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和道德的界线在那里?怎么区分?

作者&投稿:连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良心与道德的存在什么关系?那个重要?~

良心与道德没有明显的界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他的道德品质也好不到那里去;而一个道德品质极其低下的人他还会给你讲良心吗?在生活中二者是同等重要的.

良心
liángxīn
指对是非的内心的正确认识,特别是跟自己的行为有关的:有~ㄧ说~话ㄧ~发现。
道德
dàodé
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的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

 良心是与公正、仁慈和义务等概念有密切关系的范畴。首先,良心与公正、仁慈有密切的联系。良心以公正与仁慈为基本准则,又对公正与仁慈原则的落实有支持作用。良心就是要使人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具有是非感与正义感,具有“恻隐之心”。良心可以视为公正、仁慈原则等等的内化。良心不仅包容正义感,也含有仁慈的驱动存在。其次,良心与义务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良心是对道德义务的内心体认。所以义务是主体良心体认的对象而非良心本身。良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质。但一旦义务转化为良心,则义务对人的要求就可望得到真正的落实。这是因为,良心具有主体自由的特质,而义务则具有相对强制的特征。
  弗里德里希·包尔生说:“履行善就意味着履行义务,而我们的义务看来并不符合自然的意志,因此在义务和爱好之间就有一种冲突。在行动之前,义务的情感反对爱好;它作为阻止物而活动;在行动之后,如果爱好在行动中胜过了义务的情感,义务就做出谴责:说做爱好以为善的事情是坏的。对于我们本性中这种反对爱好和在责任和义务的情感中表现自己的东西,我们称之为良心。”[1]
  包尔生还指出过:“确实没有人会相信:一个民族,倘若它完全缺乏我们称之为风俗和良心的东西,缺乏个人在其中通过审慎和畏惧控制自己行为的东西,能够支持哪怕一天以上”[2]。苏霍姆林斯基则说:“压抑自己良心的声音,这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你养成一种对某件事情毫不在乎的习惯,那你很快就会对任何事情也都满不在乎”[3]。所以,良心无论对社会的健康发展还是对个体的道德生活都有极大的意义。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动力和调节机制所在。教育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范畴。
一、良心概念
  “良心”(conscience)是一个古老的伦理概念。《孟子》中将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称之为良心,主张人应当注意找回被流放的良心[4]。朱熹则将良心视为宰制人心的“道心”。王阳明将良心看作澄澄朗朗的“本心”。英文中的“conscience”来源于拉丁文的“conscire”,意即“知道”。以后知行合一,就有了按良心办事的意思。在弗洛伊德的心理学中,良心就是“超我”制约“自我”的人格命令的一部分。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要对良心范畴有正确理解,需要对良心的成分、性质等等有正确的认识。
  (一)良心的结构
  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认知、情感、意向。
  1.良心的认知成份
  良心首先是一种对于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认知。一个“有良心”的人,实际上就是一个对自己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有理性和明确的自我觉悟的人。马克思说:“理性把我们的良心牢附在它的身上”[5]。良心也只有凭借对道德责任和义务的内化的认知,才能对人的行为作出评价和调控。
  2. 良心的情感成份
  良心还表现为一种情感的体验。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良心主要是一种情感体验。我们知道,良心的自我评价和调控之所以有效,在作用方式上讲,就是它凭借的主要是情感武器。当主体选择一种合乎良心的行为时,主体获得一种欣慰、自豪和愉快的积极的心理愉悦感受;相反,当他的行动违背自己的良心时,则会产生一种不安、自责、愧疚的消极的情感体验。同理,当主体遇到一种合乎人性和道德的事情时,他会发自内心地予以赞许、敬佩和羡慕等;相反则会产生鄙夷、轻蔑和厌恶的情感。积极和消极的情感体验是良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由于良心的情感作用机制的作用,良心才能成为道德秩序的保证。
  3. 良心的意志成份
  意向是良心的认知和情感的自然延伸。有了一定的道德责任的认知和情感,就必然会对行为起心理的动机引导作用,更进一步,还会产生一定要如此的意志力。许多人正是凭借着这种所谓的“天理良心”的体认克服艰难险阻去努力践行道德的。不过,良心结构中的“意”,首先是“意向”的“意”,其次才是“意志” 的“意”。这是因为许多情况下良心只表现意向而不表现为意志,或者只有意向而没有意志的参与。而且,良心所具有的意志成分具有较大的自由特性,与那些由纯粹外力产生的强制性的意志力有明显的感受上的差异。
