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科学《土壤中有什么》教案

作者&投稿:怀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土壤中有什么实验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
  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
教学难点:
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土壤、A4纸、牙签、放大镜、盛有水的烧杯、小木棍、抹布。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分组
一、导课,提出问题
土壤在我们生活中到处都可以看到,根据你的经验谈谈土壤中有什么?这就是我们今天一起探究的内容(板书课题)ppt出示课题(生说说,师板书。)
要知道,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源于猜测。(师板书:猜测)不过,光有猜测还不行,我们还要经过验证——开展探究活动(师板书:探究),才能最后得出真正的结论。要想知道土壤中究竟有什么,现在我们一起来观察。
二、观察土壤。
1.这是一些土壤,先把土壤倒在纸上,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比比谁的眼睛更敏锐,哪组合作效率高。完成第一栏记录的小组有奖励的,先完成的小组发放大镜)
再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大小一样吗?
要求:使用牙签时注意安全。小组觉得已经观察结束了,就把土壤装回到袋子中,举手示意老 师。
2.学生实验,填写记录单
寻找土壤的成分
方法
我在土壤里看到的
肉眼



放大镜



倒入水中




3.汇报。学生汇报观察现象:枯树叶、水分、小石子、沙、动物残体、大小不同的颗粒。(师补充板书)小石子和沙是岩石风化形成的。
你们看到土壤中的颗粒大小一样吗?你是怎样描述的?轻声阅读P52灰色底纹的材料。地质学家为了分清颗粒就根据它们的大小取了自己的专用名字(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板书:黏土)沙砾通常叫小石子;粉沙和沙统称沙。
从你桌上的土壤中找一找,你能分别找出沙砾、沙、粉沙和黏土颗粒吗?
这是地质学家利用先进的仪器,根据颗粒的大小把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虽然我们没有精密的仪器,但是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大概区分出土壤的不同颗粒。你打算怎样实验?(环视四周,后引导学生说说。)
三、土壤的沉积实验。
1.教师演示讲解实验流程。(学生先说说,然后ppt出示实验步骤,师演示)
先把土壤倒入装有水的杯子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再用小棒充分搅拌一下,搅拌均匀,观察有什么现象?然后我们把这杯泥水混合物静静地放在一边不动它,过一会儿再观察有什么现象?
2.学生实验,教师巡视。
3.汇报:土壤中有什么?各小组汇报实验记录。(把这些土块放入水中,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空气。(板书:空气)再用小棒搅拌一下,水流动,同时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水变浑浊了。)
四、认识腐殖质和盐分
这时我们会发现以上所知的土壤的成分,都是我们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的。土壤里还有我们没有发现的物质吗?
学生猜测。(师引:土壤中的植物成长需要什么?)
(轻声阅读P54灰色底纹的材料)教师讲解:刚才我们做土壤的沉积实验时,发现一些枯叶、动物尸体等都漂在水面上,这些枝叶和动物尸体目前还不是土壤中的成分,如果这些枝叶和动物尸体全部腐烂了之后就成为了土壤中的一种成分,叫腐殖质(板书:腐殖质)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它是很好的养料。土壤中还有盐分,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就像人成长需要营养成分一样,土壤中的植物成长也需要营养成分。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又看到什么现象?(水比刚才变清了,泥沙都沉入了水底。土壤的沉积物分成了几层,那一层层分别是什么?黏土颗粒、粉砂、沙、沙砾)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试着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顺序?(土壤是由不同的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的轻重是不同的。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土壤颗粒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
小结:
1.说一说,土壤中有哪些成分?
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盐分、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板书完整)(板书:结论)
2.现在你知道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了吗?(土壤的形成是岩石风化作用和生物作用的共同结果。)
五、土壤和生命
1.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土壤,大多数植物扎根于土壤,很多小动物还把土壤当成自己的家。(学生自学课本P54)说说生物和土壤间的关系
(学生交流: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土壤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须养料;生物使土壤含有丰富的腐殖质等养料;生物的活动使水分和空气更容易进入土壤,更有利于生物的生活和植物的生长;可以说土壤为我们的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说说自己的看法,和同学交流。(学生交流)
3.土壤是最有价值的资源,课后要如何处理桌上的土壤呢?(回归到土壤中去)整理器材。
六、总结拓展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练习。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请的颗粒后沉积。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
  教师演示:小黑板几块。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师: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猜测一下,我们今天会研究什么?(研究土壤)
  师:“土壤”我们在三年级研究过,四年级学习岩石时也提过,你们知道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翻看课文,读课文第一段。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土壤中究竟有什么?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对土壤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师:这是一份刚从地里挖来的新鲜土壤,把它倒在一张白纸上。材料员拿出白纸放在桌子中间,再把新鲜的泥土倒在白纸上,同学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书本第3页的表格中。
  学生分组研究土壤。
  汇报: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有水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沙子、黏土、腐殖质等)。

