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坛经·行由品第一6》

作者&投稿:征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

        祖云:“合是吾渡汝。”

        惠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

        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庾岭。

(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

        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云:‘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

        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

        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明良久。

        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

【浅析】

1、合是吾渡汝:最后一次考验惠能,一语双关:迷时师渡,所以五祖摇橹;今已开悟,悟了自渡。

1)悟透了吗?前面有太多的艰辛历程在等着你,今后传法要让师傅彻底放心才是。

2)我自己明白了,请师傅放心。我自性已清,当自己度自己。感动流泪中!古时师徒感情至深至诚。

2、如是如是:彻底认可了,汝即如是,吾亦如是。发毕业证了!印可!

3、汝去三年,吾方逝世:全清楚了!这是最起码的。

1)修行三境界:阿罗汉、菩萨、佛

2)阿罗汉,基础层面的真修行,起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走。

4、不宜速说,佛法难启:隐居于猎人队伍十五年。人在绝望中的时候,才有可能修心,没病谁会吃药。

5、提掇不动:衣即代表传扬弘法之大任,惠明担不动。一语双关,此时惠明没悟,所以还要去抱,果然搬不动,有神通的,不可不信。

6、“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既如此,请坐,惠能为他开示:

1)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心法相传时,先什么念头都不要有,专注于当下,即保持正念。放下一切,此时电阻最小、电流最大,最易同声传应。

2)良久:如老子言“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此时心静下来,心如一杯混浊的水慢慢澄清,也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每次诵经前亦请“屏息、勿念、打坐”,缺一不可。

7、“不思善、不思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仅此两句,惠明言下大悟!

1)这是禅宗非常典型的公案,叫“打机锋”!一个禅师要开悟一人,必须抓住其特征,即对症下药,而且要有缘份,时机恰当。

2)为什么让惠明不思善恶?惠明当然不是为自己当六祖来夺衣钵。但他过于善恶分明、爱憎分明,认为惠能尚未剃度出家,还是布衣,行者,凭什么抢我师傅的衣钵?不仅着相,而且为了相来打抱不平!

3)这就是他的性格,嫉恶如仇。良久屏息,任何念头不起时,静心照大千,惠能适时点透其心思,佛门叫夺境,把这件事给他夺了,打破了,彻底指出其内心真实想法!惠明一下子本心起:那么多的争执纷扰,为了什么?明白了,不争、放下即佛!

4)我们往往在现实中为某事深陷其中,无法自拔,非要纠结出一个谁对谁错!可跳出来,客观去看,即内观,把它夺掉,多少年后来再说,还有什么意义?!老早烟消云散了,不值一提。

5)夺境、夺事还不够,还要夺人!去小我!那个是你惠明本末面目?四品将军?五祖的上座弟子?其实都是别人给你贴的标签!“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6)可那个是你本来面目?独立人格,独立思考,丈夫,天人师、堂堂正正的大写的人!惠能自己谦下,行者吗?称对方为上座,拉近关系,打消彼此隔阂,这时候你再说什么便是水到渠成。

7)把事放下,当事明白;把小我放下,真我显现。但现实中,我们每个人往往都做不到!我们都很珍惜自己这个小我:别人不如我,心生傲慢;别人高于我,心生嫉妒。太难了!

8)其实标签都是我们人生某一阶段的相,今生今世,我们都在从此岸渡向彼岸,而渡者、行者便是我们唯一标签。其中为人子、为人父,为人夫(妇),为打工人,为老师,都是一个个副标签,最终的标签就是觉者,成为一个觉悟的人。

9)境也夺了,人也夺了,人境俱夺,还剩下什么?真实不虚!虚无,心与虚无契合,就是悟!

