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卜居》原文

作者&投稿:晁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楚辞卜居~

《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卜居”的意思是占卜自己该怎么处世。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 原文: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栗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翻译: 屈原(被)流放了,三年不再能见(到国王)。(他)竭尽智慧用尽忠心,却被谗言遮挡和阻隔。(他)心情烦闷思想混乱,不知道何去何从。就前往拜见太卜郑詹尹说:“我有所疑惑,希望由先生您来决定。”詹尹就摆正蓍草拂净龟壳说:“您有什么赐教的啊?” 屈原说:“我是宁愿忠实诚恳,朴实地忠诚呢,还是迎来送往,而使自己不会穷困呢?是宁愿凭力气除草耕作呢,还是游说于达官贵人之中来成就名声呢?是宁愿直言不讳来使自身危殆呢,还是跟从习俗和富贵者来偷生呢?是宁愿超然脱俗来保全(自己的)纯真呢,还是阿谀逢迎战战兢兢,咿咿喔喔(语无伦次地谄言献媚)来巴结妇人呢?是宁愿廉洁正直来使自己清白呢,还是圆滑求全,像脂肪(一样滑)如熟皮(一样软),来谄媚阿谀呢?是宁愿昂然(自傲)如同(一匹)千里马呢,还是如同(一只)普普通通的鸭子随波逐流,偷生来保全自己的身躯呢?是宁愿和良马一起呢,还是跟随驽马的足迹呢?是宁愿与天鹅比翼齐飞呢,还是跟鸡鸭一起争食呢?这些选择哪是吉哪是凶?应该何去何从?(现实)世界浑浊不清:蝉翼被认为重,千钧被认为轻;黄钟被毁坏丢弃,瓦锅被认为可以发出雷鸣(般的声音);谗言献媚的人位高名显,贤能的人士默默无闻。可叹啊沉默吧,谁知道我是廉洁忠贞的呢?” 詹尹便放下蓍草辞谢道:“所谓尺有它不足的地方,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足的地方,智慧有它不能明白的问题;卦有它算不到的事,神有它显不了灵的地方。您(还是)按照您自己的心,决定您自己的行为(吧)。龟壳蓍草实在无法知道这些事啊!”

翻译:
以前孔子叡圣明哲,天生卓尔不群,高于侪辈,确定经典学术,删定《诗经》、《尚书》,使《礼》《乐》雅正,制作《春秋》,使后世治国者有所依循。孔子门人三千,个个通晓老师论述六经的微言大义。孔子死后,大义离乱而微言断绝不传。当时,君主昏庸,朝政紊乱,而忠贞之言不被采纳,愤懑之情充斥胸间,时或喷薄而出,于是又作《九歌》及其以下25篇。楚国人民为屈原的高风亮节、瑰丽文采所折服,因而将其作品辗转传播。
原文:
昔者孔子叡圣明哲,天生不群,定经术,删《诗》《书》,正《礼》《乐》,制作《春秋》,以为后王法。门人三千,罔不昭达。而屈原履忠被谮,忧悲愁思,独依诗人之义,而作《离骚》,上以讽谏,下以自慰。遭时闇乱,不见省纳,不胜愤懑,遂复作《九歌》以下凡二十五篇。楚人高其行义,玮其文采,以相教传。
此文出自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序》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楚辞章句序》是《楚辞》注本。东汉文学家王逸注。《楚辞》为西汉刘向所辑,原为十六卷,王逸增入己作《九思》一卷,改编为十七卷。书中对《楚辞》各篇作了文字注解,记述了各篇的创作由来和作者经历。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他评价《离骚》“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
《楚辞章句》的每篇前都有序文,另外在《离骚》、《天问》之末还各有一序。这些序文的内容是说明各篇的作者和写作时间,并阐释题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些序文集中体现了王逸对《楚辞》的理论认识。王逸用汉代儒家经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楚辞,将屈原独特的人格精神和诗歌艺术都儒学化了。
“楚辞”这一句词不知起于何时。《史记》在张汤的传中已经提到它,可能至晚也是汉初就有的。至汉成帝时,刘向整理古籍,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从此以后,“楚辞”就成为一部总集的名称。
汉代一般称“楚辞”为赋,这是不十分恰当的。“楚辞”和汉赋,体裁截然不同,前者是诗歌,后者是押韵的散文,它们的句法形式、结构组织、押韵规律都是两种不同的范畴。再从音乐的关系上看,虽然都是不歌而诵,但汉赋同音乐的距离比“楚辞”更远些。
所以司马迁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可见辞与赋本来是有区别的。由于汉赋是直接受“楚辞”的影响发展起来的文体,在习惯上汉代人多以辞赋并称,把屈、宋之辞与牧乘、司马相如的赋等同起来。于是辞与赋的概念混淆了,从此以后,屈原的作品甚至全部楚辞都称之为赋了。
其实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文体,不应混为一谈。至于后人以《离骚》代表《楚辞》而称之为“骚”,如《文心雕龙》有《辨骚》篇,《文选》有“骚”类等。这和后人称《诗经》为“风”一样,虽然名实不符,都是有意把楚辞和汉赋两种文体区别开来。
作者简介:
王逸(生卒年不详),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县)人。东汉著名文学家。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中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楚辞学者所重。又作有赋、诔、书、论等21篇,及《汉诗》123篇,今多散佚,仅存《九思》,为哀悼屈原而作。明人辑有《王叔师集》。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智尽忠,而蔽障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
屈原曰:“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宁诛锄草茆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将从俗富贵以媮生乎?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将哫訾粟斯,喔咿嚅唲,以事妇人乎?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絜楹乎?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将氾氾若水中之凫乎?与波上下,偷以全吾躯乎?宁与骐骥亢轭乎?将随驽马之迹乎?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
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原文是