  (二)良心的特质
  良心具有内隐、神圣和基本的性质。
  1.良心的内隐性
  内隐性或先验性可以理解为良心的一种特性。内隐性是说良心是深藏于人心之中的,虽然平常并不外显,但涉及道德行为,尤其是涉及利益与义务冲突的行为时,良心就会内在地发生作用。
  古罗马的西塞罗说:“对于道德实践来说,最好的观众就是人们自己的良心”[6]。而斯多葛派的观点则是,良心是“人内的神”,“圣神居在你的心中,他是我们做坏事的监督人,好事的防卫者”[7]。
  由于良心是内隐的东西,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它的产生具有某种意义上的与生俱来的先验性。卢梭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尽管我们有自己的准则,但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我把这个原则称之为良心。”[8]所以,黑格尔认为良心是一种先验理性。孟子也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9]。程颢则干脆说:“良知良能皆无所由,乃出于天,不系于人”[10]。中国古代一直有“天良”之说。我个人的理解是:天良之“天”,一是合乎天理,二是先天得来的意思。正是因为良心对于个体而言具有这种内隐和先验的性质(对于个体是先验的良心,对于人类社会的整体实践来说当然是后天的),所以良心的作用方式就往往是潜在和内在、自然的,自律性较高。
  良心的内隐性也使道德个体往往有被遮蔽的可能,孟子之所以要求“求其放心”,奥古斯丁、卢梭等历史伟人之所以要写《忏悔录》,都是要拂拭遮蔽美好人性的尘垢,袒露和维护人之为人的良心。
 道德就是 脱离人的自然属性而适应人的社会属性。( 这里说的人的自然属性,实质就是动物性。)
  道德应该是合于天理的行为规范。由于人类的智慧可以掌握自然天理的动态规律,来主导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因此,随着天理动态层面的提高,道德的标准即随之提高。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
  道德和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些时代又打上意识形态的烙印。人类的道德有共通性。不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往往有一些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同样一种道德,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中的外在表现形式、风俗习惯往往也相去甚远。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
  道德的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道德是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规范。
  它是统治阶级根据自身利益的需要而创造的精神产物。目的是使被统治者自愿的放弃自己的利益,心甘情愿的接受统治阶级的奴役。
  因此阶级社会的道德往往是一种最卑鄙的双重标准,对于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统治阶级往往把自己的利益等同于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要求被统治者的个人利益无条件的服从虚幻的集体利益(即统治阶级的利益),甚至必须毫不犹豫的牺牲个人的生命。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一种社会规范。按照孔子的思想,治理国家,要“以德以法”,道德和法律互为补充。同时,法律反映立法者的意志,顺应民意的立法者制定的法律条文,反映了社会道德观念在法律上的诉求。
  道德具有普适性,对整个社会的所有人,不论身份,全皆适用,道德面前人人平等。《大学》:“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人之有阶级、等差,各国均不能免。他族之言平等,多本于天赋人权之说。吾国之言平等,则基于人性皆善之说。以礼之阶级为表,而修身之平等为里,不论阶级、等差,人之平等,惟在道德”[1]。”
  道德是人们评价一个人的一个尺度。一个人若违背社会道德,比如不仁不义、不忠不孝,那么人们就会给他负面的评价,造成他没有好的名声,从而对他形成一种来自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约束他的行为。另一方面,对很多人来说,道德是个人良心的自觉遵守,无需周边人群的社会压力制约。人们对一个人的道德评判,主要来自于这个人所表现出来的言行。所谓“有言者不必有德”,口头上标榜仁义道德的不必定真的有仁义道德,因此人们往往“听其言而观其行”然后作出评判。个人对道德的意见,对己对人,有宽容者,有苛求者。中国文化中多有提倡对自己严格、对他人宽恕的思想。子曰:“厚以责己,薄以责人。”韩愈:“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
[编辑本段]道德底线   你可以不高尚,但是不能无耻。要做到这个要求,就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道德准则,这就是道德底线,诚实守信即诚信、互利、平等、责任,不损害对方的利益等。比如,你可以不处处为对方着想,但是你不能损害对方应该得到的权益。比如,恋爱中,你不能通过欺骗的方式获得感情。

