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赏析鉴赏

作者&投稿:征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苏轼《游白水书付过》原文|赏析|鉴赏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

  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等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似付过。东坡翁。

  这是一篇以书信形式写作的游记。文章以酣畅淋漓的笔墨描绘了南国山川的丽姿秀色,言辞之间漾溢着苏氏父子游白水佛迹时的盎然情致和乐而忘归的欢愉心情。

  凡为游记,总是要描摹自然景观的。然而这种“描摹”,却不是单纯地复写自然,而是作者在某种特定的心境、情绪与冲动下,再创造的第二自然。这些经过剪裁提炼,景中生情、情中含景的第二自然,便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化身。古人云:“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就是这个道理。

  唐代大散文家柳宗元被贬谪永州期间所写的《钴鉧潭记》中,就以“唐氏之弃地”自况,暗寓自已被唐王朝放逐远州,不能施展才能的郁郁之情。

  《游白水书付过》写于绍圣元年 (1094) 十月十二日。是年新党再度执政,苏轼被视为“元祐党人”再次被贬到惠州 (今广东省惠阳县)、琼州(今海南岛),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苏轼与幼子苏过游览了白水佛迹,并写下了这篇游记。

  从文章的风采意韵中可以看出,此时的苏轼虽然再度遭贬,却没有情意恹恹地描绘愁山恨水,也没有流露丝毫的忧郁烦恼和悯人悲天之慨。作者随遇而安、超然物外,不为地位的荣辱升降而萦系心怀的豁达情愫溢于言表。

  文章一起笔,作者就道出他们游览的白水佛迹是一个既奇且妙的地方。这儿有自然的沸汤滚池,可以却除奔波的劳累,其源处甚至“可熟物”。作者由京华贬谪到这“天涯海角”,真可谓是因祸得福,竟然有幸游览这别有风月的新的天地!之后,作者笔锋一转,又开始吟咏那旖旎的自然风光。你看吧,那山川瀑布是何等的奇伟壮观!百尺清流从叠折数层的巉岩绝壁上飞泻而下,每折都形成一个碧水滢滢的深潭,“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是何等的壮观神奇而又惊心动魄啊!观瀑听涛怎能不使人胸怀激荡,感到“可爱可畏”呢!

  作者在挥洒笔墨尽写那飞瀑惊涛的磅礴气势之后,提肘回腕、信笔点抹,又勾画出水崖边的“巨人迹数十”。真是动者若万马脱缰、纵横不羁,静者如磐石岿然,傲首耸立。如是由动衬静,以静映动,平添无限情趣,可谓笔走龙蛇,奇幻莫测矣!

  红日慵懒西沉,暮帷徐徐垂降,满天火烧云霞映衬千山万壑,流霞飞瀑皆泛桃花,天地浑然一体。作者倾海泼墨,由地而天、天而地,寥寥数笔又为我们抹涂了一个苍茫博大的雄浑世界。

  最后,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摹了月夜江中荡舟的情景。明月衔山,清涟轻漾,摇揖泛舟,“击汰中流”,“掬弄珠璧”,游玩者是多么地悠闲自在啊!

  画面从雄浑开阔,忽而转为幽暗宁静,这又是奇妙绝伦的另一种反衬与对比。读者激情奔涌的胸臆也合该在恬适淡雅的氛围中消受一丝小憩了。

  这篇游记在写法上很有特点。全文语势贯通,张驰得兼,既有气势宏伟的洋洋大观,又有寻幽探胜的月下小景。作者的文思笔力,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汨汨,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
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弄珠璧○11。到家,二鼓○12,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时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

东坡志林详细资料大全
卷一 记游 记过合浦 逸人游浙东 记承天寺夜游 游沙湖 记游松江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忆王子立 黎(左“禾”右上“业”去“一”右下“蒙”去“艹”) 记游松风亭 记刘原父语 怀古 广武叹 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修养 养生说 论雨井水 论修养帖寄子由 导引语 录赵贫子语 养生...

寻找苏轼逸闻
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熙宁二年(1069年)服满还朝,仍授本职。他入朝为官之时,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此时神宗即位,任用...

唐宋八大家散文的目录
黄梦升墓志铭苏轼范增论贾谊论晁错论留侯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日喻与谢民师推官书上梅直讲书书黄子思诗集后书吴道子画后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灵壁张氏园亭记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后赤壁赋黠鼠赋三槐堂铭潮州韩文公庙碑祭欧阳文忠公文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方山子传乌说梁贾说梁工...

唐宋八大家?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袁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缒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中“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壁."赏析? -
老怎小儿: “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

罗甸县19679082280: 求苏轼的《游白水书付过》的翻译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
老怎小儿:[答案] 译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估计能把东西煮熟.沿着山向东走,在稍稍偏北的地方,有一百丈瀑布.山上有八九个弯道,每个弯道处都是潭水.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①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 -
老怎小儿:[答案]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老怎小儿:[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苏轼五十八岁时又一次被放逐,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虚衔,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元年(1094)十月初,到达惠州;十二日即游白水山,写了这篇短文.漫笔记录,可见当地风光,也表现了东坡老人随遇而安...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
老怎小儿:[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 苏轼五十八岁时又一次被放逐,以宁远军节度副使的虚衔,安置在惠州(今广东惠州).绍圣元年(1094)十月初,到达惠州;十二日即游白水山,写了这篇短文.漫笔记录,可见当地风光,也表现了东坡老人随...

罗甸县19679082280: [乙]游白水书付过 [宋]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 ① 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 ② ,有悬水百仞.山八... -
老怎小儿:[答案] 1.(1)月色入户:门(2)但少闲人:只(3)浴于汤池:在(4)顾影颓然:回头看2.(1)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2)悬崖边有几十个巨大...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 -
老怎小儿: 【原文】《游白水书付过》苏轼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老怎小儿: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写法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抒情.文章取材详略得当,选语简练隽永.开头两句即点题,并交代了出游的日期、地点、人物.白水山以白水而得名,所以作者着力描绘百仞悬瀑只用了“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八个字,就把瀑布的形态、色彩、声势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到了.雪溅雷怒”譬喻形象生动,写出它势壮、声宏、色鲜的特点 . 下山过程仅用“俯仰度数谷”一笔带过.“掬弄珠璧”的动作描摹,有景有情,月白水清之景以及作者的激赏喜悦之情俱蕴其中.“顾影颓然,不复甚寐”的情状刻画,蕴含丰富,作者的山水之乐,身世之悲交织其间.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的翻译 -
老怎小儿:[答案] 【原文】 游白水书付过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

罗甸县19679082280: 游白水书付过 阅读答案 -
老怎小儿: 本文结构上以时间为线索,表达方式上以叙述为主,兼有状景和抒情.简洁记述了温泉、瀑布、佛迹及百姓烧山的景观,文末流露出孤独颓唐的情绪.游白水[1]书付过 [宋]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2],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3],浴于汤池[4],...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