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礼是什么

作者&投稿:说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儒家思想礼指的什么,儒家“礼”的主张是什么~

礼说,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来的思想,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通过“仁”、“礼”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扩展资料:
儒家的由来:
儒家“知天文、识旱涝”(章太炎语),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学派,也是封建的根本。儒家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学术流派,堪称民族脊梁。
大约从公元前7世纪起,周朝的封建统治开始衰落,皇族子弟的教师,以及有些皇室成员本人,都散落在民间,以教授经书为生,有的因谙习礼仪而成为人家婚丧嫁娶、祭祀或其他礼仪的襄礼(司仪)。这些人被称为“儒”。
儒家思想,又称儒学,“儒”是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中的一家,是一个学术派别。儒学并无确立神秘力量为文明核心并统御教徒的特点,相反,儒学是一种以人为文明核心为主体的思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儒家

孔子曾在论语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中的礼在儒家经典中指的是周礼,当时孔子提出的背景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认为西周的分封制是造成其具有八百多年稳定性的原因,希望春秋各国能够按照西周时的做法。所以,儒家经典的礼是西周时的“周礼”。

儒家宣传的理想封建社会秩序是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要求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符合他们在家族内的身份和社会、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为规范,这就是礼。

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达到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贵贱、尊卑、长幼、亲疏有别的理想社会秩序便可维持了,国家便可以长治久安了。

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会和伦常便无法维持了,国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

扩展资料: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开始。儒家的一部分内容被吸纳为国家的意识形态。通过国家力量,又逐步地完成了“礼制的儒家化”和“法律的儒家化”。

其实,礼在儒家形成前就有了,至少在夏的时候就有夏礼,殷有殷礼,周有周礼。在很长的时间里,“礼”这个概念并非为儒家所专有、专用。但孔子通过讲授、整理古代文献,形成儒家学说与儒家经典,影响深远。

在礼崩乐坏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儒家坚守“礼”的立场和价值观,并憧憬着以“礼”来构造未来的社会。他们持续地整理礼书,在礼制文本化的同时,将儒家的观点、观念与古代的礼仪交融结合在一起。

在此基础上,汉代逐步完成了礼制的儒家化,让儒和礼融合交织在了一起。其后完成的法律的儒家化,即看你合不合法是取决于你合不合礼,把礼的标准灌输到了法的里面。

在礼制的儒家化过程中,儒家整理了很多文献,也发挥了自己很多的见解,编订了不少重要的礼书,最后合成为 《周礼》、 《仪礼》、 《礼记》。从西晋开始,朝廷就按照这些礼经里面的一些结构框架来编制国家的礼制,如根据吉、嘉、军、宾、凶“五礼”制定礼仪。

自此以后,大约每个朝代都会根据自己的要求对“五礼”重新编制、修改、调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礼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儒家礼文化及其现代回响



儒家的礼,有三个层面:

一、礼是自然法

孔颖达《礼记正义》说,“礼者,理也。其用以治,则与天地俱兴。”这里的礼,乃是指永恒、普世的天道,用西方人的话来说,即自然法。

礼是体现自然法的规则体系。

《白虎通·情性》说:“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从规则体系的角度,这里礼又可以分为两类:

1、礼法。

礼法,在中国封建制时代,礼法有着广泛的约束力,不仅庶民,而且君主,均在礼法的约束之内,君若不君,诸侯可发兵征伐,以武力恢复礼的秩序,所谓“凡君不道于其民,诸侯讨而执之”是也。君臣关系也是礼法关系,即使贵为君主,若违背礼法,臣可以提起诉讼,可以自行解除君臣关系。显然礼治更接近现代法治之精义。

2、礼俗

礼,又是礼俗,即习惯法、社会自发秩序。礼不是君王所立,而是来自传统、习俗,来自对人情常理的承认,来自圣贤对自然法的发现。英国政治学家埃德蒙·柏克说,“如果民间社会是习俗惯例的产物,那么习俗惯例便是它的法律。”如果你承认他说出了法治的精义,那么你应知道儒家也这么说过——南宋理学家真德秀说:“夫法令之必本人情,犹政事之必因风俗也。”此语可与柏克的话互为参注。

从这个角度来说,合宜的法律,不是“发明”出来的,而是“发现”出来的。用儒家的话来说,这叫做“因俗制礼”、“则天垂法”,即从习惯法与自然法中发现人间法;用哈耶克的话来说,叫做“法律先于立法”。这是涵义非常深刻的宪政学命题,其要旨在于,它宣告了即使是掌握着最高权力的国王,也不能成为专断、全能的立法者。而法家的“人主为法于上”主张,则明白无误地宣告了君主专制的来临。