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覆盖于地球表面的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土壤的作用,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考虑过土壤是怎样形成的。本课的教学活动承接《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阅读过的科普读物、接触过的实验器材不多,但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学习,只是个别学生回答问题不积极。 教学目标 1、了解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成土壤。 2、掌握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3、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 4、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四下《岩石和矿物》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三步进行,观察新鲜的土壤、观察干燥并弄碎的土壤、土壤沉积实验。让学生明白土壤中有肉眼看看得见的物质,也有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教材第二部分“土壤和生命”通过一幅图生动地描述了土壤与生命的关系。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1、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3、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水流静止下来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一般来说,重的颗粒先沉积,请的颗粒后沉积。4、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土壤,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寻找土壤的成分。2、用沉积的方法把土壤成分按颗粒的大小分成几层。3、综合各种方法获得的信息,获得对土壤成分的正确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土壤对生命以及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土壤是由岩石风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动物、植物残体,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组成。
  教学难点: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准备:为学生准备新鲜湿润的土壤及干燥的土壤、小铲子、塑料盒、报纸、放大镜、圆柱形玻璃瓶、镊子、小棍、水、牙签。
  教师演示:小黑板几块。酒精灯、石棉网、玻璃片。
  (四)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师: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实验材料,猜测一下,我们今天会研究什么?(研究土壤)
  师:“土壤”我们在三年级研究过,四年级学习岩石时也提过,你们知道土壤中有什么?
  板书:“土壤中有什么”这节课我们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翻看课文,读课文第一段。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土壤中究竟有什么?
  [复习旧知,引导学生对土壤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激起探究的欲望。]、
  二、寻找土壤的成分
  师:这是一份刚从地里挖来的新鲜土壤,把它倒在一张白纸上。材料员拿出白纸放在桌子中间,再把新鲜的泥土倒在白纸上,同学先用肉眼仔细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书本第3页的表格中。
  学生分组研究土壤。
  汇报:你们小组有什么发现?(有水分、动植物活体或残体、沙子、黏土、腐殖质等)。


五年级科学《土壤里有什么》评课稿
它是怎么变成土壤的?要想知道是怎样变成的,我们要先去探究土壤中有什么。俞老师的问题提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一个好的问题,就达到了将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探索研究过程的目的。这个问题带出了本课探究的核心。 在科学实验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的教师用同样的实验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_百度知 ...
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土地侵蚀的程度和坡度大小因素有关;有无植被、;降雨量大小这些、;2、做坡度的大小与侵蚀程度的实验时,要改变的条件;x0c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在做雨量大小对土壤侵蚀程度的实验时保持相同的;x0c雨水对土地的侵蚀;1、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2、在同一地区,...

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影响土地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土壤的抗冲性是指土壤对抗流水和风蚀等机械破坏作用的能力。据研究,土壤膨胀系数愈大,崩解愈快,抗冲性就愈弱,如有根系缠绕,将土壤团结,可使抗冲性增强。4.植被:植被破坏使土壤失去天然保护屏障,成为加速土壤侵蚀的先导因子。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的试验结果,光板的泥沙年流失量为26902kg\/...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有: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有哪些?
五年级上册科学必背知识点有: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

五年级科学地球表面是怎样变化的
·外力作用对地表的影响表现为风化、侵蚀、沉积等。风化、侵蚀使地表凸起的地方逐渐被削掉,而沉积使低洼的地方逐渐被填平。·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土壤和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生物的生存有着密切的...