我认为没有,界限都是认为定下的,自然界中不存在界限,因此良心和道德没有界限

这是人定的,所以见仁见智,没有“标准”。


好朋友的情感也要有界限感吗?
好朋友之间的情感也是需要界限的,尤其是异性朋友之间。异性朋友之间相处,就一定要保守底线。如果越过界线,关系就会变得复杂,很难在做朋友。尤其是这3条界线,一旦越过了,关系就不纯洁了,情感就会变了。1、说了过格的话。异性朋友之间,哪怕关系再好,也要把握分寸。在与异性相处的过程中,如果说话...

道德底线的相关分析
道德活动和法律活动应该是也无疑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活动,所以,无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它们都各有其特定的“活动场地”,因而它们的“活动场地”当然也各有其特定的“两端的界线”。在足球、篮球、羽毛球等运动中,按其运动规则,如果其球的落点越出了其场地两端的界线,...

什么是伦理
这种行为规范不便明文规定,而是约定俗成的,并且随着道德标准的普遍上升而呈上升趋势。 ——何智炫《伦理与道德的辨证探讨》 伦理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这个概念也是与道德及法律的绝对分界线。道德是人类对于人类关系和行为的柔性规定,这种柔性规定是以伦理为大致范本,但...

谁能给我分析什么是良心和诚信
良心是做人之道,诚信是经商之道。良心是一个人做人的本钱,是社会和环境的根基,是人格和道德的体现,是人生中善与恶的分水岭,是人类社会中美与丑的分界线。一个人只能凭良心做人,良心是一个人的人生原则,良心是一个人的人生基点。如果一个人昧了良心,那就失去了他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价值。诚...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什么道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什么道德 1939年,毛主席提出区分革命道德和一起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是“为人民服务”。1944年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是毛主席第一次从理论上深刻阐明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革命道德的核心。革命道德的生成和发展标志着封建主义伦理道德体系的终结。

在工作中,到底是道德底线重要还是业绩重要呢?
势利点、虚荣点、圆滑点无可厚非但还是要有个底线,那就是我们每个人生存于世的底线:道德底线! 关于虚荣心,我在网上看到有这样的解释,想和大家分享共勉一下:虚荣心理是指一个人借用外在的、表面的或他人的荣光来弥补自己内在的、实质的不足,以赢得别人和社会的注意与尊重。在企业的利益底线的...

《道德经》第78章正言若反
通过能不能忍辱和包容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自私心、意志力以及他将来的成就。忍不下来被打回原形,山重水复疑无路;忍得下来则吐故纳新,柳暗花明又一村。从道的本体上来讲,国,代表我。社稷和天下,分别代表心的界线和容量。垢,代表各种不净业报的光顾。不祥,代表一切不好事情的眷睐。主和王,...

人生哲学观
可看佛教经典《心经》,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可看叔本华、尼采的哲学书,也许别人会说这是消极,但只要心态是积极的,任其消极都可划为积极的动力。如果喜欢的话,还可以了解现代西方哲学存在主义那一块的思想,如:海德格尔、萨特、加缪等人。我个人还喜欢帕斯卡的《思想录》。

道德的特点有哪些?
人类的灵魂可以粗略的分成三个部分,即营养和繁殖的部分,感觉和欲望的部分,心灵和理性的部分。道德既然与实践和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它的目的就在于追求人类灵魂中感觉和欲望部分的幸福。2、民族性 民族性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个性特征,包括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感情、性格、语言、风俗、习惯、...