三、礼为礼仪

作为天道、天理、自然法的礼是看不见的,作为规划体系的礼也是半可见半不可见的,礼还需要有一套完全可见的仪式来体现、来表达、来强化,这套仪式就是礼仪。

儒家的礼仪是无所不包的,用《曲礼》中的话来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附:何谓“君臣之礼”

我们以“君臣之礼”为例,来看看儒家主张的君臣关系:

儒家认为“君臣以义合”。这是儒家的理。这个“理”需要有一套体制(即规则体系)来保障,历代儒家政治发展出来的“共治”体制,就是制度层面的礼,包括宰相的副署权等。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礼仪来表达,比如拜相的礼仪,比如从前臣拜君,君要还拜,宰相的尊贵地位是通过这些礼仪表现出来的。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传统君主专制的强化,也可以从君相的礼仪变化看出来。——常识礼仪篇

儒家“礼乐”观是先秦时期的重要思想,儒家的学者为其忙碌一生,就是为了“礼乐制度”的实现,使国家兴盛繁荣、长治久安。“礼乐”制度中的“礼”指制约人的行为规范,在礼的制约下人们应该考虑能不能、应不应该这么做,而“乐”指音乐,起到培养人的情感、调和人的性情的作用。两者都起到教化作用,而“礼”与制度相通,起到外在的制约,“乐”与情感相通,起到内在的感化。在当今物质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乐”思想的内在感化能力对当今社会人们有着重要作用。

恭,谦,让.

礼乐始自夏商,到周朝初期周公“制礼作乐”形成独有文化体系,后经孔子和孟子承前启后,聚合前人的精髓创建以礼乐仁义为核心的儒学文化系统,从而得以传承发展至今,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的“礼乐文化”,奠定了中国成为“礼乐之邦”,也被称之为“礼仪之邦”。
“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虽然现代工商业科技文明过分重视物质利益,使得传统的“礼乐文化”受到商业世俗文化的冲击,已失去古典纯朴的的本质精神。但是,传统的“礼乐文化”在今天还是能起到提升人类道德,使人们达到自我完善的作用。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礼乐文明在数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其强大的生命力。


头一次去媳妇家拿四盒礼都有什么!
四色,即四种颜色或四种样子的礼品。比如男女定亲以后,男方第一次到丈母娘家,必带四种礼品:烟、酒、肉、罐头或水果、点心、茶叶、糖及其他东西,女方家也必凑成四样礼品回送,如鞋、袜、帽、毛衣等,让男方捎回。以后每逢重要节日,男方去看丈人、丈母娘也常备四样礼,但女方家就不必回送,若女方家...

第一次去女方家4件礼品是必须要带的,那么4件礼品是什么呢?
一:烟、酒、珍珠项链、鲜花,首先大多数的男性长辈都是会吸烟喝酒的,男生送给男性长辈烟酒就等于是抓住了男性长辈的心,这样男性长辈会非常的开心。当然了,如果说女方家中的男性长辈不吸烟喝酒的话就要改其它的礼物。珍珠项链和鲜花的话是女性长辈们非常喜欢的,这两个礼物是可以非常好的俘获女性长辈的...

第一次去女方家4件礼品是什么?
1、通俗的礼物 送烟、送酒、送红包。通常这些礼物都是必备的,大家都懂的。2、送补品 送一些保健品,营养品,牛奶等等,这对于那些注重保养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礼物。3、实用性礼物 送电视机、微波炉、豆浆机等一些电器,这些礼物都是比较实用并且一般家庭都还是会很需要的。这个需要了解女方家里到...

去女方家过礼是什么意思
去女方家过礼,通常是指男方家庭前往女方家庭,向女方的家长以及长辈赠送礼物,以表达对女方的爱意和尊重。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习俗,也是婚姻关系建立前的必要仪式之一。过礼旨在传递爱情、传统人文和商业信息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巩固两个家庭的关系,确保婚姻的顺利进行。过礼的礼品需要男方在提前了解...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结婚十二种礼是指婚前男方送女方家的十二种礼。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为一般订婚准备的三份、六份和十二份礼物的细节取决于当地习俗。三件礼物:1.两条名牌香烟2.两瓶名酒。3.两盒高级补品优点:易买,有档次的品牌,标准基础,简洁。问题:保健品总是被一些人抵制。真正吃中老年人的人群很难划分,不实惠,太“...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结婚十二礼分别是什么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结婚需要十二样礼,有的人不太清楚十二样礼是指的什么,结婚十二礼就是指结婚前男方去女方家送的十二样礼物。 男方迎亲的十二样礼是什么 一般订婚准备的三件礼、六件礼和十二件礼的具体情况视各地风俗来定 三件礼: 1、名牌香烟两条 2、名牌白酒两瓶 3、高档补品两盒 优势:容易购买,品牌有...