10)夺人,是破我执;夺境,是破法执。悟不是学知识,而是静而生慧,彻底放下人与事后,在橐龠般的虚空里本有的本来显现。

11)是人生做减法后,本来剩下的本我、本心的呈现。悟、空,真禅意。悟是观复到了“空”=虚无,般若智。

12)常人总把悟与知混淆,所以才有渐悟。悟就是悟了,没悟就是没悟!如同你有了一克金子,也算是是有了金子;虽然数量上比不上别人万两黄金,但也是金子,本质上没有什么差别。

13)悟虽有大小之分,但没有惭顿的区别。所以才有道需顿悟,事需渐修一说。

8、如若反照,密在汝边:如同我们今天读经,是在理论结合实际,用经典与自己的经历复盘,如此反照,便会发现自己是不是合道?合道,密意(心法、道)便在你这边,同于道,吉矣!

9、读经一定要与各位的人生相结合,结合了,就是同于道,心心相印;否则,经典便是知识,与你无关。方法就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活在当下”。道不远人,远人非道也。

10、想想惠明跟随五祖那么多年,都没有开悟,惠能今天两句话就让他开悟。可见让一个人开悟有多难,这件事上并不能说六祖高,五祖不行,更不能说惠明悟性不够,只好说机缘未到罢了。

11、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方知出处!

悟是我们自心与虚无中显现的道合一,这种默契,心生法喜,唯人自知。这是心灵最高的受用、享受!无法言表。从此不惊、不怖、不畏。

12、如老子言“慈故能勇”!进入自由、自信、平静、勇敢,如“功成身退,天之道”的状态,真正的大无畏,亦禅宗之大境界。

13、汝若如是,吾亦汝同师黄梅:惠能对开悟后的惠明依旧如此谦卑,不敢称其师,而认同为五祖弟子,愿各自善自护念。

14、逢袁则止,遇蒙则居:开悟八字,告诉他驻化江西宜春袁州蒙山一带。不容易呀!如此道行,尚如此谦卑!想想自己不禁汗颜!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的前一句是什么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前一句是“今蒙指受入处”。原句:“某甲虽在黄梅随众,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受入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行者即是某甲师也。”出自于宋·道原《景德传灯录》四卷。意思是:好比人们饮水,冷的还是暖的只有自己知道。比喻世态炎凉,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能体会到。

·冷暖自知的前一句?
冷暖自知前面一句是如人饮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rú rén yǐn shuǐ ,lěng nuǎn zì zhī,指自己直接经历的事,泛指自己经历的事,自己知道甘苦。出处是唐 裴休《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明 於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

如履浮冰 出自哪里 有什么意思?还有 如人饮水 冷暖自知?
意思:泛指自己经历的事,知道感受,不宜明说。出自于:明于言下忽然默契,便礼拜云:“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某甲在五祖会中,枉用三十年工夫。”——唐·裴休《黄蘖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明曰:“慧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坛经·行由品第一》

古典的中国的目录
诗行合一:杜甫的胡须落了又呈吴郎【唐】杜甫旅夜书怀【唐】杜甫平常心:呵佛骂祖文盲禅坛经·行由品第一【唐】惠能禅话六则【唐】众禅师书生意气:六一性情欧阳修矫正士风【元】脱脱六一居士传【宋】欧阳修东坡肉:火候足时他自美小品八则【宋】苏轼后赤壁赋【宋】苏轼易安居士:人杰鬼雄女才子金石录后序(节选...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三是遮掩法,即烘云托月,如慧能点悟神会(据《坛经·行由品第一》,我以为或应为“惠明”)时曾说:“不思善,不思恶,还我明上座本来面目。”言下神会恍然大悟。超佛越祖禅宗思维方式,它否定了彼岸的神圣偶像,靠自身的信念和觉悟,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在自己的心中,实现精神超越。这种境界既不脱离现实却又超越了...

本来面目什么意思?出处是哪里?
【出处】:唐·慧能《六祖坛经·行由品》:「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宋·苏轼《老人行》诗:「一任秋霜换鬓毛,本来面目长如故。」 【释义】:原为佛家语,指人的本性。后多比喻事物原来的模样。 【读音】:běn lai mian mu 【近义词】:庐山真面目 真相...