谈谈对思品道德与法律基础的认识
因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界线,具有不同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不能相互混同。(3). 思想道德与法律共同融入个体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与法律虽然在知识层面有区别,在规范层面有相通,但他们在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结构上,是一体的。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知识和规范转化在个体素质结构方面,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共同...

夹江县15792546874: 道德与良心之区别?两者之间哪个重要?
融垄正骨: 道德,指衡量行为正当与否的观念标准.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 良心,既善良之心. 这是网络撒谎上的解释. 我认为道德就是公众都认可的一种标准,良心是你内在的为人处世原则. 举个例子:有人落水了,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理科跳进水里去救他,结果两个人都溺水了.道德上讲他是值得称颂的.良心上讲,他轻率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让家里老小无依无靠,是有待商榷的.

夹江县15792546874: 道德与良心之区别?道德与良心之区别?两者之间哪个重要?
融垄正骨: 道德和良心不应该设立区别 应该是相辅相承的关系 在良心的基础上 自然不会违背道德 在道德的观念下 良心势必得以体现 两者同样重要

夹江县15792546874: 有没有道德与有没有良心有何区别?
融垄正骨: 道德.良心.这是一个人最重要的,这两个词在一个人的行为与举止上都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与一个人的良心所在之处,两者都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道德不好就能看出一个人不在乎自己的良心.所之两者无区别.

夹江县15792546874: 良心和道德有什么区别,昧良心是违背道德还是违背法律? -
融垄正骨: 良心:就是被现实社会普遍认可并被自己所认同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是个人自律的突出体现.通俗说良心就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 道德:是一种由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人们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具有...

夹江县15792546874: 良心与道德的存在什么关系?那个重要? -
融垄正骨: 良心与道德没有明显的界限,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没有良心的人他的道德品质也好不到那里去; 而一个道德品质极其低下的人他还会给你讲良心吗?在生活中二者是同等重要的.

夹江县15792546874: 良心道德在哪 -
融垄正骨: 良心是与公正、仁慈和义务等概念有密切关系的范畴.首先,良心与公正、仁慈有密切的联系.良心以公正与仁慈为基本准则,又对公正与仁慈原则的落实有支持作用.良心就是要使人爱其所爱,恨其所恨,具有是非感与正义感,具有“恻隐之心”....

夹江县15792546874: 道德与良知怎么区分? -
融垄正骨: 道德是随着人的成长和经历可以改变的,但一个人的良知是一个人的根,是一个人真正的底线,不讲道德的人不见得没良知,但没有良知的人,一定没有道德

夹江县15792546874: 道德底线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那么道德底线和良心是不是一样呢? -
融垄正骨: 不一样啊 良心是人与生俱来的 在社会中会磨灭 道德底线是社会的变化引发出人另一种姿态 你相不相信老实巴交的人是小偷?日本地震、海啸 中国人还不都是在买盐?老婆婆讲话了:非典买的东西还没吃完呢

夹江县15792546874: 伦理学:良心与道德的关系 -
融垄正骨: 良心 是属于实现道德的 一种内在的约束力

夹江县15792546874: 什么是道德?怎么来定义? -
融垄正骨: 道:道就是明事理. 德:德就是付出. 道+德:笼统的讲就是有素质. 实质上,人之初,性本善,也就是说人一生下来只有本能(有不少本能会危害其他人的生存),而不知约束自己.所以,所有人都需要对本能的外在约束和内在约束,外在约束是法律,然而法律的功能只有制裁人的本能中企图伤害他人等对人类社会有大的危害的方面;所以,需要内在约束(也就是道德)来约束本能中虽不违法,但亦会对他人(甚至是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行为. 所以,道德就是社会规范对人的本能的制约,换句话说,人一生下来就有以任何方式伤害甚至杀死其他生命的本能(即“生存无道德”),道德也就是继法律之后制约这种本能,减小这种伤害的工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