第一次去女方家4件礼品,第一次见岳父岳母要送什么?太有讲究了!_百度知 ...
谈恋爱的时候,男方第一次带女朋友回家见家长,需要准备什么礼物呢?其实这个问题,很多人在结婚前都会思考。但是,很多男性都忽略了,女方父母对礼物的需求。今天,我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第一次去女方家的礼品清单吧!一、见面礼:四件套1、红包2、茶叶3、酒4、点心5、水果6、特产7、土鸡蛋8、干果9、干货...

古代中,六礼分别是什么
六礼,中国婚姻仪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1、纳采,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答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2、问名,即男方家请媒人问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3、纳吉,即男方将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后,在祖庙进行占卜。4、...

订婚时,女方给男方买四色礼,都买什么?
以讨吉利!山东订婚四色礼是什么, 男方送女方家四色礼是什么意思 四色礼是指:茶叶,冰糖,罐头,点心,地方习俗不同,本地四色礼为:烟,酒,猪肉,点心。 ”落话礼“提亲或称“送订茶”,是男方家通过媒人去女方家正式求婚的一种方式。由媒人携“四色礼”(茶叶、冰糖、罐头或果品、糕点等)去...

结婚中的四大礼是什么
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传统婚礼习俗中的四大礼节。送礼:按一般习俗,参加婚宴都要准备一份小小的贺礼,用红纸或专门印制的双喜字封包,里面放进适当的贺礼金,礼金数目根据客人的经济情况和与新郎、新娘关系的远近亲疏而定,但最好要取双数,含六为“禄”,八为“发”,百为“白头偕老”的意思。入席:参加...

日照市19642976834: 儒家提倡的礼是什么 -
左阅复方:[答案] 孔子提倡的礼,指的是周礼,即上下有别,尊卑有序等等级观念和社会秩序. 后来西汉董仲舒提出三纲五常,成为新儒学的内容,也属于儒学的礼.

日照市19642976834: 儒家经典三礼是指? -
左阅复方: 周礼 仪礼 礼记

日照市19642976834: 儒家经典中的“礼”指的是什么?
左阅复方: 孔子曾在论语说过:“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中的礼在儒家经典中指的是周礼,当时孔子提出的背景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认为西周的分封制是造成其具有八百多年稳定性的原因,希望春秋各国能够按照西周时的做法.所以,儒家经典的礼是西周时的“周礼”.

日照市19642976834: 孔子 五艺中的礼是什么 -
左阅复方:[答案] 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六艺现代解...

日照市19642976834: 儒家三礼指? -
左阅复方:[答案] 1、祭祀天、地、宗庙之礼,; 2、仪礼、周礼、礼记 三礼者,《周礼》、《仪礼》、《礼记》是也.昔人谓《周礼》、《仪礼》均系周公所作,《礼记》则系汉戴德(人称大戴)、戴圣(人称小戴)叔侄所删记也.按汉何休疑《周礼》作于六国之时,...

日照市19642976834: 孔子说的“礼”是指“礼节”、“礼让”吗 -
左阅复方:[答案] 《于丹〈论语〉心得》的第47页,引用了《论语·子罕》中的一段话:“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于丹这样解释:孔子很重视日常生活中的礼节.他尊礼,守礼,行礼,并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一种自我修养....

日照市19642976834: 儒家经典三礼是指哪三礼? -
左阅复方: 儒家经典三礼 《周礼》——记载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书 《仪礼》——保存中国古代礼仪最完备的书(据说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礼仪方面的事情) 《礼记》——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书 《周礼》、《仪礼》和《礼记》,统称三礼,是古代社会...

日照市19642976834: 孔子所谓的礼的实质是什么 -
左阅复方: 实质: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或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 补充: 出自: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论语》 拓展: 儒家鼓吹的理...

日照市19642976834: 儒学 礼 含义 -
左阅复方: 礼学是自古及今一切关于礼的学术活动的总称,是以礼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专门的学术.从内容方面看,礼学跟中国传统的哲学、宗教、政治、道德等学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同时又相对独立,具有独特的基本范畴和自成的体系.对中国传统的...

日照市19642976834: 这里孔子说的“礼”是什么意思? -
左阅复方: 统治阶级内部和庶人都受礼的约束.所谓“礼不下庶人”,并非庶人无礼,只是说庶人限于财力、物力和时间,不能备礼,更重要的是贵族和大夫的礼不适用于庶人.例如庶人无庙祭而祭于寝.儒家认为,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为规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