《卜居》的原文赏析
导语:《卜居》是《楚辞》中的一篇文章。相传为屈原所作,而现代学者多以为是楚国人在屈原死后为了悼念他而记载下来的有关传说。下面是我整理的赏析,欢迎参考!文章表现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反映了屈原的愤慨和不满,歌颂了他坚持真理、不愿同流合污的斗争精神。全文以屈原问卜开篇,以詹尹“释策而谢...

成语瓦釜雷鸣出自卜居它的体裁是什么?
【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作品或者效仿楚辞的体例,被称为“楚辞体”或“骚体”。“楚辞”之名,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这时“楚辞”已经成为一种文学体裁。“楚辞”是指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

读唐诗 学写诗 《卜居》赏析
卜居 杜甫(唐)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注释:卜居:出自《楚辞》名篇《卜居》,意思是选择居住的地方。浣花溪:在四川成都西郊,名百花潭,锦江上游一段。水西头:浣花溪由西向东流,...

屈原《卜居》的诗作赏析
自王逸《楚辞章句》明确地说“《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之后,直到晚清,一般学者对此并无疑义。崔述《考古续说·观书余论》则对此说断然翻案:“《卜居》、《渔父》,必非屈原之所作。”五四运动以来的《楚辞》研究者,如郭沫若、游国恩、陆侃如等均张其说。郭沫若就说:“《卜居》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

楚辞名句 出自楚辞名句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楚辞·卜居》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鹤鸣》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楚辞·九歌·湘夫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悲莫悲...

楚辞最经典的是哪一首
3、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王风采葛》4、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楚辞渔父》5、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离骚》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楚辞卜居》7、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

屈原写的古诗有哪些?
即《离骚》一篇,《天问》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远游》《卜居》《渔父》...

屈原的经典名句
译文:如果是我内心所喜欢并认为好的,就算是为了它死上许多次,也不会有丝毫的后悔!5、原文: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出处:《渔父》译文: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6、原文: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处:《楚辞·卜居》译文:任何...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注解
(《楚辞·卜居》) 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论语》)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屈原《楚辞·卜居》中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的名句是什么?_百 ...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宁强县15115352903: 屈原《楚辞·卜居》中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的名句是什么? -
巫蓉特比:[答案]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 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宁强县15115352903: 夫尺有所短的下几句是什么? -
巫蓉特比:[答案]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出自屈原《楚辞·卜居》 意思是说: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够的地方,人的智慧有它不明的地方;占卜有它不到的地方,神灵有它不通晓的地方....

宁强县15115352903: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出自哪 -
巫蓉特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宁强县15115352903: 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意思相近的格言有哪些? -
巫蓉特比: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出自 宋朝·卢梅坡《雪梅》 原文: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

宁强县1511535290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这句话出自哪里? -
巫蓉特比: 《楚辞.卜居》

宁强县15115352903: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所不足.知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巫蓉特比: 出自屈原《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意思是说: 尺,有它的短处,寸有它的长处;物有它不够的地方,人的智慧有它不明的地方;占卜有它不到的地方,神灵有它不通晓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宁强县15115352903: 论语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选自?
巫蓉特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出自屈原《楚辞·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 将何以教...

宁强县15115352903: 卜居的翻译 -
巫蓉特比: 楚辞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鄣於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原因先生决之.”詹尹乃端策拂龟曰:“君将何以教之?”屈原曰: “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 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 宁超然高举,以保真乎? 将哫訾栗斯,喔咿嚅

宁强县15115352903: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完整句子是什么 -
巫蓉特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出自《楚辞·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论》:“鄙语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然不能救患於应侯 .”

宁强县15115352903: 屈原《楚辞·卜居》中比喻人或事物都各有长处和短处的名句是什么? -
巫蓉特比: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 短:不足,长:有余.比喻各有长处,也各有短处,彼此都有可取之处.出处 战国·楚·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