州,...

连云区13893794383: 韩愈 是哪里人 他写了什么诗 -
狄俗甲睾:[答案]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汉族,河南河阳(今河南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南邓州,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唐宋八大家之一,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