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点

作者&投稿:爱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知识好象沙石下面的泉水,掘得越深越清澈。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七年级历史 下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1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

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 文化 交流。(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

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

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2)推动 教育 发展。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

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时间:618年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2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

(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 措施 :①任用贤能。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②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首创于隋朝);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③经济方面。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④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三、女皇武则天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制度和武举,亲自 面试 考生,后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四、唐玄宗与“开元盛世”(唐朝最鼎盛时期)

(1)措施:①任用贤能。任用贤相姚崇和宋璟,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②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经济方面。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④文化方面。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3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出现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纺织业品种繁多,蜀锦冠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的青瓷、 邢窑的白瓷、唐三彩最有名。

3、商业:长安城人口百万,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有市:商业区和坊:居民区)。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政策: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2、唐太宗被各族首领尊称为“天可汗”,意为各族共同的君主。

3、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藏族的祖先)赞普松赞干布。作用: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

4、唐玄宗时,将金城公主嫁尺带珠丹。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特点:开放,充满活力、兼容并蓄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唐诗::①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充满 想象力 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他被誉为“诗圣”。③白居易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唐朝最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3、画家:唐朝最著名的画家是阎立本和吴道子。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与日本的交往

(1)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鉴真东渡:唐朝最富影响的僧人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等,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为日本设计唐招提寺;前后12年,前5次东渡失败,第6次才成功,双眼失明)

二、与天竺(印度)的交往

(1)玄奘西行: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历尽艰辛,西行天竺学习佛法。玄奘的见闻,由弟子整理成书——《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玄奘——《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

三、交流频繁的原因(吸引世界各国来华的原因):

A、唐朝政权强大,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代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C、玄奘、鉴真等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也起到了重要作用。D、唐朝海陆交通发达。

四、唐朝的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和友好交往的政策。

对我们今天的启示:A.一个国家只有经济发达,文化先进才能对于国外产生辐射力和吸引力.B.一个国家只有对外开放,积极交流才能有所得益,有所进步.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5

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一、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弱的转折点)

1、原因:A、开元末年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益腐败。B.社会矛盾尖锐,边疆形势紧张。C.节度使势力膨胀,形成外重内轻。D.安禄山担任三个边地的节度使,逐渐扩张势力。

2、人物: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

3、结果和影响: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二、唐末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结果: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但给唐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

三、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我国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四、五代十国: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再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

影响:五代十国虽然是一个政权分立的时期,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必然趋势。


七年级历史下第一单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点与学习方法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 七年级历史下册必考知识点总结

★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难点总结(两套)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

★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

★ 七年级历史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1、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隋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2、隋文帝统治期间,隋朝经济繁荣,在长安、洛阳一带建立起了许多储存粮食、布匹的大仓库。3、隋炀帝时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 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 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89年 思考:联系南北朝历史的特点,想想为什么在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大分裂后,隋朝能实现重新统一?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

九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
九年级下册历史思维导图第一单元如下:1、将“历史思维导图”列为中心主题,并将其写在中心位置。2、绘制几条主要分支,如“历史”、“意义”、“时间”等。这些分支应该与历史第一单元有关。3、在每个主要分支下,绘制几个子分支,以详细描述相关的结构、功能和作用。4、在每个子分支下,添加更多的...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提纲 一、隋朝的建立、统一和灭亡 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隋实现重新统一的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思维导图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的思维导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绘制:1、内容概括:在思维导图的中心,可以画一个代表单元主题的图案或者文字,比如一个钟表或者一个历史事件的相关图案。然后,在周围绘制出各个子主题,比如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与非对称世界秩序等。2、工业革命:这部分可以详细描述工业...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框架
2011-04-23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知识总结,谁有?越全越好 32 2013-05-18 初一下册历史知识点 大框架或表格 19 更多类似问题 > 为你推荐: 特别推荐 空气炸锅做的食物真的比普通油炸热量更低吗? 汤加火山喷发和广岛原子弹哪个威力更大? 章鱼有三颗心脏,九个头,为何还沦为了食物? 同休产假?男性有...

人教版八年级下历史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2.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

岳麓版九年级下册历史新编基础训练第一单元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答案...
【答案】: 【知识建构】余粮收集制;粮食税;苏联;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 位;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基础夯实】一、1.D 2.B 3.B 4.D 5.A 二、6.1918年3月—— 迁都莫斯科 1920年底——反对外国武装干涉和镇压,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胜利 1921年—&m...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第一单元复习课答案
1.D解析:1949牟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举行,大会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故D项符合题意。2.C解析: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及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在北平召开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中华人民...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麻烦各位帮忙找一下七年级下册历史书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好吗?非常感谢! -
益师盐酸: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 (581年------907年) 政治、经济 民族关系 对外关系 科技文化制度完善、经济繁盛 开明 开放辉煌灿烂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第2课 “贞观之治”第3课 开元盛世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
益师盐酸: 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 隋朝建立 建立者:_________ 南北重 都城:__________ 新统一 南北统一:______年,隋灭______(国家),南北重新统一. 隋的统 隋朝的繁荣:_____...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复习 -
益师盐酸: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1.记住隋文帝建立隋朝的时间与都城.2.记住统一时间.3.隋炀帝开通运河的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一.4.开凿运河时间:605年.(重点) 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重点)5.意义: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重点)6.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江南河,邗沟.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重点)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2011年七年级下册历史一二单元提纲 越 简单越好的好 -
益师盐酸:[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与社会》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我们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 从地图看世界 第二课 世界的划分 第三课 自然环境与人口分布 1. 公元前550年前后,古希腊地理学家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这幅地图对地中海四周海陆轮廓的描绘大体上是正...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每课的提纲是什么? -
益师盐酸: 1从"开皇之治"到"贞观之治" 2走向全盛的唐朝 3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4唐朝的民族关系 5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第一单元只有5课啊)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
益师盐酸: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北宋 辽 西夏 金 南宋 元朝 明朝 清朝 明清经济文化以及清朝的闭关锁国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重点是什么 -
益师盐酸: 重点单元及重点内容: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时期 (隋唐盛世及表现 ) 第二单元 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宋元时期(宋元民族关系的发展的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表现) 第三单元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明清时期(明清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措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表现、影响)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7年级下侧历史第一,二课知识点 -
益师盐酸: 第二课 知识点一:唐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朝陷于瓦解.(2)灭亡情况: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知识点二:“贞观之治” 1...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
益师盐酸: 1.隋文帝统一中国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2.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使南方的粮食得以运往北方.3.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本意主要是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新宾满族自治县17853712363: 7年级历史1单元重点是什么 -
益师盐酸: 、11、15题在填空题中重点讲解第1、4、5题.(其他详见附页---单元测试[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 [课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