五年级上科学 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
研究的内容:有无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有无影响。我们的推测:有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影响程度小,无植物覆盖对土地侵蚀影响大。实验的方法:对比实验。改变的条件:实验组有植物覆盖,对照组无植物覆盖。不改变条件:降水量高度一样、土壤一样多、坡度一样大、雨量大小一样、容器一样大。研究的过程:1、先...

小学五年级科学问答题“为什么土壤是地球上最价值的资源?”的答案_百 ...
因为大多数的植物扎根于土壤之中,为地球提供氧气、食品、木材等多种生活必须的资源。再就想不出来了!

五年级科学第二课豆苗适合在什么样的土壤中生长
豆苗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为提高产量和品质应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土壤为宜。土壤PH值6.0—7.5为好,茬口一般以小麦、洋芋、非豆科其它蔬菜茬为主,切忌连作。应选用高产优质、生长旺盛、抗病性强的专用品

五年级上册科学书课本“生物与环境”(第5—第8课知识点)有什么?_百度...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 请你以“绿豆种子发芽必须有水”为题写出研究计划。2、 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空气、水、适当的温度。3、 请你以“绿豆种子发芽生长是否需要阳光”为题写出研究计划。4、 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

大名县19416577900: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土壤中有什么》 教学设计和反思 -
凭瑞博来:[答案] 教材分析土壤覆盖在地球岩石圈的表面.土壤的形成是岩石的风化和生物作用的结果.整块的岩石风化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当腐烂的植物和动物与岩石碎屑混在一起时,混合物就被称为土壤.在土壤中我们...

大名县19416577900: 五年级科学上册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 -
凭瑞博来: 《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  《土壤中有什么》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土壤中有什么》是在三下《混合》单元的《研究土壤》和五上《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第一部分“寻找土壤的成分”分...

大名县19416577900: 教科版科学五上《土壤中有什么》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
凭瑞博来: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①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②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颗粒(小石子、沙、黏土)、动物、植物的残留物,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③水流动时能携带土壤微粒跟着一起运动,当...

大名县19416577900: 小学科学《土壤里有什么》说课稿 -
凭瑞博来: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十课《土壤里有什么》. 本课是《土壤和岩石》单元的第一课, 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土壤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运用多种感觉器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学会观察,实验和记录观察结果,得出结论,了解土...

大名县19416577900: 土壤是怎样形成的?五年级 很急啊! -
凭瑞博来: 成土因素学说的基本观点可概括为: ①土壤是一种独立的自然体,它是在各种成土因素非常复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对于土壤的形成来说,各种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着主导作用.土壤是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气候和地形条件下,活有机体作用于成土母质而形成的.

大名县19416577900: 小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土壤中有什么ppt课件 -
凭瑞博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土壤中有什么》课件_百度文库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4mH4Mj0acQvNmOYGeEMzmiho9twGjeoLjlIobQpn7_Btl9r_63ltD12-wKV5uokQxFcxXgtpfcSUEzUg68sBFi4BVsDrUSV2Fo89S-YVhO

大名县19416577900: 小学科学五年级土壤中有什么教学小结反思 -
凭瑞博来: 教材分析《土壤中有什么》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是属于地球与宇宙部分的内容.覆盖于地球表面的土壤,对于学生来说司空见惯,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土壤的作用,但是他们可能没有考虑过土壤是怎样形成...

大名县19416577900: 土壤里有什么 教案 -
凭瑞博来: 水、空气 昆虫、蚯蚓等生物 微生物 植物根系 植物生长所需的多种营养元素 等

大名县19416577900: 小学科学《土壤中有什么》说课评课 -
凭瑞博来: 土壤中有:沙土、粘土、砾土、腐殖质、微生物、空气、动植物等.

大名县19416577900: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第三单元:第4课:《土壤中有什么》 -
凭瑞博来:[答案] 土壤中有:黏土、沙石、生物的残骸、水分、空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