“三伏天生孩子”的下一句是什么?
三伏天生孩子,数九月种黄瓜, 冷暖自知。三伏天,是出现在小暑与处暑之间,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谓的"六邪"中的暑邪。类似于: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释义:泛指自己经历的事,知道感受,不宜明说。很多人认为新妈妈坐月子期间,是不能吹空调的...

我女朋友发了一句说说,,冷暖自知,,,这是啥意思,求解
你女朋友发了一句说说:冷暖自知。说明她想得到你的温暖。分析:恋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关爱,互相包容。两个人相处,感情是最重要的。这样的两个人,感情深,彼此相爱,是一种很幸福的体验。爱是人的一种很重要的需要。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做什么事,都是很快乐的。很普通的日子,...

衣钵相传是什么意思
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因为达摩大师传法之后没有什么遗物,就把从印度带来的衣钵作为正法眼藏的代表,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奕叶相传。衣钵一直传续到六祖惠能大师,《坛经·行由品》:“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所以,...

提掇的引证解释提掇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提掇的引证解释是:⒈提拉。引《坛经·行由品》:“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⒉提携,挈带。引明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今日得君提掇起,免教人在污泥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五:“妾看君决非庸下之人,妾也不甘久处风尘,但得君一举成名,提掇了妾身出去,相随终身。”...

宿松县17182954985: 供奉是什么意思???急急急急急急!!!! -
祖詹氢化: 找我个人的想法应该是供养、奉行.供养像佛求法.奉行佛的行.反正我现在是这么认为的.不认同也不必当真、

宿松县17182954985: 生命的意义是什麽? -
祖詹氢化: 1.生物生存;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北史·源贺传》:“臣闻人之所寳,莫寳於生命.”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葆养元神,自全生命.” 巴金 ...

宿松县17182954985: 供奉是什么意思 -
祖詹氢化: 供奉 百科名片 1祭祀神佛、祖先2唐代有高深修养的文人及艺术家,皆被皇帝罗致左右,以某种技艺侍奉帝王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 宣宗初亦召供奉.—— 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目录基本信息 探源 详细解释 编辑...

宿松县17182954985: 怎样的赞歌填上合适的词 -
祖詹氢化: 生命的赞歌 生命:[ shēng mìng ] 详细解释1. 生物生存;生物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战国策·秦策三》:“万物各得其所,生命寿长,终其年而不夭伤.”2. 比喻事物借以生存的根本条件.晋 杜预 《陈农要疏》:“当今秋夏蔬食之时,而百姓...

宿松县17182954985: 《坛经》【正文】中,第六是? -
祖詹氢化: 《忏悔品第六》出自唐代惠能的《六祖坛经》中的第六.《忏悔品第六》记述了惠能向信众讲解忏悔,即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瞬间生出的每个念头负责,永远去恶从善. 一切时中,一切处所,在在处处,不失正念,六祖开示学人,佛,法,僧三宝在自性中,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禅宗弟子要称觉为师,归依自性三宝,才是真归依.

宿松县17182954985: 《六祖坛经》怎么下载全版译文 -
祖詹氢化: 到这里下载http://zhidao.baidu.com/share/36843b0ec9d44229e068000b0448278b.html

宿松县17182954985: 请师兄开示,坛经第一品中,六祖何以知道神秀的想法 -
祖詹氢化: 《坛经》是有弘法弟子法海集记的,不是六祖写的,里面的一些思想活动等描写,都是作者的文学表现,起烘托作用,不用执著在旁枝末节上,多在如何见性、解脱上用功,这样才能获得真是利益.

宿松县17182954985: [佛学]如何证明六祖慧能没有成佛乃至未入初地? -
祖詹氢化: 首先,证明六祖(在这里皆指生于唐朝贞观十二年戊戌岁二月八日子时的六祖)不识字.在《六祖坛经自序品第一》中说:“一复两日,有一童子於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